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
」 德國 台積電 烏克蘭 泰王歐盟對陸電動車加徵關稅 福斯CEO:「不如用投資代替懲罰」
歐盟週五(4日)表決通過對中國反補貼稅提案,引發歐洲汽車製造商的擔憂。根據路透今(6)日報導,德國福斯汽車集團執行長布魯姆當天對德媒表示:「歐盟應該考慮調整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與其徵收懲罰性關稅,不如推動中企在歐洲投資。」布魯姆認為,歐盟應該重新考慮關稅政策,允許中國汽車製造商通過投資來避免關稅。他表示:「與其徵收懲罰性關稅,不如積極考慮為投資提供補貼。那些在歐洲投資、創造就業機會且與當地公司合作的企業,應該在關稅方面受益。」歐盟成員國4日以10票贊成、5票反對、12票棄權的結果,表決通過了針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徵反補貼關稅的提案。目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0%的關稅,歐盟擬對自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疊加收取17%至36.3%的關稅。歐委會貿易防禦司司長馬丁·盧卡斯9月底曾表示,即使在表決通過、關稅上路後,歐委會仍願繼續與中方談判,以達成避免徵收關稅的潛在協議。美國彭博社也指出,在此次投票中,棄權票數量之高反映了歐盟成員國內部的疑慮,這表明許多成員國對此舉可能挑起對華貿易戰的不安。歐盟對於中國電動車的保護主義做法可能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干擾了正常的國際貿易秩序,不僅阻礙中歐貿易投資合作,延緩歐盟自身綠色轉型進程,甚至可能影響全球應對氣變的共同努力。
總投資額達3600億!台積電今舉行德國廠動土典禮 德總理蕭茲出席
台積電德國德勒斯登廠(ESMC)20日舉行動土典禮,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率團親自主持。德媒透露,德國總理蕭茲及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都將出席,並發表演講,德勒斯登所在的薩克森邦總理克里契麥(Michael Kretschmer)與其內閣5位部長等官員都將出席,這是薩克森邦史上最大筆的外國直接投資案,備受當地期待。台積電在2023年8月宣布,在德國與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和恩智浦(NXP)等合資設廠,共同在德勒斯登投資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提供車用先進半導體製造服務。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蕭茲和范德賴恩都會出席動土典禮,顯見德國高度重視台積電的投資,期望台積電投資後,能帶動周邊半導體的群聚效益。德媒《薩克森日報》19日報導,估計有150至200位嘉賓參加動土儀式,台積電的總投資額約100億歐元,幾乎一半來自德國政府。這一高額資金投入,得益於去年9月正式生效的歐盟《歐洲晶片法案》,該法案放寬了嚴格的補貼規定。該晶片工廠預計將創造2000個工作職位,自2024年起獲聘為ESMC總裁的克伊區(Christian Koitzsch)宣布,明年開始會有一項雙重任務培訓計畫,預計招收機電工程師和微技術專家,目前已組建一支20人的團隊,一半來自台灣的同事。劉佩真分析,歐洲的強項在於設備、車用供應鏈,原本英特爾也有意赴歐洲投資,但英特爾內部問題多,現在暫緩赴歐投資,歐洲半導體產業的自主製造不強、占比僅約7%,台積電設立ESMC後,可帶動群聚效益,歐洲期望2030年半導體自主製造占比,能一舉衝破20%,並藉此強化供應鏈的完整性。前外資半導體分析師、騰旭公司投資長程正樺表示,德國廠規模相較於台積電其他廠並不算太大,且以成熟製程28奈米為主,但對台積電布局歐洲市場、擴大車用半導體版圖很有幫助。不過,由於投資金額不算高,預料台廠受惠有限。
人還活著!22歲刺青藝術家被扒衣「半裸遊街」 頭部重創送醫急需救援
巴勒斯坦7日對以色列發出攻擊,德國、以色列混血22歲的盧克(Shani Louk)在以色列南部參加音樂祭時遭哈瑪斯(Hamas)武裝份子擄走,一段她被扒光衣服趴在卡車後車廂遊街,死活不明的影片在網路上曝光。根據外媒報導,盧克似乎還活著,目前已被送進加薩的一家醫院裡,傷勢嚴重病危。綜合外媒報導,德以混血的盧克是一名從事刺青藝術的22歲藝術家,7日在以色列南部參加音樂祭時,遭突襲的哈瑪斯武裝份子強行擄走。當時已被扒光衣服的盧克被武裝份子像是贏得戰利品一般,強押上街遊行,影片也在網路上曝光流傳,盧克的母親看見影片後則表示,透過盧克身上獨特的刺青與一頭長髮便認定那就是她女兒。該段影片除了引發國際關注之外,德國外交部目前也已介入調查處理,在10日晚,盧克母親向德媒表示盧克還活著,並有確切證據證明目前她已被送進加薩地區一家醫院,但是頭部重創,傷勢危急急需救援。據了解,目前22歲的盧克是德國、以色列混血,平日從事刺青藝術。當天除了她之外,一同參加音樂祭的人另有約260人遭哈瑪斯武裝份子殺害,近百人被擄走,仍下落不明。
前進德國?德媒:台積電即將敲定德國設廠計畫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7日引述德國政府消息人士指出,台積電董事會將於8日開會,確定在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設廠,而德國政府將提供50億歐元(約新台幣1,744億元)的建廠補助。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的台積電,自2021年就開始與德國薩克森自由州(Saxony)針對在德勒斯登興建晶圓廠進行談判。消息人士指出,台積電將與博世(Bush)、英飛凌(Infineon)和安世半導體(NXP)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經營這座德國新晶圓廠。報導指出,在台積電對德國建廠開綠燈之後,未來德勒斯登這座晶圓廠主要將生產提供汽車工業所需的晶片,台積電也將與德國政府簽訂意向書,以獲得德方的補助。該項補助仍要獲得歐盟的同意。除了台積電外,包括英特爾和Wolfspeed也尋求獲得歐洲補助在當地設廠。
《淨化論》 曝納粹冷酷還原史上最驚悚會議 大屠殺紀念館實景拍攝
驚悚電影《淨化論》由德國名導馬蒂格諾勒克(Matti Geschonneck)所執導,是影史第三度改編「萬湖會議」的電影,片中戰慄還原了史上最驚悚會議,呈現了納粹對猶太人屠殺高度細化的分工,過程讓人不寒而慄。電影上映後連霸德國電影三週口碑榜首,除敘事冷冽驚悚被奉為「神片」,更連續拿下德國古恩特榮巴赫電影獎、西班牙巴塞隆納聖喬治電影節、奧地利羅米獎、歐洲歐羅巴獎,以及德國公民媒體獎等5座最佳影片大獎,獲國際媒體《Stuff》盛讚為「今年最好看的電影之一」。該片劇本基於當年「上級突擊大隊長」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不慎遺留的關鍵史料「萬湖會議機密紀要」所改編。參與拍攝演員均為德語影壇一時之選,其中飾演國安部長海德里希(Reinhard Heydrich)的奧地利男星菲利普霍賀麥爾(Philipp Hochmair)優雅迷人、不怒而威,獲法國影媒《Cinedweller》盛讚「演技精湛出色」,一舉擊敗入選奧斯卡電影《愛你讓我自由》兩大演技巨星法蘭茲羅戈斯基(Franz Rogowski)及喬治佛瑞德區(Georg Friedrich),榮登奧地利羅米獎影帝寶座。《淨化論》在「萬湖會議」別墅原址實景拍攝。(圖/海鵬提供)《淨化論》全片都在柏林拍攝,有些關鍵戲更直接在「萬湖會議」別墅原址-現今的大屠殺紀念館實景拍攝,劇情核心則鎖定該場90分鐘的會議,並嚴格要求全體演員的演出默契,才完成這部極其特殊的電影。片中與會的15名納粹高官,無一不是精英,其中三分之二來自法律界,擁有博士頭銜更達8人,他們本該以自己的學識與邏輯思維,捍衛法律公正、社會正義,卻不論是非、成了納粹的幫凶。片中他們頭腦靈光、積極創新,熱切討論、主動獻計獻策,想盡辦法把殺人做得「漂亮」,討論過程讓人不寒而慄,獲德國《週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誇讚「題材宏偉地令人清醒。」奧地利男星菲利普霍賀麥爾(右)在《淨化論》獲法國影媒盛讚「演技精湛出色」。(圖/海鵬提供)電影《淨化論》戰慄還原了這場史上最驚悚會議,片中呈現了納粹對猶太人屠殺高度細化的分工,除獲德媒《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讚嘆「拍攝手法精準驚人」,連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看完都掛保證是「最精確的版本」,推讚是場「成功的演出」。當一個民族可以瘋狂仇恨另一個民族到這般地步;當人類為了一己私慾,可以輕易放棄底線和原則;當溫和善良的普通人,在得到不受約束的權力後,可以變成殺人猛獸…。隨著科技進步,只要按下按鈕,便能輕易奪走千萬人的生命。「萬湖會議」三度被拍攝成電影《淨化論》,有種令人驚恐的現代性與當代性,除提出對歷史更深遠的注視與警惕,也對現今世界局勢有著敏銳超前的反思與儆醒。《淨化論》將於6月21日起在台上映。
澤倫斯基發布最新影片 稱烏克蘭向北約邁進
雖然烏克蘭仍處於戰爭狀態,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在8日最新發布的影片中表示,隨著西方提供的新一批軍事援助以及國際社會的支援,烏克蘭在「向北約邁進」的方向度過富有成效的一周。雖然,一般來說,加入北約當事國不得捲入現前國際衝突,但北約內部有部分人士希望能在7月北約峰會上,為烏克蘭提供加入北約的路線圖。德媒報導,澤倫斯基可能會在5月親自訪問德國,這是他在俄烏戰爭以來的首次對德訪問。另外,澤倫斯基昨天跟過齋戒月(Ramadan)的烏克蘭穆斯林軍人一同享用開齋飯,展現出烏克蘭各族群為共同目標奮鬥的願景。所謂開齋飯是在伊斯蘭教齋月結束禁食的第一餐,他同時指控俄羅斯壓迫克里米亞半島的穆斯林。根據外媒日前報導,美國、德國和匈牙利等國,正在抗拒波蘭及其他波羅的海國家的努力,後者陣營盼能深化烏克蘭與北約的連結,更明確地支持烏克蘭未來加入北約。今年7月,北約將於立陶宛首都舉行峰會;報導指出,北約內部有部分人士希望能在7月峰會上,為烏克蘭提供加入北約的路線圖。不過,美國在抗拒這樣的倡議,美擔心,此時深化烏國與北約的關係,俄國有可能拉高衝突。根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烏克蘭軍隊正面臨彈藥嚴重短缺,這促使烏克蘭人想方設法節省供應,以便他們的西方盟友能夠生產或購買更多彈藥。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烏克蘭軍方官員稱,儘管嚴重短缺,但基輔每天仍發射約7700發砲彈,而一些估計顯示,俄羅斯發射的數量是該數量的3倍。
德提供「台積電設廠」補貼獎勵 魏哲家:評估聚集「這技術」
晶片龍頭台積電(2330)日前正式到美國設廠引發國際關注,據德媒報導指出,德國客戶對台積電在歐洲設廠表達出高度的興趣,且傳出台積電已派人前往德國查看場地,且和政府和聯邦政府討論設廠事宜。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昨天在法說會表示,正與客戶及夥伴評估在歐洲設廠的可能性,將聚焦在車用技術。德國媒體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昨(13日)天報導,去年德國客戶回應台積電詢問時,普遍對台積電在歐洲設廠表示高度興趣,台積電也多次派人到德勒斯登和柏林,與德勒斯登所在地薩克森邦政府和聯邦政府討論設廠事宜。且知情人士透露,德勒斯登近郊有土地可供設廠,且該區政府也表示願意提供設廠的初期相關投資補貼和獎勵。Dresdener Morgenpost也於同日報導,市府官員證實正在討論台積電的設廠事宜,地點可能是城市北郊臨近機場的工業區土地,正好在博世廠房的隔壁,不過還有專業人才和居住空間不足、能源價格過高等問題有待克服。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昨天則坦言,目前正在和客戶、夥伴們討論在歐洲設廠的可能性,但將把重點放在車用技術上,而若設廠成功,歐洲品牌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博世(Bosch)等汽車工業的供應商都是台積電在歐洲的可能客戶。位於德國東部的德勒斯登擁有歐洲最大的半導體聚落,去年底英飛凌才宣布將在德勒斯登投資50億歐元(約新台幣1630億元)建新廠,台積電考慮設廠受到當地政府歡迎。
防台灣有事?日本擬在「2027大限」前建立沖繩防衛集團
日本防衛省為因應西太平洋局勢變化、強化日本西南地區防衛體系,正考慮在2027年度前完成「沖繩防衛集團」的建立,以在必要時派遣部隊至各離島作戰。儘管並未明確提到台灣,但其時間表卻與美國前印太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中國將在2027年併吞台灣」的警告相呼應,可說是在為「台灣有事」做準備。《讀賣新聞》引述不具名官員說法,表示日本防衛省正考慮將總部設於沖繩縣那霸市的陸上自衛隊第15旅,從目前的1個團增加至2個團,同時將指揮官軍銜從中將提升到上將,並創建沖繩防衛集團,且該計畫預計將編入年底修訂的《國家安全戰略》等3份與安保相關的文件中。值得注意的是,日本自衛隊的師由4900至7700 人組成,較小的師則為2000到4000人,而沖繩防衛集團將是介於師及旅之間、約3000人左右的「集團」。此外,日本自衛隊於2016年、2019年分別在與那國島及宮古島新設駐地後,今年也將在石垣島新設駐地,但沖繩防衛集團預期會留在那霸駐地,不會再取用新的駐地。美國前印太司令戴維森提出2027年為台海的關鍵年後,西方各國便提高對台灣問題的關注,德媒《先鋒報》近日也爆料,德國經濟部在尚未公開的對中國戰略中,預期中國「最晚在2027年併吞台灣」,建議政府減少對中國經濟依賴。此次日本預計在2027年前完成沖繩防衛集團的建軍計畫,也不免讓人朝「2027大限」聯想。
英國令中資晶片廠 拋售至少86%股份
西方國家對中國的科技戰、貿易戰未見和緩跡象。英國發布命令要求中資科技公司安世半導體(Nexperia)出售英國最大微晶片製造廠至少86%的股份,稱這是在進行國安評估後做的「最終命令」;德媒則披露德國外交部的最新對華戰略草案,將要求德中經濟合作進一步與人權狀況掛鉤。英國政府當地時間16日發布命令,要求安世半導體出售英國「新港晶圓廠」(Newport Wafer Fab)至少86%的股份。英國商業、能源及工業策略大臣夏普斯(Grant Shapps)對此表示,中資公司存在與技術和知識相關的風險,可能損害英國的能力。路透報導,總部位於荷蘭的安世半導體表示,此前兩次安全審查皆未發現任何國安疑慮可以成為阻止收購的理由,不接受英國政府提出的國家安全問題。安世半導體英國負責人更在聲明中直言,將上訴推翻這項撤資令。德國《明鏡》周刊報導,德國外交部已向相關部門提交一份長達59頁的對華戰略草案。文件內容顯示,維護人權將在德中未來經濟關係起決定性作用,政府對赴海外投資企業的擔保額設定上限為30億歐元,並從環境、社會標準進行「深入審查」,收緊對出口業務發放貸款的標準,避免供應鏈出現強迫勞動。草案罕見提到,希望確保今後德國出口的武器或軍民兩用產品不能用於侵犯人權和內部鎮壓;在關鍵的工業部門,德國和歐盟不應該「依賴不認同我們價值觀的第三國技術」。德國外交部還建議與歐盟同步,將中國描述為合作夥伴、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且「後兩方面的分量越來越重」。此外,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6日晚間在印尼峇里島會見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他指出,中義同為文明古國,互為全面戰略夥伴,雙方應該理解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希望義方為歐盟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積極對華政策發揮重要作用。
人妻口愛到一半突猝死 元凶竟是「小王GG」…警曝:整根都是毒
德國驚爆「性愛謀殺案」疑雲,整形外科醫師尼德彼德勒(Andreas David Niederbichler)被控在陰莖上塗抹毒品,藉此殺害與他發生婚外情的人妻伊馮恩(Yvonne M),導致對方口愛時因用藥過量猝死。被判9年徒刑的尼德彼德勒最近則再次透過媒體喊冤,並公開更多性愛細節。據《每日郵報》報導,尼德彼德勒遭控自2015年6月到2018年2月期間,以下藥方式性侵4名女性,手法包括在口紅、牙膏及香檳杯中混入古柯鹼,造成受害者出現頭痛、昏倒、車禍,以及38歲人妻伊馮恩的死亡。法庭資料指出,尼德彼德勒2018年先在陰莖偷抹古柯鹼,接著讓伊馮恩吞吐,導致吞下過量毒品的伊馮恩在呼吸急促中倒地身亡。法院於2019年判堅不認罪的尼德彼德勒9年徒刑與賠償受害家屬。而尼德彼德勒被判有罪後除繼續喊冤外,還宣稱死者「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她是經驗豐富的古柯鹼使用者」,拒絕賠償,最後遭到家屬提告,並在去年被判必須向死者的保險公司賠償13,280歐元(約新台幣42.4萬)。至今仍不認罪,堅持不賠償醫療費、喪葬費與死者家屬賠償金的尼德彼德勒,上月接受德媒採訪時表示,當初不應該接受律師保持沉默的建議,害他被判有罪。更說自己「沒有在對方不知情狀況下,對任何女性用藥。我尋求刺激時,她們也想加入」。並強調會提出無罪的新事證與上訴,但他最近仍被法院以「沒提出任何新證據」為由駁回上訴。
北約東擴的最大受害者! 德國今年冬天恐因能源匱乏陷入經濟崩潰
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和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導致德國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暴漲,通膨不斷飆升,德媒近日就表示,目前買不起食物的德國人不光只有低收入家庭,連不少中產階級也去救濟中心領免費食物。更糟的是,莫斯克近期因渦輪檢修的問題將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的供給量減到只剩正常氣量的20%,讓外界憂心德國今年下半年恐因能源匱乏而陷入經濟崩潰。據《法蘭克福匯報》的報導,受到俄羅斯減供天然氣的影響,德國經濟學家佛斯特(Clemens Fuest)指出,將有許多依賴便宜俄國能源的德國企業因此倒閉,國內的能源進口成本也將增加2倍,家庭帳單則會成長3倍,且該舉措將進一步推升2%的CPI年增率,更會使德國損失2861億歐元。近幾個月來,德國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瘋狂飆漲,導致德國4、5月的CPI年增率接連突破新高,5月的通脹率更高達7.9%,創下了東西德統一以來的最高紀錄,達到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時期的水平。糟糕的經濟表現和成本上升不只反映在德國政府呼籲民眾減少每天洗澡次數、調暗路燈光線和關閉游泳池等舉措,如今德國有越來越多家庭陷入能源和糧食貧窮。德國《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走訪柏林塔菲爾救濟中心後發現一個極為驚人的現象,那就是新加入排隊行列領取救濟糧的人幾乎都是「中產階級」,還有一些「年輕人」。而英媒《每日郵報》則把德國的經濟崩潰怪罪在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過度依賴俄國能源的頭上。但事實上,沒有俄羅斯的便宜天然氣供應,德國就不可能實行廢核政策,也不可能讓德國製造業保持競爭力,使其呈現過去十多年輝煌的經濟增長。美國國際關係攻勢現實主義大師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就認為,西歐在二戰後亟需美國的援助,因此交出了軍事防務等重要主權給予美國,但北約屬於冷戰時期對抗蘇聯的軍事集團,若俄國不再向西方輸出共產革命,歐俄也因為能源貿易的供需關係,變得不像以往一樣彼此對立,那北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因此為了繼續透過北約支配歐盟的軍事、外交和戰略主權,美國就有必要挑起「歐俄對立」,並將中國與俄羅斯送作堆,使他們受到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孤立,導致透過全球化崛起的中國能夠因為「類冷戰時期」的陣營分化而降低其在全球的政經影響力。但美國需要讓「歐俄對立」,歐洲需要嗎?放任美國拉攏東歐以操作「北約東擴」驅逐俄羅斯,可能是歐盟領導國21世紀最致命的地緣戰略失誤。其結果就是導致歐洲與軍力強大的核大國俄羅斯關係惡化,歐洲大陸將永無寧日。且普丁別無選擇的去回頭擁抱中國,形成一個中俄結盟的巨大麻煩。若東歐不隨著美國的北約東擴起舞,不在俄羅斯周圍部署中程導彈和美軍,莫斯科也不會因為國家絕對安全的需求和戰略縱深受到威脅而那麼反西方(北約在巴爾幹半島和中東的軍事介入,已反映出它不再是個以防務為主的軍事集團),那如今中國就不會受到俄羅斯在經濟、軍事和地緣戰略上的援助而如此強大,歐洲也不會受到戰火波及,還能獲得俄國低價的能源供應。但歐盟的窘境就在於缺乏一支「歐洲軍」,沒有軍事防務自主,歐洲就沒有真正的戰略獨立性可言。如今隨著俄烏和談不見進展、歐元區通膨飆升且陷入能源危機、歐元貶到與美元平價,以及德國和南歐國家的國債殖利率利差再度擴大,歐洲可能將再次迎來新一波的歐債危機和經濟崩潰,歐洲文明或將因為美國的地緣戰略安排重新進入「黑暗時代」。
反俄制裁導致萬物齊漲!德國中產家庭被迫排隊7小時領救濟糧 烏克蘭難民增額外負擔
隨著俄烏戰爭的爆發和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導致德國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暴漲,通膨不斷飆升,德媒近日就表示,現在買不起食物的德國人不光只有低收入家庭,連不少中產階級也去救濟中心排7小時的隊領免費的食物。更糟的是,來自烏克蘭的難民還消耗掉了1/3的救濟糧份額,增加了援助中心的額外負擔。報道指出,「反俄制裁的後果給普通德國民眾帶來了巨大痛苦。」據德國《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的報導,在新冠疫情、俄烏戰爭、物價上漲三重打擊下,德國有越來越多家庭陷入能源和糧食貧窮,他們在走訪柏林塔菲爾救濟中心後發現一個極為震驚的現象,那就是新加入排隊行列領取救濟糧的人幾乎都是「中產階級」,還有一些「年輕人」。雖然走進救濟中心領取免費食物對他們來說是相當尷尬的舉動,但為了維生他們只好硬著頭皮去排隊,為此他們甚至要排上7小時才能領到免費的食物。近幾個月來,德國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瘋狂飆漲,導致德國4、5月的CPI年增率接連突破新高,5月的通脹率更高達7.9%,創下了東西德統一以來的最高紀錄,達到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時期的水平。不過隨著經濟衰退的擔憂漸增,以及德國政府調降燃料稅、推出臨時大眾運輸優惠方案,德國6月的CPI年增率呈現略低於5月的7.6%,成為6月歐元區唯一通膨放緩的國家。但生活成本的飆升仍然讓低收入家庭相當痛苦,據德國《圖片報》(Bild-Zeitung)6月的報導,一份社會調查報告顯示,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有近1/6的德國人(約1387萬人)正在面臨「有一餐沒一餐」的困境。月收入低於1000歐元(約新台幣3萬元)的家庭中,有32%的受訪者因經濟因素而減少進食或直接不吃,42%的民眾則因為相同原因放棄了一些日常食物的購買,還有13%的受訪者對未來充滿擔憂,坦言如果食品價格繼續上漲,他們也會開始縮衣節食。這也顯現出為何有那麼多新的家庭加入了領取免費救濟糧的行列。雖然免費發放食物的時間是從每天下午2點才開始,但由於需求者眾多且數量有限,有些人從早上7點就會在救濟中心外排隊等候。據悉,德國各地都有塔菲爾救濟中心,他們一直以來都是靠私人捐款和志工的參與才能維持運作,其中光是柏林市中心的這家救濟中心每天就有約140個家庭需要免費的救濟糧,而來自烏克蘭的難民還佔去了其中的1/3份額,增加了救濟中心的額外負擔。該中心負責人馬可瑟隆(Mariola Maxelon)無奈表示:「事情只會越來越糟,尤其是當我們獲得的資助與支持越來越少的時候,民眾還會為此爭吵不休。」報導指出,反俄制裁的後果給普通德國民眾帶來了巨大的痛苦。「過度的通貨膨脹,食品價格的上漲……以及最重要的是,德國民眾現在還得活在廉價俄羅斯天然氣恐遭到斷供,而凍死在今年冬天的恐懼之中,這就是每個德國人的未來。」
不滿德國軍援太慢 烏克蘭駐德大使曬「蝸牛子彈」酸:支援正在路上
俄烏戰爭至今已超過3個月,儘管烏克蘭粉碎俄羅斯佔領全境的企圖,但隨著俄軍集中兵力進攻烏東,已讓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呼籲各國擴大和加速軍援,否則烏軍將持續面臨重武器壓倒性不足的危機。烏克蘭駐德國大使梅尼克(Andrij Melnyk)日前就在推特分享「蝸牛載子彈」的照片,嘲諷德國軍援太過緩慢。梅尼克26日在推特表示「德國為烏克蘭準備的武器已經在路上了」,卻附上蝸牛被藍色膠帶黏上子彈的照片,諷刺德國軍援速度太慢,還配上捂臉的表情符號。這篇貼文一曝光,立刻掀起網友兩極回應,有人指責德國效率低落、說一套做一套,給砲車卻不給彈藥;也有人認為梅尼克在道德勒索,表示「就算你對月球狂吠,德國和北約都無法比你要求的速度更快交付武器」。梅尼克(右)狠酸德國軍援太慢。(圖/翻攝自推特)事實上,遠在大西洋的北約成員國美國,4月底宣布支援M777榴彈砲和14萬發彈藥後,已在5月中全數交付90門並訓練完種子教官,而德國先前雖和荷蘭共同軍援12輛PzH2000自走砲,但直到本月10日,才有第一批烏軍士兵前往德國受訓,庫存的15輛獵豹防空車,也僅「承諾」會在7月交付並提供58,000發彈藥。德媒此前曾爆料,德國國防供應商曾表示能立即補上裝備,避免軍援烏克蘭造成國防缺口,但遭到德國政府駁回,《Bild》還引用政府文件,表示萊茵金屬公司早在4月22日就已提交100輛Marder步兵戰鬥車的出口申請,但直到現在德國政府仍未批准。雖然德國的重武器支援緩慢,但5月中以前,已送交2,450具鬥牛士火箭筒、1,600個反坦克指向地雷和3,000個反坦克地雷。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曾以「德國要和北約同步軍援」反擊在野對他支援過慢的批評,但很快就被英、美、波蘭等國以行動打臉,就連澳洲交付的速度也比德國快。有分析認為造成德國軍援顢頇的原因,雖有長期廢弛軍備「自己也吃不飽」因素在,但過於緩慢的行政效率,卻無法在軍援烏克蘭的同時,幫助自身更新裝備,而俄裔移民在政經界的影響力,也讓德國的援烏行動出現重重阻礙。
美國務卿會烏外長:將給更多武器 德遭爆2700捐烏飛彈「35年過期貨」
俄烏戰爭爆發至今,戰情陷入膠著,烏國人民生活陷於水深火熱,各國譴責俄國違反國際法,同時聯合祭出多項制裁,並對烏克蘭伸出援手,提供武器、軍事用品,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今天就在波蘭、烏克蘭邊界與烏國外交部長庫列巴會面,同時承諾會提供烏軍更多武器,美國一間私人武器企業的老闆也霸氣宣布,送給烏軍100萬發子彈;於此同時,德國日前捐贈給烏克蘭2700枚飛彈,竟被爆出是前蘇聯製造,且超過35年「早已過期」,至少有700枚無法使用。俄烏戰爭開打至今已10天,戰情仍相當緊張,西方各國除對烏克蘭表示支持,也不斷給予軍事上的援助,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今日就到擠滿難民、情勢緊張的波烏邊境,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會面。布林肯表示重申美國的盟友一定會與烏克蘭站在一起,「就像我和我的朋友,我的同事們站在烏克蘭這裡一樣」,他同時承諾會提供烏克蘭武器裝備,特別是戰機、大型防空系統等,以確保烏克蘭可以保有制空權。此外,美國一間專門生產槍枝、彈藥的武器公司「AMMO」宣布,「與美國人堅定地支持烏克蘭的主權與獨立,因為我們在全球各地都支持自由與民主」,該司表示將提供100萬發子彈到烏克蘭,幫助烏克蘭作戰。AMMO執行長瓦根哈爾斯(Fred Wagenhals)表示,「我們熱切希望危機能夠迅速和平解決,也希望外交手段能夠勝利,但我們仍強烈譴責俄羅斯的侵略行為」。德國副總理哈貝克(Robert Habeck)。(圖/達志/路透社)對比美國提供的武器源源不絕,德國最初僅打算捐贈5000個頭盔給烏克蘭,遭到外界恥笑後,決定擴大軍援,捐贈1000件反坦克火箭發射器、500枚刺針防空飛彈,還有1萬公噸燃料和2700枚Strela飛彈等武器,不過近日德媒《明鏡》披露,德國國防部一份機密報告指出,援助烏國的2700枚Strela飛彈被裝在潮濕的箱子中,這些飛彈是由前蘇聯製造,已經存放了35年,是前東德遺留下的武器,至少有700枚已經因為腐蝕、氧化無法使用。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宣布會將購買俄國原油的利潤,用於援助烏克蘭。(圖/達志/美聯社)另一方面,各國對俄羅斯祭出經濟制裁,卻遲遲未對俄羅斯石油動刀,引起不少爭議,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日前以破紀錄低價,買進一貨輪俄羅斯原油,遭到外界撻伐,烏國外長庫列巴更怒批,俄羅斯原油帶有烏克蘭人民「鮮血的味道」。為此,殼牌發聲明表示,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會選擇俄國以外的原油來源,但鑒於俄國在全球供應鏈上的優勢地位,轉變供應方難以在一夜之間辦到,殼牌因此決定將會把購買進這批俄國石油賺得的利潤,全數捐給基金,並與援助機構合作,用於援助烏克蘭。
德國教育研究部長建議:認真審核中國影響力 全數關閉孔子學院
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長安雅‧卡麗切克(Anja Karliczek)近期致信德國大學校長聯席會議(HRK)與德國各州文教部長聯席會議(KMK),要求關閉德國所有由大陸官方主導設立的孔子學院,並建議有關大學「審視與孔子學院的合作」、「認真審核中國的影響力」,甚至直指應與德國情報機構有更密切聯繫。在10月底前報導此事的德國《明鏡》週刊也表示,大學政策是各個聯邦州主管範圍,卡麗切克此舉如此明確干預大學工作,批評他們的合作協議,這是一件值得關注的事。據德媒報導,卡麗切克發出這封信的背景,來自德國杜伊斯堡、漢諾威大學的孔子學院,稍早在大陸官方代表介入下,取消兩場德國作家著作的《習近平傳》線上推薦朗誦會。後來兩所大學仍邀請作者舉辦活動,只是主辦並非孔子學院,改為其他科系。與甫卸任的德國前任總理梅克爾同屬基民盟的卡麗切克在信中明確要求,各大學應「重新評估孔子學院在德國高等院校網路中的作用,並得出正確結論」。卡麗切克表示,針對19所孔子學院對德國高等院校的影響,她很長時間以來就持有很大擔憂,建議有關大學「審視與孔子學院的合作」、「認真審核中國的影響力」。同時大學應與德國情報機構如德國憲法保衛局、德國聯邦情報局保持更密切的聯繫。此事也發酵在德國形成正反討論,德國《時代週報》引述魯爾孔子學院德方院長馬庫斯‧陶伯說,孔子學院的全部目的是交流,「關閉孔子學院對我們毫無益處,作為通往中國的橋梁,我們需要孔子學院」。而德文版《習近平傳》作者之一的奧斯特(Stefan Aust)所擔任發行人的德國《世界報》則批評孔子學院是「北京在德國的長臂」。
抓到了!德媒爆泰王爽住度假飯店「遠端治國」 下達「近百道聖旨」理政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各地延燒,各國元首為此傷透腦筋,然而68歲泰王瓦吉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卻不顧人民,早在3月中旬就帶著20位後宮佳麗逃跑,不僅引起泰國國民憤怒,德國官員也相當不滿。先前德國議會就曾表示,若瓦吉拉隆功在德國境內對泰國下達任何政令,可能就已觸犯國際法中的領土主權原則,當局有權可以將他驅逐出境。不過近日德媒報導指出,瓦吉拉隆功在德國逗留期間,已寄出近百封信件,內容包括祝賀希臘總統當選、處決罪犯等政令。綜合德國媒體報導,瓦吉拉隆功在過去18個月,寄出了將近100封的信件,而寄件地點大部分是在他所入住巴伐利亞邦的索南比希爾大酒店(GrandHotel Sonnenbichl),內容包括祝賀希臘總統當選、禁止胞姊烏汶叻公主(PrincessUbolratana Rajakanya)參選總理、遴選財政部長、任命新將軍已及處決一名罪犯等。先前德國官員對於瓦吉拉隆功長期旅居德國遙控泰國國政相當不滿,認為此舉已觸犯國際法中的領土主權原則,但因瓦吉拉隆功是泰國領導人,擁有外交豁免權,因此德國只能將他列為「不受歡迎者」(persona non grata),若泰王在德國境內下達任何政令,德國當局就有權將他驅逐出境。
9週大嬰兒賠命!德男疑患精神病又酒駕 衝撞徒步區釀5死15傷
德國西部城市特里爾(Trier)一名男子昨(1)日駕駛休旅車,蓄意衝撞進入行人徒步區,造成5人不幸死亡、15人受傷,死者中包含一名嬰兒,警方第一時間公布其年齡為9個月大,晚間修正為僅9週大,經當局初步調查,肇事駕駛的酒測值嚴重超標。綜合德媒報導,事發於昨日下午1時45分左右,在距離特里爾中央車站不遠的購物區,有許多民眾正在此處逛街,沒想到一輛銀灰色休旅車突然高速駛入徒步區,並蛇行四處衝撞,造成9週大的嬰兒及其父親雙雙喪命,另外還有3名女性也不幸身亡。特里爾警方獲報後,在5分鐘內火速趕抵現場,並將肇事的51歲德國籍男子逮捕,當下發現嫌犯渾身酒氣,酒測值超標,此外他還疑似有精神方面問題,不過警方也不敢太早做出定論,仍需等待進一步心理評估,目前全案不朝伊斯蘭主義者恐怖攻擊方向偵辦。
隨扈確診! 德媒爆泰王緊急入院檢查引發恐慌
現年68歲的泰王瓦吉拉隆功( MahaVajiralongkorn ),生活相當精彩,加上他任意揮霍公帑的作法,在泰國防疫期間還帶著一票後宮佳麗走避德國,甚至被部分西方媒體封為「花花公子」,種種事蹟讓他在泰國漸失民心,洶湧的示威潮也直指要求皇室改革。不過就在抗議泰王的學運持續之際,德國《畫報》卻指出,瓦吉拉隆功身旁一名隨扈於泰王返國後確診,讓泰王和王后蘇堤達(Queen Suthida)21日清晨秘密送往醫院檢查,但泰王在接受治療後就出院,但消息並未獲得泰國官方證實,醫護也被下達封口令。泰王瓦吉拉隆功。(圖/Reuters)瓦吉拉隆功23日出席已逝國王蒲美蓬的4周年紀念日,並在大批保皇派支持擁戴下,絲毫不受學運示威影響。根據《每日郵報》也指出,瓦吉拉隆功的 1 名隨扈傳出身體不適,隨後證實新冠病毒檢測呈現陽性反應,不過報導指出,關於泰王身體狀況,相關人士被下達封口令,並強調泰王隨行人員中,沒有一位需要接受隔離。先前外媒報導,久居德國巴伐利亞的瓦吉拉隆功曾包下當地一間酒店整層4樓作為私人度假場所,其中包括一間豪華的娛樂室,並和一群妃妾作為他專屬的「性感士兵」,供瓦吉拉隆功進行他最愛的軍事角色扮演遊戲所用。泰國爆發大規模的反政府抗議活動。(圖/Reuters)其實泰國皇室長久以來被視為國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的一部分,加上泰國擁有世界上最嚴厲的《誹謗法》,批評皇室者恐被處15年有期徒刑。不過,泰王長期待在歐洲且行為奢華,仍引起眾多泰國民眾強烈不滿,特別在疫情之際仍在德國極樂,因此泰國社會呼籲透過憲法減少泰皇權力以及去除泰王直接掌控上百億美元的皇室資產聲浪近期不斷引發輿論討論。
泰王拋棄人民!飛德國爽住高級飯店…揪後宮悠哉騎腳踏車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各地延燒,全球累計確診人數飆破568萬例,造成至少35.5萬人喪命,各國元首正為疫情傷腦筋,然而67歲泰王瓦吉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卻不顧人民,早在3月中旬就帶著20位後宮佳麗逃跑,日前被德國媒體捕捉,他與妃子們在山上騎腳踏車,看起來過得非常愜意。根據德媒《Bild》報導,瓦吉拉隆功與眾妃子搭乘豪華轎車、巴士,一路從飯店開往山區,畫面中他穿著一身專業單車服,與平常正裝形象大為不同,身旁還跟著1位妃子,後方則有2位伴遊,一行人穿梭在樹林小路間,進行2個小時的戶外活動,終點處還停有3台露營車,為瓦吉拉隆功打理服儀。泰王與妃子們在德國的生活似乎相當愜意。(圖/翻攝自《Bild》)受到疫情影響,德國有許多飯店都不對外開放,但瓦吉拉隆功卻可以入住巴伐利亞邦的索南比希爾大酒店(Grand Hotel Sonnenbichl),甚至包下4樓整層,作為自主隔離的區域,處處裝飾著泰國的寶物和古董,還有一間專屬泰王和妃子們使用的「歡愉室」,任何飯店人員都禁止踏進該樓層。對此,德國官員們相當不滿,紛紛質疑為何在疫情封城期間,瓦吉拉隆功一行人還能待在德國境內?不過據了解,泰王擁有外交豁免權,德國官方也無法做出任何管束,目前仍不出清楚他們將會在此地待到何時。而泰王的行徑早已引起國民嚴重憤怒,甚至在網路發起「我們為什麼需要國王」的口號。
爆簽賭醜聞!世界職網135人涉案 排名前30選手也捲入
世界職業網球協會(ATP)驚爆簽賭醜聞!綜合德媒《ZDF》、《Die Welt》15日報導,網壇約有135位選手涉嫌簽賭,其中還包括1位世界排名前30的球員。目前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以及歐洲當局已經開始跨國調查,消息曝光後立刻引起各界關注。據了解,每次簽賭、打假球的獲利可達數萬歐元,至今約有數百場比賽受到影響,其中涉嫌簽賭的世界排名前30球員,曾3度贏得冠軍寶座,目前符合條件的選手有法國Benoit Paire、澳洲Alex De Minaur、阿根廷Diego Schwartzman、喬治亞Nikoloz Basilashvili、義大利Matteo Berrettini。非法簽賭集團源於亞美尼亞,涉入球員擴及西班牙、法國、比利時、美國,估計超過135人。比利時副檢察總長畢蕭(Eric Bisschop)指出,「這是個亞美尼亞博弈黑手黨的網絡,該網絡已經遍布歐洲7個國家,以高度智慧運作規模龐大的詐騙案件」。網球的低階賽事由於較缺乏外界關注,向來是假球的溫床,相當不易被察覺。不過曾與簽賭組頭接觸過的舉發者,阿根廷選手馬可(Marco Trungelliti)接受德媒採訪時表示,「過去也有世界前50名的選手打假球,這件事並非只發生在低層級賽事,而是每個層級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