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病質
」全台平均每天約8人因乳癌喪命! 營養師曝「飲食照護秘訣」有效抗癌、防復發
根據民國110年中華民國癌症登記報告統計指出,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首,死亡率第二名,110年因乳癌死亡的女性共2,913人,平均每天約8人因乳癌而喪命。HER2弱陽性乳癌 新一代藥物有助殺癌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副主任、一般外科林俊宏醫師分享,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惡性高,HER2表現越多的乳癌,疾病惡化更快速。傳統的HER2標靶藥物只專一毒殺有表現HER2陽性的癌細胞,隨著醫療進步,乳癌有新分型,HER2不再只有陽性與陰性,過去被分類為荷爾蒙陽性與三陰性乳癌的病友,都可能屬於「HER2弱陽性乳癌」,並可使用新一代ADC藥物(魔術子彈),藉由「旁觀者效應」,一併毒殺鄰近沒有HER2強陽性表現的癌細胞,成為「轉移性HER2弱陽性乳癌」治療新曙光。 不過,林俊宏醫師補充,新一代ADC藥物常見的副作用包括噁心、疲累,少見但較嚴重的間質性肺炎等。後續還會有很多新藥出現,希望大家多堅持,不要輕易舉白旗放棄。營養不良影響治療效果 乳癌化療飲食莫輕忽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賴思吟指出,營養不良可能造成體重流失,而每種癌別有不同的體重流失率,文獻表示乳癌大約佔21%,當面臨這樣的狀況會影響患者抗癌效果,降低乳癌患者對化療耐受性。賴思吟引用歐洲腸道靜脈營養學會-癌症患者營養指南指出,癌症治療的營養需求,需要有充足的熱量及較高的蛋白質,熱量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25-30大卡,蛋白質則為每天每公斤體重1.2-1.5克。此外,Omega-3脂肪酸(魚油),適合惡病質前期、惡病質或癌症晚期患者的營養補充。若營養不良,以增加飲食攝取及給予口服營養品為營養介入建議。鼓勵運動合併營養支持,維持或增加運動量,有助保持肌肉量、身體機能與代謝。預防乳癌復發 運動+飲食這樣吃在預防復發的飲食策略方面,賴思吟建議病友,維持健康體重,積極鍛鍊身體,每天至少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多吃全穀物、蔬菜、水果和豆類,限制速食、紅肉和加工肉類、含糖飲料及飲酒,不要使用補充劑來預防癌症。可以參考211健康餐盤,以兩等份蔬菜、一等份蛋白質及一等份全穀類的比例來均衡飲食。
癌症中西醫治療雙管齊下! 癌友成功提升生活品質
47歲的黃小姐去年確診罹患乳癌,經手術切除、電療、化療等治療過程,病況雖已穩定,卻飽受失眠、全身痠痛等副作用所苦,聽取其他病友經驗求助中醫,經過二周中藥及針灸治療,失眠與疼痛緩解許多,精神及體力也有明顯進步。門諾醫院中醫科主任楊成湛表示,中西醫合療是目前醫學主流趨勢,癌症患者在治療時,搭配中醫輔助治療不僅能降低副作用所帶來的痛苦,還有助提高生活品質。中西聯合照護 提高活質量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化療和放療是最常見的治療方式,即使醫療技術不斷的提昇,在治療的同時卻免不了副作用的產生。楊成湛醫師表示,癌症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常見的副作用,像是腸胃不適、眩暈、口乾、口腔潰瘍、便祕、腹瀉、失眠、噁心等症狀,不僅造成患者生活上的困擾與不適,生活品質也大受影響。其實;透過中醫輔助治療,如中藥、針灸、拔罐、推拿、甚至是刮痧等,都可達到減緩副作用、提高治療效果等功效。楊成湛醫師指出,中藥在治療中的角色主要是輔助,藉以改善化療、放療帶來的副作用,只要遵循醫囑,並留意中藥與西藥間隔1小時服用,中西醫療法不僅能讓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也為患者在治療上提供另一項新的選擇,幫助他們面對疾病,重拾健康和希望。穴位按摩加針灸 緩解不通則痛楊成湛醫師說,中醫透過補氣、滋陰、活血、滋肝腎等方式,改善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消化不良、吸收不良、口腔潰瘍、腹瀉等癌症惡病質,提升元氣與體力,增強患者抗癌能力。「不通則痛」,楊成湛醫師建議也可透過穴位按摩,如合谷穴緩解多種類型疼痛,內關穴改善噁心嘔吐、胃痛等,足三里穴緩解腸胃消化道症狀,百會穴、風池穴改善頭痛、失眠、暈眩,肩井穴舒緩肩頸痠痛等,讓現場參與的病友及家屬獲益良多。此外,考量部分患者對針灸的憂心與害怕,雷射針灸不僅舒緩患者對針灸的擔憂,也提供了更舒適的治療體驗。尤其,針灸對於減輕噁心、嘔吐,改善疲勞、失眠、身體痠痛等都有很好的功效。
毛小孩也有肌少症! 這2招有效預防「惡病質」
狗狗也會有肌少症?「肌少症」過去大家可能只聽說老年人較常發生,但國外認為寵物的肌少症的比例也很高,因為寵物是隨著飼養環境變遷,人會罹患的文明病在寵物身上也愈來愈容易發生,狗狗在居家的空間其實很難獲得足夠的運動量,如果主人因為工作忙碌,很少帶狗狗出門活動,又沒有從小培養運動習慣,老了有肌少症的機率就會很高。狗狗肌少症有那些症狀?寵物的肌少症所影響的範圍非常廣泛,會使寵物身體慢慢衰退,有許多疾病跟肌少症有連帶關係,例如:心臟病、腎臟病、關節疾病、內分泌等。寵物運動愈少,心臟與關節功能愈差,不能運動就會加劇肌少症,惡性循環就會進入到所謂的「惡病質」,嚴重肌少症就是全身肌肉萎縮、脂肪肌肉全面性的退化,肌少症到一個嚴重程度以後就容易有生命危險,即便檢驗全部正常,身體卻持續衰弱,因此寵物肌少症是需要開始重視的疾病。狗狗肌少症該如何預防?一、食物中的蛋白質要足夠狗狗對於肉的需求是很高的,只要蛋白質一降低肌肉就會開始會被分解掉,應該需要的蛋白質不夠了,身體機能會導致心肌沒力,進而導致代謝功能如腎、肝功能變差,要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取量,例如:雞肉、魚肉才可以補足蛋白質不夠的地方。二、運動延緩退化一天至少要運動30分鐘至1小時,運動很重要,若只有吃蛋白質沒有運動,肌肉也不會長出來,所以需要配合蛋白質補充實施,以免導致狗狗的身體負擔,要常常去刺激狗狗養成運動的習慣,最好是能夠從小培養,時間到了就要去散步,可以跟狗狗培養感情,若狗狗死活不給遛,建議運動的種類可以增加,比較多元的運動可以給狗狗帶來一些動力,或者是使用食物利誘牠,每次運動散步都給予零食獎勵,獎勵機制會讓狗狗愈來愈配合運動,甚至牠們會很期待這件事情。有些難以外出的,例如肢體缺陷、老狗狗等,則可以利用一些寵物專用的平衡墊、讓狗狗站上面訓練前肢、後肢、核心肌群,或者家裡空間足夠可以玩一些丟球遊戲,在居家就可以訓練了,剛開始如果狗狗表現得很懶惰,建議用零食誘導,達成運動目標就適時獎勵牠,延緩肌少症也可以培養良好互動。
「罹腎臟癌」21歲男大生卻抗拒開刀 醫靠「冷凍冰球」消除腫瘤
年輕健康無不良嗜好的人,仍有可能罹癌!台中市一名21歲的陳姓男大生因某次腎臟發炎而高燒住院,醫師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時,卻意外在左腎發現一顆2.2公分的腫瘤,進一步透過磁振造影檢視,高度懷疑是腎細胞癌。由於陳同學和家人都十分抗拒開刀與腎臟切片檢驗,醫師權衡後使用冷凍治療,讓陳同學在術後幾乎沒有傷口的狀況下,完成切片診斷並消除腫瘤。腫瘤報告雖顯示陳同學罹患第一期腎臟細胞癌,但經過冷凍治療的冰封破壞,目前追蹤情況良好,他也重回21歲應有的校園生活。衛福部臺中醫院泌尿科醫師孫宏舜指出,腎臟細胞癌的成因不明,臨床症狀變化多端,有些甚至沒有症狀,患者多半都是在無意中發現罹癌。腎臟細胞癌常見的症狀包括貧血、惡病質、虛弱、體重減輕與發燒等,其中最典型的三症狀則是「血尿」、「腹部腫塊」及「腰部痠痛」,三類症狀同時出現的機率約10%~15%,但通常此時癌症已經轉移至其他部位。孫宏舜醫師表示,腎臟細胞癌的常規治療方式仍以手術切除為主,其他療法包括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或免疫治療等等,效果多半不甚理想。但如果腫瘤小於4公分且位於腎臟周邊區域,部分腎臟切除術或是冷凍治療,就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孫宏舜醫師說,腎臟細胞癌的冷凍治療是透過大小不同的冷凍冰球微針,精準地破壞病灶,減少周邊組織傷害,適合年紀大、無法全身麻醉、保有一定腎功能,或是接受化療及放射線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此外,由於冷凍治療術後幾乎沒有傷口、沒有疼痛感,適合拒絕接受開刀治療的患者;反之,若患者有嚴重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或是腫瘤位置接近集尿管,就不建議採用冷凍治療。
癌細胞竟非兇手! 癌症患者每5人就有1人死於營養不良
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癌症位居榜首連續38年,光是去年就奪走5萬多條人命,平均每4分42秒就有1人罹癌,再次刷新「癌症時鐘」的紀錄,其中大腸癌蟬聯12年十大癌症之首,不容小覷。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榮譽理事長王輝明表示,癌細胞會造成身體機能失衡,當身體的分解速度大於合成速度,肌肉量不斷分解,人就不斷消瘦下去,根據國外研究調查顯示,約80%癌症病患都曾有營養失調的問題,進而被迫中止治療或降低用藥劑量,使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甚至臨床中每5人就有1個癌症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並非癌症本身,此外,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研究顯示,有50%癌症病人會有惡病質症狀,惡病質會讓病人營養狀況變差,其中有近40%的患者因惡病質而死亡。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糠榮誠秘書長指出,癌症治療過程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營養介入,且介入的時機也非常重要,癌症患者是否能順利度過抗癌期間,就是有沒有正確的補充營養,因此透過治療前後的營養狀態評估,擬定自身所需要的營養需求策略非常重要,目前市面上有許多專門為了癌症患者量身訂製的癌症配方營養補充品,其中最重要的三大關鍵就是低醣、優脂、高蛋白,癌細胞的熱量來源都是從醣類(碳水化合物)來的,碳水化合物建議攝取佔總熱量來源的30%~40%,且多數癌症患者,常有高血糖的問題,主因是癌症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性,影響胰島素功能,故不建議攝取過多的醣類。此外,癌細胞會釋放一些促炎細胞因子及腫瘤因子,使脂肪、蛋白質消失,造成癌症患者肌肉萎縮,因此建議攝取優脂及高蛋白才能協助組織再生及避免營養不良的情形發生,像是脂肪的部分建議攝取佔總熱量來源30%~50% ,其中深海魚油EPA是屬於Omega-3不飽和脂肪酸成分,具有抑制、降低發炎反應產生。糠榮誠秘書長強調,照顧癌友的過程中發現,手術或化放療造成的食慾不振也是造成營養不良的兇手,因此營養補充不能馬虎,日常持續性的營養介入,可讓治療過程順利,幫助癌症患者打造更強韌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