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醫師
」 急診 醫師好辣 急診科醫師 中暑 翁梓華年輕男喉嚨痛「無法吞口水」掛急診 20分鐘病情惡化…結局超遺憾
喉嚨痛不要輕忽,嚴重可能會致命!曾有一名30多歲男子,因為喉嚨痛到無法吞口水,緊急掛急診,診斷為「急性會厭炎」,醫師建議留院治療,但男子還是堅持離院,豈料才過了20分鐘,病情急轉直下,人被發現倒臥在停車場,結局令人感到遺憾。急診科醫師柯世祐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案例,有一名30幾歲的年輕男子因為喉嚨劇痛,連口水都無法吞,快速診斷為「急性會厭炎」。會厭是進食時會蓋住氣管以避免嗆到的結構,但男子遭細菌感染,整個腫起來,會將呼吸道堵住,這種情形要盡快給予抗生素治療,假如病況進展太快,就要預防性插管保護呼吸道,「要不然讓他呼吸道整個被塞住,他就死掉了」。柯世祐告知男子病況的嚴重性,但對方仍堅持打個藥就好,急著要離開去銀行辦事,他勸告不治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講了很久依舊無效,說什麼就是要離開,最後只好讓他簽名離院。這起案例成為柯世祐醫師的遺憾。(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我就覺得完蛋了,這個很危險」,柯世祐回想,過了20幾分鐘就聽到醫院廣播地下2樓停車場要急救,患者送到急診一看,正是剛才感染會厭炎離院的男子,當下立刻進行環甲膜切,但男子送上來的時候就已經死亡,也不清楚在停車場倒多久,經過插管送氧氣進去,命救了回來,但因為腦部受損,沒有醒來過,從此變成植物人,「他才30幾歲,爸媽就要照顧他」。經過這起案例,柯世祐遇到類似狀況都會盡量「拖」,要求患者先聯絡家屬,他會慢慢告知病情,「反正拖時間,因為我知道他會惡化,真的到最後他想走,也知道他不能走了,這個時候才有可能幫他一把」。
孩童咳嗽咳不停!慎防「走路型肺炎」 兒科醫師示警「7症狀」
兒童急診科醫師謝宗學近期發文表示,最近時常遇到孩童罹患有著「走路型肺炎」之稱的黴漿菌肺炎,而且清一色都有著7大共同特色。謝宗學醫師為此特別撰文呼籲,家長如果遇到孩童有這些症狀的話,一定要將其帶到醫院治療。謝宗學醫師在FB粉絲專頁發文表示,近期觀察到罹患黴漿菌肺炎的孩童有著以下7種症狀:1. 年齡大於 5 歲2. 發燒天數大於 3 天以上3. 咳嗽越咳越厲害,有時候微喘4. 幾乎沒有流鼻水5. 喉嚨不太紅6. 看過 2-3 次診所,甚至已使用過抗生素,但症狀仍沒有改善7. 活力食慾正常或是稍微差,看起來不像重症患者謝宗學醫師解釋,只要符合以上七點,加上胸部X光右下葉肺炎的表現,最後的診斷幾乎是別稱為「走路型肺炎」的黴漿菌肺炎。謝宗學醫師提到,目前黴漿菌肺炎的治療較為棘手,因為這種肺炎對以往常用的抗生素「日舒」(Azithromycin)效果不佳,必須改用四環素類抗生素,如Doxycycline進行治療。而與日舒每日服用一次,連續三天即可不同,Doxycycline 需要每日兩次,且至少服用七天以上,這使得治療過程大為延長。謝宗學醫師也安慰表示,黴漿菌肺炎通常不會引起過度嚴重的病情,家長也無需過於恐慌,只有少數出現併發症的孩子需要住院治療。大部分患者只需按照醫師指示在家服藥,並定期回診即可。但謝宗學醫師也提到,對於不能吞嚥膠囊的孩子來說,服用Doxycycline是一個挑戰,因為膠囊內的藥粉極苦,這需要家長多費心協助孩子按時服藥,這也是治療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護理師被吼「叫你們院長來」 急診醫:被挺的感覺就是溫暖
急診科醫師白永嘉近日在FB分享一段他與病患家屬發生衝突的故事,更表示護理師在過程中對他的力挺讓他感到溫暖。甚至用「公布護理師照片」的方式來表達感謝之意,直言「以前是我出面挺護理師,今天是護理師出面挺我,雖然跟家屬理論很累,常常結果也不好,但是被挺的感覺就是溫暖,就是送。」急診科醫師白永嘉近日在FB粉絲專頁上發文,內容中表示在一個忙碌的夜班中,急診室內擠滿了新病人和等候住院的病人,醫護人員全都忙得不可開交。白永嘉表示,當時自己剛向一位病人的家屬詳細說明完檢查報告,正準備離開時,該名家屬突然要求他再重複一次內容。白永嘉醫師當時就回應,由於已經花了很多時間解釋,便建議家屬詢問自己的太太。但該名家屬在聽到白永嘉醫師的回應後,突然開始大聲指責,甚至批評白永嘉醫師沒有耐心、缺乏醫德,還曲指醫病關係緊張的原因就是醫生態度不好。白永嘉醫師表示,當時急診室內的其他醫師、護理師及病人都目睹了這一幕。自己雖然感到無奈,但因為工作繁忙,他選擇不再與這位家屬理論。隨後,當病人需要移床至觀察室時,有一名護理師到場協助,並指導這位家屬該如何放下床欄以便病人上廁所。但該名家屬再次表現出不滿,抱怨這是醫護人員的工作,不應該讓他學習操作床欄。該名家屬甚至指責護理師態度不佳,認為自己掛急診應該得到更好的服務。這時,在白永嘉醫師印象中平日都很溫柔的護理師終於生氣,回應「每一個家屬都願意學,為什麼你不願意?」該名家屬甚至倚老賣老,認為自己不該學習這些事情,嘴巴嚷嚷著要找院長投訴該名護理師。在面對家屬的刁難,該名護理師毫不畏懼,冷靜地回應「我30歲,你可以請院長來沒關係。」這番對話讓白永嘉醫師深受感動,感嘆平時是自己挺護理師,而這次是護理師挺自己。雖然與家屬的爭論總是令人疲憊,且結果往往不如人意,但這次的經歷讓他感受到了團隊支持的溫暖。白永嘉醫師也提到,這位護理師可能會因為這次對話被投訴,他也會向院長報告此事,但他認為護理師的反應是因為不忍看見醫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他打趣地說,這位護理師不僅外表出眾,且心地善良,儘管護理師自稱30歲,但他認為她的青春氣息根本像20歲。最後,白永嘉醫師呼籲民眾,應要尊重醫療人員,強調大家在急診室都非常辛苦,應該彼此理解與支持。
2成急診醫出走離巢率創7年新高!連3年未招滿 醫界憂:恐陷人才斷層
急診科醫師人才告急!台灣急診醫學會公布2024年醫師職業執業狀況調查,竟有高達2成急診科醫師出走,例如改做醫美或到診所服務,離巢率是7年來最高。醫師憂心,訓練一名急診科醫師花費至少5到10年,人才流失對社會是嚴重損失,疾呼政府給予更多支持。根據台灣急診醫學會調查,截至今年度仍在職的急診專科醫師共2139人,相較2023年微幅增加85人。年齡分布以40到49歲、30到39歲為大宗,各有819人和626人,而50到59歲亦有462人,60到60歲為214人,70到79歲17人,80歲以上有1人。2139名仍在職的急診專科醫師當中,有446人已不在急診醫學科服務者,占比高達20.85%,較2023年的390人、18.99%,增加近2個百分點,更是創下2018年以來最高。台灣急診醫學會祕書長薛承君指出,近年急診環境高壓,部分醫師出現職業倦怠而離去,多數是離開醫院、到基層診所服務,或流動到醫美等其他科別,也有人投身藥廠、捐血機構或轉做行政。薛承君直言,急診科醫師韌性強、身段柔軟,去其他機構都是相當受歡迎的人才,但國家訓練一個急診科醫師至少5到10年才會成熟,都是處理急重症的專家,離開醫院對國家、社會都非常不好。「年輕人眼睛是雪亮的。」急診醫學會榮譽理事陳維恭表示,急診住院醫師已經連續3年沒有招滿,呈現年輕人不來、資深醫師撐著的老化現象。他直言,醫院經營導向之下,醫美、健檢等都是自費醫療,但急診事情多、勞力密集,健保點值卻和其他科別一樣,就像是醫院的賠錢貨,呼籲政府改善健保給付公平性。
吃下沒煮熟豬肉!他一照「體內全是蟲」 醫示警:爬進腦就得動手術
豬肉務必煮熟再吃!美國佛州大學急診科醫師加利(Sam Ghali)日前分享一張CT掃描照片,只見這張圖上,布滿了白色如同米粒般的異物,係因這名患者吃下沒煮熟的豬肉,感染了「囊蟲病」(cysticercosis)。根據外媒《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加利解釋,囊蟲病是由「豬肉絛蟲」引起,蟲卵會隱藏在未煮熟的豬肉裡,一旦被人類吃下肚,就會在腸道中孵化成幼蟲,而幼蟲會鑽過腸壁、進入血液,擴散到全身各處。不過,牠們在被人體免疫系統殺死後,會形成堅硬的鈣化囊腫,在CT掃描圖上,就會呈現出白色橢圓形的「米粒」。加利進一步說明,除了吃下未煮熟的豬肉外,這些蟲卵也可能因糞口傳染染疫,這種傳播方式主要因感染者在上廁所後沒有正確洗手而發生,或者蟲卵透過人體排出後,汙染水源而致。報導指出,如果鈣化囊腫進入大腦,將會引起頭痛甚至癲癇發作,也可能讓人出現意識混亂、頭暈、腦積水等病症,在這樣的情況下,通常需要手術進行切除;若囊腫到達眼睛,恐怕會使人視力模糊,造成其他感染問題。對此,加利也強調,囊蟲病的預後情況通常很好,但不幸的是,仍有一些病例將會致命,據估計,全球每年約有5000萬人感染,導致約5萬人死亡,「所以應該盡力保持清潔、經常洗手,永遠不要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豬肉」。
26歲女「1天喝6杯珍奶」 胸部流出綠膿醫看傻:飄陣陣惡臭味
手搖飲料喝太多,身體恐無法負荷!急診科醫師柯世祐曾遇過一起驚人病例,一名26歲體態豐腴的女子稱發燒掛急診,但檢查後沒異狀,直到她表示胸口會痛,衣服掀開秒竄出惡臭味,還發現右胸下流出黃綠色膿汁,確診是蜂窩性組織炎感染;而柯世祐一問之下,發現她不愛喝水、愛喝奶茶,一天還能喝到6杯,才知道病因是病態性肥胖。日前柯世祐醫師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一起和肥胖相關的驚悚病例,他說病患是一名26歲女子,身高160公分、體重卻有120公斤,她到醫院就診時發燒到39度,但沒有其他症狀,也確認過沒有遭蚊蟲叮咬。但病患表示她胸口會痛,掀開衣服發現胸部下緣因為她過胖、常常摩擦,大面積皮膚都紅紅的還「皮都破破爛爛的」。令柯世祐醫師驚訝的是,女病患右胸下緣還不斷流出黃綠色膿汁,惡臭陣陣撲鼻,他當下推斷女病患是蜂窩性組織炎感染;對此,女病患不好意思地說,她胸部摩擦狀況有段時間了,最近才出現感染的症狀。柯世祐醫師告知女病患,傷口需要好好換藥,並服用抗生素,但最大關鍵是她已經是病態性肥胖,得到減重門診減肥才行。柯世祐醫師詢問她平日飲食是否過量,女病患自稱自己吃不多,但從小到大都不喜歡喝水,偏好喝奶茶解渴,出社會後特愛珍珠奶茶,1天喝6杯都不是問題,讓柯世祐聽了很震驚。據悉,衛福部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統計中,癌症、心臟相關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下呼吸道慢性疾病、腎臟相關疾病、肝臟相關疾病」這8種,都與肥胖有關,尤其現代民眾常常喝手搖飲料,過度攝取糖分就容易造成肥胖。
全台飆高溫!10天418人熱傷害 醫示警:不渴也要喝水
全台氣溫炎熱令人難受,根據衛福部統計,7月截至10日,全台已有418人次因熱傷害就醫,已接近去年7月全月的一半,光是6日一天就高達50人次。醫師指出,氣溫超過30℃時,每上升1℃,死亡風險就上升3%,炎炎夏日應避免在中午到下午3點進行戶外活動,如須外出,務必每15到20分鐘喝一次水,不口渴也要喝。今年7月才過不到一半,全台熱傷害就診已累計418人次,平均每天有41人次。相較去年7月全月熱傷害就診累計887人次,今年恐怕會更多。衛福部說明熱傷害定義,包括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熱水腫等,以及氣候過熱導致的意外事故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醫師鍾稟彥說,熱中暑的早期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噁心、皮膚發紅發熱且乾燥、心跳加快和呼吸急促,若不及時處理,症狀往往會迅速惡化,出現高燒(體溫超過40°C)、意識混亂、抽搐甚至昏迷。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榮譽理事長、高雄榮總重症醫學部教授黃偉春指出,高溫環境下會導致水分蒸散,血液變得濃稠,血管內皮容易受損而產生血栓,導致心肌梗塞。而水分蒸發也會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太高或太低都可能引發心律不整。鍾稟彥提醒,應盡量避免在最熱的時段外出,通常是中午到下午3點。如必須外出,要確保充分補水,每15至20分鐘喝一次水,即使不口渴也要主動飲水,穿著寬鬆、淺色、透氣的衣物有助於散熱,對於必須在高溫環境工作的人,應調整作息,增加休息頻率,並在陰涼處休息。室內也不可輕忽熱傷害,尤其高齡、慢性病族群更要留意。黃偉春說,當氣溫超過30℃,每上升1℃,整體死亡風險就會上升3%。一旦環境溫度超過30℃,就要想辦法降溫,最重要的是保持體內水分充足,每天飲水量應達到2000到3000毫升,保護自己避免因熱傷害而造成憾事。
急診醫聞到「死亡的味道」! 病患講到一半突「整個人發黑」猝死
如果發現左上臂痠麻,一定要提高警覺。急診科醫師魏智偉近日分享案例,一名病患一直覺得身體不舒服,憑著急診室醫師的嗅覺,聞到了死亡的味道,緊急將病患送到急救區,沒多久病患突發黑猝死,所幸經過搶搶救,人有清醒。魏智偉在《醫師好辣》表示,病患的冠狀動脈血管本身就不太好,已經放過支架,原本心臟科就已經安排他2天後要住院,再用心導管去做一次檢查,可是病患在前一天就覺得胸口悶悶的,說不上哪裡不舒服,就覺得怪怪的,因此先到區域醫院檢查。魏智偉透露,病患當下心電圖、心肌酵素都正常,而當時的醫師建議,「反正明天都要去心導管檢查,那不如你現在就去」,因此病患就自行開車到急診室;到院後,病患一樣自述,不知道哪裡怪怪的,說不上來,有覺得左上臂痠麻。魏智偉坦言,身為急診室醫師的嗅覺,聞到死亡的味道,「當時我覺得他不太對,而且有點冒冷汗,我就把他推到急救區。」魏智偉提到,讓他印象深刻的是,病患裝好監控生命的儀器後,自己走到旁邊關心狀況,結果就瞄到旁邊的監視器在跳那種,死掉的人當下沒有呼吸心跳才會出現的心律,原本病患還在講話,結果講到一半人黑掉,完全定格不動,當場猝死。魏智偉說,幸好當時在急救區,立刻實施電擊,9分鐘電擊4次,插管後人有清醒,緊急送去做心導管,這才發現他3條血管都塞住了。
南韓女實況主來台熱倒在街頭!醫推斷恐「罹2病」非中暑
台灣正式進入夏季,連日天氣不斷飆出36度高溫,讓民眾哀聲直呼熱到快中暑,南韓一名女實況主「五月」近日來台旅遊,恰巧遇上酷暑,她昨(29日)晚間9時許獨自在街邊直播時,突面露痛苦呼吸困難倒地昏厥,疑似中暑被緊急送醫,所幸救治後並無大礙。對此,有急診室醫生推斷,該名女實況主可能是「罹患2病」而非中暑。南韓女實況主「五月」昨(29日)晚間前往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知名景點「林家花園」附近直播時,疑似中暑引起身體不適,從直播畫面可見,她披頭散髮地蹲坐在路邊,臉色慘白露出痛苦神情,還伴隨急促的呼吸聲。她急忙用英文向路過的民眾求救,但礙於語言隔閡卻遲未有人伸出援手,直至她最後體力不支倒地昏迷,一名目擊男子才緊急衝上前幫忙,協助撥打救護車救援,此段畫面曝光後,網友紛紛認為「五月」可能是受不了台灣高溫,才因此中暑病倒路邊。對此,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急診科醫師李宜恭表示,意識改變、胡言亂語及體溫升高均是中暑患者的常見症狀,且「熱中暑」為死亡率高達50%的急症,但女實況主經送醫休息後,短時間內便獲得好轉,加上她在影片中情緒激動,推測女實況主可能是熱痙攣或熱衰竭,合併過度換氣症候群,症狀不像中暑那般嚴重。
龜殼花從洗衣機下竄出 南投婦慘被蛇吻急靠血清救回一命
端午節是華人熟知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其實又被稱為「五毒日」,由於天氣炎熱,五毒 之中的蛇類雨會開始頻繁出沒!在南投名間鄉,就有60歲的婦女在家洗衣服時,不慎被躲在洗衣機底下的蛇咬傷,當時家人機警拍下蛇的照片,經醫護人員檢視,確認婦人是被出血性毒的龜殼花咬傷,及時救回一命。南投醫院醫師依照片研判凶手是「咬人王」龜殼花,立即幫婦人施予抗蛇毒血清。(圖/南投醫院提供)這名60歲的黃姓婦女,11日在家洗衣服時,發現有蛇躲在洗衣機底下,不慎被蛇攻擊咬傷,根據南投醫院說法,黃姓婦人在晚間洗衣服時,發現洗衣機底下有動靜,家人用棍棒往洗衣機底部撈,沒想到竟撈出一條蛇,受到驚擾的蛇突然攻擊,朝婦人腳踝咬一口,當婦人抵達醫院時,右腳踝出現紫色瘀痕且腫脹疼痛難耐。據院方人員表示,幸好家人慌忙之中仍記得拍下攻擊蛇類的照片,提供給醫師參考,經注射血清治療、住院觀察,傷口迅速消腫,隔天已康復出院。另據三立新聞網引述據南投醫院副院長、急診科醫師洪世昌說法,台灣夏季溫暖潮濕,蛇、蟲類活動頻繁,民眾若不慎被蛇咬傷,可用手機拍照或錄影拍下蛇的外觀特徵,供醫療人員辨識。洪世昌指出,由於不同的毒蛇種類,需要不同的抗蛇毒血清治療,若能及時注射合適的血清,會大幅提升治癒率。若被蛇咬傷,千萬不要自行處理傷口,例如吸吮或切開傷口、塗抹精油等,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降低感染機率。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國內每年有近千人被毒蛇咬傷,常見毒蛇分別是出血性毒的龜殼花、赤尾青竹絲、百步蛇;神經性毒的眼鏡蛇、雨傘節,以及兼具出血和神經毒的鎖鏈蛇。
不止酒傷肝!他長期喝「這飲品」提神 「肝指數爆表」慘掛急診
都說酒精傷肝,但其實不只酒精會損害肝功能,提神飲料也可能造成嚴重的肝損傷。近期急診醫師賈蔚就分享自己曾經遇到的個案,表示有一名中年男子因長期感到疲倦無力,前往醫院急診求助,經檢查後確診「急性肝炎併黃疸」,但他卻沒有B型或C型肝炎,也表示自己不喝酒,進一步詢問後才發現是因為長期飲用提神飲料。聯新國際醫院副院長、急診科醫師賈蔚在《醫師好辣》節目中表示,有一名中年男子因長期感到疲倦無力,某天來掛急診。男子經檢查後,發現肝發炎指數極高,確診為「急性肝炎併黃疸」,但男子自述無家族病史,也沒有亂服用藥物,檢查結果確定並沒有感染B型或C型肝炎,病患也說明自己沒有飲酒習慣。賈蔚醫師進一步詢問後才得知,該病患在工地工作,每當感到疲勞時,就會飲用提神飲料,且頻率還不低,近20年來每天都喝一瓶,近期因體力下降已增加到每天兩瓶,然而因為這些飲料含有高濃度的酒精,長期飲用下來,最終導致男子肝功能受損。賈蔚醫師也解釋,很多人誤以為提神飲料不含酒精,但實際上這些「酒精性機能飲料」含有8%到10%的酒精濃度,比啤酒還高。賈醫師也感嘆,男子並不知道提神飲料含有酒精成分,加上本身工作勞累,長期大量飲用這些飲料,最終導致肝臟無法承受,肝指數爆表。他提醒大家,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任何含酒精的飲品都會增加肝臟負擔,長期飲用會嚴重危害肝功能。衛福部也曾指出,市面上常被民眾當作提神飲料分為兩種:一為不含酒精,或酒精含量低於0.05%的機能飲料,內含咖啡因及綜合維他命等成份,如活力旺、蠻牛、康貝特等,因其被歸列為食品,可在一般商店販售;另一種為酒精濃度高於8%(V/V)以上,內含生藥抽取液及維他命類營養劑,如保力達B、維士比等,為衛福部核准的「含酒精之西藥內服液劑」,是「指示藥品」,不是提神飲料,依法規規定僅能在藥房或藥局販,且須經藥師、藥劑生指示使用。衛福部解釋,「含酒精之西藥內服液劑」其酒精濃度高,攝取過量會抑制人體中樞神經,造成精神肢體不協調等現象;長期大量服用也會傷害肝臟機能。正在服用鎮靜類藥物(如安眠藥)、感冒藥(如抗組織胺)也要避免飲用這類飲品,以避免酒精造成鎮靜效果過份增強。需高度專注力工作者,疲勞時應作適度休息,千萬不要於工作前或工作中使用「含酒精之西藥內服液劑」,別把「藥」當「酒」喝!身體健康工作安全才有保障。衛福部提醒民眾,不含酒精,或酒精含量低於0.05%的機能飲料,含有高濃度的咖啡因(300mg/600 ml),提神飲料能發揮提神的關鍵,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咖啡因的刺激,這種預支精神和體力的方式,只是短暫性的,且長期飲用提神飲料,可能造成咖啡因成癮現象,導致平常容易出現情緒躁動,不喝情緒就差,反而感覺愈喝愈累,注意力無法集中。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藥劑科鄭淑文主任也表示,含酒精類提神飲品是一種藥品,工作期間盡量不要飲用,以免危害安全,如果真的要喝也是在工作結束後飲用。購買「含酒精之西藥內服液劑」應前往具有藥事人員駐店管理的藥局、藥商購買,並由現場執業的藥師或藥劑生提供專業諮詢說明用法用量後,依指示服用,否則飲用過量,不但無益健康,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聚餐後全身冒腫塊 60歲男「眼張不開」險休克…醫揭原因:5症狀注意
一名60歲男子近日聚餐引發嚴重過敏,全身多處蕁麻疹且眼睛紅腫、呼吸喘不過氣。台中慈濟醫院急診科醫師莊浩凌診斷為合併過敏性休克及血管性水腫,急救處置緩解,避免插管也化解死亡風險。醫師提醒,嚴重過敏潛在致命危機,千萬別輕忽。據了解,男子自知有吃蝦過敏病史,家聚相約到海鮮餐廳也不敢碰蝦子,沒想到餐後幾個小時全身紅腫疹塊,連眼睛都張不開,喉頭緊緊喘不過氣,緊急送到台中慈濟醫院急診室治療。家屬懷疑可能吃到蝦膏料理或軟殼蟹。莊浩凌透露,病人全身性紅腫,到院時血壓只剩70幾,先注射強心針緩解呼吸道症狀,減少插管機會也降低喪命風險。醫師指出,幸好及早送醫,一旦延誤,可能因吸道阻塞與過敏性休克而不可挽回。急救處置後,病人慢慢清醒但喉嚨仍有堵塞感,給予藥物氣霧吸入治療。莊浩凌說明,蕁麻疹成因最主要是接觸到外來過敏原,誘發身體免疫系統的巨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發眼睛癢、流鼻涕,甚至皮膚起紅疹等過敏反應,最大宗病因是甲殼類食物,尤其是帶殼海鮮如蝦子、螃蟹、龍蝦、蛤蜊等。過敏水腫生在喉頭,會阻塞上呼吸道甚至可能致命。(示意圖,非本文個案/台中慈濟醫院提供)莊浩凌提醒,有過敏特殊體質的人會因堅果甚至巧克力引發,也有芒果、鳳梨、荔枝等水果引發過敏病例,動物毛皮及塵蟎等也不能忽略。更有人因空氣冷熱交替變化,甚至生活作息不正常就引爆蕁麻疹。他說,醫學研究發現小朋友發燒皮膚起一塊一塊的風疹,是因為病毒感染誘發過敏反應,建議常有過敏反應的人出現蕁麻疹後,要記錄接觸過的物品、食物,儘量避免再接觸。醫師提到,處理蕁麻疹依嚴重程度決定,眼睛癢、皮膚長斑塊屬於輕症;嘴唇、眼皮腫甚至眼睛都睜不開就屬於「血管性水腫」,如水腫在喉頭,會阻塞上呼吸道甚至可能致命;更嚴重的是,誤食過敏藥物或被蜜蜂叮咬引發「過敏性休克」,必須緊急送醫。莊浩凌強調,通常接觸過敏原後兩個小時會開始有症狀,輕微過敏時可冰敷、多喝開水多休息,一天、半天後能改善,一旦暈眩無力、呼吸困難,甚至腹痛、臉色蒼白冒冷汗,意味已有危險症狀,就要趕緊就醫。
堅信「冷水澡強身健體」…他突昏倒地板全是血 頭部8公分撕裂傷急送醫
洗冷水澡可強身健體?一名70多歲的老翁因為在浴室昏倒,被家人發現時已經躺在血泊中,緊急送醫過後,發現頭部有達8公分的撕裂傷,而經過詢問後才知,老翁堅持每天洗澡都要用足夠冰的水,天氣太熱還要加冰塊。對此,醫師就指出,如果水太冷,可能會讓迷走神經興奮,進而使心跳變慢,太過刺激才會暈倒。急診科醫師柯世祐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他之前在急診室遇到一位老翁,被救護車送進醫院時,床上已經滿滿一灘血,老翁的家屬則透露,老翁是在浴室昏倒,待他們發現時已經倒在地上了,過段時間老翁醒來,也看見身旁的地板上全是血。經過醫師檢查,老翁的頭部有將近8公分的撕裂傷,且傷口很深,老翁回憶起事故當時,表示他只是沖一沖水,然後再醒過來,便發現自己倒在地上,不記得發生了什麼事。此時,老翁的妻子才提到,上次也曾發生過類似狀況,由於丈夫從年輕時就,就堅信「冷水澡可以強身健體」,天氣太熱還會加上冰塊,更覺得只要一天不洗冷水澡,就會容易生病,洗完冷水澡反而精神很好、心臟有力、皮膚變好。對於老翁這樣的迷信,柯世祐就提醒,如果洗澡時水太冷,有時候一經刺激,就會使得迷走神經興奮、心跳變慢,而那位老翁大概就是類似情況,在大熱天受到冰水刺激才暈倒。後來,柯世祐也勸說老翁,直言「每次動不動就摔,你有一天會摔到腦袋,真的出血怎麼辦」,老翁才終於答應「以後不會加冰塊」。
樹上掉下綠色長條物!他隨手一拍遭蛇吻「腫成砂鍋大拳頭」 急診醫提醒:快拍照錄影
一名網友日前經過一棵樹下,突然感覺有什麼東西掉在肩膀上,下意識伸手拍掉,結果竟然是一條綠色的蛇,他也因此遭咬傷,就醫治療之後,左手仍「腫成砂鍋大的拳頭」。對此,急診科醫師翁梓華也提醒,若民眾真的被蛇咬傷,首先千萬不要打牠,否則恐招來二次攻擊。最聰明的做法則是以拍照錄影的方式紀錄蛇的外觀,以協助急診醫師判定蛇的種類,並及早送醫用蛇毒血清治療。有網友17日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二館》發文透露,他當天經過一棵樹下,突然感覺有東西掉下來落在右肩膀上,於是他下意識用左手拍掉,導致手背慘遭蛇吻,急忙就醫打血清,不過左手「還是腫成砂鍋大的拳頭。」原PO也無奈表示,醫師說他下意識拍掉的動作,被蛇解讀為是要攻擊牠,所以才會被咬,他也提醒「現在應該算春季吧,各位也要小心些了!」貼文曝光後也吸引網友熱議,許多人都認為原PO遇到的應該是台灣6大毒蛇之首的赤尾青竹絲,「這有毒,好在你有趕緊處理」、「青竹絲毒性很強」、「赤尾的耶,出血性蛇毒」、「還好咬手,咬到脖子可能就沒辦法發言了!算是很幸運了!」也有人嘲諷原PO「被赤尾青竹絲咬到,竟然還能鎮定的拍照,真令人佩服不已」,但也有人解釋,「正確做法啊,要讓醫生知道被什麼咬到,才施打什麼血清不是嗎?」對此,急診科醫師翁梓華其實也曾在臉書粉專《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發文說明,大多數的蛇是怕人的,對於蛇來說,見到人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逃跑」,除非一直受到刺激,蛇蛇才比較容易進入緊戒狀態,「如果真的不幸被蛇咬了,也不要驚慌,毒蛇的毒液通常是毒蛇拿來對付獵物用的,人也不是蛇蛇們的獵物,有時候毒蛇咬你也不見得會噴出毒汁,醫學上我們稱之為乾咬(Dry bite)。」翁梓華也提醒,若民眾真的被蛇咬傷,首先千萬不要打蛇,打牠可能會讓招來二次攻擊!比較聰明的做法是用拍照錄影的方式,紀錄蛇的外觀,急診醫師都有經過專業訓練,可以協助判定蛇的種類。再來是不要吸吮或切開傷口、不要塗抹精油或草藥、不要火烤或冰敷、也不要拿止血帶綑綁患肢,以上的方法不僅沒辦法有效止痛,甚至還可能增加感染機率,或導致血管收縮讓組織更容易壞死,「蛇咬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式是『蛇毒血清治療』,及早叫救護車前往醫院會是相對明智的選擇。」
學生上完課「集體掛急診」 醫曝關鍵:這類人快離開
游泳池通常都會定期去加含氯的消毒劑,但如果聞到味道很濃,建議擇日再去。急診科醫師賈蔚透露,過去曾發生一群小朋友來掛急診,一問才知他們剛上完游泳課,因此推測,可能是消毒劑味道的問題。急診科醫師賈蔚在《醫師好辣》表示,有一次上班,突然一個老師帶了一群小朋友來掛急診,大約6、7個學生,「我想說發生了什麼事。」賈蔚提到,每個人症狀不一樣,但大部分都是咳嗽,其中1、2個會喘,果然一聽支氣管有咻的聲音,後來一問才知,他們剛上完游泳課。學生集體掛急診。(圖/翻攝自YouTube/醫師好辣)賈蔚說,「我們知道游泳池為了讓水質變得比較好,不要有細菌增生,通常都會定期去加含氯的消毒劑,那加上去後,通常空氣裡面就會有一些氯氣,大家消毒完會有一段時間是暫時不開放,等到味道稍為比較淡的時候才開放,可是有時候你時間雖然是沒有說很短,但是如果你的通風不好的話,它的空氣裡面,的確還是會有很強烈的濃濃的味道。」賈蔚指出,小朋友的支氣管對這個味道的刺激又更敏感,而當天小朋友的游泳課在上午,可能距離消毒的間隔時間比較短、空氣流通比較差,所以很多小朋友上完課後開始咳嗽,有氣喘的小朋友甚至喘起來。賈蔚建議,所以像游泳池,如果你進去之後,聞到味道真的很濃,加上你又有支氣管、氣喘病史的話,你就改天再去會比較好。
半夜睡覺「狂流汗」竟診斷為淋巴癌 醫示警:「5症狀」該注意
一名中年男子深受夜間盜汗所擾,情況甚至嚴重到會半夜醒來擦汗、衣服全濕透,無奈只好就醫求診,未料最終檢查出爐,確認罹患淋巴癌。醫師示警,若夜間盜汗合併發燒、畏寒、體力減退、胃口變差、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務必要特別小心,應盡快就醫檢查。睡眠期間嚴重出汗很危險!急診科醫師賈蔚日前分享,一名中年男子長期受到夜間盜汗困擾,有時還會半夜醒來擦汗、衣服濕透,已經嚴重影響睡眠,就醫求助過後,才發現對方罹患了淋巴癌。賈蔚在《醫師好辣》節目中提到,該名患者由於嚴重盜汗問題,使他時常得半夜醒來擦汗再重新入睡,被醫師問及是否出現其他異常症狀時,包括體重減輕、長期倦怠、發燒、畏寒等,對方都表示沒有。對此,醫師建議他,如果再次睡到一半起床擦汗,可以先測量一下體溫。賈蔚接著說到,男子返家過後,經2周的觀察,發現晚上又盜汗時,體溫大約都落在37.8至37.9的微燒,於是他迅速至急診就醫,並在醫師安排之下做全身胸腹斷層掃描,沒想到在腹內看到許多淋巴結,確認診斷為淋巴癌。因此,賈蔚藉此衛教並提醒,很多的血液疾病,諸如白血病、血癌、淋巴瘤等,都會讓人體出現夜間盜汗的症狀,如果伴隨著發燒、畏寒、體力減退、胃口變差、體重減輕等症狀時,就要有所警覺,「如是這幾種狀況組合在一起的話,大概都不是好事。要不是一些很特殊、不易診斷的慢性感染」。
80多歲翁長期腰酸背痛!醫一照發現「被癌細胞侵蝕」:已轉移
腰酸背痛的狀況許多人都有經驗,而一名80多歲的阿公則是長期受此困擾,多次就診都未見改善,甚至被診斷為骨質疏鬆等問題。某天深夜這位阿公被背部的一陣巨痛痛醒,家人擔心是主動脈剝離,因此將他送急診,結果檢查後竟是確診攝護腺癌骨轉移。急診科醫師賈蔚在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案例,一名80多歲的阿公因為長時間受腰痠背痛所苦,就醫時被診斷為骨質疏鬆、退化或長骨刺,醫院只安排他做復健,但幾個月過後仍痛苦難耐,整個背部痛到無法忍受才就醫治療。在所有醫護人員都以為是主動脈剝離的狀況下,賈蔚便立即為阿公掃電腦斷層,但結果並非主動脈受傷,而是到處都被癌細胞侵蝕過的痕跡,同時宣布阿公確診「攝護腺癌」。賈蔚建議家屬先讓阿公住院檢查,結果就發現果然是攝護腺癌骨轉移,因此他就先靠著一些放射性治療為對方減緩疼痛,後續將再視病況決定以化學治療或其餘方式處理。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核子醫學主治醫師黃玉儀曾表示,攝護腺癌骨轉移部位常見於脊椎骨、骨盆腔、肱骨及大腿骨,輕者感覺身體痠痛或關節不適,嚴重者則可能併發脊椎骨壓迫性骨折而導致癱瘓。因此她提醒,如為攝護腺癌高風險族群或已知罹患攝護腺癌患者,建議應定期或視症狀進行骨骼掃描追蹤檢查,熟齡男性若有長期不明骨頭痠痛症狀,也應儘速就醫檢查。黃玉儀說明,只要在骨髓功能還未變得太差、骨頭發生劇烈疼痛前,趁早檢查並及早發現病因,並配合醫師接受適切治療,就有機會延緩骨轉移惡化的狀況發生。
地震別找黃金三角!急診醫曝「保命SOP」:別衝去開門
全台今(3)日上午7點58分發生有感地震,花蓮地震規模則是來到7.2級,造成全台各地災情嚴重。急診科醫師翁梓華曾警告,以往地震宣導「要躲黃金三角」觀念是錯的,因研究顯示,強烈地震會使大型家具位移,所造成的輾壓傷反而更易成為致命關鍵。地震發生時,熟記「趴下、掩護、穩住」3要訣,被證實能有效減少傷亡。翁梓華曾在粉專《急診柯南.翁梓華醫師》發文指出,地震時要趕緊找到黃金三角(Triangle of Life)的概念是由加拿大專家庫普(Doug Copp)所提出,建議地震發生時要立即躲在「桌子、沙發、冰箱等等大型家具邊」,如果這時旁邊牆面倒塌,能藉此而創造出「黃金三角」增加生存機率。然而,翁梓華說近年來的論文皆指出黃金三角,反而可能成為致命關鍵;因為強震會讓大型傢俱位移,進而造成輾壓傷(Crushing injury),反而容易成為致命關鍵。根據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學論文研究指出,地震中最常見的傷亡來自於「建築物的倒塌」,其次是「被掉落物砸倒造成的受傷」,建築物的倒塌不在我們可控的範圍,但對於「可能被掉落物砸到造成傷害」,熟記「趴下、掩護、穩住」三要訣,被證實能被有效減少強震時的傷亡憾事。趴下:面對強震是會讓人完全無法站立的!在強震震倒你之前,重心放低避免站不穩跌倒撞到重要器官造成的傷害會是第一個能保護自己的關鍵。 掩護:掉落物造成的頭頸部外傷是地震傷害的致命,透過爬行快速尋找頭頸部的掩護,會是能保護自己的第二關鍵,如果真的找不到掩體,則可以用肢體作為頭頸部的保護。圖 穩住:在地震平息之前,用手抓住掩體,讓身體處在保護掩體的底下,這時記得要隨時注意掩體是否能完整保護著身體,如果可以適時的調整讓身體能被完整保護急診柯南表示熟記上述3法則之外,還有4個重要事項:1.如果人在室內,就留在室內:根據統計顯示,留在室內,比起嘗試跑出屋外造成的跌倒、被掉落物砸傷,更為安全2.別再衝去開門:現代的建築中,門已經不是建築物中最堅固的架構「鋼骨才是」,衝去開門只會增加自己被掉落物砸中的機會,同時如果門都會因為地震而變形,樓梯間也大多早就變形而難以逃生3.如果人在室外,就留在室外:就地找空曠的地方就地尋找掩護,切記不要找高牆、建築物作為掩護,掉落下來的東西,可能瞬間要命。4.如果在開車,請停妥並且待在車上:汽車上市前都需要做安全撞擊測試,算是相當不錯的掩體。
無國界醫生1/加薩走廊戰火「早產兒奮力一握」 急診醫:生在這樣的世界,我深感抱歉!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主義組織哈瑪斯(Hamas)去年10月7日爆發戰爭,加薩最大難民營遭砲擊,「無國界醫生」緊急撤離22名國際救援人員,包括第一次出任務的林口長庚急診科醫師洪上凱。以哈開戰已四個月,如今身在台北街頭的洪上凱,仍心繫加薩走廊當地人民及同事,他說,「總覺得任務還沒結束。」今年34歲的洪上凱,中學時代就立志當無國界醫生。無國界醫生是一個獨立的人道救援組織,專注在國際間提供緊急醫療援助,團隊成員來自159個國家,超過6萬7000名前線人員每天在世界各地提供醫療照護。洪上凱2023年7月第一次出任務,前往巴勒斯坦的加薩走廊,參與優化當地急診流程,為期半年。加薩走廊與台北市面積差不多,共有230萬人口,長期受到以色列與埃及監控,當地本來就偶爾會有空襲事件或火箭試射。「10月7日那天,我在睡夢中被火箭彈聲吵醒,一直響不停讓人覺得不對勁,下樓走出住宿,看著天空無數彈軌,才知道戰爭開打了。」加薩走廊開始被密集轟炸,令洪上凱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轟炸的清真寺距離他辦公室僅有70公尺。「當時沒人敢說話,房子搖晃、玻璃破裂,附近居民哭泣、尖叫與祈禱聲,整整持續30分鐘。」洪上凱於2023年7月從台灣出發,在加薩北部的印尼醫院工作,主要負責協助優化急診系統及臨床技術。(圖/MSF提供)身為急診科醫師,洪上凱平時習慣隱藏情緒,但在加薩走廊時,卻止不住激動與淚水。「當時醫院已斷水斷電,一位母親抱著早產小孩等待就醫,我伸手觸碰寶寶時,他竟然緊緊抓住我的手指,我當場哭了出來。」洪上凱記憶猶新,那一刻只想對寶寶說:「出生在這樣的世界,身為人類的一員,我深感抱歉。」以色列當局在10月13日向加薩北部發出撤離令,官方規定外國人道援助工作者才能出境。洪上凱跟著撤離隊伍抵達埃及邊境的拉法關口時,許多民眾試圖闖關,場面混亂中,一名母親突然將年幼的孩子遞給無國界醫生成員,邊哭邊說「救救這個孩子」。「什麼樣的狀況,才會讓一位母親無助地送走孩子?她只求一絲絲希望讓孩子活下去。」他歷歷在目地說。洪上凱在11月初提早結束任務,11月5日回到台北。「加薩走廊的那26天戰火日子,最困頓時,我們要分配飲用水、計算每人每天的卡路里攝取量,但我們還是每天開會討論如何調度醫療資源,試著維持人道救援組織的使命。」洪上凱說,他可以很驕傲地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情形下,無國界醫生始終沒有背棄最珍貴的價值。洪上凱回來台灣後,有時在台北的街頭還是會突然閃神,需要幾秒鐘的時間告訴自己現在是安全的。面對許多人稱讚他是英雄,洪上凱感到萬分不安和歉疚。「不安是因為經過前線任務後,更明白即使用盡全力,能夠改變、拯救的其實真的不多,無奈、低潮、徒勞無功更像是我們的日常。」仍有許多當地無國界醫生在加薩走廊堅守岡位,為民眾提供治療與物資補給。(圖/翻攝自MSF網站)據加薩走廊衛生部最新消息,過去24小時新增127死,累計至少2萬8985人死亡、6萬8883人受傷。截至2024年2月7日,「無國界醫生」在加薩南部的4間醫院,提供外科手術支持、傷口照護等,同時也提供乾淨水補給,支援20個水分配點並每天提供8萬升的水給當地民眾。洪上凱仍心繫著跟他一起在加薩走廊共事的300多位無國界醫生當地員工,「我總覺得任務還未結束,在無國界醫生的宗旨裡,見證與發聲是我們與眾不同且引以為傲的成分,而在這次任務更彰顯了它的重要。」無國界醫生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無國界醫生於1971在法國巴黎成立, 由13位醫生和記者在奈及利亞比亞夫拉(Biafra)見證戰爭與飢荒後,基於「無論性別、種族、宗教、信仰或政治立場如何,所有人都應該要能夠獲得醫療服務」信念,而創建的獨立組織,專注在國際間提供緊急醫療援助,並將人們的苦難對外發聲。初期共有300名志願者參與無國界醫生救援行動,包括醫生、護理師和其他工作人員。1999年,該組織獲諾貝爾和平獎。截至2022年,無國界醫生在全球超過75個國家或地區進行人道醫療工作。開戰兩年的俄烏戰爭中,無國界醫生2023年在烏克蘭長達1,000公里的戰線上,進行6萬多次診症和諮詢,為超過1000名戰爭傷患提供義肢和復健服務,以行動診所和救護車在前線附近運作,讓民眾獲得基本的醫療保障。無國界醫生2016年於台北設立辦事處,至2019年正式成立財團法人無國界醫生基金會,希望加深台灣民眾對組織及其人道醫療工作的認識,同時希望引起更多人對人道危機的關注。
中年男子胸悶血壓高險得「一症」 急診醫罕見開罵:救人就是開心
急診科醫師白永嘉說,他罵了一名中年男子,因為他胸悶血壓高,他要安排男子做胸腔電腦斷層,但男子要求開藥吃,結果他一罵,才發現患者真的主動脈剝離,「病人不罵真的不行,救人一命就是開心。」白永嘉在臉書說,「一位中年男性,胸悶血壓高,心電圖還好,我請護理師測量四肢血壓,並請病人完全禁食,上靜脈留置針降血壓並準備安排胸腔電腦斷層,告訴病人要排除主動脈剝離的可能。」患者說,「你給我開藥回去吃就好」他要回去睡覺,又不是老人。白永嘉指出,「完全狀況外好心給雷親,氣到我的血壓快比他高,真的凍未條,罵了一頓之後,不知道是不是我真的太兇,他勉強同意做檢查,結果真的是主動脈剝離!」白永嘉稱,「有時候病人不罵真的不行,救人一命就是開心,被投訴也沒差。」此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太優秀了,在生病時能遇到你這樣認真負責仁心仁術的醫師,真的是何德何能」、「辛苦醫生跟護士了」、「救人一命,功德無量」、「感謝有您避免了一樁因為無知與固執險些釀成的悲劇」、「新的一年祝福這位病人有新的心從石心變肉心」。據了解,主動脈剝離是致死率很高的心血管疾病,如果放著不管,至少5成的病人會在48小時內死亡,7成的人2個月內死亡,9成半年內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