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總工時
」 工時好操!台灣去年總工時達2020小時 亞洲第二
主要國家2023年年總工時國際勞工組織(ILO)曾指出,每周工作超過55小時,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據勞動部公布的國際勞動統計,我國2023年年總工時達2020小時,僅次於新加坡,為居亞洲第二,全國更有25萬人的周工時大於60小時,整個台灣已陷入「極度過勞」。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表示,我國全時工作者基本年總工時就約達2000小時,且勞工時常因為低薪才會選擇加班,除了工時政策以外,工資也要一併納入討論。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認為,我國普遍低薪,導致勞工要加班以獲得更高薪資,更因低薪導致缺工雇主找不到人力致使惡性循環,若要處理工時過長問題,需要一併檢視其薪資結構是否合理。戴國榮指出,勞動部應有更積極政策減少工時,包括鼓勵企業試辦周休三日,增加國定假日,適用勞基法84-1(責任制)行業別更應檢討。據統計,「極度過勞」勞工中以批發及零售業6萬人、住宿及餐飲業4萬人、其他服務業3萬1000人、支援服務業2萬9000人為多。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黃怡翎說,若以每周60小時工時來看,等於每天工時12小時、甚至假日還要工作,已嚴重超出工作負荷,企業不應犧牲勞工健康以滿足服務。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表示,我國年總工時偏高的原因,為部分工時比率相較於他國偏少,其他主要國家部分工時者如日本達25%、甚至更高,才會導致我國相較他國年總工時偏高。黃維琛說,若皆以全時勞工周工時來觀察,我國全時勞工周工時在去年為41.5小時,新加坡達44.5小時、韓國達43.8小時、日本也有42.9小時。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美好生活指數中將受僱者工時過長(每周經常工時50小時以上)指標觀察,2023年我國該項指標為3.5%,遠遠低於南韓17.3%及日本的15.7%,也較美國及英國9.5%低。
台灣仍是工時地獄! 年工時「2020小時」亞洲第2、39主要國家第6
勞動部最新國際勞動統計數據日前出爐,台灣2023年「受僱者平均年總工時」為2020小時,不僅較鄰近的日本、韓國都高,而且也比2022年數據再多出15小時。數據指出,台灣工時全球在39個主要國家中排行第6,為亞洲中僅次於新加坡、第2高的國家。勞動部指出,名次偏高原因是台灣「部分工時」人數比例低,若只比較全時勞工,台灣工時會比日、韓低。據《中央社》報導,在亞洲諸多國家中,新加坡以2267小時排名第1,其次即為台灣2020小時、南韓1874小時、日本1637小時等。若再比較近10年數據增減,則新加坡工時較2013年減少135小時、台灣減少104小時、南韓減少197小時、日本減少109小時。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受僱者年平均工時可能因為每年「工作日數不同」導致時數有些微差別,去年為2020小時,已經與疫情爆發前的工時差不多。至於台灣總工時排名主要國家第6、亞洲第2,黃維琛對此則解釋,台灣「部分工時」人數比例低,僅有3.4%,若用各國平均來觀察台灣總工時會比較高,但若只比較「全時勞工」,台灣全時勞工平均每週工時為41.5小時,日本則是42.9小時、韓國為43.8小時,日、韓實際都比台灣高。黃維琛舉例,日本許多婦女投入部分工時工作,加上中高齡勞參率也較高,因此會拉低總工時數據。未來,當台灣隨中高齡、二度就業婦女勞參率持續提升,就業結構也會隨之改變,屆時總工時數據也會降低。
勞動節若要真的快樂 張啓楷:修法提高勞工權益
立法委員張啓楷在1日勞動節指出,民進黨聲稱跟勞工朋友站在一起,總統蔡英文在2017年甚至表示,「勞工是心裡最軟的一塊」,但以攸關勞工權益的「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為例,民眾黨跟國民黨去年就已經提案修法,行政院會卻遲至今年4月18日才提出修正版本。「民進黨執政了8年,全國的勞工快樂嗎?」張啓楷呼籲,盡快修法提高勞工權益,大家在勞動節才能夠快樂起來。張啟楷表示,根據勞動部統計,全世界39個主要國家,受僱者的平均年總工時,2022年的前5名分別是哥倫比亞2381小時、墨西哥2335小時、新加坡2293小時、哥斯大黎加2242小時、智利2026小時,台灣排名第6,平均年總工時為2008小時。張啓楷指出,民進黨執政了8年,看到上述官方公布的數據,再對照蔡英文所說,「勞工是心裡最軟的一塊」,以及台灣在2023年的實質薪資負成長,怪不得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以前要說,當初聽了蔡英文的話,可能覺得很感動,後來一想,「真的很想吐」。張啓楷甚至質疑,勞工根本不是蔡英文心中最軟的一塊,而是最好騙的一塊。針對「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即將在5月2日排進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審議,張啓楷表示,民眾黨跟國民黨去年就已經提案修法,當時在立法院擁有絕對多數的民進黨不願意排入議程,等到2024年三黨席次不過半,行政院會才在今年4月18日才提出修正版本,質疑民進黨政府真的關心全國勞工的權益嗎?張啓楷指出,過去企業員工加薪100元,只能抵免130%稅額,民眾黨提案修正「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把抵免額拉高到200%,企業若是為24歲以下青年或45歲以上壯世代員工加薪,抵免額為220%,加薪65歲以上的員工更是提高到250%,如此才能提高中小企業為員工加薪的誘因。張啓楷說,每年到了5月1日勞動節,大家都在喊「勞動節快樂」,但關心全國勞工的權益,不能只是嘴巴說說,而是必須拿出實際行動,如今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已經預計在明天審議「中小企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他呼籲,一定要盡快提高勞工權益,大家在勞動節才能夠快樂起來。
「工人行腳鬥總統」譴責三黨不及格 工鬥狠批執政黨最傲慢
2024工鬥發起「政客爭大位,工人鬥未來!工鬥行腳台北大集結」,在22天內達成由南到北徒步389公里的壯舉,23日有超過2000名勞工在台北集結。工鬥認為三黨總統候選人的勞動政見皆不及格,更點名賴清德身為執政黨卻是「最傲慢」,並向候選人喊話,提出勞動七大訴求,包括解決低薪問題、保障勞工退休、改善工時過長、保障消防員全面納入職安法、健全長照以及提高雇主職災保險費率。在總統大選前,2024工鬥發起「工人行腳鬥總統」,22天內由南到北進行389公里徒步行程,配合行腳路程,工鬥在北、中、南三地舉辦集結活動,首先在高雄開場,接著在雲林超過千人封西螺大橋跨越濁水溪,最終場在台北中正紀念堂亦超過2000名勞工參與,旨在強調對候選人的勞動政策不滿。現場群眾高喊「三黨不及格,執政最傲慢!」將三位候選人的頭像貼上「不及格」標誌,賴清德更被貼上「最傲慢」的冠軍標誌。(圖/黃威彬攝)現場群眾高喊「三黨不及格,執政最傲慢!」將三位候選人的頭像貼上「不及格」標誌,賴清德更被貼上「最傲慢」的冠軍標誌,表達勞工的不滿。工鬥表示,儘管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都對一部分訴求有所回應,但整體而言仍未達標,特別是退休保障問題。工鬥認為,總統蔡英文曾說「勞工是民進黨心中最軟的一塊」,如今執政黨卻只讓勞工見識到傲慢,尤其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政見,除了低薪問題有給與部分承諾以外,在其它六大訴求幾乎都不及格。遊行聯合總指揮、宜蘭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胡勝已表示,勞保年金的問題,核心是保障不足,三黨候選人卻都在暗示還要「砍」,全台灣勞工平均月領僅1.8萬元、6成勞工未達2萬,與2021年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的每人消費支出2萬3513元已經差距甚大,「砍」了之後要怎麼活?胡勝已指出,過去無論哪個政黨執政,所提出的勞保年金修法版本,均是朝「多繳、少領」的方向修正,所謂的「政府負最終給付責任」的潛台詞其實是「我不會讓勞保倒,但我也不放棄降低給付的方案」。工鬥提出基礎年金的訴求,「對財團課稅,每位退休的勞工和老年弱勢族群均發給8000元」,方能釜底抽薪,達成真正的改革。2024工鬥七大訴求,首先是提高基本工資,基本工資30,000元、伙食津貼調至3,600元、加班費率要提高;再者,保障勞工退休權益,因應勞保改革設立基礎年金、新制退休金雇提高至12%、舊制退休金最高基數提至50;接著,改善台灣年總工時過長問題,增加7天國定假日;以及消防員全面納入職安法保障。第五點,健全長照反奴工,政府全面規劃由機構聘僱看護移工,兼顧勞動條件與長照品質;第六點,提高職災費率,現行雇主負擔職災保險平均費率為0.2%,應調高為至少5%;最後,放寬工會組織門檻,由現行30人降至10人。
網路提案「周休三日」通過了 5736人連署力拚「亞洲第一」…政府42天內回應
近期歐美各國開始嘗試使用「周休三日」,實驗結果普遍下來非常良好,就有勞團呼籲台灣政府也能跟進實驗研究。日前就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發起周休三日的網路提案,目前已經有5736人附議,而政府則將在6月26日前回應此事。根據「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的資料登記,提議的Lucas在上面表示「攤開最新公布的2021年台灣平均年總工時統計,雖然已經降至2000小時,創下歷年最低紀錄,但仍位居全球第4高。」。他更表示英國上個月公布的實驗結果,總計有61間企業2900多名員工參與,實驗期間與往年同期相比,公司的平均收益增加3成5;員工的離職率,也減少5成7,而參與的公司有高達9成2,願意繼續實施週休三日。提議的Lucas則認為,台灣如果實行周休三日,將可以有效減少員工離職率、增加陪兒女的時間、提升工作效率等優點。呼籲民眾積極主動參加連署,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目前這項提案在3月7日進行提案,8日通過檢核,之後獲得5736人連署,於4月26日通過,主管政府機關則必須在2個月內進行具體回應,最終時間點落在6月26日。
多人連署修改勞基法 籲周休3日、降工時
根據統計,我國年總工時雖然逐年降低,但去年仍達2007.6小時,世界排行仍名列前茅,因此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連署「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及「修改勞動基準法第30條,將每周工時降低」,盼讓周休三日及法定周工時下修至35小時納入勞基法,兩案皆獲得逾5000人連署,超過門檻。1984年台灣開始實施「勞動基準法」,當時的法定周工時為48小時,2001年將法定工時降低為兩周84小時;2016年法定工時進一步降低為40小時;但去年(2022年)受僱員工年總工時卻反而較前年(2021年)增加7.2小時、達2007.6小時。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提案指出,歐美有部分企業投入實驗「周休三日」,根據英國實驗結果,總計有61間企業2900多名員工參與,實驗期間與往年同期相比,公司的平均收益增加3成5,員工的離職率也減少5成7,而參與的公司有高達9成2,願意繼續實施周休三日。另「修改勞動基準法第30條,將每周工時降低」提案表示,現行勞動基準法規定勞工正常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不得超過40小時,應改為每日不得超過6至7小時,每周不得超過30至35小時,或是將勞工工作後,至少應有休息時間也計入工時。由於連署超過門檻5000人,依規定勞動部應在2個月內回答相關問題。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大多數國家周工時為40小時,周休三日或縮短工時為部分事業單位特性或參與計畫試辦,我國勞基法為適用各行各業,縮短工時後如製造業等3班輪行業運作上恐出現問題,但仍會依「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實施要點」向提案人釐清想法,並在規定時間內回應。
今年第一季經濟負成長 民眾黨團籲政府別再報喜不報憂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邱臣遠、立法委員陳琬惠、黨團副主任兼發言人楊寶楨今(2)日開記者會指出,主計總處下修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預估為「負3.02 %」,經濟成長率大幅下修的主因,就是出口表現不如預期,呼籲政府加強扶植中小企業、協助傳統產業升級,並研擬適度調降關稅,拓展海外市場突破出口困境,對於低薪過勞的勞工,可透過現行法規加薪抵稅,研擬《最低工資法》保障最低生活水準,避免過度干預反而抑制產業發展。邱臣遠指出,主計總處下修經濟成長率預估為「負3.02%」,恐創下金融海嘯後,即2009年第3季以來的14年新低,連帶導致2023年GDP預估降至1.67%,保2可能無望。政府經常推託受國際情勢影響,導致台灣經濟表現不佳,然而對比美國、韓國、新加坡近4季的經濟成長率,雖然各國都受到衝擊,但台灣的經濟表現特別糟糕,顯然不能完全怪罪國際情勢。邱臣遠表示,陳建仁院長希望國人拿6000元多振興內需,顯然對經濟成長不了解,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經濟成長率大幅下修主因是出口表現不如預期,商品及服務輸出負成長10.86%,而政府所關注的內需消費反而成長6.6%,政府對負成長的出口沒具體對策「雪中送炭」,反而對正成長的內需「錦上添花」,令人質疑報喜不報憂,欲以好的數據掩蓋壞的,完全搞錯問題方向。陳琬惠表示,自2021年8月以來,台灣連續20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超過2%通膨警戒線,主計總處預測2023年CPI為2.16%,但面對通膨壓力,政府在平抑物價上的失策顯而易見,這些措施通常包括限價、補貼、干預市場機制等,措施既粗暴又無法真正解決問題。她舉例說,農委會企圖控制蛋價,就是最標準的錯誤示範,由於政府干預市場機制,降低了市場競爭,企業可能失去改進產品和服務、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動力,對整體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也導致這些負面因素週期性出現,政策的平抑效果越來越不明顯。楊寶楨表示,2022年平均年總工時降至2007.6小時,高居全球第五,但今年1至2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34%,創近10年同期最大減幅,勞工生活負擔加重,可能衍生其他社會問題,包含生育意願下降,讓少子化成了國安問題;低薪過勞更容易誘使人鋌而走險,民眾黨團過去召開多場記者會,如柬埔寨人蛇、詐騙、槍案等,可以觀察到犯罪年齡層下降,多數是經濟甫獨立的青少年,不滿於低薪環境生活不易,受高薪誘惑投入犯罪產業。楊寶楨指出,要解決低薪問題,政府應透過現行《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第36-2條規定,鼓勵中小企業為員工加薪,折抵當年營利事業所得稅,同時研議訂定《最低工資法》,該法是總統蔡英文的政見,但執政7年仍未落實,導致基本工資審議程序屢屢淪為「政治決定」,難以保障勞工最低生活水準。
2022年總工時疫後回升 勞團討7天國定假日
近年台灣年總工時不斷下降,但去年(2022年)受僱員工年總工時卻反而較前年(2021年)增加7.2小時、達2007.6小時,勞動部官員表示,2021年曾實施三級警戒,減班休息人數曾爆增至5萬餘人,去年雖然也有疫情,但影響相對較小,總工時再度回升。勞團表示,即便受到疫情影響,政府也應設定年總工時的下降目標及期程,讓勞工有更多時間休息,達到工作與生活平衡。國內年總工時下降主要為受到法規修正影響,如2016年的「一例一休」上路,當年年總工時就下降68.4小時,2021年因為三級警戒也較上一年度下降20.4小時。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受到疫情指揮中心2021年實施三級警戒,要求餐飲業全面禁止內用,導致大規模的減班休息,人數一度上看5萬餘人,另各校皆改成遠距上課,家長被迫請假在家照顧小孩,才會導致當年年總工時下降。黃維琛說,雖然去年5月起,我國確診新冠肺炎人數案例每天達上萬人,但相較三級警戒影響較小,因此年總工時再度回升,又以內需服務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等的每月工時回升最為明顯,但製造業因訂單減少等原因,導致每月總工時下滑。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表示,近年國內年總工時受到疫情或訂單影響,波動較大,政府也應設定年總工時的下降目標及期程,讓勞工有更多時間可以休息,在工作與生活之間達到平衡。新高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何政家則說,政府應思考增加國定假日,如果把7天國定假日還給勞工,那年總工時就會再下降50多小時,且依多項研究指出,降低工時後工作效率反而提高,呼籲政府應納入考量。全國產業總工會祕書長戴國榮認為,除了應針對容易有超時工作的行業實施勞動檢查、落實勞基法規定工時外,也應討論是否要比照國外實施周休三日,如西班牙及英國透過實驗也證明,周休三日後勞工工作效率提升,整體生產力甚至比以前來的高,「企業與勞工獲得雙贏」。
2021勞工總工時2000.4創新低 勞團:企業不健康縮減
勞動部統計指出,去(2021)年我國勞工平均年總工時2000.4小時,是有統計以來最低,相較前(2020)年減少20小時,不過勞工團體指出,去年工時減少是因疫情之下,企業實施無薪假,是「不健康的縮減」,並非勞工追求的工時下降、薪資成長。近年我國受僱勞工 平均每人年總工時變化。(圖/林良齊製表)勞動部官員表示,近年來部分工時人數增加,再加上去年防疫從5月15日至7月26日共73天,實施三級警戒,許多行業減班休息,實施無薪假,因此去年勞工平均總工時較前年一口氣下滑20小時。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指出,去年不同產業表現差距頗大,在三級警戒期間,住宿及餐飲業者減班休息,但製造業卻因出口暢旺,需要加班,兩極化情況很明顯,導致平均正常工時減少28小時,但加班工時卻增加8小時。據主計總處調查,在去年三級警戒實施期間,5月住宿及餐飲業平均總薪資僅有3萬1808元、6月為3萬91元、7月為3萬814元,各月均較前年同期減少2000餘元。台灣勞工陣線祕書長孫友聯說,近年因《勞基法》一例一休等修法,正常工時逐年下降,去年因三級警戒,內需服務業大受打擊,無薪假逾3萬人,才導致總工時大減;另一方面製造業卻受益於外銷暢旺,製造業、高科技業訂單滿手,加班工時增加,各業景況差很多。「去年的工時縮減是不健康的!」全國產業總工會祕書長戴國榮表示,在疫情衝擊下,許多勞工放無薪假,工時減少但薪資也降低,並非勞團追求的總工時下降、薪資成長,「去年的年總工時下降沒有參考價值。」雖然去年勞工平均總工時有減少,但是比起日、韓仍算偏高,黃維琛認為,主要是我國部分工時勞工占比僅3.6%,較日、韓為低,但我國全時工作者的每周工時僅約41小時,比日韓都低。部分國家如西班牙已推動周休三日,戴國榮說,台灣別說周休三日,《勞基法》二修後,連周休二日也難落實,呼籲《勞基法》應回到2017年修法前版本,休息日加班費回到「做一給四」,才能讓雇主落實周休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