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原
」 新冠肺炎 確診 武漢肺炎 陳時中 華航未成年少女染性病數增!醫憂七夕後性病潮 警告「3異狀」看到快跑
有感染科醫師指出,近期臨床觀察年輕性病個案增加,而且暑假期間接連有好幾個15、16歲的女孩子,與交友軟體認識的網友發生性行為而染病,接下來又是七夕情人節,根據以往經驗恐怕又有一波染病潮。醫師提醒年輕人,要發生性行為前,最好多了解對方狀況。倘若進行性行為時,發現對方生殖器有分泌物、聞到異味或者出現潰瘍等情況,最好趕快跑。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直言,很多人會藉七夕情人節等節日的名義「放縱青春」,往往導致節日過後因為性病來就醫的人數增加。黃高彬指出,其實從暑假以來,他就接連碰到很多15、16歲的年輕女孩因為性病就醫,其中又以淋病、梅毒為多,這些少女大多懵懂無知,透過交友軟體與網友見面沒幾次就發生性行為。他提到其中一個病例,是雙方已經發生關係2、3次,對方才告訴她自己有淋病,嚇得少女趕緊就醫,事後檢查也確實「中鏢」。還有一名少女是被見面沒幾次的網友強迫發生性關係,來就醫時已經下體潰爛,檢查後確認感染梅毒。黃高彬指出,性傳染病其實相當難預防,即便使用保險套提供保護,如果年輕人動作相對粗暴,依然可能有感染風險。他建議年輕人交往,應該多花一點時間了解對象是否有不好習慣,性行為前如果發現對方有生殖器潰瘍、分泌物、異味等情況,最後快跑。即使當下拒絕可能會有困難,甚至有些品行不佳的對象可能會有暴力行為,但還是要冷靜想辦法安全脫身。另根據疾管署疫情監測數據,國內梅毒、淋病等性傳染疾病確有增加趨勢。統計2023年整體通報梅毒感染人數計9941人、淋病8257人,和2022年相比分別上升2%、3%;其中增幅最多是15歲至24歲的年輕族群以及女性,去年梅毒的新增個案分別比前年上升約20%,「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疾管署提醒,梅毒常見症狀包括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皮疹等,若未接受適當治療,晚期則會出現「梅毒腫」、「心臟血管性梅毒」或「神經性梅毒」;此外,孕婦感染梅毒未接受適當治療,梅毒可透過胎盤傳播給胎兒,導致胎兒死亡或感染先天性梅毒等不良結果。至於淋病,疾管署表示,常見症狀包括尿道化膿,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女性感染後大多症狀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能造成不孕;也可能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外的感染,如:直腸、咽喉部的感染、淋菌性結膜炎等。疾管署也提醒,若有患者一旦確診,務必提醒配偶或性伴侶也接受篩檢及治療,避免互相交叉感染。
憂「熱原反應」害命 羅廷瑋疾呼進口食鹽水別便宜行事
台灣生理食鹽水大缺貨,衛福部緊急從越南、馬來西亞採購食鹽水進口,宣稱進口食鹽水都符合國際藥品品質PIC/S標準,但是立委羅廷瑋在立院質詢時卻踢爆,衛福部日前進口一批非PIC/S標準會員國的越南食鹽水,照理說食藥署專案進口前應該要先查廠,才能確保品質安全,但衛福部迄今無法提出查廠證明。據指出,由於羅廷瑋的質詢當場「考倒」行政院長卓榮泰、衛福部長邱泰源,引發政院高度關切。食藥署次長林靜儀昨晚在臉書發文回應,指越南雖非PIC/S組織會員國,但該批食鹽水是委託「在台日商」進口、該越南藥廠也通過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認證,PMDA也是PIC/S組織會員。對此,羅廷瑋今天再開記者會,直指生理食鹽水要打入人體、過去國內也有食鹽水品質出問題、引發病患感染前例,衛福部應該要照規定辦理,不應便宜行事。羅廷瑋指出,衛福部堅持認為,日本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曾對該越南廠進行查核,而且也看到書面文件,就替品質掛保證,因為日本極東製藥也是日本PMDA查核認定的GMP藥廠,但日本極東製藥卻數據造假,欺騙日本政府長達30年。何況,日本查核與衛福部查廠有何關係?如果日本查核過關、書審就能進口,那麼其他50幾個PIC/S組織會員國的藥廠產品,是否也可以比照「不需衛福部查廠就可直接進口」?羅廷瑋所指的日本製藥公司「極東」,是國人耳熟能詳的胃腸藥「正露丸」製造藥廠,日本富山縣政府今年初查獲,極東製造的「正露丸」在所需必要成分不足下,提出造假的藥品試驗結果後出貨,而且長達多年,讓向來自豪藥品品質的日本輿論高度震驚。此外,針對林靜儀坦承專案進口食鹽水因缺乏藥證,如果患者注射後出問題「不適用藥害救濟」,食藥署長莊聲宏下午也緊急出面說明,即使不適用要害救濟,進口食鹽水應該可以引用「消保法」向進口藥廠求償。不過,羅廷瑋質疑,專案進口的生理食鹽水,未經我國政府查廠、未取得我國藥品許可證,食藥署長居然還說可用「消保法」去求償,衛福部確定這樣的作法可行嗎?他痛批人民恐無法接受。2015年北榮曾爆發院內不明感染事件,讓北榮醫護倍感壓力,院方反覆清查後,才發現是使用到被污染的永豐生理食鹽水注射液,圖為北榮當時大動作召開記者會自清並說明調查過程。(圖/報系資料照)羅廷瑋也提醒衛福部,食鹽水雖是很常見的藥品,但只要滅菌不完全,產品內有熱原(pyrogen),患者恐產生熱原反應,嚴重者可能危及病患生命安全,否則,衛福部為何要求國內合法認證GMP藥廠全程無菌操作製造?永豐為何又被勒令停廠?衛福部絕對不能便宜行事,將責任推給進口藥廠、以及要求醫護「加強監控」。中華民國基層藥師協會沈采穎表示,他曾多次疾呼,衛福部應立即提供醫療院所「出現問題的永豐生理食鹽水批號」,醫療院所醫護人員才能加強監控,在第一時間查獲可能有疑慮的食鹽水、不要危及病患健康。她說,2015年,台北榮總爆發院內感染事件,當時外界懷疑榮總內部控管失當,但榮總自認內控絕無問題,榮總只好將醫院上下「全翻過一遍」,最後才發現是使用永豐遭污染生理食鹽水注射液,導致病患感染皮氏羅爾斯頓氏菌(ralstonia pickettii),立即停用該批食鹽水。沈采穎指出,榮總幸運的是,因為院內有感染科,有能力查明院內不明感染原因,但未必每一家台灣的大小醫療院所都有此能力,衛福部若不提供有問題的食鹽水批號,現在又逕自放行非PIC/S會員國藥廠的產品進口,萬一出問題,患者還不能申請要害救濟,也難怪衛福部官員雖然不斷口頭「保證」,但應該要提出更具體的說明及因應方案,才能讓患者家屬、醫護人員放心。
2月大嬰染先天性梅毒 疑似母親生產前「不安全性行為」
疾管署今(21)日表示國內確診1例先天性梅毒確定病例,為2個月大嬰兒,6月上旬因發燒至40度就醫,就醫時因有皮膚紅疹、色素沉著及長骨出現骨質異常症狀,醫師通報為疑似先天性梅毒,後經檢驗確診先天性梅毒;醫生進一步對案父及案母抽血檢驗梅毒均為陽性,一家3口一起接受治療中。案母雖於孕期第12週、第32週定期做產檢,梅毒檢驗結果皆為陰性,推測是懷孕32週後至生產前的不安全性行為因而感染梅毒所致。國際間近年梅毒及淋病疫情呈現上升趨勢,且新生兒先天性梅毒數亦也上升,以美國為例,2022年先天性梅毒病例增加超過3,700例,較前一年上升755%。依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我國去(2023)年新增確診通報梅毒感染人數計9,941人、淋病8,257人,「不安全性行為」是主要感染原因。與前(2022)年相比,梅毒上升2%、淋病上升3%;依年齡層分析,15-24歲族群梅毒、淋病增幅最為明顯(梅毒2023年1,480人,較2022年1,239人,上升19%;淋病2023年2,783人,較2022年2,594人,上升7%)。而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感染人數雖相對較少,但增加幅度卻明顯高於男性(女性梅毒2023年1,862人,較2022年1,535人,上升21%;女性淋病2023年891人,較2022年828人,增加8%)。另我國近年每年約1至2名先天性梅毒確診個案,未有增加趨勢,有賴我國防治政策包括孕婦定期產檢梅毒、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及疑似個案追蹤通報等執行措施與民眾的配合。疾管署說明,梅毒和淋病都是經由皮膚、黏膜和血液傳染之性傳染病。梅毒常見症狀包括無痛性潰瘍與硬性下疳、皮疹等,若未接受適當治療,晚期則會出現「梅毒腫」、「心臟血管性梅毒」或「神經性梅毒」。孕婦感染梅毒如未接受適當治療,梅毒可透過胎盤垂直傳播給胎兒,導致胎兒死亡或先天性梅毒等不良結果;淋病常見症狀包括尿道化膿,排尿有刺痛或灼熱感,女性感染後大多症狀不明顯,因此常被忽略,若沒有及時接受治療,不論男性或女性,都可能造成不孕;也可能導致泌尿生殖系統外的感染,如:直腸、咽喉部的感染、淋菌性結膜炎等。疾管署呼籲,梅毒及淋病雖屬可治癒之疾病,但是無法終身免疫,只要有不安全的性行為,不論是陰道交或口、肛交等,都有可能感染性傳染病,由於性傳染病症狀不一定明顯,預防性傳染病最重要的是做好預防措施,包括: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搭配水性潤滑液、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定期篩檢及早就醫診斷及早治療;孕婦須定期產前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降低感染先天性梅毒風險。一旦確診,務必提醒配偶或性伴侶也接受篩檢及治療,避免乒乓感染(意指像打乒乓球一樣來回重複感染),多管齊下才能有效的預防感染性傳染病。
妹子交往1個月戴套「慘染菜花」 她3度電燒仍復發:活在恐懼中
一提到性傳染病,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就是菜花、淋病,感染原因不外乎「不安全性行為」,一名妹子悲喊,與男友交往全程都有戴套,後來發現對方不老實,交往1個月就分手,殊不知日前發現感染菜花,電燒第三次又發現復發,後續治療與追蹤至少半年時間,讓她淚嘆「金錢快負擔不起」,貼文曝光後,有網友好奇戴套也會中菜花嗎?這名女網友在Dcard上發文,透露在4月底認識一名男生,起初覺得對方很幽默便對他有好感,約會沒幾次後就答應交往,沒想到發生關係後,竟是悲劇的開始,原PO原以為遇到單純的男生,沒想到有次他喝醉說溜嘴,原來對方性經驗很豐富,讓她聽完後沒幾天就跟對方分手,也封鎖聯絡方式,不過5月底她突然發現,私密處有突起異物,到婦產科就診後確診得了菜花。原PO直言,和對方發生關係前已經半年沒做過了,當下知道是菜花後,認為很大的機會是被前男友感染,礙於擔心對方不承認,只好自己花錢電燒掉,沒想到過了10幾天後再次復發,又再電燒第二次,讓她直呼「每天都活在恐懼之中」。這名網友一個人跑了大大小小的醫院,怎料又復發第三次,醫生說治療需要3個月,追蹤還要再3個月,讓原PO心累喊,「我沒有資格再愛人了,也不敢再愛人了」。原PO文一曝光,立刻引來不少網友安慰,「生病確實很崩潰,而且還沒人可以陪你分擔這個壓力」、「你懂得及時止損,你已經很棒了,並且想恢復成正常人,錯不在你」、「這不是妳的錯,如果妳願意,告知家人會不會好一點,這感覺是長期抗戰,一個人承受實在太辛苦了」。還有網友回覆,「打九價(子宮頸疫苗)+運動,免疫力好比較不會復發,也燒過兩次的過來人經驗」、「每天洗完澡用臉盆裝溫水,採用坐浴,坐在裡面泡一下(殺菌),起來之後擦乾,可以用吹風機吹下體保持乾燥,會好的比較快!提高自己免疫力,不要熬夜」。另外,有網友好奇問,「有戴套也會中嗎」,原PO強調,性行為都有戴套,而醫師向她解釋「沒覆蓋到的皮膚都會傳染」,根據權威醫學網站《Medicalnewstoday》指出,菜花是一種傳染病,通常通過直接的性接觸傳播,其特徵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引起的。這些疣可能出現在生殖器、口腔粘膜、肛門附近或直腸,對性活躍的人來說,採取預防措施很重要,包括禁慾、使用保護措施,如避孕套,而且一定要全程使用。原PO交往一個月就分手,不料感染菜花。(圖/翻攝自Dcard)
腸病毒即將流行 醫指「5徵兆」盡速就醫:可能併發重症
近期天氣多變,春天即將到來。兒科醫師透露,此時腸病毒慢慢浮現,往年是從3月開始,直到6月、7月到達高峰,患者可能會因病毒感染,出現嘴巴潰瘍、手腳長出水泡,且要小心腦炎、心肌炎等併發症,一旦出現「精神差」、「高燒不退」、「意識昏迷」、「不思飲食」或「神智不清」等5種徵兆,就要盡快就醫。兒科醫師徐嘉賢透露,除了A流、新冠病毒,腸病毒的病例也會慢慢出現,以往的經驗約從3月開始流行,今年也是3月開始陸續出現學校停課,「要記得,酒精殺不了腸病毒。」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兒科醫師林應然指出,腸病毒病例約從3、4月出現,高峰則在6、7月;近期個案不是很多,是因目前還非盛行時期,感染原因多是「糞口感染」,一旦手或食物受到污染,再被吃掉就會染病,亦可透過呼吸道感染。林應然表示,腸病毒的症狀多是嘴巴潰瘍、手腳長出水泡,並無特殊藥物醫治;有些患者因此出現腦炎、心肌炎等較嚴重併發症,若有「精神差」、「高燒不退」、「意識昏迷」、「不思飲食」或「神智不清」等5種情況,就要盡快就醫。值得注意的是,腸病毒第71型致死率很高,台灣1998年就有78人因此死亡。林應然說明,目前已有針對腸病毒71型的疫苗,建議6歲以下孩童接種;日常清潔方面,酒精無法殺死腸病毒,應用漂白水清洗環境或用肥皂洗手。
史上第2例!台灣相隔12年「食腦變形蟲」再現 新北30歲女發病7日內亡
相隔12年,國內出現史上第2例俗稱「食腦變形蟲」的阿米巴腦膜腦炎個案,為新北市30多歲女性。醫師指出,由於症狀無特異性、難以早期診斷,且無特效藥,一旦發展為腦炎,死亡率為99%,提醒民眾泡溫泉或戲水要小心。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說明,這位女性近期無國外旅遊史,發病前曾兩度前往室內親水設施遊憩,今年7月26日出現頭痛及肩頸僵硬症狀,後續出現發燒、畏寒、頭痛、頸部疼痛抽搐就醫,後續病程進展快速,於8月1日死亡。診療醫院通報不明原因腦炎,採集檢體送疾管署實驗室檢驗,確認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感染導致腦膜腦炎,地方衛生單位已對該室內親水設施進行環境採檢以釐清感染源,並依《傳染病防治法》第21條,請業者預防性停業及進行環境清消。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1965年在澳洲發現首例人類感染病例,近5年巴基斯坦、美國、泰國、印度有零星個案,以7至8月為多。我國曾於2011年確診1例因接觸溫泉水感染而死亡病例,75歲男性泡溫泉後出現頭痛、頸痛、食慾不振、手腳發麻、全身無力等症狀,發病後25天死亡。台灣寄生蟲學會前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生活在自然界,過去國外案例都是發生在人煙較稀少的野外水域,一般游泳池若使用經處理的自來水源,出現阿米巴原蟲的機率微乎其微。黃高彬指出,阿米巴原蟲會從鼻腔進到人體,沿著嗅覺神經往上跑,到達腦部中樞神經;由於症狀沒有特異性,難以早期診斷,且目前沒有特效藥,一旦進展到腦炎,病程發展快速,查出感染原因時恐怕已來不及救治,死亡率99%。疾管署提醒,該疾病潛伏期約1到7天,發病後病程進展快速,初期症狀為頭痛、發燒、噁心、嘔吐,之後出現頸部僵硬、抽搐、意識變化、譫妄、昏迷等的腦炎症狀。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好發於夏季,疾管署籲請民眾在戲水或泡溫泉時,應避免水進入鼻腔,或是將頭部浸泡於水中;於自然水域戲水時,應避免攪動底部的池水或淤泥。
「生與熟」還是「生與死」? 男子食用生蠔感染食肉細菌不幸身亡
民眾在吃海鮮、尤其是生食的時候,真的要特別留意食材的安全性。近日就有消息指出,美國一名男子在食用攤販所販售的生蠔後,不幸感染海洋弧菌。雖然後來該名男子有緊急接受治療,但最後仍然不幸身亡。根據《鏡報》報導指出,美國密蘇里州一名54歲男子日前在一處海鮮攤位享用生蠔,結果在食用一周後男子出現感染症狀,男子即時前往醫院接受治療,醫生也確認男子感染了海洋弧菌(Vibrio vulnificus,又稱創傷弧菌),但最後男子仍然是不幸過世。事發之後,當地衛生部門也發表聲明,表示目前無直接證據男子所食用的生蠔是在攤販販售時遭受汙染,這些生蠔有可能是在攤販入手前就遭到汙染,目前正在積極的調查這些生蠔的來源與去向。衛生部門也針對此事提出警告,海洋弧菌的致死率為33%,常見感染原因是食用未煮熟或是生食海鮮,而且潛伏期長達12至72小時,甚至一周後才發作的案例也時有所聞,像是這次的案例就是如此。而感染海洋弧菌後的症狀有腹部痙攣、噁心、嘔吐、發燒和發冷,如果患者免疫系統較差的話,有可能會出現更加嚴重的症狀,甚至死亡。
諾羅群聚感染?360名師生上吐下瀉 食安處緊急採檢
台中市某國小驚傳疑似諾羅病毒群聚感染!25日補班一早陸續有師生出現上吐下瀉、發燒症狀,疑似諾羅病毒群聚感染。該校校長27日表示,今天一早就有368名學生請假,截至下午4時統計,國小及幼兒園師生共360人出現不適症狀,學校除清消外,食安處已採24日營養午餐等檢體送驗,檢驗結果須等約1至2周後出爐。校長指出,目前尚不知群聚感染原因,25日週六補班上課,上午8時許即有師生陸續出現上吐下瀉及發燒症狀,當天約有近百人發病,遍及國小及幼稚園各年級師生,校方懷疑是感染諾羅病毒,當天緊急通報教育局。全校27日一早就有368名學生請假,其中有254名學生出現不適症狀,其他是請防疫假。根據校方27日下午4時許統計,全校有360名師生出現上吐下瀉等不適症狀,發病師生都有食用24日營養午餐,包括國小學生271人、老師27人;幼稚園學生54人、老師8人。其中有222人就醫,另有51人症狀較輕微,未就醫。目前就診師生經診斷各為諾羅病毒、感冒型腸胃炎及腸胃炎等,目前食安處已到校採檢24日午餐、發病排泄物等樣本送驗,結果將在1周至2周後出爐。小兒科診所醫師施勝桓表示,感染諾羅病毒會出現發燒、肌肉痠痛及嘔吐,或合併腹瀉等症狀,諾羅病毒傳染途徑是「糞口接觸」,傳染力很強,嘔吐物、唾液、受汙染的食物及水源,甚至親密接觸都可能被傳染,潛伏期約1至3天 、發病期間約2至3天,要防止病患脫水,定期補充水分。施勝桓提醒患者儘量在家休息、不要外出,預防之道應減少生食、勤洗手,要殺死諾羅病毒用一般消毒酒精並沒用,應使用1:50比例稀釋的漂白水進行清消才有效。
「國師」唐綺陽驚傳確診 手上6節目全停擺…自嘲:我竟非天選之人
在國內命理界享有「國師」稱號的星座專家唐綺陽,昨天(27日)驚傳確診,她在臉書上透露自己染上新冠的訊息,雖然強調她目前的症狀如同感冒一般,但因為染疫必須隔離,她目前手上6個節目這一周必須全部停擺,讓她對有如遭到「晴天霹靂」的工作夥伴們,直呼不好意思。唐綺陽還自嘲,原來她「不是天選之人」,還搞笑稱「工作狂賺到一週假期了,耶」。唐綺陽昨天晚間透過社群平台,宣布自己也確診的訊息:「哎呀,篩出陽性了,我竟不是天選之人嗎(有點意外)…原來那些如感冒般的症狀,是新冠啊…回想感染原因,是因為跟朋友聚餐,對方第二天篩出陽性,趕緊告訴我,之後就嚴格自主管理,跟我接觸的人目前都很平安。」對於目前染疫有的症狀,她自己覺得跟平常感冒症狀差不多,「感覺就是『一場感冒』,像我週報寫的咳嗽、打噴嚏、流鼻水,體溫一直是36.6左右,跟醫生通報丶視訊問診,醫生評估說我很輕症,不需要開新冠藥,一般感冒藥即可。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我的健康,現在症狀也已開始減緩,不太咳,只有流鼻水而已,嘴破、鼻黏膜破的部份也已經好了,以我身體這等修復力,相信很快就能克服病毒,重回職場。」由於新冠染疫依照現行政府規定,輕症者必須在家自我隔離一周,這也導致她手上原本都在進行的6個節目暫時停擺,「後面的協調可是大工程,共計『36題愛上你、line today調研所、劇集拍攝、女大、誰來晚餐配音、雅虎談星室』都先取消、延後,7月1日的月運直播也得延後到7月4日周一(大家只好等等我了),這次造成很多人的不便,在此說聲對不起(跪)。」唐綺陽仍保持樂觀表示:「不過,我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這段時間,就是要逼我好好寫共時曆吧…(煙)(上天一定知道我在逃避這件事)好啦,誠實豆沙包跟大家公告完畢,以免你們擔心,居隔期間我再想想要不要開直播跟大家聊聊(公司同事說怕我講得太鉅細靡遺不太好)(鉅細靡遺到底有何不好呢?),好啦,如果他們同意那我就開講。最後…工作狂賺到一周假期了,耶」。
北市驚傳「幼兒園集體上吐下瀉」…26童1師送醫 教育局急令停課到21日
台北市某幼兒園驚傳27名師生上吐下瀉。台北市議員張斯綱今(17日)揭露大同區某幼兒園的26名幼童和1名老師集體上吐下瀉,北市教育局表示,已接獲幼兒園師生嘔吐及腹瀉通知,實際感染原因仍待衛生局檢驗。而為防止疫情擴散,已緊急通知園方今日先行停課,而該二班幼兒預計停課到2月21日並於2月22日恢復上課。教育局表示,截至今天中午為止,確認該幼兒園共有26位幼生及1位老師有嘔吐、腹瀉症狀,園方已於昨天通報北市學校傳染病通報系統及教育部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系統。考量感染潛伏期及該二班幼兒已近半數出現症狀,教育局及衛生局決議,該二班幼兒停課到2月21日,2月22日恢復上課。但由於部分家長無法照顧孩童,幼兒仍由園方繼續照顧收托。
「高雄本土+8」一家三口足跡曝將做基因定序 5人就醫遭傳染解隔前一日轉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公布國內新增53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6例本土個案和37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國內新增16例本土個案,其中8例在高雄,昨天一例感染源待查父子相關2日又傳出有一人染疫,是新北來高雄遊玩國中生的母親,根據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這3人感染源不明,將進行基因定序,釐清感染源。指揮中心公布2/2確診個案。(圖/指揮中心提供)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本土個案為6例男性、1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莊人祥表示,這16例當中高雄有8例,7例桃園、台北1例。這8例當中與宜蘭礁溪相關幼兒園增加1例,高雄港相關6例。除此之外,另一起感染原待查部分,就是新北來高雄遊玩國中生,父親在前一日確診,今天則是母親也確診,由於3人感染原仍不明,群聚案將進行基因定序,進一步瞭解。外縣市確診個案公共場域足跡。(圖/台中市衛生局提供)據指揮中心1日公布的確診者,案18942為確診個案13歲男童(案18905)的父親,案18942在1月10日從中國大陸入境,經14天的檢疫隔離,25日離開高雄檢疫旅館在30日發病,2月1日採檢確診,Ct值20.9,而他的兒子案18905則是感染源不明的個案,住在新北市年僅13歲,未接種疫苗,1月26日和媽媽從台中一路玩到高雄和父親會合,案18905與媽媽在台中期間都是搭乘公車,29日發病、31日確診。新北市13歲國中生確診,上月底在台中進行2天1夜旅宿留下足跡,環保局人員前往涉及足跡處進行清v消。(圖/台中市環保局提供)台中市府在除夕當天緊急召開記者會公布國中生母子兩人在台中足跡,也發出42封細胞簡訊,將被匡列足跡重疊的42人召回採檢,疫調顯示,國中生和媽媽在1月25日到台中西區民生路上的旅禾泡芙之家審計店,又到古猗園灌湯包店用餐,再到中區中華路上的元春鐵板燒中華店吃消夜,晚間入住北區高苑商旅中正店;隔天到信兵衛生魚片店和鐵枝路咖啡交易所。兩天一夜行程搭乘車號756-U5的300路公車、車號KKA-0059的79路公車以及車號KKA-6292的307路公車。台中市環保局人員獲報後前往火車站附近進行清潔、消毒作業。(圖/台中市環保局提供)台中市府針對足跡進行調查並清消,目前已知國中生入住的高苑商旅5名工作人員採檢後結果皆為陰性;另入住該商旅房客6人都住在外縣市,已通知其所屬外縣市衛生局聯絡並採檢;另外足跡重疊者共有42人,採檢結果「全數都是陰性」。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也表示,要透過基因定序,主要是要找出這一家三口誰感染了誰,因為三個人都有北中南的移動足跡史,但請大家不用擔心。新北一家3口到高雄,相關足跡曝光 。(圖/高雄市政府提供)另外,高雄市防疫指揮中心宣佈2日確診人數為8名個案,礁溪長榮鳳凰酒店後續的幼兒園確診數增加1例,而跟高雄港相關的同住家屬增加6例,其中有5例是在1月19日在診所接觸到個案染疫,同時還有解隔離前「陰轉陽」,陳其邁呼籲外界不需擔心,一切在掌握中。高雄港群聚延伸案例,有5例個案中都是第一波確診者的匡列者,並且在隔離期滿之前陽轉,不過個案都在防疫旅館中,其中18904是居家服務員,在照顧對象當中,其中一名是確診者所以染疫,而居服員的照護對象,同事跟其他照顧對象都是PCR陰性。
桃園再傳學生確診 這間國小及附幼19日停課14天
桃園市18日晚間再傳1名就讀新街國小的男學生確診,其家長並沒有接觸其他確診者,疑似是男學生曾到有人確診的華盛頓幼兒園上課遭傳染,個案仍在疫調中,詳情待市府、指揮中心統一說明。就讀新街國小六年級的男學生18日因身體不適,到醫院掛急診採檢陽性確診,新街國小及附幼19日起停課14天,其國小部學生有1550人、附幼有約120人、教職員工約120人。市長鄭文燦日前宣布國小、公幼及附幼提早放寒假,而新街國小有4名學生課後留園、附幼則無,將請這4位學生先別到校,另外新街國小將針對全校師生做採取專案採檢。據悉,17日有對兄弟檔分別就讀信義國小、華盛頓幼兒園雙雙確診,而今天確診男學生的妹妹剛好就讀華盛頓幼兒園,該名男學生每周固定星期二、星期四會前往華盛頓幼兒園上課,有可能是在幼兒園被傳染,不過妹妹的採檢報告尚未出爐,感染原因尚有待相關單位調查釐清。由於17日有確診學生就讀華盛頓幼兒園、信義國小、高昇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這3所學校以臨時採檢站設置專案採檢,18日以學校師生為主,也開放社區民眾採檢,總計採檢2052人,不過採檢結果還沒出爐,19日將再行公布。
男童戲水「吸入變形蟲」腦部遭蝕慘亡 台灣也曾出現案例
美國德克薩斯州塔蘭特郡阿靈頓(Arlington)1名男童,在上個月底(8月)時,前往唐‧米森海默(Don Misenhimer)公園戲水不小心感染了罕見的食腦變形蟲,引起原發性的阿米巴腦膜腦炎,雖立即住院接受治療卻仍不幸死亡。地方官員為此展開調查,並關閉阿靈頓所有公共泳戲水池。根據《Nbcdfw》報導,當地公共衛生部門在本月(9月)5日接獲通報,有1名男童於公園的戲水池玩耍時,意外自鼻腔吸進食腦變形蟲(福氏內格里蟲,Naegleriafowleri),還因此感染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並於住院治療後不幸去世。男童逝世消息傳出後,當地衛生官員立即針對此事進行調查,並關閉阿靈頓所有的公共戲水池,以防止有人再度患病。塔蘭特縣公共衛生部門在27日一份聲明中指出,逝世男童生前確實曾接觸含有福氏內格里蟲的水源。據悉,福氏內格里蟲相當罕見,全美自2010年至2019年僅發生過34例。該變形蟲會從鼻腔進入人的體內並蔓延至腦部,患病者初期症狀為頭痛、發燒、噁心等,若狀況嚴重則會出現頸部僵硬、癲癇及幻覺。而台灣其實也曾出現過食腦變形蟲的感染案例,據疾管署的資料顯示,2011年時1名7旬老翁於泡溫泉時吸入該種變形蟲,並因此感染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後續亦出現頭痛、頸痛、食慾不振、手腳發麻等症狀,發病僅25日便死亡。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疾管署表示,該種蟲能生存在46℃的溫熱環境中,淡水湖泊及河川、溫泉水等溫暖環境皆可發現其蹤跡,但若是在消毒良好的泳池中,便不須擔心受到感染。
雙北餐廳8/3開放內用!「室內限50人」 柯文哲公布規範
本土疫情持續趨緩,全台降為二級警戒,台北市長柯文哲宣布餐飲業最快明天(3日)開放內用,預定和新北市共同宣布,而相關的防疫規範也出爐了,若有確診者足跡或餐飲人員確診,須停業至少3天完成清消,恢復營業11日內,暫停內用,改採外帶或外送。柯文哲日前在防疫記者會透露,若台北市單周每日平均確診少於10個、不明感染少於2個、每周群聚感染少於3個,即可開放餐廳內用,並強調不太可能台北和新北不同調,「原則上要宣布就一起宣布」。柯文哲今(2日)在記者會透露,餐飲業明天開放內用,維持室內50人、室外100人,就算是自助餐,一律由服務人員統一供應,要有相當的阻隔,如果是在餐廳內用,原則上鼓勵個人套餐,要比公筷母匙更進一步,不同桌要間隔1.5公尺,不然就包廂、屏風或隔板,同桌要梅花座或隔板。至於餐飲從業人員,柯文哲強調,健康監測非常重要,「標準是盡量全部打疫苗,若沒有要每個禮拜做篩檢,確保餐飲從業人員是健康的」,有義務負責不同桌保持1.5公尺,或是獨立包廂、屏風、隔板,若沒有達到標準要罰3000至15000元。(圖/翻攝自YouTube)柯文哲指出,餐飲場所每天一定要清潔,如果有顧客或工作人員確診,必須先停業3天,恢復營業11天內,只能外帶或外送,不能內用,「如果要超過標準,通常要申請」,可以上網填申請書,會方便很多。另外,新北市長侯友宜也宣布,若出現2個指標,一律取消內用,一個是delta變種病毒進到新北市,另一個則是確診數、群聚現象、感染原因以及社區陽性率的監測,都是每天要觀察的指標,只要看到病毒往上衝,就會立即禁止餐廳內用,也會根據指標做滾動式的調整。他強調,餐廳內用就是脫口罩的行為,現階段「拿掉口罩、病毒就到」,在公共場合一定不能輕易把口罩拿掉,希望大家好好做防疫。
Delta病毒超強傳播力從何而來? 學者找到關鍵原因:複製速度快到嚇人
印度Delta變種病毒超高的傳播能力讓各國專家驚愕,研究人員也一直想知道為何該變種病毒的傳染力會如此驚人,近日中國大陸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表論文,指出Delta病毒的「自我複製速度非常高」,導致病患體內的病毒含量高,再加上潛伏期也較其他病毒株短,造成它能夠快速傳播。根據《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報導,大陸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流行病學家陸靜(Jing Lu)與其研究團隊,觀測廣州去年感染Delta變種病毒株的62名患者,每天測量他們體內的病毒載量,以便了解病毒如何隨著時間變化,並將數據與感染原始SARS-CoV-2病毒株的63名病人進行比較。研究團隊發現,Delta變種病毒株複製的速度比原始病毒株快上2至3倍,病人呼吸道內的病毒含量也因此會倍增為原始毒株的1260倍,潛伏期還會從6天縮短至4天。專家指出提升人口篩檢頻率是防範Delta變種病毒株擴散的重要手段。(示意圖/林士傑攝影)香港大學流行病學家考林(Benjamin Cowling)補充說明,由於病毒會在短期間內複製出大量病毒,再加上較短的潛伏期,代表感染Delta變種病毒的患者很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傳染給更多人,並且可能在被感染後更早開始傳播病毒,因此提升人口篩檢頻率、提出更適當的防疫干預措施相當重要。此外,報導也指出,瑞士伯爾尼大學學者Emma Hodcroft對於上述研究結果表示同意,並且表示關於Delta變種病毒株還有許多問題尚未得到解答,例如Delta是否會造成比原始病毒株更嚴重的病症?也不知道它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能力是否更高,需要更多專家投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