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肢無力
」 團團團團病重申請陸2專家來台 動物園曝主要目的「情感層面」為主
來台多年的公大貓熊團團,近期腦部病變擴大,出現後肢無力的狀況,動物園已向市政府申請陸委會讓大陸專家來台會診,今(28)日動物園也感謝大家關心,透露將有2位貓熊專家來台,主要以「情感層面」為主。團團看上去精神相當不好,腦部病變恐讓他生命倒數。(圖/北市動物園提供)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動物組組長王怡敏表示,團團生病以來動物園和大陸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有密切線上討論,陸方專家相當關心,2度提出想來探望團團的需求,動物園方於是協助幫忙申請,強調沒有政治壓力。過去有關貓熊繁殖問題也會和臥龍連繫,貓熊每年一次的發情期都會請到大陸專家,此次是因疫情,需要有專案許可申請,目前已得到陸委會幫助,函請農委會得到專案許可。大陸專家將來探望團團。(圖/北市動物園提供)園方表示團團罹患腦腫瘤機率大幅增加,目前以舒緩照護為原則,因此這次活動主軸是讓陸方專家來探視團團整體狀況,應該不會介入診療,預計會來2人並待7天,有關單位也表示會加速作業,趕快讓大陸專家來探望團團。而台北市長柯文哲也表示,「不是我們需要他(大陸專家)來看那隻貓熊啦,醫療上我們沒有問題,但是送出單位會覺得,牠好像嫁出去的媳婦,快要掛掉了他要來看,我說好吧那隨便。」
邀大陸專家來台治療「團團」?動物園:陸委會協助處理
大貓熊團團近日狀況不穩定,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27日透露,陸委會27日收到台北市政府來文,申請讓大陸專家來台,關心大貓熊團團的狀況,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余珍芳表示,陸委會有說可以幫忙處理程序,大陸專家確實有提到要來台關心團團狀況,但目前時間還無法確定。邱垂正指出,陸委會多次主動致電台北市立動物園,與對方保持聯繫,今天收到了台北市政府的來文申請,相信主管機關農委會也會以最快的方式辦理核准,讓陸方專家能夠來台協助園方。余珍芳表示,大陸專家來台申請程序比較久,這次陸委會有說可以幫忙處理,看是否能加快申請程序,大陸專家確實有提到要來台關心團團,也看看大貓熊的狀況,但是目前時間還無法確定,人數也還不清楚,等有確定消息會再向大家報告。根據園方紀錄,大貓熊「團團」10月27日測量狀況,體重為122.2公斤,9月份平均是113.46公斤,竹類採食量為3.7公斤,9月份平均12.33公斤,排便量為4.4公斤,9月份平均是11.32公斤,有持續給予「團團」舒緩不適的藥物,這兩天觀察「團團」後肢無力的情形有些許改善。
大熊貓開腦無先例「不可行」 團團重病恐活不過半年
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明星大熊貓團團日前被檢查出腦部病變,病情惡化的相當快速,園方在26日宣布對團團進行舒緩治療,相當於人類的安寧治療。對於團團還能撐多久?獸醫師坦言,團團的情況並不樂觀,恐怕剩不到半年,且大熊貓開腦史無前例,若貿然動刀,團團可能就這樣沒了。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今年邁入18歲的大熊貓團團,繼今年8月中出現癲癇等症狀後,10月16日又開始出現後肢無力、食慾不佳等狀況,步行狀態已不復以往,僅在後場移動並由保育員照料,民眾想要再見到團團,恐怕是件難事。對於團團還剩下多久壽命,園方採保守態度並未多做說明,不過獸醫室主任賴燕雪及醫師鄭秋虹表示「我們沒有那麼樂觀」,團團實際能活多久沒有人可以下定論。團團恐活不過半年,動物園方採舒緩治療方式照顧團團(圖/台北市立動物園FB)鄭秋虹醫師更表示,如果讓團團進行切片採樣,判斷是否為惡性腫瘤,恐怕會有傷到其他正常組織的風險存在,嚴重甚至會導致死亡。經過專家們討論後,有專家提出可以考慮採用人類開腦的方法,不過動物園方認為,大熊貓開腦史無前例,手術成功機率不可保證,因此不可行。團團在第2次MRI時,腦部病灶區域明顯擴大,惡化速度快,獸醫對此推測團團腦內腫瘤是惡性的機率非常大。而近期團團在臨床表現加上麻醉反應、甦醒恢復時間都非常不樂觀,對此園方決定不再對團團進行侵入性檢查或麻醉,採取舒緩治療的方式照顧大熊貓團團。
貓熊團團食慾下降後肢無力 北市動物園安排MRI檢查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自10月16日開始出現後肢無力、食慾下降情形,每天的竹葉進食量、排便量及活動力持續下降。(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游念育台北傳真)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貓熊「團團」自10月16日開始出現後肢無力、食慾下降情形,每天的竹葉進食量、排便量及活動力持續下降,為了瞭解「團團」的疾病進程,再度安排「團團」在22日上午前往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接受腦部磁振造影(MRI)檢查。大貓熊「團團」自8月31日被觀察到再度發生異常行為後,至10月15日之間未再發生疑似癲癇的症狀,原本預計在18日讓「團團」到大活動場與遊客見面,但保育員在16日發現「團團」左後肢動作較遲鈍,施予坐下定位指令時,其後肢不易伸出就位;17日「團團」出嫌走路步伐緩慢,後肢明顯無力,食慾也開始下降,照養團隊為求謹慎,決定讓「團團」仍暫留置後場。園方表示,今年10月以來大貓熊「團團」的糞便量(食慾食量指標),除了12日總重為9.6公斤外,其餘天數均有10公斤標準,甚至達到15公斤以上的優良水平,但在16日「團團」開始出現後肢無力、食慾下降情形時,獸醫師檢查、血檢報告顯示「團團」並無感染情形,推測可能是腦部病因所導致。動物園指出,接下來緊密觀察到「團團」每天的竹葉進食量、排便量及活動力持續下降,甚至不到以前平常的一半,保育員在動物訓練時「團團」無法像過去一樣,依照指令用鼻子碰觸到目標棒,後腳步行狀態亦不復以往。園方說,16日開始,在動物園醫療團隊積極與醫療顧問團隊專家討論下,獸醫師投藥並給予輸液舒緩「團團」不適的症狀,保育員也從日常飼糧中添加蛋白質、維生素E、B群、補體素及膳食纖維等營養補給品,並增加餵水的次數,讓「團團」維持足夠的體力對抗病魔。動物園指出,為了儘早確認「團團」的病況,同時與台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附設動物醫院協調檢查時間,安排「團團」22日上午再度接受腦部MRI等檢查。檢查前後歷時約3個小時,為減低麻醉風險,邀請臺大醫院麻醉部醫師黃啟祥全程協助「團團」麻醉監控,「團團」在22日中午約1點左右順利甦醒,由動物醫療照管團隊護送返回動物園大貓熊館休息,動物園將在各項檢查結果出爐後與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討論,以為後續的醫療照護方向評估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