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政黨
」 法國 總理 馬克宏 Robert Fico 費佐馬克宏宣布73歲巴尼耶擔任總理 11萬人上街抗議「開民主倒車」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國民議會改選後近60天,宣布73歲的右派共和黨資深老將巴尼耶擔任法國新任總理,而後全國爆發150場示威,11萬人走上街頭,抗議總統馬克宏的決定,指責他「開民主倒車」,忽視國會第一大勢力的聲音。法國總統馬克宏在國民議會改選後近60天,於9月5日宣布,不接受國會最大勢力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NFP)推舉的人選,而是選擇73歲的右派共和黨資深老將巴尼耶擔任總理,這一決定引發了左翼陣營及其支持者的強烈不滿。極右翼全國集會(RN)領導人喬丹·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警告說,巴尼耶也受到他的政黨的「監視」;巴德拉在香檳地區沙隆博覽會上發表講話,呼籲總理將政黨的優先事項納入其議程,特別是國家安全和移民方面。7日時,法國全國各地響應號召,爆發大規模抗議行動,全國共爆發150場示威。抗議活動最初是由青年組織發起的,後來得到了組成新人民陣線(NFP)聯盟的大多數左翼政黨的支持。歐盟最大政黨不屈法國黨的領導人也參加了在巴黎舉行的集會,而共產黨和生態學家黨的其他成員也敦促他們的支持者參加集會。巴黎的抗議人群聚集在巴士底廣場,隨後向民族廣場進發。遊行隊伍中,人們揮舞著不屈法國、巴勒斯坦和彩虹旗幟,高舉標語,要求「馬克宏下台」、「尊重選舉結果」、「開民主倒車」。示威者以年輕人和學生為主,也有不少退休人士加入。根據不屈法國(LFI)提供的數據,約30萬人參與全國抗議活動,僅巴黎就有16萬人。不過法國內政部稍晚公布的數字顯示,全國實際動員了11萬人,巴黎的遊行人數為2萬6千人。雖然示威者對馬克宏不接受國會最大勢力的總理人選感到憤怒,但根據法國憲法,總統有權自行選擇總理,傳統上只是會考慮國會多數黨的意見。
英國大選出口民調估工黨贏得410席 有望「終結保守黨」14年執政
英國於4日舉行五年一度的國會大選,投票於當地時間晚上10點(台灣時間5日上午5點)結束,根據出口民調(Exit Poll),預計此次投票率達7成,中間偏左的在野黨工黨(Labour)預計贏得650個席位中的410席,有望取代執政14年的保守黨(Conservative)。根據英國當地媒體《BBC》的報導,出口民調顯示,工黨贏得410席,保守黨131席,自由民主黨61席,右翼民粹主義的英國改革黨獲得13席,支持蘇格蘭獨立的蘇格蘭民族黨獲得10席,綠黨預計有2席。如果出口民調的預測正確,工黨黨魁凱爾斯塔默爵士(Sir Keir Rodney Starmer)領導的中左翼政黨,將在保守黨領導的右翼政府執政14年後,以多數票重新掌權,而2015年才進入議會的前首席檢察官凱爾斯塔默將於週五,在白金漢宮會見國王後,成為新任英國首相,同時現任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領導的保守黨遭遇歷史性挫敗。報導中指出,如果出口民調的結果準確,保守黨的席位將從上次選舉的365席大幅下降,創下戰後最低記錄,這次選舉結果也顯示工黨在五年內出現了驚人逆轉,因為在2019年大選中,工黨僅獲得202席,創下自1935年以來的最差表現。報導也提到,出口民調是由益普索(Ipsos)為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國獨立電視台(ITV)和天空電視台(Sky)進行,取樣自英國全境130多個投票所,涵蓋約2萬名選民。民調工作人員在投票所外請選民在複製選票上勾選他們支持的候選人,然後由專家團隊分析現況並比對特定選區的歷史資料。出口民調並非官方結果,但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從投票後續結果可以證明出口民調越來越準確,目前英國正進入確認正式結果的過程,各選區的選舉官員正忙著計票,並將於當地時間的晚間公佈結果。
法極右派國會當家恐還有變數 歐洲股匯不跌反漲
法國總統馬克宏解散國會改選的政治豪賭慘輸,在30日舉行的國會首輪選舉,極右翼國民聯盟(RN)得票率衝第一遙遙領先,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聯盟落居第三。但RN的領先幅度不及民調,歐洲股匯不跌反漲,歐元升至兩周高點。法國內政部1日公布國會首輪選舉正式結果,極右派領袖勒朋(Marine Le Pen)帶領的國民聯盟贏得33%選票;左派聯盟新人民陣線(NFP)以28%得票率居次;馬克宏領軍的中間派聯盟慘敗,僅獲20%支持排第三。法國極右派勢力在國會改選首輪投票贏得歷史性勝利,雖在意料之中,但分析師也提到,國民聯盟的領先幅度不如預期。選前民調顯示,RN可望在國會取得絕對多數優勢。第二輪決選預定7日7日舉行,RN欲在國民議會577席中過半,至少須拿下289席。但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及左翼聯盟,預料可能在決選操作棄保以阻止極右派掌權,例如部分選區考慮不推派候選人。分析師認為極右派能否在國會過半仍有變數,反倒推升歐元走勢。 城市指數(City Index)資深市場分析師辛柯塔(Fiona Cincotta)指出,國民聯盟領先幅度遜於部分民調所示,因而助歐元開高。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外匯策略部門主管佛雷(Jane Foley)表示,左翼政黨已示意要撤換在首輪投票落後的候選人,以免決選時選票被瓜分,這應能阻礙極右派在國會贏得絕對多數。佛雷指出,這讓投資人在周一開盤鬆一口氣,然由於法國政局仍有高度不確定性,市場可能依舊戒慎恐懼。1日歐元上漲0.4%,來到兌1.0759美元的約兩周高點。自法國極右派在6月上旬的歐洲議會選舉壓倒性勝出,歐元兌美元挫跌1.2%,這也逼得馬克宏走提前大選的險棋,結果落得慘敗下場。法國股市同步攀高,CAC 40指數一度勁揚近3%,一掃上周五(30日)收在逾五個月低點的陰霾 。在法股領漲下,泛歐STOXX 600指數上揚0.6%,終結連續四個交易日收黑頹勢。
反對極右翼勢力崛起 法國25萬人走上街頭
在上周的歐洲議會選舉中,法國極右翼「國民聯盟」以32%得票率遙遙領先法國總統馬克宏的復興黨,促使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大選。然而眼見選舉日程漸近,極右翼仍占優勢,至少25萬人15日在法國各大工會及左翼政黨號召下走上街頭,反對極右翼崛起。法國議會選舉首輪投票落在6月30日,第二輪則是7月7日。據民調機構Elabe近日針對1502名選民進行的民調顯示,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領導的國民聯盟預料將以31%得票率在首輪選舉勝出,左翼政黨聯盟將獲28%選票,馬克宏的政黨則將以18%得票率排名第3。此外,72%選民認為,馬克宏是他所在陣營競選的障礙。為阻止國民聯盟再獲勝,法國左翼政黨14日宣布組成政治聯盟「新人民陣線(NFP)」,合力迎戰議會選舉。法國左翼和各大工會也在15日號召民眾上街,呼籲掀起一場「全民浪潮」。據法國內政部統計,全法約25萬人參加了15日的反對極右大遊行,巴黎遊行隊伍更多達7.5萬人,現場部署2.1萬名警察和憲兵維持秩序。儘管天氣多雨多風,但那些擔心此次議會選舉將產生法國自二戰以來第1個極右翼政府的民眾仍無懼風雨選擇站出來,高舉寫著「人人自由、人人平等、人人博愛」的法國國家座右銘標語牌。示威者表示,他們擔心極右勢力再獲勝,致使瑪琳.雷朋的門徒、國民聯盟黨魁巴德拉(Jordan Bardella)入主總理府,與馬克宏「共治」的局面出現。就連法國前總統歐蘭德(Francois Hollande)15日也突然宣布重返政壇,將代表「新人民陣線」出征議會選舉。歐蘭德表示,「在特殊情況下作出了特殊決定,我並不是為自己尋求任何東西。我只是想提供服務。」歐蘭德表示自己支持新成立的左翼聯盟,「我們必須盡一切努力,確保極右翼分子不會在法國掌權」。不過,法新社指出,15日的反極右大遊行人數,遠低於2002年5月1日的人潮。當年,瑪琳.雷朋在第2輪總統選舉獲得參選資格後,有超過100萬人示威。
斯洛伐克總理逃過死劫「最快月底重掌職務」 費佐痛批:外國勢力勾結反對派煽動仇恨
政治立場較親中俄的斯洛伐克59歲總理費佐(Robert Fico)5月15日在漢德洛瓦鎮(Handlová)的1棟文化中心外對支持者發表演說時,遭到1名71歲的男詩人辛圖拉(Juraj Cintula)刺殺,導致身中數槍後一度生命垂危。如今正在養傷的他,也於5日在Facebook上傳了一段預錄的影片稱,他最快可能會在6月底奇蹟般地重返工作崗位,同時他更指責反對派煽動仇恨,激發了這起刺殺事件。據半島電視台的報導,在歐洲議會選舉(Elections to the European Parliament)即將於6日至9日展開之際,費佐在他的Facebook上傳了一段預先錄製的演講,表示這次襲擊對他的健康造成了嚴重傷害,「如果我能在幾週內重返工作崗位,那將是一個小奇蹟」,他也承諾最快可能會在6月底或7月初重掌總理職務,並表示他已原諒了襲擊者,且心中「毫無怨恨」,因此預計不會對嫌犯採取法律行動。儘管如此,費佐還是猛烈抨擊了斯洛伐克的反對派人士:「很明顯,他(辛圖拉)只是邪惡和政治仇恨的信差。」費佐也直指,他對俄羅斯及俄烏戰爭的看法與歐洲主流輿論截然不同,這導致他成為受害者。他還批評反對派,以及由美國猶太裔金融家索羅斯(George Soros)等外國勢力資助的反政府媒體和政治性非政府組織,試圖在刺殺事件後,淡化刺客與他們之間的關係,並謊稱費佐的傷勢其實不嚴重。報導補充,費佐和他的左翼政黨「方向-社會民主黨」(SMER),在去年以親俄、反美的立場贏得了斯洛伐克9月30日的國民議會選舉,他也在選前承諾,將停止向烏克蘭供應武器,僅保留人道主義援助,並盡力啟動俄烏和談,同時他還指控烏克蘭的亞速營(Azov Brigade)是一個極右翼法西斯組織,這導致美國和其他歐盟成員國擔憂費佐將領導自己的國家進一步遠離西方主流的政治立場。
斯洛伐克總理遭暗殺命危!內政部長籲停止仇恨言論:我們正處於內戰邊緣
政治立場較親中俄的斯洛伐克59歲總理費佐(Robert Fico),昨(15日)在漢德洛瓦鎮(Handlová)的1棟文化中心外發表演說時,遭到1名71歲的男子暗殺,導致身中數槍後生命垂危。對此,費佐的政治對手、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Zuzana Čaputová)也在電視上大聲疾呼:「我們所目睹的仇恨言論必須停止。拜託,讓我們停下來吧!」而內政部長埃什托克(Matúš Šutaj Eštok)更是直言:「我想呼籲公眾、記者和所有政客停止散播仇恨,因為我們正處於內戰邊緣!」綜合衛報及POLITICO的報導,4度擔任斯洛伐克總理的資深政治家、斯洛伐克民粹主義總理費佐,非常擅於用語言攻擊媒體、非政府組織和檢察官,但此舉也招來更極端的仇恨言論及政治輿論針對。其反對者指控他效仿鄰國匈牙利的總理奧班(Orbán Viktor),試圖破壞民主制衡並鞏固自己的權力,包括廢除專注於高層腐敗的特別檢察官辦公室,以及通過立法將每年接受超過5000歐元國際資金的民間團體標記為「外國支持組織」,不過其支持者則認為,費佐此舉是在圍堵歐美煽動的顏色革命。匈牙利總理奧班(Orbán Viktor)。(圖/達志/美聯社)費佐和他的左翼政黨「方向-社會民主黨」(SMER)去年以親俄、反美的立場贏得了斯洛伐克9月30日的國民議會選舉後,讓其他歐盟成員國擔憂,費佐將領導自己的國家進一步遠離西方主流的政治立場。國內批評人士則指出,在費佐的領導下,斯洛伐克的政治局勢變得越來越激進和兩極分化。而POLITICO也直指,就是這種政治兩極化導致費佐遭到暗殺。回顧費佐的一生,出身勞動階級的他,從小在斯洛伐克西部小鎮托波爾恰尼(Topoľčany)長大,3歲時經歷了蘇聯坦克鎮壓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化運動的布拉格之春(Pražská jar),接著在求學階段因研究死刑而獲得博士學位,並在大學畢業後工作於斯洛伐克國家科學院和法律研究所,直到1987年才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但隨著柏林圍牆的倒塌、終結捷克斯洛伐克共產主義統治的天鵝絨革命爆發,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分裂為2個國家,費佐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資本主義時代,並為他提供了商業和政治機會。更重要的是,他切斷了與垮台共產主義政權的任何聯繫,加入了斯洛伐克共產黨演變而來的民主左派黨(SDL),接著又在1999年創立新黨派SMER。費佐在2006年首次執政,與人民黨-民主斯洛伐克運動(HZDS),以及斯洛伐克民族黨(SNS)組成聯合政府,但在2010年的選舉過後,因HZDS失去了所有席次而短暫下野。2012年,費佐推動社民黨向聯合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獲得通過,提前大選,並成功組建自1993年斯洛伐克獨立以來首個多數黨政府。2018年2月25日,斯洛伐克調查記者庫西亞克(Ján Kuciak)與其未婚妻庫什尼洛娃(Martina Kušnírová)被發現在家中遭槍擊身亡,警方懷疑這名記者是因為調查政府與「黑手黨」的聯繫而慘遭毒手,引發軒然大波。於是費佐在同年3月15日,向總統遞交辭呈,宣布辭去總理職務。下台後,費佐和他的政治盟友,包括部長、議員、寡頭、法官、高級警察和情報官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腐敗及濫用權力之調查,儘管這些指控後來被撤銷。 直到2023年國會大選費佐又東山再起,並在勝選後明確指出,他會停止向烏克蘭供應武器,僅保留人道主義援助,並盡力啟動俄烏和談,同時指控烏克蘭的亞速營(Azov Brigade)是一個極右翼法西斯組織。此外,他還支持奧班政府領導下的匈牙利,以及他在俄烏戰爭上的立場,「他把匈牙利放在第1位,這應該是政治家的主要角色,服務選民和國家利益。」斯洛伐克自由派總統、前人權律師及活動家查普托娃(Zuzana Čaputová)。(圖/達志/美聯社)同時費佐也是反LGBT社群,以及新冠疫情期間,反對戴口罩和反疫苗接種運動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還將該國的自由派總統、前人權律師及活動家查普托娃,稱為「美國傀儡」,並指責反對派人士和非政府組織,是聽從美國猶太裔金融家索羅斯(George Soros)指示的顏色革命團體。對此,德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尼奇(Milan Nič)曾在去年大選前不久指出:「費佐借鑒了川普的舉措,會做需要做的事、說需要說的話,聽取左右兩派的意見,並跟川普一樣非常擅長將自己定位為反建制。」然而,POLITICO也分析,就是這種川普式的仇恨言論及隨之而來的政治兩極化導致費佐遭到暗殺。來自費佐政黨SMER的親俄議員布拉哈(Ľubos Blaha)事後也在議會上向反對派喊話,「因為你們的仇恨煽動,總理今天正在為自己的生命而戰。」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則在電視上發表聲明指出:「對總理的攻擊,同時也是對民主的攻擊。任何暴力都是不可接受的。我們所目睹的仇恨言論必須停止。拜託,讓我們停下來吧!」在暗殺事件發生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內政部長埃什托克更呼籲停止暴力語言,以及在社交媒體上的互相攻擊, 「我想呼籲公眾、記者和所有政客停止散播仇恨,因為我們正處於內戰邊緣。」
親俄斯洛伐克總理遭暗殺!「身中數槍」生命垂危 澤倫斯基回應了
政治立場較親中俄的斯洛伐克59歲總理費佐(Robert Fico),昨(15日)在首都布拉迪斯拉瓦(Bratislava)東北約144公里的漢德洛瓦鎮(Handlová)上,於1棟文化中心外對支持者發表演說時,遭到1名71歲的男子刺殺,導致身中數槍後生命垂危,目前仍未脫離險境。據CBS News的報導,斯洛伐克國防部長卡利納(Robert Kalina)在費佐接受緊急手術的醫院外告訴記者,當時總理剛參加完一場政府會議,目前腹部中彈數小時後仍在接受治療,手術尚未完成,且他的狀況「極其嚴重」。內政部長埃斯托克(Matus Sutaj Estok)則向記者透露,1名71歲的嫌犯在現場遭到逮捕後已被拘留,初步調查發現其暗殺企圖帶有「明顯的政治動機」。外交部長布拉納爾(Juraj Blanár)也在社群媒體的貼文中定調,這就是1起暗殺事件。斯洛伐克國防部長卡利納(左)及內政部長埃斯托克(右)。(圖/達志/美聯社)斯洛伐克政府則補充,漢德洛瓦鎮的1棟文化中心外當下至少傳出4聲槍響,且由於費佐傷勢嚴重,他中彈後先是被抬上車,接著又被直升機轉送往鄰近的斯洛伐克中部主要城市班斯卡-比斯特里察(Banská Bystrica)的1家地區醫院,而非直送首都布拉迪斯拉瓦。另根據斯洛伐克通訊社(TASR)的報導稱,與總理同黨的議會副議長布拉哈(Lubos Blaha)也在議會會議上證實了此一事件,並宣布國民議會暫時休會,直至另行通知。據悉,目前沒有傳出其他嫌犯在逃的消息,也沒有媒體透露71歲男子之所以暗殺這位4度擔任斯洛伐克總理的資深政治家的具體動機。政治立場較親中俄的費佐曾在2016年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克林姆林宮會晤。(圖/達志/美聯社)報導補充,費佐和他的左翼政黨「方向-社會民主黨」(SMER)去年以親俄、反美的立場贏得了斯洛伐克9月30日的國民議會選舉,導致其他歐盟成員國擔憂費佐將領導自己的國家進一步遠離西方主流的政治立場。如今這起槍擊事件發生在歐洲議會選舉前3週,時機點相當敏感。對此,費佐的政治對手、斯洛伐克總統查普托娃(Zuzana Čaputová)則在電視上發表聲明指出:「對總理的攻擊,同時也是對民主的攻擊。任何暴力都是不可接受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表示,他對這起攻擊事件感到震驚,「吉兒(Jill Biden,拜登妻子)和我正在祈禱他早日康復,我們的心與他的家人,以及斯洛伐克的人民同在,並譴責這種可怕的暴力行為。我們的大使館正在與斯洛伐克政府保持密切聯繫,準備隨時提供協助。」斯洛伐克班斯卡-比斯特里察(Banská Bystrica)的1家地區醫院外停滿警車。(圖/達志/美聯社)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則發貼文表示:「我強烈譴責針對斯洛伐克總理費佐的卑鄙攻擊。這種暴力行為在我們的社會中沒有立足之地,會破壞民主,而民主是我們最寶貴的共同利益。」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費佐曾公開反對西方國家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還是發聲譴責了這起暗殺事件,「我們強烈譴責這種針對鄰國及夥伴政府領袖的暴力行為。」
法國史上最排外法案通過!32省抵制新移民法 馬克宏再陷政治危機
法國國會昨(20日)通過了史上最「仇外」的移民法案,以「復興黨」(Renaissance)為首的執政聯盟為獲足夠票數,與傳統右派「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及極右派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妥協,限縮合法移民多項津貼,此舉不僅引發黨內不滿,更有1/3、32個左派執政的地方政府拒絕遵守法案的部分措施,左翼人士也批評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政府屈服於極右翼的壓力。但民調顯示,有7成受訪者支持新法。綜合BBC、《法蘭西24》的報導,法國國民議會(Assemblée nationale)在歷經18個月的反覆激烈辯論後,於昨深夜以349票贊成、186票反對,壓倒性通過這項極具爭議性的移民法案,以減少非法移民的湧入。投票過程中不但左派聯盟反對,連執政聯盟黨團內政治色彩偏左的成員,也拒絕和支持法案的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所領導的國民聯盟站在同一陣線。251位執政聯盟議員最終有59人棄權或投下反對,衛生部長羅梭(Aurelien Rousseau)更為此辭去職務,甚至連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長雷托洛(Sylvie Retailleau),以及住房部長韋格列特(Patrice Vergriete)都會見了總理博恩(Elisabeth Borne),放話他們可能也會辭職。而勒朋對修訂後的法案則表示歡迎,並稱其為極右翼的「意識形態勝利」。面對排山倒海的反對聲浪,馬克宏20日接受法國電視5台(France 5)專訪時也為上述爭議性的移民改革辯護,聲稱「這是我們需要的護盾」,並坦承法案是「妥協的產物」,有不完美之處,但仍守住共和精神。執政聯盟為了在國會取得足夠票數,在許多法條上都與共和黨及國民聯盟妥協。法國長久以來都以移民大國、「庇護之地」自居,然而極右派與部分右派主張的「國民優先」(préférence nationale)意識形態,即把資源留給法國公民或正式居留者,卻逐漸在治安敗壞和貧富差距加劇後,成功被排外主義者翻轉為主流輿論。根據法國市場研究機構CSA為歐洲一台(Europe 1)等媒體做的民調也顯示,有71%的受訪者贊成在就業、居住、社會與家庭補助上,以「國民優先」。對此,歐洲議會左翼黨團主席歐布瑞(Manon Aubry)20日在X平台上發文怒批該法案為「法國史上最仇外法案」。另有至少32個左派執政的省份也在當天宣布拒絕遵守移民法中限縮福利的措施,表示在補助上,不該有「國民優先」意識形態,合法外籍人士應和法國公民享有同等權利。
法財長「不務正業」出版情色小說挨轟 經濟事務女國務秘書長還登上花花公子
法國目前因為退休年齡改革及通脹問題持續動盪,未料法國財政暨經濟部長勒麥爾(BrunoLe Maire)近日推出的新小說,內容有一段引情色描繪,在法國引起不小的轟動。54歲的勒麥爾自2017年就擔任財政暨經濟部長至今,他身兼作家,有10多本著作,最新的小說描繪其中一名男主角與一名女子交媾的過程。54歲的勒麥爾自2017年就擔任財政暨經濟部長至今,他身兼作家,有10多本著作,最新的小說名為《美國賦格曲》(Fugue Americaine,暫譯)其中一頁,卻在社群媒體上引發網友嘲諷並散播,原來內容以相當情色和露骨的字眼描繪書中一名男主角與一名女子交媾的過程。巧的是,小說在4月27日發行後,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就在隔天調降法國的債務評級至AA-,由於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強行推動退休制度改革引爆民怨,各地展開大罷工,致使全國陷入紛亂,這樣的「時機點巧合」,也讓在野的政黨紛紛撿到槍來抨擊馬克宏政府。負責社會經濟事務的國務秘書席亞帕剛登上《花花公子》雜誌法國版4月至6月號封面,雖然並未裸露,但仍招來輿論對馬克宏政府的質疑。像是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LFI)國會議員魯芬(Francois Ruffin)就表示,勒麥爾不該在法國人民「極度擔心通貨膨脹」時,花費「任何一分鐘、一小時、一周時間來寫書」。不過《法新社》則是引述勒麥爾的說法,「如果只有政治,沒有文學和浪漫創作賦予的自由,光有政治是不夠的」,勒麥爾過去4年寫了5本書,他認為寫作和政務對他一點都不衝突。勒麥爾甚至在推特上表示,每個人都有紓壓的方式,「有些人去博物館、看電影、聽音樂會、看足球賽。也有人是做園藝或健行,至於我,則是寫作」。除了勒麥爾的新書引發爭議,負責社會經濟事務的國務秘書席亞帕(Marlene Schiappa)才剛登上《花花公子》(Playboy)雜誌法國版4月至6月號封面,雖然並未裸露,但仍招來輿論對馬克宏政府的質疑。勒麥爾甚至在推特上表示,每個人都有紓壓的方式,「有些人去博物館、看電影、聽音樂會、看足球賽。也有人是做園藝或健行,至於我,則是寫作」。(圖/翻攝自推特)
西班牙警員用肉體換情資 男警誘6女上床政府挨轟不道德
電影無間道劇情中,警方和黑道為了滲透深入組織內,各派出臥底,沒想到這類似情節竟發生在西班牙的警察身上,加泰隆尼亞媒體就爆料,當地警方為了打擊極端左派與環保團體,不惜派臥底與相關團體人士發生性關係,以贏取對方信任並獲得情資,消息曝光後立刻引爆輿論抨擊。根據加泰隆尼亞媒體La Directa報導,一名化名為丹尼爾.耶南德茲(Daniel Hernandez)的警員從2020年以來,與巴塞隆納的極左派運動組織多名成員發生性關係,報導還指出,這名臥底警察為了其中一個案例,還維持近一年的親密關係。不過臥底的事件一曝光,就有6名女性投訴臥底警員,指控他性侵。她們聲稱是受騙才和警員發生性關係。根據《法新社》引述其中一名女性的委任律師沙拉薩(Mireia Salazar)的說法,投訴的目的「是要了解這些行為有多過分,依我們來看,這種做法根本於法無據」。耶南德茲案引發西班牙國內眾怒,其中,主張從西班牙獨立的加泰隆尼亞左翼共和黨(ERC)議員魯菲安(Gabriel Rufian),在國會辯論期間就質問總理桑傑士(PedroSanchez),「你們的道德底線究竟在哪」。他認為警方此舉「不僅威脅政治自由、意識形態自由,而且似乎也威脅性自由」。除此之外,聯合政府中的小型左翼政黨「我們可以」(Podemos)同樣批評警方作法,該黨的平權事務負責人羅德里格斯(Angela Rodriguez)指出,「這是對女性的暴力」。除了這起男警當臥底的醜聞曝光,環保團體「反抗滅絕」(ExtinctionRebellion)的馬德里分部上週也指控,有一名女警員「至少與一位組織成員發生性關係」,外界認為,整起醜聞恐會造成西班牙國內的動盪。西班牙版男警誘6女上床騙取左派情資,引爆政治危機。(圖/翻攝自推特)
西班牙通過爭議性「跨性別法案」 16歲公民即可「自由變更身分證性別」
西班牙國會於當地時間16日投票通過一項跨性別法案,允許所有年滿16歲者在只須聲明的情況下,即可變更身分證上登記的性別。不過,類似措施先前已在其他歐洲國家引起極大爭議。據西班牙《世界報》(El Mundo)的報導,西班牙國會以191票贊成、60票反對及91票棄權通過跨性別法案,意味著該國將承認所謂的「性別自決」,即一位16歲公民,無須像以往一樣出示醫學報告證明自己有「性別不安」(genderdysphoria),並進行2年的賀爾蒙治療,僅靠聲明即可在其國民身份證(DNI)上變更性別。此外,新法還規定,14至15歲公民在雙親或法律監護人的同意下,也可申請變更身分證上的性別。12至13歲者則須獲得法官的同意。未滿12歲的跨性別兒童則可以改名,並要求學校根據其性別認同予以對待,但他們尚未合法地改變性別。該跨性別法案是西班牙平等部推動的旗艦法案,部長由激進左翼政黨「我們可以」(Podemos)代表出任,這個黨是社會黨領導的聯合政府當中較小盟黨。西班牙平等部部長孟蒂羅(Irene Montero)在法案表決前告訴國會議員:「這是本屆國會最重要法案之一,我們已向前跨出巨大一步。這項法案承認跨性別人士自我決定性別的權利,讓他們不再被視為病態。跨性別者不是病人,他們就是一般人。」不過,西班牙極右翼政黨「呼聲」(Vox)、保守主義政黨「人民黨」(Partido Popular)皆痛批此法「混淆了權利與慾望,是跨性別的破碎化,將導致變更為女性的生理男性人數暴增,並給兒童和青少年帶來痛苦和折磨。」此外,女權主義者也呼籲孟蒂羅部長辭職,並高喊著「女權不可出售」。報導稱,丹麥在2014年成為這類立法的先驅,但部分已實施類似跨性別法案的歐洲國家近幾年卻逆轉了此類立法。其中,瑞典與芬蘭已重新祭出限制,英國國會1月也封殺了蘇格蘭一項類似西班牙的跨性別權利法案。
西班牙醫護員上街罷工 指控當局損壞醫療服務
15日,西班牙上萬名醫護人員聚集在馬德里街頭進行示威,他們高喊「削減公共衛生是犯罪!」指控當局破壞公共醫療體系。據悉,當地醫院一直都人手不足,自疫情爆發後狀況更嚴重,因此近幾年來馬德里自治區政府持續受到抨擊。有醫生直指,問題出在「政府不讓我們給病人適當的護理!」對此自治區主席阿尤索否認,並反控左翼政黨以此削弱地方政府。
極右翼梅洛尼正式獲任義大利總理 內閣名單陸續公布!喬捷堤成經濟部長
極右翼「義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 Italy)在9月25日奪得歷史性勝選後,45歲的黨魁梅洛尼(Giorgia Meloni)及其他右翼盟友籌組的新政府談判終於落幕,梅洛尼也於當地時間21日獲任為新總理,成為義大利史上首位女性政府領導人。據BBC、《法新社》的報導,經常被冠上「新法西斯主義者」(neo-fascist),主打民族主義、保守主義、反同婚、反移民、反歐盟的「義大利兄弟黨」在上個月的全國大選中囊括逾25%的選票,遙遙領先左翼政黨「民主黨」的19%。而梅洛尼這次也以「上帝、國家和家庭」為競選口號,成為義大利史上首位女總理,是繼100年前的法西斯獨裁強人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之後,政治光譜最極右翼的總理。但「義大利兄弟黨」並無執政經驗,預期將與薩爾維尼(MatteoSalvini)領導的「聯盟黨」(League)、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的「前進黨」(Forza Italia)分享權利組建聯合政府。同時還將應對國內飆升的通膨和能源價格,以及與布魯塞爾尷尬的關係。由於義大利為歐元區(Eurozone)第3大經濟體,因此梅洛尼的上任對義大利本身和歐盟來說都有重大的歷史性意義。「義大利兄弟黨」的盟友,「聯盟黨」和「前進黨」都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有著密切的聯繫。現年85歲的前總理貝魯斯柯尼於上周聲稱,普丁是因北約東擴而「被迫」入侵烏克蘭,而薩爾維尼則曾公開質疑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在經歷2天的跨黨派會談後,義大利總統馬達雷拉(Sergio Mattarella)正式授命梅洛尼籌組新政府,她即將陸續公布內閣名單,部長們則會在隔天宣誓就職。目前曾效力前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政府的喬捷堤(Giancarlo Giorgetti)被任命為經濟部長。曾任歐洲央行總裁,並在2012年因拯救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而享負盛名的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因為提出的經濟政策得不到執政聯盟成員全面支持而斷然請辭,因此9月25日義大利提前舉行大選。德拉吉稍早也利用他在歐洲政治舞台的最後一天、即20至21日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峰會,提醒其他歐洲領導人以及極右派繼任者,團結的歐洲才是他們的「指路明燈」。
歐盟解體前兆?波蘭、匈牙利、瑞典極端主義崛起 墨索里尼後最極右翼總理將入主義大利
義大利於當地時間25日舉行國會大選,民調顯示,極右翼政黨「義大利兄弟黨」(Brothers ofItaly)黨魁梅洛尼(Giorgia Meloni)的支持度遙遙領先左翼政黨「民主黨」(Partito Democratico)的雷塔(Enrico Letta),可望與其他右翼政黨組成執政聯盟,迎來二戰後第一個由極右翼領導的義大利政府,並將歐洲懷疑論及民粹主義帶到歐洲的心臟地帶,對此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揚言歐盟有許多「工具」可以應付此種「困難的方向」(difficult direction),預料義大利新政府未來將與布魯塞爾當局發生更多衝突。據英國BBC的報導,曾任歐洲央行總裁的義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因為提出的經濟政策得不到執政聯盟成員全面支持而斷然請辭,因此義大利提前舉行大選。外界預期「義大利兄弟黨」將在25日的選舉中出線成為國會最大黨,與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領導的「聯盟黨」(League)、前總理貝魯斯柯尼(Silvio Berlusconi)的「前進黨」(Forza Italia)分享權利組聯合政府。根據Consorzio Opinio Italia的民調數據顯示,經常被冠上「新法西斯主義者」(neo-fascist),主打民族主義、保守主義、反同婚、反移民、反歐盟的「義大利兄弟黨」預計將囊括逾25%的選票,遙遙領先左翼政黨「民主黨」的19%。而義大利兄弟黨的45歲黨魁梅洛尼這次也以「上帝、國家和家庭」為競選口號,有望成為義大利史上首位女總理,是繼100年前的法西斯獨裁強人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之後,政治光譜最極右翼的總理。「義大利兄弟黨」的盟友,「聯盟黨」和「前進黨」都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有著密切的聯繫。現年85歲的前總理貝魯斯柯尼於上周聲稱,普丁是因北約東擴而「被迫」入侵烏克蘭,而薩爾維尼則曾公開質疑西方對莫斯科的制裁。同樣與普丁關係密切的匈牙利極右翼總理奧班(Orbán Viktor)的政治主任也很快就祝賀意大利的右翼政黨:「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有共同願景和一起應對歐洲艱難挑戰的朋友。」先前歐洲議會15日才通過決議,認定匈牙利「不再是完全民主國家」,縱使該國總理奧班完全是由民選產生,被外界解讀歐盟正試圖在內部製造一個有利於西方的「政治正確」氛圍。22日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更揚言歐盟有許多「工具」可以應付「義大利選舉」此種「困難的方向」(difficult direction),她還同時點名匈牙利和波蘭的極右翼勢力。同時瑞典的反移民立場極右派也在稍早9月中的大選中勝出。義大利右翼和民族主義民眾將馮德萊恩的論調理解為,如果歐盟成員國選出對布魯塞爾當局不太友好的政客,那麼歐盟將會對其實施制裁,甚至將其歸類為專制國家,如同匈牙利的處境,因此馮德萊恩的言論無疑是火上澆油。由於俄烏戰爭和隨之而來的相互制裁,歐洲各國正面臨能源、債務、難民、匯率等多重危機,大規模極左極右派遊行,以及罷工活動此起彼落,目前又有越來越多的民選政府往極右派靠攏,恐讓疑歐、反北約情緒在歐陸持續蔓延。
法國選舉馬克宏喪失國會控制權 執政之路受打擊?
法國國會下議院「國民議會」第二輪投票結果20日出爐,馬克宏總統領導的中間派聯盟雖保住第一大黨地位,但議席未能過半,喪失對國會的控制權。梅蘭雄領軍的左翼聯盟則成為國會第二大勢力,瑪琳.雷朋率領的極右翼「國民聯盟」(RN)躋身第三大黨團。這意味著,馬克宏在接下來5年的執政之路,將大受掣肘,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內政上,可能影響他繼續扮演歐盟領軍人物的角色。據官方公布的結果,在全部577個議席當中,馬克宏的「同在聯盟」(Ensemble)取得245席,距離過半所需的289席,少了44席。在2017年上屆大選時,馬克宏領導以「共和前進黨」為首的聯盟一舉奪得350席,相較之下,這次大掉105席。執政黨陣營多位要角也在選舉中失利,其中包括現任國民議會議長費朗,另有3名部長級官員未能勝選,亦不得不離開政府。左翼「不屈法國」(LFI)領袖梅蘭雄帶領的「新民眾生態和社會聯盟」(NUPES)則獲得131席,該聯盟由LFI與社會黨、共產黨、綠黨等中左翼和左翼政黨組成,躍升為國會最大反對勢力。然而未能贏得多數,梅蘭雄的總理之夢也宣告幻滅。在總統大選中兩度輸給馬克宏的雷朋,這次打了漂亮一仗,她所率領的「國民聯盟」成為黑馬,贏得89席,寫下黨史最佳成績,議員人數翻了逾10倍,遠高於2012年僅2席、2017年僅8席。雷朋因而稱,「馬克宏的冒險之旅就要畫下句點了」。此前除了1987年法國短暫實施比例制時期,極右翼黨派從未突破組建黨團的15席門檻。另外,傳統右派共和黨保住61席,避免選前擔心的「泡沫化」危機。總理柏納警告說,分裂的國會可能形成「對國家的風險」。民調顯示,法國民眾目前最關心的是醫療保健和不斷上漲的生活成本,但馬克宏16日還出訪基輔,過於關注俄烏衝突問題,讓選民感到不滿。如今馬克宏失去對國會的控制權,將不得不在第二任期將主要精力放在內政上,在推動包括退休金改革與其他主要政黨討價還價,進而影響他繼續作為歐盟領軍人物的話語權。
上任7小時就下台 瑞典首位女首相「還有二度當選機會」
瑞典近日上演「首相之亂」,24日才剛以「瑞典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身分就職的安德森(Magdalena Andersson),因共組聯合政府的政黨意見分歧,不得不請辭並重組內閣,成為任期只有7小時的短命首相。然而,最新消息指出,瑞典各黨派將會在29日的國會投票中再次投給安德森,讓她有機會「連任」。綜合外媒報導,現年54歲的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s)黨魁安德森原先因瑞典憲法「投票未超過175席半數反對票」規定,在117票贊成,174票反對的投票結果中驚險當選。但當天下午,安德森因聯合政府提出的2022年預算被否決,反而是在野極右派政黨提出的預算案過關,導致綠黨退出聯合政府。綠黨這一舉動,也迫使安德森不得不依照憲法向國會議長諾倫(Andreas Norlen)請辭,同時解散內閣重組。不過距離安德森辭職不到24小時,她就再度被諾倫提名,諾倫更嚴厲批評綠黨領導層「未事先知會就退出聯合政府」,認為此行徑將傷害人民對議會與政治體系的信心。除再次提名安德森與批評綠黨外,諾倫更「透露」國會各黨派已放下成見,願意在下次投票中投給安德森。安德森也表示,辭職是因不願領導一個被質疑的政府,現在她已做好準備再次成為首相。然而,社會民主黨在瑞典國會總共349席中只獲得100個席位,安德森勢必要再與綠黨與其他中間、左翼政黨組成聯合政府,即使順利再度當選,可能還要繼續面對複雜的政治問題。瑞典過去就曾因預算案導致政治危機,例如在2018年的大選中因沒有政黨奪得過半數席次,各政黨又無法成功籌組聯合政府,導致瑞典在2018年9月27日到2019年1月19日,出現無人領導國家的政治危機。
斯洛維尼亞總理辭職下台 呼籲提早大選進行改革
中歐國家斯洛維尼亞在2018年8月舉行大選,由喜劇演員出身的沙雷克,率領5個左翼政黨組成聯盟,在議會共90個席次中拿下43個席次,贏得執政權。但在去年11月,其中一個左翼政黨Levica退出聯盟,造成沙雷克政府在推動的年金及健保改革陷入僵局。為解決政治僵局,沙雷克在當地時間27日宣布辭職下台,稱少數政府已無法推動關鍵改革;斯洛維尼亞目前有205萬人口,但隨著人口步入高齡化,年金與健保費用逐年上漲,對當地財政造成龐大負擔。根據沙雷克表示,「現在執政聯盟無法達成人民的期望」,並呼籲盡速舉行新的選舉。稍早,財政部長貝通塞利(Andrej Bertoncelj)也因為與衛生部長發生歧異,也宣布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