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生
」 張哲生郭富城1992年咖啡廣告正妹是誰?竟是這位凍齡女神 本尊回應了
58歲香港天王郭富城影視歌三棲,創作過無數經典作品,至今仍活躍在演藝圈。90年代紅遍兩岸三地的他,曾來台拍過多支廣告,其中一支1992年的「小虎咖啡」廣告,標語「受不了的酷」為人熟知。近日,作家張哲生在臉書重溫這支廣告,上面寫著女主角李維維,有網友斷定否認,卻釣出本人回應,「小虎咖啡那支真的是我啦!」1992年小虎咖啡廣告找來26歲郭富城和年僅16歲的李維維合作,詮釋一段浪漫的邂逅,廣告中,李維維為引起郭富城注意,故意製造聲音吸引他,郭富城看到李維維後,拿著一罐咖啡走過來又瀟灑走掉,李維維對著鏡頭說出「受不了的酷」,郭富城則回眸露出迷人笑容。李維維16歲就與郭富城拍廣告。(圖/張哲生YouTube)廣告女主角清純又白皙,身分也為人所好奇,張哲生為此特地發文回應:「小虎咖啡廣告裡對郭富城說『受不了的酷』的女孩,真的是李維維喲!」不過有網友不相信,堅定表示「這女生不是李維維」,卻意外釣出本尊回應「小虎咖啡那支真的是我啦!」李維維凍齡的樣貌也讓其他網友驚呼,「不用點進去就知道是李維維,可見她有多凍齡」、「李維維真的是我們這代女神,她有說她已48歲了,但其實也看不出來 」、「李維維真的是天生麗質。」48歲的李維維是演藝圈內著名的凍齡女神。(圖/李維維臉書)48歲女星李維維演藝生涯拍過逾50支廣告,還參與過杜德偉、鍾漢良、蔡依林等大咖的MV。李維維在戲劇圈耕耘多年,拍過《女人30情定水舞間》、《羅雀高飛》、《生命捕手》、《真愛趁現在》等多部為人熟知的作品。
《聽海湧》亞洲首映好評如潮 黃冠智與吳翰林、朱宥丞裸身擦澡秀結實線條
臺灣首部二戰懸疑劇集《聽海湧》上週在台北電影節舉行亞洲首映後好評如潮,不只映後現場爆出熱烈掌聲,隔日在網路社群上也出現多篇映後感想文章,全都給予正面肯定。公視董事長胡元輝蒞臨北影觀影形容該片超乎期待,「不僅製作品質令人驚豔,而且具有高度的時代意涵,讓首映會的觀眾低迴不已。」該劇今(4日)釋出預告「三兄弟篇」,讓觀眾提前感受劇中臺籍戰俘監視員「新海三兄弟」間純粹且緊密的手足之情,飾演小弟的朱宥丞透露三人赴日學習日文的三週期間,「彷彿就只有彼此。」正好與劇中遭遇相似。吳翰林、黃冠智和朱宥丞在劇中飾演的新海三兄弟離開臺灣赴南洋擔任戰俘監視員,預告中可以看到年紀最小的朱宥丞在樹木高聳入雲、眼前一片漆黑的林間盯哨時感到不安,吳翰林在樹林間對著他說:「你聽,聽著海湧聲,就想著我們還在臺灣,還在海膽洞裡摸海膽。」透過這幾句話安撫小弟,同時勾起思鄉之情。吳翰林透露拍攝現場根本聽不到海浪聲,「那是最充滿想像力的時候,我感受到小弟的害怕、但又看見他因為海湧聲而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小弟安心、我也放心了。」朱宥丞(右)得意表示殺青距今超過一年仍保有腹肌。(圖/公視)預告中還有三人在戰俘營宿舍內穿著「丁字褲」和「吊嘎仔」的日常可愛互動,黃冠智裸身擦澡,吳翰林、朱宥丞也脫衣準備入睡,展現為該劇練出的結實線條,朱宥丞回憶在日本共同生活時,「每天起床之後會先跑步十五分鐘、跳繩十分鐘,再練核心、仰臥起坐或伏地挺身,每天做不同的動作鍛鍊體能。」原來這些課程都是自詡為「健身教練」的黃冠智細心安排,三人才能在短短的畫面中展露最佳狀態,日前在北影見面時,黃冠智立刻詢問朱宥丞現在體格狀態,朱宥丞得意表示殺青距今超過一年仍保有腹肌。黃冠智也回想三兄弟在日本的同居生活,「所有事都一起行動,感情更是加深,彼此也都會互相照顧,但畢竟我年紀最大,多照顧他們是一定要的。」該劇在台北電影節亞洲首映後成功走進不少影劇迷的視野,創作者們紛紛激讚製作精良。導演李中大讚:「完全美劇水準的劇本,執行也是驚人的到位,每一個畫面都有經營,每場戲都扣緊主題。」知名作家張哲生誠摯推薦:「引人入勝的劇情、沁人心脾的演技、耐人尋味的場景、令人驚艷的視效、扣人心弦的配樂。」資深電影人藍祖蔚更是給予最高評價:「《聽海湧》的戲劇稠密度與回看歷史的審視高度,足以與國際製作平起平坐。」媒體人李律則點出該劇集其實是以「懸疑」為主軸:「看了前兩集我已經有種想要繼續再看下去、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甚麼的焦慮。因為它是燒腦推理劇。」劇情描述昭和十七年(1942), 日本從殖民地臺灣大量徵召臺籍青年前往北婆羅洲,替日軍監看戰爭中捕獲的盟軍戰俘;這些臺籍戰俘監視員們,捲入了一場冷血屠殺,被盟軍檢察官指控犯下「虐待戰俘」的罪行。有些人因此再也沒有機會回到臺灣,有些人回來了,卻不再開口提起島上發生的事。《聽海湧》將於8月17日起,每週六晚上九點在公視頻道、Hami Video電視館播出;晚上十點在公視+、MOD與Hami Video影劇館上架。
你知道博愛座的由來嗎? 文史工作者曝:為紀念「這位」已故前總統
近日,捷運「博愛座」爭議層出不窮,11日先有2名長者逼迫一名女乘客讓座,演變成肢體衝突,女乘客最後崩潰撞柱,血流滿面;18日又有老翁大聲喝斥坐在博愛座上的年輕男子,甚至還出手攻擊對方。雖然博愛座如今似乎淪為糾紛的源頭,然而在過去,博愛座的設立可是仁慈博愛的良善之舉。被稱為「懷舊達人」的文史工作者張哲生2019年就曾分享一段故事,原來博愛座的設置,起初是台北市公車業者為追思已故前總統蔣中正逝世周年,因而共同協議開始的措施。2019年,張哲生就曾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你知道台北市公車上「博愛座」的由來嗎?」他在文中分享,1976年4月2日的《聯合報〉第6版曾有以「發揮 蔣公仁慈精神,公車上普設博愛座」為題的這麼一則報導:「【台北訊】台北市各公民營公車業昨天表示,為紀念總統蔣公逝世週年,將於北市各線公車上普設『博愛座』,以表示對蔣公追思之忱。參加這項運動的公車單位有台北市公車處、欣欣、大南、大有、光華、指南、台北、三重及中興等客運公司,共計公車二千六百九十九輛,每車設『博愛座』兩個,全部座套均由中國信託投資公司捐贈,採用藍底黃字皮製座套,希望市民乘車時能主動讓座老弱婦孺,以發揮蔣公仁慈博愛的精神。」1976年4月2日的《聯合報〉第6版曾以「發揮 蔣公仁慈精神,公車上普設博愛座」為題,宣布台北市2699輛公車,每車設立博愛座2個。(圖/翻攝FB/張哲生)張哲生還表示,他覺得每一個座位都可以是博愛座,自發地讓位給「比自己更需要坐下的人」,才是博愛的精神。「博愛座」的觀念,起源於北歐國家施行「無障礙環境」的一環,旨在體貼身障人士的不便,希望他們能和一般人一樣正常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隨著時代演進,博愛座也開始提倡禮讓孕婦、傷者、病患、年長者、孩童等人優先使用。通常,博愛座的設計會與其他座位有所區別,藉此呼籲民眾讓座給有需求的乘客。因為博愛座是體現社會溫暖的表現,讓不讓座沒有硬性規定,不方便或不慎忘記讓座的乘客並不會因此受到處罰,然而部分人士卻矯枉過正,認為「只有長輩能坐」,或者「年輕人看到長輩就一定要讓座」,並以此為依據,對他人進行道德綁架。想解決博愛座的爭議,問題並不在博愛座本身,而在這些刻意誤用「博愛座」觀念的人。
50歲富綢新思路2/大稻埕是超級業務的產地 莊燿銘在百年老街走跳超過30年「從杜拜到世界紡織展」
「以前的迪化街,每條大街小巷都有布莊,中盤會來批發布料、消費者到這裡裁布做衣,現在還是很多有意思的小店。」絲織公會理事長、台灣富綢(台富,1454)董事長莊燿銘現年63歲,他在大稻埕走跳超過30年,跟這個歷史超過百年的街廓相比,他笑說自己算是資淺。大稻埕、迪化街是台北歷史悠久的商業區之一,日據時代起新光集團創辦人吳火獅、光泉汪金來、養樂多陳重光、中信辜家、六福集團莊福、台南紡織吳修齊、統一集團高清愿、聯華食品李國衡、義美高騰蛟等,都是在此地從小學徒開始歷練成超級業務;中和紡織、宜進集團、宏益纖維…,也是在這裡發跡,到現在仍能看到不少「起家厝」。到了莊燿銘的年代,他的舞台變成全世界,生於台南的他30多年前來到迪化街,進入父親參與投資的台灣富綢。「進公司不到半年就跟前輩,拖著裝滿樣品、半個人高的超大皮箱,跑遍中東5國、一個半月後才回到台灣。那個年代業務都是這樣跑出來的。」「我們第一個去的國家是杜拜,那時可沒這麼紙醉金迷。」莊燿銘津津樂道地回憶,第一個客戶是約旦人,談的訂單是褲料,迄今中東仍佔富綢近3成的出口營收。老迪化街景。(圖/報系資料照)工作三年後,莊燿銘到美國紐約羅徹斯特理工學院(Rochester Instituteof Technology,RIT)讀工業設計碩士,畢業作品是一件可以變換成櫃子、CD架、桌子的可拆卸式多功能組合家具,色彩亮麗且堅固,教授還一度建議量產販售。不過,莊燿銘返台後,選擇回到紡織業,但產品設計概念讓他更懂得從客戶需求出發。為了服務客戶,富綢30多年前就引進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如今已更新到第三代,可即時地串接客戶需求。雖然AI助力大,但「見面三分情,我還是要參與世界各大紡織展」,莊燿銘說。對於坊間不時傳出,「台灣富綢」要與另一家紡織上市公司「大宇(1445)」合併的傳言,莊燿銘笑說,「這個消息已經傳了20年,起於台灣富綢、大宇以前是同一個董事長,不免讓市場產生聯想。」事實上,大宇紡織於1969年成立在迪化商圈西寧北路上,四年後,創辦人張哲生與友人合資成立台灣富綢,公司就在大宇隔壁,80年代莊燿銘父親參與投資富綢;此外,兩家也互相投資,大宇持股富綢13.63%,富綢持有大宇股權13.7%,過去數十年來,兩家公司董事長由張哲生與張煜生兄弟相繼擔任,直到去年張煜生自富綢及大宇退休,兩家「關係人」身分才正式解除。莊燿銘認為,雖不少紡織公司都是公開上市櫃,仍有家族傳承觀念,應該適時開放專業經理人,這也有利公司永續經營,而他的兩個孩子一位在美國家具公司做行銷,一位在大稻埕開茶館「ASABANTEA」,對於兒子們的未來,這位紡織老爸不設限。莊燿銘的大公子莊子德擔任ASABANTEA主理人,父子倆都在大稻埕工作。(圖/取自臉書)
50歲富綢新思路1/這家紡織老廠連13年發股利 董座不怕碳+數位焦慮「AI部署像給工廠吃維他命」
紡織行業經營持續面臨挑戰,近年有的轉型房地產活化資產,有的借殼賣出,甚至鬧經營權紛爭,而50年前從大稻埕起家的台灣富綢(1454)一連發13年股利,在去年庫存陰霾中持續發出0.25元現金股利,相較無法獲利的同業實屬不易,還老驥伏櫪,續推新仿毛彈性機能布料品牌ElasLana,要搶攻全球都會休閒市場。CTWANT記者日前專訪台灣富綢董事長莊燿銘,他親訴這間股本只有13億,生產基地堅守台灣、在海外沒有設廠,去年營收18億元、年增14%,不靠業外收入堅守紡織本業,且一連13年合計發放4.26元股利的亂世生存本領。富綢創辦人是張哲生、1973年成立於大稻埕,「那時候人造纖維技術剛出來,織成的布料光亮輕薄,像富貴人家才用得起的蠶絲綢緞一般、就叫『富貴綢』公司的名字也是這麼來的。」莊燿銘告訴記者,富綢創辦人在80年代拆分事業,原在台南經營布行的父親入股,莊燿銘從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在1989年進公司、從業務開始歷練。「公司用兩項產品起家,一是西裝內裡布『塔夫塔(TaffetaFabric)』,這也是富綢的英文名字;另一個是能做成傘布的『春亞紡(Pongee)」』,後來延續發展出的『緹花』令富綢成為台灣三大緹花廠之一,品質不輸日本和服」,莊燿銘表示。台灣紡織業在70年代是出口創匯尖兵,大好光景在2000年後變調,2001年紡織品出口金額126億美元、去年僅剩88.4億美元。遇上中國扶植紡織業、東南亞發展輕工業,加上國際品牌客戶要求赴越南設廠,台灣紡織受重創出口銳減,「台灣織機在2000年有4萬台,現在不到2萬台,產量規模減少。」莊燿銘形容,存活下來的紡織業找到了第二春,就是能「讓人穿了好舒服」的機能性紡織品。台灣富綢廠房外觀有歷史感,廠內乾淨清潔且自動化程度高。(圖/取自臉書)台廠如何掌握機能性紡織纖維製造技術?莊燿銘分析,關鍵在於台灣自有纖維開發能力、又與終端客戶有很好關係、且保留上中下游完整供應鏈,不只是做代工,更以策略聯盟方式緊密連結。「快時尚崛起,電商改寫紡織生態,每個人都要穿出自己樣子,商品越來越分眾,生產彈性化更重要。」他解釋,台灣最大優勢是提供一條「價值鏈」,像富綢這類中型紡織公司,有加工絲廠、織布廠能一條龍研發各式布款,可為客戶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案。此外,富綢採取客戶多元化策略,避開重壓單一客戶的風險。「每個客戶對營收貢獻5%,多元分散」,莊燿銘說,因為一半以上客戶來自日本,富綢的產品貼著市場趨勢走,從中高價位、正式服裝,走向輕薄、抑菌,近5年進一步從細丹尼及纖維材料變化下功夫。「這趨勢在311大地震後(2011年)更明顯,之前日本上班族出門都是西裝革履,近10年來他們漸漸不繫領帶、穿著訴求輕便簡約,高機能性、仿天然纖維,針織流行告一段落,最近又開始流行起梭織。」去年由總經理接掌董座大位的莊燿銘,在匯率、疫情、物流大亂、疫後通膨原物料飛漲下,猶能一連13年發股利未間斷,去年再度發出0.25元股利。面臨新的減碳任務,莊燿銘今年更訂下「紗、織、染整條供應鏈合起來,兩年目標減碳2萬噸」目標。「工廠將過去高耗能設備轉換成低耗能、拉高潔淨能源使用比例、使用低碳原料、生產效率更高,光是一套5台、新型日本TMT假撚機就1億5000萬元,還有機連網、AI自動排程、自動驗布、生產數據優化管理、瑕疵原因分析、提高良率等全面數位建置等,2年來累積資本支出上億元。」這一本帳,莊燿銘清楚數算。身兼絲織公會理事長的莊燿銘更能體會,中小型紡織同業的「碳焦慮」、「數位焦慮」,「像是更換鍋爐,一套都是上千萬,未來若被要求使用綠電又需要更大投資與成本,紡織業者若屆臨退休、下一代沒意願接棒,『看不到未來』的情況下,很容易有收掉的念頭。」對於同業的焦慮,這位紡織老將給了一個心法,「不是為科技而科技、為減碳而減碳,背後思考很重要」,莊燿銘形容,「AI部署,像給工廠吃的維他命,讓老公司循環運作更順暢。」經驗老練與老客戶關係緊密的富綢,今年6月底富綢50歲生日晚會上,還發表結合纖維的彈性與羊毛舒適感的新布料品牌ElasLana,依然保有新創公司的充沛活力。
他見「鬍鬚張被刮鬍子」大驚:這男人太狠…招牌照曝 背後真相笑翻
魯肉飯是台灣的國民美食,而知名連鎖餐廳鬍鬚張也是因魯肉飯而聞名,雖然一碗價格不便宜,但因為品質穩定,仍深受饕客喜愛,而其招牌上的鬍鬚男更是讓人能一眼認出;不過近日有網友發現,板橋一家鬍鬚張分店,招牌上的鬍鬚男,大鬍子居然被剃掉大半,讓不少人笑翻,背後真相也曝光了。「懷舊達人」文史工作者張哲生在臉書PO出板橋府中店「鬍鬚張」的招牌照片,不過2張照片拍攝的時間相差2年,但經過2年,鬍鬚男原本標配大鬍子居然被剃掉大半,鼻子下方的鬍鬚也完全不見,讓他忍不住笑道「這個男人太狠了!為了對抗疫情,他毅然決然剃去招牌大鬍子!加入了復仇者聯盟!人稱『須張紳士』是也」。貼文曝光後,讓不少網友笑翻,紛紛表示「終於有人發現了,我看它看很久」、「沒了鬍子改叫無鬚張」、「大叔瞬間變型男」、「這樣一看清爽多了」、「哈哈~剃過鬍子的好像更像鬍鬚張本人耶」。據悉,照片中的「鬍鬚張」招牌之所以會被「刮鬍子」,是因為2020年與百靈牌刮鬍刀跨界合作所使用的行銷手法,且當時鬍鬚張董事長張永昌完全不知情,後來因網友熱議才得知。板橋府中店「鬍鬚張」的招牌照片。(圖/翻攝張哲生臉書)
頭獎得主家屬現身說法 民國67年中百萬獎金後「翻轉人生」
相較於國外而言,台灣樂透頭獎得主幾乎沒有露面過的紀錄,這也讓不少民眾十分好奇,頭獎得主們是如何「翻轉人生」的。近日就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父親在民國67年(1978年)如何憑藉著一張愛國彩卷成功翻身,同時也釋出時代悠久的愛國彩券圖片,如此年代悠久的事情,吸引不少網友熱烈討論。臉書粉絲團「張哲生」日前分享了一位網友的素材,該名網友表示自己的父親於民國67年(1978年)花20元買了一張第843期愛國獎券,沒想到竟然中了第一特獎100萬元。父親中獎後,一家人終於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不用再租屋了。母親告訴網友,當年這筆獎金足以在三重買一間中古透天厝,不過父親野心不大,只想回鄉下蓋一棟可以讓一家人住在一起的房子,然後扶養孩子們長大,因為他相信小孩在鄉下長大會比較快樂。不少網友看到真的有頭獎得主出來分享經驗後,再加上又是歷史悠久的愛國獎券,紛紛留言表示「 鄉下長大的孩子比較快樂,佩服這位父親的眼光和行動力」、「那時去買信義區的田(農地),現在就...」、「我爸52年也中過愛國獎卷4000元,買了剛上市大同電鍋800元」、「小時候不懂愛國獎券是什麼,只知道阿公都會買來對報紙」、「到鄉下低調生活是正確的。爸爸有智慧」、「當時的100萬,很大欸」。據悉,愛國獎券自1950年4月1日正式發售,第一期的最高獎金為新台幣20萬元,中間又歷經數次修改,後來才變成「一張獎券一個號碼」的模式。而後來在1985年間,台灣民間開始興盛大家樂,當時大家樂的號碼是利用愛國獎券最後兩碼來對獎,所以當時台灣省政府決定,自1988年起停止發行愛國獎券,而1987年12月27日所發行的第1171期愛國獎券就為最後一期獎券。
「飆超高音」珍貴畫面露出!張雨生過世前一年新加坡演出 網友:驚豔與懷念
「我知道,我的未來不是夢……」這是被譽為有「音樂魔術師」之稱的歌手張雨生的成名歌曲,他為華語歌壇帶來無限璀璨時光,這位全方位的歌手,許多專輯歌曲都是詞曲包辦,後期還轉型成為唱片製作人,捧紅了天后張惠妹,即使張雨生英年早逝,出道10年來還是留下許多傳唱已久的作品。張雨生,被封為「音樂魔法師」。(圖/報系資料照)1997年11月12日,年僅31歲的張雨生,因疲勞駕駛在淡水發生嚴重車禍,昏迷了24天後,因為腦水腫和併發症,宣告不治離世,歌迷更是對他的離去感到不捨,近日一段1996年在新加坡表演的錄影,至今高亢不可思議的音域仍舊讓人懷念。張雨生高亢嘹亮歌聲至今仍讓歌迷們驚豔與懷念。(圖/報系資料照)這段長達30分鐘的珍貴影片,畫面中的張雨生一身休閒打扮,手持吉他頭戴灰色鴨舌帽,他在餐廳舞台上表演,除了一首首膾炙人口的成名曲,「如果你冷」、「一天到晚游泳的魚」、「我的未來不是夢」,他還帶來了「望春風」、「天黑黑」、「Let It Be」等經典目,聽得、看得粉絲們滿滿都是回憶。張雨生於新加坡表演片段曝光。(圖/翻攝自張哲生臉書)張雨生在演唱「如果你冷」時,展現出驚人肺活量,還有那飽滿的高音搭上清澈嗓音,讓現場賓客各個聽得如癡如醉,在演出告一段落後,現場觀眾們也給予如雷掌聲;過程中,張雨生還祝福一對用餐的情侶「希望你們有情人終成眷屬」,帶動現場歡笑。這場張雨生1996年5月在新加坡木船餐廳的不插電Live演出畫面曝光,勾起眾多歌迷們的回憶,並表示這段影片見證巨星歷史,也很遺憾張雨生這麼早離世,「真真實實的天妒英才」還有粉絲們直呼,「看著張雨生那麼活著唱歌,真的很開心」。
23年回憶掰!IKEA敦北店正式熄燈 員工互道珍重「內湖見」
IKEA敦北店陪伴台北人走過23年,今(26日)正式熄燈,結束營業時間從原本的晚上10點提前至下午5點,許多民眾把握最後的時光,希望為這段回憶畫下完美的句點。而員工也在店外舉行降旗儀式,互道珍重內湖見。懷舊達人張哲生在臉書PO文,感性寫下:「2021年4月26日午後5時3刻,我在台北市敦化北路和南京東路口的IKEA敦北店,等著記錄等一下6點整的結束營業降旗儀式,為其23年的歷史畫下句點」、「2021年4月26日晚上6點半,告別了23年歷史的IKEA敦北店之後,轉身看見一輪明月佐台北小巨蛋的美景,喔對,今天是農曆3月15日」。 許多網友紛紛感到不捨,留言表示,「我們懷念它」、「以後不能去那吃早餐了!不知原址改賣什麼?」、「再見,我的30世代」、「這家以前常去」。IKEA敦北店陪伴台北人23年。(圖/IKEA提供)據了解,IKEA敦北店因為租約到期,未來將由內湖店接手,除了比敦北店的空間大一倍,更有全台最大的IKEA餐廳,以及首間導入自助結帳櫃台等亮點,將於4月28日開幕,讓人相當期待。
經典泡麵「滿漢大餐」 原來是「烹飪教母」傅培梅研發的…珍貴手稿曝光
在台灣史上第一個開烹飪節目,有「一代烹飪教母」之稱的傅培梅,是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廚藝家,雖然她在2004年已過世,但傅培梅留下的美食經典,至今讓許多台灣民眾回味無窮。有「懷舊達人」之稱的文史工作者張哲生,日前曾發文透露,原來台灣人熟知的經典泡麵《滿漢大餐》,當初是傅培梅老師所研發的,他還分享了傅培梅老師,於1983年與統一食品共同研發《滿漢大餐》的食譜手稿,讓網友看了都覺得「長知識了」,紛紛直呼「難怪這麼好吃」。張哲生早前曾發文回憶,提到台灣在1980年代,正值經濟起飛階段,當時民眾普遍都有「吃泡麵不營養」的意識,使得統一企業,當時萌生了想開發附有「料理包」的速食麵之構想。於是,他們找上了時台灣最有名的烹飪專家傅培梅老師,請她指導研發人員,並將她的料理轉化成速食麵料理包,希望能消弭「吃泡麵不營養」的觀念。由於傅培梅老師,對台灣的烹飪教育界影響非常深刻,當年許多台灣的家庭主婦,都是跟著她的電視烹飪節目與食譜,在家煮出美味的家常菜。傅培梅老師花費了許多時間與食品專家研究,終於在1983年10月,開發出後來成為台灣經典泡麵「滿漢大餐」,並推出上市。當時「滿漢大餐」泡麵的創新設計,只要撕開調理包,就會有一塊塊真材實料的肉塊流出,被譽為是「第二代泡麵」;而傅培梅老師的專業,不僅在烹飪界發光,也在台灣速食麵的市場上,寫下不朽的經典傳奇。
全台「第一間頂好」老照片曝光 台北人淚憶:還有保齡球館、遊樂場
國內量販龍頭家樂福,本月2日對外正式宣布,確定買下頂好超市,包括旗下的JasonsMarket,也全部併購,讓台灣屹立33年的頂好超市走入歷史,引發不少民眾感嘆。被稱為「懷舊達人」的文史工作者張哲生,也在臉書上分享一張1987年全台首家「頂好超級市場」懷舊照片,引發不少老台北人追憶,直呼「又是時代的眼淚」。張哲生在臉書上表示,當年頂好超級市場,最早是在1971年開幕,位於台北市忠孝東路四段香檳大廈樓下,是由工商界人士投資的。當時除了超市本體以外,還設有「頂好點心城」、「頂好咖啡廳」、「頂好保齡球館」及「頂好兒童遊樂場」等,該商圈也因為頂好超市,被稱為「頂好商圈」,「當年全台灣只此一家,別無分處」。後來到了1987年,香港惠康來台灣併購頂好企業公司,原先的頂好超級市場更名成現在我們熟知的「頂好Wellcome超市」,以連鎖型態在台灣經營逾33年;到本月2日,確定被家樂福收購,該品牌也將在此之後走入歷史。
走過70年 陽明戲院傳9月15日吹熄燈號
【編輯/陳俐君】在台北市士林區有70年歷史的陽明戲院,不但是士林夜市的發源地,過去也是很多台北人看電影的好去處。被稱為「懷舊達人」的文史工作者張哲生,今天(1日)在臉書爆料,指出「陽明戲院」將於今年9月15日結束營業後吹熄燈號,長達70年的歷史,就此畫下句點,之後將拆除改建為9層樓高的陽明廣場。隨著大型影城搶佔市場,從日治時期就存在的陽明戲院,在2013年就傳出過要都更拆除的消息,而陽明戲院的臉書,從2017年8月後,資訊就沒有再更新過。若吹熄燈號消息是真的,相信會讓很多台北人感到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