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颱
」 颱風原保地難民2/權屬釐不清先漲補償費 專家批誘發檢舉潮本末倒置
全國55個含有原住民保留地的鄉鎮意外因「禁伐補償」金額提高,引爆原、漢不同族群累年衝突與矛盾,不少在地居民直斥原民會,動輒興訟、剝奪居住權且毫無補償,拿小老百姓生存權刷存在感、充業績,激化原住民鄉鎮衝突。10月底康芮(Kong-Ray)颱風來襲前夕,台中市和平區家戶正緊急搶收茶葉與甜柿而忙碌不已,但在善後風災,身心俱疲之際,後續竟還有來自政府「追殺」,對簿公堂甚至流落街頭的壓力,只因為他們賴以為生的土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本刊調查,國民政府遷台後,原住民居住的建地,多屬於公有土地,必須向土地管理機關承租或承購,當時政府因應整體社會生活品質的提升,原住民有增加土地面積的需求,便於1988年把原民拿來蓋房的國有地劃編為保留地。看似理由正當,但是當時人力不足,不少劃設者根本沒去現場,直接依照鄉鎮分野,訂頒了《台灣省原住民原居住使用公有土地劃編原住民保留地要點》和作業計劃後,粗畫了涵蓋55鄉鎮區、面積高達26.4萬公頃的「原住民保留地」,佔台灣島土地面積7%。2019年,不少山區漢人因不滿耕作地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手持標語到行政院前抗議,要求修法解決爭端,讓住民依據耕作事實,各自擁有自己的土地所有權,而非依照「血緣」對原民與漢人「大小眼」。(圖/報系資料庫)然而在1972年《農業發展條例》早就獎勵民眾拓墾開荒地,不少閩、客、外省人等非原民紛紛入山開發,鋪設馬路與建築渠道,並搭建房屋就地在「原保地」生活。原本相安無事,但在近年土地價值高漲與原住民權益抬頭之下,竟反因搶地問題,釀原鄉原民與非原民矛盾,衝突一觸即發。受災戶之一的鄧小姐說,以新社水底寮地區來說,260公頃多達400多筆地號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區」,但其間戶籍人口「通通是閩、客籍漢人」。她說,漢人在55原民鄉鎮區首長的參選權被剝奪,只能由原住民內部自選。此外,漢人更因不是保留地上承租人,即使是實際耕作人,仍不能參加農保,如今11月怪颱康芮侵擾,正「當時」卻採收不及的甜柿與下月即將上市的「白毛台」一期葡萄冬果受損,投入心力打水漂,農民將毫無農保理賠。自家被地政機關畫為「原保地」卻多年求助無門的鄧小姐泣訴,坊間一直傳出外地有心人對原住民「借名登記」想做休閒園區牟利,但其實不少人因憂心新法,深怕自己胼手胝足搭建的房子,身故後會被政府收回改配發當地原住民,子女將顛沛流離,好一點的與原住民通婚取得正式身分,若走投無路者,「只能借名登記,大家只想活下去,根本沒心力圖謀發財,卻得面臨一波波妖魔化攻擊」,她無奈。和平區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奕正拿出法條憂心直指,過去法條沿革下來,相關法條原本「山地人民」的稱呼,陸續被改成「原住民」,也就是過去「屬地」照顧到全體居住山區者,如今卻變成「屬人」只照顧有原住民血統者,更有不少老早搬去都市的原住民,眼見機會「搶地」難得,因著身分大辣辣地回山區搶地,反倒是世居山區的閩客與外省籍拓墾者變成裡外不是人,苦不堪言。台灣山地鄉平地住民權利促進會理事長吳天祐憂心,因著《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第三十七條而生的《原住民保留地開發管理辦法》目前僅是「行政命令」位階便可動輒趕走世居非原民,興訟問題也叢生,未來若依照原民團體與原民立委要求,進一步躍升成法律、條例位階,原鄉「非原民」更是活在「楚門的世界」,只要被原民發現稍有不當利用土地舉報,馬上就面臨終止土地合約掃地出門窘境,再由當地原住民協調優先購地,若未來修法成功「政府將帶頭保障土匪行為」他直斥說。1972年頒布的《農業發展條例》獎勵拓墾荒地,不少人響應紛紛入山開墾荒地,如今山區基礎建設完備,拓墾者與後代卻連自己住的地方都可能被收回,實在諷刺。(圖/黃威彬攝)中央大學助理教授鄭揚宜直言,過去政府獎勵拓墾而找來了不少榮民和各路壯丁,但「誰把人帶來就要顧好」,比方退輔會有責處理榮民住屋、農業部有責解套拓墾者農保,如今卻依照族群意識,把責任推給了原民會,政府長期放任原鄉土地所有權不明,放生原鄉非原民成了「難民」,現在肥滋滋的禁伐補償來了,卻沒先把地籍歸屬理清,激化原民與非原民衝突,簡直本末倒置。鄭揚宜說,《禁伐補償條例》其實非常容易誤導民眾,因為只要一定面積70%禁伐,就能領到全額補償,充其量只是「限伐」,另外30%土地就可拿來養蜂、養菇或生態旅遊等低傷害環境生產。他呼籲,政府若真要正視此問題,與其肉桶式地「補貼」,不如先派員走訪現場,過濾出「生計」所需的農業活動者與大宗商人之別,進一步利用林地農用與獎勵造林措施輔導轉型,發展不影響林木生態的「林下經濟」,不要老想著靠土地與補助發財,才能走得長久。原住民委員會對此回應,並非僅原住民能舉發土地超限利用,且是否超限利用涉及跨機關認定,若該筆土地租約遭收回且恰巧為「原住民保留地」,修法後當地原住民將有優先承購權,但詳細承購規則未定,絕非謠傳「抽籤」為之。至於何以在原鄉興訟不斷升高對立?原委會則推稱此類興訟屬於地方公所提出,原民會無主導權。
2024年3個侵台颱風被評「可歷史留名」 氣象專家揭1關鍵:過去經驗不再可靠
台灣今(2024)年先後受到3個超強颱風接力登陸,也是16年來首次1年內有3個颱風登陸且災情嚴重,原本3個颱風都要以強颱之姿登台,僅山陀兒登陸前減弱變中颱,且各個都稱得上怪颱,連氣象粉專都形容皆可歷史留名;此外因為氣候變遷,氣象粉專也坦言「過去經驗不再可靠了」。知名氣象粉絲專頁「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昨(11月1日)分析今年3個侵台颱風,指出各個都可以在歷史留名。7月的凱米颱風,以強颱之姿登陸,南部山區降下自2009年莫拉克颱風以來最大雨量;加上凱米颱風登陸前後滯留打轉,挾帶的西南氣流影響台灣超過2天。10月初山陀兒颱風本來被預估以強度颱風登陸,但它在台灣南方海面滯留、龜速移動,最後減弱為中度颱風從高雄市區登陸,最後在台灣上空減弱成熱帶性低氣壓,是相當罕見的颱風路徑;此外山陀兒颱風也造成南部災情慘重,高雄市和屏東縣更破紀錄連4天因颱風停班課。10月底解除颱風警報的康芮颱風,是台灣史上最晚登陸的強烈颱風,因環流廣大,暴風半徑達320公里,全台灣都十分有感,狂風暴雨更導致多個地區爆災情,不少縣市在颱風後街道更出現樹倒或鐵皮屋被吹走的驚人狀況;天氣風險形容,影響力足以和1996年賀伯、2015年蘇迪勒颱風齊名。除此之外,天氣風險指出除了颱風假問題,近日許多網友最好奇的是「2024年颱風多,是因為氣候變遷嗎?」而天氣風險認為,這個問題在幾年內都不會有答案,只有1點能確定的是,「在氣候變遷下,過去我們對氣候熟悉的經驗將不再那麼可靠了。」據悉,康芮颱風重創台灣,消防署統計,截至今(2日)上午9時止,全台已累計2死、617人傷;全台曾停電用戶數95萬892戶,已復電91萬8222戶,待修復3萬2670戶,預估明(3日)下午4時50分完全復電。另外,這次颱風共造成全台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計4億8,730萬元。
高雄災後農損破9千萬 陳其邁:盼農業部給予全品項現金救助
山陀兒怪颱重創高雄,災後重建家園工作持續進行。高雄市長陳其邁今(7)日受訪時透露,農漁損累計破億元。而市區主要交通幹道已陸續搶通,220所受損學校的社區通學道都已恢復正常。並指出累計農損已達到9000萬元左右,希望農業部給予全品項現金救助,盡速讓農民獲得補償。在校園災損部分,陳其邁提到,今天在220所受損的學校裡面,社區通學道都已恢復正常上下學,整體校園恢復經過教育局、工務局、環保局全力協助,以及學校校長、志工、老師、家長等人,大家一起來做,很快學童在校園活動的區域都已經恢復正常。陳其邁指出,總共這次有大概100組的人力,包括工務局、環保局以及各民間的外縣市廠商的人力,來協助高雄來救災。據統計,國軍大概投入至少3千人次以上,外縣市投入的人力也大概在320人以上,真的非常感謝,「讓我們看到當高雄碰到挑戰的時候,大家的團結,愛護這個城市,這令人非常感動」。農損部分,陳其邁指出,據統計在大社、仁武、燕巢、大樹等,颱風災情最嚴重地方,總共累計農損已達到9000萬元左右,希望農業部給予全品項現金救助,盡速讓農民獲得補償。至於魚損方面,陳其邁說明,主要集中在養殖業重鎮林園區,像石斑魚、虱目魚、鰻魚等,這些魚苗大概都來自於林園區,尤其在汕尾地區,實際災損還在統計當中,累積大概會達到千萬元以上災損。交通的部分,陳其邁指出,在市區主要幹道在昨天都已完成搶通,路邊有一些大型樹木還在清除,但快車道、慢車道都已經暢通;至於受損交通號誌,總共累計有641座交通號誌受損,已經修復291座,未修護的部分,在這幾天都有警察或交通指揮人員協助讓交通順暢之外,預計在1周可完成所有號誌的搶救。陳其邁特別感謝賴清德總統跟行政院長卓榮泰、還有中央各部會,尤其是台電人員,大家共同來協助高雄的救災;目前累積還剩下大概120戶左右停電,因為有些在山區,或是樹木壓倒電桿,大體上供電或者供水大致都已經恢復正常。針對有大寮有里長因遭民眾抱怨而喊辭,陳其邁說,要感謝里長在第一線,直接面對災民,感受當然都可以感同身受,里長其實承受很大的壓力,也希望市民能夠多給這些里長鼓勵。
山陀兒龜速「估周六抵達台灣北部」 大票人見路徑傻了:來環島?
「山陀兒」颱風來勢洶洶,但由於速度緩慢,還在台灣南方海域龜速打轉,呈現幾乎停滯的狀態,日本氣象廳預測可能延至明(3日)上午從台南至高雄間登陸,氣象署的預測路徑也顯示,颱風直到周六仍在台灣上空,令許多網友感到傻眼。根據氣象署,山陀兒今(2日)13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1.8度,東經119.4度,即在高雄的西南方約130公里之處,以每小時8公里速度,向北北東進行,中心氣壓93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48公尺(約每小時173公里),相當於15級風,瞬間最大陣風每秒58公尺(約每小時209公里),相當於17級風,七級風平均暴風半徑220公里,十級風平均暴風半徑70公里。颱風預計在明天登陸。(圖/中央氣象署)日本氣象廳資料顯示,山陀兒今天將從中午12時開始緩慢朝北北東方向前進,可能在明天凌晨0時至中午從台灣台南至高雄之間登陸,強度會減弱,周五一路穿越台灣西部北上,最後在周六上午抵達桃園、新北一帶,幾乎停滯,減弱成熱帶性低氣壓,但因為颱風尚未登陸台灣,路徑變數很大。一名網友在臉書《桃園大小事》社團表示:「怪颱,歷史超龜速,周四、五、六依然在台灣⋯星期六玩到桃園」,並PO出氣象署的颱風路徑預測圖,引來其他網友回應,「台灣深度旅遊」、「它在外面觀察許久,決定去人多熱鬧的地方玩」、「挑戰颱風天一周」、「應該是來環島的」、「阿公阿嬤走的都比它快…」,甚至有人狠酸:「墾丁太貴放棄,直接北上陽明山!」
侵台4大怪颱之一 韋恩颱風活23天「釀68死損失破200億」
颱風路徑難以預測,杜蘇芮颱風原本可能「穿心」登陸台灣,後來又數度南偏,未來走向捉摸不定。有網友回憶起1986年的「韋恩颱風」,認為根本是「子龍轉世」,也被氣象局列為「侵台4大怪颱」之一,掀起熱烈討論。鄉民在PTT八卦板PO出韋恩颱風路徑圖,表示自己在37年前還沒出生,但聽聞這個颱風是子龍轉世,濁水溪上岸後宜蘭出,吸足水分再回轉襲擊墾丁,還跑去巴士海峽打轉。韋恩颱風路徑詭譎。(圖/翻攝自全球災害事件簿)貼文曝光後,引來許多網友分享經歷,「一直停課」、「我老家進水」、「我那時還很小,不過記得家裡淹水又停電」、「老家在登陸點附近,據說那時好多人家屋頂都沒了」、「我爸媽那時還沒結婚剛交往而已,彰化外婆家有一半的屋頂被颱風吹跑,但附近的鄰居都跑來我外婆家躲雨,因為鄰居家的屋頂都被吹跑,整個被掀翻」。據了解,韋恩颱風生命期長達23天,僅次於1972年超級強烈颱風莉泰的25天紀錄。當時登陸台灣2次,氣象局發布3次海上、陸上颱風警報,原本在高雄外海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沒想到起死回生,再度發展為颱風,路徑詭譎多變,造成總共68人死亡、19人失蹤、442人受傷、6624 間房屋倒塌,經濟損失估計超過200億元。
劍魚颱風「先打轉再北上」近台 彭啟明:想到這怪颱
第14號颱風「劍魚」3日凌晨生成,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未來變化很不確定,有與西方低壓重新整合,再轉向東北、向台灣靠近的機率。而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啟明也指出,劍魚目前有被颱風「玲玲」拉往東北方移動趨勢,「光是看目前路徑,就想到以前的怪颱。」彭啟明貼出一張1986年韋恩颱風的路徑圖表示,颱風劍魚和玲玲本身就在一個大低壓帶內,相互干擾,未來動向有很大不確定性,目前預測路徑上呈現被玲玲拉扯往東北方移動趨勢,「光是看目前路徑,就想到以前的怪颱(指韋恩),要靠持續監測調整預測。」彭啟明貼出1986年的韋恩颱風路徑圖。(圖/彭啟明臉書)彭啟明提醒,由於玲玲相當接近台灣,東半部海面的風浪將會明顯增強,預期明(4日)開始台灣的天氣會逐步受到這兩個系統所帶動的南海水氣影響,各地水氣增多,也會轉為不穩定有陣雨的天氣,預期將持續到這個周末,各地都容易有雨,山區也更容易有雷陣雨發展。另外彭啟明指出,位於關島附近的熱帶性低氣壓,距離台灣將近4300公里也有發展成為第15號颱風的趨勢,從太平洋高壓的位置來看,往日本接近機會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