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強
」 GDP美8月CPI年增率降至2.5% 近3年半以來最低水準
美國勞工統計局11日最新數據顯示,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降至2.5%,低於預期2.6%,也較7月的2.9%顯著回落,同時也是2021年2月以來最低水準,但核心CPI較前期略微走揚,接著聯準會降息2碼的可能性下降至15%。美股開盤走勢平穩,那指微幅走低0.1%,道瓊指數下挫1%。美元指數略微走升至101.7。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美國8月核心CPI年增率為3.2%,持平預期值和前值。核心CPI較前期意外上升0.3個百分點,分析稱增幅主要來自住房和交通成本上漲,其中住房指數上升0.5個百分點,讓居住成為美國大眾面臨的主要經濟壓力。最新通膨數據可能讓聯準會在18日會議僅將利率下調1碼。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交易員預計9月降息1碼的可能性升至85%。在10日的選前辯論中,通膨也成主要爭論點。共和黨候選人川普批評拜登任內物價大漲,對手賀錦麗則強調推動《通膨削減法》的政績。國泰金控與台灣大學11日小幅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至3.7%,並首度公布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為2.8%;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解釋,主要是明年景氣不確定性高,包括美國就業市場降溫、關稅推升終端價格、大陸景氣停滯,加上地緣政治等都是可能遭逢的逆風。8月台股震盪及銀行房貸受限剩餘空間有限而緊縮,財政部公布8月稅收,證交稅與房地相關的稅收漲幅已見收斂,以證交稅來說,8月平均日均交易額4721億元,半年來首次見到5000億元以下,惟8月稅收仍有257億元,年增16.3%。
4月漲電價!又面臨高通膨 今年實質薪資成長機率僅50%
政府擬4月調漲電價,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朱澤民13日赴立法院財委會進行業務報告時指出,若電價調漲1成,會讓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至少上升0.12個百分點,預測今年CPI從原先預測的1.85%攀升至近2%;上班族最關心的加薪問題,朱澤民表示,考量通膨因素後,今年實質薪資上漲機率僅有50%。電價漲幅恐擴大!朱澤民13日在立院喊歲計賸餘1500億如都給台電,明年預算會難編,恐讓台電最後只拿到千億補助,如此電價漲幅將會擴大到13%至15%。由於前2次電價調漲讓台水去年大虧43億,因此今年傳出要爭取水價50度以上調漲,此也讓立委憂心未來「水電雙漲」。經濟部長王美花只說調水價會非常審慎,再跟院裡面討論,目前還沒規畫。台水董事長李嘉榮則補充,今年還沒要調漲。俄烏戰爭後,台灣連續2年面臨高通膨議題,主計總處日前公布,去年全體受僱員工實質總薪資倒退嚕1.04%,由於2月CPI高達3.08%,接下來又面臨電價上漲壓力,立委李彥秀關心,今年實質薪資是否能由負轉正?朱澤民表示,名目薪資一定會成長,但實質薪資必須考量當年度的CPI數據,坦言影響物價的不確定因素仍多,尤其地緣政治風險最難預測,今年實質薪資上漲僅有50%的機率。電價漲,恐推升外食、租金、掛號費等萬物齊漲現象;朱澤民表示,預測今年CPI年增率近2%,數據雖不是很樂觀,但也沒有通膨現象。國泰金控舉辦今年第1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發表會,受政府擬漲電價影響,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表示,通膨壓力仍在,預測全年CPI在2%附近徘徊,央行將維持利率不變,後續要關注電價調漲,對民間消費、企業投資帶來的衝擊。美國聯準會今年將啟動降息循環,徐之強表示,FOMC會議預料利率按兵不動,最快今年6月才會展開降息,累計降息幅度約3碼;徐之強認為,全球降息幅度和緩,除非國際景氣下半年急轉直下,使得聯準會加速降息腳步,台灣才有可能跟進。
國泰下修今年GDP成長率僅1.2% 台綜院樂觀明年可望保三
國泰金控、台綜院13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數據,皆下修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其中,國泰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僅剩1.2%,不僅較主計總處預估的1.42%低,相較於其他智庫,如台綜院最新下修預測值1.41%都要來得悲觀,僅高於渣打預測的1.1%;本周為超級央行周,國泰研究團隊預估,美國聯準會(Fed)及台灣央行14日公布的最新政策,利率都將維持不變。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分析,美國緊縮政策影響逐漸顯現,中國經濟前景受地方債與房市影響,外部環境挑戰仍高,在外需復甦力道受到壓抑下,國內消費疫後復甦需求減弱,整體經濟成長動能較預期緩慢,因此,今年經濟成長率由1.3%下修至1.2%,明年由2.9%調低至2.8%,第1季台灣經濟氣候將持續呈現景氣轉弱之「陰」,出現機率將在60%以上。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認為,國內經濟受國際情勢影響,包括地緣政治、俄烏戰爭不確定性,加上氣候變遷、天災增加,都影響全球景氣復甦力道,在今年比較基期低的情況下,明年經濟成長會比較好;台綜院長吳再益表示,今年幸好有民間消費大幅反彈,不過,高於經濟成長5.8倍屬於特殊現象,明年終將回歸基本面,整體消費成長力道取決於民眾可支配所得多寡,預估今年實質民間消費成長為8.31%,明年則降至2.3%。吳再益指出,今年國際景氣、貿易快速降溫,整體經濟環境較今年6月並未改善,是下修今全經濟成長至1.41%的原因;明年內需、民間消費回復正常,民間投資與出口有低基期的優勢,國際商品貿易成長回升,預估經濟成長率為3.18%。
國泰金控:今年GDP降至1.8% 台灣陷停滯通膨
國泰金控昨發表第1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在出口表現不佳、歐美金融危機增添景氣不確定的情況下,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GDP)至1.8%,不僅較上次預測的2.3%,大幅下修了0.5個百分點,也比元大寶華日前的1.91%還低,是目前預測最悲觀的機構,經濟氣候持續呈現景氣轉弱的「陰」;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協同主持人徐之強表示,台灣當前經濟可以陷入「停滯通膨」四字來形容。徐之強表示,電價將於4月調漲、外食、房租漲幅仍大,核心通膨居高不下,預估央行第2季到第3季間,還有升息一次的機率;徐之強認為,央行也面臨兩難抉擇,要抑制通膨只能升息,讓實質利率轉正,另方面又擔心升息會打擊實質經濟,接下來要看央行,以壓抑通膨或促進經濟哪個為優先的施政目標,通常沒辦法同時解決這兩個經濟狀況。徐之強認為,通膨壓力仍大,除非美國矽谷等區域銀行倒閉風潮,引發全球流動性擔憂、金融市場波動風險,否則,央行今年沒有降息的可能。對於停滯通膨,徐之強表示,台灣經濟屬於正成長循環,若以2000年至今長達23年的觀察,經濟成長率平均是3.6%,但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僅1.8%,等於是平均值腰斬,通膨長年平均是1%,但今年很可能維持2%以上,呈倍數成長,從這角度來看,台灣經濟現況呈「停滯通膨」。面對金融市場波動、實質負利率時代,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表示,投資要用功,不要像老鼠轉來轉去,也不要賭「外匯」,除非是外匯專家,否則,別去投資偏遠國家的外匯,沒賺多少差價,心臟要承受極大壓力,除了長期投資基金外,指數下跌之際,也可留意殖利率較高的好股票。面對國發會發布2月景氣對策信號,連亮4顆藍燈,財政部長莊翠雲昨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面對立委關切時表示,主計總處最新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2.12%,第1季雖是負成長,但第2季經濟成長率會恢復正成長,預期下半年會比較好。至於台股,莊翠雲表示,台股比較是淺碟型市場,易受國際主要國家股市連動影響,國安基金自去年7月進場,目前還在場內,會持續關注股票市場的變動。
看漲2023台股1/大盤指數「這一季」可望衝上16000點 程淑芬談利空快出盡「打底階段」挑好股
台股2022年無疑是虎頭蛇尾,從18000多點跌到13000點下,一度跌掉6000點,跌到谷底了嗎?「這波空頭將在2023年初終結!第四季指數會升到16000點。」永豐金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告訴CTWANT記者,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分析,「今年第一季景氣仍『看緩』,但利空消息已反映三分之二,還是可以慎選挑股。」CTWANT記者訪問到資深股市聞人葉美麗,她認同程淑芬的見解,但她也提到「目前股市進入打W底右腳走勢,預估加權指數到2023年一月最差,可能破季線幾天,OTC一月最差也是跌到季線。」股市聞人葉美麗認為生技股股價,多偏高。(圖/CTWANT資料照)「國發會發布的藍燈還會持續幾個月,景氣仍是被看悲觀,但這可能也是進場投資的一個機會點,金融市場會優先反映。」「今年上半年景氣逐步進入打底階段,預期股市樂觀度仍偏波折。」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主持教授徐之強以巴菲特名言跟CTWANT記者說,「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據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12月28日公布的「臺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展望」,影響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因素有五點,一中國大幅鬆綁防疫措施,引發COVID-19變種病毒風險,二美歐通膨高燒不退,迫使央行持續收緊貨幣政策,三主要央行過度緊縮,導致歐美景氣衰退幅度大於預期,四全球需求疲軟加劇庫存壓力,投資需求遞延,五國際地緣政治風險、俄烏戰事與美中爭端的不確定性。大陸宣布今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核酸檢測與集中隔離。圖為海口美蘭國際機場T1航站樓到達大廳出口。(圖/中新社)徐之強觀察,「美國通膨在10、11月明顯回落,FED美國聯準會放慢升息步調,帶動股市,外資也回補台股,民眾對股市的樂觀度、風險偏好也都轉趨正向。」此外,「我國央行12月升息半碼,但沒有調升存準率,主要考量資金偏緊恐影響經濟活動,美、歐、中國及新興亞洲金融情勢指數雖有小幅改善,貨幣市場仍處於緊縮水準,研判今年上半年央行或有機會停止升息,降息機率低。」展望今年,台股可關注哪些類股?「可等到一月各上市公司公布營收開出來再說,目前不少個股股價起漲,應該是外資結帳、法人半年報作帳行情,市場給理由漲出來的,有些被錯殺,有的變貴。」葉美麗透露,明年看好的是自駕車相關供應鏈、綠電、新能源等類股。
看漲2023台股2/解封唯一全球經濟正成長在中國 紡織製鞋中概股望反彈
「全球經濟恐面臨長達10年的低成長。今年市場最大的利多,即是大陸經濟全面重新開放!」西班牙投資機構Tressis Gestion首席經濟學家費南德斯日前一席話,使全球投資人眼光重新聚焦大陸。台股投資人能否吃到大陸解封帶來的紅利?從IMF(國際貨幣基金會)今年10月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再度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估,全球GDP增長將從前年的6%,放緩至去年的3.2%並和今年的2.7%;同期間,美國依序是5.7%、1.6%、1.0%;歐元區為5.2%、3.1%、0.5%,德國今年的預測甚至來到負0.3%,義大利負0.2%。相形之下,「大陸是唯一在全球三大經濟體美國、歐盟中有成長的」,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主持教授徐之強說,「大陸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從2021年的8.1%,到去年的4.2%,預估今年會到4.4%。」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主持教授徐之強提到,可望疫後消費帶動經濟復甦。(圖/國泰金提供)大陸解封後,有哪些類股可觀察? 「股價是先市場先行者」,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分析,「走過疫情後的產業,像是運動休閒、紡織、製鞋業的中概內需股」,「解封概念股,則是看終端受惠企業,像是觀光、飯店旅館、餐飲。」至於個股挑選,黃文清提出三原則,「過去有穩定獲利、配發現金股息、今年營運有機會維持成長且後市相對無虞」,投資人可以疫情爆發情後三年作為觀察期,若每年營收、EPS、現金股利殖利率均有成長,可列入做波段價差個股名單中,「長期投資的話,最好還是看EPS、現金配息有沒有2元以上,營收成長有超過10%以上者較宜。」中國解封帶動內需市場擴大,包括運動休閒、紡織等受惠。圖為2022年TITAS台北紡織展。(圖/報系資料照)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也在建議民眾慎選有成長性、體質好個股條件時,也提到她觀察旅遊餐飲、航空等觀光的發展。「航空股雖因為出國旅遊潮熱而客運看俏,但疫情期間高貨運率則相對降低,兩相互為抵消,再加上油價高成本的變數,因此數月前股價先一波起漲後則降溫。」黃文清特別提醒。由於大陸去年12月26日宣布今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核酸檢測與集中隔離,在大陸疫情管制鬆綁下,27日航空股華航(2610)、長榮航(2618)當天一開盤不到半小時交易量雖皆已超過前一天量能,但兩家公司股價還在19元、28元左右起伏。除華航、長榮航之外,旅行社相關應聲大漲個股包括五福(2745)、山富(2743)、易飛網(2734)、鳳凰(5706)等股。晶華(2707)股價去年迄今已來到最高點的272.5元,也是五年來新高,「從晶華的EPS每股盈餘4.7元有機會到年底來到6元來估算,再看本益比快40倍,我個人是覺得股價偏貴了點」股市聞人葉美麗說。旅館酒店業者則分析說,「12月聖誕到明年元旦跨年假期,以及春節前後的尾牙、春酒旺季,是大型飯店與餐飲的重要進帳期;再加上國境解封開放後,帶動國際旅遊、商務客拜訪,可望挹注客房牌價調升及住房率。」
明年GDP保二「看這五指標」 國泰金:出口投資不確定性景氣恐緩衰退
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團隊今天(28日)舉辦2022年第四季「臺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展望發表會,下修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預估,預期2023年GDP仍可保二;台灣出口與投資面臨不確定性,明年初景氣將面臨溫和衰退之風險,明年第一季台灣經濟氣候將呈現象徵景氣衰退之「雨」,出現機率將在40%以上。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包括黃裕烈、何耕宇、徐之強、徐士勛等多名來自台大、中央、政大等財金系、經濟系等教授,發表會由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主持,更新2022年及最新2023年臺灣經濟成長率預測,並分析短期經濟氣候及金融情勢與重要影響因素。徐之強教授代表團隊說明,影響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與金融情勢的主要因素有五點,首先是中國大幅鬆綁防疫措施,引發COVID-19變種病毒風險;其次為美歐通膨高燒不退,迫使央行持續收緊貨幣政策;以及主要央行過度緊縮,導致美歐景氣衰退幅度大於預期與全球需求疲軟加劇庫存壓力,投資需求遞延;國際地緣政治風險、俄烏戰事與美中爭端的不確定性。根據該團隊分析指出,歷經海外極具波動的一年,微幅下調202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3.0%(原為3.2%)。展望2023年,受累於外需疲軟與廠商去化庫存壓抑出口和投資表現,預測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為2.3% (原為2.7%),研判全年成長率有80%的機率落在1.5~3.0%之間 (原為2.0~4.0%)。由於美國通膨出現觸頂跡象、中國防疫政策有所鬆綁,令主要地區金融情勢指數小幅改善,惟仍處相對緊縮水準。隨通膨放緩、景氣下行風險增加,明年上半台灣央行或有機會停止升息,惟降息可能性仍低;明年第一季台灣金融情勢指數(FCI)將溫和偏緊,惟仍處「趨向寬鬆」,不致落入緊縮狀態。下調2023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至2.3%,GDP成長率仍有機會保二:主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將拖累全球景氣進一步放緩,電子業持續面臨庫存去化之壓力,加上需求疲軟、外需改善有限,投資將連帶下滑。本團隊因而下修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至2.3% (原為2.7%),研判全年成長率有80%的機率落在1.5~3.0%之間 (原為2.0~4.0%)。觀察主要分項表現,全球高利率環境可能壓抑需求進一步下滑,廠商持續調整庫存並遞延投資,出口、投資仍不樂觀,惟民間消費基期低且疫後消費需求提振,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期仍可保二。景氣動能持續轉弱,明年第一季經濟氣候將由「陰」轉「雨」,出現機率在40%以上:主要央行加速升息抑制需求,加重廠商去化庫存壓力,且中國大幅鬆綁防疫措施,短期內將面臨確診病例暴增之挑戰,增添台灣出口與投資之不確定性,明年初景氣將面臨溫和衰退之風險。我們評估:2023年第一季台灣經濟氣候將呈現象徵景氣衰退之「雨」,出現機率將在40%以上。台灣央行1H23可能停止升息;1Q23金融情勢將溫和偏緊:隨著美國通膨出現觸頂跡象,Fed升息速度放慢,加上中國動態清零將提早退場,激勵風險偏好轉強,非美貨幣止貶回升,近期美、歐、中國及新興亞洲金融情勢指數小幅改善,但仍處相對緊縮水準。台灣央行於12月升息半碼,但未調升存準率,主要考量貨幣市場資金偏緊,擔憂過度影響經濟活動。展望未來,本團隊研判,Fed放慢升息步伐,台灣通膨應可於明年第一季底降至2%,景氣下行風險增加,上半年台灣央行或有機會停止升息。不過,考量台灣政策利率較低,且先前升息步伐溫和,除非金融面衝擊過大,否則應無降息必要。今年10-11月,得益於台幣貶值、長短利差擴大與台股反彈影響,台灣金融情勢指數(FCI)回升至「寬鬆」區間。本團隊評估,今年12月及明年1~3月,景氣溫和衰退之風險可能不利金融市場表現,預期金融情勢指數將溫和偏緊,惟仍處「趨向寬鬆」,不致落入緊縮狀態。
美國鷹派升息 金融人士:台灣央行9月恐升1碼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在全球央行年會上「鷹」派發言,市場預期,美國9月升息達3碼機率大升。金融市場人士認為,會影響到台灣央行升息幅度,9月可能會升息達1碼(0.25個百分),避免台美利差擴大;但是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則認為,央行仍會維持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再搭配匯率政策如賣匯阻貶,維持新台幣穩定。在鮑爾演說後,市場預期9月升息3碼的機率高達60%。金融人士認為,如果美國聯準會升息3碼,考量通膨和台美利差,台灣央行可能會加大升息幅度到1碼,以防資金外流,且現在美元兌新台幣匯率已經到30.2元,是相對較低的位置,台灣央行也不希望新台幣過度貶值,影響物價和金融市場穩定。但加大升息是否可能衝擊台灣經濟表現?金融人士認為,即使央行升息1碼,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仍可守在3%以上,相較其他市場仍是較佳表現,台灣還是有能力應對升息所帶來的影響。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認為,即使美國9月升息3碼,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可以維持在1%以上,他較憂心的是,明年美國景氣恐明顯趨緩,尤其已出現美債利率倒掛現象,是經濟衰退的前兆。徐之強認為,美國經濟走衰,將牽動全球需求,進而衝擊台灣的出口表現,7月的外銷訂單就已經翻黑,年減1.9%,而外銷訂單是出口的領先指標,預期未來幾個月台灣出口動能減緩。邱達生則認為,7月外銷訂單翻黑,主要還是中國大陸訂單減少,歐美終端需求趨緩尚未反映在外銷訂單上,未來是否因升息而使全球消費需求更加衰弱,進而影響到台灣出口表現仍還要觀察。邱達生認為,台灣的通貨膨脹主要是輸入性通膨,相對於國際社會仍比較穩定。他預期,台灣央行9月仍可能只升息半碼,且為了維持內需暢旺、經濟成長率穩定,央行也不會再調整存準率,讓市場資金流動。邱達生說,但若台灣央行9月只升息半碼,將使台美利差擴大,為避免資金大幅外流、新台幣過度貶值,央行可能會搭配貨幣工具,例如賣匯阻貶等方式,維持新台幣穩定。
影響比俄烏戰爭還大 中國封鎖政策嚴重衝擊全球經濟
近年外銷訂單與來自大陸香港訂單年增率。中國大陸封控衝擊,今年4月外銷「意外」翻黑,這也是2020年2月後首見負成長。學者示警,實際上不只台灣對中國大陸依存度高、全球不論生產與經濟也相當依賴中國大陸,甚至有國際專家判斷,大陸部分地區封城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更甚過俄烏戰爭,外銷訂單的負成長是經濟轉趨保守的「一大警訊」。經濟部統計處公布4月外銷訂單519億美元,年減5.5%,不僅終結25個月連紅紀錄,甚至遠低於預期,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坦言,4月中國大陸封控對訂單影響頗大。從各地接單趨勢更可看出,來自中國大陸與香港的接單狀況明顯牽動整體外銷訂單表現,今年4月外銷訂單終結25紅,同月來自大陸及香港接單量也較去年同期大減16.9%,上一次外銷訂單呈負成長是在2020年2月,年減0.8 %,同月來自大陸與香港訂單年增率僅0.1%,同年1月外銷訂單年減12.8%,來自大陸與香港訂單亦年減11.1%。台經院研究員邱達生表示,中國大陸不僅是全球供應鏈的重要角色,也是全球經濟的重要核心,大陸封控衝擊全球供應鏈,亦影響到全球景氣。在內外夾擊之下,下半年經濟恐怕呈現「內外皆虛」格局。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直言,這是「一大警訊」恐怕未來景氣不容太過樂觀。他解釋,中國大陸是全球重要的供應鏈,加上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緊密關係,即使歐美地區下單台灣,恐怕也無法順利出貨。徐之強表示,全球經濟因大陸封城,終端需求量、貿易量縮水,這也反映在各地區對台外銷訂單表現上。徐之強指出,外銷訂單屬於「領先指標」之一,預示未來3個月的景氣狀況,經濟部統計處則預期短期內外銷訂單狀況無法好轉,恐怕要等到6、7月才可能等到訂單遞延效應、消費反彈效益;加上內需受到通膨、疫情衝擊,消費不振,台灣經濟面臨下行風險。惟他認為,目前台灣經濟成長率還可以維持在3%以上,但突破4%的機會漸漸渺茫。
通膨推升物價 糕餅業撐不住喊漲⋯商總:物價惡化將衍生新一波危機
輸入性通膨推升物價!糕餅業者透露,進口奶油價格大漲逾3成,迫使部分業者悄悄調漲酥餅類售價,漲幅約3%到5%,如奶油漲破每公斤260元大關,恐將引發大規模調漲潮,屆時包括糕餅、麵包等恐全面漲價。泡麵業者也指出,麵粉價格增幅也十分可觀,預期最慢年底前將會調升售價。商總主席賴正鎰表示,航運和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直接受到影響的產業就是民生物資,如物價繼續惡化,勢將引發一波新的危機。不帶頭漲價 台酒喊苦主計總處資料顯示,9月17項民生物資CPI已經來到3.31%,創3年來新高。其中沙拉油受到黃豆上漲的因素,年增率高達9.86%最為驚人,豬肉、醬油年增率分達7.75%、6.28%,麵包、泡麵也微幅上漲。糕餅業者表示,糕餅主要原料之一的奶油,大部分來自紐西蘭、澳洲,隨著進口價格飆升,從每公斤160、170元,上漲到220元,漲幅高達3、4成,使得部分店家不得不漲價因應。麵粉也漲,但還在可吸收的範圍之內,所以這波漲價主要反映進口奶油成本。業者透露,奶油若漲到每公斤260元時,勢將帶動一波大規模漲價潮。此外,身為「國營事業」的台酒,董事長丁彥哲面臨這波物價上揚,已宣示「不會帶頭漲價」,但也承認承受極大的「成本壓力」。碳費 推升物價隱形炸彈台酒主管透露,國際原物料、航運價格不斷上升,成本壓力不斷增加,不論是酒類的原物料麥芽、相關設備漲幅多超過1成;台酒生產的民生物資,如泡麵原料─麵粉也「有感上漲」。業界人士透露,已有不少泡麵等民生物資廠商醞釀漲價,預估11月起,國人即會慢慢感受到通膨壓力。央大經濟學教授徐之強表示,此次物價上漲主因來自油價上漲、全球工資調升。加上美國連續幾個月CPI漲幅已超過目標,民眾恐怕已產生物價上漲預期心理,經濟學家們擔心的「通膨巨獸」已慢慢成形。若油價未來飆破每桶100美元,屆時我央行恐將跟隨主要國家腳步,啟動升息抑制通膨。推升物價另一「隱形炸彈」,即因應歐盟2026年的邊境碳稅及我政府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國內外紛將推動碳費或碳關稅,勢將對物價造成影響。惟有學者認為,相關機制尚在建立中,對物價的影響,還要再觀察一段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