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規模
」 AI 中國 輝達 半導體 晶片三陽機車「靈獸」米蘭參展 吳奕成:2027年拚全球機車年銷破百萬台
「2024 EICMA(義大利米蘭國際二輪車展)」昨(5)日隆重登場,國內機車大廠三陽工業(2206)今年適逢70周年,由三陽工業董事長室經理吳奕成領軍SYM前往米蘭車展,將「開創、啟動」的理念推向最高點,除了展出SYM BT靈獸系列壓軸車款TTLBT以外,吳奕成也宣布「力拚2027年前達到全球機車年銷100萬台」。吳奕成也提到將開始下一階段3年計畫「開創、啟動」,開創是指在本業基礎上開創新局推動多角化經營,積極布局電動車能源市場及綠電碳權業務;啟動則為「啟動百萬台銷售計劃」,透過強化外銷,以自有品牌SYM進軍國際市場,力爭3年內達到全球機車銷量達到百萬台。展場以專區呈現SYM深耕外銷結果,以未來科技感設計裝潢呈現機種意象,以開創及啟動計劃帶出三陽的下個外銷布局,繳出亮眼成績單。今年米蘭機車展各大廠牌在電動機車與新能源動力上仍有所著墨,有關電動車的布局,三陽仍堅定推動與台灣中油組成國家隊的進程,並於今年9月於台南公開發表採用中油版本、軟碳負極材料電池的電動機車,目前正配合中油建置換電櫃中,未來也會再推出搭配中油電池的新電動車機種。由於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就是電池,三陽同步持續發展自有技術的亞福鋁電池,發展油電混和動力車種,去年推出的PE3增程概念車量產時間預定配合亞福在年底小批量產,2026年底開始正式量產。三陽強調,未來除了在燃油車上的發展外,面對全球越來越重視環保的趨勢,將更積極投入新能源車的開發。在油車部分,三陽自2018年推出「靈獸」系列的旗艦休旅重機產品,先後發表象徵鳳凰的FNXBT、東方龍DRGBT與麒麟KRNBT暢銷車款。此次登場的靈龜TTLBT透過三陽擅長的仿生設計手法,融合殼甲意象,將左右側箱的配置與車輛造型整合設計,呈現靈龜的穩重大氣,在會場引起不少討論話題。另外2款瞄準外銷市場的機種CRUiSYM 400、ADXTG,皆為符合歐洲市場趨勢潮流的設計產品,進一步拓展全球銷售。三陽表示,外銷市場部分,目前歐洲,非洲,中東,中南美洲及東協皆各有嶄獲。歐洲6大主要市場(義/德/法/西/希/荷)SYM市佔超過10%,德國註冊台數成長率最高,德、法、荷市佔率及銷售也持續提升中;非洲市場在阿爾及利亞、埃及、摩洛哥因認證取得及導入具競爭力車款,今年銷量皆大幅成長;中南美部分則以哥倫比亞(AKT)銷售呈現持續穩定成長;東協部分因馬來西亞導入對位新機種HUSKY ADX而提升整體銷量。三陽另表示,今年台灣機車市場規模雖年減至約70萬輛以上,但明年為汰舊換新政策最後一年,總市場可望再度回到80萬輛以上。至於外銷部分,在三陽持續推出高品質高科技的機種加持下,明年可望有雙位數的增長。
日立能源:變壓器需求爆炸成長 2030年市場規模估達670億美元
全球最大變壓器生產商日立能源(Hitachi Energy)近日警告,電網設備升級帶來爆炸性需求,遠超過整個產業的供應能力,而這可能導致全球再生能源相關基建計劃延後。據能源諮詢機構Rystad Energy估計,全球變壓器市場規模2030年將暴增至670億美元。日立能源執行長沈瑞博(Andreas Schierenbeck)近日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電力變壓器製造商提高產量的速度,無法趕上全球電網升級需求,特別是此時又面臨生成式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設備需求暴增的情況。沈瑞博警告,各地公用事業公司的建設計劃可能因此延誤,現有基建設施的使用壽命也可能被迫延長。變壓器產業多年來一直供給過剩,六~八個月內一定能取得供應。但隨著變壓器需求大增,如今市場規模480億美元的產業也不斷成長。Rystad Energy資深供應鏈研究分析師克里斯多福森(Edvard Christoffersen)推估,變壓器價格自2019年以來大漲40%,供給吃緊狀況可能至少持續到2026年底。
進口車廠擴大服務中心設立 和泰、南陽不遑多讓
車市競爭激烈,各車廠除了豐富自家產品線以外,也不斷拓展營運據點。國內汽車大廠和泰車(2207)、三陽工業(2206)旗下南陽實業同時在昨(30)日宣布增加展間,為集團注入營運動能。Hyundai五股商用車展示中心全新開幕。(圖/南陽實業提供)台灣汽車市場規模近幾年維持在40萬台以上,去年新車銷量達47.7萬台,是繼2005年破50萬大關以後,18年來的新高紀錄。隨著新車掛牌數持續增加,各大車廠不斷新增服務、維修據點。在進口車部分,Volvo在9月增加高雄博愛、台北濱江新據點;藍寶堅尼(Lamborghini)也在10月啟動逾2.5億元打造台北全新服務中心;瑪莎拉蒂(Maserati)及法拉利(Ferrari)陸續在台中設立旗艦館;Kia北投服務廠也全新升級。而國產車廠方面,和泰車表示,2023年Lexus銷售30,000台,創台灣豪華車市場年度最高銷售紀錄,2024年也有望連續2年穩坐豪華車品牌冠軍寶座。近日,Lexus在高雄揭幕全新Lexus亞灣新據點,目前全台累積26個展示間及27個服務據點,為高級車品牌之冠。看好高雄與亞灣區域未來市場性,高都Lexus汽車斥資2億元打造具備3S機能的全新據點,歷經2年籌備,全新Lexus亞灣在10月中旬正式開幕,地點位於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南陽則指出,隨著Hyundai汽車在台銷售不斷提升,2024年正式躍升非豪華品牌第3大,除了豐富新車產品線以外,也不斷開設新據點搶攻商用車市場。近期在五股交通樞紐的新五路上開設全新商用車五股展示中心,為Hyundai汽車全台第10間商用車服務據點,為品牌商車Staria、Porter小霸王、QT500大霸王專售展示中心。
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 新增「上市及上櫃連鎖餐飲區」
現場展示上市上櫃業者美食,並歡迎民眾上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瞭解。(圖/六角國際提供)後疫情時代,台灣餐飲市場規模已近一兆的實力,各類型餐飲百花齊放,其中不乏佔總體餐飲業達10%的上市上櫃連鎖餐飲。民眾對於吃的安全、吃的來源也逐漸重視。為維護廣大消費者日常飲食的食安權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8月於食材登錄平台公告新增「上市及上櫃連鎖餐飲區」,並自114年1月1日實施。23日的成果發表會上,臺北市政府秘書長兼食安官李泰興等市府官員列席,宣布由16家上櫃餐飲公司暨旗下31個品牌已正式上線登錄,一起響應食材來源登錄透明化政策,為消費者食品安全把關。為建立食品來源追蹤系統,落實食材資訊公開透明,臺北市政府於102年9月9日起建置「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頁面羅列17大專區,370家業者,超過1萬家門市,登錄9800多項的產品及3萬多項食材,這次新增的「上市及上櫃連鎖餐飲專區」主要是以在臺北市有2家以上門市的品牌為主,目前已有16家公司31個品牌上線,登錄361項產品、1572項食材,讓市民掌握食品履歷,透過資訊透明化的食材查詢機制,提供民眾對於食安的保護。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是依據「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第7條規定,經衛生局公告類別或規模之食品業者,應加入本市食材登錄平台,公開食材來源,若業者未完成登錄,經限期改善而未改善者,依同法第17條可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臺北市衛生局除感謝各家上市及上櫃連鎖餐飲業者對於揭露產品食材來源的積極、及守護食安的努力,更歡迎民眾上臺北市食材登錄平台瞭解,一同為食品安全努力。
AI創新應用聯盟成立 電電公會李詩欽:背後推手有「這大咖」
外貿協會與電電公會在10月23日至25日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2024年「台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 (TAITRONICS)」及「台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 (AIoT Taiwan)」,23日也成立AIIA聯盟。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台灣的AI硬體排在世界第一,但軟體只在全球第25名,要推動科研專案、政府協助,讓台灣AI產業在未來4年內推到世界前三名。今年活動聚焦「AInnovation Now」,涵蓋「AI物聯應用」、「低軌衛星」、「新創動能」和「無人飛行器」四大領域,參展廠商300多家、使用550個攤位,規模較上屆成長4成,經濟部長郭智輝、總統府資政沈榮津、嘉義縣長翁章梁都到場,還有墨西哥契瓦瓦州(Chihuahua)州長María Eugenia Campos Galván、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Lutz Güllner等人,由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陪同參觀。郭智輝在開幕式時特別點名無人機產業,已成世界趨勢,也是總統賴清德推動的五大信賴產業,而無人機市場規模,預估到2030年將達8000億元至1兆元,今年9月成立「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就是要集結國家隊之力,推動產業往國際發展。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表示,今年邀請到墨西哥的州長參與,與電電公會會員廠商接洽,他們也邀請台灣ICT、半導體等產業前往墨國投資,墨西哥是打入北美市場重要關鍵。李詩欽表示,台北國際電子展自1974年舉辦以來,已走過半世紀,見證台灣資通訊電子上下游和全產業鏈發展,在這段期間,台灣電子產業從零、走到全球領先,從台灣製造、到全球布局的日不落產業,明年將轉型為人工智慧(AI)創新應用展,期待未來50年,再創台灣資通訊產業奇蹟。AI創新應用聯盟(AIIA)也於23日正式成立,李詩欽透露,這次能順利集結八大公協會,有一部分要歸功於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以及多位產業界先進的幫助,期許在慶祝電子展50周年的同時,大家攜手為台灣下一個50年盡早規劃,合力爭取更好的未來。李詩欽表示,台灣過去比較偏ICT產業,但半導體占了很大部分,造成資源上的排擠,他認為應該多發起本土業者與ICT產業的融合交流,所以這次的「AI 創新應用聯盟」,不僅要加大投資本土新創產業,也會協助政府將更多算力留在台灣,供本土新創業者使用。AIIA聯盟會長徐爵民表示,台灣在AI及半導體技術上的領先地位,是推動AI革命重要基石,聯盟將聚焦智慧製造、醫療健康、智慧移動和智慧城市等領域,透過四大專案小組推動技術落地,建立強大的台灣AI生態系統。「AI創新應用聯盟」成員包括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AITA)、台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CIAT)、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CISA)、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IBMI)、智慧產業電腦物聯網協會(ICAA)、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 (PIDA)、台灣資通產業標準協會(TAICS) 以及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
台灣人均擁有1.26個電支帳戶! 街口656萬用戶奪冠
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以電子支付代替現金,且台灣市面上電子支付百百種,非常方便又多樣化。據金管會最新統計數據,今年截至8月底全台使用電子支付總用戶數達2951萬,等同平均每位台灣人就有1.26個電支帳戶,其中街口支付用戶數多達656.2萬人,是台灣最多人使用的電子支付。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包括國內10家專營電支機構,及銀行和郵局等20家兼營電支機構,未歸戶的電支帳戶總使用數已達2951萬人,每月增加33萬人,平均每位台灣人就有1.26個電支帳戶,由此可見電子支付有越來越受民眾青睞的趨勢。從金管會的統計報表中可看出,街口電子支付擁有高達656.2萬名使用者,一卡通票證也以650.2萬名使用者緊追在後,兩者差距不大,競爭相當激烈。此外,連鎖超市全聯推出的電子支付品牌全支付擁有503萬名使用者,名列第3;第4名則是悠遊卡,有313.7萬名用戶;玉山銀行的電支帳戶以247萬名使用者名列第5,成為唯一一家擠入電支帳戶用戶數前5名的銀行。除此之外,根據《中央社》報導,進一步檢視金管會業務數據,可見全體電支機構8月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金額達新台幣174.2億元,月減4.4億元;8月辦理國內外小額匯兌達163.2億元,月增4.6億元;8月收受儲值款項達310億元,月增1.1億元;8月支付款項餘額為160.9億元,月增4.5億元。近年台灣非現金支付消費趨勢盛行,電支市場規模也逐漸擴大,因此金管會檢查局也公布今年金檢缺失報告,專營電支機構有4大缺失面向須改善,包含防制洗錢、打擊資恐及反武擴作業,還有個資保護、業務操作管理及資安面向。
AI需求很瘋狂 台積電董座:明年健康成長但「這問題」不容忽視
全球注目的晶圓龍頭台積電 (2330)第三季法說會在17日舉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過去幾年成長非常健康,今年因AI的強勁需求,包括智慧型手機等,3奈米需求非常大,將轉移部份產線去因應,預計第四季也會持續成長,產能利用率提高,整體半導體產業都在復甦,2025年會是健康成長的一年,且「關鍵客戶說,現在AI需求很瘋狂,且才剛開始、將持續數年」。有外資分析師質疑AI需求是否為實,魏哲家表示,「答案是Real」,現在所有的AI創新者都和台積電合作,台積電自己也在研發、並在廠區使用AI,就算效率只提升1%,就相當於10億元的提升,影響驚人。也有人詢問是否面臨反壟斷問題,魏哲家表示,晶圓代工已經進入2.0版本,市場規模大、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封裝、測試等,這樣算進去,講壟斷還為時過早,且我們是資本密集行業,毛利高才能持續發展,跟其他公司不同。有人問到台灣的能源問題,魏哲家表示,台灣電費今年以來已上漲兩次,的確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電價跟過去比起來已經漲了一倍,看起來明年在台灣的電價,是我們於全球經營中最高的,電價與通膨成長對毛利率會有1點的影響。晶圓廠確實需要土地和電力,會跟政府繼續討論需求和規劃,水和電已獲得政府「某種程度的保證」,但仍希望能多多發展綠電。台積電17日公佈2024年第三季財務報告,合併營收約為新台幣7596.9億元,年增39.0%、季增12.8%,稅後純益約3252.6億元,年增54.2%、季增31.2%,每股盈餘為12.54元,毛利率為57.8%,營業利益率為47.5%,稅後純益率則為42.8%。目前3奈米製程出貨佔台積電第三季晶圓銷售金額的20%,5奈米製程出貨佔32%,7奈米製程出貨則佔17%。總體而言,先進製程包含 7 奈米及更先進製程的營收,達到全季晶圓銷售金額的69%。台積電2024年第四季的業績展望,包括合併營收預計261億美元到269億美元之間;若以新台幣32.0元兌1美元匯率,毛利率預計介於57.0%到59.0%之間,營業利益率預計介於46.5%到48.5%之間。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測,由AI應用帶動高效能運算晶片需求強勁,預期2025年全球晶圓代工業產值將迎來20%成長,而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的表現仍將一枝獨秀。
2024臺北網紅獎品牌之星票選10月16日啟動
2024臺北網紅節為突顯網紅導購、帶貨實力,核心活動之一的TY Star臺北網紅獎太陽星全效蔓越莓益生菌等品牌之星票選,10月16日登場,號召粉絲們在10月25日午夜前踴躍前往投票網站註冊,將神聖1票投給心儀的參賽網紅,助他們取得額外分數,以獲得獎品、獎狀以及與企業合作機會。頒獎典禮11月2日在信義區香堤大道舉辦的臺北網紅節嘉年華主舞台舉行。網紅經濟已是全球消費主流之一,也是全球企業主要宣傳行銷管道之一。總部位於丹麥媒體Influencer Marketing Hub預估,2024年底,全球網紅行銷市場規模將達240 億美元。為此,臺北市政府盼與網紅深度合作,對國內、外遊客宣傳臺北市商圈,增加店家產值並發展觀光經濟,因而委由台灣新媒體發展協會、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舉辦2024臺北網紅節,今年已是第5屆,主辦單位特別攜手PIXNET痞客幫,將活動影響力擴展至部落客領域,廣納不同族群意見,發揮更強大的影響力!新秀網紅Ariel首次參加TY STAR網紅獎,不走時尚甜美風,而是酷帥推薦太陽星全效蔓越莓益生菌,爭取加分機會。 (圖/主辦單位提供)持續1個多月的2024臺北網紅節有3項主要活動:舉辦座談會探索網紅經濟的未來趨勢與機遇、TY Star網紅獎,以及11月2日、3日於台北信義商圈香堤大道舉行的臺北網紅嘉年華。今年TY Star網紅獎為突顯網紅導購、帶貨實力,特別推出新賽制,分組部分,金星組改為電商銷售組,並新增部落客組,廣納更多領域的網紅參與。參賽者部分,則由主、協辦單位提報、推薦人選,並以網紅經營的社群媒體,擇其最高粉絲數,分別參加2萬(含)以下的星星組、2萬以上20萬(含)以下的月亮組以及20萬以上的太陽組,以及不計粉絲數的部落客組等4組。至於去年新增、以帶貨實力決勝負的金星組,今年改為電商銷售組,依參賽網紅的直播、導購、開團等銷售實力,進行綜合評估。5組網紅評選依據是「網路溫度計」提供的後台數據,最後選出TY Star網紅獎、TY Star年度之星以及TY Star品牌之星等3個大獎得主。主辦單位強調,想要讓網紅獲得更多勝算,粉絲們一定要在10月16日起至10月25日期間踴躍投票,並號召親朋好友「1人1票」力挺。投票活動網址。相關資訊請洽官網或臺北網紅節FB官方粉絲頁。
減重防禦股1/諾禮「瘦瘦針」助股價飆漲 這幾檔新藥股順勢看俏
美國最新公布美9月非農就業新增25.4萬人,意外強勁,反倒澆熄市場對11月降息二碼的預期,但不影響FED在9月19日啟動的降息循環,熱錢仍將湧進股市。CTWANT採訪多名分析師指出,進入降息循環週期後,投資人可關注防禦性生技類股,例如「瘦身保養」題材等。據統計顯示,1998年以來美國聯準會首次降息前後,生技股通常在前三個月已可看出平均逾4%的明顯漲幅,正式進入降息後,不論後3個月、後6個月、後12個月,生物科技類股表現亮眼,漲勢隨時間拉長而增高,投信法人強調,若能在降息後持有1年,漲幅甚至可以高達近3成。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向思穎指出,啟動降息循環周期開始,防禦型操作上可關注醫藥股,看好市場將對新藥研發的醫藥股評價升高。以全球股市近二年由糖尿病藥物二大巨頭諾和諾德(Novo Nordisk)的GLP-1藥物Wegovy與禮來(Eli Lilly)的Tirzepatide(替爾泊肽)掀起的減肥藥題材為例,也就是「瘦瘦筆(針)」,採取注射型一周一次,不僅吸引好萊嗚明星吹捧,就連特斯拉馬斯克也跟進加持,迄今熱度不減。諾和諾德在美上市的ADR股價自2023年以來漲幅達107%,禮來飆漲212%,可見其威力。市場關注生技醫療產業受惠降息循環啟動,降低開發新藥資金成本壓力。圖為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經理人李鈺涵。(圖/群益投信提供)向思穎分析,受到「瘦瘦針」掀起的減肥市場熱度,台股投資人也關注在減脂、醫美等注射型、口服型等相關新藥開發,分食逾百億美元市場商機。群益那斯達克生技ETF經理人李鈺涵指出,生技醫療產業相對不受景氣影響,且受惠未來降息循環啟動,有望吸引資金配置,加上阿茲海默症、減肥藥、RSV疫苗等皆是每年超過百億市場規模,大型製藥公司積極透過併購尋求成長機會,在產業發展穩健正向且投資題材豐碩等,後市表現仍值得期待。永豐投顧團隊分析指出,台股生技股可分為製藥、醫療器材、保健食品、醫美四族群,以「新藥」類來說,藥品在剛性需求支撐下,受景氣趨緩、通膨議題影響程度較小;而在「醫美」類來看,第四季受到周年慶等刺激為其傳統旺季,且中國大陸市場隨著消費升級美容醫療保養意識提高挹注營收動能,可以關注布局兩岸市場的個股,譬如說麗豐-KY(4137)、佐登-KY(4190)、羅麗芬-KY(6666)等。北極星藥業成功開發多胜肽藥物合成技術等,左為董事長陳鴻文,右為總經理陳紹琛。(圖/報系資料)啟發投顧分析師郭憲政說,市場關注的減肥新藥股,像是美時(1795)、友華(4120)、康霈(6919)等;美白股就像是科妍(1786)、曜亞(4138)、達爾膚(6523)、麗豐-KY、佐登-KY、達爾膚(6523)等。市場也關注到諾和諾德GLP-1的專利即將在2026年到期,進攻GLP-1原料藥的神隆(1789),以及成功開發多胜肽藥物合成技術或是轉投資相關藥品的北極星藥業-KY(6550)、晟德(4123)等,也備受關注。
被爆跳槽…温昇豪否認「寫的都不是事實」:我跟伊林親如家人
温昇豪今(8日)爆出要從老東家伊林跳槽凱渥,温昇豪立即發聲澄清:「沒有跳糟凱渥,與伊林親如家人。」温昇豪表示,「有一說一,我沒有跳糟凱渥!我跟伊林是親如家人的關係,我們完全沒有鬧翻。」他表示,周刊這篇報導寫的都不是事實,令人啼笑皆非,「報導中提到的『伊林勸阻我不要太躁進?意見不合?』我完全沒有感受到這些,內文中提到我的拍戲損失數字也不對,我是損失8位數,少一個零,差很多好不好。」温昇豪說,現階段他最想做的事,是如何把市場活化,影視市場的大環境非常不景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把市場規模做大,但我只是一個影視從業人員,我也不能說大話。」事實上,為讓產業活絡,把市場規模做大,3年前,温昇豪已從演員身份,同步成立公司製作拍攝新戲,幕前幕後同步發展。當時凱渥即為他公司的股東之一,伊林也完全知道。伊林表示,影視產業的競合關係與時俱進,為了市場共榮共存,大家各自努力良性競爭,伊林近期也與其他產業進行跨領域合作,目的都是希望產業愈來愈好,愈來愈強大。
台塑新智能進軍半導體+美國AI市場 彰濱電芯廠11月量產
「台塑不只做傳統石化能源,台塑新智能也不只是電池芯工廠,我們有新能源生態鏈,是新能源國家隊的一員。」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4日宣布,在彰濱打造的電芯與模組廠第一期完工,將於11月正式量產,客戶包括國內半導體與美國AI數據中心不斷電系統(UPS)、電動大巴電池及大型儲能案場;還研發全固態電池、微藻製造航空生質燃料,最近還成立台塑綠電公司,參與電力管理與交易市場。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4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舉行,各廠商都拿出看家本領,推出多種新產品與解決方案。台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表示,旗下子公司台塑尖端位於彰濱工業區2.1GWh磷酸鋰鐵電芯及模組廠正式竣工,成為全台最大規模且高度自動化的鋰鐵電芯生產基地,包括「合漿、塗佈、輥分、切卷、組裝、烘烤、注液、化成」8大工序,全程在地製作,補齊國產電池產業鏈最重要的一塊拼圖,也會建設電池回收廠,以完備循環經濟體系。劉慧啓表示,董事長要求2025年全產全銷的目標沒有改變,雖不容易達成,但經過去年一整年的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已有多項成績,像是開發出電動大巴用的電池模組,已與台灣兩家廠商洽談合作,目前有三輛電動巴士裝載該模組,準備進行上路和安規相關測試,預計到2030年前,台灣將有 1.4 萬輛電動大巴需要更換。在UPS系統方面,今年特別為美國AI數據中心開發高能量密度、高放電功率的48V50A電池模組,能量密度和放電能力均為傳統UPS用電池的兩倍,連台灣的半導體廠都有使用意願。目前全球電池芯市場主要由中國大陸主宰,但廠商需要來自非中國製、多種地區的電池供應,這就是台灣製造的機會。劉慧啓表示,第1階段會與台灣本土或美系的電池模組廠合作,由台塑新智能提供電芯,到美國組裝成電池模組,未來也會因應需求,不排除在美國設廠。台塑新智能也積極布局下一代電池技術,攜手明志科大投入全固態電池研發,目前已獲得19項專利、10 項專利申請中,全固態電池試製生產線第一工段將於10月完工,預計2027年實現量產。在微藻技術方面,除了吸取二氧化碳、開發保健產品,劉慧啓表示,將利用微藻藻油製造出航空用的生質燃料,預計最快在今年底、最慢明年初將有成果,隨著各國對航空業使用生質燃料的要求提高到至少10%,未來全球市場規模可能超過每年500萬噸。
歐盟4國將投票贊成!路透社:有望通過對中國製電動車徵收45%關稅
歐盟將於4日就中國電動車關稅提案進行投票,對此消息人士透露,法國、希臘、義大利和波蘭都決定支持對中國製進口電動車(EV)徵收高達45%的關稅,這樣的投票意向雖有利於推動此項新的貿易措施,但恐招來北京的報復性關稅。據路透社的報導,正在針對中國製電動車進行反補貼調查的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日前已向歐盟27個成員國提出最終關稅提案,預計將在4日進行投票。如今,法國、希臘、義大利和波蘭的支持,對推動此項貿易措施的布魯塞爾來說是一大進展,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該地區的最大經濟體和主要汽車生產國德國將如何投票,有鑑於德國聯合政府存在意見分歧,德國可能會延續7月的決定,也就是再次投下棄權票。而先前支持徵收關稅的西班牙,在首相桑切斯(Pedro Sánchez)9月份出訪中國後,便表示歐盟應重新考慮其立場,目前尚不清楚西班牙的投票意向。根據歐盟規則,歐盟執委會可以在未來5年內向中國製電動車徵收關稅,除非占歐盟人口65%的15個成員國的合格多數投票反對,而法、希、義、波4國占歐盟總人口約39%。對此,1年前發起反補貼調查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歐盟需要保護自己免受國家補貼的廉價中國製電動車進口所影響。歐盟執委會則指出,中國製電動車在歐盟市場的註冊份額,已從2020年的3.5%上升至2024年第二季的 27.2%,中國品牌的份額則從1.9%上升至14.1%。而且中國每年需要出口300萬輛電動車的閒置產能,是歐盟市場規模的2倍。歐盟汽車產業普遍反對向中國製電動車徵收關稅,尤其是德國汽車製造商,因為它們有近1/3的銷售額依賴中國市場。尤其北京今年才對歐盟的白蘭地、乳製品和豬肉產品進口展開調查,此舉也被視為是針對布魯塞爾向中國製電動車發起調查的報復。如果這項關稅提案通過,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將被迫決定自行吸收關稅,或是提高產品售價,以在國內需求下降之際,彌補進口歐洲市場所新增的數十億美元成本。儘管勞動力和製造成本較高,但關稅提案的通過,將促使部分中國汽車製造商尋求在歐洲投資新工廠。
輝達獨大? 超微蘇姿丰:市場不會只有一種運算架構
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近日接受《CNBC》訪問,談及超微與輝達(NVDIA)之間的競爭。蘇姿丰表示:「我的看法是運算市場沒有一家獨大這回事。市場上不會只存在一種運算架構,而是每種應用都需要對應適合的運算架構。」自從ChatGPT爆紅推動AI市場起飛後,各大科技公司爭相投資發展AI模型及資料中心,讓輝達AI晶片大賣,短短一年內即在AI晶片市場搶下超過80%市占率,隨著超微、英特爾不斷推陳出新,市場競爭日漸激烈。蘇姿丰認為科技生態圈不會只有競爭,而是競爭合作並存。她表示同業之間即便在某些市場相互競爭,在某些領域仍可以是合作夥伴。蘇姿丰相信AI的長久趨勢。她表示目前各界還在摸索AI的能力範圍,但相信10年後大家不會再質疑AI的投資報酬率,屆時AI將成為人類生活主體,從商業、教育到醫療保健等生活環節都與AI密不可分。蘇姿丰預期AI加速器市場規模將在2027年前達到4,000億美元。她表示:「我真的相信AI會改變每個人的生活。一切才剛起步,所以大家要保持耐心。科技趨勢通常需要多年時間發展成熟,而非幾個月就能看見結果。」在超微急起直追之際,輝達也持續強化自身的實力。Information網站報導輝達近日打算投資1.65億美元收購AI新創公司OctoAI。OctoAI開發的軟體能優化生成式AI模型,與輝達NIM軟體開發工具組整合後能為企業用戶提升AI模型的深度學習推理能力。
全村挺一人4/矽光子專利大多握在美國手上 台廠「去年還在虧錢」未來路還長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預估,2030年全球矽光子半導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8.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25.7%,而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罕見攜手日月光投控(3711),在9月3日宣布組成矽光子產業聯盟,號召30家廠商一起制定矽光子產業標準,帶動近期矽光子族群,包括上詮(3363)、聯鈞(3450)、波若威(3163)、聯亞(3081)等股價強勢上漲。不過專家也跟CTWANT記者提醒,光跟電的結合在矽光子技術中非常困難,矽光子的專利數量最多的是在美國,英特爾在申請數量上排名第一,台灣要在這領域突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台積電副總經理徐國晉在矽光子產業聯盟成立大會上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若能集結過往豐富的半導體經驗與資源,矽光子的研發製造量能會持續壯大,為台灣未來成為「AI科技聚落」奠定良好的基礎。過去幾乎不談客戶的台積電,也罕見直接在台上簡報點名他的矽光子生態系,以海外大廠為主軸,包括如博通、科希倫(Coherent)、SK海力士、新思科技等;台廠以OSAT、ODM/OEM為主,包括:封測廠日月光、矽品(2325),緯創(3231)、技嘉(2376),上詮則是做光纖陣列元件暨組裝。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4日出席國際半導體展的論壇時也提到,矽光子技術是鴻海目前積極投入的領域,主要針對光電融合的不同接點設計,著重於研究封裝與開發元件,這項技術預計將在未來的高階晶片應用中發揮關鍵作用。SEMI全球董事會副主席吳田玉表示,矽光子是半導體的前端製程,台灣有前、後段,與晶片設計與伺服器系統,也有光學元件、光電模組與測試的智慧財產與精密機器設備,未來矽光子產品的量產關鍵在於成本與自動化,若成功整合各領域資源,將成為台灣發展矽光子產業的優勢。訊芯布局CPO矽光子先進封裝,已掌握網通晶片大廠訂單。(圖/報系資料照)永豐金證券的分析報告提到,與光通訊有關的概念股,包括矽光子設計的光聖(6442),磊晶的部分有聯亞,交換器是智邦(2345),光收發模組有波若威、眾達-KY(4977),測試介面是旺矽(6223)和穎崴(6515),封測方面則有上銓、日月光投控、訊芯-KY(6451)、台星科(3265)和矽格(6257)。CTWANT記者整理比較多分析師提到的矽光子概念股,包括訊芯-KY布局CPO矽光子先進封裝,已掌握博通等網通晶片大廠訂單,400G的矽光子模組產品可望先行量產,也積極跟客戶開發CPO光電共同封裝模組產品。法人推估,2025年該技術將進入爆發期,有望為公司中長期營運增添動能。13日股價為220元。聯亞協助英特爾推展「矽光計畫」,主要負責供應矽光上游材料磊晶及相關元件,出貨給美系客戶的金額持續增長,該客戶下單的800G矽光產品將在今年升級為1.6T規格,預估5、6月將進入產品轉換期,去年至今已出現連六季虧損,累計上半年每股虧損0.77元,第3季起出貨動能將開始轉強。13日股價為209元。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曾主導該公司矽光子技術研發,擁有大量專利。(圖/黃鵬杰攝、翻攝自intel官網)聯鈞已具有矽光子技術,雖然2023年虧錢,但今年上半年轉虧為盈,EPS 0.78元,未來營運前景看好。該公司估計今年下半年將小量生產,並與主要客戶完成認證矽光子。13日股價為179.5元。整體而言,矽光子概念股還是圍繞在光通訊與先進製程跟封裝的相關公司,不過專家也提醒,許多半導體材料在光學特性上,沒辦法符合光子電路所有功能的需求,且電子晶片才從實驗室走到商業化的階段,離大規模量產還有一段距離,產業結構也可能大幅變動。
行競科技浸沒式電池13日德國首度亮相 桃園設廠明年進軍儲能系統
全球浸沒式冷卻電池技術大廠行競科技(XING Mobility)今(13)日宣布將在全球最大汽車展覽會之一的2024德國商用運輸展(IAA Transportation 2024)期間,首次公開最新浸沒式冷卻電池產品IMMERSIO™ XM28;同時,行競科技在台灣啟用全球首座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典範工廠「XING Paradigm Factory」,擴大浸沒式冷卻電池技術的量產規模,作為浸沒式冷卻電池技術輸出和海外市場擴張的重要起點。根據市調公司IMARC Group統計,2023年全球電動商用車市場規模達1,198億美元,並預計至2032年市場規模將達10,23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6.91%。行競科技瞄準商用車電動化市場藍海,於2019年推出首款浸沒式冷卻電池產品IMMERSIO™ XM25,如今更將在2024德國商用運輸展中首次公開IMMERSIO™ XM28產品,相較傳統磷酸鐵鋰(LFP)電池, 其電池能量密度最高可提升2倍,搭配浸沒式穩定電池包充放電溫度於最佳區間,可以使電池續航力提升2倍,並延長商用車的電池壽命。行競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洪裕鈞指出,「行競科技長期以電動超跑技術的高規格研發經驗,不斷升級IMMERSIO™ XM系列產品,緩解現階段商用車電動化面臨的熱管理安全疑慮、里程焦慮,目前已經有許多客戶對即將在德國車展發表的XM28系統表達興趣。」行競科技IMMERSIO™ 系統透過主動式熱失控抑制,可在30秒內將電池芯從上千度高溫迅速降至100度以下的技術以防止熱擴散,確保高壓電池、模組及系統的溫度均勻性,目前已通過嚴苛的車廠驗證。IMMERSIO™ XM系列電池現已應用在挪威能源管理科技公司Nordic Booster的Hummingbird®快速充電樁,經過高壓電池系統在低溫應用場景的驗證。此外,行競科技將與電動物流車解決方案業者庫得科技攜手打造應用IMMERSIO™ XM28的4.5噸輕型物流卡車,採用112kWh電池,最高時速達110km/h,續航力達200公里以上,加速電動卡車在物流運輸領域的普及。同時,行競科技宣布在台灣桃園龜山華亞科技園區,設立全球首座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典範工廠「XING Paradigm Factory」,成為行競科技未來海外擴張的示範原型,為快速複製產線和技術輸出奠定基礎。行競科技展示全新浸沒式儲能系統XES200及底盤式(CTC;Cell-to-Chassis)浸沒式冷卻電池設計,充分展現其在多元應用領域的研發實力。市場策略上,公司宣布進軍資料中心與工業儲能市場,憑藉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的高安全性、超大倍率放電能力及廣泛的操作溫度範圍,保障資料中心及各類儲能系統的長期穩定與安全,同時有效降低整體營運成本,加速儲能系統部署,確保供電穩定。行競科技的浸沒式冷卻技術溫控效率可達傳統氣冷技術的一千倍,應用橫跨電動載具和儲能雙領域,目前已在日本、英國、北歐、北美、澳洲、越南等地部署15家以上的國際合作夥伴。此外,行競科技在全球範圍內累積了超過20家跨國產業夥伴與客戶,推動超過20種不同車輛的電動化專案及儲能系統案場合作,遍佈亞洲、北歐、北美與澳洲。隨著全球首座浸沒式冷卻電池系統量產典範工廠的落成,行競科技除了能更有效率的將標準的電池系統產品製造並提交給客戶外,也能夠加速新應用領域的研發與概念驗證(POC)。展望2025年,行競科技將推出大型儲能及資料中心所需的儲能電池系統。
黑猴發威2/台灣曾是全球第三大遊戲王國 當年的大老們如今賣祖產、坐牢、開串燒店…
「為什麼台灣的遊戲做不贏中國?」中國首款3A遊戲《黑神話:悟空》熱賣,遊戲社群又出現這個「月經文」,對資深玩家而言,不是為了滅自己威風,而是台灣曾是華語遊戲世界的龍頭,但在政府不重視、政策不支持、廠商追逐代理賺快錢,以及人才斷層等狀態下,逐步式微。 CTWANT記者整理曾採訪過的遊戲大老,現在有的賣祖產、有的在坐牢,更有人跨足餐飲市場。莫怪,每每中國、韓國推出新款強大遊戲時,遊戲界或玩家都會發出恨鐵不成剛的感慨。 在1996到1998 年,隨著台灣製造電腦與零件廠商的強勢,電腦遊戲順勢而起,台灣遊戲產值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為世界第三大遊戲生產國,包括《吞食天地》、《鹿鼎記》、《仙劍奇俠傳》、《大富翁》系列,都紅遍亞洲。但2000年後,網路遊戲玩法大大不同,韓國與中國廠急起直追,遊戲橘子(6180)引進韓國的《天堂online》獲得巨大成功,一年會員數衝破百萬,也讓台灣遊戲產業產生劇變,當時有近7成電腦遊戲產值來自代理,逐年喪失自製能量。 依國際調研機構GlobalData的《行動遊戲》報告,2023年全球行動遊戲市場營收達1240億美元,2030年將達1950億美元,玩家貢獻第一是中國,約佔31%,接著是美國、日本、韓國與德國。 《王者榮耀》是第18屆亞運會電子競技的表演項目。(圖/新華社) 中國不但花最多錢,也最會賺,據行動應用分析平台Appmagic數據顯示,去年全球最賺錢手機遊戲前十名,中國包辦四大家,第一名是霸榜五年的騰訊《王者榮耀》,賺進14.8億美元,台灣業者完全沾不上邊,大多選在博弈類與18禁遊戲上著墨。 曾打造武俠遊戲顛峰之作《金庸群俠傳》的智冠科技,董事長王俊博6月在股東會上坦言,「挑戰很大,大陸、韓國等海外遊戲公司節節進逼。」 智冠於1983年成立,早在1989年就推出台灣第一個自製電腦遊戲「水果盤」,除了代理、自製,也建構遊戲行銷通路與數位內容點數服務平台,並出版遊戲相關叢書、雜誌等,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但去年經歷一場經營權爭奪大戰,而目前營收比例,遊戲通路經銷佔51%、遊戲研發營運僅剩5%。 近來震驚眾多玩家的大宇資訊(6111),5月14日宣布將持有的《仙劍奇俠傳》(除中國)及《軒轅劍》智慧財產權進行開放規劃、洽談,意思就是要販售IP授權。這兩款遊戲是1995年、1990年上市的電腦遊戲,可說是遊戲玩家的童年與啟蒙。 大宇董事長凃俊光對這「賣祖產」決定不諱言地說,「賣給誰,都沒有關係」,若新接手的人能再次創新,才是最好的結果,「台灣市場規模太小,遊戲研發人才有斷層,再開發遊戲不敷成本,不如趁IP還有價值時出售,讓其他文創產業來運用。」15日與媒體茶敘談起決定要處分這兩大經典時所受到的責難,凃俊光感嘆地說。 而成立於1999年、2009年改名為茂為歐買尬(3687),曾代理魔獸帝國等知名遊戲,也擁有過自製夢。「我自己就是玩Game長大的!」創辦人林一泓曾跟CTWANT記者自豪地說,跟當年許多根本不玩遊戲的同行比起來,可說是最懂玩家心理的老闆,甚至三不五時就上線與玩家一起玩;2012年推出首款自製遊戲《貝拉傳說》,2015年7月就結束營運,自製研發花了三年,但對收入來說,看不出明顯效益。 林一泓曾提到,代理遊戲失敗主因是原廠對台灣市場不熟悉卻愛主導、對台灣技術支援不給力又不及時,伺服器發生問題時處理太慢,因此玩家花錢受氣,代理商花大錢代理遊戲與打廣告後,反而成過街老鼠,「唯有自製遊戲,才能真正實踐三贏的局面。」 歐買尬後續的確自製不少遊戲,但有名的不多,反而是2011年9月成立「歐付寶」,提供第三方支付履約保證及信用卡收單等金流服務後,成了主業,2023年的財報顯示,線上遊戲軟體收入佔1%,電子支付金流等勞務收入佔97%。 曾為上櫃股后的茂為歐買尬科技,林一泓一度身價40億元,卻因涉嫌於利空消息前出脫持股,避損6355萬元遭起訴,兩年前被判6年徒刑,如今上網搜尋「歐買尬」,可搜到位在市民大道上的「歐買尬日式海鮮串燒」,就是林一泓轉戰餐飲業的作品。 歐買尬的林一泓從電玩界跨界經營餐飲。(圖/翻攝自歐買尬日式海鮮串燒臉書)其實台灣遊戲業者與3A級的距離,並非遙不可及。「能將遊戲美術畫面品質做上 Xbox 360的,就是我們!」參與超過200款3A級電視遊樂器遊戲美術製作專案,提供世界各國遊戲商美術製作服務,就是2000年成立的樂陞科技,當時的董事長許金龍曾帶著CTWANT記者參觀公司,對每個案子如數家珍。 除了為國際頂級遊戲、電影做美術代工,樂陞也認真研發自家遊戲,記者參訪時,每位員工都朝氣蓬勃,2007年過年期間,員工們耗時三個月拼命加班做出《史瑞克 3》遊戲,在國際上聲名大噪,接下後續大量訂單。 為維持高品質國際水準,員工都是樂陞一手栽培,有專門的2D、3D繪畫人才,分工細膩,但相對的,就是極耗成本,特別是設計電玩遊戲,要有科技、電腦邏輯的專業人才,還要洞悉玩家思路,兼顧遊戲樂趣及人性弱點的劇本,在創意與設計美學的工作又深又廣。 許金龍的朋友向CTWANT記者透露,後期團隊規模越來越大,還要併購外國公司,財務槓桿開太大,許金龍花很多時間在「找錢」,甚至還跟記者朋友周轉,最後因涉操縱股價、美化財報等罪被判刑10年,併科罰金6000萬元,去年9月已入監服刑。自製遊戲稱霸國際的夢也跟著破碎,樂陞優異的美術團隊也因被挖角而散夥。 CTWANT記者曾在遊戲發表會上,詢問當時一家頗有規模的台灣遊戲業者,近期是否有自製遊戲規畫,反而被嘲笑「代理遊戲很好賺,何必自己研發呢?投入成本大、還不一定會成功。」花了六年、砸下12億元打造的3A大作《黑神話:悟空》,台灣望塵莫及。
裕隆法說納智捷n⁷月產上看4,000輛 新店裕隆城今年營收力拚45億元
裕隆(2201)今(28)日召開法說會,發言人暨副總經理羅文邑預估,今年國內車市總銷量維持44萬台,與近5年市場規模相當;對於納智捷表現,今年累計至7月交車已5,464輛,預計第4季前每月交車維持1,000至1,200輛。裕隆說明,前7月台灣車市總銷量27.4萬台,年增0.9%,不過近期國際經濟情勢動盪,加上考量通膨,因此預估全年車市維持44萬台;在中國部分,前7月車市銷量1,631萬台,年增4.4%,其中乘用車銷量1397.4萬台,年增4.5%。裕隆指出,歐盟自6月起向中國課徵反補貼關稅,衝擊中國外銷,不過中國政府持續推動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使全年汽車預估銷量維持3,100萬台。而對於納智捷n⁷生產,裕隆透露,n⁷採取單班8小時制,目前每月生產量可提升至3,000到4,000輛,全年有55,000台。不過上半年法說會上,原估每個月可以交付1,200至1,500台,但目前單月掛牌數量僅1,000台,對此,裕隆僅回應,「n⁷未來銷售計劃主要由鴻華先進說明。」裕隆也提到,n⁷的接單與銷售是由納智捷負責,全台賞車據點有12個,此外由於全球主要車廠聚焦在電動車、混合動力部份,因此短期內納智捷不會有油車計畫。針對新店裕隆城的表現,裕隆也表示,新店裕隆城今年是首個完整經營年度,全年租金收入約4億元,不過因有前期行銷、攤提費用,全年對獲利貢獻相對持平。觀察裕隆城人流狀況,平日約2萬至2.5萬人次、假日每日約4萬至4.5萬人次,今年總人次目標850萬至900萬人次,而營業額規模可到45億元至50億元,預期2025年較今年更樂觀。
和泰H1每股大賺21.1元 估全年新車銷量45萬輛將挑戰市占37.8%
和泰車(2207)今(28)日在法說會中表示,今年台灣新車市場規模估計約45萬輛,和泰代理的Toyota、Lexus及Hino共3大品牌力拚17萬輛,市占率挑戰37.8%,為歷年次高。和泰車上半年稅前淨利新台幣151.61億元、稅後獲利新台幣117.57億元,為同期次高;每股基本純益21.1元。和泰車協理賴志偉指出,目前各車廠生產供應回穩、內需消費市場穩定成長,加上汰舊換新政策持續,預估今年車市規模45萬台,但仍需觀察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走向等發展。至於和泰車今年目標,賴志偉預期旗下Toyota、Lexus及Hino三大品牌總登錄數合計17萬輛,銷售目標創歷史新高,市占率則達到37.8%力拚歷年次高,統計2024年1至7月表現,Toyota、Lexus合計寫下91,606的表現,市占達32.9%。展望下半年營運,賴志偉表示,除了已於7月上市的Camry大改款以外,第4季將推出GR Yaris小改款車型,訂單能見度到2026年。在新據點擴展規劃,和泰車增加北新竹服務據點,2025年將增加台中龍井和北台南2地服務據點,並新增北區和中區2個板噴中心。對於8月上路的「國產車自製率」新制看法,和泰汽車協理賴志偉表示,和泰車一向支持政府產業政策,認為政策明確,和泰車會全力配合跟上。觀察上半年營運,和泰車營收較2023年同期成長,賴志偉說明,主要是2023年上半年有缺車影響,基期較低,今年上半年車輛供給穩定,銷售輛數增加;至於中國經銷據點,因中國市場景氣及新能源車競爭影響,獲利較2023年同期下滑;另外,和泰產險因4月上旬花蓮地震賠款影響獲利。
無人機國家隊3/國防預算只增不減 台廠急結盟搶飛行器「去紅化」千億商機
隨九月間美國無人機業者將訪台,台灣無人機業者燃起希望。萬寶投顧執行長王榮旭表示,總統賴清德希望2030 年無人機產值達到400億,國防部已編列 5 年近 66 億預算採購軍用商規無人機,在美國的要求下,國防預算未來只增不減,將推動軍工概念股持續上升。台灣無人機國家隊有谁?依經濟部去年底公告,5大類無人機系統共9家整合主導廠商入列,包括神通資訊、自強工程、雷虎、經緯航太、中光電、富蘭登、智飛、長榮航太、佳世達;今年2月公告3大類、4家防禦系統整合主導廠商,包括創未來、雷昇、捷恆、創思達。事實上,之前大疆DJI的台灣供應商包括聯詠(3034)提供影像處理晶片,盛群(6202)是微控制晶片,群電(6412)是無人機的鋰電池,群光(2385)負責空拍用的攝影鏡頭模組,新唐(4919)也供應微控制器,雙鴻(3324)與文曄(3036)轉投資的杰西迪(JCD)提供鏡頭模組,佳邦(6284)提供天線,等,也都具備一定的技術能力,當國產無人機產量大時,可望增加其業績進帳。這也帶動近期業界結盟風潮,亞航(2630)與碳基(7719)合作開發台灣製無人機解決方案。雷虎(8033)與邑錡(7402)簽署無人機載具航拍縮時相機系統合作備忘錄。緯創入主經緯,切入無人機國家隊。(圖/報系資料照)緯創(3231)則在4月宣布斥資10億元,參與認購經緯航(8495)私募取得45.18%股權,經緯前董座羅正方改任總經理,他說,緯創入主後,將朝AI無人機方向布局,在緯創協助下,經緯的無人機將可大量生產,成為發展優勢。預期上市櫃公司未來投資或合作的無人機案,將會愈來愈多,先在台灣練兵後,目標是進軍全球,共同開拓「抵制紅色供應鏈」的無人機市場商機。據TrendForce研究顯示,各國研發以及部署在2025年全球軍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可成長至343億美元,不過因軍用型無人機研發門檻較高,商用無人機為全球業者的發展重點,據美國Grand View Research研究指出,全球商用無人機市場成長至2025年將達1292.3億美元。而最常被分析師提到的中光電 (5371),其百分百持股的子公司中光電智能機器人,在去年美中貿易戰時,美國大城市警消部門開始替換中國品牌的大疆無人機,讓中光電成為最大贏家,去年中光電出貨3000台,預計今年可增至1萬台,中光電也取得台灣的軍用商規微型、監偵型無人機的合格認證,預期監偵型將交付155台、微型無人機將交付635台,將貢獻營收 6.4 億元。亞航與碳基合作,爭取切入中科院軍用無人機計畫。(圖/翻攝自碳基科技官網)萬寶投顧王榮旭表示,目前雷虎已送出 5 款無人機參與競標,搶在今年底小量出貨;此外,雷虎7月也與美國無人機 3D 列印大廠 RapidFlight 簽訂合作意向書,要在台灣設立研發生產基地。群益投顧則點名亞航,今年第一季產品組合改善,獲利恢復成長,而第二季的軍規無人機等新產品逐步出貨,營運維持高檔。無人機在現代戰爭的地位性越來越強,雖然國內的軍工股大多為內需產業,但俄烏戰爭還沒結束,中東衝突頻發,加上先前的美國國防團來台,預期軍工股仍有題材利多。
無人機國家隊2/這家小機器飛入台積電美廠巡視 卻遇上「逢中必反還不識貨」困境
「這台可以室內巡檢、定位的無人機,是靠視覺技術,利用熱影像加上AI辨識,去查有沒有漏氣漏液,是我們跟台積電合作、測試了兩年多,台積電希望我們盡速把這機器做出來,送去美國亞利桑那州,可取代巡檢的人力;比較大台的可以在戶外檢查光電、風電設備,或是橋樑檢測,最高可抗6級強風。」台灣希望創新公司執行長李志清在11日的博覽會上,開心向記者介紹他的成果。儘管風光打進護國神山台積電廠區,這家曾為台灣民眾展示多場大型無人機群飛表演的公司,才剛走出一場輿論風暴。在2022年國慶焰火晚會表演後,負責執飛的台灣希望創新公司被立委質疑使用中國高巨創新公司(EMO)製造的無人機,恐構成國安及資安疑慮,該公司百口莫辯,直到今年四月監察委員調查報告出爐,證實他們執飛時的無人機關鍵零組件,如通訊、飛控及定位晶片沒有使用中國廠牌通訊模組,才還給他們一個清白。近年來許多大型晚會都會有無人機群飛表演。(圖/總統府提供)「逢中必反,而且根本『不識貨』!」不願具名的無人機業者向CTWANT記者抱怨,「審查委員根本沒有幾個懂資安的,還拿Google來的新聞質問我!」搞得現在業者都不太敢接受媒體採訪。這事也顯示台灣無人機產業三大發展困境,就是缺乏關鍵零件,市場太小難量產,以及政治化過頭、反而專業性不足。其實行政院曾在2020年12月發函給各公務機關,要求禁用大陸廠牌資通訊產品,包含中國製無人機,但後續傳出不少「誤用」消息,除了廠商刻意隱瞞,最重要的是,「把關者」沒有辨識能力,搞不清楚到底要防哪些項目。商用無人機產業中,許多關鍵零組件,大陸廠商擁有成本優勢。(圖/翻攝自李志清臉書)業者表示,目前在全球商用無人機產業中,馬達、電池等元件,因為成本與市場規模等因素,大多仰賴大陸廠商的供應,「這些根本無關資安,為何不能用!」虎尾科大飛機工程系副教授林中彥表示,目前台灣製造無人機的技術挑戰,在航電系統與軟體調校,若資源有限,就應該著重在此開發,而其他像是無關發射資訊的機械零組件,大陸因為有大量生產的規模經濟,可降低成本,過於嚴苛的「去紅化」反而會擠壓資源。嘉義縣長翁章梁表示,一個朋友去中國買無人機花1萬多元,但同規格的在台灣訂做可能要6萬多,「目前商用的確拼不過大疆,因為他相關產業鏈很完整,台灣市場很小,很多零件沒有生產,所以必須一起發展起來。」這也是他們為何要打造嘉義的產業聚落,並引來更多國際買家,把市場做大,才能降低成本。前總統蔡英文也很關注無人機產業。(圖/黃鵬杰攝)不願具名的業者也向CTWANT記者透露,去年國防部的「軍用商規」無人機的案子,讓民間企業研發競標,重點是要「自製」以擺脫紅色供應鏈,原本是採「技術標」,但因很多關鍵零件難以取得、製造成本與軟體整合等問題,為了趕在前總統蔡英文執政時期完成,準備與驗證的時間很短,大家忙到昏天暗地,但有些廠商根本做不出來,有的甚至拿中國製造的商品來改機,「最誇張的是,高層還為了特定廠商,不斷降低門檻標準,是把認真做事的廠商當陪考的嗎?」一名無人機整合業者向CTWANT記者表示,台灣目前最大問題就是「各做各」,雖然可以做整機,但各種關鍵零件仍不夠強大,很多業者、頂尖大學學者不願加入,覺得市場太小也拿不出漂亮薪水去吸引人才,無法長期投入研究,導致無人機業者大多是中小企業,賺不到錢、多在燃燒熱情,「若政府有心要扶植這塊產業,必須從態度做起,最重要的就是持續投入、尊重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