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男爸
」上班族出車禍想請1個月…求醫師開診斷證明書 他看X光傻眼:離職比較乾脆
一名急診專科醫師於近日分享,一位40多歲的病患騎車車禍,傷勢並不嚴重沒有骨折,只有四肢幾處擦傷以及左大腿挫傷,自行走路沒什麼大問題,等傷口換藥完成,病人要出院時,突跑進來診間問他,能否開個診斷證明書,要請假用的,且還要他幫註明宜休養一個月。對此要求,他也不禁搖頭,當下聽完差點脫口而出「那你有沒有考慮辦離職,比較乾脆?」醫師近日在臉書專頁「急診男爸one」發文指出,一位40多歲的病患騎車車禍,傷勢並不嚴重,大概就是四肢幾處擦傷以及左大腿挫傷,而挫傷部分有些微瘀青與紅腫,但自行走路並沒什麼大問題,病人則要求照X光,結果確實如預期沒有骨折。當時等傷口換藥完成,病人要出院之際,突然跑進來診間問他「醫生,能開個診斷證明書給我嗎?」表明要用來請假,還說「阿對了,可以幫我註明:宜休養一個月嗎?」醫生聽完便盯著他問「一個月?又沒骨折也沒住院,怎麼可能休養一個月啦」,他竟回說「可是我有受傷,剛剛公司說最長可以請3個月欸,但我想說先請一個月就好了」。對此要求,醫生心裡想自己不可能開出這種診斷書,聽完還差點脫口而出「那你有沒有考慮辦離職,比較乾脆?」讓他相當傻眼。
急診塞爆沒床位!心悸中年男「坐輪椅」急救 醫生怨「根本看不完」
近期不少急診室醫生都曾指出「急診壅塞問題」,日前一名醫學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就表示,急診室已經持續一個月塞爆,且完全沒有改善跡象,「來來來,都給我來,急診要塞就塞好塞滿,反正病人就是看不完清不掉,心累眼神死啊」。該名醫師在臉書粉專「急診男爸one」分享了近期急診室的壓力,「急診塞爆的狀況已經持續一個月了啊,完全沒有改善,一點改善的曙光都看不到呢」,他也描述了兩個印象深刻的案例,第一個案例是一位80多歲的老婦人,因呼吸困難和血氧濃度僅80%被送到急診,但只能坐在輪椅上,等了近20分鐘才有空床讓她躺下。該名醫生也分享了第二個案例,病患是一名中年男子,因心悸、冒冷汗、血壓低和EKG顯示VT,因為沒有空床的緣故,他只能坐在輪椅上接受同步整流電擊,這對病人來說是巨大的心理陰影。醫師也提到,某天急診室無法提供足夠的推床,許多病人被迫躺在擔架上,一位救護車公司人員表示,擔架每小時的費用為1700元,「跟國外的急診醫療費用比起來還是很便宜啦,來來來,都給我來,急診要塞,就塞好塞滿啦,反正病人就是看不完清不掉,心累眼神死啊」。事實上,根據《ETtoday新聞雲》的報導,近期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也召開全國醫學中心院長視訊會議,討論新冠疫情是否增加了急診負荷,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則表示,台大急診壅塞是老問題,不是因新冠疫情所致。吳明賢指出,急診壅塞絕非單一原因,很多人過於簡化問題,這是多年的問題,不能指望短期內解決。
28歲男洗澡「超過30分鐘」 家人破門驚見他「雙眼上吊」倒臥浴室
每年冬天時,衛福部都會呼籲民眾使用熱水器時,一定要保持良好通風,並注意熱水器選購、安裝、定期檢驗,就是擔心發生一氧化碳中毒。日前急診醫師「急診男爸one」也分享了自己經手的個案。一名28歲男子進入浴室洗澡,超過30分鐘仍未出來,家人驚覺不對勁,破門而入才發現他倒在地上。急診醫師「急診男爸one」近日在臉書分享這起事件,一名28歲男子在假日下午洗澡,但進浴室超過30分鐘仍無動靜,家人敲門也無反應。這情況也讓家屬相當擔憂,察覺異常後選擇破門而入。家屬一進入浴室就發現男子倒臥在地,毫無意識,立即打電話叫救護車。「急診男爸one」表示,男子送醫時雙眼上吊、牙關緊閉,初步判斷為癲癇發作,立即給予藥物治療,然而卻家屬表示男子無癲癇病史,「急診男爸one」遂安排各項檢查,發現患者一氧化碳血紅素數值高達60%。經過詳細詢問後,才得知該男子家中使用瓦斯熱水器,且安裝在無對外窗的浴室內,這種情況極易導致一氧化碳中毒,「自家居住環境,真的要注意,留意家中通風狀況,才能避免一氧化碳中毒」。衛福部國民健康署也在官網指出,由於一氧化碳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無刺激性的氣體,如果密閉環境中室內空氣不流通,加上使用瓦斯時,瓦斯燃燒不完全,容易產生大量一氧化碳,人體在沒感覺下大量吸入,經常導致昏迷,若未能及時救治,往往會造成死亡,即使救活者,也有一成中毒者會留下後遺症。因此國民健康局也呼籲,民眾在選購熱水器時,首先應該注意熱水器是否有通過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檢驗合格,並貼有「TGAS」標示。熱水器正確安裝,且應依居家通風環境狀況,選擇適當型式的熱水器,如發生中毒時則應立即將病人移至空氣新鮮處,並迅速送醫急救。最後再次提出呼籲,使用熱水器時一定要保持良好通風,留心紗窗積塵、陽台晾曬衣服及窗簾是否影響空氣流通,以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中年男4天沒大號掛急診 等不及醫師開藥…靠廁所1設施秒洩洪
若沒有固定排便,對身體健康會有影響。有一名中年男子掛急診,因為4天沒大號,肚子嚴重脹氣,但沒等醫師開藥,就馬上衝洗手間,過了20分鐘就順利解決,而功臣竟是廁所的一項設施,讓醫師哭笑不得。醫學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在臉書粉專《急診男爸one》指出,有一名50多歲男子急忙掛急診,自述4天沒有排便,感到肚子脹氣,想大號又拉不出來,看對方相當著急,他馬上問診並做理學檢查,隨後開立灌腸藥物,要幫忙處理「難解之屎」。出乎意料的是,當他還在輸入資料,印完藥單後,病患一溜煙跑去廁所,過了20分鐘後,看到對方滿面春風,開心表示:「醫生,我已經有大出來了,不用幫我灌腸啦」,更大讚急診室的廁所好上很多,因為馬桶旁有手把可以抓住,如此便很好用力,「不然在家裡上好久,都上不出來」,這讓他聽了恍然大悟,原來急診廁所有這麼好用,但也希望不要再有下次了。男子大讚馬桶旁邊的手把可以抓住,好方便用力。(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據了解,現在多數人住家都是使用坐式馬桶,只有公廁才會出現蹲式馬桶,國外曾有研究發現,使用蹲式馬桶的人排便時間減少,也會覺得更輕鬆,因為蹲著更符合人體排泄系統的結構,主要原因就是蹲式比坐式的「肛直腸角」角度要大。假如有排便不順或便秘的困擾,可以嘗試使用蹲式馬桶,或是使用坐式馬桶時,在腳底下加個小板凳,會使腿肚的角度較小,更容易排便,也能減少腳痠麻的現象。
這「6嚴重急症」急診室一堆 醫示警:5症狀中3小心了
醫學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於5日在臉書專頁急診男爸one發文指出,在急診工作時,總會遇到許多急症,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破裂、糖尿病酮酸中毒、血糖過高昏迷等,而這些嚴重的急症,其實都跟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脫離不了關係。醫師也說,代謝症候群就是個很好用來評估自身是否為這些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5項中,符合任3項,就得要注意了。醫師表示,心肌梗塞、腦中風、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破裂、糖尿病酮酸中毒、血糖過高昏迷都是急診檢傷1至2級的代表,且這些嚴重的急症都跟慢性三高疾病脫離不了關係。而代謝症候群就是個很好用來評估自身是否為這些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一般只要符合代謝症候群的族群,統計上都顯著有更高的風險會罹患高血壓,高血脂或糖尿病,腦中風和心臟病的風險也大幅提升。醫師也分享了,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標準,並指出5項中,符合任3項,就是有代謝症候群。腹部肥胖(腰圍):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三酸甘油酯偏高:TG值≧150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HDL-C 男性<40mg/dL、女性<50mg/dL醫師最後則提醒民眾,為了自己的健康,應趕量起腰圍量、血壓,健檢抽血報告數字也要對起來,若符合代謝症候群診斷標準,飲食、運動、生活型態就得費點心思優化調整。
80歲嬤「硬學女兒做深蹲」 下秒跌倒…啪一聲後悔了
長者在平時活動時,都需要放慢且評估自身身體狀況,否則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受傷。醫學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於近日分享,有名80多歲的婦女,看到女兒在旁做深蹲,竟硬要跟著做,而後一不小心就跌倒了,導致手腕骨折必須開刀治療。對此,醫師也提醒,雖然要活到老動到老,但不適合的運動還是要避開。醫師近日在臉書專頁「急診男爸one」發文指出,幾天前有位80多歲的婦女在跌倒後手撐地板,導致手腕腫脹變形,來醫院掛急診,醫師當下一看就是手腕骨折,照完X光後,發現果然是橈骨骨折。而在等待骨科醫師照會的同時,婆婆的女兒也趕來醫院,在得知要開刀後也面露懊悔,解釋了媽媽當時的狀況,她說媽媽看到她在做深蹲就硬要跟著做,結果一不小心就跌倒了。對此,醫師表示,深蹲這種運動對80多歲的長者來說,有點太勉強了,雖然要活到老動到老,但不適合的運動還是要避開。而國民健康署也提供6式坐姿,訓練長者肌力、肌耐力的運動,讓長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安心運用。每次動作維持3至5秒,重複做10至12次,每個動作可以做3組,過程當中若感到疲憊記得休息一下或補充水分後,千萬不要勉強自己。一、往上伸懶腰:雙手交叉掌心朝上,若肩膀不會疼痛,可再稍微向上伸展,以舒展上肢進行暖身。二、左右彎個腰:一手高舉過頭向對側彎,彎腰伸展腰部肌肉。三、雙手梳梳頭:雙手摸頭,雙肘打開,練習完成生活自理的梳洗動作。四、坐姿抬起腿:雙腳左右輪流屈膝抬腳,訓練大腿肌耐力,並維持軀幹穩定。五、轉體抬個腿:雙手放在頭後方,身體轉向一側,抬高同側大腿,腳盡量抬高,讓膝蓋碰到手肘,作可訓練肩膀關節活動、軀幹肌耐力、下肢肌力。六、雙手畫圈圈:雙手放置於椅子兩側,兩手握拳,同時畫圈,模擬推輪椅的動作,訓練手臂及肩膀活動,這動作可讓失能者增加自理移行的能力。
這2類人注意!流感、新冠雙夾擊 急診醫曝「6重症前兆」:快就醫
秋冬時期是病毒的流行季,不僅季節性流感盛行,新冠肺炎疫情也不斷升溫,對此,急診部主治醫師指出,近1個月來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患明顯增多,症狀包括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醫師特別提醒,如果本身是65歲以上或有慢性病的患者,要留意是否有出現「6症狀」,因為這可能是重症前兆。醫學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日前在臉書粉專「急診男爸one」發文指出,近1個月來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患明顯變多,除了可能是流感所致,也有可能是新冠快篩陽性的患者,「所幸大多都還是輕症,頂多因為發燒或是肌肉酸痛與喉嚨痛,導致不太舒服的感覺,多半沒有嚴重的併發症」。醫師進一步提醒,如果本身是65歲以上的長者,或是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像是腎臟病、糖尿病、癌症、肥胖、慢性肝病、慢性肺病、氣喘等,都屬於高風險患者,記得要就醫讓醫師評估,是否要開立公費口服抗病毒藥物。此外,高風險患者還要注意是否有以下6點重症前兆,分別為「血氧下降、呼吸困難、持續胸悶胸痛、心跳過快、血壓降低、意識不清」,醫師提醒若出現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檢查,讓醫師評估是否有併發嚴重肺炎,以利後續治療。最後醫師也呼籲,前往戶外人潮較多的地方,或是相對擁擠的室內空間,仍建議民眾要戴口罩以避免感染,保護自身健康。
氣溫驟降…1小時3腦出血病患送急診 醫估:人數直線上升
這幾天氣溫直直落,寒流來襲也要多注意身體狀況。對此,醫師表示,許多人因為低溫血壓升高送急診,腦血管患者也變多,他預估就醫人數會直線上升,「天冷氣候務必要注意保暖,避免溫差造成的不適感。」醫學中心急診部主治醫師20日在臉書粉專《急診男爸one》說,「這幾天氣溫驟降,許多病患因為血壓升高,造成不適來急診就醫,而腦血管疾病也跟著明顯變多。」上班1個多小時,就有3個腦出血病患,分別為50和47歲男性,以及64歲女性,「監視器因為血壓飆高,噹噹噹一直響不停,神經外科醫師也在急診穿梭波奔,大家一瞬間就忙碌了起來,接下來幾天,氣溫持續下探,腦血管與心血管疾病的病患就醫人數,應該也是會直線上升。」急診男爸one呼籲,「若本身有高血壓的患者,天冷氣候務必要注意保暖,避免溫差造成的不適感,並且按時服藥,早晚規律監測血壓以避免高血壓相關的急症!」國民健康署提醒,低溫容易誘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呼籲民眾注意「朝5晚8」,一天之中兩個時段最危險,清晨5到6時,以及晚上8到9時,尤其是有心血管高風險族群,像是民眾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是有抽菸、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等,不適合清早外出運動,最好等早上8-9點以後;晚餐後不要立即外出或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再行運動。不論何時,長者外出一定要做好保暖,戴帽子和圍巾尤其重要,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也要記得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