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患者
」 新冠肺炎 鑽石公主號 慢性病 寒流 武漢肺炎影爆點/談一場有明天的戀愛!Netflix《我們一起搖太陽》把「謝謝惠顧」一起活成「再來一瓶」
Netflix剛上線不久的《我們一起搖太陽》是中國導演韓延的「生命三部曲」最終章,前兩部是《滾蛋吧!腫瘤君》以及《送你一朵小紅花》,都從重症患者與病魔的鬥爭展開,希望能帶來樂觀、積極的力量。部分故事來自於真實的紀實報導,〈最功利的婚姻交易,最動情的永恆約定〉,《我們一起搖太陽》找來《大象席地而坐》實力派新生代男星彭昱暢,搭上2023年公認神劇《漫長的季節》女主角李庚希,以樸實無華的生活基調為底,譜寫兩個患上重症的普通人,如何追求一場令生命無憾的奇遇記。患了尿毒症的女孩「不高興」淩敏,以及得了腦瘤的男孩「沒頭腦」呂途,兩個對生活不抱期待的重症患者因為淩敏上傳之後秒刪的徵求捐腎影片,陰錯陽差開啟了「生命接力」的約定。厭世至極的女孩,被死纏爛打的男孩漸漸打動,生活看似有了希望,病情偏偏就在此時來攪局,以交換條件開啟的關係,兩人卻在過程中找到了快樂、愛情、勇氣、救贖,以及能夠繼續活下去的動力。《我們一起搖太陽》乍看是個不明所以的片名,來自片中男主角母親愛聽的歌〈搖太陽〉「我們一起來搖啊搖太陽,不要錯過那好時光」,呼應英文片名《Viva la Vida》(生命萬歲)。《我們一起搖太陽》找來彭昱暢、李庚希搭擋演出純愛戀曲。(圖/翻攝自豆瓣)身患重病的男女,在浪漫又純愛的基調中相遇,經歷種種波折,談了一場有條件、有期限,並且賺人熱淚的生死之戀,像這樣的成功愛情電影公式,在各國已經被執行過無數次,也被證明是有絕對票房實力的保證。但導演韓延強調,他不打算用唯美或苦情的基調呈現電影,讓大眾對角色產生過度同情和憐憫的情緒,而是想用最貼近生活的寫實方式,溫暖、不沈重地講故事,而電影的底色就是生活的本身。夾帶了前兩部作品的高人氣與票房力量,《我們一起搖太陽》不走純愛路線,而是最大限度接近寫實,從作品的豐富度和拍攝技術看來,《我們一起搖太陽》也是3部作品中完成度最高的一部,豆瓣評分也高達8.1分。包括場景、醫院等等,畫面都滿載濃厚的生活感。導演在創作劇本階段花了時間長期研究、觀察糖尿病、尿毒症等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細節、交友及細微的心理狀態,醫療資源和醫院的現況、醫生及護理人員的工作狀態。電影中的許多細節就來自患者每天的真實生活,包括女主角手臂上因為長期洗腎、手術等留下的針孔和疤痕,必須對自己吃進去的所有食物和水量嚴格控管計算,以及器官捐贈的細節規章,病人絕望的心理狀態等。他觀察到大部分患病者的共通點,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拿來活著,沒有時間去在意外界的眼光,因此創造出男主角呂途看似邋遢、不修邊幅,與外在世界脫節,只活在自己世界的樣貌。《我們一起搖太陽》李庚希飾演患了尿毒症的女孩,包括醫院場景、治療方式等細節也都相當寫實。(圖/翻攝自豆瓣)呂途對「搖太陽」這個行為的解讀的大意,是人生不是每天都是晴天,也有陰天下雨的時候,因此需要把打瞌睡的太陽給「搖醒」。深刻的劇本及台詞,加上彭昱暢與李庚希兩位光彩奪目的演員,明明灰頭土臉、一臉病容,卻始終自然、莽撞、誠懇,甚至帶有野性和生命力的大膽表演,讓《我們一起搖太陽》不只停留在用眼淚與病容呈現患者的狀態的層次,而讓觀眾更能同理角色的年輕和生猛,罹患重病的無助、害怕及掙扎,對於平凡日常的希冀,想活下去的期待及不敢抱期待,以及最終願意擁抱彼此,一同直面現實及追求未來的勇氣。導演以《我們一起搖太陽》作為「生命三部曲」的最終章,也給了男女主角一個相對圓滿的結局。光是一起在陽台上大喊「奧利給」,把旅行團聚餐當成婚禮現場,把「謝謝惠顧」的人生一起活成了「再來一瓶」,兩個各自殘缺的個體相遇,一起牽著手在水坑裡仰望星空、走入寒夜,生活再難以為繼,我都有你為伴,對許多人來說,就已經是中了頭彩的人生了。《我們一起搖太陽》Netflix播映中。自介:資深媒體工作者,曾任國際中文版封面及電影線採訪編輯。成長於港片最輝煌的80年代,相信在黑黑的電影院裡痛哭一場的神奇療癒力,沒有一場好電影不能解決的事,如果有,那就看兩場。
心情鬱卒易早死! 重症醫曝:焦慮症死亡風險「高於精神病患」
心情愈不好死亡率愈高!研究論文也顯示,焦慮症病患的死亡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3%,甚至高於精神病患者的0.63%。對此,重症醫療專業醫師黃軒也指出,專家建議透過4招改善病人的情緒管理,並強調對於慢性病患者來說,良好的情緒管理,不只是提高生活品質,也是降低自己生病死亡風險的關鍵。黃軒今(10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援引數篇論文指出,焦慮症病患的死亡風險比一般人增加了4.3%,甚至高於精神病患者的0.63%;另一份研究則顯示,焦慮症病患的死亡風險,甚至可以增加至43%。英國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焦慮研究也顯示,焦慮症病患的死亡率增加了14%,尤其是已患其他身心障礙、有恐懼感、有生活壓力的人。不過,研究人員也認為,這種死亡風險會根據焦慮症類型不同,而在呈現上有所不同。 黃軒續稱,台灣的研究則發現,住院病人中有58.3%的人有情緒困擾,而這些情緒困擾與健康問題包括「疼痛」、「焦慮」和「睡眠紊亂」,有顯著的相關性,而這項研究也點出關鍵:「情緒照護,給予住院患者健康,是非常重要的!」黃軒補充,現今慢性病越來越普遍,慢性疾病目前佔全球所有死亡人數的60%。而研究也顯示,大約20%的慢性疾病患者有憂鬱症,是普通人群的2倍以上,因此「有憂鬱症傾向的人,若有合併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關節炎、哮喘和糖尿病,其死亡風險更大,這不僅增加了他們的疾病負擔,還可能提高死亡率。」黃軒表示,這些研究結果都點出,病人的情緒狀態與他們的健康狀況密切相關,並且確實會影響他們的死亡率。因此,若想改善病人的情緒,黃軒也表示,專家建議可以從幾方面著手:認識情緒: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識別引起負面情緒的原因。尋求支持:建立支持系統,包括家人、朋友和醫療專業人員。心理治療:積極參與心理治療或諮詢,學習有效的應對策略,以減少負面情緒的影響。自我效能:提高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健康和情緒。黃軒也在文末強調,情緒對健康,甚至死亡風險的影響不容忽視,特別是對於慢性病患者來說,良好的情緒管理,不只是提高生活品質,也是降低自己生病死亡風險的關鍵。
入冬最強寒流來襲! 中醫師建議這「4撇步」有效抵禦寒氣侵襲
入冬以後最強冷氣團這星期來襲,全台氣溫急速轉冷,尤其北部及東北部地區,特別受到影響,預計到週三(24)全台氣溫降至雙位數以下的可能性極高。中醫師強烈提醒,頭部、脖子、腹部和腳踝特別容易受寒氣侵襲,大眾應特別留意,尤其機車族騎車時更應該配戴手套保暖。中醫師施昀廷曾分享,有四個防寒小撇步可以有效抵禦低溫侵襲:1.戴帽子:頭部很容易散失熱量,不小心受寒有可能導致頭痛。2.圍圍巾:頸部是保暖很容易忽略的地方,因為「六條陽經」皆經過頸部,所以需特別注意保暖。3.不穿露肚臍的衣物:肚臍是中醫的「神闕穴」,更是任脈中的要穴,應避免寒風直接侵入。4.穿過腳踝的襪子:血液循環不好的人,腳踝處需特別注意保暖,也因為「三陰交」就在腳踝處,所以女性朋友們更要多注意此處的保暖。此外,開業中醫診所院長彭意雯醫師表示,特別需要注意「頭部」和「肩頸」的保暖,建議戴帽子、圍巾和口罩等禦寒衣物;「手心」和「腳心」的溫暖反映身體血液充足,因此適當調整衣著厚度,保持手腳溫暖,有助於預防受寒、感冒。彭意雯醫師也提醒足背、手背、膝蓋也不要吹到冷風,機車族騎車時要注意手腳部位,配戴手套以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寒冷空氣中,而造成肩頸僵硬、流鼻水、頭痛等症狀。女性應避免穿平底鞋露出腳背,以免受寒邪影響。同時,她呼籲,不要讓膝蓋外露,建議穿較厚的長裙或長褲,避免風寒濕痺等問題。許多人會使用暖暖包來保暖,但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使用暖暖包時,應該隔一層衣物使用,尤其對於皮膚敏感、慢性疾病患者和年長者等,因為對熱的感覺容易降低,容易疏忽而造成燙傷。此外,他強調使用時間不宜過長,特別是不要在睡覺時使用,以免在不知不覺中燙傷。
寒流明日來襲氣溫下探5℃ 醫師提醒民眾準備10物避寒災
根據最新的氣象預報,21日將會有寒流南下,北部及東北部天氣明顯轉冷,其他地區氣溫逐漸下降,下周部分平地的最低氣溫約可降至5度左右。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也分享「10大清單」,呼籲民眾就此準備來防寒。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FB發文表示,有媒體向他詢問,台灣地區將在這個周末開始迎接連續好幾天「極凍的天氣」。一般民眾,該事前做好準備嗎?他則是呼籲民眾要準備好以下10樣物品來進行防寒:1. 保暖衣物挑選具有保暖功能的衣物,例如羽絨外套或毛衣,讓你在寒冷天氣中保持溫暖。除了衣物,準備好保暖小工具(耳罩、圍巾、手套和厚襪)以及“暖暖包”小道具。如果外出,別忘了風衣🧥和雨具。2. 室內暖氣在居住環境中保持溫暖是很重要。確保暖氣或暖爐設備正常運作,並確保房間的隔熱性能良好。3. 緊急用品儲備緊急用品如蠟燭、電筒等以因應可能的停電情況。4. 食品儲備准备乾糧、罐頭等長效保存的食品,確保在極端天氣下,你仍能有足夠糧食。5. 保暖床單更換厚實床單和毯子,提升睡眠品質,應對夜間寒冷。6. 車輛檢查檢查車輛冷卻系統、輪胎狀況等,確保行車安全。7. 護膚保濕乾燥的寒冷天氣容易使皮膚乾燥,確保保濕護膚品充足,以維護肌膚健康。8. 備防滑鞋穿著防滑鞋或靴子以避免在寒流濕冷的路上滑倒。9. 藥物齊全確認接下來三天內慢性疾病的藥物是否充足,避免在冰凍天氣中外出買藥。10. 注意健康慢性疾病患者請盡量待在室內,避免在寒冷的天氣中長時間活動。
氣溫驟降心梗病例暴增 專業醫提醒:發病時「這4件事」不能做
近期由於氣溫驟降,各地也陸續傳出有民眾因為突發心肌梗塞而送醫的事情。為此,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就表示,心肌梗塞的黃金救治時間是發病後的90分鐘,如果真的遇到發病的話,民眾有4件事情千萬不要做,分別是「忍耐疼痛」、「胡亂拍打自己」、「亂服用藥物」、「到處亂問延誤病情」。黃軒醫師在粉絲專頁上發文表示,根據統計,一般治療心肌梗塞的黃金時間為自發作起的6小時內,其中6小時內才就醫,死亡率為6%、8小時內的就醫,死亡率是7%、12小時內才就醫,死亡率為8%、超過12小時以後才就醫,死亡率則上升達16%。而根據世界心臟醫學會的共識,如果心肌梗塞發作後,黃金救治時間是發病後的「90分鐘」!黃軒表示,若能在90分鐘內及時就醫、打通血管,對心臟的損傷較小;反之,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甚至拖到12小時或1天以上才治療,產生併發症的機率很高,這些併發症包括慢性心臟衰竭、瓣膜逆流,甚至心臟破裂或死亡。黃軒也解釋,其實民眾在發生心梗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會發生延誤就醫的情形,主要的延誤時間都是在「胸痛到被送至醫院急診求治」這段時間,平均花費4.5小時,而延誤原因大多都是不把疼痛當一回事,或是過度忍耐疼痛,以及一些交通、醫療不便等因素。黃軒也呼籲民眾,如果民眾真的遇到心肌梗塞發作,以下四件事情千萬不要做:1. 不要一直忍著疼痛典型的心肌梗塞仍以胸口緊、悶痛、像大石頭壓住等表徵為主。在冬天,那些高風險的族群:糖尿病、高血壓、年紀大、慢性疾病患者、如果有典型的心肌梗塞症狀,不要忍耐。只要超過15分鐘或20分鐘症狀依然沒有緩解,就必須就醫,以排除心肌梗塞發生的可能性。那些不把胸部疼痛,當作一回事且非常耐痛患者,又認為自己忍耐一下,胸部疼痛,即會自動消失而無需就醫者,這些都是延遲就醫常見的原因。殊不知只要拖延的時間越久,壞死的心肌會越多,死亡率的風險也越高,所以有典型的胸痛,千萬不能容忍啊!2. 不要胡亂拍打自己那些網路流傳的影片,什麼拍胸脯、打胳膊,按這按那或叫你大力咳嗽,這些都是偏方。正規醫療指南並沒有提到過這樣是在急救心肌梗塞,這些方法不但不能緩解症狀,不能打通血管,還可能會增加心臟負擔,反而讓惡化更厲害。3.不要自己亂服藥物不要自己當醫生下診斷,給予自己藥服用。因為胸痛,可能是心肌梗塞,也可能不是,亂吃藥有時候會增加風險。醫師常常這樣說:如果沒有低血壓,你可以吃硝酸甘油1-3次,如果無效就不要再吃了,會導致低血壓的。但是問題是:往往病人自己吃硝酸甘油前,也根本沒有習慣先量血壓。結果因為吃了硝酸甘油變成低血壓。如果這時候民眾下壁的心肌梗塞壞死,血壓過低,就容易進入休克狀態,這個時候反而更危險。4.不要反覆打電話或上網查詢有些病人,胸部疼痛時一直會和別人或家人反覆過度討論和商量,還會到處打電話詢問要不要去看醫生?要不要去急症室?不用一直反覆問你身邊的人,趕快去醫院檢查一下,才能在黃金時間內,搶救到自己的生命。黃軒也描述心梗發作時的狀態,一般心肌梗塞的患者,通常會感到胸前有強烈的壓迫感「有如100公斤的東西壓在胸上」,甚至會轉移到左肩、下巴、手臂。也許也會伴隨喘、噁心感或冒冷汗等症狀。黃軒解釋,就是當感覺悶痛持續,其痛如石壓,位置在胸前模糊地帶,而時間超過15分鐘仍然未緩解,時序在秋冬,而且你又是高風險族群,最好就是就醫,排除一下是不是有急性心肌梗塞了。
7旬翁髖關節痛以為舊疾復發 就醫查出「全身血管阻塞」做6次手術搶命
花蓮1名患有3高72歲池姓老翁,日前因髖關節疼痛就醫,原以為是舊疾復發,經檢查發現竟是心血管疾病所致,不僅腹主動脈瘤、胸主動脈潰瘍、頸動脈及冠狀動脈都塞住,主動脈瓣膜還重度逆流,醫師驚呼「等於全身血管都出問題」,歷經1年半6次手術才撿回一命。花蓮1名患有3高72歲池姓老翁(中),日前因髖關節疼痛就醫,原以為是舊疾復發,經檢查發現竟是心血管疾病所致,歷經1年半6次手術才撿回一命。(圖/門諾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池姓老翁早年置換人工髖關節,前年底因雙腿走路疼痛前往門諾醫院就醫,經骨科、神經外科醫師診斷,問題恐源自心血管疾病,由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黃振銘接手治療後,發現老翁全身血管都有阻塞、狹窄問題,需手術修復且複雜度高,得先接受微創主動脈弓、腹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不過頸動脈阻塞部分,可能會在進行心臟手術中引發中風,因此需要先置放支架。黃振銘坦言,很少遇到全身性血管阻塞的嚴重個案,老翁的主動脈、腹主動脈、胸主動脈都有問題,置放支架後發現其心臟瓣膜閉鎖不全,且心臟手術術前檢查時,又看到頸動脈及冠狀動脈嚴重狹窄且塞住,於是先請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陳翰興置放頸動脈支架後,才能進行開心冠狀動脈繞道及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陳翰興指出,老翁主動脈瓣膜逆流程度大,開刀術前檢查也發現更多問題,包括頸動脈狹窄,在2側均狹窄情況下,很容易在開心手術時,因血液供應不足導致中風,於是進行2次手術,置放頸動脈支架,手術成功後,再交由黃振銘進行冠狀動脈繞道及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花蓮1名患有3高72歲池姓老翁(中),日前因髖關節疼痛就醫,原以為是舊疾復發,經檢查發現竟是心血管疾病所致,歷經1年半6次手術才撿回一命;圖為其經手術在主動脈弓潰瘍放置主動脈支架後,保留左鎖骨下動脈的畫面。(圖/門諾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黃振銘說,由於老翁等同全身性血管均得重新修復,經內外科醫師攜手努力後,3月手術出院迄今,復原狀況良好,但還是需要回診、按時服藥追蹤及注意膽固醇指數,且老翁屬高風險族群,必須定期抽血檢查,低密度膽固醇應小於55mg/dL。池姓老翁說,原以為自己只是單純髖關節疼痛復發,未料病情嚴重,起初抗拒手術,在其他病友鼓勵下,才決定勇敢動刀,歷經1年半、6次手術終於重拾健康,因慢性腎病變及術後出現急性腎衰竭,目前洗腎也從每周3次降為2次,未來將繼續保持少鹽、少油及少糖飲食,相信身體會愈來愈好。此外,醫師也呼籲三高慢性疾病患者,如出現腳麻、腳痛、下肢水腫、背痛、胸悶、喘等症狀,建議讓心臟血管專科醫師評估是否有心血管疾病,才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粽子控看過來!熱量圖鑑大公開 營養師傳授「放粽吃」5秘訣
粽子控看過來!隨著端午節即將來臨,營養師高敏敏也公布各種粽子熱量圖鑑,指出廣州荷葉粽一顆就要破千大卡,提醒大家別一個人吃!同時高敏敏還傳授「放粽吃」5秘訣,並公開她的健康版粽子食譜,「包你吃粽不怕重!健康快樂過端午吧!」粽子熱量圖鑑。(圖/翻攝自臉書/高敏敏 營養師)高敏敏近日在臉書粉專貼出「粽子熱量圖鑑」,讓大家了解吃進多少熱量,首先是廣州荷葉粽(650g)約1066大卡,要慢跑130min才能消耗,她也提醒「份量大,請與家人一起分享,勿一人獨食……尤其是鈉含量超過1000毫克,將近衛福部建議一日攝取鈉含量2400mg的一半,尤其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患者更要注意分量!」另外北部粽(210g)約518大卡,要慢跑63min才能消耗。素粽(210g)多以大豆蛋白取代肉類,熱量稍微低些為480大卡,慢跑59min才能消耗。南部粽(210g)477大卡,慢跑58min才能消耗。那到底吃粽要如何不怕重?高敏敏對此也傳授端午「放粽吃」5秘訣:一天一顆,替換正餐澱粉:控制澱粉量,熱量不爆表。搭配蔬菜一起吃,增加纖維量:幫助增加飽足感、飲食更均衡。飯後吃富含酵素水果:奇異果、鳳梨、木瓜,助消化。甜粽要克制:勿一顆接一顆,含糖量高。沾醬另外倒小碟子:勿直接倒在粽子上,控制鈉量和糖量。營養師健康版粽子。(圖/翻攝自臉書/高敏敏 營養師)此外,高敏敏還公開自己的「營養師健康版粽子」食譜,指出這樣包粽子「少鹽、少油、更高纖!」:建議將糯米換成高纖米,像是燕麥、糙米、蒟蒻米、花椰菜米等,因為糯米不易消化,如果換成高纖米,不止能增加纖維攝取,更可以穩定血糖血脂。肥肉像是五花肉、加工肉、花生等,都是屬於熱量高食材,建議替換成瘦肉、豆乾、毛豆、黃豆等,少負擔又美味健康。少加醃料調料,像是菜圃干、鹽巴、醬油,增添熱量之外,鈉含量也會升高。如果真的想要提味,可以換成天然辛香料,像是蔥、蒜、胡椒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想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教大家一個小秘訣,就是加入有口感蔬菜,如:香菇、杏鮑菇、黑木耳、竹筍等,讓口味更豐富、增加飽足感、飲食更均衡!除了餡料的替換之外,高敏敏也貼心提醒大家,建議腎臟不佳的朋友,選用白糯米即可,蔬菜可以先川燙後再包餡;至於腸胃消化不佳者,糯米請適量食用,或將粽子包小顆一點,都是聰明吃粽的方法喔!
熬夜、壓力大當心皮蛇上身!冒紅疹、會癢注意 預防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30多歲的C先生,最近轉換跑道至科技廠工作,時常熬夜加班、深感壓力,一日突然左胸感到奇癢無比,隨後冒出多叢紅色小水泡,故至醫院就診,醫師診斷為帶狀疱疹。帶狀疱疹年紀愈大愈易發生 常見徵兆一次看新竹臺大分院家庭醫學部周孜容醫師說明,通常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帶狀疱疹,且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至少曾罹患過一次,此外,當處於壓力、免疫力低下、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好發。而帶狀疱疹發作時通常會先出現皮膚疼痛、刺癢、痠麻等前驅症狀,約2到3天後會長出紅疹、水泡,往往於皮膚局部位置,不會全身性生長,並可能出現疲倦、頭痛等徵兆。皮膚出現水泡勿戳破 覆蓋紗布避免傳染周孜容醫師表示,倘若出疹的位置出現於額頭、眼皮、鼻子、耳朵、或生殖器周圍,可能會出現視神經炎、顏面神經失調或聽力受損等併發症,故應盡速就醫。另皮膚紅疹在進展成水泡後,切勿自行戳破,避免傷口感染,而病灶在結痂前皆有傳染力,建議傷口處可透過紗布覆蓋,助於減少傳染的情形。周孜容醫師強調,在紅疹結痂癒合後,約有5~10%的病人會有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後遺症,留下長期的疼痛、麻木或刺痛感,大大影響病人生活品質,這時建議盡速就醫,並使用神經痛治療之藥物改善症狀,也可適量補充維生素B群,加速神經的修復。帶狀疱疹2疫苗 兩者差異比一比預防勝於治療,周孜容醫師建議,除了維持健康飲食及良好生活作息外,曾罹患帶狀疱疹者,可於發病1年,且無相關症狀後,接種帶狀疱疹疫苗。目前有兩種帶狀疱疹疫苗,一種為活性帶狀疱疹疫苗(Zostavax®),另一種為非活性重組疫苗 (Shingrix®),兩種疫苗皆適用於50歲以上成人,或18歲以上具有罹患帶狀疱疹風險較高者;而去年新上市的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又可施打於免疫不全,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相較於傳統活性帶狀疱疹疫苗保護力較持久,此種新疫苗須施打兩劑(間隔2~6個月),並可和其他疫苗(如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同時接種。
重度三尖瓣膜逆流病危 經導管修補救命「不需暫停心跳」
85歲林先生罹患心房顫動,93年因心血管堵塞接受開心繞道手術,近年檢查發現重度三尖瓣膜逆流,平日於門診藥物追蹤控制,仍可維持正常生活作息。今年農曆年間,因瓣膜嚴重逆流所導致的心臟衰竭緊急住院治療。臺北榮總心臟瓣膜團隊考量林先生高齡且為多重慢性疾病患者,再次開心手術風險極高,建議無手術傷口、風險低、恢復快的「經導管三尖瓣膜修補手術」,術後復原良好,於加護病房觀察一天即可下床行動,手術後第二天即康復出院,恢復正常生活。臺北榮總心臟外科許喬博醫師表示,三尖瓣膜是位於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的閘門,健康狀況下應可正常開合和關閉,然而隨著疾病例如心律不整導致心房心室擴大,就有可能讓三尖瓣不能正常關閉, 導致三尖瓣膜逆流。早期的三尖瓣膜重度逆流以喘和腳腫為主要症狀,這時期很容易可以被利尿劑控制,這也導致病患雖然已經有嚴重三尖瓣逆流,往往忽略而沒有及時接受手術治療。等到重度逆流已經導致心臟功能衰竭時,病患經常會合併黃疸腹水甚至肝衰竭,這個時候開心手術雖然是標準治療,但手術風險也相對提升,根據美國的資料,三尖瓣膜逆流的手術死亡率約為10%甚至更高,如何早期治療重度三尖瓣膜逆流,也是國際間非常重要的議題。輕微的三尖瓣膜逆流在超音波下很常見,一般都以觀察為主要的治療方式,如果是中度或重度逆流的話,則病人會有較差的臨床結果,中度以上的三尖瓣膜逆流在一般人口的盛行率約為3-4%,然而在高齡患者(>70歲)盛行率則上升到5-6%。三尖瓣膜逆流的病因可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約十分之一的病患屬原發性,意指三尖瓣膜本身的問題,約十分之九屬次發性,通常是指瓣膜之外的原因造成,像是二尖瓣膜的問題造成的,或者是心律不整的問題所造成的,考慮到手術本身風險,三尖瓣逆流的治療一般都以達重度逆流才採取手術。臺北榮總心臟內科宋思賢醫師指出,經導管三尖瓣膜修補技術,全程不但不需要使用體外循環心肺機,不需停止心臟,且無傷口,對於高齡高開刀風險的病患,可以更安全有效治療三尖瓣膜逆流。根據美國TRILUMINATE研究,七成的病患一年內術後可以維持中度以下的三尖瓣逆流,不但可大幅改善心衰竭症狀,也減少了心衰竭再住院的比例,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宋思賢醫師進一步說明,對於複雜的瓣膜性心臟病患者,需要以病人為中心的跨團隊合作共同評估,才能提供病人最佳治療選擇。臺北榮總心臟瓣膜團隊,由內、外科醫師與護理人員,及精準影像判讀的超音波醫師共同組成,本院共有兩個心臟瓣膜小組。至目前為止,已完成500例以上各式經導管的主動脈瓣膜、二尖瓣膜以及三尖瓣膜治療,手術成功率高達95%。
40歲女胸口灼熱…照胃鏡驚見「食道卡滿白斑」 醫嚇壞:發霉了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又容易飲食不均衡,導致許多人有胃食道逆流困擾,然而有時出現「火燒心」等症狀,卻不一定是胃食道逆流引起。醫師透露,一位約40歲女性的病人常感到胸口灼熱,自費服用胃食道逆流特效藥一段時間仍未改善,照胃鏡發現食道黏膜上分布白色斑點,這才確定是食道發霉引起。肝膽腸科醫師詹宜學在臉書分享個案,「一位約40歲女性的病人,在其他診所自費服用胃食道逆流特效藥一段時間。原本的症狀:胸口灼熱、胃食道逆流仍是未改善,所以來詹醫師門診,安排了無痛胃鏡檢查。檢查結果:在胃鏡檢查之下可以發現食道黏膜上分布白色斑點,乍看之下,會以為是食物的渣渣停留在食道上。經由切片檢查證實為食道黴菌感染!」醫師提到,該位病人長時間工作疲勞、熬夜、壓力大、飲食不均衡,造成免疫力低下,進一步引起食道黴菌感染,「絕大多數人沒有任何症狀,少數食道發霉的人會出現類似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例如吞嚥困難、喉嚨異物感、胸口疼痛、灼熱等症狀。若不及時治療,會有菌血症、食道潰瘍、食道穿孔、死亡的風險。」(圖/翻攝自肝膽腸胃科 詹宜學醫師臉書)詹宜學表示,正在接受化學治療的癌症患者、糖尿病控制不良、長時間服用類固醇、酗酒、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年長者、有慢性疾病患者或愛滋病患者等族群,較容易出現食道發霉情形,「由於症狀與胃食道逆流相似,所以必須皆由 胃鏡檢查合併病理切片,才能診斷出黴菌感染。」醫師提醒,身體器官會發霉跟「外在環境」和「內在健康」都有絕對的影響關係,體內如果濕氣太重,在中醫的角度上就是脾胃沒有養好,脾胃虛弱,身體就會有濕氣,所以要把脾胃顧好,就必須先從日常的飲食開始做起,因為腸胃功能好壞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吸收,所以平時應該多運動、注意飲食,才能預防疾病的發生。(圖/翻攝自肝膽腸胃科 詹宜學醫師臉書)
天冷養生藥膳進補 中醫師籲「1事」須注意才能避免傷身
67歲的吳阿姨最近常感到口乾、煩躁難入睡,經中醫四診辯治,發現本身是寒熱夾雜體質,近日適逢寒流,連續多日與家人聚餐吃羊肉爐及薑母鴨,多日溫補產生煩悶、口乾、失眠的上火症狀。經醫師以中藥及穴位雙管齊下調理,再給予飲食調整建議,吳阿姨身體不適的症狀很快地消除了。非補性食材適應任何人 應先認識自己體質嘉榮傳統醫學科中醫師唐佑任表示,台灣人冬天常吃含有人參、當歸、肉桂、熟地等藥材調製的補湯,希望能氣血雙補,驅風散寒,但此種溫補藥膳僅適合少數體質偏寒涼者;現代人營養過剩、運動不足,作息不正常,體質多偏濕熱,若一味溫補容易長痘子或引發紅疹過敏,使痰飲體質加重,導致腸胃不適,影響消化功能;若是寒熱或虛實夾雜的體質,純粹溫補也容易導致有口乾舌燥、失眠多夢、心煩盜汗等上火症狀。藥膳區分3類 各體質對應進補建議一次看針對不同體質,唐佑任醫師給予對應的進補建議,中醫理論將藥膳區分溫補、平補與清補3類,市面上的薑母鴨、羊肉爐、大補湯多屬「溫補」藥膳,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暖活身體,適合寒涼體質的人適量進補,平日亦可善用丁香、紅參、天麻、五味子、何首烏、熟地黃、當歸、小茴香等藥材入菜溫補。氣血充足且運行順暢的健康體質,可採用性味平和、容易吸收的食材「平補」,例如秋天用百合、白木耳、茯苓、蓮子入菜,寒冬在菜餚中加入黃耆、大棗及枸杞燉補,達到補氣養血及禦寒作用;至於易口乾上火的燥熱體質,就更適合使用「清補」藥材,例如石斛、沙參、玉竹、天門冬、女貞子、生地黃等寒涼退火、清熱解毒的藥膳入菜。牢記進補忌宜 避免反害其身冬令時節賣場調配好的藥燉包(組成為當歸、熟地、黨參、黃耆和陳皮等),兼具美味及藥效,性味平和,適合大部分人使用。唐佑任醫師建議,除了單獨煎煮飲用,也能加入排骨、雞肉或菇類、蔬菜,熬煮成藥膳湯品進補;但須注意高血脂、痛風等慢性疾病患者,不宜添加海鮮或動物內臟等配料;腸胃功能虛弱,容易腹瀉、腹脹者更要小心用量,避免過於滋膩而引起消化不良。
疾管署估「春節後再掀新冠高峰」 防疫認知調查揭關鍵原因
新冠肺炎已威脅全球達三年,近期隨著新冠肺炎防疫政策陸續解封,不少民眾已迫不及待迎向疫後新未來。如何維持防疫好表現及降低新冠肺炎的威脅,為下一步重要關鍵。2022年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為瞭解國人防疫認知水平,進行千人防疫認知調查,其中發現仍有3成民眾防疫認知不足,甚至無人可答對所有題目。為了解國人是否做好充足準備以迎向疫後新未來,台灣感染症醫學會於今年11月進行千人防疫認知問卷調查。結果如下:1.7成民眾對於未來疫情走向樂觀,期待各項防疫政策可正式解封。2.3成民眾對於新冠肺炎基礎防疫認知不及格,甚至無人可答對所有題目。其中,對於疫情樂觀者,在認知答題表現最差,恐成未來開放後的一大威脅。4.進一步觀察民眾答題狀況,民眾對新冠肺炎症狀、確診後應對流程認知程度高,然而提及預防或治療等資訊,認知水平仍低,為下一步應努力的目標。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王復德理事長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新冠肺炎認知程度仍有待加強,若在此情況鬆懈,恐成為下一個防疫漏洞,使新冠疫情再次反撲。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王鶴健理事長指出,防疫政策陸續解封後,近期觀察到每日新增確診人數持續回升,增幅超過20%,指揮中心也曾表示確診數恐進入快速增加期,預估接下來可能會有下一波疫情高峰。同時,新冠肺炎病毒仍不斷變異且具一定死亡率,提醒民眾目前仍不可鬆懈。根據統計顯示,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中有高達9成患者為慢性疾病患者、7成為65歲以上長者,顯示高齡及慢性病族群仍應小心。王鶴健醫師進一步提醒,高風險族群感染新冠肺炎後,相較一般人更容易轉重症或引發嚴重併發症,而近期政府也新增氣喘為新一類族群,若是感染後病毒以侵犯肺部為主,患者容易覺得喘或持續咳嗽,對肺部有一定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則指出,依據研究,糖尿病患者相較一般人重症風險約高5-10倍,然而近年已有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若能把握時機好好使用,相信可降低新冠肺炎對糖尿病患者的威脅。王治元醫師補充提醒,已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若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會無法正常控制血糖,甚至一般民眾若因新冠肺炎重症住院,一年內也可能會有血糖異常現象,恐影響免疫功能。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楊志新理事長也特別提醒癌症患者,癌友本身免疫力較差,比起一般人更容易受病毒感染,即使身旁親友防疫逐漸鬆懈,自己還是要持續維持警覺。除了新冠肺炎病毒仍持續潛伏,長新冠可能也將成為下一步需重視的威脅。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黃信彰理事長指出,在大量民眾確診新冠肺炎後,診間長新冠患者比例約增加1至2成,其中以失眠、長期咳嗽等症狀最為常見,也較容易影響日常生活。而造成長新冠的原因主要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病毒侵犯器官所引起、免疫發炎性的反應以及疾病轉中重症的後遺症。同時,相較於一般民眾,長新冠又更常見於高風險族群,黃信彰醫師說明,若能在感染新冠肺炎時就服用口服抗病毒藥物,不僅能夠降低重症住院率,更能幫助快速降低體內病毒量,預防長新冠症狀的出現。王復德醫師也進一步說明,目前研究顯示,若民眾可於感染新冠肺炎後5日內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將有助於降低重症、住院風險。此外,提醒民眾,因應新冠肺炎病毒變化快速,領取口服抗病毒藥物後,仍應遵照醫師指示完整服用5日,避免病毒產生抗藥性,未來恐無藥可用。疾管署周志浩署長提醒,新冠肺炎病毒並不會一夕消失,而是會持續存在,疾管署也預測一月底二月初可能為下一波疫情高峰,雖然影響不大,但要維持台灣防疫表現,仍有賴民眾共同肩負防疫責任,落實四大防疫守則,才能共同迎向疫後新未來。此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為了幫助民眾更加了解新冠肺炎衛教資訊,今年也首度打造了新冠肺炎衛教網站,將最新防疫資訊、衛教資訊進行整理,幫助民眾快速瞭解各項資訊。衛教網站:https://reurl.cc/lZAMoq
陪公公回診拿藥…大姑嫌麻煩嗆「叫兒子去」 人妻氣炸:她還在領零用錢
人上了年紀難免有病痛,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更是時常必須去醫院看診,這時免不了需要家人陪同。一名女網友抱怨,大姑明明沒有工作,甚至靠父母給零用錢過活,卻不滿每個月要陪公公回診拿藥,還拿夫妻倆住家裡沒付房租來指責,然而家中水電、管理費、第四台等花費都是2人負責繳,讓她當場氣炸。原PO在臉書社團「毒菇九賤婆媳討論區」發文,「我公公做什麼事情都喜歡跟毒姑商量,兒子跟他住一起也要任由公公使喚。就差在月回診拿藥,兒子沒辦法請假幫爸爸,大毒姑就在抱怨,叫爸爸也叫兒子陪他回診,不要老是只會找女兒,然後兒子當天下班回家,爸爸就跟他吵架說,女兒都埋怨我只會找她們陪回診,叫你偶爾也陪我回診,讓他們休息一下。」女網友提到,「兒子也很生氣回他說,一個月也才回診一次,而且大女兒又沒在工作,你不是都會給她零用錢,然後兒子更氣得說,上次幫你申請長照來家裡評估那天,我不是就請假了,那天我被公司扣3000元,你要補我嗎?!結果我公公就說兒子計較。奇怪欸!一個月也才回診一次,是會耽誤毒姑多少時間」。原PO無奈表示,「然後弟弟打電話找姊姊理論,姊姊講不贏,居然吐槽弟弟住爸爸房子沒在付房租」,後來老公讓公公選擇,一是他按月付房租,不然就搬出去,「兒子接著說,我又不是白住你房子,管理費、水電費、瓦斯、第四台、網路費,哪一個不是我們繳,女兒到底在計較什麼」,誰知公公卻不答應。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問題那麼多!搬出去,請長照,或是只要一吵,立刻說我們明天搬出去)他死你也死,只會出一張嘴的人最煩了」、「直接搬出去阿!管他同意不同意,叫他有事找他女兒」。
癌友盼新冠口服藥放寬給予 醫師支持能降低長新冠風險
國內新冠疫情趨緩,但新冠變種病毒BA4、BA5已在歐美和亞洲多國爆發,再次引起國人擔憂,有癌症病友團體向立委陳情,指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給予藥物交互作用低的新冠口服藥標準相當嚴格,希望有關政策可以重新檢討;對此,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秘書長蔡明忠表示,醫界普遍期盼能放寬醫師給藥限制,不只能讓輕症民眾轉為中重症的可能性降低,也能減少民眾罹患「長新冠」的風險。據了解,癌症病友確診時會為了服用新冠口服藥,而停止使用抗癌藥物,但部分病友必須規律服用抗癌藥物,無法停用抗癌藥物,卻也怕同時使用兩種藥物會有交互作用,顧慮相當多。有基層醫師指出,政府實際上有採購藥物交互作用低的新冠口服藥,只是領用困難,影響基層醫師開立處方,導致有需要的患者難以取得交互作用低的口服藥,迫使基層醫師陷入兩難困境。蔡明忠指出,以國外經驗,民眾確診時,只要醫師覺得沒有特別禁忌,都不分年齡給藥,而效果也非常好,能降低7到8成,甚至9成民眾轉為中重症的可能性。他說,相較國外給藥採取比較寬鬆的態度,台灣卻限制多,例如有年齡限制,但台灣確診死亡率又比國外高,甚至到院前死亡、確診後幾天內就死亡的新聞,都常見媒體露出,因此非常希望政府能放寬給藥標準。蔡明忠表示,放寬醫師給藥限制,醫界其實普遍有這樣的期盼,因為不只可以讓輕症民眾轉為中重症的可能性降低,也能減少民眾罹患「長新冠」的風險。他說,即便政府採購新冠口服藥物有預算成本問題,但就算再貴,人民的健康也不能打折;如果買得不夠,那又是什麼原因? 蔡明忠擔憂,現在看到很多50歲到65歲區間的台灣確診民眾死亡,雖然多數死亡原因還需進一步確認,但建議政府真的要放寬用藥年齡與條件,包括高血壓等慢性病者,不應該被排除。他說,政府應該用較開放的態度治療病情,讓確診者得到最好的照顧,除了降低民眾罹患長新冠的比例,也不要讓病人家屬最後覺得遺憾是不是因為少了什麼治療,而讓中重症患者因此死亡,這是醫療服務民眾的目標。蔡明忠建議,政府應重新檢視確診死亡者的原因,檢討是否能更放寬給藥限制,包括年齡層降低到40歲,以及慢性疾病患者也能用藥,甚至年輕人症狀明顯,醫生覺得有必要用藥就給,讓醫生做臨床判斷。他認為,新冠疫情來得突然,藥物使用安全也要考量,但在死亡率如此高的情況下,國外有實際經驗,台灣為何不能參照呢?將近8000多人死亡,這些家庭都有遺憾,政府應重視、給予交代,並檢討現行的給藥限制。
寒流來襲全台急凍…醫列「9大抗寒須知」 醫學博士認證暖暖包放「4部位」更暖和
入冬首波寒流來勢洶洶,各地又濕又凍,民眾外出須加強保暖。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團隊19日在已故毒物科權威林杰樑醫師的臉書上,分享須注意的9大重點;此外,不少人愛用的取暖神物暖暖包,也有日本醫學專家表示,若將暖暖包放在「4部位」,更能讓全身快速暖和。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團隊在已故毒物科權威林杰樑醫師臉書中發文寫道,入冬首波寒流報到,民眾有9個注意事項如下:1、慢性疾病患者、心臟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壓患者,務必按時服用藥物、並避免情緒起伏過大。2、盡量吃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避免大吃大喝以利控制血壓。 3、喝酒或吃全酒料理時,容易脫水務必補充足夠水份,吃全酒料理取暖,吃的時候血管會擴張感到溫暖,但是酒後加速熱能流失,所以吃完全酒料理時更需要確實保暖。 4、半夜或早上起床先在被窩動動手腳再穿衣保暖並放慢動作。早上起床喝一杯溫水有助於預防腦部及心臟血管意外發生。 5、早起運動務必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一大早就外出以免溫度太低發生危險。 6、末梢肢體的保暖很重要,別忘了使用帽子、口罩、手套、襪子、圍巾保暖。(鞋、襪濕了要更換) 7、使用電毯、電暖爐、暖暖包務必注意使用安全守則,暖暖包不要直接接觸皮膚或放在棉被中,電毯睡前使用並控制在40度C以下,老人、小孩、糖尿病、植物人或是末梢感覺不良的病患要特別注意不要灼傷。 8、注意熱水器排煙管通暢,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9、泡溫泉更要注意安全,溫度不要太高,不要泡太久,不宜冷熱交替太快並注意保持通風,酒後、飯後一小時內不要泡湯。根據《ETtoday》報導,關於許多人在天冷時常使用的取暖好物暖暖包,日本醫學博士福田千晶在《暖活:手腳冰冷隱藏著可怕的危機!》中也提到,如果想讓身體快速暖和,把暖暖包放在「腰部兩側」是最佳部位,因腰間骨頭少並有肝臟、腎臟等血液量充足的內臟器官,只要腰部足夠溫暖,就能緩解大腦緊張狀態,下達輸送大量血液的命令,促進血液循環,讓手腳末梢神經感到暖和。另外,若將暖暖包放在肩頰骨中間、脖子後下方,或者肚臍下方,也因這些部位同樣有促進血液循環的穴位,可以讓身體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溫度,降低寒流急凍的威脅。長庚醫院毒物實驗室團隊分享的9大抗寒須知。(圖/翻攝自已故毒物科權威「林杰樑醫師」臉書)
阿嬤腳腫到「滲水珠」求救 美女醫一看驚呆…下一秒結局逆轉笑噴
對慢性疾病患者來說,身體的一點點小小徵兆,都必須非常留意。現任衛福部台中醫院住院醫師、屏東醫院主治醫師的吳欣岱,在臉書上分享了看診的故事。她提到日前在門診的診間,遇到一位雙腿發紺、腳背水腫到像麵龜的阿嬤來求救,她一看到阿嬤的發腫的腳背,滲出大量像是分泌物的水珠,嚇到急著蹲下來仔細檢查,結果因為家屬的一句話大逆轉,讓她笑出來,同時也鬆了一口氣。本身是個專業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的吳欣岱,提到因為她的專攻科別,所以門診常見各種與血管相關問題而來求診的患者,像是洗腎患者的動靜脈廔管、靜脈曲張、腿部的動脈等疾病問題,她提到,這類病患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水腫」。有一位阿嬤的腳水腫到「滲水珠」求救,差點把吳欣岱醫師嚇一大跳。(圖/翻攝臉書)其實會造成水腫的原因有很多,吳欣岱醫師解釋,有人是因為腎功能不良、也有人是因為循環不好,也有人是長期臥床缺乏運動,因此她也對患者的各種情況,都會相當關注。吳欣岱醫師提到,某天有個阿嬤來她的門診,一進門她就發現患者的雙腿發紺、水腫非常嚴重。吳欣岱醫師回憶,原本她還靠在椅背上看診,但一看到阿嬤的腿腫成這樣,馬上蹲下來查看,結果發現阿嬤的腳背,甚至還「滲出」一滴滴水珠,讓她忍不住懷疑,「哇…竟然腫到滲出清澈的分泌物,是淋巴液嗎?皮膚會不會感染?會不會蜂窩性組織炎?」她的腦海中,瞬間把所有可能發生的糟糕情況,全都想了一輪。而就在她正當在苦惱的時候,家屬馬上說:「我傘帶太小,阿嬤腳被雨淋到啦!那是雨水!雨水啦!」一句話瞬間讓吳欣岱醫師一聽馬上警報解除,笑說「看診看昏頭了」,直言「是雨水不是淚水,也不是組織液好嗎?」看到吳欣岱醫師分享看診經驗的網友們,也紛紛在留言處回應:「嚇死我了,害我也突然從沙發上坐直認真看」、「我還想說這個滲液怎麼這麼清澈」,大家都很好奇,原來診間還有這麼幽默的對話,特別的看診經驗,也讓大家都笑翻。
疫苗險好不好2/無須先體檢 兩類族群可優先考慮投保
隨BNT疫苗開打,網路上再掀一波疫苗險詢問潮,「我已有住院醫療險,還需要買百元有找的疫苗險?」有人回答「買了保平安」,也有人說「根本不需要」,眾說紛紜。一位有二十多年資歷的保險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疫苗險保費低廉,保險理賠相對有限制,「不過,有兩種族群,可優先考慮投保,擴大保障。」18歲以上、第9類對象登記AZ疫苗者,也將於9月上旬施打。(圖/林士傑攝)第一種是疫苗登記的第9類對象,即18歲至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依疾管署公布「高風險慢性病人」,包含人類免疫不全病毒疾病或感染,還有糖尿病、帕金森氏病、阿茲海默氏病、高血壓、心絞痛、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等11類疾病。第二種則是第10類對象,即50歲至64歲成人。華瀚保險經紀人公司副總經理蘇桔明表示,疫苗險保險費比一般健康險來得低,「重要的是『無須體檢』,投保年齡上限最高還到85歲」,因此以往遭拒保或被調高保險費的高齡、慢性疾病患者,相當適合投保。此外,由於各業者推出的疫苗險多下修投保年齡,蘇桔明提醒家長們,以往不易買到適合醫療險的族群,例如先天性心臟病、罕見疾病等孩童及尚無健康險的年輕人等,皆可透過疫苗險等來擴大醫療險保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月28日宣布,BNT疫苗除了開放12歲至17歲未成年學子施打外,也開放第七期預約,包括7月19日前登記選擇AZ疫苗,且尚未接種過疫苗之29歲以上民眾,以及滿18歲以上第9類對象均可登記,施打期間預計自9月3日至9月10日止。
不只台中!新北2長者接種疫苗隔天死亡 衛生局回應了
台中傳出有2名長者接種新冠疫苗後死亡,新北市衛生局長陳潤秋16日表示,新北也有兩例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不過兩案都是長期慢性疾病患者,死因尚待釐清。陳潤秋說,兩名長者昨日接種當下都沒有異樣,其中一位返家後有不適,另一位則沒有不適,但在今天早上被家人發現已無生命跡象。
比去年「超額死亡」近30萬人 美CDC:新冠佔6成以上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20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1月26日至10月3日這段期間,全美死亡人數較往年的平均數字多出近30萬人,其中三分之二與新冠肺炎有關。按CDC的數字,上述新冠疫情期間全美死亡人數比往年平均數字多出29萬9028人,CDC稱之為「超額死亡」(Excess Deaths)。其中與新冠有關的案例為19萬8081例,約占66%。CDC對「超額死亡」的定義是:在特定期間內觀察到的死亡人數,與同一期間預期死亡人數間的差額。CDC發現,自今年3月以來,每周都有超額死亡,從4月11日到8月8日的幾周內,超額死亡人數達到最高水平。在25歲至44歲的成年人中,各種原因造成的超額死亡增加最多,約26.5%。資料顯示,某些族裔的死亡率出現不成比例的增幅,與前幾年比較,拉丁美洲裔增幅最大,達53.6%。黑人32.9%,亞裔36.6%。維吉尼亞聯邦大學(VCU)研究團隊上周發布一份與此有關的報告,結果顯示美國3月至8月間的死亡人數較前幾年增加20%,其中67%直接歸因於新冠感染。有些死亡並非由新冠病毒直接導致,研究人員稱,一些從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可能因疫情造成的破壞而喪命,這些人包括患有急症的病患,患有糖尿病等未得到適當治療的慢性疾病患者,或因情緒危機導致服藥過量或自殺的人。
東南亞返國者家有長者幼童與慢性病患 一律住防疫旅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18日)表示,鑒於東南亞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升溫,自台灣時間4月21日零時起,入境民眾過去14天(台灣時間4月7日零時起)如有東南亞地區旅遊史,登機前除了應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也須確認住處是否符合居家檢疫條件,確保國內防疫安全。指揮中心進一步表示,上述民眾若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或無個人專用房間(含衛浴設備)者,入境後應入住防疫旅館;經查資料申報不實者,最高可罰15萬元。指揮中心指出,鄰近我國之東南亞/南亞國家近期疫情增溫,新加坡、印度、印尼疫情持續呈上升趨勢,近幾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均創新高。其中新加坡病例以外籍勞工宿舍群聚個案為主,已累計約2,700例,佔本土病例70%;另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疫情則持平或趨緩。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居家檢疫期間應落實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及做好咳嗽禮節;如有發燒或咳嗽等不適症狀,不可自行外出就醫,應主動聯繫所在縣市衛生局或地方關懷中心,並依指示就醫,切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違反居家檢疫規定者,最高可罰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