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測站
」台灣增溫幅度高於全球 專家分析2可能原因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示警,今年將創下史上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將攀升攝氏1.4度。氣象署日前也指出,台灣每10年上升0.29°C,暖化速度相較全球明顯更快。對此,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沛練分析,可能有2原因。氣象署表示,氣候變遷已經對全世界造成嚴重的衝擊,而台灣也因為氣溫上升與降雨型態等變化,進而影響經濟、產業與民生安全。氣象署指出,根據13個平地測站資料,1898年至2020年間上升趨勢為每10年上升0.11°C,然而到了1991年至2020年間氣溫上升速度已達每10年上升0.29°C,相較於全球溫度上升速度,每10年上升0.21°C,台灣的暖化速度明顯更快。根據TVBS報導,天氣風險公司資深天氣分析師吳聖宇表示,現已12月,感受上來說似乎只有北部稍微冷一點,而中南部白天的時候都還滿溫暖的,「像這種隔一年就相差很多的這種情況,其實在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容易發生,就是北邊的冷空氣,要嘛就不南下,要嘛一南下可能就很強。」針對歷史統計,台灣每10年氣溫上升達攝氏0.29度,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林沛練分析,可能有2原因,一是全球變遷裡面局部的效應,比如東亞整體來講,暖化比別的地方嚴重,另外就是環境變遷,比如很多地方在30年之內都市化的程度很高。
台灣均溫不斷創新高 氣溫上升速度比全球快
天氣愈來愈熱,中央氣象局統計台灣近100年均溫,每10年上升攝氏0.11度,近30年則每10年上升0.25度,相較全球均溫上升0.08度及0.21度,台灣增溫快速。專家預估,台灣未來極端降雨頻率將增加,乾旱的時候愈乾、溼的時候愈溼,旱澇不均情況將較全球更為嚴重。近10年台灣11站年平均氣溫比較表。(圖/林良齊製表)入夏後,台灣各地飆高溫,根據衛福部統計,今年7月上半月,因熱傷害就診累計達470人次,約為去年同期的1.6倍。高溫影響經濟活動,也影響健康。國家衛生研究院表示,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針對不同碳排情境,推估台灣在最壞情況下,約至2060年,中部及南部夏季日均溫幾乎都大於30度,六都中尤以台中及台南氣溫最高。根據氣象局歷年夏季6、7月高溫平均統計,台中分別為28.1度與28.9度,台南為28.9度與29.4度。氣象局以全台11處平地測站平均計算,台灣2020年均溫24.56度為史上新高,2019年為24.53度、第二高,都高出台灣百年均溫22.98度,尤其最近10年均溫已有7年排入史上前10高溫名次。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表示,台灣增溫較快,除受到全球溫室效應外,都市化也是一大因素。台大大氣系教授羅明輝也說,台灣農地減少,影響散熱,都可能是台灣升溫較快的原因。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研究員陳主智指出,長者對環境變化比較敏感,持續上升的高溫不利長者健康。陳主智進一步指出,政府必須拿出相當力度,以免65歲以上長者早逝的情況加劇,這也考驗我們的社會。今年為反聖嬰轉換至聖嬰年,聖嬰現象導致海洋溫度升高,將提供更多熱源,學術界預估明年全球天氣將會更熱,赤道地區升溫會更明顯,台灣也會受到影響。羅明輝指出,以過去資料顯示,台灣總雨量變化不大,但變異度愈來愈大,乾旱的時候愈乾、溼的時候愈溼,推測是受到全球暖化影響、使大氣可含水量增加,強降雨將更為頻繁。呂國臣亦指出,高溫連續日數也會變多,寒流次數減少。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則說,雖然台灣溫度上升趨勢不會像高緯度或大陸地區國家那麼高,但推論暴雨頻率會較平均為高,旱澇更不均,並集中在特定季節。
75年新低…今年創「史上第2少雨」 專家曝這天後:環境有利降雨
春雨不如預期,無法解除南部旱象,水情仍然嚴峻。氣象專家賈新興分析台灣13個平地測站,歷年的2至3月的累積雨量,今年竟創下75年來新低,也是史上第2少雨的一年,讓人擔憂。賈新興在臉書PO出統計圖表,統計1947年以來全台13個平地站的3月平均累積雨量,今年3月只下了30.65毫米,創下史上第2少雨年,僅次於1948年的25.28毫米,長期中位數是97.2毫米。另外,今年2至3月累積降雨也是史上第2少,僅有84.05毫米,僅次於1955年的59.0毫米,長期中位數是191.2毫米。歷年累積雨量。(圖/翻攝自賈新興臉書)至於未來天氣重點,賈新興指出,明(8日)台中、南投、嘉義及台南山區午後有零星短暫陣雨,9日熱帶性低氣壓有8成生成機率,將朝菲律賓中部前進,不影響台灣。展期資料顯示,至5月20日前環境穩定不利降雨,5月26日轉為有利降雨的環境。指標顯示5月20日前環境不利降雨。(圖/翻攝自賈新興YouTube)根據美國系集氣候預報資料預測指標,紅線數值較高表示較容易下雨,但目前來看,要等到5月26日左右才會有變化,因此在這之前,要下雨比較困難,天氣也會比較炎熱,呼籲民眾節約用水。
寒流反而幫上忙 外來種泰國鱧成群凍死
連續數波寒流,台東縣池上鄉13日創下低溫攝氏4.1度,也因此在大坡池內長期大量繁殖的害魚「泰國鱧」遭凍死,不少釣客說,自從寒流來襲,就開始釣不到泰國鱧;生態專家表示其魚種來自泰國、越南等熱帶國家,寒流竟是除害魚最強助力。(圖/民眾提供)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13日清晨全台共有9個平地測站破入冬以來新低溫,台東池上禾榖坊的微氣象站更測得4.1度的超低溫紀錄,不僅台南養殖漁業受到了重創,而台東大坡池14日早上更傳來泰國鱧成群凍死的消息。「近期寒流來襲,我們釣客就開始釣不到泰國鱧」長期在大坡池用路亞(擬餌)釣害魚的釣客張朝富表示,今天早上收到釣友傳來好幾張照片,大坡池出現不少死掉的泰國鱧,大小尺寸都有,應該是凍死的。「沒有想到今年的寒流低溫,竟成為了池上鄉公所移除害魚的最強助力」洄瀾風生態公司的生態專家范力仁說,由於泰國鱧是熱帶的魚種,推測非常高的機率是被低溫凍死的,之前宜蘭縣的雙連埤也發現過泰國鱧記錄,結果一次冬天就全消失。(圖/民眾提供)范力仁表示,線鱧又叫做泰國鱧,來自泰國、越南熱帶國家,台灣當初引進的原因是因為食用,但後來因為魚肉臭土味太重,失去食用價值,被業者、民眾任意棄養,泰國鱧在台灣幾乎沒有天敵,所以大量繁衍,導致生態浩劫。據了解,池上鄉公所4年前開始舉辦害魚釣除比賽,每釣1公斤害魚,就送50元的池上鄉公所消費券。
北台驟降7度!冷空氣南下「越晚越冷」探14度 北台濕冷7天
今(27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北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東部及東南部地區下午起轉為局部短暫雨。氣象專家吳德榮提醒,未來一周皆受「東北季風」影響,下周四、五(3、4日)冷空氣再增強,氣溫略低於前波。中央氣象局指出,今(27日)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轉涼,高溫與昨天相比,大約下降7度,只剩下23度左右,中南部白天仍有29、30度高溫,花東高溫約26度上下,夜間各地低溫約18至21度,中南部地區日夜溫差大;降雨方面,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有短暫雨的機率,其中東北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至於新竹以南地區則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氣象專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指出,今(27日)晨4時紅外線色調強化雲圖顯示,東北季風前緣舉升形成的線狀雲系,即將觸及北台灣;4時雷達回波合成圖顯示,其上伴隨強度偏弱的胞狀回波。今晨4時紅外線色調強化雲圖(左)顯示,東北季風前緣舉升形成的線狀雲系(紅虛線),即將觸及北台灣;4時雷達回波合成圖(右)顯示,其上伴隨強度偏弱的胞狀回波。(圖/「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吳德榮分析,最新(26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東北季風」南下,迎風面桃園以北及東半部轉有局部雨,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半部有較大雨勢;冷空氣南下,北台灣氣溫逐漸下降,愈晚愈涼,新竹以南仍為多雲時晴的天氣,氣溫略降。最新模式模擬顯示,未來一周皆受「東北季風」影響,明(28日)至下周一(30日)水氣多,迎風面桃園以北及東半部有局部雨,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半部雨勢較大;新竹以南仍為多雲時晴的天氣。冷空氣影響,北台濕冷,要注意添衣;明晚至下周一(30日)的清晨及夜間,平地測站最低氣溫有降至14、15度的機率;其他地區氣溫亦略降。最新模式模擬顯示,下周二、三(1、2日)冷空氣略減弱,氣溫小幅回升;下周四、五(3、4日)冷空氣再增強,氣溫略低於前波,「一場秋雨一場寒」。下周二至周五迎風面大台北及東半部有局部雨;桃園以南影響小,中南部晴朗穩定,日夜溫差大。
今跌8度北轉濕涼!變天時間曝 周末「入冬最強冷空氣」恐報到探14度
今(23日)東北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台灣東北部地區有陣雨,東部、東南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氣象專家吳德榮提醒,周五(27日)晚再一波開始南下,周六(28日)晚起至下周一(30日)氣溫最低,其清晨及夜間,氣象局(公園路)將有觸及17度的機率,其他平地測站則有機率觀測到14、15度的最低氣溫,但仍要持續觀察。中央氣象局指出,昨傍晚起至今(23日)東北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再轉濕涼,高溫與昨天相比,大約下降7至8度,只剩下23、24度,中南部影響不大,仍有28、29度高溫,花東高溫約26度上下;降雨方面,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有短暫雨甚至陣雨,建議外出攜帶雨具備用,其中東半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降雨較為持續,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至於桃園以南地區則維持多雲到晴的天氣。氣象專家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中指出,今(23日)晨冷空氣稍增強,但因「輻射冷卻」效應減弱,兩者相抵之下,各地低溫小幅下降或持平。最新(22日20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明(23、24日)兩天東北風影響,大台北及東半部有局部雨,北海岸、北部山區及東北部雨勢較大;冷空氣不強,北台灣因雲多降雨、稍轉涼;桃園雲量增多、氣溫略降,新竹以南影響很小,中南部仍是晴朗穩定的天氣。周三(25日)至周五(27日)白天、東北風減弱,背風面西半部晴時多雲,氣溫略回升;迎風面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大台北東側偶有零星短暫雨的機率。最新模式模擬顯示,周五(27日)晚再一波開始南下,桃園以北及東半部有局部雨,北台轉冷、且持績時間較長。周六(28日)晚起至下周一(30日)氣溫最低,其清晨及夜間,氣象局(公園路)將有觸及17度的機率,其他平地測站則有機率觀測到14、15度的最低氣溫。有可能是入冬以來首波符合「東北季風」定義(氣象局≦17度)的冷空氣,北台灣天氣也會有微冷的感覺。不過,模式模擬仍會持續微調,應繼續觀察。
台北爆熱破歷史記錄!今日全台熱爆 一張圖看連假天氣
天天都好熱!天氣風險公司總監賈新興表示,本月台北市截至22日均溫高達30.4度,創下史上新高,更已連續10天超過36度;全台13個平地測站的平均溫度更可說是「坐二望一」!中央氣象局表示,端午連假前2天、後2天的天氣型態不同,但4天都很熱、紫外線很強,提醒民眾多加注意。(圖/臉書)賈新興表示近日天氣「熱到受不了」,尤其台北如果未來8天的均溫若大於28.9度,則整個6月均溫將創下1897年以來的最高記錄,比氣候平均溫27.1度高出了將近3度!至於超過36度高溫截止昨(23日)為止已連續10日,在太平洋高壓、都市熱島效應的雙重影響下,讓人感到相當難受;歷史上連續高溫大於36度的天數最多的,是2017年8月5日至20日的連續16天,不知本月高溫是否會打破記錄。(圖/中央氣象局)氣象局指出,端午節4天連假全台都還是很熱,紫外線也非常強,但可以分為前2天、後2天來預測。前2天太平洋高壓勢力稍減,環境為西南風,迎風面的中南部天氣稍微不穩定,白天多雲偶見陽光,但海面上水氣移入,會不定時有一些降雨情況;東北部地區及其他山區午後會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局今(24日)發布高溫特報,其中花蓮縣縱谷、台北盆地可能出現38度極端高溫;台東縣、新北市、基隆市、南投縣、雲林縣、宜蘭縣近山區或河谷地區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提醒民眾一定要多加留意。(圖/中央氣象局)
創72年新高!2019史上最暖年 冬季彷彿「溫水煮青蛙」
全球暖化現象正持續加劇當中,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指出,台灣地區暖年前10名都集中在2000年以後,而2019年的均溫也再創新高,從資料顯示截至12月23日,全台平地13個氣象站均溫為24.55度,創下自1947年紀錄以來,史上最暖的一年。2019年為紀錄史上最暖的一年。(圖/翻攝自臉書報氣候-中央氣象局)氣象局表示,截至今年12月23日,包含基隆、宜蘭、淡水、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花蓮、成功、台東、大武、恆春,全台共13個平地測站平均溫度為24.55度,打破72年來的紀錄,2019年為溫度最高的一年,其次依序為2016、2017年的24.4度,以及1998年24.39度。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指出,未來一週沒有太強的冷空氣出現,2019年恐為紀錄上最暖的一年;此外,呂國臣表示,雖然每年氣溫仍有起伏,但整體趨勢還是偏暖,比起夏天那種極端高溫,反而像是溫水煮青蛙,不過在全球暖化趨勢下,冬季不會消失,而是冷的頻率會降低,極端天氣還是有可能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