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廠
」 德國 特斯拉福斯斷臂求生!計畫關閉3座德國工廠 加碼裁員數萬人、全體員工減薪10%
風雨飄搖的德國福斯汽車正在斷臂求生!當地時間28日,福斯集團(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總工會和地方工會主席卡瓦洛(Daniela Cavallo)在德國狼堡(Wolfsburg)演講時表示,福斯計畫關閉至少3家德國工廠,並裁掉數萬名員工、縮減歐洲剩餘工廠的規模。若卡瓦洛的發言屬實,這將標誌著這家擁有87年歷史的歐洲汽車龍頭,首次關閉其在德國的本土工廠,而福斯在德國擁有10家核心工廠,然而卡瓦洛並沒有具體說明哪些工廠將受到影響。她還補充,福斯在裁員的同時,還將對全體員工減薪10%,而且未來將有2輪的薪資「凍結」,因此2025年和2026年不會上調薪資。據悉,福斯在德國擁有30萬名員工。卡瓦洛還聲稱,福斯汽車希望剝離本土的裝配部門,並將產線移轉到國外,或外包給外部服務供應商。作為歐洲最大車企,福斯近幾個月來,與其他歐洲車企一樣陷入了困境。福斯此前示警稱,由於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其他主要市場銷售放緩,以及電動汽車轉型成本高昂,因此集團需要採取激進的自救行動。近3個月,福斯2次發佈利潤預警,並將其歸咎於「深具挑戰性的市場環境」。福斯集團預計將在30日公佈最新一季的業績,當前預計2024年的營業利潤率為5.6%,遠低於此前6.5%至7%的預測。卡瓦洛28日在德國狼堡對數百名員工喊話,現在將留給高管們2天的時間來回心轉意,否則工會將組織工人進行罷工。她直言,福斯集團及保時捷執行長布魯姆(Oliver Blume)正在「冒著巨大風險」,「我們將中斷勞資談判,並做出員工面臨生存危機時必備的手段。」數周以來,福斯一直和工會就改革和降低成本計畫進行談判,並在9月份首度表態正在考慮關閉德國的工廠,但由於來自政界和工作委員會的強烈反對,分析師們一直抱持懷疑態度。此外,工會還進一步向德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其採取行動解決持續疲軟的經濟問題。卡瓦洛還表示,德國需要緊急制定工業總體規劃,以確保其不會「走向衰敗」。
美國通用德國福斯掀裁員潮 外媒:電動車轉型+產能過剩衝擊銷量
全球車廠面對電動車轉型及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導致銷量下滑,因此陸續傳出裁員消息。外媒指出,福斯集團(Volkswagen)預計在歐洲展開大規模裁員行動,估計多達3萬名員工受影響,研發部門將受到衝擊;旗下豪華品牌奧迪(Audi)中國工廠也在裁減人力。此外,美國通用汽車繼今年8月裁減全球軟體和服務部門1,000名員工後,也宣布將解僱美國堪薩斯州工廠1,695人。外媒報導,福斯集團在歐洲預計裁掉多達3萬名員工,雖然集團否認裁員數字,不過根據福斯集團2023年度報告顯示,去年在德國就雇用近30萬名員工,有消息人士指出,「福斯集團必須降低在德國工廠的成本。」估計會從1.3萬名研發人員中,裁掉約4,000至6,000人。不僅歐洲汽車產業處於低谷,福斯集團日前也傳出將關閉中國南京工廠,表示「調整生產基地是正常且必要的商業行為」,並且在中國將採取「階段式」裁員行動,可以看出福斯正努力面對中國產能過剩問題。除了福斯,美國通用汽車發言人也證實,在美國堪薩斯州Fairfax組裝廠將進行裁員,在今年11月18日起會暫時解聘686名全職員工與250名臨時員工;接著明年1月12日暫時解僱759名全職工人,約1,700人受影響。通用汽車發言人表示,「如同今年5月宣布的,通用將在Fairfax組裝廠投資約3.9億美元,以增加新款雪佛蘭Bolt電動車產量,為了便於安裝全新機器,員工將被暫時解僱,直到2025年中恢復生產為止。」
歐洲汽車產業形勢嚴峻!福斯汽車不排除「關閉德國工廠」創立87年來首見
由於能源成本上升、錯誤的廢核政策,以及來自中國電動車製造商的削價競爭,德國汽車巨頭「福斯汽車」(Volkswagen,VW)2日表示,他們正在考慮關閉德國的生產基地,為該公司創立87年來,史無前例的重大警訊,也為歐洲汽車產業投下震撼彈。綜合France 24、CNN的報導,總部位於德國狼堡的汽車製造公司「福斯汽車」在2日的聲明中指出,該公司接下來不排除將關閉其本國工廠,而且恐試圖終止與工會自1994年以來簽訂的就業保護協議。福斯汽車在發給員工的說明信件中坦言:「以目前的情況來看,甚至不能排除關閉汽車生產和零件工廠的可能性。」對此,「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 Group)首席執行官布魯姆(Oliver Blume)感嘆:「歐洲汽車產業目前正面臨非常苛刻和嚴峻的挑戰,經濟形勢變得更加艱難,新的競爭對手正在進入歐洲市場,尤其是作為製造基地的德國,在產品競爭力方面已進一步落後。因此,我們現在必須採取果斷行動,而行動的主要目標則是削減成本。」消息一出,工會和政府官員對該集團在國內市場關閉製造工廠的想法深感震驚,因為這是福斯汽車創立87年來,史無前例的重大舉措。而這家藍籌股公司的警訊,也加劇了德國總理舒爾茨(Olaf Scholz)對國內經濟的擔憂。報導補充,根據福斯汽車最新的財報顯示,該公司在全球擁有近68.3萬名員工,其中在德國約有29.5萬名員工。事實上,福斯汽車早在去年年底就開始實施100億歐元的成本削減措施。然而,福斯與此同時也正在失去其最大單一市場中國的市場份額,今年上半年,中國客戶的汽車交付量較2023年同期下降7%。更慘的是,該公司不但在中國市場輸給了比亞迪(BYD)等本土電動車品牌,比亞迪現在還開始搶佔歐洲的市場份額。因此在8月份公佈的慘澹業績顯示利潤下滑後,福斯汽車集團的備忘錄稱,儘管已經宣布了成本節約措施,但「汽車市場和德國經濟的當前發展,還是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而該公司董事會也決定「福斯汽車公司內部品牌必須進行全面重組。」對此,德國最強大的工會之一「德國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l)2日則將福斯汽車的問題歸咎於經營不善,並發誓要為保護就業而奮鬥。IG Metall首席談判代表高格(Thorsten Gröger)在聲明中表示:「今天,董事會提出了1項不負責任的計劃,動搖了福斯汽車的根基,並嚴重威脅到工作機會。此種做法不僅短視近利,而且非常危險,它有可能摧毀福斯汽車的核心……我們不會容忍該公司以犧牲員工為代價制定的計劃。」福斯乘用車首席執行官謝弗(Thomas Schäfer)表示,該公司仍然致力於將德國「視為一座業務基地」。他補充,福斯汽車將立即與員工代表進行會談,探討「永續重組品牌」的可能性:「局勢極其緊張,無法透過簡單的成本削減措施就獲得解決。」據悉,隸屬於「福斯集團」(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旗下的汽車品牌奧迪(Audi AG)上個月才宣布,正在考慮關閉其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電動汽車工廠,該工廠約有3000名員工。此外,在德國,包括「采埃孚」(ZF Group)、「羅伯特·博世有限公司」(Robert Bosch GmbH)和「偉博思通」(Webasto SE)在內的眾多汽車供應商已宣布裁員,因為它們無法在電動車新時代,抗衡來自中國品牌日益激烈的競爭。
特斯拉CEO馬斯克:經濟狀況不樂觀 全球裁員+Model車系在美降價
最近一段時間,特斯拉CEO馬斯克在X發文表示,對經濟狀況不樂觀,該公司需裁員約10%,且將暫停全球應徵。而據特斯拉美國官網最新顯示,Model Y系列價格下調至42990美元起,Model S系列降至72990美元起, Model X價格降至77990美元起。降價及大裁員背後,透露出特斯拉正在承壓的現實情況。據特斯拉剛剛公佈的2024第一季銷量數據,公司報告期內,在全球共交車38.68萬輛、年減8.5%,季減20.2%,創過去5季新低。而這也是特斯拉自2022年第三季以來,首次單季銷量跌破40萬輛。對於銷量的下滑,特斯拉將原因歸結於Model 3的煥新、紅海危機導致航運改道以及德國工廠遭到縱火破壞等。此外,馬斯克在內部郵件中稱,經過多年發展,特斯拉在全球各地擁有了大規模的生產車廠,但他們發現一些崗位的職責出現重疊,而裁員是為了減少職能重疊和降低成本的必要性。據悉,特斯拉本次裁員的範圍並不侷限於北美地區,歐洲和亞洲也有涉及。若按照特斯拉目前的全球員工14.5萬人測算,此次裁員合計1.45萬人,預計為特斯拉自2017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裁員。近期,華爾街約15家機構的分析師下調了對特斯拉的12個月目標價。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表示,特斯拉第一季交車數據甚至遠低於41.4萬輛的華爾街最低預期。而且,交車量和生產量之間的差距證實,在已知的生產瓶頸之外,可能還存在嚴重的需求問題。此外,據特斯拉美國官網最新顯示,特斯拉Model Y價格下調至42990美元,長續航版價格下調至47990美元,高性能版價格下調至51490美元;特斯拉Model S價格下調至72990美元,Model S Plaid價格下調至87990美元;Model X PLAID價格下降到92990美元。受到以上消息影響,特斯拉股價近期迎來重挫,截至周五(19日),特斯拉股價下跌1.92%,收盤價為147.05美元,本周總跌幅約14%,今年以來已跌超40%。最新總市值4683億美元,與2023年年末相比,蒸發超3000億美元。
特斯拉即起調降部分Model Y美國售價1000美元 3月將恢復甚或再漲價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在周末宣布,即日起到今年2月29日,將暫時調降美國部份Model Y車款的售價,包括新款Model Y後輪驅動版本及Model Y Long Range版本,將降價1000美元。但特斯拉也指出,3月價格就會恢復,甚至會再漲價。而特斯拉也在1月宣布調降Model Y在德國的售價。其中特斯拉新款Model Y後輪驅動版本,2月底前售價將為4萬2990美元(約新台幣135萬元),另外Model Y Long Range版本將降價購價格則為4萬7990美元(約新台幣150.8萬元),降幅分別為2.3%及2%。至於Model Y Performance和其他車款價格則保持不變。特斯拉現在正準備應對終端需求降溫,以及市場上愈來愈多的低價電動車,讓整體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其中中國車廠比亞迪(BYD)已經在2023年第四季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今年1月公布財報時也指出,公司正專注於生產代號為「Redwood」的下一代電動車,因此今年營收及產量的成長表現都將「明顯放緩」。特斯拉在1月11日時宣布,由於紅海因素,運輸路線變化導致零件短缺,29日起暫停德國工廠的多數汽車產線2周,持續到2月11日。另外電報導,特斯拉1月銷量集中在中國和美國兩個銷售區域,至於歐洲的需求並不高,其中美國銷量為5.4萬台,中國則約4萬台,歐洲的總銷量約2萬台,德國為3200台,法國則為3100台。
紅海危機延燒 特斯拉、Volvo局部停產
紅海危機延燒,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11日宣布,由於運輸路線變化導致零件短缺,29日起暫停德國工廠的多數汽車生產兩周,持續到2月11日。而瑞典車廠富豪汽車公司(Volvo)12日也宣布,比利時的工廠也因紅海局勢的延誤暫停生產3天。葉門「青年運動」頻繁在紅海襲擊船舶,美英為此於12日空襲該叛軍位在葉門的多處設施。航運巨擘馬士基(Maersk)表示,希望國際出手干預有助於紅海航道恢復安全。馬士基12日聲明表示,希望國際干預及多國海軍加強巡弋,讓威脅環境降低,使商船得以穿行紅海,並再次使用蘇伊士運河作為門戶。由於商船頻遭攻擊,馬士基等航運公司先後喊卡穿行紅海的業務,改為繞道南非好望角前往歐洲。然而,船隻繞道好望角將會顯著拉長運輸時間,使供應鏈受到影響。特斯拉11日透過聲明表示,紅海危機致使運輸路線變化後,汽車零件的供應出現缺口,因而衝擊到該公司位於德國柏林近郊格林海德(Gruenheide)的超級工廠,故將暫時停止大部分生產。該廠是特斯拉在歐洲的唯一電動車工廠,而特斯拉據信是首家披露這類供應鏈問題的公司。Volvo發言人12日表示,因紅海安全局勢造成變速箱交付的延誤,比利時的工廠將暫停生產3天。但發言人也強調,Volvo的汽車交付、生產目標及位於瑞典的另一家工廠並未受到影響。除特斯拉、Volvo外,中國汽車製造商吉利汽車和瑞典家居公司IKEA等企業,皆接連發出了交貨延遲的警告,分析師預估,接下來恐會有更多汽車製造商受到紅海危機的影響。國際汽車數據研究機構AutoForecast Solutions副總費歐拉尼(Sam Fiorani)指出,汽車製造商長期以來皆有一個潛在弱點,即高度依賴亞洲(特別是中國)的零件,特斯拉就是一例,該公司重度依賴中國的電池零件,而這些零件需要通過紅海運輸至歐洲,導致其生產面臨風險。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12日稱,目前正對紅海航運通道受阻持續保持關注。他表示,當前該水域的正常通行受到了一些影響,給航路通暢、國際貿易、企業利益都增加了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
新車試駕/允文允武 都在Ford Focus碗公裡
福特六和在農曆新年前正式發表小改款的FordFocus,取消了四門車型的選項,採用單一EcoBoost182動力編成,並將Hatchback掀背、Active跨界休旅,以及Wagon旅行車完整附上, 其售價落在83.9至105.9萬元。而第四代Focus小改款常規車型依舊維持國產販售策略,但以往Wagon旅行車型僅有進口ST版本,此回小改款Focus打著與德同規的口號導入國產產線。圖/黃耀徵事實上自Ford Focus第四代小改款於2019年導入國內後,在銷量上逐年上升,而對該車型有研究的讀者們皆知,除了中國擁有獨立懸吊特規的Focus外,此次台灣福特六和也與Ford Saarlouis德國工廠共同開發小改款車型,將帶給消費者與歐洲無異的產品,此話一出究竟是行銷話術而已?還是真的有料?就讓本刊記者來細細講解於麗寶賽道試駕的小改款Focus於各關卡的考驗!考驗動態的連續繞錐繞錐為賽道體驗中最常出現的關卡之一,透過緊密的繞錐可使駕駛清楚的感受到車輛的底盤、懸吊及整車輛緊密度的狀況,此關卡所使用的車輛為Focus 5D Hatchback掀背車型,雖然為前驅配置,但於車速設定時速60km/h上下之時,在快速的切換轉向之餘竟不會擁有前輪負擔的感受,甚至車尾在動作之下的表現更是以沉穩之姿完成,即便在兩三趟繞錐之下信心大增之時,隨著右腳油門踩踏更深之下,轉向不足的感受也僅僅以些微的滑移發生,但藉由油門及轉向的操控即可輕鬆化解。繞錐關卡使用5D掀背Focus來體驗。心跳加速的變道體驗第二關所體驗的為高速變道,一般在高速行駛的狀態下可能因為突發事件而需要變換車道,也有許多的新聞畫面出現因閃避障礙物而發生事故,而這關使用了Ford FocusWagon ST-Line Vignale來做體驗,為模擬高速的狀況下,首先駕駛會先經過一段直線加速的過程,當車速來到90km/h-100km/h時,在不踩踏煞車與油門的情況下,於三角錐的位置急向左打方向盤,老實說在當下操作時真的有種腎上腺素噴發的感覺,但受惠於優異的底盤調教及電控系統的輔助之下,整體動態竟是一氣呵成,並無太大的失控晃動感受。而在煞車部分也擁有不錯的反應,能有效的縮短煞車行程,進而達到更多的反應時間。而在第二趟的體驗下本刊記者更是大膽的將速度提升至110 km/h -120 km/h左右,及使在如此的速域下Ford FocusWagon也頂多發生了些許的打滑,但電子穩定管理系統介入下,卻又擁有令人安心的路感!在高速時緊急變換車道,就算是慣性橫擺時仍俱備良好的車身穩定度。熱血感爆棚的殺彎熱愛開車的駕駛們絕對無法抵擋攻克彎道的機會,而彎道中的表現也相對是賽道體驗的重要環節。首先駕駛著Focus Wagon ST-Line Vignale將車速加速至60km/h-70km/h進入彎道時,隨即感受到該車輛的懸吊配置、絕佳的指向性及差速器的搭配下展現出樂趣滿點的彎道表現,後獨立懸吊的整體調性非常的夠用,以一般路感而言確實稍加硬朗但又不失舒適性,但在彎道之中卻能展現出絕佳的支撐性。而在出彎後動力的銜接也非常線性。而對本刊記者而言稍加可惜一點,就方向盤的動力輔助稍微大了些,以至於方向盤的反應過為輕盈,當然這只是個人習慣的手感。在彎道體驗中可明顯的感受到懸吊及電控系統的優秀表現。賽道魂大解放來到麗寶賽道怎能放過扎實跑一兩圈的機會,一整天下來等的就是這壓軸的全賽道駕駛的重頭戲,同樣使用配備了EcoBoost 182動力的Focus WagonST-Line Vignale來完成,在整圈賽道上的操控性自然不在話下,那1.5升直列三缸渦輪增壓引擎可具備了182ps的動力輸出,並且於麗寶賽道中可完整的發揮,只需要將入彎前的煞車點掌握好,再來於彎頂點處提速出彎,本刊記者在兩圈的賽道體驗中,從一開始首圈的緊張保守,到第二圈已熟悉了整個調性後,就大膽的去面對每個彎道及大腳油門的出彎。說實在的後獨立後懸吊的調校真的是呈現出具有支撐性與舒適性,而電控系統的介入更是令人安心,整個體驗下來,可以說是只要掌握好入彎出彎的控制,其於的就放手去讓Focus Wagon舞動吧! EcoBoost 182引擎可輸出182ps與24.5kgm。經過一整天與Focus Wagon ST-Line Vignale的相處下來,發現雖然Wagon相比5D掀背車型在車尾增加了些許重量,但Focus所呈現的扎實度與進口車相仿,並且在底盤、配備與德國原廠的設置相同之外,也將德國造車工藝的水平完整帶來了台灣本土,加上Sync 4娛樂通訊整合系統、B&O的丹麥頂尖聲學環艙音響系統,還有那Ford Co-Pilot360全方位智駕科技輔助系統等配備,只能說這是輛能文能武的家庭用車,充分的將福特六和的誠意表現出來,此次國產化的FocusWagon也真正符合了「與德同規」的口號!
在美設廠後瞄準德國 台積電:正與主要供應商談判
據英國《金融時報》和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台積電計劃在德國德勒斯登市建立其第一家歐洲工廠,明年初將派遣公司高層前往德國,討論在德國東部城市德勒斯登設廠的可能性。目前該公司正與其主要供應商就相關事宜進行深入談判。據知情人士透露,台積電將於明年初派遣一個高管團隊前往德國,討論當地政府對其未來工廠的支持程度以及當地供應鏈滿足其需求的能力。預計在明年的訪問後不久,台積電將會對是否建廠作出最終決定。若最終決定建廠,台積電這座晶圓廠最早可能在2024年開工建設,將可以滿足歐洲車用電子迅速發展的需求。報導還稱,德國工廠將專注於22nm和28nm製程,這類似於台積電日本合資工廠的產品定位。台積電昨天(23日)表示,公司還尚未決定是否在歐洲建廠,「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但目前沒有具體計畫。」製造晶片是一個極其繁瑣的過程,需要光刻機、刻蝕機等50多種設備,以及2000多種材料。台積電與幾家材料和設備供應商的談判重點在於他們是否也可以進行支持該工廠所需的投資。報導稱,一家關鍵材料供應商表示,「我們會盡力支持我們的客戶」,同時該供應商也指出,這可能需要國家層面的支持。今年11月23日,為扶持本土晶片供應鏈,減少對美國和亞洲製造商的依賴,大幅提升歐盟在全球的晶片生產份額,歐盟27國就就一項為晶片生產提供資金的價值450億歐元(約合1.4兆新台幣)的計劃達成一致。目前,歐洲在晶片生產中所佔的份額從2000年的24%下降到了如今的8%,而《晶片法案》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這一數位提升到20%。目前,全球晶片製造商競相在世界範圍內擴大產能。台積電、英特爾和三星承諾在未來十年內投資至少3800億美元,在台灣、韓國、美國、日本、德國、愛爾蘭和以色列建立新工廠。本月稍早,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的半導體代工廠舉行上機典禮。本次,台積電宣佈加大對美國亞利桑那廠的投資力度,從原計劃的120億美元提升至400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外國投資之一;工藝製程從原先5nm升級至4nm,並計劃再建一座3nm晶圓廠。台積電稱,美國廠的兩期工程完工後,合計年產超過60萬片晶圓(單月產能5萬片),終端產品市場價值預估超過4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