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支架
」來台就醫遊2/ 任達華年年來台健檢 黑木瞳為看中醫來台一日遊
70歲港星曾志偉這次來台裝心血管支架引發熱議,他向港媒透露自己每年都來台健檢,剛好發現自己有血管擴張情形,在醫生建議下用微創方式裝支架,順利完成手術,不過他過去就愛飲酒又有痛風病史,一旦發作就需要用輪椅代步,也讓不少影迷擔心他的健康。而台灣醫療發達,除了曾志偉年年來台健檢外,任達華也是固定來台健康檢查的港星之一。日星黑木瞳私下也常來台,就為了看中醫拿健胃中藥。香港醫療費用昂貴,加上健康檢查都需要排隊半年以上,不少港人或港星愛來台健檢,任達華多年前曾無償擔任高雄醫療宣傳大使,並透露過去幾乎年年到高雄健檢、打高爾夫球,並還推薦身為台灣人的舒淇、任賢齊到高雄醫療院所健檢。超凍齡的黑木瞳都會來台灣看中醫保養身體。(圖/報系資料照)日星黑木瞳去年出席金馬獎,凍齡美貌讓人不敢相信她已經62歲,篤信中醫,據了解她私下也常來台看中醫,她過去就曾來台一日遊,只為了來台拿健胃中藥。她也大力稱讚台灣中醫師,笑說她常去的中醫師不只會看診還懂風水,「之前我有個朋友不孕,來找台灣的老師,回去調整一下擺設就懷孕了。」至於先前美籍YouTuber莫彩曦日前帶爸媽來台旅遊,期間帶著身為足科醫師的爸爸體驗台灣醫療,由於莫爸有肩傷的困擾,過去就已經開過7次刀,想不到近日疑似惡化,導致右手無法抬高,連抬行李都有困難,來台就醫不用等2到3個月,照超音波、拍X光、專科醫生診治、打針治療,全程自費看診的價格僅花費2500元,讓莫爸感到不可置信,忍不住狂讚「太了不起了」,甚至還表示「很希望美國人不會看到這支影片」、「考慮到這裡的價格,可以從美國飛到台灣做治療再飛回美國還是會比較便宜」。美籍YouTuber莫彩曦的爸爸來台旅遊時因肩傷就醫,批價金額讓莫爸吃驚直呼「這不可能」。(圖/取自YouTube莫彩曦Hailey)
甜食控看過來!想減肥又怕挨針,合併用藥控制你的「情緒饑餓」
瘦瘦筆風靡全球,但挨針實在讓人皮皮剉!嘉義基督教醫院減重中心主任周莒光表示,肥胖類型可分為三大類,包括一般肥胖、情緒飢餓與心理疾病飢餓,對於想減重卻不敢打針的肥胖患者,可使用合併用藥策略。診間一位3旬女性上班族工作壓力大、難以克制食慾,體重重達80公斤,BMI值更逼近30!拼命瘦身仍不見起色,苦於體型而至醫院求診,起初使用血糖用藥控制體重,接著加入口服藥抑制食慾,搭配運動雙管齊下成功甩肉,未來更有望逐漸減少用藥劑量,邁向夢想中的芭比身材。肥胖族群有這些 3種「情緒飢餓」警訊要注意夏日來到減重門診的民眾,常見的有愛美瘦身需求者以及本身肥胖者,求診患者主要為一般肥胖,其次為情緒飢餓族群,其他還有社交型飢餓與心理疾病型飢餓。1. 一般肥胖肥胖如何定義?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肥胖程度,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BMI應維持在18.5至24之間。過重:24<=BMI<27輕度肥胖:27 <= BMI < 30中度肥胖:30 <= BMI < 35重度肥胖:BMI >= 352. 情緒飢餓(心理性/情緒性進食)指的是因情緒導致的飢餓,無法抑制暴飲暴食的行為而形成的肥胖,因此想要減重,如何排解壓力與「抑制食慾」為此族群的功課。周莒光醫師舉例,壓力性進食與情緒性進食的特徵是會為了減重而激烈或多日斷食,但當身體不適或感到壓力時又開始暴飲暴食。而且個案進行飲食紀錄時,常常傳達出挫折感與情緒低落的問題,若旁人能提供情感支持,加上藥物治療較有助於控制體重。他提醒民眾應注意下列警訊,及早尋求專業治療:(1) 身形已肥胖,仍然忍不住想吃東西(2) 大吃大喝後感到極度罪惡感(3) 曾做出催吐的極端行為3. 其他類型飢餓例如社交型飢餓與心理疾病型飢餓,占比僅約1成。若因精神疾病如憂鬱症、暴食症導致的暴飲暴食,可轉介至身心科共同治療。肥胖代價越來越高 醫病溝通減重用藥策略依據國健署公布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民國106-109年成人肥胖率已攀升至23.9%。1以行政院109年常住人口2,383.4萬人2來算,台灣約有569.6萬人肥胖,亦即每4個人裡面就有一位肥胖者。周莒光表示,台灣十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相關,體重越高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就越高,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從減重手術到放置心血管支架、中風治療,代價也會越來越高。單單靠意志力很難減重,使用藥物協助減重會比較有成就感,建議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飲食與運動,及早治療控制體重。與肥胖相關的常見慢性病:1. 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2. 心血管疾病3. 中風4. 代謝症候群5. 睡眠呼吸中止症新型複方口服減重藥物 降低患者對甜食渴望停滯期與復胖一直是減重者的困擾,周莒光提醒,減重若急於求成,無法從根本問題解決口腹之慾者,復胖危機將很快找上門。而過激飲食者,總熱量攝取過少易流失蛋白質與肌肉,體態也無法維持好的狀態,建議採用漸進式減重較為安全。診間常見的復胖案例:1. 達到體重下修目標後的疲乏鬆懈2. 透過減重手術者,術後沒有改變飲食習慣而形成的復胖該類型患者最明顯的特徵是無法戒除特定飲食習慣,例如愛好甜食、炸物、正餐過量米食、不餓也想吃宵夜等。其中不乏社交因素飲食,例如上班族經常面臨的老闆請吃下午茶、同事揪團外送飲料,不餓也想吃成為肥胖當代問題。由於肥胖情況多為生理混和心理因素,每位個案肥胖情況與治療方針不同,對於情緒飢餓/心理性進食/壓力性進食,現有最新複方口服減重藥物,能同時減少飢餓感、降低食物渴望,有明顯特徵的患者使用藥物治療會比較有效。此外,對於不敢打針的族群,也可調整減重策略。周莒光分享,診間約有1/3民眾使用口服藥物抑制食慾,醫師會評估個案體況調整口服劑量。不靠打針或催吐,也能以口服藥物搭配運動來控制體重,遠離慢性病危害。Reference1.https://www.hpa.gov.tw/File/Attach/15562/File_18775.pdf2.https://www.dgbas.gov.tw/News_Content.aspx?n=3602&s=27386
李登輝病逝/多病纏身卻屹立不搖 心臟病是最大健康隱憂
98歲的前總統李登輝於今天(30日)病逝,事實上,他2月初才因為喝牛奶嗆到而就醫,醫院診斷發現肺部浸潤,為求謹慎仍將李前總統留院觀察至今,外界都十分關注病況,其實年事已高的李登輝幾乎一身都是病,但卻屢屢關關難過、關關過。早年李登輝擔任台北市長時就發現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多數病友難以掌握的血糖,李登輝卻靠著定期施打胰島素而控制得很好,甚至被許多糖尿病協會邀約擔任「模範病友」,時常以李前總統為例,呼籲糖尿病患不要抗拒胰島素治療。後來,李登輝於2000年時發現心臟冠狀動脈狹窄的問題,從此便展開大大小小的各種心導管手術,一直到近年仍持續進行心臟支架置換手術,至今總共在心臟放入13根支架,也創下台灣最多心臟支架的紀錄,心臟問題也成為李登輝健康的最大隱憂。2002年,李登輝突然住院治療,一開始外界都以為罹患肺炎,後來才知道是罹患開放性肺結核,甚至傳染給身邊隨扈。2005年,李登輝因為劇烈腰痛而缺席許多活動,據了解是因為脊椎骨刺、坐骨神經疼痛等問題,讓一向不輕易喊痛的李登輝,也忍不住尋求治療。2006年進行白內障手術,2011年發現罹患大腸癌二期,在發現腫瘤2小時之後便立即進行手術,後來也恢復良好,2015年由於感到右手發麻而就醫,檢查之後發現是左腦血管堵塞造成小中風,2017年則罹患腎臟炎。2018年因體力不支跌倒造成頭部、鼻腔出血,住院治療將近一個月,甚至一度誤傳死訊。李登輝今年2月因喝牛奶嗆到,造成肺部浸潤,而住進台北榮總醫院,據了解,李登輝自2月住院後,實際上出入醫院多次,最近一次是在6月25日住院。1980年左右 糖尿病 高血壓2000年 心臟冠狀動脈狹窄進行心血管支架置放術2001年 心臟冠狀動脈狹窄進行心血管支架置放術2002年 開放性肺結核2003年 心臟冠狀動脈狹窄進行心血管支架置放術2005年 脊椎骨刺2006年 白內障手術2007年 心臟冠狀動脈狹窄進行心血管支架置放術2011年 大腸癌第二期2013年 椎動脈阻塞動過手術2015年 左腦血管堵塞小中風2017年 腎臟炎2018年跌倒頭部、鼻子出血送醫
【要命膽固醇1】年輕人也逃不過 心肌梗塞照樣上身
一份長達7年的研究指出,年輕型心肌梗塞(發生年齡低於55歲)患者中,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的比例並沒有增加,反倒是高膽固醇患者7年來多了2成,面對突如其來的心肌梗塞,除了害怕,其實你還能有更積極的作為:控制你的血脂,特別是膽固醇!「兩次瀕臨生死邊緣,我真的下定決心要積極控制我的膽固醇了!」才五十歲的郭先生,突然昏倒被送到急診室,因高血脂、高血壓造成心臟血管嚴重阻塞,被診斷出急性冠心症,必須裝支架才能打通血路。因高膽固醇引發的年輕型心肌梗塞患者,近年增加兩成,必須透過置放心血管支架打通血路。(圖/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提供)順利出院後,郭先生開始用藥物控制膽固醇,但還是經常出現胸悶、頭痛的情形,追蹤後發現,血脂與血壓依然超標。他心想:「都吃藥控制也裝支架了,應該沒有問題了吧!」沒想到兩年內兩次因心肌梗塞入院;還好及時發現,醫師才能從死神手上,再次把他搶救回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膽固醇是造成心肌梗塞的元兇!」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祕書長黃柏勳解釋,血脂分成兩種,一個是三酸甘油酯,一個是膽固醇。如果從心肌梗塞的成因來看,膽固醇遠比三酸甘油酯來得危險。「壞的膽固醇,就像血管裡的沙子附著在血管壁上,當血管壁細胞間有裂縫時,就會鑽進血管內造成內壁發炎,慢慢地形成粥狀斑塊,造成血管內部狹窄;當血壓過大,就可能讓斑塊掉落,導致血栓,引起心肌梗塞。」黃柏勳說。醫師黃柏勳指出,膽固醇造成心肌梗塞,比三酸甘油酯還來得危險。(圖/醫師黃柏勳提供)雖然造成心肌梗塞的風險因子中,糖尿病與高血壓占多數,研究卻顯示,高膽固醇近幾年已然成為新的兇手。一份長達七年的研究指出,在年輕型心肌梗塞患者中(發生年齡低於五十五歲),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的比例並沒有增加,反倒是高膽固醇的比例提升了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