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碩士生
」應屆碩士生拿月薪9萬卻痛批公司「惡意低薪」 專家:患有「學歷情結」
中國某位清華大學應屆畢業碩士生近期拿到了某科技巨頭企業的offer,職務是位於北京的「後端開發工程師-基礎架構」。沒想到他卻非常不屑的在網路上發文吐槽,「給了月薪2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9萬元),甚至不如本科,惡意低薪很噁心,踐踏學歷制度。」此番言論一出也引發大陸網友熱議。據《搜狐》的報導,該名清大應屆畢業碩士生表示,這家科技大廠口口聲聲說2萬薪資符合市場,但他認為惡意低薪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低成本勸退應屆畢業生。他補充,這家互聯網大廠惡意低薪,是與社會建立的學歷制度對立,傷害了廣大學子的心,也帶壞社會招聘風氣,「不想招了就低薪勸退你,如果這種行為沒有懲罰,其它公司紛紛效仿,求職者何以生存?」對此,一名北大應用數學專業的畢業生則告訴《九派新聞》,自己在剛進大學時,曾在新生歡迎會上遇到有個老師這樣說:「可能北大就是很多人這一輩子的巔峰了,你可能之後就不停地走下坡路。」當時他一直記得這句話,也時時告誡自己,並表示「2萬月薪是對學歷的貶低」其實是一個很學生思維的看法。也有網友認為月薪2萬的水準已經不低了,「博主稱是惡意低薪,明顯沒有經過社會的毒打」、「上完清華碩士,不得分一套房?」不過網路上也有人理解該名清大碩士生的抱怨,「清華大學碩士、電腦專業,才2萬塊錢確實太低」、「覺得2萬薪資高的都是外行,我一大專出社會後都2萬多點了。」針對此事,21世紀教育研究院熊丙奇則認為,這一貼文折射出名校畢業生的就業困境。受名校「學歷光環」影響,名校畢業生尤其是清北畢業生及其家人,對就業都有更高的、甚至不切實際的期待,當用人單位無法滿足這種期待時,就會產生巨大的落差與失衡,要麼懷疑自己,要麼懷疑學歷制度。走出這一就業困境,必須破除唯學歷論、唯名校論,引導學生及家長,正確對待學歷、名校與就業的關係。國內高中和大學要重視給學生科學的生涯教育與就業指導,引導學生進行理性的學業與職業發展規劃。熊丙奇稱,這名畢業生根本不瞭解就業行情,同時,還存在極強的「學歷情結」,認為進入「頂尖高校」就應該享有「頂尖薪酬」,這是極致的「唯學歷論」,不但會影響對自我的認知,還會阻礙自己的職業與事業發展。
百城「搶人大戰」上海市終出手 名校畢業可直接落戶
今年以來,大陸累計已有超過百城密集發布人才政策,「搶人大戰」再度升級。從武漢市「5年內留住百萬大學生」計畫打響爭奪人才第一槍開始,到最近,大陸最值錢的戶口之一的上海市也終於坐不住了。9月23日,上海發布落戶新政,復旦、上海交大、同濟、華東師大的應屆本科生,以及重點大學和重點學科的應屆碩士生都可直接落戶。透過無門檻落戶、先落戶再就業、親屬可投靠等方式,各地相繼調整吸引人才的政策。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經過此前幾輪人才搶奪戰後,成都、武漢、石家莊、哈爾濱等城市的市域總人口均超千萬,西安、鄭州等強二線城市也在向千萬級別人口城市邁進。對於武漢、西安、南京這些城市而言,擁有豐富教育資源,最想搶也最可能能搶到的,就是本地名校的應屆生。這些畢業生的流向,同樣也能反映出各個城市的「搶人」政策對人才的吸引度。從2016屆到2019屆,武漢大學的本科生留在本省就業的比例並沒有出現明顯變化,反而還在2018年出現了去廣東就業的本科生比留在湖北的還多。可以看到,類似武漢的情況還發生在很多地方。在新一線城市中,西安、重慶、天津等地的名校都只有30%左右的畢業生選擇留在本當工作。相比之下,杭州、南京等江浙滬地區的情況就好了不少,畢業生更願意留下。另外,東北幾所大學的省內就業率慘不忍睹。就目前已公布的各省最新就業質量報告來看,畢業生淨流入比例最高的還是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上海2019屆畢業生有92.74%的本地生源留滬就業;而外省生源中,有高達41.67%的畢業生在滬就業,而僅在5年前,該比例還不足30%。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單菁菁表示,放寬落戶限制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考慮留得住、用得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