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台灣
」 循環經濟撐開共享大傘5/中國「共享e傘」30萬把傘3個月全消失 日本「iKasa」一千個租借點歸還率近100%
大台北地區及捷運站最近出現的「共享雨傘」,中國早在2017年5月就推出,日本則是2018年底跟進,不過中國的共享雨傘在實施3個月後,因為被民眾帶回家而宣告失敗,日本卻有近100%的雨傘歸還率。台灣的業者如何以中國及日本的失敗與成功經驗為殷鑑,找出公司獲利、使用者滿意、改善污染環境的3贏局面?中國的共享雨傘是由深圳商人趙書平發起的「共享e傘」計畫,在中國各地投放約30萬支雨傘,使用者必須先下載專屬APP、實名認證、帳戶連結及支付19元人民幣(約新台幣83元)押金,接下來以每30分鐘0.5元人民幣(約台幣2元)的價格自由租用雨傘。不過趙書平並沒有設置專屬傘架,只要路邊有傘架即可放置,宣稱有著隨手可借還的便利性,加上租金高於售價,因此使用者都將傘帶回家,在3個月內提供的30萬把雨傘全消失,完全沒有歸還率可言。趙書平曾說過,「雨傘就是要讓民眾藏在家裡,這樣我才有錢賺。」也讓不少人認為這是「假共享、真賣傘」。反觀日本的共享雨傘「iKasa」,隸屬於Nature Innovation Group旗下,且由日本最大鐵路運輸系統 JR東日本宣布投入資金共同營運。推出2種消費方式,分別為單次110日圓(約新台幣24元)或每月280日圓(約新台幣61元)的「無限次訂閱使用計畫」。只要在Line上加入iKasa好友,就可以掃QR-Code取得雨傘開鎖密碼,歸還的時候把雨傘放回專屬傘架,並掃描傘架上的歸還QR-Code即可。日本共享雨傘iKasa推行4年多,使用者持續增加中。(圖/翻攝自アイカサ臉書)根據日本媒體ecotopia統計,日本每年雨傘的消費量高達1.2億至1.3億支,其中約6成是塑膠雨傘,以東京為例,只要下雨1天就能銷售20萬支傘,且平均1年在電車上遺失的雨傘多達約2萬隻。循環台灣基金會也提到,根據日本官方環境單位估算,使用一把 IKasa雨傘可減少692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iKasa推行至今4年多,使用者以每月增加1萬人速度成長,會員數已超過30萬人;租借據點設置不僅有日本三大便利連鎖店之一的Lawson、博物館、美術館,還遍及14個都道府縣、約1,000個租借點,甚至立下2030年達到25,000個據點的目標。fun傘創辦人劉明昊跟CTWANT記者說,「中國就像在賣傘,而日本則是賣服務。」若租金及押金等金額過高,使用者會認為已經購買產品,像中國的共享雨傘「租金」甚至超過一般雨傘的售價,許多使用者也許會認為沒有歸還的必要,喪失「共享」的意義;若據點設置不普及,在租借和歸還都不方便,也會降低民眾的使用意願。
跨5縣市議員聯合考察 湧言會組政團推社會住宅
民進黨湧言會台北、新北、基隆、台南及高雄市議員,將針對「永續城市」議題籌組問政聯盟,串聯全台推動相關政策,包括顏若芳、林延鳳、李宇翔、黃淑君、鄭文婷、陳皇宇及李雅慧昨(16)日聯袂前往台南市,考察全球首座智慧循環建築,在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陪同下,由台糖總經理王國禧率團隊簡報,與7位議員訪論社會住宅議題。王國禧表示,這是第一次同時有5市議員聯合參訪,他在簡報時指出,沙崙循環建築曾獲得全球卓越建設金獎,推動「只租不賣」用「使用權替代所有權」設立建材護照的創新概念,包括總統蔡英文、工研院、環保署都曾來訪。他指出,台糖這幾年配合政府進行土地開發、促進地方發展,與內政部合作推動社會住宅、銀髮住宅。黃育徵為台糖前董事長,任內規劃沙崙循環建築,他表示,循環建築只是循環經濟一環,希望透過今天活動在各縣市發酵、推動台灣各項永續發展。湧言會議員來自不同城方,每座城市狀況不同,分別提出不同的問題。基隆市議員鄭文婷以多雨多陡坡的基隆為例,特別提出循環建築因應天候地形的問題;新北市議員黃淑君、高雄市議員李雅慧則針對台灣營建業缺工缺料困境,如何透過「預鑄」工法緩解;台北市議員林延鳳、顏若芳請教「建材護照」、建材折舊及如何提高施工效益;新北市李宇翔、台南市陳皇宇則關注案專推動過程的困難及之後調整方式。林延鳳表示,台北市議會已三讀通過《台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台北市首座循環建築將座落南港,未來她跟顏若芳、趙怡翔會持續監督市政府是否依法執行。顏若芳說,城市永續發展是跨黨派的議題,極端氣候猖獗、資源枯竭,近年政府積極落實居住正義,全國準備興建數萬戶的社宅,未來如果能夠讓循環概念普及,建造循環社宅,不只能讓營建產業擔任循環經濟的領頭羊,更能加速邁向淨零台灣。
大老闆書單/福壽洪堯昆談循環經濟 許多浪費往往是資源錯置
食品大廠福壽(1219)橫跨食糧、飼糧、畜水產、油脂、穀物、寵食、農資材等多面向,長期推動並力行「糧農循環經濟」,在事業體間建立獨特循環經濟模式,四年多前即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驗證的食品業者,董事長洪堯昆在春節假期間,為CTWANT讀者親自導讀《循環台灣》一書,介紹甚麼是循環經濟:我推薦大家可以閱讀由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執行長陳惠琳共同出版的這一本書《循環台灣》,裏頭有許多台灣新世代創業家實踐資源循環的經驗,有成功、有失敗;有挑戰、有突破;有挫折,還有更多感人的過程。近年來「循環經濟」一直是個熱門的議題,但到底甚麼是循環經濟呢?對環境對社會又有甚麼影響呢?在1990年Pearce & Turner《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一書中提出「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概念,依據永續發展的原則建立資源管理架構,使經濟系統成為生態系統的一部分。簡單來說,循環經濟是一種再生系統,藉由減緩、封閉與縮小物質及能量循環,使得資源投入與廢棄、排放達成減量化的目標。循環經濟有很多不同的定義,是一個未來真正可永續發展、零浪費,並可與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所擁有的資源共生的想法。各國大力倡導 由傳統經濟轉為循環經濟模式傳統經濟模式為「開採→製造→消費→拋棄」單向的線性模式,因此要發展經濟,勢必需開採更多大自然資源、製造及銷售更多的商品,連帶的也拋棄更多的廢棄物;這種線性經濟思維無法永續發展,同時也因而造成氣候暖化日益嚴重,也促使各國開始正視這些問題。循環經濟則強調是一種「資源可回復、可再生的經濟與產業系統」,發展模式建立在「製造→使用→循環」封閉的循環,透過重新設計經濟發展的模式、改變我們的思維,在循環經濟體系下將不會有所謂的廢棄物存在。現今有許多的浪費往往是由於資源的錯置,某個產業的廢棄物對於另一個產業來說可能是珍貴的資源,但是在資訊不夠流通、科技不夠發達的情況下兩者往往沒有合作的機會。若能將製程中所謂的產品以及廢棄物,轉換思維定義為「正產品」與「負產品」,如此將有助於企業重新思考如何將產品由負轉正,而非將廢棄物一味的做去化處理。資源充分運用 商模重新設計在資源的運用上,聯合國提出了三重「脫鉤」的概念,也就是利用更少的資源、更少的汙染,來創造更高的價值。例如經濟活動與資源脫鉤(Resource Decoupling):讓每份資源的產出效益極大化,追求資源生產力的提升。經濟活動與環境衝擊脫鉤(Environmental ImpactDecoupling):著眼在追求經濟活動時對環境衝擊的最小化。資源使用與人類福祉脫鉤(Well-beingDecoupling):消費者的幸福不單純建立在物質之上,怎樣能夠認同產品價值進而將人類社會的幸福感與資源的消耗脫鉤。商業模式的重建在書中也多有描述,例如鼓勵企業以提供服務來替代提供商品、農業或建築業等的資源循環等等,尤其在「循環台灣,全面啟動」章節裡,作者提出台灣屬缺乏天然資源的島國,國內企業應將眼光放得更遠,不走削價競爭的路線,透過產業升級推動高品質高價值的業態正是台灣最大的優勢。企業方面從基層員工開始著手,社會方面則從教育入門,如此相輔相成下台灣才有機會領先全球,提升自我價值,成為全球局勢中無可取代的合作夥伴;未來如何擴大體系兼顧企業經營及環境永續作為,實為下一步該好好思考的重點,也希望福壽能在永續經營理念下朝下一個百年邁進。福壽推行「糧農循環經濟」在2018年獲得SGS驗證通過BS:8001循環經濟標準及最適化最高等級,是台灣第一家食品業者獲得驗證;2022年還獲得農委會科技菁創獎及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等肯定。福壽董事長洪堯昆推薦天下雜誌出版的《循環台灣》,認識循環經濟。(圖/翻攝自誠品書店官網)
全球循環經濟市場3年成長46% 大金空調、樣拓國際也推「以租代買」
面對當前淨零轉型的挑戰,循環經濟是重要行動方案之一,為推進產業快速邁入循環經濟,工研院攜手循環台灣基金會,舉行邁向淨零永續-循環合作模式之「產品服務化」發展機會研討會,聚焦目前最熱門的循環經濟的實踐實例,邀請循環台灣基金會、和泰興業(大金空調)、漾拓國際、工研院專家分享最新趨勢。工研院資深副總暨協理兼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表示,依據《Research and Markets》在2021全球廢棄物回收與循環經濟市場報告指出,全球廢棄物回收與循環經濟市場從2018年的3,547億美元,成長至2021年的5,173億美元,成長高達46%。循環經濟的範疇極廣,包含許多跨領域、跨產業的合作模式,仰賴更多創新技術的投入。此外,在產業轉型的過程中,企業還必須善用循環經濟中的生產理念,思考如何從產品設計端就以生命週期思維(Life Cycle Thinking)出發,考慮到資源循環整體過程,使材料消耗透過再利用降到最低。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能源策略長林志勳表示,循環經濟的未來發展將從點、線、面逐步擴大循環經濟的應用廣度與深度,需要靠產業鏈各個環節建立循環合作模式。2022年「淨零永續跨域小組」研析8個案例,包括:公有住宅電器租賃、冰水主機空調服務、能源大用戶儲能租賃、政府綠色採購以租代買、路平專案、食品加工副產物循環再生、廢塑膠包材循環再生、工具機加工製程減排服務。循環台灣基金會執行長陳惠琳表示,循環經濟是台灣因應2050淨零排放的關鍵策略,企業採行「產品服務化」商業模式,讓產品、零組件和材料能被循環運用,進而減少製造需求量。此次研討會邀請到2位業界廠商談推廣產品服務化的實際經驗,分別是和泰興業(大金空調)總經理林鴻志分享大金空調從「淨零」做起空調設備租賃案例;以及漾拓國際總經理鄭加新,以「從『一道光的出租』到『碳管理訂閱服務』」為題,分享從客戶需求變動等趨勢觀察,推出光源服務化商模的歷程,到推動「創能儲能用能」服務平台的展望、挑戰與所需資源。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經理沈瑞婷也探討蓬勃發展的網路購物趨勢下,企業可藉由物流服務的設計與參與,結合電商平台、歸還通路、消費者三方,開發可重複使用之循環包材,建立循環經濟下的網購模式,讓包材不再只是垃圾,而是可被再利用的資源,創造更好的消費者體驗。
綠色職缺3年成長5成 工研院成立「淨零永續學校」組人才聯盟
因應2050淨零碳排趨勢襲捲全球,工研院日前宣布成立「淨零永續學校」,並攜手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台灣化學產業協會、台灣電路板協會、循環台灣基金會等關鍵公協會共同合作,籌組「淨零永續人才聯盟」。根據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預估,2030年全球將新增2,400萬個綠領工作機會,就業市場對於綠領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而過去3年來綠色職缺的成長超過5成,可見產業對人才需求的迫切。工研院長劉文雄表示,2050淨零排放已經是一定要達成的目標,現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問能不能,而是要找到怎麼做,科技研發則是其中重要關鍵。工研院去年成立淨零永續策略辦公室,積極投入研發零碳或減碳的創新科技,目前已有上百項技術成果;同時透過「產業淨零轉型服務團」,走進產業、協助產業找到淨零解方。劉文雄表示,成立淨零永續學校,並發起淨零永續人才聯盟,以人才聯盟與淨零永續學校攜手合作,從三面向培育綠領人才:一是鏈結產業公協會,掌握數千家會員企業綠領人才需求,盤點並補足產業缺口;二是由淨零永續學校設計系統化課程,培育符合產業所需綠色人才;三是鏈結典範案例分享減碳相關技術成功經驗,協助企業掌握資訊。透過推動產業淨零生態圈學習,發揮以大帶小的力量,全面提升企業減碳能力。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詩欽也指出,電電公會已提出「台灣ICT產業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也希望透過此次加入「淨零永續人才聯盟」,加速與跨領域不同的產業一起交流,獲得減碳相關技術與作法,協助企業掌握資訊。
亞太循環經濟論壇登場 大咖齊聚
第一屆亞太循環經濟論壇今天起一連3天在高雄舉行,吸引500名以上國內外企業代表參加。除了荷蘭、盧森堡、英國等已在積極推動的歐洲國家之外,下一波供應鏈移轉重鎮的越南、印尼、泰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皆有參與者前來。麥肯錫顧問預測,2030年循環經濟將創造一年高達63兆台幣的經濟利益。在線性經濟的模式下,資源迅速地開採、使用與丟棄,導致資源耗竭、氣候變遷與環境汚染等全球危機。在各國政府政策與消費者行動之下,循環經濟也成為全球供應鏈尋求的因應之道,也是台灣降低進口資源以來、擺脫傳統代工模式的產業轉型新契機。在循環經濟上的表現,也讓許多台灣廠商成為在全球供應鏈新趨勢下不可或缺的要角。這場由循環台灣基金會主辦、經濟部與環保署共同指導、工研院、台糖、台電、中油、中鋼合辦的論壇,也可以說是台灣循環經濟階段性成果的展現。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開幕式中表示,呼應國際趨勢,國內來自於民間的力量,也相繼投入發展循環經濟,例如2012年成立台灣搖籃到搖籃聯盟(C2C)、2015年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風電產業成立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等,尤其蔡英文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將「循環經濟」列為國家發展重點項目之後,國內產、學、研、社各界更是風起雲湧加入循環經濟的行列。根據資源循環台灣基金會的統計,2016年迄今,包括國內產、政、學、研、社各界共舉辦超過250場活動,探討與循環經濟相關的議題,擬定協力合作推動的方向與目標。循環經濟界的權威—聯合國環境署國際資源委員會(International Resource Panel, UNEP)共同主席喬納茲・珀多尼克(Janez Potočnik)也應邀出席,他在演講中指出,在21世紀,我們沒有短視近利的餘裕,必須正視經濟與環境共生關係,必須透過循環經濟,讓每一份資源的使用,都能更能有效地促進人類福祉、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才能夠克服氣候變遷的挑戰,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創新的商業模式、材料與產品設計是循環經濟的關鍵,因此論壇首日安排新加坡的能源與空調服務廠商Kaer、荷蘭的國際材料大廠DSM、台灣能源與交通服務創新企業Gogoro分享市場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