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死
」 死亡小S公公心肌梗塞猝逝 醫揭「有的人毫無異狀」曝最可怕情況
女星小S(徐熙娣)公公許慶祥昨(1日)早上在家猝逝,享壽84歲。據悉,許翁最近有感冒不適症狀,孰料突然心肌梗塞離世;醫師指出,心血管疾病最可怕的是「毫無預警」,有的人1分傷害就有1分症狀,但有部分患者已經9分傷害,卻幾乎沒有異狀。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2名,僅次惡性腫瘤。其中心肌梗塞典型症狀為:頭暈、前胸壓迫感、呼吸困難、胸悶、胸痛、心悸、喘、噁心、手臂疼痛、極度疲倦等。另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心臟外科名醫蘇上豪指出,心肌梗塞除是最常見猝死原因,心肌梗塞引發的「惡性心律不整」,更是連急救時間都沒有的危險病症。蘇上豪表示,一般心肌梗塞患者到院後90分鐘內應接受到院至灌流時間(door-to-balloon time)治療,減少心肌缺血時間,但惡性心律不整可能使患者心臟亂跳導致血液打不出去、失去心輸出量,造成患者到院前已OHCA甚至快速死亡,「這是心臟外科最害怕的疾病」。另「毫無預警」是心血管疾病最可怕之處,心血管症狀平時因人而異,有的已經9分傷害卻幾乎沒症狀,但也有1分傷就發生1分症狀的患者。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書平也提醒,40歲後因冠狀動脈逐漸硬化,患病機率會有所提升,女性發生率雖較男性低,但停經後患病率也會上升,女性患者也可能出現手麻、背痛等看似無關心臟症狀,若合併有噁心、呼吸不順症狀,應提高警覺就診,以免錯失治療黃金期。
國中生校內遭割頸!醫揭出血速度像「消防栓噴水」 搶命關鍵曝
新北市一所高中的附設國中部今(25日)中午發生流血事件,一名國三男學生和另名男同學起衝突,一氣之下竟拿美工刀揮砍,造成對方頸部重創,當場血流不止,目前已送醫裝上葉克膜搶救。醫師表示,頸動脈會將血流灌流至大腦,若不慎受傷相當致命,出血速度就像「消防栓噴水」,如果未及時止血,3至5分鐘內就會死亡。《ETtoday新聞雲》報導,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災難醫學科主任張國頌表示,一般人在檢查是否有心跳或脈搏時,都會用手指觸摸脖頸處,感受到跳動的位置就是頸動脈,萬一受傷就像「消防栓噴水」,出血速度非常快,必須在1分鐘內加以止血,否則傷者就會進入休克,一旦失血超過2000c.c.,就很可能喪命。張國頌提到,除了咽喉,人體的四肢、脾臟、肝臟等部位都是致命出血點,而喉嚨還牽涉到氣管,出血同時也會影響呼吸,是非常危急的狀況。至於該名國中生的狀況,張國頌坦言,自己不清楚詳細情形,無法妄加判斷,但傷者目前必須裝上葉克膜搶命,代表其傷勢有相當程度的嚴重性。另外,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指出,頸部出血的嚴重程度取決於傷口深淺,若傷到大動脈,3至5分鐘內就會流失500至1000c.c.的血液,如果沒有迅速找到出血點並加壓止血,傷者就會快速死亡。醫師說明,以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為例,總血量約有4615c.c.,若流失4分之1的血量,就會陷入休克。李建璋補充,通常遇到四肢出血的情況,還能用止血帶綁住,然而頸部無法採用同樣做法,否則會影響呼吸,所以目擊者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找到出血點,並用最大力量壓到底,如果手邊剛好有膠布,也可朝四周固定,但不能環繞頸部,只能單側加壓,同時立即撥打119求助,邊加壓邊等救護人員到場。
去年新生兒死亡率創15年來新高 專家建議應進行深入死因回顧分析
2021年OECD國家與台灣新生兒死亡率比較我國生育率全世界墊底,新生兒死亡率卻高得嚇人,超越日、韓,去年平均每千名新生兒有4.4人死亡,是15年的新高,在經合組織(OECD)國家中排名末段班;尤其,死亡的新生兒中,有近3分之1是在出生後1天之內死亡,顯示國內生育照護系統有待改善。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中華民國兒童健康聯盟、長庚醫院2日召開降低新生兒死亡率研討會。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部主任周弘傑表示,「新生兒死亡率」是依每千名活產寶寶在28天內死亡數計算,我國新生兒出生數自2015年後逐年下滑,新生兒死亡率最近3年卻逐步攀升,去年新生兒死亡率是千分之4.4,是日本的2.7倍、韓國的1.6倍,而去年嬰兒死亡率,即每千名活產嬰兒未滿1歲即死亡者,是千分之2.8,2項數據皆在OECD國家中排末段班,可說是一大警訊。周弘傑特別指出,我國新生兒死亡率最高發生在出生後1天內,約占整體死亡群體的3分之1,依統計結果顯示,新生兒快速死亡與「源於周產期的呼吸性疾患」、「與妊娠長短及胎兒生長有關的疾患」、「先天性畸形或染色體異常」等三大主因有關。近年來台灣女性晚婚、晚生,也是造成新生兒不易存活的關鍵因素。周弘傑說,早產是新生兒在1天內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這與近年來45歲以上婦女生產數大幅上升有一定程度關聯,據統計,2021年45歲以上婦女共生514名寶寶,50歲以上女性也產下53名胎兒,2項數據皆寫下歷年新高。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國內新生兒死亡率偏高主要受三大因素影響,分別是「遺傳」、「早產」及「意外」;至於出生後1天內死亡率較高,可能與各縣市的補助政策有關,有通報定義上的問題。國健署也曾分析新生兒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包含「城鄉差距,兒科醫師人力分布不均」,以及「偏遠地區孕婦產前照護不足且追蹤不易」、「緊急醫療救護系統未針對兒童及重症轉送設有專門團隊或系統負責」等三大項。周弘傑建議,政府若重視新生兒死亡現象,應進行深入的死因回顧分析,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網購到「死螃蟹」氣炸求償 他監視器「見1幕」傻眼了:是兒子幹的
秋季是大啖螃蟹的最好季節,近日大陸一名男子網購了一盒螃蟹,可是螃蟹到貨後卻快速死亡,讓他氣炸向商家討說法,並要求道歉賠償,商家也同意了,不過後來男子調閱監視器,才發現了真相。綜合陸媒報導,近日一名劉先生網購了一盒螃蟹,快遞隔天就送到,當時他打開快遞時,發現螃蟹的品質都不錯,全部都活著;不過劉先生才離開一會兒,再回來時,發現了螃蟹竟死了一大半,因此他懷疑螃蟹有問題,直接向商家討說法,商家也賠償道歉。事後,劉先生覺得事情不對勁,認為螃蟹生命力沒有那麼弱,便查看家中監視器,結果發現螃蟹的死跟自己的兒子有關;劉先生出門後,兒子開始玩起了螃蟹,用繩子綁住螃蟹的腿,在客廳遛螃蟹,螃蟹耗盡體力而亡,剩下的螃蟹似乎看到了自己會被「玩死」,紛紛逃離,兒子在追捕螃蟹的過程中,導致幾隻螃蟹死亡。最後劉先生訓了一頓兒子,並跟商家解釋了一番,雙方達成諒解。
3天內「快速死」占4成7 專家:投藥太慢才是重點
這波本土疫情已累計1203人死亡,且3天內「快速死」占了4成7,指揮中心一再遭詬病「拿不到藥」與「藥給太慢」,指揮官陳時中昨特地攤開各國數字,強調國內採購的藥物絕對夠;且目前確診投藥率3.97%,遠超過美國、日本。但專家直指,3.97%遠遠不足,「沒有所謂合不合理的投藥率,投藥太慢才是重點」。陳時中說,目前光是抗病毒藥物庫存,就可滿足500萬人用藥需求;而台灣口服抗病毒藥物總採購量是102.7萬份,若以高推估15%,也就是每100名確診者有15人須用藥的前提去算,即使685萬人確診,也夠用。他指出,美國、英國、香港、日本、韓國過去的疫情都相當嚴峻,其中美國投藥比例最高,達3.27%,其次是日本的2.78%。而台灣目前投藥率3.97%,超過美、日。不過,若計算「每日確診者可使用藥物」比率,台灣每天給藥率幾乎都不到1成。例如28日單日確診7萬6539人、單日投藥4143人份,給藥率僅5.4%,遠低於指揮中心自訂的最高使用率15%標準。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投藥率不應設限,而是根據不同風險族群的感染率來給藥,例如65歲族群目前有14萬人感染,感染率4.6%,投藥率就要追上4.6%。他強調,重點仍是「是否在發病第2、第3天給藥」,現在已改為快篩陽就算確診,馬上給藥才能解決關鍵問題。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指出,Omicron致死率萬分之3,國內藥物只要有千分之3就夠用,但「快速死」比率這麼高,仍是投藥太慢所引起。他表示,醫療端真正困難在於「想投根本投不到」,很多輕症患者可能需要藥物,但醫師無法精準投藥,投藥又設太多醫療障礙。最好作法就是降級比照流感,讓診所或醫院只要評估有需要就可開藥,讓患者第一時間有藥吃。
確診5日內病逝者佔55% 蘇益仁:防疫、醫療體系有問題
本土新冠疫情進入高原期,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昨天本土確診有79441例,中重症增加256例再創新高,死亡則增53例。今年以來,染疫死亡累計已有543人,55%都是確診後5天內快速死亡,另有9%是死亡後才被確診。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表示,確診與死亡的時間這麼近,顯示防疫體系和醫療體系都有問題。今年以來台灣本土疫情死亡統計。(圖/鄭郁蓁製表)台灣本土確診人數在5月18日突破8萬後,在19日達到9萬331人,之後連3天下降,本報整理指揮中心公布4月1日至5月22日「經審查判定死因與新冠肺炎有關」的543例死亡個案,有100人確診日期與死亡日期同一天,占18%;確診隔天死亡有77人,占14%;確診後3至5天內死亡有123人,占23%。也就是說,這波疫情高達55%,都是確診5天內快速死亡,另有9%是死亡後才確診,僅36%是確診超過5天後過世。專家質疑延遲診斷 沒給藥 醫療不足蘇益仁表示,在醫療量能充裕的正常照顧下,死亡會發生在確診後第2到第3周,但若有不小比例的確診與死亡時間靠近,這就反映防疫體系和醫療體系都有問題,「發病後無法趕快確診,是防疫體系出問題;確診後很快就死亡,是醫療體系有問題。」蘇益仁指出,確診後快速死亡,最可能情況是確診後接受醫療太慢,目前多數民眾發病後,從判定確診、拿到藥物時間都拖很長,口服抗病毒藥物在3天內使用效果最好,超過5天就無效,等愈久,轉重症比率就會愈高;尤其65歲以上等重症高風險群,愈早給藥愈好,最好是1至3天內,藥有即時給,就能減少7、8成的輕症變重症。為何快速死亡比例這麼高?蘇益仁指出,「延遲診斷」、「沒有給藥」、「醫療量能不足」都是可能原因。他建議快篩陽應立即上路,且針對高風險者,應在篩檢站快篩陽就直接給藥,等於從症狀出現到給藥縮短到1天內。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指出,Omicron的特性,並非1到2天內就會死亡,如果病患在24小時內死亡,不排除是猝死,且多數都是病患本身有心臟相關疾病,因此可先排除,但在確診後2至7天內死亡,就表示診斷有延誤,未能及早投藥,這也是醫療量能是否崩潰的重要指標,確診後2至7天內,必須盡力把死亡率壓到0以下。本周起 全民適用快篩陽即確診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昨坦言,這波Omicron死亡時間相對比較短,但是「不認為與投藥太慢有關」。他表示,口服抗病毒藥物的適應症是屬於輕、中症,且不必用氧氣的病患,若患者一開始就是重症,醫院評估是中重症以上,已不屬於口服投藥對象,會給予瑞德西韋等治療。不過,陳時中也宣布,指揮中心已召開專家會議,最快本周起,全民適用「快篩陽即確診」制度,凡是感染新冠輕度至中度,且未使用氧氣,發病5天內,12歲以上且體重40公斤以上病患,經醫師確認後,可使用Paxlovid,無法使用Paxlovid的病患才建議使用莫納皮拉韋,使用者應年滿18歲。新北籲中央麥擱拖 趕快做決策新北市長侯友宜聽聞後表示,「只要中央願意,我們都做得到,為什麼不及早做?」他一直搞不懂,先前中央回應表示,因為人權、偽陽性等問題,不能放寬「快篩陽視同確診」,因此他還是一句話,呼籲中央「麥擱拖」,趕快做決策比較實在。
幼童超過「致命體溫」快送醫 兒科醫:防嚴重急性腦炎很重要
近日由於基隆發生一名2歲男童確診高燒後,送醫搶救不幸身亡的消息,這起事件引起不少人的關注,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就表示,兒童發燒如果超過41度,就必須送到急診室進行救治。而他也提醒,兒童體溫只要超過42度,幾乎就是嚴重腦炎造成的。謝宗學醫師在粉絲專頁「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發文,內容中指稱,兒童高燒的重點不是絕對體溫的高低,而是必須要觀察用藥物退燒後活力、精神、食慾是否有明顯改善。若沒有改善,才表示病情嚴重。但謝宗學也強調,這項觀察原則只適用於發燒體溫小於「41度的兒童」,只要體溫大於等於41度,一律當成「疑似重症」看待,需要立刻帶孩子到小兒急診室看診。謝宗學解釋,幼兒體溫調節中樞不成熟,感染後容易高燒,但很少超過41度,若發現體溫是41度以上,表示可能併發腦炎或敗血症。謝宗學也拿出過去經驗分析,除了嚴重中暑之外,兒童只要體溫超過42度,幾乎是嚴重急性腦炎造成,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遭到病毒破壞,才可能出現如此離譜的體溫數字。他也強調,兒童如果感染任何病毒,都可能順著血液進入腦部造成腦炎,特別是年紀小的幼童,發生機率和疾病嚴重度隨著越小的年齡增加,通常是五歲以下的幼童較容易出現嚴重急性腦炎。很難有事前預防的手段。而如果有病毒通過不成熟的血腦屏障進入兒童腦部,很難逆轉結局,因為腦部細胞不會再生,破壞就是破壞了,因此嚴重急性腦炎的預後很差,不是快速死亡就是倖存但留下神經學後遺症,罕見能夠完全康復。謝宗學表示,有鑑於現今5歲以下幼童無法接種疫苗,市面上口服藥物也無法使用,如果兒童感染心冠肺炎就有可能以低機率的狀態演變成嚴重急性腦炎。他也呼籲,如果家中有未滿5歲的幼童,減少感染機率大概是避免嚴重急性腦炎唯一的方法。謝宗學也建議,在這段大流行高峰期間,盡量不要帶未滿5歲孩子參與不必要的社交活動、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同住大人也需要減少社交活動,大人染病常是小感冒,但絕對不代表家中幼童染病後不會變成重症。
康復路迢迢2/後遺症千變萬化 醫師建議成立康復特別門診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醫師表示,新冠肺炎病毒攻擊非常多元化,從上呼道的鼻黏膜到下呼吸道的肺泡組織,都可能因病毒肆虐受到傷害。多數輕症患者主要以氧氣治療為主,但若有原先存在的氣管性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一定要先維持病況穩定,才能增加病毒清除機會。至於胸腔科醫師最擔心的下呼吸道纖維化問題,周百謙認為,目前由於病程發展迅速導致病患快速死亡;許多病理報告切片都只發現病人肺部發炎,還未進入纖維化階段。但是為了避免纖維化所造成的影響,應該要提前防範。周百謙提出精準治療概念。「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每個人受到病毒傷害位置不同,治療方式也不一樣;例如大小氣管受損可以用吸入性藥物進行保養治療;如果是肺部纖維化,則要避免運動中缺氧,同時利用藥物減緩纖維化程度。」新冠病毒主要攻擊呼吸道及肺部,因此民眾篩檢時會從鼻腔採檢,若發現確診且氣管受損,可利用吸入性藥物,幫助氣管擴張或保養治療。(示意圖,非當事人)(圖/彭子桓攝、123RF)不僅要關心肺部問題,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遺症比想像中更複雜。周百謙指出,根據一份來自歐洲的研究發現,即使是輕症居家隔離者,還是會產生虛弱、失眠、記憶力變差、呼吸偏喘等後遺症,相關單位絕對不能輕忽。周百謙建議,相關單位應該要趕緊建立治療通則,釐清不同病患狀況;最好是能成立「新冠肺炎復原門診」,透過醫病之間的討論,評估危險因子,不僅是針對肺部功能,而是全面進行復原治療。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林孟志指出,肺部組織一旦進入肺纖維化後病程不可逆,所幸目前有新型藥物研發,可以延緩肺纖維化程度與急性惡化機率。現在相關學會也在推動肺復原計畫,可以在專業物理治療師監督下進行肺功能復健。醫師林孟志建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可以透過騎自行車、舉啞鈴、腹式呼吸等運動,幫助復原肺功能。(示意圖,非當事人)(圖/報系資料庫、123RF)林孟志說,肺復原主要透過有氧運動、阻力運動與呼吸運動,針對每個病患不同狀況進行訓練。有氧運動像是踩腳踏車、跑步;阻力運動則為彈力帶、啞鈴、登階運動;呼吸運動則是以腹式呼吸為主,利用腹式呼吸搭配擴張運動,進行深度的肺部擴張。林孟志提醒,一般民眾也可利用這三種運動訓練心肺功能與肌力,如果是已經有纖維化,建議應該在專業人員監督下進行,學習正確方式較有效率。要了解自己肺功能狀況,可以進行一分鐘登階測試。若是一分鐘內可以登上五十階樓梯,代表肺功能及格,若少於五十階則建議前往胸腔科就診。醫師表示,民眾可透過登階測試肺功能,若1分鐘登階數低於50階,建議至胸腔科就診。(圖/123RF)
25日新增76例本土確診、5例死亡! 70多歲女低血氧確診1天即病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5日)公布新增確診個案76例,均為本土案例,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例死亡個案。新增確診個案中有34例是於居家隔離、檢疫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陳時中表示,這代表這些個案都在掌握中,隨著疫情有緩降趨勢,還是呼籲民眾做好防疫措施,同時也希望各地方衛生局做好疫調,以阻斷隱形傳播鏈。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76例本土病例,包含39例男性、3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24日。個案分佈以新北市3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20例、桃園市10例、新竹縣4例、苗栗縣3例、彰化縣及高雄市各2例,宜蘭縣、基隆市及台中市各1例。其中雙北地區以外縣市24例中,13例為已知感染源、2例關聯不明、9例疫調中。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5例死亡個案中,為3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於7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6日至6月19日,確診日介於5月29日至6月20日,死亡日介於6月21日至6月23日。而今日公布之死亡個案皆有慢性病史,案14094為70多歲女性,於5月6日因為其他原因住院,是因接觸其他確診者而染疫,6月19日後出現低血氧症狀,經採檢後20日確診並在同日病逝,從發病至去世僅間隔2天。除此案例外,其餘個案從確診到死亡皆間隔1週以上,其中僅1案例有萬華接觸史。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補充,該名快速死亡的70多歲女性本身有慢性腎臟病、心臟衰竭、糖尿病及高血壓,5月6日因為泌尿道感染合併敗血症住院,可能是在住院期間遭到其他確診個案感染,因確診時已出現血氧下降狀況,經家屬討論決定不急救,6月21日因為多重器官衰竭而過世。(圖/指揮中心提供)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213,717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197,732例排除),其中14,465例確診,分別為1,167例境外移入,13,245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2例移除為空號。自2020年起累計610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602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06例、台北市238例、基隆市19例、桃園市16例、彰化縣9例、台中市4例、新竹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台東縣、雲林縣及高雄市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台灣確診死亡率飆升? 指揮中心解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8日)公布國內新增219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另外確診個案中新增22例死亡,有關本土確診個案死亡逐漸攀升,死亡率約為2.8%,甚至比全球的平均死亡率2.16%高出不少,至於相關原因為何?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給出回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現在正處疫情急性期,所以死亡率會稍微高一點,不過接下來會更努力,希望透過第一線的醫師、各種的藥物極力搶救。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張上淳表示,針對台灣本土高死亡率的部分,死亡率確實比世界高,但如果真的要比較,群族的背景要相同,包含年齡、傳播疾病等等來做比較,才是真正的科學比較,從這波疫情的死亡個案中,的確是高齡病患比較多,曾經高達4成的病患都是高齡長者,且大部分都是有多重的潛伏疾病,像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等,這些都是造成容易死亡的重要因素。張上淳表示,5月11日至6月7日2百多個死亡案例中,年紀60歲以上佔比92%,有潛伏疾病的佔比為83%。張上淳也提到,這波疫情來得快速,高齡長者重症比例偏高,造成醫療院所有相當大的壓力,曾有一段時間醫師都不喜歡做這樣的重症專科,又辛勞、壓力又大,在平常的醫療量能上市足夠的,但是突然湧入大量的重症個案,對於醫療體系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壓力。至於目前病毒基因定序進度?張上淳表示,現在有超過三百株基因被定序出來,看起來都是英國變種株,而對於快速死亡的病毒,目前沒有看到不一樣的變種狀況,是和現在擔心的高死亡率有關。
杏鮑菇不是吃素的! 秘密大公開:餓了就「分泌毒素癱瘓」殺蟲吃
通常去素食餐廳都會見到杏鮑菇,但原來杏鮑菇不是吃素的。中央研究院研究團發現,蠔菇、杏鮑菇等側耳屬(Pleurotus)真菌為相當常見的食用菇類,亦稱為食肉真菌;在貧瘠環境中,這些菇類的菌絲會麻痺並殺死線蟲以獲取養份。中研院指出,利用模式生物秀麗隱桿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來研究食用菇類麻痺線蟲的分子機制,發現當線蟲碰到蠔菇的菌絲時,線蟲肌肉裡的鈣離子濃度會異常的飆高,使得肌肉過度收縮而麻痺癱瘓。接著,研究團隊篩選隨機突變的線蟲並找出具有真菌抵抗性的突變株,發現真菌的毒素需要透過線蟲的感知神經纖毛進入線蟲體內使其麻痺,當線蟲因突變而失去感知神經上的纖毛結構時,他們就對蠔菇毒素產生抗性,但是只要恢復一種感知神經元的纖毛結構,真菌便能再次麻痺突變線蟲。(圖/中研院)研究團隊還發現,此真菌毒素能造成神經與肌肉細胞快速的壞死,造成線蟲細胞快速死亡的機制與現有的寄生蟲藥物如伊維菌素、涕滅威和左旋咪唑等截然不同。現在的抗寄生蟲藥物是影響寄生蟲的神經活性,菇類的毒素則是能直接造成細胞死亡,因此在未來可望發展成新的生物防治方法應用在農業上,或是開發出新藥物,以對抗感染人體及動物的寄生性線蟲。除了上述提到的食用菇類之外,科學家已知在土壤中有另外一群「線蟲捕捉菌(Nematode-trapping fungi, NTF)」,在環境養分不足的條件下可以感知到線蟲的存在,發育出具黏著力的陷阱(捕捉構造)來捕捉線蟲。為了瞭解線蟲及線蟲捕捉菌在自然界的分布及他們之間的關係,薛雁冰研究團隊也在台灣各地採集了許多土壤樣品來研究線蟲捕捉菌與線蟲的分佈。研究發現,線蟲捕捉菌與線蟲普遍存在於野外的土壤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臺灣土壤樣品,都可以同時分離到線蟲捕捉菌與線蟲。實驗也發現,線蟲捕捉菌可以補食多種線蟲。研究團隊將一株產孢、生長能力與製造陷阱能力均突出的線蟲捕捉菌進行基因體定序解碼,以期深入研究線蟲捕捉菌捕捉線蟲的分子機制;進一步發現,線蟲捕捉菌需要G蛋白的訊息傳遞才會產生捕捉構造,證明了G蛋白在線蟲捕捉菌的捕食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此研究不僅建立了新的模式菌株,並發展出多項有利的分子生物工具,將有助於後續了解線蟲捕捉菌捕捉線蟲的機制,以期在未來發展出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來防治危害農業的各種寄生性線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