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
」 心律不整 心肌梗塞 猝死 心臟 心臟病新北男猝死駕駛座「90%是心臟問題」 醫揭高風險4族群
冬天氣溫下降,要做好保暖以免猝死。新北市一名57歲趙姓男子今(16日)被發現將轎車違停在紅線上,路人上前查看發現人已經沒有生命跡象,送醫後仍宣告不治,不排除是天冷或疾病導致猝死。對此,專家便點出有9成以上都是心臟問題,預防方法也曝光了。據了解,民眾今天上午7時許發現趙男把車子違停在汐止大同路一段的紅線上,到了下午4時許依舊沒移動,發現可疑於是前往查看,結果發現車窗呈現半開狀況,趙男躺在駕駛座上一動也不動,呼喊也無回應,連忙打電話報案,警消到場立刻將趙男送醫急救,但最後仍回天乏術。對此,中華民國心臟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宇平診所院長劉中平在臉書專頁說明,無預期的非外力因素死亡,90%以上是心臟的問題,因為人的身體是精密設計的,每天都會好好運轉,唯獨負擔全身血液循環的心臟,一旦出狀況就會威脅生命。劉中平指出,目前在發病1小時內就死亡的「猝死」,90%是因為心臟病造成的,且有一半在發生前沒有預兆,令人猝不及防,危險因素很多,包括抽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若及早處理心臟疾病,特別是冠狀動脈疾病及心律不整,就能減少猝死的發生。因此,患者若爆發猝死,死亡率高達9成,但及時CPR和使用體外去顫器AED,可以提高存活機會搶命。
空汙大爆炸!台北馬拉松今晨開跑 醫曝:紅紫爆出門跑步像輕生
2024台北馬拉松15日清晨開跑,儘管低溫探10度,不少跑者仍不畏寒風奔跑。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馬拉松競賽中跑者的猝死機率大約是10萬分之一」,最容易發生於40歲以上男性,在比賽的最後階段發生。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也說,如果在低溫和空氣品質不佳的環境進行激烈運動,其實跟輕生無異。劉中平在臉書發文,跑步應該是一件身心健康的事,但從2021到2023年,台北馬拉松都有跑者失去心跳送醫,「那今年2024年會如何呢?馬拉松從西元前的希臘競技活動,變成人人參與的全民運動,當然很好,不過每年都要發生的猝死事件,也是我們該重視的。」劉中平表示,「特別是從嚴謹的學術報導中顯示,馬拉松競賽中跑者的猝死機率大約是10萬分之一,而台北馬拉松每次參加者不超過3萬人,卻幾乎每年都發生猝死事件,是否危險性稍高了點? 」劉中平指出,「馬拉松算是比較激烈的運動,本來就可能提升心臟病發的風險,目前認為造成猝死的危險因素包括有冠狀動脈阻塞、心律不整、肥厚性心臟病變; 特別容易發生在40歲以上的男性,在比賽的最後四分之一階段發生。 因此醫師建議所有參加馬拉松的選手都應該要有完善的心臟評估,參賽前應該持續服用心血管疾病藥物,運動中間要確實補充水分和規律休息。 跑步中有任何的不適,都要立刻休息請求協助。 」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也發文,「北部空氣污染大爆炸是平常的四五倍,明天台北路跑參加者自己要小心,激烈運動時的呼吸量是平常的二十倍,四小時空氣污染路跑,恐等於連續吸入80小時的高度空氣污染!」蘇一峰曾說,在空汙環境下運動,血管會緊張硬化導致猝死,「很多人不看空氣品質,紅紫爆時仍出門跑步,這樣子其實跟輕生差不多。」◎勇敢求救並非弱者,您的痛苦有人願意傾聽,請撥打1995
為保險延誤新生兒篩檢 27天大嬰兒險喪命
近一、二年來,約有2~3成新生兒父母,為了購買新生兒終生保險,在寶寶剛出生後只先接受法定的新生兒篩檢,約一至三個月左右核保通過後,再進行較全面的自費篩檢,這個觀念錯誤的情況,近幾年廣為流傳於家長社群中,但如無法即時篩檢出如龐貝氏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等罕見疾病,可能錯失黃金治療時機,導致終生不可逆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台中一名出生27天的嬰兒王小弟,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緊急就醫後發現心臟異常肥大,肌張力低,肌肉酵素增高,高度懷疑為龐貝氏症,需插管治療。臺北榮總兒童醫學部楊佳鳳主任接獲通知後,立即派出醫療團隊,將病童接至臺北榮總,啟動緊急處置。雖到院當日立即完成診斷及給藥,但王小弟的病情仍然不樂觀。出現急性氣道壓迫,緊急進行「軟式支氣管鏡檢查」,立刻換置氣管內管,避免下端氣道完全壓迫無法進氣。在新生兒加護病房內,又頻繁出現心律不整,小小的胸腔被異常肥大的心臟塞滿,導致血液無法回流,合併全身水腫,心跳更降至每分鐘30下,情況十分危急,必須立即進行心臟按摩急救,新生兒葉克膜小組已在旁待命,經醫療團隊通力合作,成功挽救生命,住院治療40天,目前已康復出院多,未來僅需要每2周回來門診治療即可。龐貝氏症(Pompe disease)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致病主要原因是溶小體一種酸性葡萄糖苷酵素(GAA)基因發生突變,導致GAA酵素無法分解肝醣,堆積的肝醣逐漸使肌肉受損,最後影響心臟和呼吸道肌肉。龐貝氏症疾病分成兩種類型,其中嬰兒型的患者若不及時治療,會在1歲前死於心臟衰竭或呼吸衰竭。在臺灣平均每2萬5千名新生兒就有1位是龐貝氏症患者。目前治療方式為每2周,施打病人體內所缺乏的葡萄糖苷酵素,越早治療預後越好。目前接受國內新生兒篩檢確診接受治療的約有100位病人。國民健康署補助21項新生兒篩檢,包括葡萄糖六磷酸鹽脫氫酶缺乏症G6PD(俗稱蠶豆症)…等等,詳如附表,惟不包含龐貝氏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等重大罕見疾病。王小弟的媽媽表示,「我們沒有做新生兒採檢,是因為剛出生的時候,我想要先為小孩規劃保險的部分,那等投保成功之後再去做自費篩檢,我沒想到會剛好,寶寶罹患龐貝氏症。」王媽媽表示,寶寶住院時甚至一度接到病危通知,幸好最後他挺過來了,真心呼籲大家「小朋友出生後盡早為小朋友做新生兒自費篩檢,這樣子小朋友跟爸爸媽媽,就比較不會需要承受驚慌和這麼煎熬的過程。」臺北榮總兒童醫學部牛道明主任呼籲每一位新生兒的家長,所有新生兒公費與自費篩檢項目,均經由專家學者反覆討論後制定,都是非常重要的疾病,尤其是龐貝氏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兩種罕見疾病,有著必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急迫性。請各位家長務必依照正常程序篩檢,勿存僥倖心態,才不會延誤寶寶的治療,對長期預後造成重大影響。
中山美穗因心肌梗塞昏迷浴缸溺斃 醫師示警:出現「7種症狀」盡速就醫
日本知名女星中山美穗6日傳出猝死消息,震驚各界。據日媒報導,中山美穗死因初判為因熱休克引起的心肌梗塞,導致她昏迷在浴缸內不幸溺斃。有急診醫師指出,民眾若發現自己身體出現「7種症狀」,就有很高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前兆,請務必盡快就醫檢查。健康科醫師則表示,想遠離心肌梗塞,平常就該做好「5種」護心工作。此前,衛福部金門醫院急診科主任戴克穎曾表示,心臟所需的氧氣主要靠三條分枝的冠狀動脈供給,而「心肌梗塞」則是指冠狀動脈血管阻塞,使供應心臟肌肉的血液和氧氣中斷,造成心肌受損甚至壞死。當心臟收縮功能變差,就會造成心臟衰竭或心律不整之變化,嚴重時甚至會有昏迷、休克、猝死的可能。戴克穎指出,心肌梗塞前往往有7大症狀:一、胸痛或胸悶:左胸和胸口正中心悶、痛,自覺心臟受到擠壓,有壓迫或燒灼感,且反覆發生。二、呼吸不順暢、會喘:平時走路、上下樓梯都不會感到喘,最近卻開始覺得喘。三、心絞痛,發作時可能有胸痛或在胸部中心會有像重物壓迫及呼吸困難的感覺。四、上腹痛:心肌梗塞導致的上腹痛,很容易與一般腸胃不適混淆,因此容易被輕忽;若是心肌梗塞高危族群者,若有相關症狀更須謹慎。五、冒冷汗。六、頭暈。七、噁心、嘔吐。戴克穎強調,其實民眾若發現自己有心肌梗塞可能也不要太過於驚慌,只要經由專業醫師依據個人詳細病史,並藉由心電圖、心臟超音波、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等檢查,進行早期診斷,提早投藥控制,以及進行心血管繞道手術,就能有效預防悲劇發生。另據《HEHO健康》報導,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內科部主任蔡聰聰醫師說明,預防勝於治療是不變的道理,與其發生症狀時慌張的手足無措,一定要平常做好護心工作。想遠離心肌梗塞有以下5大招:一、健康飲食:重油、重鹹、高糖的飲食,除了造成肥胖,也會使血管裡的油脂增加、堆積,害血管壁越來越窄,最後形成血栓。建議民眾平常就要多選擇好油、拒絕攝入反式脂肪,並攝取足夠水分,讓血管保持暢通。二、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因此透過積極治療來控制病情,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三、規律運動:重訓、有氧運動都能有效減少內臟脂肪,並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進而達到保護心血管的效果。但蔡聰聰醫師提醒,平常沒有運動習慣者,或心臟不適者不宜突然進行劇烈運動,否則會對心臟造成很大的負擔,應該循序漸進的運動。四、注意保暖:天冷時,特別是早上剛睡醒,交感神經活動旺盛,血管比平常更容易收縮,出現心肌梗塞機率更大。因此民眾早晨起床別急著起身,因為身體未甦醒,被窩外溫度又比較低,冒然起身可能導致心臟受到刺激、負荷不了。五、戒菸拒菸:蔡聰聰醫師指出,菸品中的尼古丁等物質會讓血液變得黏稠,並且加快動脈硬化,當血管缺乏彈性、血液又難流通的時候,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自然會增加。
新婚男度蜜月「運動量過大」2天灌30瓶飲料 嘴冒爛蘋果味緊急住院
飲料不能喝太多,否則會影響身體健康。中國河南有一名26歲男子,度蜜月期間因為運動量大,每天可以喝15瓶飲料,2天就灌了30瓶,結果出現噁心嘔吐症狀,緊急送醫確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根據《民生頻道》報導,男子結婚不久,前陣子去蜜月旅行,期間由於活動力過大,1天就要喝15瓶飲料,「總覺得喝礦泉水不解渴,就冰可樂還行!」從早喝到晚,就算半夜也要來個2瓶。豈料,男子連喝2天後,覺得嘴裡有一股爛蘋果的味道,後來嘴巴開始乾裂,呼吸沒力氣、心跳加速,噁心難受吐了整整一夜,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因為短時間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以及糖分導致的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種併發症,嚴重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這次的經驗也讓他學乖,「再也不敢這麼瘋狂喝飲料了,大家也不要學我!」男子再也不敢瘋狂喝飲料了。(圖/翻攝自微博)據悉,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是一種嚴重的糖尿病併發症,通常發生在體內胰島素不足、導致葡萄糖無法有效進入細胞時,身體會開始分解脂肪作為能量來源,脂肪酸代謝後快速累積酮體,導致血液過酸的症狀。只要初期即時適當處理,通常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如果延誤治療,仍有可能併發多重器官衰竭、心律不整、腦水腫等,最後休克、心肺衰竭死亡,國外統計平均死亡率小於5%。
新莊小巴司機突昏迷!4醫護用餐中衝上前急救 順利搶回1命
28號在新莊福壽街1家知名日料店門口,69歲葉姓司機駕駛一輛沒有載人的小巴,行經福壽街時突然病發昏迷,剛好店內有4名醫護人員在用餐,立刻衝出去急救,目前葉男經過搶救及手術後恢復生命跡象,意識清楚、狀況不錯。有網友在臉書社團《愛新莊我是新莊人》分享,28號晚間8點半左右,小巴司機突然停在福壽街上、日料店的門口,司機疑似心肌梗塞突然昏迷,剛好日料店內有4名醫護人員正在用餐,4人得知後立即衝出店外,對司機進行急救,所幸有恢復生命跡象。原PO見狀直呼「台灣最美麗的風景就是人,他們的救人態度跟救人精神真的無私奉獻。」警方表示,葉男經送醫後恢復生命徵象,調閱監視器發現,小巴行進間並無與人車發生碰撞,詳細發病原因還有待醫院檢查後才可得知。隔日,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在臉書粉專上透露,日料店老闆記得熟客樂生療養院徐醫師是醫生,剛好同行的友人分別是來自臺北醫院的加護病房護理師2人、樂生療養院的門診護理師,當下醫師與ICU護理師3人輪流對葉男進行CPR,等消防人員到場送至臺北醫院搶救,葉男病發原因為急性心肌梗塞併致命性心律不整,搶救3分鐘後恢復心跳,之後送至心導管進行手術。臺北醫院也PO出當晚在現場幫忙急救的ICU的護理師「金魚」,特別去關心這名司機的畫面,「經過昨天環環相扣的搶救與手術,加上鎮靜藥物的使用,司機昏睡一天,今天完全清醒了!意識清楚、狀況很好!」感動直呼:「感謝不分上班下班,救人永遠是心中信仰的醫護人員。台灣最美的風景是熱血的每個你。」
蔬菜吃出病3/醫苦勸「這族群」少吃青菜 不聽話恐猝死
蔬菜含有豐富纖維質、維生素,可促進腸道健康與代謝,總被視為健康食物,但這樣的道理卻不適用於腎臟病患,醫師向CTWANT記者透露「我都勸他們少吃一點蔬菜!」因為蔬菜中含有豐富的鉀離子,恐造成腎臟病患心律不整,甚至可能因此猝死!一名40歲男子患有腎臟病卻不自知,因為近來容易疲勞、胃口差,所以想趁機調整飲食,謝絕所有澱粉、只喝蔬菜湯,大約2周後他因胸悶、喘而就醫,檢查發現男子下肢浮腫、腎病變、高血鉀,差點就併發多重器官衰竭而喪命。「對一般人來說,多吃蔬菜是很好的,但對腎臟病患而言就剛好相反,我常常都要提醒他們不要吃太多蔬菜!」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蔬菜富含的鉀離子必須透過腎臟代謝,這對腎臟病患是很大的負擔,尤其是洗腎患者,每周只有洗腎3次的機會才能代謝掉鉀離子,如果體內攝取過多,就容易造成高血鉀症。「正常人血液中鉀離子的濃度是3.6~5.0meq/l(毫當量/公升),如果超過標準值,會造成電解質異常,肌肉會無力麻痺、口唇發麻、換氣過度、心律不整,如果升到7 meq/L時,會覺得全身無力、脈搏變慢,如果高到8.0 meq/L時,就有心跳停止、猝死的危險。」顏宗海說。其實不只腎臟病患須當心,許多人腎功能下降但不自知。「因為腎臟病往往要到三、四期才開始有症狀,例如泡泡尿、水腫,但也有人已經重度腎衰竭仍沒有症狀,所以定期檢測很重要。」對腎臟病患來說,燙青菜是安全的食用蔬菜方式,因為鉀離子會溶於水中,不會吃進肚內。(圖/報系資料照)顏宗海提醒,假使本身就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就屬於腎臟病高風險族群,平時應定期追蹤腎功能。如果身體不適,也要提高警覺,立即就醫。顏宗海也表示,燙青菜是比較適合腎臟病患的烹調方式,因為蔬菜中的鉀離子會溶於水中,因此不會過度攝取。除了腎臟病患,營養師程涵宇提醒腸躁症患者也要慎選蔬菜種類。「豆類易在腸道發酵,引發脹氣、腹痛;花椰菜、高麗菜含有果聚糖,容易引起腸道不適。」至於一般人,程涵宇建議要注意3大重點,首先是蔬菜清洗,由於蔬菜表面可能附著農藥殘留或細菌,若未徹底清洗,食用後可能引發食物中毒,應用流動水徹底浸泡邊沖洗15分鐘。其次是過度烹煮損失營養,長時間烹調蔬菜,其中的水溶性營養素容易流失,尤其是維生素C和B群。建議避免長時間的加熱,選擇蒸、快炒、輕烹調方式以保留更多營養。第三,要盡量避免吃隔夜蔬菜,因為隔夜菜重複加熱雖然對膳食纖維含量影響不大,但造成維生素C和B群流失,建議蔬菜現煮現吃可以吃進更多的營養。
謎樣症狀2/胸痛不一定是心臟病! 已躺手術台上「才知竟是胃病」
心臟病症狀千變萬化,但最典型的莫過於胸悶、胸痛,多數人一感到胸痛就相當緊張。不過,「胸痛不一定是心臟病!但民眾過於恐懼,以至於會執著地反覆檢查,曾有患者直到進行心導管檢查,才知道胸痛竟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副院長劉俊廷告訴CTWANT記者。 劉俊廷說,大眾十分恐懼心臟病,一胸痛就擔心,其實胸痛原因相當多,建議先檢視自己的風險值。「例如是年輕人,心臟病風險不高,如果出現胸痛,大約3~4成是胃食道逆流所引起的,因為內臟發炎而引起類似心臟病的症狀,通常運動會舒緩、靜態活動時反而不舒服。」劉俊廷透露,曾有患者胸痛懷疑是心臟病,雖然做了心電圖等檢查都顯示正常,但患者依舊不放心,最後甚至進行心導管檢查,這時才終於說服患者胸痛與心臟無關,檢查其他可能的原因後,確定是胃食道逆流引起胸痛。「但我卻有患者認為自己是胃食道逆流,結果竟是心臟病;也有患者突然牙痛,跑到牙科後連拔了6顆牙,最後才知是心臟病引發的轉移性疼痛。」鄒瑋倫中醫師說,甚至有患者一直為「50肩」所苦,後來也證實原因是心臟病。劉俊廷說,心臟病會出現轉移性疼痛,當胸口不適延伸到左手臂、下巴、肩膀、耳朵、牙齦、頸部等部位,並產生劇痛且痠麻時,極可能是心臟病發作徵兆。心臟病會產生轉移性疼痛,從牙齒、下巴、肩膀到背部都有可能,有患者拔了6顆牙後才知原因在心臟。(示意圖/報系資料照)有些心臟病患者會感到上腹疼痛,這是因為病灶部位比較靠近橫膈膜,所以疼痛感會往下轉移擴散。其他病症從輕微的腹脹、消化不良到噁心及嘔吐都有可能,當然一般人不會去聯想到是心臟出問題,常常是去治療腸胃卻沒找到病灶,後來才發現是心臟問題。如果想確認症狀是否與心臟病有關,劉俊廷建議可循序漸進檢查。「第一,先檢視自身風險,例如是否有三高、吸菸等,如果年輕又沒有危險因子,可做一般心電圖檢查;如果有危險因子、且40歲以上,可進一步做運動心電圖。」劉俊廷認為,運動心電圖的檢查結果很值得參考,若無異常通常就可放心,若有異常,可配戴24小時心電圖檢查是否有心律不整的問題;接下來依序可做超音波、電腦斷層、核子醫學檢查、心導管檢查等,從心臟結構到血管都一目瞭然,就能解開心臟病的症狀之謎。
天冷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醫給3建議預防:每周吃魚至少2次
心血管疾病會引發各種病症,包括心肌梗塞、心律不整、主動脈剝離、肺栓塞、心包膜填塞等,嚴重甚至可能猝死。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多吃魚類來預防,每周至少吃2次,還有蔬菜水果等,少吃其他加工食品。由具有營養專業的整合行銷團隊在臉書「好食課」發文指出,這幾天氣溫有感下降,氣溫驟降時血管收縮, 容易導致循環不良,血液變得濃稠,血管硬化或阻塞的機率便會提升。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三高患者,以及銀髮族長輩,最應該注意保暖,以免誘發腦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預防。(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假如想預防心血管疾病,建議可以多吃蔬果,每日吃足「3份蔬菜、2拳頭水果」;以全穀類及未精製雜糧,取代精緻澱粉(全穀雜糧:糙米、胚芽米、黑米、地瓜、山藥、南瓜等);以海鮮替代紅肉,建議每周吃魚2次以上;少吃加工肉、含糖製品、高鈉高脂食物。營養治療專家劉博仁醫師也曾在節目中分享,深海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主要功效成分DHA和EPA,除了有助護腦、顧眼外,更是抗癌的好幫手。國外多項研究更發現,若每周可以吃到3次魚類,就能減少罹患心悸、心律不整、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
前警政署長張四良猝逝!急診醫列「10大徵兆」示警:伴隨出現恐有問題
警政署前署長張四良昨(19)日凌晨驟逝,享壽83歲,而他過世前一晚還與老部署及友人聚餐,席間並無異狀,怎料就傳出噩耗,讓外界都相當訝異。急診專科醫師魏智偉曾在節目《健康好生活》列出10大猝死徵兆,包括經常莫名感到疲勞、盜汗、經常頭暈、出現不明原因疼痛等等,尤其盜汗更是值得注意的關鍵,請民眾務必提高警覺。魏智偉過去曾於節目《健康好生活》分享,有位50多歲的男子,因胸悶不舒服、呼吸不順求診,而護理師發現他有冒冷汗的狀況,上衣更因此濕透後,便將男子推進急診室。後來,經由他初步診斷,男子可能出現心血管方面的問題,「最快速需要處理,就是心肌梗塞,所以人都還沒到定位,我們已經叫心電圖的機器來,手術服都先準備了,心電圖一做,果然是急性心肌梗塞」。魏智偉說,醫師在問診時,有些訊號往往是很重要的參考依據,尤其猝死前有10大徵兆,常常會伴隨著出現,因此應特別小心留意:1、反覆胃腸道症狀。2、經常莫名感到疲勞和累。3、胸悶。4、出現不明原因疼痛。5、頻繁心悸。6、經常出現眼前發黑、單側、雙側肢體麻木。7、盜汗。8、經常頭暈、昏厥。9、憋氣、口唇發紫。10、失眠、被憋醒。魏智偉接著解釋,假設出現胸悶狀況,可能會伴隨下巴、左邊肩膀麻或不舒服,此時就得懷疑可能是心臟的問題;或當發生頻繁的心悸、心律不整,或是眼前發黑、經常性頭暈或暈厥等等,可能代表心血管已經不是那麼健康。魏智偉也提到,若是睡眠常常被中斷,有時候真的是心臟不舒服者,在長時間躺平後,喘氣可能不是那麼順暢,導致突然在半夜醒來。魏智偉還強調,關於盜汗、冒冷汗的狀況,由於人在極度不舒服時,自律神經若過度興奮,就會冒冷汗,如果有伴隨著胸痛症狀,恐怕意味著有嚴重的疾病要發生。
78歲黃越綏11疾纏身想「斷食善終」 告別式找2大咖主持
78歲知名兩性作家黃越綏年過7旬後,健康狀況大不如前,最近她上節目談到身體現況,坦言受到11項病痛折磨,還提醒主持人鄭弘儀,到時候要跟于美人攜手主持她的告別式。黃越綏先前曾表示,要以「斷食善終」的方式為人生畫下句點,甚至早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交代好後事了。黃越綏上節目《新聞挖挖哇》分享自己早就看透生死,她雖然已經78歲,但她仍秉持著自己的健康原則「不運動、不節食、不保養」,認為人生無常且生死莫測,把生命長短交給老天決定;黃越綏也坦言,如果自己能活到80歲,算是賺到,但她之後想以「斷食善終」的方式走完一生。黃越綏先前已透露想以「斷食善終」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還表示她的告別式主持人是鄭弘儀和于美人。(圖/翻攝自YouTube/《新聞挖挖哇!》)不過黃越綏去(2023)年聲稱將來要採取「斷食善終」的方式,也令外界好奇她的健康狀況,她雖然口頭上都說自己很好,其實受到三高、膽結石、胃食道逆流、心律不整等11項病痛折磨,坦承有時也會心臟痛但也沒到開刀的地步,目前不會死就好。除此之外,黃越綏說她以前就想在60歲時舉辦生前告別式,害父母很不高興,到她的父母離開後,又遇到高人反對。在節目上黃越綏也提醒主持人鄭弘儀,叫他不要忘了之後跟于美人攜手主持自己的告別式。
強撐病體帶小孩就診 母親心臟驟停昏倒在醫院「多種奪命症狀同時爆發」
越南永隆省一處醫院日前發生一起意外事故,一名N姓女子不顧自己連日的身體不適,依舊強撐著身體照顧小孩。而在一日他帶著小孩前往當地診所看病時,自己反而突然心臟驟停,直接在診間昏迷。這讓家屬急忙將其送往大醫院急救,好在歷經搶救與照護後,N女順利地恢復健康。根據外媒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10月23日當天,當時N女已經連續2日出現頭痛、喉嚨痛和呼吸困難的症狀。而當天N女正帶著孩子去當地診所看病,沒想到在等候期間,N女突然昏迷。家人見狀,立即將其送往當地醫院急救,抵達醫院後,N女的心跳已經停止約10分鐘,醫生也緊急進行10次電擊搶救,成功讓N女恢復心跳。但這時候,N女孩是呈現昏迷狀態,並伴有心律不整和呼吸衰竭等情況。後續N女被轉送到芹苴中央綜合醫院進一步治療。芹苴中央綜合醫院的高層表示,病人抵達後,醫院立即略過所有行政手續,將N女直接送入重症監護科抗毒科進行治療。該名高層表示,N女抵達時,心臟幾乎完全無法正常收縮,經診斷為急性心肌炎並伴隨心律不整等併發症。面對如此情況,芹苴中央綜合醫院的醫生迅速為她安裝了臨時心律調節器,並使用葉克膜來支持N女的生命體徵。同時,N女接受了機械通氣、血管加壓藥物治療,並進行了止痛、肌肉鬆弛和抗生素等等治療,以此控制心律不整並增強心肌收縮力。同時由於N女的肝功能嚴重衰竭,同時併有膽道阻塞的情況,醫生也為其進行血漿置換,並積極進行內科治療、營養支持及物理治療等。經過5天的葉克膜治療後,N女的健康狀況逐漸好轉,心臟收縮功能也逐漸正常,心律也恢復穩定。在住院7天後,N女成功脫離葉克膜,並拔除了氣管內插管。到11月4日,N女順利清醒,能夠良好地與人互動,生命體徵穩定,心律幾乎恢復正常,各個器官功能也逐漸穩定。該院的重症監護科—抗毒科的主任楊善福(Dương Thiện Phước)醫生表示,N女的康復是一個令人欣慰的奇蹟,這樣的結果讓醫院的醫護人員感到非常喜悅和自豪。從昏迷、心跳停止到最終清醒,N女的康復之路充滿挑戰,但也展現了醫療團隊的專業精神和現代醫學技術的力量。
二尖瓣逆流輕中重度治療方式大不同! 修補、置換手術一次看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不少國人有二尖瓣逆流狀況,若疏忽恐引起嚴重併發症!二尖瓣是藏在心臟裡的結構,針對輕中重度不同的患者,心臟內外科各有治療策略皆可修補與置換瓣膜。其中,曾手術換過的生物瓣膜也可能年久失修,就得進行二次置換,因年長者再次開刀風險高、手術難度也高,病人恐求助無門!林口長庚心臟瓣膜團隊由內外科醫師合作,進行高難度的「經導管瓣中瓣手術」(M-ViV),低侵入性、風險較低、傷口也小,給予患者新解方。瓣膜無法閉合 血液逆流造成心悸、呼吸困難二尖瓣是位於左心房左心室中間的瓣膜,由前葉和後葉2個瓣葉組成,構造宛如閘門的2個門片,正常開合時可以維持正常血流,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但若二尖瓣無法關閉,就會造成血液逆流。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衰竭中心主任張其任表示,二尖瓣逆流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多數患者病況是緩慢漸進,早期沒有症狀,但當逆流越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就會出現呼吸困難、運動耐受度越來越差、心悸、下肢水腫、無法躺平、腹脹等症狀,建議照心臟超音波檢查。及早治療預後佳 二尖瓣修補優先、置換為後重度二尖瓣逆流,恐產生心臟衰竭,及早治療是上上策!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說明,根據長期研究心血管併發症,及早修補預後較佳,因此治療原則是「修補優先、置換為後」。 外科修補與置換:標準開胸手術 目前國際治療標準為外科開胸手術,須裝人工心肺機、暫時停止心臟功能實施手術,雖然傷口大、恢復慢,但手術視野廣,能夠一次矯正多種心臟問題(如其它瓣膜治療、心律不整或繞道手術等)的患者。9成重度患者可矯正至無逆流,耐用度可達20年到30年,復發率低。 外科修補與置換:微創手術 在病程早期,病灶簡單的患者,可以內視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進行,微創外科修補或置換手術。可在更小的傷口,更快的恢復下達到同樣理想的長期結果。 內科修補與置換:經導管療法 心臟功能低下的年長者無法挨刀怎麼辦呢?內科治療方式為「經導管療法」,把漏血的地方「釘」起來,讓血液逆流變小,傷口較小、恢復也較快。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內科系主任謝宜璋表示,內科經導管手術分為修復與置換2大類: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 將二尖瓣膜前後2個瓣葉邊緣對接的Mitraclip瓣膜夾合器技術。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 從右心房穿刺心房中膈,到左心房進行瓣膜置換,可減少損傷,同時置換成新的導管瓣膜。 經導管二尖瓣修復術: 將二尖瓣膜前後2個瓣葉邊緣對接的Mitraclip瓣膜夾合器技術。 經導管二尖瓣置換術: 從右心房穿刺心房中膈,到左心房進行瓣膜置換,可減少損傷,同時置換成新的導管瓣膜。 瓣膜再置換高風險 經導管療法適合高齡患者若瓣膜損壞太嚴重,修補效果不佳,就需要置換人工瓣膜,選擇方針依患者年齡而定:金屬瓣膜 (儘可外科手術置換): 耐用度較高,但需要長期服用抗凝血劑。適合年輕患者使用,可減少二次置換的風險。 生物瓣膜: 由豬牛製成,使用年限較短。適合年長者,不需多次開刀,可避免服用抗凝血劑所造成的出血作用。不過,生物瓣膜約10年會慢慢鈣化,此時就會需要2次置換。但2次開刀本身風險高,包括二尖瓣結構複雜、第1次手術傷口留疤、組織沾黏等,或第一次手術紀錄未詳盡等狀況,讓病人求助無門!謝宜璋進一步表示,現今有「經導管瓣中瓣」療法,將導管從股靜脈放入順著血管到達左心房,並順著指引導線植入新的人工瓣膜。此術式風險較低、較不侵入性、傷口較小,手術及住院時間較短,提供高風險患者另一項治療選擇。治療技術日新月異 團隊擬定最適合治療方針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副部長葉集孝表示,二尖瓣逆流治療技術日益月新,從早年氣球擴張術、開胸手術到現今經導管瓣膜療法,治療選擇多元。心臟整合中心團隊會依據患者年紀與疾病進展,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趙少康驚爆「心臟停止3小時」!胸骨切開「死而復生」 健康狀況曝
73歲資深媒體人趙少康近日突幾近消失,今(5日)終於現身。他親吐,好久不見,不是出去旅遊,而是動了這輩子最大的工程。趙少康表示,幾年來自己量血壓,舒張壓都只有5、60,做心臟超音波發現主動脈有擴大的現象,也造成瓣膜關不緊,心臟打出去的血液會回流,「雖然我並沒有什麼不適,也不喘,身體也沒有什麼狀況,但醫生還是提醒我,心臟辛苦工作打出去的血,有1/4又流回心臟,心臟的工作壓力有多大?現在你身體底子不錯,沒有什麼症狀,再過幾年呢?也可能運氣好躲過去,但很可能會有兩種狀況,一是主動脈剝離,二是心臟衰竭,主動脈剝離必死無疑,心臟衰竭也已經不可逆了。」趙少康直言,「開心」是大手術,整個胸骨切開,心臟要停止3個小時,用人工血管換升主動脈,換瓣膜、處理血管等,魏院長手術很快,降低流血,所以手術時沒有輸血,一切順利,早上8點推進手術室,下午6點進加護病房2天,再轉普通病房。趙少康提到,手術本身固然完美,但牽一心而動全身,深度麻醉加上心臟停止跳動那麼久,很多狀況都可能發生,「我的問題是心律不整,經過輸血漿(血紅素太低)、抽400c.c.肺水、做心臟整流術,兩天後,在電腦斷層監視下抽心包膜的水約2、300c.c.,加上各種用藥,心律才恢復正常,反正我給振興出了各種狀況請他們解決。」趙少康說,「我想,跟我有同樣情況的人,有一半不會知道有什麼問題(舒張壓低有什麼不好?)知道的人,起碼又有一半寧願碰運氣、賭一把,也不會願意動這麼大的手術,因為手術也有一定的風險,我的個性是,既然知道了就努力排除,否則不知道以後隨時會發生什麼狀況。我事後問了魏崢院長,這個手術難度有多高?他說在心臟手術中,難度算8,而換心的難度是5。」趙少康也有感而發,心臟停了幾個小時,等於死過一次,死而復生,人生一幕一幕在他昏迷時閃過,「如何做一個更好的人,是我未來人生的功課。」
30歲男返鄉幫忙下田2天 腿劇痛「累到尿液發黑」!醫:急性腎衰竭
養成運動習慣有多重要?大陸一名30歲趙姓男子是個上班族,平時沒有運動習慣,日前他趁假期返鄉幫忙父母採收蒜苗,才下田2天雙腿就劇痛,連尿液都發黑,嚇得他趕緊就醫。醫師檢查後,確定趙男是橫紋肌溶解導致急性腎衰竭,令趙男後悔自己太少運動,發生這種糗事。根據陸媒《大參考》報導,大陸一名30歲趙姓男子離家到大城市奮鬥,上班族的他趁著假期回老家探望父母,還幫忙下田採收蒜苗,在忙了一天之後他感受到雙腿劇痛,但第二天他選擇忍痛做事;趙男忙完後去上廁所,竟發現自己尿液發黑,像是喝下墨水,覺得身體出問題急忙趕去就醫。趙男到醫院後,醫師診斷發現他是橫紋肌溶解導致急性腎衰竭,得馬上進入加護病房搶救,所幸治療數日後他的身體沒有大礙。對此醫師說明,橫紋肌溶解好發於平時沒有經常運動,又突然進行大量勞動的人。而趙男也坦承自己平時坐在辦公室、鮮少運動,如今發生這種狀況他很後悔,「感覺自己是個廢物,沒幹好活,還進醫院搶救好幾天」。事後趙男的故事也在網上引發網友討論,大多數人領悟養成運動習慣的重要性,「哇我下田應該也跟他一樣,好慘」、「該好好運動了」、「同樣坐辦公室,上次跟朋友去爬山,大家都沒事,只有我腿痛到隔天差點走不動」。橫紋肌溶解症是人體橫紋肌細胞壞死所造成的疾病,症狀包括肌肉疼痛、嘔吐和意識混亂,也可能會有紅棕色的蛋白尿或心律不整,嚴重程度取決於肌肉受損程度和是否發生腎衰竭。
心房顫動恐中風! 男子復發「肺靜脈隔離術」成功除病灶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53歲陳先生兩年多前感到心臟不適且心悸嚴重,到醫院就醫,檢查發現他的左心室肌肉較肥厚且心律不整,診斷為心肌病變合併心房顫動,讓陳先生服以藥物舒緩症狀。但從去年開始,陳先生心悸症狀日趨嚴重,生活品質大幅下降,經就醫討論,醫師為陳先生執行冷凍氣球肺靜脈隔離術,手術完成後兩天即出院,恢復狀況良好,不再被心悸所困擾。20%以上心肌病變造成心房顫動 中風機率是正常人五倍 心房顫動的原因千變萬化,60歲以上或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及心臟慢性疾病等患者是高危險群。一般人發生心房顫動的比例約為1-2%,而心肌病變患者則高達20%以上,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張耀庭醫師指出,心肌病變可能源自於先天性基因異常或後天自體免疫等因素,引起心臟中負責收縮功能的肌肉纖維產生病變,導致心肌肥厚並產生疤痕,而疤痕會影響心房及心室的正常放電,造成心臟不規則跳動、加速老化,進而引發心房顫動。至於心房顫動患者常見的症狀為心悸、頭暈、頭痛、疲倦或是胸悶,若未適切治療,則會降低血液輸送功能產生血栓,因此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其中風機率為正常人的5倍,萬萬不可輕忽。肺靜脈隔離術分熱能燒灼和冷凍氣球 適用較嚴重病人 心房顫動可透過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及24小時心電圖等方式診斷,若症狀輕微,可透過藥物治療及生活習慣的管理控制病情,若症狀較嚴重或是藥物治療效果不彰,則會建議進行肺靜脈隔離術,以控制心臟的節律與速度。張耀庭醫師說明,肺靜脈隔離術目前有熱能燒灼或是冷凍氣球兩種治療方式,都是使用導管伸入病灶處以隔離肺靜脈與左心房間的電氣活動,各有優缺點,而冷凍治療較快速且可以形成完整的環狀治療區,為現今治療趨勢。善用3C偵測心律 心悸持續30秒至一分鐘以上建議就醫 張耀庭醫師呼籲,心房顫動最好的預防就是維持健康生活,現今許多血壓計或是3C智慧產品都能偵測簡易心律,民眾可藉此留意自身狀況,若心悸持續30秒至一分鐘以上,建議就醫檢查。而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及心臟病等慢性疾病者務必控制自身病況並保持運動習慣,忌過量飲酒,避免引發中風,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全台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 14歲少女術後3天出院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心臟科於今年九月,成功完成全國首例兒童「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這次手術為14歲患有複雜先天性心臟病的女童小琪(化名)帶來健康的新希望。小琪出生時即被診斷為肺動脈閉鎖無心室中隔缺損,此病特徵為三尖瓣發育不良造成三尖瓣膜狹窄,雖然自出生後已接受一系列矯正手術與心導管氣球擴張術,但狹窄依然嚴重。多年前曾接受傳統的外科手術置換生物性三尖瓣膜,但由於瓣膜逐年衰退,功能喪失,病情逐漸惡化、身體越加虛弱。中醫大兒醫心臟科團隊經過多次討論與審慎評估,決定採用此一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成功為小琪完成手術。術後各項評估結果顯示,新置換的瓣膜運作良好,小琪在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狀況穩定。「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可讓病人免受再次「開心手術」之苦,近年來在國外醫學中心針對術後再次退化之瓣膜有不少成功經驗,國內也有少數成功案例,但僅侷限在成人,尚未有兒童手術的成功案例。該瓣膜最初是使用在成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今年九月,中醫大兒醫團隊考量小琪右心房與右心室的壓力差可能惡化原本受損的右心室功能,且術前評估顯示其STS分數(美國胸腔外科學會手術風險指標)超過8%,表示再次手術的風險極高;因此心臟科團隊竭盡全力尋找解決方案,決定讓她接受新式心導管介入術式-「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術後有效緩解了長期右心房的高壓差,順利置換小琪衰退的舊瓣膜,創下國內兒童首例成功案例。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戴以信醫師表示:根據國外經驗,歷經多次心臟手術後,心臟產生的疤痕組織其收縮力道較正常組織弱,甚至可能導致心肌病變,進而產生心房或心室心律不整,惡化原先受損的心臟功能。同時因為心臟所在之縱膈腔,經多次手術會產生血管沾黏組織,不容易止血且術後出血風險高,使併發症與死亡率上升。中醫大兒醫兒童心臟科徐宗正主任說明,「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對已置換過三尖瓣膜的病人來說,是相對安全且有效的。其原理是用帶有新瓣膜的金屬支架,將舊的瓣膜壓扁,在相同位置進行置換,不用取出舊瓣膜。此技術僅適用於生物性瓣膜,金屬瓣膜雖然使用年限長,但無法重複放置。生物瓣膜平均壽命約10至15年,視病人的個體差異與生活習慣而定,部分情況可能提早衰退。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外經驗,「經導管三尖瓣膜置換術」置換方式可多次重複進行,以延長瓣膜的使用期限。
秋冬來臨!心血管疾病高峰期多留意 醫曝「致命心臟隱患」:別輕忽
根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疾病位居國內十大死因的第二位,僅次於惡性腫瘤。隨著氣溫逐漸下降,秋冬季節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明顯上升。為了提升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亞東醫院舉辦「心臟守護▪健康常駐 - 不可不知的隱藏危『肌』」衛教活動,告訴你致命的心臟隱患,以幫助了解這些潛在的健康威脅。心房顫動未治療 中風及死亡風險激增社區健康發展中心主任暨心臟血管內科莊文博醫師表示,心房顫動是一種常見的心律不整問題,因心房跳動不規律,導致心臟無法有效將血液輸送至全身。根據統計,國內約有1%的人口患有心房顫動,其中男性的發病率高於女性。若心房顫動未得到妥善治療,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和日常活動,還可能引發疲勞、心臟衰竭,甚至增加中風與死亡的風險。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沉積心肌病變 出現這些症狀應警覺轉甲狀腺素蛋白類澱粉沉積心肌病變(ATTR-CM)則是一種少見但致命的心臟病變,對一般民眾而言較為陌生。心衰竭中心主任曾炳憲醫師解釋,類澱粉沉積症屬於系統性疾病,其特徵是無法被代謝的蛋白質沉積在組織中,影響組織和器官的正常功能。若出現心臟衰竭,並伴隨腸胃不適、手指麻木無力、下背痛或腿部沉重疼痛等症狀,應警覺是否為 ATTR-CM 的徵兆。曾炳憲醫師補充說明,ATTR-CM可分為「野生型」及「遺傳型」。野生型通常在60歲以上開始出現症狀,若診斷後未及時治療,中位存活期約為3至5年;遺傳型則較早發病,症狀通常在50至60歲間出現,未治療的中位存活期僅約2至3年。自今年2月1日起,致命心肌病變的治療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患者可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選擇。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勿輕忽身體微小症狀院長邱冠明呼籲,應養成規律作息、控制情緒、適度運動、均衡飲食,並遠離菸酒,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他特別提醒,若出現心衰竭等症狀,切勿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
中年男子心臟「腫大如文旦」 心衰竭難察覺 「5類人」要注意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能量供給器官,一旦罹患心衰竭,宛如失去核心馬達的機器人般,無法正常運作。然而心臟功能衰退或疼痛的感覺,往往容易與胸痛或其他器官不適混淆,使多數民眾難以察覺而延誤就醫。一位50歲中年男子長期出現明顯水腫與氣喘吁吁的症狀,後期甚至無法躺平睡覺,緊急就醫後安排X光檢測,才發現應為自己拳頭大小的心臟已腫大到一顆文旦般大,這位患者檢測心臟超音波時射出分率(EF)竟僅10%!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趙書平醫師提醒,心衰竭不僅會造成頭暈目眩、認知功能失調等症狀,嚴重更可能導致心律不整、心包膜積水,並且常與慢性腎臟病、糖尿病互相影響,危險性不容小覷。 研究預估,2050年時台灣心衰竭患者將高達80多萬人,屆時將嚴重影響我國社會生產力。趙書平醫師指出,能否早期篩檢並確診才是左右治療成效的關鍵因素。近年心衰竭已有多種治療藥物問世、更有能兼顧心糖腎的藥物加入治療行列,若能及早發現、積極治療,患者仍有機會穩定症狀、逆轉心臟功能。衛福部資料指出,台灣心衰竭患者死亡率比「國病」癌症更高,5年死亡率高達50%,可說是我國最危險的疾病之一!心衰竭主要是由於心臟收縮或舒張功能受損,導致無法有效泵出足夠血液滿足身體需求,趙書平醫師說明:「心衰竭常見症狀為累、喘、腫,尤其患者躺下時感覺更喘,這時更應及早就診,避免延誤治療。」醫師提醒,患者時常將累喘症狀與工作勞動所造成的疲勞混淆,導致錯過黃金治療期,隨心臟功能不斷衰竭,最終引發患者失能或死亡,因此,建立民眾對於心衰竭的正確認知更加重要。 趙醫師亦強調,若民眾有吸煙、飲酒等習慣,或符合以下5大高風險族群類別,更需積極注意自己是否有心衰竭風險,5大族群包括:中高齡者、有心臟疾病或心衰竭家族病史者、三高患者、腎臟病患與糖尿病患,都應定期篩檢以利早期發現心衰竭。 心衰竭早期並無特異性症狀,民眾感知度不高,往往是造成錯失黃金治療期的主要關鍵,所以,從共病著手預防心衰竭,逐漸成為近年來國際治療上趨勢。數據指出,急性心衰竭患者併發腎功能惡化比例達45%、並有約40%心衰竭患者同時患有糖尿病,證實心衰竭、糖尿病與腎臟病三者息息相關,因此包括美國與歐洲心臟學會治療指引中皆建議,評估心衰竭治療時,應注意是否合併其他共病,顯見「共病共管」成為當今心衰竭治療重點。 有鑑於此,近年醫師們也會針對高風險族群患者提供更多共病衛教與管理方針,以降低心衰竭對台灣社會可能帶來的影響性。趙書平醫師表示,過去曾遇過患者雖為高風險族群、但因對心衰竭症狀不了解,且未有定期篩檢習慣,最終就醫時心臟已十分腫大,導致治療更加困難。所以除了對患者建立基礎衛教認知,高風險族群患者更應注重定期健檢,並可加做心電圖、胸部X光及心臟超音波,及早阻險護心。 心衰竭治療多以藥物治療為優先,常見藥物包括腎素-血管張力素-醛固酮系統抑制劑、交感神經系統抑制劑、SGLT2抑制劑、利尿劑等。近年隨共病共管成為評估標準。原本用於治療糖尿病的SGLT2抑制劑,因同時具有保護心臟、預防腎病變的效益,目前也成為國內外指引推薦的心衰竭患者標準治療藥物。趙書平醫師説:「這樣的藥物在心、糖、腎共病管理中具扮演重要作用,研究指出,患者治療後可減少因心衰竭或心血管事件住院風險7,糖化血紅素顯著降低,也能有效降低腎衰竭風險、延長患者生存期,足見目前藥物發展對心衰竭患者疾病管理的全面性。」 近期適逢9/29世界心臟日,趙醫師提醒,民眾除了應認識心衰竭基本症狀,日常也可以透過穩定運動習慣與均衡飲食來維持心臟健康,最重要的是要搭配定期健檢與心臟超音波等,檢測自身心臟功能是否正常,而對共病或心衰竭患者來說,呼應共病共管概念,若想穩定控管心衰竭,則應同步監測糖化血紅素、腎功能、尿蛋白等數值,定期服藥、禁菸禁酒,以利共同管理心、糖、腎風險,守護心健康。
破除中秋謠言2/柚子配優酪乳不會中毒 「魔王成分」搭7大藥物才會索命
只要手機收到「柚子配優酪乳、香蕉會中毒」訊息,就知道中秋節要到了。營養師程涵宇告訴CTWANT記者,柚子配優酪乳、香蕉並不會中毒,因為柚子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成分,會干擾人體的CYP3A4酵素,進而產生不良反應,時間長達數天,尤其是服用抗凝血藥物可能會導致腦出血,建議服用「這7大藥物」者不要食用柚子。據事實查核中心調查,2015年中國河北一名3歲女童因胃穿孔而亡,醫師表示在其胃中發現柿子、香蕉、牛奶,因此便有柿子搭香蕉、牛奶會中毒的說法,後來一傳再傳又變成「柚子配優酪乳、香蕉會中毒」。程涵宇表示,柚子含有豐富膳食纖維,若是腸胃功能較差,容易腹脹或腹瀉,再搭配優酪乳,若有嚴重乳糖不耐症的人就會更覺得肚子不適,但並不是中毒。不過,柚子搭配7類藥物恐會危及健康。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師柯瑩蓮表示,抗心律不整藥物、心臟血管用藥、免疫抑制劑、降血脂藥、抗凝血藥物、抗焦慮憂鬱安眠藥,上述藥物若與柚子同時吃,可能進一步導致藥物血中濃度增加,進而產生藥物不良反應。若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建議諮詢藥師相關注意事項與禁忌,以免誤踩地雷造成藥物不良反應。(圖/報系資料照)柯瑩蓮表示,柚子內含有呋喃香豆素成分,這成分會干擾人體的CYP3A4酵素,CYP3A4酵素是身體重要的代謝酵素,主要存在於肝臟和小腸。當酵素無法發揮作用時,人體分解藥物的速度會減慢,服用的藥物停留在體內的時間會延長,導致血中藥物濃度升高,進而可能導致藥物不良反應發生,例如肝毒性、腎毒性等。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陳志金醫師日前也在臉書上呼籲民眾,有服用「抗凝血劑」的病人,千萬不能吃柚子,「輕則流鼻血、身體瘀青,重則胃腸出血,甚至腦出血,更嚴重的話還可能致命!」柯瑩蓮提醒,柚子抑制藥物代謝的作用可長達數小時甚至2~3天,所以即使吃了柚子後再間隔服藥,也無法完全避免交互作用的發生,因此建議在服用特定藥物期間,還是盡量不要吃柚子,若服藥期間有不尋常的症狀則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