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家
」森鉅建築新銳品牌永續深耕林口 「森鉅M」國際大獎榮耀盛宴
台灣建築、世界發光!2021年甫創立的「森鉅建設」,林口第二部作品「森鉅M」,一舉榮獲三大殊榮,在全球建築舞台風光嶄露頭角,包括2024第三屆旺旺中時房產金牌獎的新銳品牌精湛獎、美國泰坦地產TITAN Property Awards金牌以及紐約建築設計獎NY ARCHITECTURAL DESIGNAWARDS銀牌;承襲森聯機構的營建實力,海歸二代創新超越表現亮眼,融入在地風土、社區型態思考,回應人們的真實生活需求,更從國際的觀點導入生活質地,「森鉅M」以卓越的設計美學,跨界整合未來科技服務,讓世界看見台灣優秀建築。(圖/業者提供)向來把客戶放在第一位的森鉅建設,在公司品牌及建築實力接連榮獲國內外大獎肯定後,日前特別以回娘家之名舉辦感恩餐宴,邀請已購客戶及親朋好友歡聚一堂,除了分享得獎榮耀,更提前讓未來鄰居相互交流,同時深入新一代建築家的經營理念,一如森鉅建設總經理「簡旭聰」的自我期許,森鉅就像一輩子陪伴在住戶身邊的好朋友,客戶買到的不只是一間房子,還有永續服務和管理,推動台灣建築業新科技革命,在快速發展的AI世界中,創造更符合未來生活趨勢的全方位建築。(圖/業者提供)緊鄰林口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森鉅M」清楚傳達林口AI門戶的重要關鍵地位,並在建築定位上回歸住宅本心,打造以科技人回家安心棲息的幸福場域,全案分別以「林境」、「逸境」雙建築美學,營造低密度靜好莊園生活,從建築外觀、社區公設風格到德日精品建材,以細膩用心站在住戶角度思考,得獎肯定更加確立森鉅的建築之路未來將持續創新,續寫標誌性建築的榮耀勳章!森鉅M接待會館:新北市林口區文化三路二段189號旁貴賓專線:(02)2600-1139
夏日炎炎來襲!彰化花壇家具倉庫淪為火海 3公里遠皆可見濃煙竄天
夏季酷熱再度來襲,原本就炎熱的天氣加上近期太平洋高壓影響引發連日酷熱,彰化縣花壇鄉一棟家具倉庫2日下午突然起火,濃密的黑煙直竄天際,連3公里外的彰化市區都能清晰可見,幸運的是,火災並未造成人員傷亡,起火原因及財物損失仍有待進一步釐清。花壇家具倉庫大火,濃煙3公里遠都清晰可見。(圖/翻攝畫面)據悉,家具倉庫大火發生在今天下午1時14分,1棟面積約50坪的鐵皮建築家具倉庫內突然冒出濃黑煙霧,由於倉庫內堆放大量木質家具,火勢迅速蔓延,形成猛烈大火,彰化縣消防局獲報後,派出花壇分隊長賴弘毅指揮第一大隊、花壇及彰化等多個消防單位,派遣20名消防員和9輛各式消防車及1輛救護車迅速趕往現場。火場內都是木製商品,消防員仔細撲滅防止火苗復燃。(圖/翻攝畫面)消防員抵達後發現,火勢從倉庫的各個門窗猛烈竄出,濃煙直衝天空,甚至在3公里遠的彰化市居民都能清楚看到黑煙,消防員在現場迅速部署水線進行射水滅火,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在下午1時51分成功撲滅火勢。值得慶幸的是,倉庫員工在火災發生後及時逃出,並無人員受困或傷亡,由於倉庫內部全部為易燃家具,火災造成倉庫內部幾乎完全焚毀,初步調查燃燒面積達25平方公尺,詳細起火原因及具體財物損失仍需進一步調查。彰化縣消防局表示,近期高溫天氣極易引發火災,提醒民眾在行車時勿隨手丟擲菸蒂,以免火星引燃路邊雜草,導致火災發生;同時,也呼籲民眾切勿隨意燃燒雜草,以防火勢蔓延,造成公共安全問題全。
建築家投身水彩創作 吳增榮作品獲讚:人畫合一
公視旗艦藝文紀錄片《藝術很有事》本周關注台灣戰後重要建築家之一吳增榮,集畢生精華所創作的水彩創作。30多年來創作出500張從未發表的作品,饒富深邃迷人的詩意,更鍾情於臺灣大學校園和台灣高山這兩種題材,其中多件作品更是生動描繪臺灣大學十二美景之一的醉月湖。建築評論家、策展人阮慶岳日前與安卓藝術創辦人李政勇近年登門探訪,才讓吳增榮的作品終於面世。阮慶岳說:「醉月湖可能畫了40張,但是每一張都不一樣,他傳達出一個跟他的內在,你會慢慢的感覺到,這個人跟這個畫是合一的。」吳增榮1942年在台中東勢純樸的鄉間出生,在1980年代,30幾歲時以具有作者性格的方式設計建築,奪下《台北市政府》市政大樓競圖首獎,震撼台灣建築界,當年日本建築界一致看好這位明日之星;隨後,吳增榮以小時候放牛的記憶,將公牛的造型融入《東勢鎮公所》的設計,發展出獨特印記。但是,吳增榮卻在50歲高峰時期,毅然離開建築界,開始專注於水彩創作。安卓藝術創辦人李政勇(左起)與策展人阮慶岳探訪吳增榮。(圖/公視提供)他的創作取材自日常的生活空間,更以拍照來紀錄下當下的情境。吳增榮說:「全世界畫家那麼多,我有幸住在台大附近...台大校園那個風景,讓我取之不盡。」「台大最大的好處是,隨時架起腳架以後,都可以取到好的構圖,很美!他們大概也知道有一個人,天天去那邊拍照,他們好像也會,找個好的角度讓我拍,就是互相的關係。」《藝術很有事》製作人徐蘊康表示,製作〈從建築到繪畫-吳增榮的空間藝術〉這集是因看了《山之音 吳增榮繪畫展》展出的作品大為讚嘆,認為吳增榮的構圖非常簡練,常在很多暗色中表現幽微的光影,畫面介於抽象、具象之間,非常獨特。並且他從建築轉到繪畫的路徑,和上一個世代的陳其寬相近,兩位都是才華過人的創作者。而在《山之音》開幕當天,因為見到年邁的畫家,更覺得要為他的創作生命留下重要紀錄;企編陳雅萍也分享:「一幅幅簡單的抽象畫,遠看、近看都有不一樣的細節和感受,慢慢地我感受到每一幅畫裡都有一種空間感。」
2023臺灣文博會 《打開空總 X AI多重未來》 !邀請大家一起成為首都臺北國家級文化建設的規劃者
2023臺灣文博會將於9月22日至10月1日開展,主展區空總將於文博會期間推出《打開空總 X AI 多重未來》主題策展,以時下最夯的AI技術,由9個虛擬人物引導觀眾參與「空總未來」的建構,同時也邀請參觀者變身為「AI建築家」,自行組合出未來空總文化設施內容建議方案,並即時分享社群。文化部長史哲表示,《打開空總 X AI 多重未來》希望打破過去國家建設多是由上而下單一方向進行的形式,具體落實《文化基本法》「民眾參與文化政策、重大文化設施規劃的權利」,邀請大家共同參與空總重生的過程,規劃與想像空總的無限可能。文化部表示,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滿足大眾對於文化藝術空間的需求不斷增加,政府在首都臺北進行的國家級文化投資,從1950至1960年代具有複合型文化教育特色的「南海園區」、到1970年代包含大型表演場地、藝廊及圖書館等綜合性文化設施的「國父紀念館」,以及位於「中正紀念堂」的國際級戲劇院和音樂廳「國家兩廳院」,迄今仍是臺灣最具指標性的國際級藝術中心,也成為培育臺灣表演藝術的最重要場所。「打開空總 X AI 多重未來」邀請大家一起成為首都臺北國家級文化建設的規劃者(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但在兩廳院之後,由於都市人口快速提升,擠壓了屬於藝文設施的都市空間,至今首都臺北已有約40年的「國家級文化投資空白期」,而在現有場館量能逐漸無法滿足國內逐漸累積的藝術能量與新興藝術創作,對於新型態的大型國家級文化設施需求逐漸產生,臺灣豐富多元的文化藝術潛力,也需要一個可以在首都匯聚的中心及對國際展現的窗口。文化部指出,文博會主展區空總所在基地,位於臺北最具文化首都意象的都市軸線上,是臺北市中心目前僅有的大面積土地,佔地超過7公頃,並擁有美麗的古蹟和綠化空間。自2012年空軍總部遷址、2018年文化部接手成立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後,透過景觀改造、卸除圍牆、舉辦藝術與科技展演等活動對外開放,也引起各界對於空總未來運用構想的眾多討論。此次展覽即是希望打破過去國家建設多是由上而下單一方向進行,而要讓文化權利的主體「民眾」,藉由更多的想像,一起成為未來空總建設的關鍵角色。「打開空總 X AI 多重未來」展覽透過不同的AI虛擬人物參與「空總未來」(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展覽透過對舊空總基地的歷史更迭介紹,為觀眾建立空間背景脈絡,並由9個虛擬人物引導觀眾參與「空總未來」的建構。策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參觀民眾共同「打開」空總多重未來可能性,透過AI技術的輔助,人人都能化身AI建築家共同打造「打開」空總後,各種可能的建築風格,共創新世代首都文化投資新想像,民眾運用AI技術形成的空總未來建築構圖,除了可以立即融入於策展內容本身,還可以自行保存下來或分享到社群。「打開空總 X AI 多重未來」展覽透過不同的AI虛擬人物參與「空總未來」(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文化部表示,《打開空總 X AI 多重未來》由實踐大學設計學院VISION BASE策展,並由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主任王俊雄及媒體傳達設計學系主任陳威志統籌策劃,協同都市設計學會理事長梁豫漳、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助理教授盧彥臣共同參與。合作單位包括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底醞敘事股份有限公司、木下曰本動畫有限公司,集結各界專家進行數據分析、內容規劃及畫面呈現。「打開空總 X AI 多重未來」展覽透過不同的AI虛擬人物參與「空總未來」(圖/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提供)特展期間也將舉行多場AI工作坊與導覽活動,由建築系教授與都市設計專家等,專業帶領參與者深入探討臺灣首都城市開發及空總發展議題,以更具互動性的方式,多方面討論首都文化的未來。邀請大家一起到空總,共同打造具多元特性的未來世代空間,藉由打破框架的各種視野,形塑臺灣面對國際及乘載豐厚藝術能量的園區,推動首都的城市發展與文化布局。【打開空總 X AI多重未來】展覽時間:9月22日(星期五)至10月1日(星期日)每日10:00-20:00展覽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聯合餐廳展演空間1F西側(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展覽資訊:https://creativexpo.tw/zh/?content=exhibition&subContent=clab【活動場次】展場導覽活動內容:空總作為臺北市核心地帶的大型腹地,其未來的使用方式有無數種可能。如何在文化資產、城市願景、產業競爭力、都市開放空間等議題之間取得平衡,是空總多年來持續面對的課題。邀請講者從不同面向導覽本檔展覽,從想像的提案、群眾的理解到專家的解讀,回應「多重未來」的核心概念。導覽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理事長梁豫漳活動時間:9月23日(星期六)、9月30日(星期六)、10月1日(星期日)14:00-14:40活動地點: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聯合餐廳展演空間1F西側(臺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活動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08250913022574000640「打開空總 X AI 多重未來」主視覺(圖/AI工作坊活動內容:除簡介AI圖像生成的基本概念與原理,也將引導大家使用最新的AI圖像生成技術創造空總多重未來想像。無論是否有相關基礎,歡迎任何對於生成AI感興趣的民眾,都可以參與工作坊,一同體驗AI生成的魅力。講師:木下曰本動畫有限公司AIGC研究員高捷活動時間:9月23日(星期六)、9月30日(星期六)、10月1日(星期日)15:00-16:30活動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08280311449618051320宣傳影片:
自學成大師3/把握年幼培養試錯勇氣 建築獎得主「這樣」教育下一代
全球環境在疫情、戰事及通膨動盪下,讓不少民眾職場或人生受挫,「不要認為全世界就自己最衰、沒有富爸爸所以做不了事,很多事都要嘗試才知道結果」,走過億元負債人生、中年半路出家今年拿到世界建築獎的屏東囝仔賴建志說,最重要的是勇於跨出第一步,「最難的都是自己的想法左右了自己。」賴建志接受CTWANT專訪時說,他年輕時花了大把時間在各行各業中,賺錢還債養家,中年後才以自學方式找到人生歸屬,成為建築家,讓他體悟到「自我探索越早越好」,他因此讓下一代在家自學,「培養生活態度及多方嘗試不同事物,比起接受學校填鴨式教育更重要。」賴建志僅高中文憑,透過自學拿到世界建築獎,他的太太大學讀的是心理學系,也在日後透過自學成為畫家,目前是全職家庭主婦,兩人的人生歷程告訴他們一件事,「一生只有一次,不應該自我設限,最好從小就能自由嘗試不同事物,找到興趣。」賴建志30歲開始工地管理生活,沒有相關學歷的他,靠著多問多觀察及自學,為日後跨界建築設計打下基礎。他認為出社會後很多事都需要自學,所以孩子應該要培養自學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圖/賴建志提供)因此在老三出生前,賴建志的兩個小孩,都以自學的方式成長。當賴建志各地追著安藤建築跑時,他也帶著孩子一起看世界,經常全家去日本自助旅行,一次爲了省錢去瀨戶內海看建築,他們搭夜船睡大通鋪,就為了省一晚飯店住宿費,小朋友也因為特殊體驗超開心,也曾邊旅遊,邊在日本的自學小學就讀了1個月,賴建志的大兒子因此相當喜歡日文,國小就能講一口流利日語。「我爸媽是體制內的老師,非常反對家自學,就怕失敗。」賴建志觀察,大多數人跟他一樣,出了社會才發現學非所用,最後也都是透過不斷的自學,走往自己想要的方向,「但往往出社會後沒有太多機會讓你試錯,小時候付出的成本與代價是最小的。」雖然因為生了老三,不得已在去年把兩個小孩送回學校,目前就讀5年級與2年級,學習成績與同儕有落差,但他認為無妨,「因為孩子成長最黃金的10年沒有浪費,就算未來沒有多大成就,也會感謝父母能親身陪伴給予很多體驗新事物的機會,他的人生閱歷及日後待人處事的態度也會有所不同,在試錯中成長,未來碰到問題也較不容易放棄。」賴建志追雖安藤忠雄的腳步,也造訪位於法國東部柯比意的作品「廊香教堂」,他在看建築的當下,兩個兒子就在旁邊寫旅遊日記。(圖/賴建志提供)賴建志回憶小時候,最喜歡在河裡游泳抓魚,調皮又不愛念書,一班40個同學,他總是考倒數幾名,但是跑步是第一名,「每個人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東西,第一名不是誰能去定義,我曾經也認為沒有大學學歷很自卑,日後也因為應付現實面問題,沒有補足大學學歷,但是這不代表我比別人差。」對於中年轉行,他也有一番心得,36歲遇到人生轉捩點時,腦中也曾不斷跳出「我不行啦!我年紀太大,會不會太晚了?會不會是看了安藤忠雄自傳後自我感覺良好以為會設計?」很多小聲音會告訴你「你不行」,但是骨子裡又會有另一種倔降喊著,「我一定要蓋出屏東最厲害的建築」。事實證明,勇於挑戰、努力不懈,中年轉行也能闖出一片天,現在在屏東看到清水模就會想到良悅建築。想跟他一樣跨行建築設計的朋友,他以自身經歷建議,畫設計圖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如何讓師傅願意按圖施工才是重點,雖然沒有讀過土木建築專業,但他在擔任業務時學會溝通技巧,在做監工的過程,也透過不斷發問與觀察,了解房屋結構力學與施工上常有的困難,當他在挑戰建築設計時,勤於溝通、組織大家一起找出解決方法,就不是難事。「過去的經驗累積都有它存在的價值!」賴建志說,很多人怕專長歸零,怕碰觸不同領域,最重要的是願意花時間學習、磨練、找出商機,並且勇於跨出第一步,「其實跨行很簡單,最難的都是自己的想法左右了自己。」高中學歷、家庭負債曾高達上億,賴建志大半輩子都在逆境中求生存,因為不甘於現狀,且有勇氣挑戰自我,才讓他的人生更精彩。(圖/賴建志提供)
【驚艷跨界情報】麥卡倫 ╳ 普普藝術大師 年代軼事系列驚艷問世
兩百多年來,麥卡倫致力釀造最頂級威士忌,穩踞全球威士忌拍賣會的王者地位,歷年來不斷與藝術家、建築家、米其林主廚等各界大師合作跨界火花,其中以英國普普藝術大師彼得.布萊克爵士(Sir Peter Blake)與麥卡倫有著最深遠關係。今年,麥卡倫再度攜手彼得.布萊克爵士推出《Anecdotes of Ages Collection年代軼事系列》。麥卡倫《Anecdotes of Ages Collection年代軼事系列》。普普藝術大師跨界巨作,道出麥卡倫的初心故事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彼得.布萊克爵士(SirPeter Blake)因其獨特而永恆的創作風格被全球公認為超越時尚、音樂與現代美術的藝術巨擘。他在1967年為披頭四設計《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Club Band》專輯的封面更被全球視為藝術跨界流行音樂的經典之作。在長達30年的合作時光中,第一次合作始於 1986年,彼得.布萊克爵士與麥卡倫合作推出酒齡 60 年、全球限量僅 12瓶的〈麥卡倫 珍稀系列 1926 年 - 彼得.布萊克爵士版〉,三十年來在全球拍賣會場屢創成交金額紀錄;第二次合作在2012年,為歡慶 彼得.布萊克爵士 80 歲大壽合作推出〈麥卡倫 彼得.布萊克爵士80年旅程紀念酒盒〉,更被鑑賞家們視為融合傳統釀酒工藝與 20世紀流行與藝術軌跡之夢幻逸品。麥卡倫SIR PETER BLAKE 1967單一麥芽威士忌。麥卡倫與普普藝術大師 彼得.布萊克爵士本次合作推出的《Anecdotes of Ages Collection年代軼事系列》包含《麥卡倫SIRPETER BLAKE 1967》以及《麥卡倫SIR PETER BLAKE限量版》。由麥卡倫首席釀酒師Sarah Burgess精選的1967年傑出威士忌搭配 彼得.布萊克爵士創作的13款酒標,風格帶有橡木和無花果的氣息,並透出榛果與草莓的風味,尾韻則為巧克力和水蜜桃的組合,從各方面來說,都是絕佳的藝術呈現,就如同布萊克爵士將藝術跨足流行文化的1967年,作品如此經典又色彩鮮明。13款酒標的創作靈感皆來自麥卡倫酒廠重要的歷史進程與莊園的自然環境,為其中最為人矚目的莫若《Down to Work竭盡所能》;Down to Work酒標故事的背景是在20世紀下半葉,述說麥卡倫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里程碑:當時多數蘇格蘭威士忌酒廠在成本與取得困難的考量下,放棄使用歐洲橡木雪莉桶熟成新酒,改用更經濟、取得更容易的美國波本桶。但是,麥卡倫不畏艱難堅守初衷,更堅持使用雪莉桶熟陳,並在因緣際會下開啟與西班牙Jerez產地雪莉酒莊的緊密合作,完成舉世聞名的自有雪莉桶供應鏈。Down to Work酒標上集結麥卡倫歷史人物的老照片,呈現不畏壓力仍下定決心繼續採用雪莉橡木桶的重要時刻, 這份執著的精神塑造了麥卡倫至今的形象。麥卡倫SIR PETER BLAKE限量版 單一麥芽威士忌。麥卡倫SIR PETERBLAKE限量版,完整收藏兩百年珍貴歷史 麥卡倫與 彼得.布萊克爵士同時推出的《麥卡倫SIRPETER BLAKE限量版》以 An Estate,A Community, and a Distillery 為主題,匯集布萊克爵士所創作的 13款酒標精華於一身,完整闡述酒廠兩百年的珍貴歷史,讓更多人能收藏麥卡倫與布萊克爵士的跨界藝術巨作。由麥卡倫首席釀酒師Sarah Burgess精心挑選最具代表性的雪莉桶原酒所創作的這款無年份逸品,其深邃複雜、平衡又帶來驚喜的風格,靈感來自Sarah對布萊克爵士的性格印象,而其令人驚豔的蜂蜜糖漿與黑胡椒風味,更是向過去到現在的麥卡倫人物致敬。《麥卡倫SIRPETER BLAKE限量版》包裝盒中附有藝術品證書以及這張色彩鮮艷的拼貼藝術作品,並以描圖紙標示其中麥卡倫歷史上的各個重要角色。「我的創作生涯已到尾聲,但麥卡倫帶給我再一次超越自己的機會。」高齡88歲的布萊克爵士為了麥卡倫《Anecdotes of Ages Collection年代軼事系列》再次拾起剪刀,用他飽經風霜卻熟練的雙手,剪出一系列紙上故事,創作過程中麥卡倫給予絕對的自由,被全球各界傳為佳話,也將預期《麥卡倫SIRPETER BLAKE 1967》及《麥卡倫SIRPETER BLAKE限量版》將在全球掀起爭藏熱潮。麥卡倫SIR PETER BLAKE限量版 單一麥芽威士忌。麥卡倫 ╳ 普普藝術大師SIR PETERBLAKE 線上虛擬藝文特展為了讓所有的藝術與威士忌愛好者可以一睹麥卡倫與普普藝術大師彼得.布萊克爵士(Sir Peter Blake)共同創作的《Anecdotes of Ages Collection年代軼事系列》,《麥卡倫 ╳ 普普藝術大師SIR PETER BLAKE線上虛擬藝文特展》將麥卡倫官方網站正式開展,不僅可身歷其境般的體驗布萊克爵士的工作室來了解他一生的創作過程之外,亦有《Anecdotes of Ages Collection年代軼事系列》故事帶你更加深入了解麥卡倫!麥卡倫《年代軼事系列》-線上虛擬特展 由此進入➤ https://bit.ly/3yNxtTX【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敦北都更再+1 璞園起家厝改建推豪宅
北市敦化北路大樓翻新、改建再添一案,位於敦化北路的璞園建築團隊起家厝,即將透過危老改建成雙棟豪宅「璞園樸園」,今年適逢璞園建築成立25週年,特別請到日本知名建築大師原廣司操刀,打造最具「璞園魂」的建築。敦化北路近年進行都更、興建大樓案的有台塑總部、全球人壽總部、玉山金總部、開發金總部,國泰世華敦北分行都更後將由日本三井承租推出飯店,全錄大樓則改建案推出豪宅案「忠泰衍見築」,王朝酒店及微風南京百貨未來也有都更計畫;敦北過南京東路,還有已完成都更的台北金融中心,華塑大樓、國際大樓也已分別改建成住商混和大樓「華固敦品」及純住豪宅「華固名鑄」,蘇黎世產險大樓也將透過危老條例改建成豪宅「敦仰」。敦化北路延續日治時期的道路規劃,擁有機場國門和林蔭大道雙優勢,各大企業總部與商辦都更後,將成為台北A辦新聚落。(圖/翻攝自Google地圖)敦北沿線近年至少10棟以上大樓都更及地上權案陸續進行中,現在璞園建築起家厝也將改建成豪宅,未來街廓全面翻新,加上敦化大道林蔭樹海價值,市場估計周邊豪宅每坪開價可望站上200萬大關。璞園建築團隊成立於1996年,2008年購入敦化北路145巷12號整棟舊公寓,經翻修後遷入,見證了璞園催生「富富話合」、「璞園信義」等無數台北名宅的歷程,也被視為樸園建築的起家厝,直到2017年璞園才搬到內湖自建的企業總部「初心園」。25週年,樸園建築力邀日本建築巨匠原廣司操刀,重返敦化北路發跡地重建起家厝推出「璞園樸園」。今年85歲的原廣司,知名作品包括京都車站、札幌巨蛋、梅田天空大樓等當代建築。璞園表示,原廣司的背後是歷代多位日本知名建築家系譜,二戰後師承柯比意的前川國男,培育出丹下健三;60年代丹下健三又在東大建築系栽培出並稱「東大BIG3」的原廣司、磯崎新與楨文彥,而最為台灣熟稔的隈研吾,正是原廣司的門生。璞園起家厝豪宅「璞園樸園」位於敦化北路145巷,出巷口即是剛完工落成的開發金總部。(圖/翻攝自Google地圖)「璞園樸園」基地面積340坪,規劃2棟地上11層、地下3層建築,一棟為78坪一層一戶,另一棟為63坪雙併設計,共計30戶。參與過璞園許多推案的專案經理張斐雁認為,「璞園樸園」不是璞園推出過最大量體的案子,卻可能是「最有璞園魂的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