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絕跡
」中友百貨集團遭控濫伐山林毀生態 埔里居民走上街頭
埔里鎮居民1日抗議中友百貨集團涉嫌濫伐山坡地,砍掉森林準備興建大型旅館、度假村,已鑿了8口井,憂大批旅客恐影響茭白筍的灌溉用水、居民飲用水,甚至汙染水源,復育的台灣白魚恐絕跡,業者強調會持續與里民溝通,南投縣府指旅館開發案進行開發許可審查中,另度假村開發案已退回補正。居民指大量旅客帶來大量汙染,恐破壞生態,汙染水源,復育的台灣白魚恐絕跡,居民賴以維生茭白筍田恐無以為計。(圖/中國時報楊靜茹攝)中友百貨集團旗下分為百貨、營建、農業三大主軸,其中埔里農莊近年在魚池鄉、埔里鎮生產農作物、飼養家禽及養殖魚類。據悉,中友百貨集團在埔里鎮山區購置超過130公頃土地,其中8.7公頃將興建大型旅館,還有近114公頃將蓋度假村,引發埔里居民拉白布條抗議。一新里長林宥岑強調,埔里農莊在大坪頂、水尾及小埔社購置超過130公頃土地,其中8.72多公頃將蓋旅館,經勘查業者已鑿8口井,大量旅客帶來大量汙染,恐破壞生態,汙染水源,復育的台灣白魚恐絕跡,而居民賴以維生茭白筍田恐無以為計。埔里農莊負責人劉佳穎率團隊向居民進行簡報,才提及開發案「未砍一棵樹」,立即讓居民炸鍋,痛斥「整片森林都不見了,山頭光禿禿一片」,強調他們不要任何旅館、度假村,這樣破壞生態環境的里山,跟他們保護生態環境的里山不同。南投縣副議長潘一全的主任潘明輝強調,業者、居民未達成共識前,副議長將要求縣府暫停該開發案。南投縣觀光處指出,埔里農莊去年5月26日申請旅館開發面積逾8.7公頃,經查經查非山坡地保育區農牧用地、林業用地,業者申請變更為觀光遊憩用地,去年10月23日召開審查小組審查,原則上同意,不過仍須辦理農業用地變更使用、水土保持及環境影響評估等審查,尚未通過開發許可審查。另埔里農莊去年12月9日申請小埔社「里山森活渡假村」開發案,開發基地面積近114公頃,因申請文件格式不符規定,南投縣府上月已退回要求補正。中友百貨集團事後發聲明,指近年將閒置農地申請水保計畫,要設置溫室種蔬果,並非偷偷動工開發,有關農地裸露將提出計畫改善;並無償提供土地予水保署進行野溪整治工程,以維護台灣白魚棲地。強調3個開發案均依法申請,尚在規畫初期,未來仍以ESG永續企業發展理念,進行農業推廣交流。埔里鎮居民出示森林遭剃光的空照圖,指控中友百貨集團旗下埔里農莊近期砍掉森林,準備變更土地興建旅館、度假村。(圖/中國時報楊靜茹攝)
書報攤上亮黃框刊物恐絕跡 美國家地理雜誌解雇最後一批特約撰稿
著名的大眾科學雜誌《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傳出解雇了最後一批特約撰稿,外媒指出,這僅剩的19名編制內作者4月間已接獲裁員通知,28日正式打包走人。這也是《國家地理》2015年易主以來第四度裁員,未來雜誌將由自由撰稿人以及留下來的少數編輯完成。許多特約撰稿都在推特上告別國家地理。(圖/翻攝自推特)綜合媒體報導,《國家地理》雜誌28日將最後一批編制內作家裁員,許多特約撰稿都在推特上告別《國家地理》,前特約撰稿人格雷什科 (Michael Greshko) 在推特上寫下「今天是我在《國家地理》雜誌的最後一天」、「該雜誌正在與包括我在內的特約撰稿人分道揚鑣」。作為大眾科學雜誌,《國家地理》封面上的亮黃框及月桂紋圖樣更是其經典象徵,不過該雜誌的母公司迪士尼(Walt Disney Co.)今年已裁減數千名員工,在去年9月,迪士尼已對《國家地理》編輯部進行大幅組織改造,裁掉6名編輯主管。針對這次的裁員,《國家地理》28日發表聲明稱,月刊仍會照常出版,根據發言人艾伯特(Chris Albert)表示,人員變動不會影響公司出版計畫,反而能更加靈活說不同的故事,並在平台上與來自不同地區的觀眾見面,強調「任何暗示最近的變化將對雜誌或我們講故事內涵產生負面影響的說法都是錯誤的」。《國家地理》在1980年代鼎盛時期,全美訂戶曾達1200萬,海外訂戶也有數百萬。它對地球上人煙罕至的角落,以及太空、深海的深入報導,吸引許多忠實讀者,2022年底,《國家地理》在全美的訂戶已不到180萬,但仍是美國最暢銷的雜誌之一,《國家地理》除了解雇最後一批特約撰稿;從明年開始,雜誌也不會在美國書報攤上販售經典的亮黃框刊物,而解雇最後一批特約撰稿也突顯了這份創刊135年的雜誌在數位時代面臨的困境。2022年底,國家地理在全美的訂戶已不到180萬,但仍是美國最暢銷的雜誌之一。(圖/翻攝自推特)
八大國產車廠齊漲2/商用車、乘用車難逃一漲 百萬內7人座休旅恐絕跡
去(2022)年底國產車廠掀起一波漲價潮,國內市占率第二高的中華汽車(2204)也跟進,台灣本田日前也傳出漲價消息,在12月23日也證實加入2023年調漲的行列。而本土品牌納智捷則表示價格調整計畫延至農曆年後。中華汽車漲價時間:2023年1月1日起漲價幅度:部分國產車漲1萬元中華三菱同樣受國際原物料、晶片、鋼材等重要零組件,及物流運輸成本增加等影響,造車成本不斷提高,在12月7日時宣布,「自2023年1月1日起調整各車型售價。」調漲的車型包含乘用車Colt Plus、Grand Lancer、Outlander所有車型1萬元,漲幅0.9%~1.8%;商用車中華堅兵P350與得利卡Delica也調漲1萬元,漲幅1.3%~1.8%。Mitsubishi Outlander和Luxgen URX Neo是國內市場上唯二的國產7人座休旅車,兩者皆難逃漲價命運。(圖/中華三菱提供)台灣本田漲價時間:2023年2月1日起漲價幅度:國產車漲1萬~2萬元外界一直盛傳Honda漲價消息,台灣本田也在12月23日證實旗下3款國產車確定於2023年2月1日起調漲。內部人士向CTWANT記者表示,「真的是因為晶片供應不足必須漲價。」根據漲價資訊顯示,CR-V三種車型均調漲2萬元,售價落在99.9萬元至117.9萬元;HR-V雙車型也調漲2萬元,分別為83.9萬元、89.9萬元;FIT雙車型則調漲1萬元,分別是75.9萬元、82.9萬元。台灣本田也表示,車價以領牌日為準,也就是說在2023年1月31日領牌的消費者仍適用原車價,但在2023年2月1日領牌則以新車價計算。據了解,現在訂車平均要等1至2個月,內部人士透露,「主要是看顏色和車種,不過CR-V應該可以比較快交車。」Honda Taiwan社長高岡篤史與2022年剛推出的全新HR-V合影。(圖/台灣本田提供)納智捷漲價時間:預計農曆年後漲價幅度:全車系部分調漲1萬~2萬元原本遲遲未表態的裕隆自創品牌納智捷,在2022年最後一週以新聞稿方式宣布漲價訊息,不過目前尚未有詳細時間,納智捷僅表示,「延後原2023年價格調整計畫至農曆年後。」至於影響的車款有哪些?根據記者採訪內部人士得知,「目前規劃是全車系部分調漲,新售價目前尚未公開」,不過各車型漲幅預計落在1萬至2萬元不等。而納智捷新聞稿中也提到,URX Neo 7人樂活版是市場上唯一百萬內七人座SUV,接下來的漲價潮恐再也無法用百萬內買到7人座休旅車。此外,內部人士也表示,「目前部分車型交車需等待,車主若於農曆年前完成訂車,可保有現行車價與優惠。」至於大概交車時間要多久?至截稿前僅得到「不同車型有不同時間」的答案。受到漲價潮影響,URX Neo未來售價恐怕也會超過百萬。(圖/Luxgen提供)
美持續打壓「斷供」 華為高階晶片庫存用罄已另闢戰場
據美國之音(VOA)報導,國際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報告,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用於製造智慧手機的高階晶片庫存用罄,在晶片遭美國斷供下,華為恐被迫退出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但分析人士指出,華為韌性很高已另闢戰場,佈局5G雲端服務和低碳能源等新業務,但5G網路通訊布局,仍可能引發美國關注和持續打壓。Counterpoint Research近日報告稱,華為已經用光旗下IC廠海思半導體所設計的高階晶片。海思設計的智慧手機晶片(麒麟系列)在全球智慧手機應用市場的份額已經從去年第二季的3%,一路下滑到今年第三季的0%。受限於美國禁令,台灣台積電和南韓三星等高階晶圓廠都不能替華為代工,華為的先進晶片供給管道已被完全切斷,其生產的高階5G手機用麒麟晶片恐絕跡。華為和海思自2019年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後,緊急囤積超過一年份晶片,苦撐了2年多,晶片庫存終究用盡。苦撐期間,市場曾對麒麟晶片的東山再起多所期待,包括11月傳出華為突圍,已申請晶片製造用的光刻機專利,可望突破美國的卡脖子,或者華為的晶片堆疊專利可讓中芯國際的14奈米中階制程達到7奈米芯片的性能。星島日報今天報導,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2023年新年致辭,並未提及開拓智慧手機業務與市場的規劃,但大談未來不確定的宏觀環境,數位化與低碳化是確定的產業方向和機會。他說未來10年,華為將打造領先的行業數位化、智慧化、低碳化解決方案及工業網路平台,預計今年收入達人民幣6369億元(約新台幣2. 8兆)符合預期。報導稱,位於北京的電子產業分析師、同時也是海豚智庫創始人的李成東觀察,華為很難繞過美國限制,找到穩定的晶片供應來源。如果勉強用中芯國際的落後製程來打造高階手機,其實是會破壞品牌形象的。李成東告訴美國之音,華為每次面臨危機,團隊的戰鬥力都會提升、並重新調整及尋找新戰線,所以正佈局5G技術用於智慧汽車和港口雲端服務。李成東說,全球手機市場不過是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的規模,但能源是一個10兆美元的大市場。因此,華為或許在手機上栽了個大跟斗,但對於新業務帶來的新際遇則是很樂觀,尤其在5G網路技術上,華為擁有最多的專利。華為和諾基亞12月23日發佈書面聲明宣佈,雙方今年到期的專利許可協議將續簽。幾周前,華為也發佈書面聲明宣佈,其與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簽訂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該協議覆蓋了包括5G標準在內的蜂窩通信標準基本專利。不過,李成東認為,網路通信仍是美國關注的領域,因此在這個戰場上,美國不可能放棄對華為的打壓。
第五波打房提前登場 30年房貸恐絕跡
國內房價居高不下,中央銀行第五波打房措施提前上膛,除評估針對六都等特定地區自然人第二戶房貸成數祭出限制,或下調全台房市熱區貸款成數,央行總裁楊金龍昨天更表示,現行長年期房貸提供炒房空間,不排除縮短房貸年期,屆時30年期以上房貸恐絕跡。立法院財委會昨邀央行就「我國央行是否跟美歐採取升息等貨幣緊縮政策,並調整房地產市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提出專題報告。楊金龍開門見山,直接挑明選擇性信用管制有精進調整的空間。至於可能方向為何?楊金龍透露三方向,目前信用管制在六都及新竹縣市的部分,僅限制自然人第二戶無寬限期,沒有對貸款成數設限,未來可能會在貸款成數加以限制。其次是針對房價漲幅過高的熱區,進一步限縮貸款成數。接者,楊金龍首度提及,現行30年以上長年期房貸,雖然總利息負擔高,但炒短線的負擔卻很低,形同提供炒房空間,央行正在評估,可能縮短房貸年期,降低或取消銀行承做30年期及以上房貸。楊金龍表示,央行自2020年12月以來,已經實施四波信用管制措施,當前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大致穩定,但不動產授信占比37.1%,對照歷史最高為37.9%,代表仍偏高,「央行目標是降到35%以下」,不要讓信用資源過於集中在不動產,希望房市能軟著陸。有立委詢問,美國聯準會加速升息,但國內房貸族一堆,央行會在信用管制或升息之中,擇一出招,抑或「兩箭齊發」?楊金龍沒把話說死,表示這並非選擇題,當然都有可能。楊金龍解釋,升息主要是針對通膨,當然對抑制房價上漲會起一定作用,畢竟調高利率的影響是全面性,不管幾戶都會受影響,一般自住首購房貸族利息,在3月升息後負擔已經增加,請民眾注意個人財務負擔。楊金龍重申,央行採行的信用管制措施,是政府「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的一環,健全房市仍有賴各部會及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從供給面、需求面、制度面三管齊下始能達成,央行也會不定期金檢,適時檢討管制內容。
央行逾10年首度升息 5貸款利率同步調漲
暌違近11年,中央銀行上周宣布升息1碼,台銀今日起全面實施升息後的新利率,預計郵局最快明天跟進,連動郵局牌告的5大政策利率,包括教育部就學貸款、勞工紓困貸款、公教員工築巢優利貸購屋貸款、財政部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及內政部營建署購屋與修繕貸款,均將在本周同步調升,其中學貸突破1%、勞工紓困貸款也會衝破2%,民眾繳貸款時將會有感。主要民生政策貸款利率變動狀況。(圖/黃琮淵製)就學貸款 繳息增2~3成銀行主管表示,這是逾10年來央行首度升息,有些剛出社會的新鮮人,可能從來沒感受過「升息」是怎麼回事。雖然央行此次升息僅1碼,0.25個百分點看來不多,但因貸款利率本來就低,甚至不到1%,升1碼等於利息負擔瞬間多2~3成,其實影響不小。以教育部就學貸款為例,現行計息方式為郵局1年期定儲利率加0.15個百分點,再由銀行吸收0.06個百分點,等於加0.09個百分點。升息之前年息為0.9%,是所有政策貸款中,唯一利率不到1%的,升息後將提高至1.15%,不只升破1%天花板,換算付息負擔增近3成。至於疫情期間開辦的勞工紓困貸款,為郵局2年期定儲利率加1個百分點,現為1.845%,升息後將提高至2.095%,同樣突破2%天花板。勞工紓困貸款 衝破2%房貸是此次升息的重中之重,主因是房貸餘額多為數百萬元,影響也大。被視為房貸地板價的公教員工「築巢優利貸」,為郵局2年期定儲加0.465個百分點,目前為1.31%,升息後提高到1.56%,未來1.5%以下房貸恐絕跡。財政部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貸款,有一段式機動利率、二段式機動利率及混合式固定利率共3種計息方式,選定後不得變更。其中一段式的舊案(2020年底前)現為1.43%,升息後將來到1.68%,新案(2021年後新貸放)現為1.40%,升息後將提高到1.65%。若選擇二段式機動利率,前2年為郵局2年期定儲加0.345個百分點,現為1.19%,升息後將提高到1.44%;第3年起為郵局2年期定儲加0.645個百分點,將從1.49%增至1.74%,以貸款上限500萬元計,每月約多付5、600元。銀行主管表示,對金融業來說,好不容易盼得央行升息,且預期未來還會再升,這回在利率調整時「長天期調得更多些」,以台銀為例,1年期足額調高1碼(0.25個百分點),2年期超過1碼,為0.28個百分點,3年期更達0.29個百分點,藉此鼓勵資金往長天期挪。定存族 迎升破1%小確幸銀行主管認為,此次升息過後,各天期的定儲利率全面升破1%大關,對把錢放在銀行「生利息」的定存族,迎來小確幸;但貸款戶就笑不出來了,小至學貸、信貸、車貸及信用卡循環利率,大至房貸,都會因各銀行足額反映央行升息,明顯感受到荷包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