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單
」 營收 AI 台積電 經濟部 輝達AI妖股斷腰 2/不甩美超微財務風暴! 供應鏈台廠:貨照出、錢照賺主因是「這個」
「輝達已向我們確認,他們並未更改配置。美超微跟輝達密切的合作關係,預期不會有變。」美超微電腦財務長David Weigandy在台灣時間11月6日美股盤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這樣表示,因為全球投資人都在關注,當前AI教父輝達(NVIDIA)是否會因美超微的財報風波而轉單給其他業者。不過,相關的台廠影響已呈現在股價上。法人點名台廠的美超微供應鏈,包括雙鴻(3324)負責水冷板,尼得科超眾(6230)是母公司日商Nidec供貨CDU,南俊國際(6584)為伺服器滑軌,華泰(2329)伺服器占成品事業營收約60%,其中九成訂單來自大客戶美超微,優群(3217)則供應伺服器DDR 5連接器。 而風暴第一排就是台灣老牌顯卡廠麗臺(2465),去年6.69億元私募案,由大訊與肯微入主董事,這兩家就是美超微的親兄弟,也讓麗臺搖身一變成了「泛美超微集團」,今年3月更成立伺服器事業部門,與美超微合作開發液冷AI工作站和AI伺服器,搶吃北美與中國大陸商機。大訊與肯微去年加入麗臺經營團隊,要共同開發AI產品,搶北美與中國大陸商機。(圖/劉耿豪攝、報系資料照)麗臺董事長盧崑山在6月時還開心表示,今年AI伺服器營收可望入帳,讓本業跟醫療事業都拚獲利。麗臺今年前三季財報累計營收26.67億元,營業毛利2.29億元,毛利率8.61%,合併稅後虧損3.11億元,EPS為-3.71元。原本受惠於AI專案進帳,麗臺8月營收一舉站上4.27億元,為2008年以來同期高點,加上第三季底後將有新品逐步出貨,挹注業績回溫。沒想到美國興登堡研究8月的放空報告,加上11月美超微下市危機,讓麗臺股價跟著美超微一起動,今年6月股價最高還有137.5元,8月摔完一波到83.1元,11月再摔到74.3元,11月13日收盤價則為73.3元。不過美超微概念股近期止跌反彈,主要還是因AI大浪帶動真金白銀的收益,台灣相關產業鏈已有相當地位,轉來轉去,都還是他們拿到訂單。美超微伺服器滑軌獨家供應商南俊國際表示,2018年美超微也曾下市,當時並未影響該公司實際的接單出貨,目前實際業務面來說,既有專案的出貨都按照計畫進行,開發GB200伺服器滑軌,原訂第四季試產,明年初量產的時程也未變,表示並未看到訂單減少或轉單現象。不過股價曾因連7日下跌達10.59%,11月13日收盤價則為162.5元。雙鴻也表示,美超微訂單沒有變化,明年首季量產的產品計畫都如期進行,而美超微的貨款向來也均如期支付;長期而言,即便出現轉單效應,因現階段檯面上主要的AI伺服器大廠都是雙鴻的客戶,衝擊不大,持續看好展望。「其實美超微在2018年也發生過這件事情,但供應商紛紛跳出來說『貨照出、貨款照樣拿到,都有賺到錢』,我認為這次對供應鏈公司的影響不會很大。」大華國際證券投顧分析師蘇建豐表示。 萬寶投顧執行長王榮旭也認為不必擔心,因為台灣廠商也供應給其他AI伺服器廠商,整個出貨量沒減少,只是對象挪移,就算輝達真的轉單移到戴爾、技嘉,也都是台灣零組件廠「分食」掉,以國內供應鏈客戶分散的情況,沒有太大影響。技嘉近期因AI產品讓營收、股價雙雙大漲。(圖/報系資料照)轉單消息利多,也讓台系供應鏈如技嘉及華擎等相關股價大漲,事實上,技嘉營收近期的確大幅攀升,9月營收267.36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64.31%,10月營收257.72億元 年增53.72%,AI伺服器方面,出貨主力輝達Hopper平台系列產品動能強,甚至不斷有急單挹注。13日股價收在300.5元。英業達(2356)近來憑著最新的GB200晶片與液冷技術,也融入輝達供應鏈,為了配合未來AI伺服器產能需求,甚至打算在墨西哥新建高壓變電站,以確保產線所需之龐大電力。10月合併營收646.8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0.1%,更創下歷史新高。13日股價收在51元。其實也有法人表示,輝達H100的訂單是美超微領先,但新機種GB200的最大代工廠其實是鴻海(2317),所以只要AI伺服器還在旺,台廠就都能分一杯羹。
中東戰事起航運股24日飛高!萬海漲9.94% 星宇航走揚4.22%
台股24日加權指數22,431.78點,上漲了146.25點,漲幅達0.66%;貨櫃三雄、航空四雄股價皆飛高、成交有量,萬海上漲9.94%,星宇航空明天(25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連日股價走揚,今天收盤漲幅4.22%,而星宇於2022年9月登錄興櫃即將於第四季10月下旬掛牌上市;同樣預計創新板轉上市的台灣虎航也跟漲。以色列於當地時間23日空襲黎巴嫩、中東戰事再起,貨櫃股今天多走揚,萬海漲停板收在90.7元,上漲了8.20元,漲幅最多達9.94%,成交量達99,536張;陽明則以67.6作收,上漲了3.10元,漲幅達4.81%,成交量154,930張;長榮則是收在204.0元,上漲了9.00元,漲幅達4.62%,成交量60,061張。興櫃股星宇航空24日以30.15元作收,上漲了1.22元,漲幅達4.22%,成交爆量3.5萬張;長榮航空收在37.85元,上漲了0.50元,漲幅達1.34%,成交量78,158張;華航收在21.65元,上漲了0.15元,漲幅達0.70%,成交量26,996張;台灣虎航則是收在62.5元,上漲了0.60元,漲幅達0.97%。其中,星宇航空近日成為股市焦點股,股價站上30元。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表示,待掛牌上市後,公司進入下一個階段,將秉持初衷,帶領公司持續創新及成長,落實公司治理,服務來自全球的旅客。星宇航空2023年總營收為224.72億元,年增568%。其中,客運營收為197.47億元,年增767%,疫後第一年即由虧轉盈,小幅獲利,稅後淨利1.49億元,每股盈餘0.08元。2024年上半年營收為163.33億,年增65%,稅後淨利9億,年增172%,每股盈餘0.39元,相較去年同期增加0.21元。2024年1-8月客運營收為202.88億元,年增率62%,主要於全球客運需求回升,票價維持高檔,載客率均維持八成以上,同時新機持續交付,提升整體運力。除此之外,2024年1-8月貨運營收為17.65億元,年增率83%,成長主因除公司持續引進廣體客機增加北美航班及載貨容量外,因應電商及AI相關產品需求持續成長,市場急單陸續湧現導致艙位供不應求,載貨量表現優異。星宇航空自2018年設立迄今六年,全力發展北美東南亞轉機航網,現有機隊規模共24架,包括13架A321neo、5架A330neo及6架A350-900,預計年底將會再交2架A350-900,機隊數達到26架,並將持續引進A330neo、A350-900及A350-1000機型,預計2029年整體機隊規模可達53架;並已訂購5架A350F貨機,預計將於2027年開始交機。航網部分,星宇航空截至2024年12月共飛航31條航線,除綿密的亞洲區域航網,亦擴及北美西岸三大城市:洛杉磯、舊金山及西雅圖三條航線,更與阿拉斯加航空的緊密合作,未來會持續尋求與不同航空業者簽訂客、貨運聯航協定,期望爭取更多策略性合作機會,共同創造雙贏局面,並預計於明年底展開申請加入航空聯盟計畫,希望透過聯盟之間的代碼共享、共用貴賓室、飛行常客等合作計劃。
星宇航10月掛牌上市 股價23日大漲2.79%
星宇航空(2646)將在本周三25日舉行上市前業績發表會,預計10月下旬掛牌上市,今天(23日)股價則提前先行反映,股價目前來到最高29.10元,上漲了0.79元,漲幅達2.79%,成交量8694張。星宇航空(2646)2024年8月總營收為33.09億元,年增率60%。其中,8月客運營收28.40億元,年增57%,由於暑期旺季即將進入尾聲,本月旅運市場受開學潮所驅動,載客率仍維持八成以上,業績穩健。貨運市場方面,8月營收為3.28億元,連續6個月突破歷史新高,月增9%,年增131%,因應電商及AI相關產品需求持續成長,市場急單陸續湧現艙位供不應求,反映今年貨運淡季不淡價量有撐,星宇航空美國航線貨運亦受惠於美國電商、半導體市場蓬勃,載貨量表現優異,並且第四季為全球消費旺季,市場樂觀預估這波熱潮可望延續到年底。航網規劃部分,星宇航空繼舊金山、洛杉磯之後,於今年8月開航美國第三條航線西雅圖,該航點為合作夥伴阿拉斯加航空基地,旅客可銜接阿拉斯加航班前往美國內陸多達一百個航點,大幅強化轉機彈性。星宇航空9月初再新增印尼雅加達航線,首度插旗印尼,飛往星宇航空第一個位於南半球的航點。持續佈局東南亞往返北美轉機航網。此外以台中機場作為第二基地,星宇航空拓展台中航線的腳步也未停歇,除現有的台中-澳門、台中-峴港、台中-高松包機外,已陸續開賣台中-富國島及台中-沖繩航線。隨著機隊運能擴大,星宇航空冬季班表持續瞄準高票價的日本旅遊市場,台北出發至福岡、熊本及仙台航線陸續放大機型以A330neo飛航,為迎接第四季聖誕及新年等旅遊潮預作準備。美西航點亦將陸續於年底開始增班,洛杉磯預計於12月底增加為每週10班,西雅圖則計劃於明年年初增班為每日飛航。展望未來航空客貨運市場,將持續運用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搭配高效能機隊,拓展精品航空及轉機市場。8月底甫交機第六架A350-900客機,今年底前預計將再引進2架A350-900,整體機隊規模今年底可達26架。此外,星宇航空訂購的5架A350F貨機計畫於2027年開始交機,預計2029年可交付完畢,屆時客貨齊衝刺,搭配日益完善的航網,可望再創營運高峰。
桓鼎-KY董座鬧雙包 中國業務連年虧損「總經理幹掉董事長」
桓鼎-KY(5543)23日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董事會解任原董事長張建智,由董事總經理莊宏偉兼任新董座。遭解任的張建智昨日發3點聲明,強調董事會決議無效;今莊宏偉也透過公關公司發新聞稿直指張建智主掌期間連年虧損、經營效益不彰等等,董座鬧雙包戲碼持續進行中。張建智25日發出3點聲明包括:一,8月22日公司董事會散會,無須經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二,董事長之解任及選任以臨時動議為之,無效。三,綜上所述,桓鼎董事長仍為張建智,而非莊宏偉。今日莊宏偉透過新聞稿回擊,8月22日召開臨時董事會,由張建智擔任會議主席,關於解任原董事長及改選新任董事長皆事先已列入董事會開會通知之討論與表決議案,並非臨時動議,然原任主席張建智竟以獨立董事未全體出席,無法表決解任董事長為由,未經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逕行宣布散會,然此舉業已違反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第13條第2項之規定。內容強調,在張建智自行宣布散會並自行一人離場後,現場出席董事則依照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第13條第4項準用同法第10條第3項規定,在場董事則依法互推陳帝生董事擔任會議主席,並經在職三分之二以上出席董事以及出席董事過半數同意後,依照章程、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以及公司法規定合法選任莊宏偉為新任董事長。新聞稿也指出,新董座莊宏偉先生於2020年加入桓鼎集團,不僅著手調整金屬建材海外銷售業務策略,更係領軍啟動綠色能源新業務佈局,包括2020年下半年100%併購台灣甲級營造廠—聯鋌營造、2021年下半年轉投資電池模組廠-佐茂,2022年成立100%持股的桓鼎能源子公司,瞄準全球能源轉型、搶灘綠色能源戰略目標,近兩年更係攜手日本經銷商Roctona Co.,Ltd.、電動車充電解決方案供應商馳諾瓦科技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MOU),目前已擁有2個日本商用儲能示範案場及1個台灣光儲充EV充電站示範案場等實績,今年下半年起同步與馳諾瓦規劃建置海外示範點,擴大綠色能源業務海外市場銷售佈局。莊宏偉表示,今年起金屬建材外銷自有業務接單、出貨比例已優於與德國OWA集團代工合作表現,挹注2024年上半年金屬建材海外出貨櫃數年增7成以上,不僅如此,綠色能源業務營收佔比仍保持超過5成水準,除今年上半年受惠智慧穿戴裝置、交通工具相關領域的電池模組急單需求,加上儲能牆系統產品小量出貨等貢獻,帶動上半年綠色能源業務銷售成長,且進一步觀察2021年以來至今年第一季綠色能源業務合計貢獻獲利2,542萬元,有效創造集團良好營運現金流及主要營運成長業務。對於換董理由,文中也點出,原希冀憑藉張建智豐富財務相關經驗,客觀數據化精進集團經營能力與發揮執行策略成果,以張建智主掌中國金屬建材業務佔集團營收比重約3成,近年中國業務營運管理經營效益不彰,造成2022年虧損5,406萬元、2023年虧損8,813萬元,對於中國金屬建材業務無法獲得即時充分透明,且過去3年每年皆被主管機關發內控缺失函,全然視控股公司與大陸事業體遵循內控制度與公司治理如無物。展望桓鼎集團下一步,莊宏偉表示將調整精進金屬建材整體業務體質,全力衝刺綠色能源業務動能,提供客戶新世代儲能用能解決方案定位,有機會於今年底前陸續取得歐洲IEC、日本JIS安規認證申請,助力帶動儲能牆銷售逐步放量,同步爭取與電動車充電站營運商、充電樁設備商、外銷區域經銷商、表後儲能/光儲方案商等洽談業務合作機會,以開創集團未來營運新格局。
晶鑽生醫H1獲利有望贏過去年 總座:拚Q3自有品牌取證+上市
晶鑽生醫(6815)今(10)日舉行法人說明會,總經理謝佳憲表示,將以七大成長動能作為2024年目標,包括完成現增擴大海外市場布局、ESG高分子生物醫材全球取證、啟動品牌直營、代理、授權、申請科技事業許可、汐止廠房取得GMP投入量產、持續代理儀器充實產品線、研發新醫材進入臨床試驗。晶鑽生醫今年完成醫美全產品線整合,目前已逐步收到整合效益,持續繳出亮眼成績單,5月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後,6月單月營收達8561.1萬元,年增41.6%,累計前6月營收3.9億元。6月營收因為缺貨、供不應求,以致營收較上月稍微下滑,已下急單備貨。上半年獲利有望超過去年全年,下半年將維持與5月、6月等的基調成長動能。晶鑽生醫今年將持續加強海外布局,美特拉拉提線材已經成功跨足中國市場,從台灣擴展至中國、香港、泰國等東南亞國家;7月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展開美特拉線材發布會,象徵晶鑽線雕品牌即將在中國起航的契機,下半年可望在美特拉線材拿到中國許可證後迅速打開中國市場,贏得市場先機。新品方面,公司研發新型的聚「雙旋」乳酸新品搶台灣首張PDLLA海外市場銷售許可,近期積極取證,期待Q3能盡快上市,順利在台灣取證後,泰國合作夥伴將隨後跟進申請ThFDA。新型態的組織增生劑透過複合式成分設計,奈米微粒專利結構透過特殊的聚「雙旋」乳化技術,可刺激膠原蛋白增生,符合再生醫美微整形安全無副作用的高規格要求。展望未來,晶鑽將持續以MIT品牌搶攻市佔率,強化國內外培訓組織,積極建置銷售通路,聚「雙旋」乳酸新品料將成為未來營運成長的另一生力軍,晶鑽上半年營運表現耀眼,預期下半年業績將逐季走高,隨著重量級新產品問世助陣,加上國際布局持續擴張,樂觀看待今年營運,雙位數成長可期。
南亞去年獲利創歴年第二低 董座:看好AI新機會「轉型以電子為主」
台塑四寶股東會進入第三場,由南亞(1303)董事長吳嘉昭19日親自主持,去年南亞合併營收為2597.5億元,比上一年衰退26.9%,稅後盈餘0.8元,創下近11年獲利新低,也是上市以來的第二低,他坦言「營運非常辛苦」,不過南亞會積極轉型,目前主力產品為電子材料,看好接下來有AI等四大動能,南亞已轉型為電子為主,「相信今年下半年會有更好的成績。」 台股19日創下盤中23275.3點的歷史新高點,不同於權值股與電子股高歌猛進,台塑四寶19日股價都力拼平盤,南亞盤中小跌0.6%、約在50元左右。吳嘉昭表示,南亞旗下包括塑膠加工、化工、聚酯和電子材料等4大產品事業,其中化工、聚酯皆因中國大陸新增產能、造成市場供給過剩,外溢到海外地區的價格戰,加上他們的房地產問題未解,排擠消費造成需求面萎縮,營運相當辛苦。不過吳嘉昭也表示,塑膠加工產品方面,南亞近年陸續跨入醫療、電子用材料、新能源車等新應用領域,拓展高階產品及具潛力的新興市場,獲利穩定,加上電子材料現在占公司營收比重已將近一半,接下來看到許多新機會。吳嘉昭表示,儘管去年消費性電子需求不佳,加上美中科技戰的負面影響,客戶觀望,僅以短急單因應,導致各項產品銷售量、價都低於前年,但今年電子產業迎來四個主要的發展機會,包括5G到6G等通信技術的升級,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AI相關領域的廣泛應用,以及半導體先進封裝材料的需求,以上均需要更高端的材料支援,就會是南亞電子材料的機會。為求永續發展,南亞也將著重在導入新技術、開發新事業,包括發展高速通訊與AI創新應用材料、生技與醫療健康應用醫材、及低碳與綠色產品等領域。
全球晶圓代工產值Q1季減4.3% 「這家中企」連超兩位竄升季軍
調研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12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今年第一季消費性終端進入傳統淡季,動能稍顯疲軟,僅AI伺服器在全球CSP巨頭投入大量資本競逐、企業建置大語言模型風潮下異軍突起,成為支撐第一季供應鏈唯一亮點,第一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產值季減4.3%至292億美元,第二季產值也可能僅有低個位數的增幅;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國際受惠於IC國產替代趨勢,第一季營收季增4.3%至17.5億美元,反而優於同業,市占達5.7%、一舉超越格羅方德與聯電,躍升至第三名。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12日股價收在909元歷史天價,常被外界拿來比較的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儘管外媒不斷唱衰,認為美國實施晶片出口管制,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但最新數據顯示,其威力仍不容小覷。TrendForce調查顯示,第一季消費性終端進入傳統淡季,雖供應鏈偶有急單出現,但多半是個別客戶庫存回補行為,動能稍顯疲軟;與此同時,車用與工控應用需求在通膨、地緣衝突、能源等總經風險不減反增情境下,前景悲觀而持續修正。第一季的排行也出現明顯變動,中芯國際受惠於消費性庫存回補訂單及國產化趨勢,第一季排行超過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與聯電躍升至第三名;格羅方德則遭車用、工控及傳統資料中心業務修正衝擊,滑落至第五名。儘管AI相關的HPC(高速運算)需求相當強勁,台積電第一季仍遭逢智慧型手機、NB等消費性備貨淡季,營收季減約4.1%,收斂至188.5億美元,不過其他同業也面臨消費淡季挑戰,因此市占得維持在61.7%;第二季隨著主要客戶Apple進入備貨週期,及AI伺服器相關HPC晶片需求持續穩健,有機會帶動營收呈個位數季成長率走勢。韓國的三星第一季同樣遭逢智慧型手機季節淡季衝擊,加上中系智慧型手機及周邊企業同樣轉以國產替代,先進製程與周邊IC動能清淡,營收季減7.2%至33.6億美元,市占維持11%;考量Apple在中國市占恐持續遭中系品牌侵蝕,加上Samsung 5/4nm、3nm先進製程尚缺乏具規模客戶、產能利用率低迷,整體營運動能受到抑制,估營收將持平或僅較前季略增。《華爾街日報》報導,ASML艾司摩爾新任執行長福凱(Christophe Fouquet)近日表示,美國對ASML出售EUV微影設備至中國的禁令,可能帶來意料之外的結果,因為美國的限制措施不能阻止中國使用這些設備製造晶片,反而讓ASML無法追蹤這些設備的具體位置和使用狀況;且美國對晶片技術的管制反而激勵了中國,讓中國加快發展自身的技術和生產能力。
AI助力! 5月出口373億美元年增逾3%「連7紅」
財政部昨(7日)公布最新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5月出口373.6億美元、年增3.5%,為連7個月正成長。累計1至5月出口1851.4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次高;進口313.1億美元、月增0.9%。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資通產品穩居出口最大引擎,傳產出現復甦景象,估6月出口上看385億美元、年增19%。據統計,5月出口373.6億美元,月減0.3%、年增3.5%;進口313.1億美元,月增0.9%、年增0.6%;前5月進口1536.9億美元、為歷年同期次高,年增3.2%。出、進口相抵,前5月出超314.6億美元。財政部指出,出口至今年5月為止,已經是連續7個月正成長,主因全球景氣平穩復甦,AI、高速運算等應用商機持續擴散,加上供應鏈存貨回到比較健康的水準;不過,外在不確定因素仍多,客戶下單態度偏審慎、短急單較多,這種特殊的下單節奏,使得出口波動較大,加上部分傳產受國際產能過剩影響,五月出口呈中低成長。主要貨品中,5月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94.2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最高,年增62.4%;但電子零組件年減11%,主因供應鏈重組,部分積體電路出口轉內銷,再透過資通產品出口。受電子零組件增加與礦產品、資本設備等減少之交互作用,年增0.6%。累計1至5月出口年增9.1%、進口也增3.2%,規模值都為歷年同期次高。財政部表示,未來隨著全球經濟復甦步調,仍面臨主要國家推遲降息時程、美中經濟貿易局勢升溫,以及地緣政治衝突等不確定因素,但隨終端需求逐步改善,新興科技應用商機持續拓展,以及國內半導體產業兼具產能與製程優勢,都有利挹注出口動能,下半年可望延續穩健上升態勢。
經濟部攜手光寶、聯發科4大廠 Computex秀低軌衛星等20項技術
經濟部今(4)日於Computex展中舉辦「經濟部科技研發主題館」開幕儀式,主題館匯集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設研院等4大研發單位及明泰科技(3380)、聯發科技(2454)、光寶科技(2301)、緯穎科技(6669)4家廠商,展出近20項創新科技。工研院「AIoT非接觸式廣域生理感測技術」,可廣泛適用從人類到寵物,其三大特色包括非接觸式、即時感測、多元穿戴。(圖/經濟部提供)經濟部指出,適用陸海空的通訊解決方案-「O-RAN戶外基站」,從sub-6 GHz、毫米波到低軌衛星全部產品線功能已開發完成。地面部分攜手明泰科技開發sub-6GHz高功率微基站、與光寶科技合作開發大傳輸量的毫米波基站,已切入歐美日智慧農業、智慧工廠等應用場域在低軌衛星部分,與聯發科技合作完成全球首通NTN手機直連低軌衛星影音傳輸,達成海空覆蓋無死角,推進Pre-6G 全域通訊新紀元。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邱求慧司長表示,Computex為全球資通訊產業最重要的年度盛會之一,AI資通訊是帶動新一波產業投資與數位轉型的關鍵基石,今年產業技術司以主題館方式展現近20項的資通訊科專研發產業化成果,希望透過此次展會,彰顯台灣堅實的科技動能與產業優勢,進一步帶動產業國際合作。展館其他亮點還有可即時許願的「祈福點燈互動系統」:係利用互動顯示技術,整合Line App訊息傳輸技術,民眾可自行上傳祈福內容,並用AI技術可過濾不雅訊息。此技術還可打造3D數位分身,2D照片運用生成式AI,只要30秒即可快速生成3D模型,並已與聯嘉光電、成輝光電、方陣聯合等廠商合作。同時,也展出AIoT健康管理的「非接觸式廣域生理感測技術」,已創造聯盟產業生態系,累積技術授權近千萬,可即時分析、多元穿戴,從嬰幼兒照護到寵物健康照護,跨族群多元應用,以及協助機械螺絲龍頭廠芳生全面提升競爭力的「5G AIoT扣件解決方案」,獲得歐洲客戶公司下單機械螺絲急單生產,帶動業者生產效能提高10%。此外,還有已經與X光平板產業龍頭廠商睿生光電合作的「可撓型鈣鈦礦 X光感測技術」,可用於工業用非破壞性檢測領域,並在南科廠內完成實廠驗證等。
3月外銷訂單翻紅!首季仍年減2.1% Q2拚正成長
近年來外銷訂單概況經濟部統計處22日公布外銷訂單統計,3月金額471.6億美元,年增1.2%翻紅;惟前3月外銷訂單總額1333.2億美元,仍年減2.1%,第7季負成長,雖然電子產品、光學等製品呈正成長,但其餘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較去年同期下滑2.2%至13.9%。展望未來,經濟部預估4月接單前景看好,金額約在430億至450億美元間,年增1.2%至5.9%。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3月訂單轉為正成長的跡象來看,代表廠商庫存去化已經改善,甚至有庫存回補的情況,若中東衝突不再擴大,其他不確定因素不再加入,庫存調整就會告一段落,在終端需求開始回溫,訂單也會有向上的態勢。檢視3月主要接單貨品狀況,資通、電子、光學3種貨類都為正成長,其餘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化學品依舊呈現負成長;黃于玲解釋,從季度數據來看,受惠新興科技商機,以及台灣的半導體先進製程、AI供應鏈等優勢地位,目前已經支持電子業回溫,電子產品也結束連5季衰退。但目前全球終端需求沒有明顯回溫,傳產領域的4種貨類還是呈現負成長,目前廠商還是以急單、短單為主,顯示客戶持續控管庫存,未來需求不明朗。至於傳產何時才能復甦,黃于玲表示第2季有望正成長,但傳統貨品復甦還在等市場復甦的信號,因為目前大陸、香港接單轉正,但復甦信號還是相當微弱,主要是大陸CPI仍在0附近震盪,成長動能不足,加上美中科技角力存在,復甦的不確定性仍相當高。台積電法說會,下修對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率的看法,引發台灣經濟成長無法保3%的疑慮。財政部長莊翠雲昨日在立法院財委會回應立委質詢時表示,第1季出口達1103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最佳成績,年增率12.9%,在AI動能需求強勁、出口暢旺、民間消費回溫,國內外預測機構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皆有3%以上,中經院近期上修至3.38%,主計總處也會在5月發布最新預測,她認為,今年的景氣「不必那麼悲觀」。
是經驗還是歧視? 日網友分析「這種面向的同事」面惡心善…台網友也贊同
近日有一名日本網友在社群網站X上發文,他以日本藝人小日向文世與小澤仁志的照片為舉例,表示如果在製造業看到小澤仁志這種面容的同事,反而會比較熱心好相處,反之,小日向文世這種看起來和藹可親的同事,通常都比較難相處。沒想到這則貼文傳到台灣後,也有不少網友贊同這樣的論點。一名網友在社群網站X上發文,他以「給跨入製造業的新鮮人」為題,表示,如果在工作的過程中,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內容,可以去向工廠內「長得像小澤仁志」(暗指凶神惡煞)的同事詢問,這類型的同事會用簡單易懂的方式來教導你。但網友也提醒,如果當你做錯事情的時候,「長得像小日向文世」(暗指和藹可親)的同事,會讓你很厭煩。後續該名網友也在底下留言區表示,自己其實過去也有寫過類似的想法。該名網友過去就曾拿濱田岳、柄本時生、小澤仁志與小日向文世的照片來舉例,表示四種在工廠內會遇到的同事:濱田岳:手工操作、完成品為主,雖然非常暗淡且沒有活力,但去毛刺的速度非常快。柄本時生:NC機器使用者,不管多忙都不會加班一分鐘,因為方法不好所以工作慢。小澤仁志:擅長多種機械操作,說話非常粗魯,工作環境髒亂,但是最會照顧人。小日向文世:研磨機使用者,態度溫和,但性格非常惡劣。由左上至右下分別是濱田岳、柄本時生、小澤仁志與小日向文世。(圖/翻攝自社群網站X)這篇貼文後來被張貼到臉書社團「日本行銷最前線」後,就有不少網友贊同,從事半導體行業、汽車產業的網友表示「這是真的!」,從事半導體行業的網友也表示「通常裡面左邊(指小日向文世)的會在比較上位,有夠難過」。也有其他網友留言表示「右邊(指小澤仁志)感覺罵一罵就過去了,刀子嘴豆腐心」、「接到急單時,左邊(指小日向文世)會來個「中国大返し」喔,連操五天強行軍日夜趕工」、「慈眉善目,心腸歹毒」、「真的,惡人臉的通常比較好心」、「好像是真的耶,怎麼會這樣」。但也有部分喜愛小日向文世的網友抗議「不許這樣說小日向文世,他可是愛貓人士」、「不要這樣啦,我還蠻喜歡小日向先生」。
台積電2023年晶圓代工市占破6成 網友樂喊「一個打十個」
調研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12日表示,2023年受供應鏈庫存高、全球經濟疲弱,以及中國市場復甦緩慢影響,前十大晶圓代工營收年減約13.6%,為1115.4億美元,2024年有望在AI相關需求帶動下,預估營收年增12%、達1252.4億美元;在前十大排行上,台積電因3nm高價製程貢獻,推升台積電第四季全球市占率突破六成,網友大呼「一個打十個」、「一個人的武林」,但也有網友發現,前十大排行中,中國廠商已擁有三個,且緊逼二哥聯電的地位。集邦的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排中,去年第四季成績第一名為台積電、市佔率61.2%,第二名韓國三星市佔率12.4%,第三名是美國的格羅方德、市占5.8%,第四名是聯電的5.4%,接下來為中國的中芯國際5.2%、上海華虹集團的2%,以色列的高塔半導體1.1%,再來是力積電、合肥晶合、世界先進,都是占1%。集邦表示,研究顯示,2023年第四季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營收季增7.9%,達304.9億美元,主要受惠於智慧型手機零組件拉貨動能延續,包含中低階Smartphone AP與周邊PMIC,以及Apple新機出貨旺季,帶動A17主晶片、周邊IC如OLED DDI、CIS、PMIC等零組件。其中,台積電3nm高價製程貢獻營收比重大幅提升,推升台積電第四季全球市占率突破六成。集邦表示,前五大晶圓代工業者產值占比擴大至88.8%,台積電獨擁逾六成,台積電基於智慧型手機、筆電備貨及AI相關HPC需求支撐,第四季晶圓出貨較第三季成長,帶動營收季增14%,達196.6億美元。其中,7nm(含)以下製程營收比重自第三季的59%,上升至第四季的67%,顯示TSMC營運高度仰賴先進製程,且伴隨3nm產能與投片逐季到位,先進製程營收比重有望突破七成大關。三星同樣接獲部分智慧型手機新機零組件訂單,但多半都以28nm(含)以上成熟製程周邊IC為主,而先進製程主晶片與modem則因客戶已提前拉貨而需求較平緩,第四季三星晶圓代工事業營收季減1.9%,達36.2億美元。格羅方德僅車用領域受惠於多數客戶簽訂LTA,加上平均銷售單價略微優化等,微幅季增約5%;而智慧行動裝置、通訊基礎設施及家用/物聯網等主要應用領域出貨量均下跌,使得總體營收大致與前季持平,來到約18.5億美元。聯電偶有智慧型手機、PC等領域急單拉動,但受限於全球經濟疲弱,客戶投片態度保守及車用客戶進入庫存修正,第四季晶圓出貨下滑,影響營收季減4.1%,約17.3億美元。在消費性終端季節性備貨紅利加持下,中芯國際第四季營收季增3.6%,約16.8億美元,主要是智慧型手機、筆電/PC等相關急單貢獻,網通、一般消費性電子及車用/工控等則反之。第六至第十名最大變動有三,像是力積電受惠於specialty DRAM投片復甦、智慧型手機零組件急單等貢獻營收,上升至第八名;合肥晶合集成獲TDDI急單,以及CIS新品放量,重返前十大排行榜,位居第九名;第三,世界先進受電視相關備貨放緩,車用/工控客戶啟動庫存修正影響,其中又以來自電源管理平台的營收下滑最多,顯示以歐美日IDM為主的車用/工控需求趨於平緩,故下跌至第十名。此外,於去年第三季首次進榜的IFS(Intel Foundry Service),則因CPU正處新舊產品世代交替之際、Intel備貨動能不彰等因素,被擠出前十大排行。值得注意的還有,中國將有32座成熟製程晶圓廠在2024年陸續建成,加上原有44座,等於會有85座成熟製程晶圓廠,包含8吋25座、12吋60座,以及在各國補貼政策驅動下,會對台灣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廠營運出現壓力。
台塑四寶前2月營收2349.8億元年減6.7% 看好3月營運回溫
今年2月遇上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台塑四寶7日公布2024年2月營收,僅台塑化(6505)因油價走強、營收逆勢月增,其餘都是下滑,合計2月營收1124.33億元,月減8.3%、年減14%,總計前二月營收2349.8億元,年減6.7%,但看好近期油價、塑化行情穩步回升,預期3月營運動能回溫。台塑(1301)2月營收129.32億元,月減26.2%、年衰退26.9%;前二月營收304.49億元,年減5.1%。台塑表示,由於中國大陸復甦不如預期,需求減緩,且新增石化產能陸續投產,歐美高通膨及高利率影響購買力,拖累石化產品行情,導致2月各主要產品平均價格比去年同期下跌,幅度介於8到30%。不過春節後陸續復工,且進入塑料需求傳統旺季,市場買氣回溫,台塑調漲3月份PVC、AE、正丁醇、SAP、AN、MMA及EVA等產品價格,同時接單已滿,預期3月營業額會比2月大幅成長;也預計第1季營業額比去年第4季微幅成長。南亞(1303)2月營收167.1億元,月減18.1%,年減23.5%;前二月營收371.04億元,年減11.9%。南亞表示,主要是春節假期與2月天數減少,使兩岸產銷量與營收下滑,但美國則因德州EG-1產能利用率提升、塑膠加工產品客戶增加本地採購等因素而讓營收增加。南亞認為,儘管近來客戶採購保守,仍以短、急單因應需求,整體市況未大幅回溫,但全球通膨已下降,高利率環境可望緩降,加上去年底以來AI創新應用逐漸普及至終端消費產品,增強供應鏈拉貨力道,市況可望陸續改善,所以第二季營收會有較明顯的成長。台化(1326)2月營收256.79億元,月減8.9%、年減8.3%;前二月營收538.65億元、年增0.5%,台化表示,中國大陸過剩產能溢出,加上同業競銷,抵銷油價及成本上漲力道,主要產品行情較去年漲跌互見,不過台化2月營收表現尚可。台化發現,節前市況表現良好,大陸聚酯鏈PTA、聚酯纖維及下游假撚、織機,節前各週的開動率比前二年高,與2021年春節前情況相當,且市場備庫存稍有意願,市場對節後巿況有所期待,市場預測3月下半月可回到正常。台塑化2月營收571.1億元,月增1.2%、年減9.6%。前二月營收1135.62億元、年減8.5%。台塑化2月原油煉製量1401.1萬桶,比1月增加125.4萬桶,主要是定檢在1月下旬完成,2月為全月開車所致;2月產品總銷售量1490.1萬桶,比1月增加65.3萬桶。售價方面,2月產品平均售價比1月增加每桶1.5美元。國際能源署預估第二季全球油品需求比第一季增加至每日平均112萬桶、至1億278萬桶,且OPEC+延長自願減產至第二季,預期第二季油價會保持穩健。
自行車廠「最壞時間已過」急單湧現 桂盟董座:整車及零件出口今年Q3反彈
台灣有「自行車王國」美譽,龍頭品牌如捷安特、美利達產品熱銷全球,但「疫情紅利」的爆發式成長後面臨庫存問題,去年各廠商業績慘澹,經過一整年的去庫存後,今年似乎可看到春燕;「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將於3月6日至9日舉行,展覽規模較去年成長近15%;業者們也透露,今年起陸續有急單出現,顯示庫存消化有成,加上高階運動型、電動輔助自行車等成長力道大,預計今年就是最谷底,大約在第三季後陸續反彈。外貿協會副秘書長邱揮立5日在展前記者會上表示,這次展出主軸為「創新、節能及電動化」,展出攤位達3500個,年增15%、比疫情前成長5%,攤位數創新高。他說,台灣自行車產業2023年全年整車及零件出口量因庫存調節影響而衰退,但業界預測最壞的狀況已過,今年下半年開始庫存消化預期可告一段落,由於自行車產業符合全球永續減碳及健康樂活的趨勢及風潮,未來可望持續成長。美利達表示,儘管現在是歐美自行車市場淡季,但今年以來陸續接到新訂單,加上新車款需求,目前看起來4、5月訂單可望提升,預期第2季末的庫存可望回到正常水位,整體出貨量應與去年差不多。鏈條大廠桂盟董事長吳盈進表示,今年起有部分零件和車種出口出現急單現象,顯示庫存已消化得差不多,依據不同車種與地區,大約會在今年第三季前後開始反彈,已聞到春燕要來的樣子,所以在今年的展覽,可以看到大家已經做好準備讓國外的客人來看,市場即將重新打開。吳盈進表示,自行車作為綠色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淨零碳排的使命當中,絕對是最簡單的解決方案,今年會由自行車永續聯盟提出有關ESG的倡議。
1月外銷訂單484.2億美元優於預期 機械公會:估今年產值1.45兆元
經濟部27日公布1月外銷訂單,成績遠優於預期,訂單金額484.2億美元,月增10.5%、年增1.9%,寫下歷年同月第3高,遠高於原先預估的年減15%,除了AI商機暢旺,機械業也因自動化等需求,訂單量年成長9.5%,為16億美元。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27日也發布「台灣機械產業發展白皮書」,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表示,2023年台灣機械產業產值受景氣影響下滑,降至1.25兆元,但1月業績回升、可預期春燕要來了,預期今年機械業產值可望回升到2022年的1.45兆元水準。1月外銷訂單484.2億美元,較上月增10.5%,較上年同月增1.9%,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表示,主因是AI商機需求強勁,引發接單成長動能,1月急單多,加上各大貨品在農曆春節前的備貨需求,造成1月接單金額遠優於原先預期。按貨品別觀察,電子產品年增16.1%;光學器材因電視面板價格維持高檔,加上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接單增加,年增24.0%;資訊通信產品則因上年同月中國大陸防疫封控解除,比較基期較高,致年減19.3%。 傳統貨品類因自動化設備接單成長,國際鋼價上漲,農曆年前部分客戶提前備貨,加以上年同月比較基數較低,致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機械及化學品分別年增26.2%、25.5%、9.5%及6.8%。 機械公會與工研院27日舉行「臺灣機械產業發展論壇暨白皮書發表會」,提到三大目標是2035年機械產值倍增、突破3兆元,附加價值率35%以上,與人均產值達到600萬元,因機械業是國內第三大兆元產業,從業家數超過1萬4千家,從業人口超過27萬人,副總統賴清德也親自出席。魏燦文表示,機械業是整機、零組件等跨域整合,不是一兩年可以完成,要耗費十年、累積能量才能達成,提出6大建議,呼籲政府要妥善規劃政策延續,包括支持產業深化技術與產品研發創新;建構高效能產學研協同合作網絡;協助產業人才延攬與培育;國產機械設備方案導入補助;協助業界強化國際市場行銷;強化營運及金融財政支持措施。魏燦文表示,包括工具機、塑橡膠機、木工機、金屬切銷機等,訂單漸回溫;主要市場來說,中國市場持續萎縮,不少廠商投資逐漸轉移至美墨邊境、加拿大、東歐等地。談到新台幣匯率,魏燦文指出,相較日圓貶值近12%,新台幣相對強勢,影響機械業出口競爭力,產業期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落在32元區間;至於電價可能上漲,他說,「若電力公司一直賠下去不是辦法」,產業界應積極轉型使用綠電或創電。
地緣風險+春節出貨少 台塑四寶1月營收出爐Q1保守等春燕
近期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加上農曆春節的工作天數減少,是石化業的傳統淡季,台塑四寶7日公布2024年1月營收,台塑(1301)、南亞(1303)雙雙成長,台塑月增16.5%、南亞則月增1.1%;台化(1326)則是月減年增,台塑化(6505)月增年減;對於今年第一季仍是保守看待,期待接下來的中國刺激政策發酵、奧運商機等。台塑1月合併營收175.16億元,月成長16.5%、年成長21.6%。台塑表示,1月營收相較去年12月成長,主要是因配合液鹼及AE客戶船期安排,上月12月部分訂單延至1月交運,加上客戶預期農曆年後價格上漲,提前備料。雖然第1季適逢農曆春節,出貨天數減少,不過因為今年有巴黎奧運商機,且中國大陸新能源汽車持續發展,農曆春節後下游加工廠回補庫存,且中國大陸調低存款準備率2碼,並持續推出刺激經濟政策,將有利石化產品需求增長。南亞1月合併營收203.9億元,月增加1.1%、年成長0.5%。南亞表示,聚酯產品因巴拿馬運河乾旱影響航運,美國廠商增加本地採購取代進口,使南卡聚酯廠業績成長;電子材料產品因農曆年前客戶備貨需求挹注,銷售量提高;塑膠加工產品因美國聖誕節後下游開工、亞洲春節將至,餐飲包裝及飾品需求增加,營收也有成長。南亞也看好美國經濟與中國大陸近期推出的財政政策,不過仍要觀察需求面回溫程度及廠商是否由季節性備貨、短急單轉為常態性補庫訂單。 台化1月合併營收281.85億元,月減少1.8%、年成長10.2%。台化表示,1月營收相較去年12月微幅減少,主要是因PX自用增加減少外售,及萃餘油回售台塑化減少,合計影響6.9億元;SM、PTA下游需求減緩銷售減少1.2億元;PIA部分大陸客戶改由寧波供貨減少0.9億元。不過市況有改善跡象,有春燕到來之兆頭,希望第二季漸漸轉好。地緣衝突則是重大變數,會影響油價上漲,增加石化原料成本,也會影響長程運輸,除了運輸成本增加外,也增添交期變數,客戶會有就近採購的念頭,但若是忠誠度不變,則會提前下訂,反而是助力。台塑化1月合併營收564.51億元,月增加2.0%、年減少7.4%。台塑化1月原油煉製量1275.7萬桶,比2023年12月原油煉製量增加112.2萬桶;1月產品總銷售量1424.8萬桶,比去年12月增加104.4萬桶;售價方面,1月杜拜原油每桶78.8美元,比去年12月上漲1.5美元,1月產品平均售價比去年12月增加0.2美元。烯烴事業營業部分,1月全產品平均售價比2023年12月每噸增加16美元,主要受原料輕油價格上漲與供應吃緊所影響。台塑7日也宣布,為擴展業務需求,向台塑重工購置生產用機器設備,花費總價3.1億元,其中兩案為擴建專案工程,另兩案為更新改善製程設備。
史上第三高!2023出口上看4300億美元 學者:今年追高「還很困難」
財政部9日將公布2023年12月及全年出口,預估12月出口值將落在372億至382億美元,年增率介於4%至7%,出口將迎接連二紅,且2023年全年出口規模上看4,300億美元,將是史上第三高。財政部統計2023年前11月總出口值3,925.6億美元、年減11.5%。財政部表示,根據主計總處預測,依然看好2023年第四季是出口轉折點,但屬於低度成長格局,至於2024年首季至第四季預估均為正成長,回升態勢趨於明朗、黎明曙光已慢慢亮。其中出口主力商品電子零組件,截至2023年11月已連續13個月衰退,但若有短單、急單挹注,電子零組件不排除12月轉正,2024年1月重返正成長則「應該比較篤定」。財政部表示,2023年基期較低,加上全球景氣將略有好轉,AI商機可望延續,供應鏈庫存逐漸回到健康水準後將開始拉貨,對2024年出口表現並不悲觀。五大主要出口市場部分,財政部統計至2023年前11月,台灣對美國出超已經到達308億美元、對東協則是314億美元,雙雙提前刷新歷年全年紀錄,並跨越300億美元的重要關卡。外銷訂單去年11月金額為506.3億美元,年增率0.1%。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但是出口金額仍呈現月減,顯示復甦的力道仍然不足。此外,外銷訂單3成依賴美國,而美國耶誕節消費旺季已經過了,首季原本就會趨於平淡。加以家庭消費、舉債的壓力來到高檔,減弱美國的消費能力。外界預期,美國第2季才開始降息,吳大任表示,降息之後對經濟、消費有多少刺激還要繼續觀察,一般要產生效果大約需要3到6個月,換句話說,台灣今年上半年出口挑戰極大。吳大任表示,2022年8月以前平均每月400億美元,是屬於台灣出口高光時刻,不過今年面臨美國高通膨、經濟挑戰等,要回到400億美元有相當大的困難。另外,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至11月已連16黑,主因電子零組件出口拉貨力道不足,若12月對陸港出口仍無起色,恐將追平史上最長下滑周期。
全球經濟谷底翻轉 中經院:2024年製造業「兔打底、龍前行」
中華經濟研究院19日發布「2023下半年台灣採購經理人營運展望調查」,結果顯示,儘管製造業面臨不均衡復甦以及透明度低的短急單效應,但隨著庫存消化完畢,需求回升,明年台灣出口可望轉好;中經院院長葉俊顯以「兔打底、龍前行」,形容明年製造業的表現優於今年。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也表示,2024年在國際經濟、產業發展、經濟成長動能三面向,都將呈現正向翻轉。報告提到,製造業2023全年之營業收入、平均銷售價格與產能利用率皆較去年大幅下降,分別為-7.50%、-2.19%與-7.68%;製造業的2023年採購價格年增率為-1.22%,為2020年以來首次負值,且低於今年上半年之預期。今年全年資本支出年增率為1.71%,遠不如2023上半年所預期,亦遠低於2022年的12.16%年成長。「我們已經在谷底了。」中經院助研究員陳馨蕙表示,可發現今年下半年的委外代工變多,因為業者對於短期訂單還是很保守,不敢產能全開,現在製造業的低迷,主要關鍵點在於美中經濟走勢,過去業者最關注的是國際能源與大宗物資價格,但現在在等終端需求什麼時候回溫,也就是美國和中國這「兩隻大象」的對抗與復甦。調查發現,有51.3%業者表示已將庫存去化至低於或等於正常營運所需;經濟緊縮速度趨緩,明年就可望向上,中經院調查顯示,製造業預期2024上半年營運狀況將好轉,指數為52.9,2024年上半年的僱用人數與2023年下半年相比擴張,指數為52.1。高仙桂表示,12月美國聯準會為抑制高通膨的暴力式升息已告一段落,廠商的庫存消化得差不多,預期終端需求回溫,還有AI等創新科技引發的需求,台灣半導體在明年應可有二位數成長。預期出口和民間投資明年都將由負轉正,政府與公營事業投資也會大幅成長,將投注大量經費協助企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這些將成為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整體而言,明年將呈現「製造業復甦、服務業持穩」情形。
全球鋼市春燕真的到 中鋼集團訂單滿滿
進入10月後鋼鐵景氣逐漸復甦,不僅鋼廠強力拉抬價格,訂單及出貨量也增加,例如中鋼10月、11月的出貨量皆超過預期目標,價格也逐漸向上提升,價量俱揚讓業者相信鋼市春燕真的來了。今年前三季由於景氣不振,鋼廠普遍慘淡經營,原本預期第二季春燕將至,孰料美國聯準會無預警升息,打亂鋼廠客戶備貨的節奏;進入第三季後業界再度認為春燕要來了,結果大陸經濟欲振乏力,金九銀十轉眼成泡影。第四季鋼市復甦原因。熱軋盤價明年1月齊漲復甦春燕連放兩次鴿子,第四季終於不再當放羊的小孩,美國主力鋼廠在汽車工會罷工結束後開始強力拉抬鋼價,熱軋價從10月迄今每噸大漲逾400美元,歐洲鋼廠同期熱軋行情每噸上漲超過80美元;亞洲鋼廠也陸續加入提價的行列,大陸三大鋼廠明年1月盤價全面調漲,國內龍頭中鋼明年1月熱軋每噸漲500~700元、第一季季盤棒線及鋼板每噸皆漲800元。業界人士表示,全球鋼價漲勢確立,鋼鐵市場復甦的春燕真的來了!不過若是價漲量未增,也只是有行無市,但這次鋼市回溫可是有憑有據,以中鋼為例,該公司自10月起的出貨量都超乎預期,子公司中貿、中鴻同樣訂單接滿滿,甚至外溢到明年1月,也給中鋼底氣「不接利潤低的訂單」。復甦連中下游也有感不同於今年前幾次上游漲價,中、下游卻無法雨露均霑的「上肥下瘦」局面,這次鋼鐵業復甦連中下游業者也有感,例如直接受惠的單軋廠訂單就暴增,鍍面、烤漆廠業績也開始成長,就連冷了一整年的螺絲扣件廠,近期也開始有急單出現。業者分析,鋼鐵的原物料煤、鐵價格都維持在高檔,使得鋼價至少有下檔支撐;根據世界鋼鐵協會預估,明年全球鋼鐵需求量將年增1.9%、約3,460萬噸。此外,由於通膨趨緩、升息循環將告一段落,各國際組織對於明年全球經濟多看好,也有助於全球鋼鐵需求增加。鋼鐵界人士表示,鋼市悶了整整一年,總算迎來復甦的契機,明年若俄烏戰爭、以巴衝突可以趨緩甚至結束,戰後重建的鋼鐵需求更可能拉高不只一個檔次,屆時不僅傳統碳鋼產品,甚至連一直低迷的不銹鋼產品需求都可能出現。
IDC示警終端銷售不佳 面板廠2024第一季恐繼續減產
IDC(國際數據資訊)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資深研究分析師陳建助表示,2023年第四季與2024年第一季的顯示面板出貨季增率恐怕很難成長,除了顯示面板需求的逐季衰退外,顯示面板廠們在未來兩個季度的生產管控策略亦將壓抑顯示面板出貨量。根據IDC最新全球專業代工與顯示產業研究團隊最新的全球大尺寸顯示面板出貨追蹤報告(Worldwide Large Panel Monthly Shipment Volume Tracker)顯示,10月各類大尺寸顯示面板月出貨量均明顯衰退,電視顯示面板(TV Panel)月減7.0%、顯示器顯示面板(Monitor Panel)月減10.9%、筆記本電腦顯示面板(Notebook Panel)月減15.9%以及平板電腦顯示面板(Tablet Panel)出貨月減7.6%。陳建助指出,由於各面板買家預期2023年第四季終端銷售動能不濟,外加2023年第三季各面板買家拉急單或提前購買的策略,促使面板買家於9月開始減少2023年第四季顯示面板需求,導致10月出貨對比9月明顯衰退。展望2024年第一季,隨著年底傳統旺季的結束以及2024年宏觀經濟的高度不確定性,顯示面板買家勢必嚴格控管庫存;同時在各大顯示面板廠急欲追求獲利的年度目標下,大尺寸顯示面板產業將持續面臨接單生產模式,各家面板廠再次下修稼動率的生產策略恐將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