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育嬰假
」養小孩花費高!3口之家月支出近6萬元 18%家庭入不敷出
養小孩要多少錢才夠?政委陳時中日前拋出「生一胎每月領3萬元補助」規畫,不過根據衛福部統計,養一名0到6歲孩子的家庭,平均每月支出就要5.4萬元;養一名6到12歲兒童的家庭,平均每月支出達5.9萬元。家長希望政府幫忙的首要之務是「提高育兒津貼」,其次是「提高兒童醫療補助費用」。少子化危機嚴峻,去年0到12歲人口為226.6萬,占總人口的9.8%,較10年前下降1.3個百分點。衛福部每4年進行全國兒童生活狀況調查,根據最新的2022年統計,有一名0到6歲兒童的家庭,平均每月支出高達5萬4114元,較前次調查的2018年增加3617元,其中兒童花費占20.9%;有56.7%的家庭可達到收支平衡,高達18.3%的家庭入不敷出。孩子年齡越大,花費越凶。養育一名6到12歲兒童的家庭,平均每月支出為5萬9535元,兒童花費占22.4%;其中有45.9%家庭收支平衡、18.2%入不敷出。當問到希望政府加強哪些兒童福利措施,答案以「提高育兒津貼」、「提高兒童醫療補助」和「增設公立或公設民營托育機構或幼兒園」最多。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目前政策有四大方向,給錢、給服務、給時間、給觀念,讓家庭和工作達到平衡。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鈴表示,國際經驗證實,提供實質托育服務,是支持家庭生養最有效的方法;尤其偏鄉光是發錢,卻沒任何托育服務,建議政府應先從彈性育嬰假、健全托育環境著手。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表示,台東病童家長告訴他,沒辦法帶小孩搭自強號到台北就醫,「一張600元的車票,你有辦法想像就是買不起嗎?」他的門診常遇到病童家庭每月收入3、4萬元,徘徊在中低收入戶的標準線上,除了小孩吃飯、就學,一旦有就醫需求,光是檢查費用就非常高,這種收入誰養得起?李旺祚直言,希望政府不只是政策宣示,而要真正幫助育兒家庭,年輕人才敢生,最高目標是人人有補助,但若財政有困難,可從每月1萬元開始。他也建議應重新檢視中低收入戶的門檻,勿把真正需要幫忙的人排除掉了。
男女薪資比差距仍大 范雲偕勞團提五大勞動改革
民進黨立委范雲30日與12個勞工與婦女團體共同舉行「內閣換新、勞權更新 五大勞動政策改革,刻不容緩」記者會。范雲表示,過去政府推動勞動政策改革,包括基本工資連八漲等,但2023年男女薪資差距仍達14.7%,因此,他們提出多項改革訴求,希望新任勞動部長何佩珊,盡速兌現賴清德準總統政見、回應勞工期待。范雲表示,過去四年在民間、行政、立法的共同努力之下,促成基本工資連八漲、《最低工資法》、《職災保險法》立法、性工法修正強化職場性騷擾的保障等;然而,保障勞動權益、提升勞動條件,民間仍有期待。范雲指出,就性別薪資透明化部分,2023年男女薪資差距仍達14.7%,對比2015年僅縮小0.3%,尤其女性低薪問題在女性集中產業更嚴重,例如教保人員98%是女性,私立教保員平均月薪卻只有2.9萬元。台北市產業總工會邱奕淦理事長補充表示,雖然性工法規定應實行「同工同酬」,但企業多採用「密薪制」,使勞工難以舉證,自101年以來該條僅裁罰3件,勞動部顯然欠缺其他積極政策措施;婦女新知基金會陳政隆開拓部主任則指出,根據勞動部資料,現在出生的女性要到74歲才能達到薪資平等,呼籲盡速建立薪資透明化機制。范雲提到,針對職家平衡,希望推動彈性育嬰假、針對雙親請滿育嬰假就再多給一個月育嬰津貼等;她也呼應托盟的倡議、提出彈性的親職假制度,可以日或小時為單位、並用到小孩滿八歲,協助育兒家長。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的黃喬鈴發言人表示,「擴充公共托育服務」配搭「彈性育嬰假」是國際上的做法,希望勞動部能提出應對方案,保障家長兼顧工作與育兒的權利。臺灣護理產業工會羅運生理事長說明,衛福部雖已公佈三班護病比,但獎勵規則模糊、缺乏逐步推動策略、未見政府或醫院引領標竿的精神,期望衛福部盡速規畫三班護病比立法。至於非典型工作者勞權,范雲指出,政府應提供更完善的法制化保障,非典型工作已成新常態,以專法或修法等形式、提供更完善法制化保障,勞動部責無旁貸。
勞動部啟動天災臨工措施 每月約莫可補助2.7萬元
花蓮大地震後,勞動部日前宣布啟動天災臨工措施,提供災區民眾清理家園,對此,勞動部長許銘春8日透露,勞動部預計投入1.26億元預算,提供2000個臨時工作機會,每月可補助約2萬7470元,而受災勞工若因受傷無法工作,無法領取原有的薪資給付,勞動部也將從受傷當日起,提供勞工申請補助,民眾可撥打1995專線尋求協助。許銘春8日上午赴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進行「安心生養!試辦彈性育嬰假及如何提高男性育嬰留停比例」專題報告並備質詢,她表示,勞動部在第一時間即展開臨工措施,協助受災民眾重新建立家園,並已主動聯繫受災縣市政府,尤其是最嚴重的花蓮,在第一時間向地方政府了解其需求並提供支援。許銘春指出,將依地方政府需求,勞動部預計投入1.26億元經費,提供2000個臨工機會,每位臨工每月最高工作時數為150小時,以時薪183元計算,可補助約2萬7470元,此外,勞動部也將依《災害防救法》就災區的勞保、職保、就業保險被保險人,提供6個月保險費補助。許銘春進一步表示,受災勞工若因受傷無法工作,無法領取原有的薪資給付,勞動部也將從受傷當日起,提供受傷勞工請領補助,而有意願參與臨工的民眾,她也表示,可向各地方政府或各地區公所申請,也可撥打1955專線尋求協助。
成彈性育嬰假修法阻礙? 勞動部曝原因:增加雇主用人難度
近7年以來出生嬰兒數已減少約35%,為了鼓勵生育,托育政策催生聯盟提出彈性育嬰假,並依勞動部調查指出,有77%受僱勞工及48.4%的事業單位同意放寬以「日」或「小時」彈性使用育嬰留職停薪,直言修法最大阻礙為勞動部。「下一個4年是救人口的最後機會」,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表示,生育率跟女性就業率息息相關,「女性成為經建政策的中心考量」,因此以性別平等為基礎,建置公共托育服務與彈性育嬰假,支持家庭雙薪育兒,台灣應該大力仿效。盟發言人黃喬鈴說明,依勞動部調查顯示,企業雇主同意育嬰假以日或小時請領的比例提高到48.4%,中小型企業贊成的比率也提高,尤其是29人以下規模企業比率更明顯。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覃玉蓉說,國際審查委員指出,台灣生育率極低,政府面對男性請領育嬰假比例低,卻沒有任何作為;研究更指出,鼓勵男性請育嬰假,一要彈性、二薪資替代率要高,育嬰假彈性化是政府立即可以做的,中小型企業比例高根本不是問題,瑞典中小型企業達95%以上,但育嬰假最具彈性,顯然取決於政府的意願。對於民團指勞動部是彈性育嬰留職停薪修法最大阻礙,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說,如以托盟草案,每個父母可以在孩子8歲前有730天育嬰假、平均每年有91.25天假,且雇主不得拒絕。相較於現行育嬰留停後雇主可以找其他人代替,彈性的休假模式反而增加雇主用人難度。他也提及,勞動部日前也修正法規,允許勞工可以申請最短1個月的育嬰留職停薪、增加勞工使用彈性,如果需要短天期假別,則可運用家庭照顧假、特別休假及事假等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