技能人才
」教育部成立TAICA 開設4類人工智慧學分學程
因應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術帶來的變革,教育部鄭英耀部長今(2)日宣布成立「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Taiwan AI College Alliance, TAICA),113學年度第1學期計有臺灣大學等25所大專校院加入,透過跨校人工智慧學程,統整教學資源,提供人工智慧相關課程,媒合領域專家輔佐,並統合助教資源、課程指導服務。「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整合全國大專校院的人工智慧教育資源,提供學生跨校學習的機會,由人工智慧師資充裕的大學輔佐師資不足的學校,使學生都能有學習人工智慧課程的機會。本聯盟開設「人工智慧探索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工業應用學分學程」、「人工智慧自然語言技術學分學程」及「人工智慧視覺技術應用學分學程」等4類學分學程,以提供不同領域學生的學習需求。葉丙成政務次長表示,由衷地感謝臺灣AI領域的教授們與教育部一起努力,7月15日邀集AI領域的教授們首次商討,集結臺灣AI領域最好的教授之力,透過先進的數位教學平臺讓各校的學生能有機會跨校修到這四個AI學分學程。讓不同學校的學生都能有機會學到完整的AI好課程,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教育部特別感謝TAICA專案辦公室主持人陳宜欣教授與所有參與的教授,以及臺大NTU COOL團隊及清華大學教務處提供支援,大家將士用命,突破許多跨校修課的挑戰,終於讓學程問世。這是臺灣高教的突破,也是政府行動創新精神的展現。教育部指出,學程初期為確保跨校修課品質,目前每個課程修課上限定為1,200人,課程運作順利後逐步擴增修課人數,也會開放讓更多大學加入聯盟,希望在三年後能讓學程修課人數上限達到萬人的規模。葉丙成政務次長也表示,日前他在泰國所舉辦的臺灣高等教育展提到TAICA時,受到很大的關注,隨著TAICA的問世,讓AI學程資源能更普及到臺灣各大學,未來亞洲學生如果想學AI,臺灣將會是亞洲各國中最好的選擇。教育部說明,TAICA每類學程修習學分數為15學分,將依學生學習進程開設先修課程、核心課程、進階課程及應用課程在內的人工智慧課程,除電機資訊領域學生外, 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生也可跨領域學習;透過線上同步及非同步之課程,參與學生除可依原訂課表修讀原校課程,亦可避免因為課程衝堂而有無法修讀之情形。另除參與同步課程學生可即時與教師互動外,對於參與非同步課程的學生,亦有線上教學助理可提供課程諮詢。完成學程後,學生將獲得教育部頒發的學分學程證書,提升學生日後就業競爭力。葉丙成表示,在跟產業界多次的對話溝通過程中,業界多次表達對於AI人才的需求,也期待教育部培育AI領域人才,未來,如課程量能充足,也希望能進一步協助產業進行AI人才培育。與會的臺灣IBM諮詢總經理林翰也表示,對於TAICA的成立,業界除了肯定外,更要給予大力支持,因為此一聯盟整合全國大專校院的人工智慧教育資源,將能有效填補業界對AI技能人才的需求。以IBM來說,未來如果取得聯盟學分學程證書的同學,就代表了具備AI的專業之能,因此IBM在徵才時將會列入優先考量。教育部強調,TAICA聯盟的成立是臺灣高等教育領域的一大里程碑,提供學生跨校學習的機會,並加強人工智慧人才培育之力道,滿足就業市場對於人工智慧技術人才之的需要。未來,教育部將持續與各方合作,推動臺灣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為臺灣培育更多優秀的人才,為臺灣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義務役期恢復1年?國防部長邱國正證實:擬不修法達成 今年提報告
國際情勢演變,台海安全引起國際關注,日前外傳總統蔡英文指示軍方,檢討現行4個月軍事訓練役的役期是否延長,國防部長邱國正對此表示樂觀其成;今邱國正於立法院備詢時證實,未來「會將義務役期延長」,同時未來替代役數量將越來越少。根據《蘋果新聞》報導,邱國正今日上午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同時備質詢,對於義務役期是否要延長為1年?回應目前沒有接到設定此目標的指示,而是要研擬出方案後向長官報告,預告今年會提出研擬結果,不過在經過公告後1年才能開始執行。邱國正也提到替代役人數問題,表示替代役本來就是為因應義務役人數過多,才會有替代役,但未來如果發生戰爭,只訓練4個月的軍事訓練役不足以因應,再加上替代役也對作戰沒幫助,因此在未來義務役期延長情況下,替代役人數也會越來越少。不過替代役種類是否也會銳減?邱國正強調,此部分仍未確定,但像具備科技、醫療等高技能人才拿步槍沒有意義,應讓其發揮技能擔任替代役,相關問題會與內政部進行研議。此外,民進黨立委羅致政提問,兵役法第16條規定常備役區分為現役、軍事訓練役以及後備役3項,其中「現役」仍是1年役期,如果國防部延長役期非4個月、1年,就必須修法,國防部是否會採此做法?對此,邱國正表示,原則上會以不修法為目標。
中國嚴重缺乏中高級技工 相關畢業生手握2至4張錄取書
大陸隨著產業升級,製造業對高級技能人才的需求越發迫切。根據大陸人社部近日發佈2021年第3季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中,有58個屬「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讓不少相關專業學生求職時,每人手上都有2到4張錄取通知書。實際上,統計到2025年大陸製造業10大重點領域人才總量將接近6200萬人,人才需求缺口3000萬人、缺口率高達48%。這也導致相關技能人才的薪資水準水漲船高。2020年上海市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平均工資統計,比全市就業人員平均分別高9%和16%,比普通管理人員如文秘、辦事員、後勤管理等中位數薪資分別高出11%和37%,凸顯高薪引才已成企業普遍做法,有的公司甚至還加上股權激勵。據央視引述山東濟南某高新技術企業人力資源部副總燕倆坦言,隨著產業升級,公司一些自動化的改造,對工人的素質要求都在逐步提升,這是當前公司面臨的2個較大招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