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用戶
」 電價 中油 台電 停電 天然氣中油宣布工業用戶天然氣調漲3% 半年內已調漲4次
電價調漲完補漲氣價。中油今日(31)宣布, 11月份工業用戶天然氣價調漲3%,4800多戶受影響。累計6月以來,工業氣價漲了4次,半年來漲幅49%,將近5成,幅度不小。但中油強調,調整後仍低於成本。至於以台電為首的電業用戶氣價,依據公式計算這次不調,民生用戶配合政府穩定物價政策也不動。中油從2021年起凍漲工業用戶氣價,中油一度吸收1700億元,6月解禁後補血後,吸收金額降為1300億元。但中油表示,天然氣仍大幅虧損,為適度反映部分氣源成本,因此調升11月份工業用戶氣價3%,每度漲0.3856元。一般工業用戶最新零售牌價為13.96元,從6月已來到11月已調了4次,比起5月價格高了49%。
未來電價可能續漲?經長球拋給院長決定 卓揆忙否認
國民黨立委游顥今天在立院施政總質詢,追問未來電價是否仍會繼續調漲,經濟部長郭智輝答詢時說,未來電價狀況要看整體狀況「由院長做決定」,行政院長卓榮泰則連忙澄清,政院沒有對電價漲價與否下指示,而是先經過各界討論出大原則,交給電價審議委員會,由台電經濟部做出原則性討論,做成決定,似乎不想讓外界認為,電價調漲其實是行政院長個人決定。卓揆指出,電價調整的原則是反應成本、照顧民生,穩定物價,節能減碳,台電要用不低於成本價賣給國內工業用戶,才會有比較健全的財務,但民生用電,會用更多國家政策預算設法平穩,電價審議委員會也有審慎規劃。「那明年度電價還會不會再漲價呢」?面對游顥追問,郭智輝表示,未來必需要看整體狀況,這要由院長來做決定,「我們基於院長的指示,這次民生用電部份沒漲,小商圈小生意不會受影響」,卓揆聽到這裡,似乎想要發言,但還是讓郭智輝把話說完。郭智輝說,這次本來預計調高14%,但電價審議委員決定只漲12.5%,整體有96%用電戶沒有漲價,這次漲價,台電還是不是完全可以到賺錢的狀態,還是需要立法委員協助改善台電財務情況。「所以未來是否調漲電價,還是有賴卓院長如何指示?」,游顥接著問,因為電價會不會繼續漲,攸關民眾對通朋的預期心理,這非常重要。卓揆聽到這裡,立刻插話,電價是否調漲要經過審議會討論,大家原先已經討論出幾項重要原則,將其文字化後,在審議會開會時,由經濟部與台電做原則性討論,「(政院)不是對最後結果先做指示」。聽到卓揆澄清「政院沒有對電價調漲下決定」,郭智輝似乎聽出其中的端倪,立馬接話,這次電價調漲影響通膨程度很低,只有0.03個百分比,對於CPI(物價指數)應該是非常微弱的,不會影響物價波動。此外,針對官邸被爆出2個月電費15萬元,卓榮泰今天表示,已經請台電檢查官邸所有電器用品,當中有老舊電器用品包括冷氣在內,確實相當的耗電,秘書處已經把老舊冷氣更換成新的,希望有新的節能電器用品,再加上人為更加節約用電,未來官邸用電,他會持續關心。
民生用電凍漲!工業用電卻調漲最多14% 賴正鎰:旅宿業恐怕撐不住
針對此次電價審議委員會的決議,民生電價維持凍漲,卻再度大幅調漲工業用電的電價14%。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表示,這三年來歷經四次調整電價,多數旅宿業卻不敢調整房價,只能自己吸收增加的成本,今年以來國旅市場已呈現疲軟狀態,業者的人力成本及營運管理費用不斷上升,如今再次面對電價大幅調整,恐進一步加劇經營困難,他很怕相關旅宿業若撐不住,恐怕會棄守轉售做都更,改蓋住宅大樓或商辦,間接削弱旅遊需求。賴正鎰指出,自2022年至今,工業電價已歷經三波調升,累計調幅達48%,此次若拍板進行第四波調升,工業電價累計調幅將高達68%。這不僅是對工業用戶的重大挑戰,也必然對服務業、觀光業及相關行業產生連帶影響。尤其是高耗能的飯店業,經營成本持續增加,恐對價格政策及消費者需求造成負面影響,進一步抑制國內旅遊市場的成長。他強調,國內經濟正處於復甦關鍵期,應盡量減少對企業的負面影響,以助力市場回溫。他呼籲政府在電價調整的同時,能考量對特定產業的補貼或優惠政策,協助觀光、飯店等服務業度過難關,以促進國旅發展,推動經濟持續成長。他進一步指出,根據過去幾次電價調整的經驗,飯店業的電費負擔每次都顯著增加。例如,在2022年工業電價首度調升15%後,多數飯店每月電費增加至少10至15萬元,這對於那些客房數量較多的飯店來說,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到了2023年,工業電價再次上調17%,部分大型飯店每月電費支出甚至增至近百萬元,直接侵蝕了業者的利潤空間。今年3月的電價調整後,今年十月又要對工業用戶做出高達14%的調幅,對飯店業的經營壓力可謂雪上加霜。就他了解,根據統計,2023年飯店業每月電費支出相比調漲前又增加了15至25萬元。如今,這次若再進行電價14%的上調,預計每月電費可能再增加20萬元以上,累計自2022年以來,整體電費支出增幅接近翻倍。這對於已經在疫情影響下復甦緩慢的飯店業來說,無疑是沉重的負擔,進一步抑制業者的經營意願與國內旅遊市場的復甦動能。賴正鎰再次呼籲政府,在考量電價調整的同時,應多關注觀光旅遊等高耗能服務業的承受能力,並適時提供支持與補貼,減少對業者經營的衝擊,確保產業能夠持續穩定發展。他認為綠電發電成本每度電高達4.8元以上,台電花高價去買綠電,卻要將增加的虧損成本轉嫁給全民負擔,這是不公平的,如果要漲電價的話,應該要連同民生用電一起漲,這樣才公平。他說,工業大國英國最近關閉最後一座燃煤發電廠,他呼籲政府也應該全面思考能源政策,逐年捨棄發電成本高的燃煤及天然氣,恢復使用核能發電,比如說核一及核二,核三繼續使用,並考慮讓核四恢復使用,將占比42.2%的燃煤降到20%,而核能發電能占比增加到30%,這樣才能真正穩定供電及有便宜乾淨的電源。
漲定了!工業用電約漲14% 民生用電暫凍漲
電價審議委員會30日登場,台電提報最新腹案建議「民生住宅」凍漲、工業電價約漲14%;年用電量逾50億且連兩年用電成長的「特高壓大戶」及資料中心,將沒有特殊考量,比照一般工業用戶漲14%,但上半年較去年同期衰退產業則減半調漲7%。10月新電價預計10月16日上路。經濟部次長連錦漳預計明天下午五點過後召開記者會,說明這次電價調漲方案的內容。據悉,為免立委諸公誤會經濟部將調漲電價與1千億追加減預算撥補綁在一起,以此威脅立法院,台電除會說明有無1千億的財務結構外,經濟部決將二者脫勾,仍決定10月電價要調漲。這次台電提出漲價方案以工業為主,目前工業電價為每度3.81元,仍低於應有電價每度3.95元。迄目前為止,工業電價已連續3次調整,關鍵在於產業用掉全台過半電量,占電費收入約75%。若工業可調約14%,預計一年可挹注台電財政收入約840億元,我國工業電價每度來到約4.3元,低於韓電的每度4.53元、日本工業電價每度5.17元。依電價調漲方案,這次一泵工業均調漲14%,而用電逾50億度的特高壓大戶如台積電及資料中心等,這次不再特別考慮比一般工業拉高,而是比照一般工業。而上半年與去年同期比較用電衰退5%的產業,如自行車、汽車零組件、化學製品等約3.5萬用戶,電價調幅減半,調漲7%。至於台電過去給予農漁、社福、學校等團體電價優惠,則將回歸各主管機關編列預算補貼,相關用戶電價不會有任何變動。至於新電價實施日期,由於9月30日才決定10月新電價,10月1日就上路來不及製作電價表,太過倉促,為配合產業夏季電價於10月中旬結束及台電內部調整電表設定作業等流程,傾向建議委員會給予兩周緩衝時間,16日上路。會期中若追加預算撥補台電千億預算通過,知情人士,將用於補貼民生用電,經這波工業電價調漲,雖然今年無法損益兩平,仍有800億虧損缺口,但至少明年財務結構會比較健康。
已提報修正亞鄰最低價!未來油電漲幅將擴大
未來油價、電價漲幅要擴大了!經濟部長郭智輝7月31日聲明,目前國內油價、電價是亞洲最低,很多都是政治考量補助,應要適時反映成本。中油已提報修正亞鄰最低價,擬改採均價或先扣掉鄰國政府補助後再比較,如此汽柴油價可去除緊箍咒,漲幅與次數都將加大,衝擊加油族。呼應經長適時反映成本原則,中油昨也宣布,8月天然氣價除民生外,全面予以調漲。電業天然氣價調升1%,工業用戶則取消「級距訂價」政策,除原就調升的台積電、台塑等少數大戶外,其他產業全面補漲每度0.5到3元不等。但中油強調,如此仍不足以反映氣價成本。日前一番電價、油價過低,導致台灣勞工薪資水準無法提升言論引發外界譁然。郭智輝表示,他的意思主要是中油、台電、台糖、台水員工薪資較低,應該調高,對社會經濟才會產生作用。至於電價、油價,郭智輝說,現在社會經濟改變,應適時反映一些成本。目前油價有兩道緩漲緊箍咒,一個是「亞鄰最低價」,一個是「平穩措施」。後者中油未提議要更動,前者則已向經濟部提報修正。因為光是為了要比日、韓、香港、新加坡4個鄰國低價,汽、柴油每公升即分別有1.5元、2.9元未漲足。中油已爭取幾個方案作檢討,包括改採亞鄰均價、先扣掉鄰國政府補貼後再比較等,不管採行哪一種,現行油價漲幅與次數都將增加。電價方面,10月估計暫時不漲,但明年不補貼也會擴大調幅。另為走向深度節能,經濟部預告《能源管理法》修法,要求台電等能源供應業者須公開能源銷售統計資料,以利民間與地方取用,強化節能成效。另外能源製造、進口廠商及販賣業者,如「提供不實資料」也將處罰,且金額提高最多5倍,像是現行冷氣機、電冰箱遭查能耗標示不實,就會依新法處10萬到50萬元罰款。
前5月大虧110億!中油提解除三大油氣緩漲枷鎖 汽柴油漲幅恐變大
未來油價漲幅可能變大!中油前5月大虧110億,失血嚴重,近日正式向新任經濟部長郭智輝提報,要廢除三大油氣緩漲枷鎖。包括油價拿掉「平穩措施」與「亞鄰最低價」雙緊箍咒,天然氣價則解除「工業凍漲」,以活化財務賺錢。對此經濟部表示,「平穩措施」不會拿掉,但「亞鄰最低價」確實思考調整,可能改成「亞鄰均價」, 讓中油可適度往上漲價。中油原本期望今年可損益兩平,無奈事與願違。董事長李順欽昨表示,預估前5月虧損已達110億元。今年能否止虧,需視油氣價格能否合理反映、國際油價是否持穩。現在受限亞鄰最低價吸收,對公司經營相對不利,目前負債比例高達91%,財務狀況很不好。為充當物價消波塊,今年前4月汽柴油、天然氣、桶裝瓦斯三類,中油共吸收200多億元。天然氣價方面,工業民生都實施凍漲,只能對台電調價,且不能調足,苦不堪言。自2021年6月開始,到去年底止2年半期間,統計光是工業用戶氣價就吸收1650億元。前三大受益公司是中鋼、台塑化、台積電,共少付130多億元,等於是「變相補貼」用氣。油價部分,目前有兩道緩漲機制,包括「亞鄰最低價」與「平穩措施」。前者納入日、韓、香港、新加坡4國比較,中油必須是5國中最低。後者當95無鉛零售價超過30元、32.5元、35元時,當次漲幅分別少漲1/4、2/1、3/4。這兩道緊箍咒讓中油重傷,尤其是亞鄰最低價。因為日本政府補助煉油公司凍漲汽柴油,導致以哈戰爭來,每逢國際油價飆升,國內不但不漲價還常調降。光這部分,汽油就每公升2.3元沒漲,另外平穩措施也吸收0.3元。因此重視公司盈虧的郭智輝上任後,中油這幾天已經向其報告財務狀況,並提報希望一次廢除「亞鄰最低價」、「平穩措施」、「工業凍漲」等三大油氣緩漲機制。中油表示,「平穩措施」自2019年就實施,當時有穩定物價考量,但現在整體時空環境已不同,因此爭取回復隨國際價格連動。經濟部了解中油財務壓力,但初步看,由於「平穩措施」可避免油價一次漲幅過大,沒有廢除打算。可是「亞鄰最低價」確實限制很大,所以可能把「最低價」改為「均價」。如此天花板上限可以拉高,適度讓中油調價。至於拿掉工業氣價凍漲,還要評估對製造業衝擊,目前沒有定案。
桃園近月成停電重災區 台電強調「沒一戶重複」:外力和天災占7成
桃園近月堪稱停電「重災區」,副市長蘇俊賓以數據揭示跳電戶數和頻率都在增加,認為絕非「個案」可以解釋。台電桃園區營業處指出,4至9月本就是高風險停電期,感嘆因能源議題、政黨轉替、地震和強降風雨而被放大,分析數據發現桃園近期事故外力和天災占7成,設備才僅3成,且沒有一戶是重複停電,近5年事故頻率更是持續下降,重申停電不等於缺電,直言饋線高占全國1/10,饋線數多、自然狀況也會較多。台電桃園區業務副處長陳虹吟指出,桃園近期事故停電外力因素占63%、天災因素占6%、設備因素占31%,強調每起事故停電分在不同地區,事故原因也不同,停電不等於缺電。陳虹吟說,桃園地區配電線路高達1.2萬公里,饋線更多達1109條,不僅占全國饋線數1/10,更是排名全國第二,用戶也高達130萬戶,更是全國工業用戶最多的區處,工業用電量高於民生用電很多,這些饋線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大桃園地區,線路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外物碰觸、設備不良的因素影響而造成停電,饋線數多,自然狀況也會較多。陳虹吟解釋,配電系統有安全保護機制,當系統偵測發現有任何故障或異常時,就會先啟動饋線跳脫,每條饋線約有5000戶,所以一開始會影響全饋線的用戶,戶數就比較多,但台電會迅速找出故障區間隔離修復,並先陸續轉供復電大多數用戶,並積極搶修排除故障,真的受故障影響停電較久的用戶占少數,平均1小時就能全修完復電。「近5年事故頻率持續下降!」陳虹吟透露,4至9月本就是高風險事故停電期,不成文規定要求他們隨時待命、禁止出國,就是要致力將停電影響降至最低,她感嘆,4月中起因能源議題、政黨轉替、地震和強降雨等複雜因素,導致桃園停電被放大,重申桃園地區共有132人力全天候輪值巡修,一旦接獲停電事故通報,不論颳風下雨或白日深夜,均立即派員搶修復電。陳虹吟說,桃園區處已積極進行線路巡視及強化弱點設備,除經常性維護,山區也會加強樹修、海邊加強礙子清洗,來降低事故停電外,另已依環境特性分山區、海區各編列預算,像是今年就編列1億元強化線路設備改良工程,刻正進行中,桃園區處也將持續改善線路及設備,以避免事故停電。
電價漲反跳電? 經部次長指因花蓮地震台電澄清
立委賴士葆質疑,電價才剛剛調漲,但前天(15日)台灣北部就傳出差點要大跳電,若非企業界工業用戶緊急配合發電,早已限電,但昨日桃園又有三萬戶停電,就算用全民納稅錢,幫助台電資本額從3300億、提高到5800億,再加上現在才四月份、還不算很熱,他很擔心到了七月份盛夏時節,台電要怎麼辦?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則表示,桃園停電與日前花蓮大地震有關,面對一臉不可置信、批評「又要推給花蓮和平電廠」的賴士葆,台電專案總經理徐國隆說明,桃園大停電是因為電纜故障所致,再加上饋線斷線所致。但對於「今天還會不會停電的問題」,他停了一下後表示,全台的饋線有一萬多條,如果饋線出問題,不敢保證,台電會繼續檢討,也讓賴士葆不滿,給了台電那麼多錢,還不敢保證不會停電。賴士葆追問,核三廠二號機今年就會除役,台電有何準備?陳正祺則說,那不是除役是「停機」,至於「停機」後是否還可以隨時開機的問題,能源署官員表示,核三廠機組是因為運轉執照時間到期,進入停機狀態。賴士葆追問那何時能繼續運轉?能源署表示「要看執照」,而且申請再運轉執照的時間「已經過期」,賴士葆又不可置信的問「都沒人想申請延長執照」?所以民眾給台電這麼多錢,結果官員都沒人想申請延長核三廠機組執照延長、放任民眾每天提心吊膽怕停電?賴士葆說,核二核三如果可以延役,10年能替國家節省(賺)一兆以上,錯誤能源政策比貪污還可怕,陳正祺則沒有接話,只是靜靜的聽立委講。桃園市藝文特區昨天晚間7045戶大停電,一天下來,包含中壢區、大園區累計上萬戶停電,桃園市長張善政今天指出,民進黨過去八年能源政策「上樑不正下樑歪」,導致台電財務吃緊,電力基礎設施維修不到位,呼籲即將上任的總統賴清德開闊心胸重新檢討能源政策。
蓄水量持續降逼近百年大旱底線 雲林湖山水庫即起減供
中南部水情吃緊,雲林湖山水庫即日起供應自來水公司的水量減5萬公噸;面臨梅雨晚到,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將持續以開源節流維持水情,暗示目前暫不需要屏東支援用水;台中水情燈號轉黃燈,市長盧秀燕說,水情進一步緊張,籲市民做好節水。日前一波春雨無助紓解旱象,湖山水庫僅進帳20幾萬噸的水,約為雲林縣1日民生用水量,14日蓄水量持續降至29.5%,已逼近前年百年大旱的27%底線。湖山水庫水情目前雖仍為藍燈,但即日起供應自來水公司的水量減5萬公噸,改由集集攔河堰及伏流水供應,其來源是濁水溪的川流水。湖山水庫管理中心主任李炎任表示,據氣象預報,15日起有一波鋒面,接下來是梅雨季節,期待帶來豐沛雨量為水庫解渴。高雄水情依舊亮橙燈,現又面臨梅雨晚到,市長陳其邁14日表示,將持續以開源節流的方式維持水情,開源會持續10座抗旱水井,節流則是將對非工業用戶、用水超過1000噸以上的大戶將原來的供水減量10%提高至15%。至於屏東民眾抗議支援高雄水源,陳其邁委婉回應,高雄市將多元開發替代水源,目前地下水位沒有變化,非常穩定;暗示目前暫不需要屏東支援。為減緩南部旱象,南區水資源局趕辦「2023年穩定南部供水抗旱計畫」,打算在高屏溪興建28口抗旱水井,目前已完成7口,其餘在4月底前可全數啟用供水,南水局表示,整體工程進度超前,可提前挹注抗旱水源。台中水情燈號轉為黃燈,市長盧秀燕說,這表示水情進一步緊張,14日上午德基水庫蓄水量已不到5成、鯉魚潭水庫32.1%、石崗壩24.9%,呼籲市民做好節水工作。她說,從中央預報看起來,未來這段時間春雨仍偏少,水情可能持續緊張,一定要及早因應。2個月前,她在行政院會呼籲中央注意燈號,中央已將中部調為黃燈,市府會全力配合。
央行示警「7大不確定因素」牽動台灣經濟 缺水恐衝擊半導體晶片產業
亞洲開發銀行預估台灣經濟成長率放緩至2%,甚至有專家直言可能更差,而中央銀行也點出攸關台灣經濟成長的7大不確定因素,其中點名缺水問題若不解決,可能衝擊經濟活動。根據中央銀行3月下旬公布的經濟預測,估2023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2.21%,和去年的2.45%相比,今年的經濟成長動能明顯放緩。央行表示,全球需求不振確實對台灣景氣造成影響,但今年應可維持溫和成長的腳步,只是得留意7大不確定性,其中國際大環境的不確定性就有5項,分別是主要經濟體通膨降溫速度、主要央行貨幣政策緊縮力道與高利率水準的持續期間、中國大陸經濟復甦程度、美歐銀行危機事件的外溢效應,以及氣候變遷與地緣政治風險增添大宗商品供應變數。國內方面則有2大不確定性,分別是疫後特別預算執行成效,以及南部水情舒緩時點。央行表示,隨著疫情衝擊鈍化、民眾外食、旅遊與交通等支出可望持續增加,且防疫管制措施持續鬆綁與邊境開放,跨國旅遊回溫,均有助民間消費成長。而疫後特別預算除了普發現金,可以帶動民間消費進一步擴增,對於外國觀光客來台旅遊,產業升級轉型也有補助;央行認為,今年經濟成長仰賴內需,疫後特別預算對於消費、投資的帶動成效是否如期達標,將左右今年經濟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南部水情持續吃緊,可能影響後續經濟成長動能。央行提醒,若缺水問題持續,可能衝擊國內製造業生產及民生經濟活動。因為全球消費者使用的許多產品都依賴於台灣公司製造的半導體晶片。全球最高端的晶片約有90%在台灣生產,這些晶片對呼吸機和智能手機等各種產品至關重要,晶片行業對台灣的整體經濟貢獻很大,但需大量的水來清洗晶圓。為確保供水,台灣政府去年停止了對7.4萬多公頃農田的灌溉,台灣政府還每周2天暫停對3個縣市居民和企業供水,在乾旱地區,包括半導體製造商在內的大量工業用戶被要求減少13%的用水量;髮廊和洗車行等非工業用戶則被要求減少20%的用水量,但若是水情持續拉警報,恐怕最後還是會影響晶片生產。
高雄30日開始減壓供水 千度以上用戶、工業用水都減10%
由於中南部水情拉警報,經濟部除了抗旱水源啟動外,也將在30日起對高雄市減量供水,針對用水大戶、泳池、三溫暖等業者節水10%到20%,工業用戶也節水10%,民生用戶則是維持夜間減壓供水。包含民生用水與用水大戶都要做出減壓節水。(圖/翻攝自經濟部臉書)台灣自來水公司表示,針對永安、臨海、大發、仁武、大社、林園等南部工業區、科學園區,採總量管制方式實施節水10%,非科學園區、工業區及產業園區的每月用水量1000度以上工業用戶,也會實施節水10%。同時也啟動支援水資源計畫。(圖/翻攝自經濟部臉書)另外,每月用水量1000度以上的大戶、游泳池、三溫暖及水療、洗車業者及其他非生活必需之用水,由減量供水10%循序漸進至減量20%,以減少產業衝擊。而一般家戶則維持夜間22時至隔日6時減壓供水。
電價4月起調漲 趙少康:民進黨不要騙台灣人
趙少康今(19)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經濟部長王美花一直稱台灣電價平均上漲11%的幅度沒有鄰近國家大,法國、韓國電價就算使用核電,漲的也比台灣多,好像台電發電多有效率、政府多麼體恤人民。趙少康表示,民進黨政府控制台灣電價是怕影響民進黨的選舉,很詭詐的大漲商業及工業用戶電價,把轉嫁成本的責任推給廠商負責,自己裝作很無辜的樣子,用心其實很壞。趙少康指出,台電及吸收天然氣漲價的中油去年賠了5000億,今年賠的也少不了太多,國營事業虧損就是納稅人的虧損,只是一般人民沒有直接感受而已。舉例說明,如果今年和去年,台電、中油賠的1兆,加上核四賠的2800億,總共1兆2800億,平均分給2300萬人,每人可以分到5.6萬,是目前要發的6000元的9.3倍,這些錢就被民進黨錯誤的能源政策白白浪費了。趙少康表示,韓國、日本、法國每個國家的整體發電量都比台灣多很多,發電燃料用的比台灣多很多,民進黨及王美花到底在比較什麼?人民沒有那麼笨,不要老是搞愚民政策呼嚨台灣人。
蓄水量只剩11.2%!曾文水庫「大面積裸露」變超乾 南水局揭驚人數據
南部水情嚴峻!其中國內規模最大的曾文水庫有效蓄水量「5天掉5%」更讓許多人感到憂心。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區指出,曾文水庫去年上游累積雨量對比2021年的百年大旱,已短少112毫米,顯示集水區真的很乾,呼籲民眾一起節約用水,與揭示當前的因應措施。「台灣水庫即時水情」顯示,曾文水庫在今(16日)下午4點的有效蓄水量已降到11.2%,是數據庫21座水庫中蓄水量最低的一座。台南市民眾黨代表江明宗也在下午曬出曾文水庫的現狀,表示水庫已有區域出現「大面積的裸露,部分區域也開始長草」,希望降雨能趕快來。曾文水庫(綠框處)蓄水量在16日下午僅剩11.2%。(圖/翻攝自台灣水庫即時水情)南水局則指出,曾文庫除上游的去年累積雨量低於2021年的百年大旱外,截至日前,曾文、烏山頭水庫及南化水庫等2大供水系統的有效蓄水量總和1.59億立方公尺,只比百年大旱同期多740萬立方公尺。觀測資料也顯示,曾文水庫2018年滿水位時蓄水量超過5億立方公尺,但現在曾文連同烏山頭水庫的有效蓄水量僅1.21億立方公尺,水情排名為50年來同期的倒數第9。部分區域還有相對豐沛的水源。(圖/翻攝自江明宗臉書)南水局表示,目前台南民生用水於夜間10點到隔天早上6點採減壓供水,並以每月1千度以上工業用戶節水10%為目標,非工業用水戶但1000度以上業者,以及其他非生活必需用水,則將循序減量從10%到20%,以降低衝擊。而為因應春雨不降、梅雨晚到的抗旱計畫,則預計至4月底可每天增加13.6萬立方公尺水源,籲請民眾一起節水。台灣水庫即時水情下午5點的資料顯示,除曾文水庫外,有效蓄水量分別僅剩18.9%的霧社水庫、19.1%的白河水庫,以及21%的石岡壩水庫已達紅色燈號;南化水庫、新山水庫、寶山水庫、明德水庫、鯉魚潭水庫、湖山水庫、仁義潭水庫、蘭潭水庫及阿公店水庫均來到橙色燈號;其餘水庫則為相對安全的藍燈。
南部水情告急…高雄水情燈號3/8起轉黃燈 夜間減壓供水
南部水情告急,經濟部長王美花今(1)日傍晚召開112年首次旱災中央應變中心會議,決議自3月8日起,高雄水情自提醒綠燈調整為減壓供水黃燈,實施第一階段限水「減壓供水」,從夜間10點起,到隔日清晨6點實施夜間減壓供水。據悉,目前嘉義已實施減壓供水,台南則是實施第二階段限水「減量供水」。指揮官王美花表示,去(111)年南部地區降雨量是近30年來最低,經濟部於8月16日即啟動防旱作業,並於11月24日成立旱災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在南部地區各縣市政府及相關單位努力下,提前部署、有效管控,全國節水成效達到6.6億噸,超過一座曾文水庫蓄水量,讓有限的水資源作最有效利用。王美花指出,政府前瞻水環境建設加大力度執行伏流水、再生水、區域調度及人工湖等多元水資源開發成效也已展現,以目前高屏堰每秒7.4立方公尺同等流量之水情規模,在104年旱災時高雄地區早已宣布要實施分區輪流供水,而目前高雄地區仍能穩定供水,顯示政府近6年來所完成之水資源建設有效提升供水韌性,考量中央氣象局預測未來一季降雨偏少機率大,經共同討論決定高雄地區自3月8日起水情燈號調整為減壓供水黃燈,加大力道採取進一步節水措施。南部水情告急,經濟部長王美花今(1)日傍晚召開112年首次旱災中央應變中心會議,決議自3月8日起,高雄水情自提醒綠燈調整為減壓供水黃燈,實施第一階段限水「減壓供水」。(圖/水利署提供)王美花表示,為因應後續南部春雨偏少及晚梅的可能性,經濟部已協請高雄市政府、台水公司、水利署積極趕辦「2023年穩定南部供水抗旱計畫」,採取強化區域調度、增鑿54口抗旱水井及提升既有淨水場處理能力等措施,務必於4月底前完成增供每日13.6萬噸水量。目前台電公司也密切與水利署合作,水庫發電尾水充分提供民生、產業及農業使用,並於下游堰壩蓄存,讓每一滴水資源均能發揮最大效益,完全不浪費。目前枯水期正是抗旱最關鍵時刻,王美花特別感謝臺南市內科學園區及工業區除自主節水達7~9%,也指示國科會、工業局、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及臺南市政府加強輔導廠商以節水10%為目標,同時勉勵各單位秉持天助自助精神,落實各項節水調度措施,也籲請社會大眾力行節水好習慣,共同度過氣候變遷挑戰。據經濟部水利署網站顯示,水情燈號分為綠燈、黃燈、橙燈及紅燈,分別對應措施如下:一、綠燈:加強水源調度、研擬措施。二、黃燈:1.減壓供水:離峰及特定時段降低管壓供水。2.停止供水:停供行政機關及國營事業管轄噴水池、澆灌、沖洗外牆、街道及水溝等非急需或非必要用水三、橙燈:1.停止供水:試放消防栓、露天屋頂放流及其他得停供之用水2.減量供水:(1)每月用水超過一千度大用水戶之非工業用水戶減供20%、工業用戶減供5至20%,醫療或其他性質特殊者不在此限(2)游泳池、洗車、三溫暖、水療業者,及其他不急需用水,減供20%四、紅燈:分區供水:分區輪流或全區定時停止供水。定點供水優先順序如下:1.居民維生2.醫療3.國防事業4.工商事業5.其他
中油營收大虧2173億 史上最多
虧到快破產!2022年即將過去,中油昨統計全年營收,結果是大虧2173億元,首次失血衝過2000億,創下史上賠最多紀錄。主要是穩定物價,汽柴油、氣價凍漲吸收超過3000億,賣越多賠越多。明年要轉虧為盈,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嘆「機會不大」;這家油品龍頭可能連四年賠錢。中油表示已向經濟部提報增資案,希望上面能點頭。中油昨舉行年終記者會,全年盈虧是外界關注焦點。頂著沉重經營壓力的李順欽表直言,到11月稅前共虧2003億,全年總虧損金額估計是2173億。過去中油史上虧最多是馬政府2008年油電雙凍年代,但當時也僅虧1387億。賠這麼慘,主要是身為國營事業「穩定物價」政策負擔,幫忙壓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以天然氣來說,中油除了調高台電等電業價格外,民生、工業用戶等一律凍漲,前11個月這項產品就失血2304億,是大虧主因。明年要轉虧為盈,李順欽感嘆:「機會不大」。主要明年原油價雖可從今年101美元,回落到84.5美元,天然氣目前也降到27美元(每百萬BTU),仍在成本之上。因此2023年估計要再虧700億,希望爭取油氣價格合理調漲,拚損益兩平。另外,虎年剩不到一個月,中油昨宣布,兔年春節油價凍漲兩周,預計1/16、1/23(大年初二)這兩周春節期間,國內汽柴油價將「只降不漲」。
台灣中油台中廠三期氣化設施及整體管線統包工程動土!
台灣中油公司今(20)日舉行台中廠三期氣化設施及整體管線統包工程動土典禮,完工後可提升台中廠天然氣供應能力至1,000 萬噸/年,除穩定國內供氣之外,更可因應政府能源轉型政策,朝2025年燃氣發電占比50%之能源政策目標邁進。(圖/中油提供)今日的開工動土典禮由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主持,包括經濟部長王美花、聯合承攬統包廠商JGC Holdings Corporation Sato Masayuki CEO、榮工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薛憲征、三菱商事株式會社董事長Ishikawa Go、杜風工程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一平、勞動部職安署主任李文進及台中港務分公司總工程師羅勝方等貴賓參與。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中三期計畫氣化設施是政府能源轉型政策非常重要的關鍵基礎設施,以2025年天然氣發電占比達50%為目標,工程進展攸關2025年整體能源轉型目標的達成,將電力結構調整為低碳的天然氣發電,使用較為潔淨的能源以改善對環境與氣候的影響;該工程在降低空污、提升供電穩定上,更是重中之重。 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指出,台中三期工程包含兩座18萬公秉儲槽及氣化設施,未來將以管線與一、二期設施連通;完工後,每小時可氣化完成1,600噸天然氣,藉由輸氣管網相互調度、備援,台中廠供氣能力每年可達1,000 萬噸。(圖/中油提供)這項工程完工後除可供應國內既有之天然氣市場需求外,還可進一步供應中、北部地區的電廠及工業用戶新增用氣需求,包含台電台中電廠、台電通霄電廠、其他獨立發電廠(IPP)及工業用戶等。此外亦可增加台中廠液化天然氣之儲存能力,降低設備負載率以降低營運風險,提升天然氣供應能力,並支援永安天然氣廠及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天然氣管網調度,以穩定國內供氣。
川渝野火不斷 實施限電衝擊多晶矽產能
大陸連續第11天發出高溫紅色預警,四川、重慶等部分地區最高氣溫甚至可達攝氏40度以上。天氣炎熱,川渝等地發生多起山火林火災。針對旱情,大陸中央派出工作組赴實地指導協助救災。同時,四川對工業用戶啟動限電,當地生產太陽能電池基礎原料「多晶矽」的企業面臨停產危機,恐衝擊市場。綜合陸媒報導,四川瀘州境內21日發生兩起山火,其中包括瀘縣潮河鎮龍江峽生態園附近山林,另在蓉遵高速赤水往瀘州方向附近一處山頭也突發山火。重慶自18日起,江津、大足、銅梁、巴南等區先後發生山林火災,全市調動逾5000名消防、武警等,及7架直升機滅火,撤離超過1500位民眾。針對四川、重慶等地近期較嚴重的旱災,大陸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22日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回應,派出工作組赴災區實地查看災情,指導和協助救災工作。同時,大陸多部門聯合發布今年首個高森林火險紅色預警,預計23至25日,重慶中南部、四川東部的部分地區森林火險等級將達到極度危險。電力供給吃緊,四川持續對工業用戶限電,當地生產多晶矽的相關企業面臨停產危機,估計約20.7萬噸矽料產能將受影響,產出時間將至少影響10至15天,使得本就緊缺的矽料供給雪上加霜。第一財經報導,大陸多晶矽占全球產量7成以上,其中四川產量約占大陸產量的13%,僅次於新疆和雲南。協鑫科技表示,如果當地矽料產能全部停產,單月將預計影響9000噸產量。上海有色金屬網分析,限電恐將使剛剛趨穩的多晶矽市場價格再度上漲。中國天氣網微信公眾號22日指出,受降雨和低層冷空氣滲透的影響,及副熱帶高壓東退南落,23至27日,江漢、江淮等地高溫天氣將率先緩解,四川西部、陝西、湖北及江南東部等地也有望明顯降溫。四川東部、重慶一帶則要到8月底,高溫才有望緩解。
進口氣源成本飆漲 中油宣布:電業用天然氣價調漲5%
國際局勢變動,天然氣市場價格維持高檔,進口氣源成本飆漲,中油表示,依政府核定天然氣價格公式計算,111年8月份國內天然氣價格原應大幅調漲,但為配合政府照顧民生與工業用戶,持續穩定物價政策,這次再度僅調漲電業用戶天然氣價格,調漲5%,其他用戶仍不予調整。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根據中油官網資料,2021年1月電業用戶天然氣價每立方公尺還在7.5827元,之後便因進口氣源價格飆漲,一路攀升,今日再漲5%後,每立方公尺價格已來18.4704元,為去年初的2.4倍。中油表示,調價後,預估至年底可增加收入66億元。
藍批政府物價飆漲還漲電價時機錯誤 預言選後電價仍會再漲一波
國民黨立院黨團今天再度質疑,蔡政府能源政策有嚴重錯誤,在物價穩定時凍漲電價,在物價飆漲時卻反而調漲電價,令人民、企業都要活不下去,黨團總召曾銘宗也預言,年底選戰之後,民進黨還會大幅調漲電價。曾銘宗指出,蔡政府連續7次凍漲電價,根本就是錯誤的決策。回顧2018年4月以後,連續7次凍漲電價,全都是政治理由,只為了選舉。107年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是1.35%、108年是0.56%、109年為負的0.23%,但當時物價非常穩定,蔡政府卻為了選舉考量,不調整電價。但到了今年6月,CPI已經升高到3.59%,蔡政府在物價高漲的時候卻調漲電價,顯示過去7次凍漲電價就是決策錯誤,尤其現在調漲電價勢必會帶動通膨,造成目前萬物齊漲,中小企業和人民將活不下去。曾銘宗說,現在幾乎可以確定,在年底大選結束之後將會大幅調漲電價,依照台電預估,今年燃料成本將比去年增加3千億元,到年底,累積虧損恐超過1千億元,依照6月29日電價審議委員會建議,原本預計要調漲50.3%,才能讓台電達到財務穩定目標,但最後只調漲8.4%。在此之下,國民黨團請教蔡政府,剩下的42%甚麼時候會調漲? 他也斷言,10月份召開的電價審議委員會也不敢再調漲電價,勢必會在選後再大幅調漲。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則說,蔡總統推動非核家園時候曾不斷強調,不會讓人民在缺電和漲價做出選擇,如今蔡英文總統兩件事情都做到了,也就是「既缺電、又漲價」。他質疑,油電雙漲帶動物價齊漲,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用品物價漲幅達7%,台灣CPI不斷上升,連續數個月都超過3%,主計長聲稱控制目標在2%-3%左右,但現在已經超過3%,政府有責任向全民說明清楚。他還說,經濟部長王美花曾針對電價調漲表示97%的民生用電不漲,但是工業用戶、產業用戶調漲幅度卻非常高,這些電價成本,除非產品全部外銷,否則勢必會轉嫁給消費者。賴士葆舉例,現在一碗麵漲10元,其中肉變少了,等於漲20%,一碗杏仁豆腐漲10%,這些漲幅會讓人民有感,顯見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賴士葆說,一連串錯誤的根源,就是蔡英文總統繼續擁抱虛幻的非核家園。如今,2050年淨零排放已然成為全世界共同努力的目標,減碳比禁核還重要,因此全世界如日本、韓國、法國、德國、中國大陸等,都在陸續恢復核能,唯獨台灣堅持關掉核電廠。黨團也因此呼籲蔡政府,請面對現實,歐盟已經將核能視為綠能,民進黨政府還要繼續廢核?政策錯誤就修改,核電占比多一些,電價漲幅就不會這麼大,老百姓生活也不會這麼辛苦。
除了電價…天然氣賠本賣 中油今年恐虧1800億
電價、氣價沒有漲足,油電雙雄悽慘。中油8日悲觀預估,今年整年虧損上看1800億元,將打破2008年馬英九執政時油電凍漲紀錄,創下新高。離年底還有5個多月,會繼續爭取調漲電業天然氣價。另電價7月漲了8.4%,不過電價審議會資料正式公布,台電提案要漲50.3%,超過4成未反映,經濟部表示,留待10月前再討論。中油去年稅後虧損399億,今年不但要連三年賠錢,且赤字還要破紀錄。面對俄烏戰爭持續,能源價格未見明顯跌勢,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昨悲觀預估,如果接下來國內天然氣價都沒有調整,今年虧損恐破1800億。過往中油年度虧最大是在2008年,當時國際原油飆到140美元,配合馬政府的油電凍漲政策,中油該年淨損1387億,花了多年才打虧完畢。中油赤字將創紀錄,主要是天然氣流血賠本賣,目前賣給電業每度17.5元,等於成本價打8折。賣給民生住宅、工業用戶每度只有8到9元,更是打4折賣,平均天然氣價每度賠6到7元。換言之,這項公用產品要不虧錢,得一次調漲50%。李順欽說:「如果今年都不讓我漲,光天然氣要虧2000億。」再加上汽柴油、桶裝瓦斯也有凍漲,即使扣掉石化產品有賺錢,今年度稅前虧損仍上看1800億。電價部分,本月工業價格大調15%,民生千度以上調9%,平均漲8.4%。不過依台電提報電價審議會資料,要求平均電價每度要調到3.94元,較原先的2.62元高出50.3%,比4月提報成本又高出30%。差這麼多,有三大原因。最主要是「燃料」不斷爆衝,這次臨時會召開時,煤價每噸成本高達369美元、氣價每度15.9美元、油價每桶103美元,三項燃料成本合計比前4月提報時多出2000億,另外還有匯率及利息負擔也增,台幣貶了約5%,利息則多10億。台電未漲足部分如何反映?台電說,10月電價還有一次調整機會,將照成本重新計算再提報,不過調不調由政府綜合考量決定。經濟部能源局則說,這次成本有很多是預估值,等9月底會更清楚,屆時再討論。氣價部分,李順欽表示,中油有氣價機制要遵守,每月上限3%、3個月不可超過6%,超過要報經濟部核准,成本可能無法全部反映,但會盡力爭取適度調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