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科技指數
」 港股 阿里巴巴 恒生指數陸股還有反彈空間? 分析師:一籃子刺激措施資金加速入市
中國經濟在中央政治局領頭下全力改革,透過各種金融政策與鬆綁措施,刺激股市穩房市。美銀分析師Naeckter表示,自中國宣佈一系列刺激措施以來,看漲押注的需求有所增加;投資者重新入市的意願高,市場仍有可能進一步反彈。中國人民銀行18日表示建立再貸款機制,同日逾20檔中證A500普通指數型基金和中證 A500ETF 聯接基金,於日內拿到了中國證監會批文。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Peiqian Liu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正專注於「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以便幫助企業和家庭重新開始槓桿」,並提供更多的流動性支持。Naeckter及其團隊建議投資者對在美國上市的iShares中國大盤股ETF採取看漲期權策略。Lars Naeckter表示:「中美之間的噪音將持續存在,圍繞這一問題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存在。而對市場來說,更大的問題是中國的政策和即將召開的會議。」資產管理公司Edelweiss Asset Management總裁Trideep Bhattacharya表示:「就估值而言,中國市場已變得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再加上對刺激計劃的預期,吸引了資本。」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宣布GDP、工業生產和零售銷售數據,均好於市場預期。中國政府刺激措施使9月份房價下跌速度放緩,加上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正式落地,市場情緒進一步好轉。截至18日收盤,滬指漲幅接近3%,深證成指漲4.71%,創業板指漲幅接近8%,香港恒指漲3.61%,恒生科技指數漲5.77%。週五,在美股市場上,中國資產也集體上漲,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逾3%。貝殼、名創優品漲逾8%,理想汽車漲逾6%,陸金所控股漲近5%,富途控股、嗶哩嗶哩、微博、網易漲逾3%,京東、小鵬汽車、百度、阿里巴巴等漲逾2%。
陸股爆單當機成交逾2.6兆人民幣 十一收假滬深交易所10/7全網測試
在一系列重磅政策公布下,中國A股市場強勢反彈,9月24日至27日,連續四天全線放量大漲。9月30日A股繼續放量大漲,A股全天成交量超過2.6兆元。股市火熱也對交易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在9月27日早盤爆單的行情下,出現當機的情況。根據央視財經報道,上海證券交易所將於10月7日組織開展系統開機連通性測試,深圳交易所也將於同日開展相關測試。此次為中國國慶假期後的例行測試,但在目前一天交易量超過2.5兆元的情況下,顯得格外重要。10月2日至4日,港股市場持續大漲,恒生指數漲幅達7.59%,恒生科技指數的漲幅達10%。9月11日以來,恒生指數區間反彈超28%,年內漲幅達33.37%。值得注意的是,在近期連續大漲後,港股市場的年內表現排到了全球主要指數首位,領先於美股、日股等。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也延續強勢,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週五收漲3.05%,如果從9月24日A股帶領中國資產爆發那天算起,過去兩週該指數大漲39%,上漲2256點。廣發證券發展研究中心首席資產研究官戴康表示,在當前牛市氛圍中,建議將資金分爲穩健和高彈性資產兩部分進行配置。戴康也補充,AI產業鏈和科技領域是具有高彈性的資產選擇。分行業者認為,消費服務、家電、非銀金融、電子、石油石化、軍工、建材、房地產漲幅居前,主要集中可選擇消費、硬科技、地產等領域。
創20個月新高 港股紅火一度大漲逾1500點
港股「十一」(1日)假期休市,隔晚反映中概股表現的金龍指數急升5.5%。離岸人民幣上漲,黃金周大陸個別城市房屋買氣火熱,恒指9月累計升3,144點後,2日早盤曾再大升逾1,500點,創20個月新高。恒指開高155點或0.74%,報21,289點,已是早盤低位,之後升幅隨即擴大,11時半後最多升1,506點,高見22,640點,創去年1月27日以來最高。恒指早盤收升1,268點或6%,報22,401點。恒生科技指數大漲8.72%,報5,166點。大陸正值「十一」長假,北水缺席下,港股早盤成交仍達2,353.82億港幣。個股表現方面,盈富升6%,報23.14港幣,成交居首達170億港幣。成交第二大是恒生中國企業,升7.3%,報82.06港幣。騰訊升6%,報471.4港幣,居成交榜第三位。早盤有14檔藍籌股升幅達雙位,龍湖集團爆漲28.9%,為最大升幅藍籌。第二大升幅藍籌是美團,升14.9%,報197.7港幣。
港股暴巨量上周狂飆20%攻頂 北水大買阿里巴巴374億港元
在中國一系列提振市場政策的作用下,港股市場連四天創下巨量成交額。截至27日收盤,恒生指數大漲近4%突破20600點,恒生科技指數盤中一度揚升超過7%,本週漲幅累計已超過20%,成交額已達到4457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對於近日成交量分析師認爲,這顯示增量資金爭相湧入,部分長線外資、對沖基金、本地及內資明顯相繼跑步進場。在聯準會減息的大背景下,港股本就對流動性更敏感,而政策組合拳迭出、港股估值便宜、回購熱度高居不下,多方利好合力,推動了港股強勁升揚。9月,南向資金流入量爲300億港元,比起8月雖然萎縮,仍保持著連續15個月的資金淨流入態勢。從資金流入流出前五個股來看,阿里巴巴納入港股流通後,成爲南向資金「新寵」,遭北水(南向港股通)瘋狂爆買,累計流入金額超374億港元獨佔榜首;獲資金大肆買入的其他個股爲快手、工商銀行、藥明生物及建設銀行。另一方面,北水拋售居前的個股爲美團,9月遭北水賣出超過80億港元。美團本月漲幅接近30%,年內股價接近翻倍,或有部分內地資金獲利回吐。此外, 騰訊控股、中國海洋石油、小米集團、中國移動賣出金額亦大。中信證券指出,聯準會降息以及政策組合拳,將顯著提振港股市場投資者信心,也有助於外資和香港本地資金回流港股。分行業來看,可選消費、必選消費、信息技術、醫療保健等板塊當前PE估值處於較低的歷史分位;而地產建築、金融板塊PB估值分位亦相對較低,仍具備較大的向上空間。
台股再漲200點!陽明成交奪冠「它」卻大跌14% 二檔ETF漲幅逾3%
台股26日一開盤上漲了200點,加權指數最高來到22,961.77點,逼近2,3000點,漲幅達0.88%;現來到22,887.39點,上漲了125.79點,漲幅達0.55%;台積電漲到1010元,貨櫃股陽明、萬海續飛高也出量,但00960 ETF跌幅高達14.35%;受到中國大陸放水政策激勵,多檔槓桿型、高息型ETF也躋進今日成交量前50名榜內。根據Yahoo!股市的單日成交量行情統計排行榜資料來看,陽明成交量159,574張奪冠,股價來到71.90元,上漲了1.50元,漲幅達2.13%;萬海緊跟在後,還有一檔的00960野村全球航運龍頭ETF的成交爆量,不過股價是下跌到16.35元,跌了2.74元,跌幅達14.35%,成交量達85,996張,昨日則是收在19.09元,大漲19.84%,成交量5.08萬張。00665L富邦恒生國企正2、00753L中信中國50正2這二檔槓桿型ETF股價漲幅皆超過3%;00637L元大滬深300正2、00882中信中國高股息等ETF的漲幅也超過1%。關注中國大陸市場投資人熱議,港股將會在10月2日、3日、4日、7日正常開市,觀察2014年~2023年中國大陸十一國慶後港股的升跌表現,恒生指數上升機會高達70%。另一方面,從恒生科技指數表現來看,2015年~2023年上升機會近80%。
港股點火!恒指升逾600點創4個月新高 法人:有望衝擊「十連陽」
在聯儲局減息政策加持下,恒生指數至今已經「九連陽」。今(24)日早間,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在股市、樓市等多方面出手放水救市,加上近日人民幣匯率出現快速升值,恒指、恒生科技指數、國企指數漲超2%,恒生指數有望衝擊「十連陽」。根據中央決策部署,人民銀行加大貨幣政策調控強度,宣布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並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創設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發展;降低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0.2個百分點,從目前的0.7%降到0.5%。恒指高開326點或1.8%報18573,升幅擴大至逾400點,之後一度回順,最低達18532。不過11點半後,恒指急升609點或3.3%,報18856,創自5月28日以來近4個月高位。摩根士丹利由2023年底預計恒指2024年底見16000點,改為2025年6月目標價19150點,上調幅度達20%。
疫控鬆綁大利多1/人民幣兌美元走高外資大舉買入 陸股ETF看俏報酬率翻紅
「最困難時期已過。」中國股市在新華社12月6日釋出放鬆防疫政策訊息後,被市場解讀為鬆綁大利多,早在訊息發布前夕,上海綜合指數(滬指)5日大漲1.76%站上3200點,地產、互聯網、醫療、科技股、金融股集體衝高,外資也大舉湧入一系列佈局中國重點的ETF基金。2022年全球跟著美國掀起升息潮之際,中國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但在清零防疫政策下,股市隨經濟一塊積弱不振,直到11月底防疫政策出現鬆動跡象,股匯市才從谷底反彈。「今年中國貨幣政策三次降準、一次降息的貨幣寬鬆,對企業、民眾與地方政府借貸等社會融資需求,都是走『撒錢』方向,照理股市應該跟著走高。」群益投信ETF經理人洪祥益說,「但在嚴管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下,錢無法花出去,傳不到實質經濟市場,股市也跟著低迷。」直到今年11月間,陸股隨著防疫政策放寬訊息有了大幅波動。「先是11月1日市場傳出解封消息,上證指、深圳指漲福3~4%,連漲了快四天,後被證實謠傳。」「但我認為11月有打底的跡象。」洪祥益解釋,因為11月10日中國政治局會議中提出優化防疫政策20條,隔天還放寬隔離細則,「這讓投資人看到一些曙光出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月1日在北京會晤歐盟主席米歇爾後,一位歐盟官員轉述習近平提及「中國青年對清零政策感到沮喪」後,不少主要城市陸續放鬆防疫措施,大陸國務院7日更公布防疫政策「新十條」,輕症與無症狀者可居家隔離,不再提動態清零。12月8日零時起,上海對來滬返滬人員抵滬後不再實施「落地檢」,為進一步優化調整疫情防控的相關措施。(圖/中新社)連帶地,中國股匯市也火速走出陰霾。CTWANT調查,11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走高,離岸、在岸皆雙雙收復7.00關口,華爾街大行輪番上陣「唱多」中國股市,資金大舉買入,A股、港股上漲;12月5日滬指上漲,港股恒生科技指數也收漲9.25%,恒指收漲4.55%,就連代表外資看好的國企指數也收漲5.26%。事實上,外資已不約而同看好中國市場,「從今年10月流出573億人民幣創歷史第三高紀錄,而在11月流進600億人民幣。」台新投信亞太部主管葉宇真則表示。摩根大通策略師在2023年全球股市展望中提到「MSCI中國指數可能上漲17%」,看好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將得到進一步政策支持;摩根士丹利上調對中國股市目標價,預計MSCI中國指數到明年年底將上漲14%;美銀策略團隊則認為「中國居民擁有超額儲蓄,放寬防疫後,國內股票勢將上漲」。確實,在過去一個月以來,美股中追蹤MSCI中國指數的iShares MSCI中國ETF在11月上漲了約32%,資金流入量約為5.67億美元;向來被投資者用來做空中國市場的KraneShares CSI中國互聯網ETF也上漲了48%,iShares China Large-Cap ETF上漲24%,Xtrackers Harvest CSI 300中國A股ETF上漲17%。「國內陸股ETF都是指數型ETF,跟著上證指、深圳指數走,近一月以來報酬率多檔翻紅。」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告訴CTWANT記者。目前架上新台幣計價陸股原型、槓桿型等ETF共25檔,再加上債券型ETF共計37檔;截至12月8日,這些股票原型ETF總規模較10月底成長了8.25%,來到470.87億元。據CMoney統計,陸股ETF近期以來績效,中信中國50正2(00753L)逾34%報酬率最突出,其他超過10%還有富邦上証正2(0066L)、國泰中國A50+U(00636K)、元大滬深300正2(00637L)、國泰中國A50正2(00655L)、台新MSCI中國(00703)、中信中國50(00752)與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
港股黑色星期一! 恒生科技指數暴跌10% 史上最慘
受上周五(11日)中概股恐被逼退市的消息影響,香港股市14日遭逢黑色星期一,恒生指數14日開低走低,午盤一度狂瀉逾千點,跌破2萬點大關。在各類股中受創最重的就屬科技企業,大陸互聯網科技公司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14日股價暴跌,拖累恒生科技指數暴跌10%,創歷史最大單日跌幅。港股恒指跌跌不休,從上個月的2,5000點一路向下,14日更是跌破了20,000點大關,午盤後一度暴跌1,013點、報19,540點。截至15點30分,恒指報19587.72點,跌966.07點,跌幅4.7%。在各類股中,科技股股價慘遭血洗。美團跌逾11%、阿里巴巴跌近8%。騰訊跌逾10%,創下2021年8月以來最大盤中跌幅。嗶哩嗶哩跌逾20%,股價創下歷史新低。科技股下跌亦重創恒生科技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現報3,796.04點,單日暴跌450.93點,跌幅10.62%,不僅跌破4,000點支撐,跌幅創下單日新高。
《財富》世界500強 小米大幅躍升至338名
小米集團(1810-HK)連續3年登上《財富》世界500強榜單(Fortune Global 500),今年為第338位,較去年上升了84名,亦是榜單中「全球互聯網和零售行業進步最快的500強企業」。根據Canalys資料顯示,今年第2季度,小米手機銷量超越蘋果,首次晉升全球第2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今年3月,小米還宣佈進軍智慧電動汽車市場。小米集團目前為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及恒生神州50指數成份股。據小米最新財報顯示:2020年小米集團全年收人民幣2,459億元,相較2019年大幅提升19.4%。進入2021年,小米營收和利潤均呈現爆發式增長,第一季度總營收達人民幣769億元,同比增長54.7%;經調整淨利潤人民幣61億元,同比增長163.8%。同時,小米手機的全球市占率不斷攀升。7月16日,Canalys發佈第二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排名,小米憑藉17%的份額超越蘋果首次躋身全球第二,同比高速增長83%。除全球範圍內的高速增長,小米在中國大陸市場也有可觀的成長空間,根據IDC公佈的2021第二季度中國市場資料,小米手機市場佔有率提升至17.2%,出貨量同比增長47%,在各家廠商中同比增加速度最快。小米站穩高階市場和國際化的高速成長是其表現超預期的兩大原因。在產品上,小米堅持核心技術驅動,為用戶帶來更為極致的體驗,憑藉小米10、小米11兩個系列成功站上了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2021年第一季度,小米高階智慧型手機全球銷量突破了400萬台。全球化拓展與新零售管道變革也是小米快速進步的重要推力。據小米集團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小米手機已經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穩居市場第一位。在中國區,小米之家線上下融合的先進管道模式已經取得階段性成功,截止2021年4月底開店5500家,2021年將覆蓋所有縣城,並進入鄉鎮市場。
拜登當選有利多 陸港股市漲聲慶賀
民主黨拜登距離下一屆白宮主人越來越近,大陸A股以及港股先行上演慶祝行情。上海股市5日收漲1.3%,隨著拜登領先跡象越來越明顯,較晚收盤的香港股市更大漲3.25%。因美國選舉計票結果顯示,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已經明顯領先,外界認為拜登在處理中美關係上,不會採取像川普那麼有對抗性的做法,因此拜登若當選,對大陸以及香港股市都是一大利多。由於投資者預期共和黨能在參議院力保席位不失下,對嚴厲監管科技股的壓力,可稍作放鬆,刺激科技股大力追捧。科技股飆升推動4日那斯達克指數上漲超過3.8%。5日開盤,香港恒生指數開高2.47%,午後漲幅擴大,收盤漲3.25%,報25695.92點,為7月6日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收盤站上25000點關口,為9月上旬以來首次。在香港上市的中資科技股也暴漲,恒生科技指數大漲5.45%,中興通訊H股大漲18.83%,華虹半導體漲12.52%,中芯國際H股漲7.4%,騰訊漲6.2%,阿里漲6.28%,美團漲5.04%。路透報導,分析師和投資者普遍預計,川普若獲勝將在短期內令中國股市承壓。川普發起的貿易戰很快將進入第28個月,如果川普獲勝,中國企業就會不知道下一個衝擊來自何處,很難做出資本配置決策。分析指出,如果拜登獲勝,對這種瘋狂行為會有護欄,至少大家對風險在哪裡會略有所知,這樣企業決策就容易得多,因此將有益於中國股市。一名駐上海券商經理表示,只要美國總統人選確定,股市將加以慶祝。觀察5日A股盤勢,新能源股與蘋果供應商亦上漲,因市場預期中美緊張關係將會緩和,並寄望拜登入主白宮會增加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5日中證新能源指數大漲4.28%。
網羅科技獨角獸 港版那指7/27登場
中概股返港上市潮,超級獨角獸紛紛赴港IPO之際,香港恒生指數公司又將於下周一(7/27)推出恒生科技指數,並參考那斯達克納入一系列新經濟及科技股,市場憧憬該指數會成為「港版那斯達克指數」,或掀起新一輪新經濟及科技股投資熱潮,推動香港成為亞太區的科技投資主要市場。阿里巴巴旗下超級獨角獸──螞蟻集團,20日正式宣布啟動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尋求同步發行上市的計畫,市場消息顯示,螞蟻金服本次上市,估值至少2000億美元,躋身A股前四,港股前六,超過了建設銀行。無獨有偶,同日,另一隻超級獨角獸──滴滴出行,也傳出欲赴港上市,但未得到證實。如果螞蟻集團能在今年內成功上市,港交所的融資額將連續第3年超越那斯達克,成為全球科技公司IPO規模最大的交易所。值得關注的是,自去年11月阿里巴巴回歸港股後,網易、京東、攜程等中概股紛紛選擇在港二次上市,港交所儼然已經成為大陸網科企業IPO的聚集地。香港適時推出新的恒生科技指數,將鼓勵更多創新科技企業選擇香港作為融資平台。據財華社報導,新指數將會追蹤經篩選後最大30家於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並將市場大熱的阿里巴巴、騰訊、美團及小米組成「ATMX」納入成分股。恒生指數有限公司董事兼研究及分析主管黃偉雄指出,新指數選股範圍包含資訊科技、非必需性消費、工業、金融及醫療保健。主題方面,包括雲端、數位、電子商貿、金融科技、網路。成份股行業比重分布上,資訊科技業有18家,占比最大達68.3%。黃偉雄指出,在選出符合資格的公司之後,會按照他們的市值選擇排名前30的公司成為成分股。此外,該指數為大型的IPO設立快速納入機制。黃偉雄稱,加入新股上市當天收盤市值在現有指數成分股中排名前10,該新股將被納入指數;成分股加入一般於該新股上市後的第10個交易日收盤後實施。摩根大通分析指出,新發展將有助香港股市組成結構,由以往側重地產和銀行企業,逐步轉移至科技及新經濟企業,並為香港市場營造出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新企業環境。憑藉另一個中國夢 港將穩住金融中心香港國安法通過後,許多人質疑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受衝擊,不過有創投業者認為,香港正在以另外一個中國故事整軍經武,重新擦亮著香港金融中心的下個十年。金庫資本管理合夥人兼總經理丁學文表示,大陸的改革開放造就今天的香港,如今的香港不但資本市場規模已經是2000年的9倍,它還醞釀成熟了許多新的金融技巧,諸如如何出售衍生產品、怎麼打造私人銀行、怎麼推動金融科技和保險產業,這所有的成就都來自於全球資本競相追逐著改革開放的中國夢。中美衝突不斷升溫以及香港國安法上路後,各種脫鉤說法甚囂塵上。丁學文表示,香港國安法確實有可能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有所折損,但不至於讓其光環盡失。他指出,隨著各國紓困QE資金泛濫造成的資產荒現象,金融市場對外資開放明顯成了大陸當局維穩香港金融中心的絕招,而外資在大陸47兆美元金融服務市場的大部分領域仍然微不足道,例如只占銀行資產的2%以及保險市場的6%,大陸金融開放的磁吸效應目前為止成效仍相當卓越。丁學文表示,資本永遠在逐利,資本市場的真正內涵在於你能不能提供一個讓資本齊聚追逐獲利項目的平台,而想與中國開展業務的企業仍然繁不勝數。他認為,只要大陸資本市場的改革成功推進,只要大陸政府有辦法讓全球資本相信投資大陸就可以賺錢,香港仍有可能憑借另外一個中國夢吸引全球資本,穩住其亞洲金融中心不可取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