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
」你被騙多年?課本「杜甫畫像」另有其人 竟是他腦補畫自己
許多人在學生時期,都會拿國文課本中的古人惡搞,唐朝詩人杜甫更是榜上有名,但其實杜甫畫像不是杜甫真的樣貌,是畫師蔣兆和以自己的長相虛構出來的,許多古人也是如此。冷知識bot在微博發文說,杜甫的畫像畫的其實是畫師自己,杜甫的畫像很早就被納入國文課本,10年前網路上更流傳多種「杜甫很忙」惡搞塗鴉。冷知識bot表示,很多人以為那是古人畫的,但它其實是已故現代畫家蔣兆和(1904-1986)在1959年的作品,當時他接受邀請要畫杜甫的畫像,但他看了古書都找不到形容杜甫樣貌的內容,所以他就拿自己的臉畫了。蔣兆和落款時寫,「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千載豈知逢新世,萬民歡唱大同時。我與少陵情殊異,提筆如何畫愁眉。」綜合陸媒報導,因為古人沒相機,畫像的人力成本高昂,就算是名人也不一定能讓容貌畫像流傳,如果畫了經過千百年,畫像不一定能保存完好,這讓古人的長相很神祕。「杜甫很忙」惡搞塗鴉。(圖/翻攝微博)據了解,蔣兆和除了畫杜甫是「腦補」,畫其他古人時,也是拿親友跟名人當範本,如明朝醫藥學家李時珍,是醫學家岳父蕭龍友,宋朝天文學家祖沖之,以陸氣象學家竺可楨為原型。冷知識bot補充,畫劉徽、張衡、張仲景、僧一行、孫思邈等人也是如此。儘管如此,不少人說,「我覺得蔣先生主要是畫出了符合杜甫人物形象的神態吧」、「臉雖然未必一樣,但是那個感覺對了」、「畫中的杜甫早已不只是一個人,更是一類人」、「但畫的還挺貼切,彷彿就該是這個樣子」。臉書粉專魚漿夫婦笑說,「我們玩的杜甫,其實不是杜甫。」
冬至週五到來!吃湯圓眉角多 專家分享「開運6招」改變運勢
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冬至,即將於22日(週五)到來,這天除了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晚上最長」的日子外,傳統上過了這天,天氣會變得更加寒冷,民間習俗也會在這天吃湯圓滋補身子。而現在命理師柯柏成也在FB上分享冬至當天專屬的「開運6招」,以此來幫助民眾改變運勢。午睡或早點睡命理師柯柏成在FB粉絲專頁發文,內容中表示,2023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上午11時27分09秒交節氣,因為在午時交節氣,時間上方便的朋友建議在下午13時以前這個午休時間打個盹,甚至只是閉目養神都可以,只要有15分鐘就可以保養元氣,讓冬至一陽來復的純陽之氣開運整個冬天,真的狀況不許可的,這一天晚上最晚11點就要就寢,晚子時進入深層睡眠最佳,不好睡的朋友,最起碼也要強迫自己閉上眼睛躺在床上什麼都不做起碼15分鐘以上。北方吃餃子北方有「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的習俗,相傳漢代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一路上看到受凍的老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面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做「祛寒嬌耳湯」的食物,布施給民眾。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著吃起來,就是現在的餃子最初原形,冬至吃餃子也就成為北方大部分地區的一種習俗。南方吃湯圓南方的冬至比較流行吃湯圓,應該是南方氣候較為溫暖,冬至並不流行餃子,習俗大概最早追溯到明朝時流傳著「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的俗諺,民俗由來其實眾說紛紜,大多都是約定俗成,其中最通俗的原因,就是「取圓以達陽氣」,從今天開始過後白天日照越來越長,以象徵「團圓、圓滿」的湯圓來迎接,祈求凡事圓滿、闔家團圓。在台灣冬至民俗花樣就更多了,湯圓一定要吃兩色、雙數,湯圓傳統有沒包餡的紅、白兩色,象徵了「陰陽交接」,紅、白湯圓分別代表金與銀,兩種湯圓都吃才能包金包銀,如果是吃包餡的大湯圓得吃雙數,才不會「落單」。吃豬腳麵線另外吃豬腳麵線延壽、除晦氣也是台灣民俗在冬至的開運食物,如果過去一年甚不如意,冬至這一天來碗豬腳麵線,象徵壞運過盡、好運來;這個部分只是說明台灣一般民間習俗,如果民眾吃素的話,會比較建議單純吃碗素麵線就可以讓壞運過盡,開運效果並不亞於豬腳麵線。拜月老求桃花柯柏成也提醒,因為冬至因為有過年之意,如果要祈求姻緣桃花的,錯過了中秋拜月老,冬至這一天就要記得去月老廟拜拜,供品方便用湯圓的就要用雙數的紅白兩色湯圓,湯湯水水不方便的話,麻糬也是最佳供品選擇,口味顏色不拘但要雙數,象徵雙雙對對,除了月老之外,城隍夫人也是祈求姻緣的對象,不方便到月老廟的能找到城隍廟也是很好的選擇。拜玄天上帝求運勢除此之外,柯柏成表示,今年的冬至與過去不同,由於2024甲辰年起會由北極玄天上帝開始掌天盤,過去事業不順,年底面臨裁員減薪,或者是從事業務的朋友要衝業績,這一天一定要去玄天上帝廟上香祈福。
為何立冬要進補? 沒想到羊肉爐、薑母鴨的前身竟是「它」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象徵冬天正式來報到,自古以來就備受重視。為了抵禦冬天的嚴寒,現代人大多會吃羊肉爐、薑母鴨...等高熱量的食物來補充元氣。不過在此之前,其實「狗肉」也曾風靡一時,據當時記載分享,狗肉營養豐富,禦寒能力比較強,但隨著動保意識抬頭,這項「補品」日漸式微,店家只好轉為賣羊肉爐或薑母鴨,許多老店的前身或許都是「香肉店」轉型而來!立冬進補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很多人也許只知道要吃高熱量食物補身體,卻對其源由一無所知。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9日舉辦立冬進補記者會,邀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皮國立分享補冬的歷史故事,他談到,華人地區哪裡,補都是重要文化,吃東西不是吃飽,而會先問有什麼「效」,中醫注重食物本身的性質。他提到,冬令進補有幾個起源,雖然《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裡並未提到冬令進補,但從《黃帝內經》的「冬傷於寒,春必溫病」,到《傷寒論》談溫病時,則演變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而東漢醫學家張仲景有一種藥名叫「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裏一起煮,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這也成為北方冬至吃餃子的起源,明清後溫補更加流行。到了民國期間,孟河醫派的丁仲英在《康健周刊》記載:「冬天是一年的最後,虛損的狀態最為嚴重。趁冬天進補,以因應來年之挑戰。其次,冬天脾胃消化力最好,胃氣大開,吃得也多,最宜調補身體。」也有人論述,因補品滋膩,不好吸收,而冬季消化力旺盛、食慾好,攝取多量也較不會傷到脾胃,因此讓冬令進補的風氣更盛。在1980年代的台灣,有陣子流行吃「狗肉進補」,據當時報載,狗肉因內含高量荷爾蒙,冬天吃了陽氣旺盛就不怕冷。他表示,當時台北中華路上到處都是「香肉」店,他也曾被爸爸帶去吃,騙說這是牛肉,但吃完後才知道自己也吃到了狗肉。但隨著動保觀念興起,香肉店逐漸不被社會所接受,國內曾討論過是否要讓狗比照豬牛的形式豢養,但根據人類學研究發現,一旦動物被人類命名,就很難再被當作「食物」,之後國內冷凍業物逐漸興盛,讓許多非羊肉、鴨肉的產地得以販售,慢慢取代了原本的香肉店。所以現在我們看到許多由老一輩人所開的羊肉爐和薑母鴨,很有可能就是「香肉店」的成功「轉型」。
立冬怎麼補?吃「餃子」補耳朵還能禦寒 東漢醫聖2千年秘方曝光
近日氣溫越來越低,而明(7日)就是農民曆裡的「立冬」,象徵季節將正式由秋入冬。在中國傳統習俗中,每逢立冬就是進補的日子,多數台灣人第一個想到可能是「湯圓」,然而在大陸北方卻是習慣吃「餃子」,除了有順應秋冬交替「交子之時」的意義,也有一說是和「東漢醫聖」張仲景傳下的秘方有關。據了解,立冬是中國傳統上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干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時間大約落在每年西曆11月7日至11月8日之間;從字面上涵義來看,立冬就是「冬季開始」的意思,而為了在「開始」這天討吉利,南方人會吃象徵「團圓」的湯圓,北方人則是習慣吃餃子。至於吃餃子的原因,除了立冬代表秋冬之交,取「交子之時」的諧音外,也有人說是因為大陸北方的天氣寒冷,若出門時沒幫雙耳做好保暖措施,耳朵常會被凍到沒知覺,甚至凍壞了都不知道,加上餃子的形狀和耳朵相似,所以民間才盛傳「吃餃子補耳朵」,可以保護雙耳不被凍壞,算是「以形補形」的例子。另外,相傳東漢末年的名醫張仲景發現,許多窮苦百姓缺乏禦寒衣物,每逢嚴冬都被凍得受不了,讓他看了十分心疼,於是特地研製了「祛寒嬌耳湯」讓民眾暖身;根據傳說,祛寒嬌耳湯的做法是將羊肉、辣椒及中藥材切碎,包進麵皮後捏成類似耳朵的形狀,再下鍋烹煮至熟透,也就是現今「水餃」的雛形。
【庚子除瘟疫3】只吃板藍根犯了大錯 中醫秘訣藏在這四字
除了人參敗毒散之外,「清肺排毒湯」也是此次中國治療新冠肺炎的重要藥方。大陸國家健委會聯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曾公開聲明,「清肺排毒湯」在山西、陝西、河北、黑龍江四省的臨床療效都不錯。清肺排毒湯出自於東漢末年著名醫家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以麻杏石甘湯、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藿香正氣散等多種方劑組合而成,主要用來治療由寒邪引起的外感熱病藥。張仲景出生在戰亂及瘟疫橫行的年代,早在1800多年前,就精確紀載外感(外在環境的細菌、病毒)進入體內產生的複雜變化,他所留下的藥方也常被現代醫家用來治療感冒、肺炎等病症。依照中醫理論來說,新冠肺炎的病因是內濕、外寒,而清肺排毒湯藥性平和,能緩解臨床症狀,不過,這道藥方同樣並非適用每一個人,建議請中醫師對症下藥才是最好的養生之道。「中醫治療從來都不是單方,一直吃板藍根是不對的!」吳明珠說,中醫強調「君臣佐使」,一帖藥方中各個藥材扮演各自的角色,有的負責進攻、有的專門防守,還會有引導與後盾的部分。舉例來說,新冠病毒主要攻擊肺部,肺氣太乾會增加病毒感染機率,所以保持呼吸道濕潤很重要,可以選擇多一點養肺、潤肺的藥材,例如西洋蔘、黃耆,如果有發燒現象,就需要清熱解毒,所以要搭配金銀草、薄荷。(待續)認為潤肺補氣相當重要的吳明珠,平時會喝西洋參茶調養身體,讓呼吸道系統保持濕潤。(圖/鄭清元攝)認為潤肺補氣相當重要的吳明珠,平時會喝西洋參茶調養身體,讓呼吸道系統保持濕潤。(圖/鄭清元攝)
流感增溫 維他命高麗蔘日常保健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上升,已進入流行期。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上週(12/15~12/21)類流感就診達10萬442人次,相較前一週增加了7.6%。疾管署宣布重症患者增為55例,且上週流感群聚案例有27件,其中發生於校園即有23件,亦創下2019年入冬以來單週新高。常見的流感症狀包含發燒、頭痛、流鼻水、喉嚨痛、咳嗽、肌肉酸痛及疲倦等。而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國際傳統暨互補醫學協會理事長沈立言教授,呼籲保健應從日常做起,例如按時補充綜合維他命、維他命B、維他命C、維他命E交替食用,因現代人作息不穩定且進食時間不固定,故需要定時補充身體需要的基礎營養素。另外,國內外已有多重研究證實6年根高麗蔘可調節免疫力,沈立言教授表示:「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中,用八綱辨證區分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的身體狀況,而6年根高麗蔘含有30多種人蔘皂苷,能提振精神、補充元氣。沈立言教授說:「當身體受到病原菌感染後,會產生發炎反應,但適度的發炎反應其實有利於身體對抗病菌,以維持自身免疫力。」2004年韓國團隊以小鼠脾臟細胞實驗,證實6年根高麗蔘富含的人蔘皂苷Rg1可促使脾臟細胞中的輔助性Th2細胞分化,以促進抗發炎細胞激素IL-2、IL-4的分泌,避免細胞性免疫發炎反應過度。而2011年韓國研究更證實6年根高麗蔘的紅蔘萃取物可降低骨髓衍生之抑制型細胞聚集,進一步提升T細胞的功能,故根據多種研究證實,6年根高麗蔘確實可有效調節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