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
」 台股 製造業 AI 景氣 美股「凱基股股漲」2025台股投資展望 建議投資人「漲上去捨得賣、跌下來要敢買」
台股年終紅包行情啟動了嗎?伴隨年底作帳行情、外資聖誕長假效應,再加上川普將於2025農曆年前上任,資金行情有望帶來一波紅包行情。凱基投顧去年為市場首家也是唯一預估台股2024年站上2萬點大關,並提早預告「2024下半年先蹲後跳,第三季回測2萬點、第四季向上反彈」,檢視迄今市場變化都相當精準,因此許多投資人持續詢問對台股2025年的看法,為滿足客戶需求,凱基證券與凱基投顧近日已於台北、新竹、台中和高雄舉辦四場「未來之鑰 2025台股前瞻論壇」近距離分享台股投資先機,同時「凱基股股漲」節目團隊特別企劃「2025台股投資展望」於YouTube頻道播出,並於年末推出「享投資選凱基開戶綁定送花鳥盤組」活動,即日起至12/31凱基證券新舊客戶首次開立凱基銀行交割戶或開立凱基證券分戶帳,皆可獲得精美的彩繪花鳥盤及台股定期定額手續費均一價優惠,幫助更多投資朋友掌握新一波台股投資機會。凱基投顧總經理鄭宗祺表示,台股將由2024年特快車在2025年變成普通車及雲霄飛車,指數目標較2024年最高點約再高千點。整體而言台股有機會維持多頭格局,主因全球經濟尚屬穩健、AI企業獲利持續亮麗支撐台股、降息循環有利股市以及資金動能充裕,預期指數有機會創新高但空間有限,走勢如同普通車,速度慢且常常停車,因為台股已連續兩年均大漲3成上下、2025年企業盈餘成長放緩、台股目前評價偏中高位。並且因為通膨降溫出現停滯、美國降息循環可能時間縮短幅度縮小、再加上宛如川劇變臉的川普重入白宮,2025年台股也將宛如雲霄飛車般震盪幅度加大,操作難度也將較2024年提高。建議投資人2025年的投資心態不是期待指數創多高,而是把握震盪創造的區間操作機會,投資策略要掌握兩個重點「漲上去捨得賣、跌下來要敢買」,不是如同2024年抱越久賺越多,而是改成波段操作方式,逢高時捨得調節,拉回時要敢於進行布局。「凱基股股漲」節目首席分析師許高銘認為2025年最大重點還是AI,但與2024年只要有AI題材就雞犬升天不同,2025年一定要精挑細選,選股原則是除了要有優異獲利成長也要評價不貴,此類標的兩種類型,第一種是股價還沒完全反應企業獲利成長動能,第二種是股價已經漲過但又回檔使評價回到合理、便宜,成為很好的介入點,值得關注的AI次產業有測試、伺服器、雲端服務、散熱液冷、銅箔基板及AI ASIC設計服務等;在非科技股可以密切關注兩個主題,一個是搭上川普提出「讓美國再度偉大」,受惠美國製造的重電、工具機、生技產業,另一個是在2025年台股震盪加劇情境下將吸引資金進駐的高股息股,如具有壽險與銀行雙主軸金控股或獲利穩健評價不貴的傳產高息股。以短期間來看,通常台股在年底年初容易有季節性行情,此期間投資人可偏多操作,但應留意2025年第一季可能出現轉折,因從獲利成長預估來看,第一季是明年單季獲利的高峰期,接下來第二、三季在隨著獲利年增率往下,更重要的是美股自11月初川普勝選迄今都在反應川普行情而表現優異,然川普1/20將正式就職,屆時難保不是利多出盡而導致轉折點提前於年初出現,建議投資人除了把握眼前季節性行情,也要留意年初、第一季轉折。此外,投資人也很關心川普上任後的債市投資策略,美國聯準會(Fed)自9月起啟動降息循環,投資人大舉佈局美國政府公債ETF,孰料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通膨降溫停滯可能打亂Fed降息步調,導致公債殖利率拉升,影響美國長天期公債相關商品表現疲軟。川普2.0之後,市場動盪將會加劇,「凱基股股漲」節目表示,衡量美國經濟強韌、Fed降息節奏快慢不定等諸多因素,建議投資人應逢高減碼美國長天期政府公債相關商品,轉進投資等級與非投資等級債券ETF,例如凱基A級公司債(00950B)及凱基美國非投等債(00945B),就是現階段可關注的投資標的。「凱基股股漲」節目由凱基投顧資深產業研究團隊操刀,每周一至每周五晚上九點準時播出,今年不僅製作2025投資展望特別節目,並規劃「半導體、非科技股、AI科技硬體」等特輯影片,幫助投資人能對各產業面進行深入觀察,更多精彩內容可參考凱基投顧「凱基股股漲」YouTube官方頻道:https://www.youtube.com/@KGISIA.channel
傳產疲弱+川普衝擊 台經院10月製造業景氣續亮「黃藍燈」
儘管預期今年經濟成長率「保4」沒問題,不過製造業普遍擔憂2025年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的措施。台灣經濟研究院29日發布10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因油品、塑化及汽車等傳產出口疲弱,讓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9月的11.88分,減少為10月的11.20分,為近八個月以來最低分,燈號續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台經院表示,全球製造業仍未全面復甦,致使部分產品價格依舊疲弱,拖累原物料投入面與價格面指標表現,讓10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續為低迷的黃藍燈。展望未來,川普重返白宮,共和黨同時掌控參眾兩院,對貿易及移民等政策有較大裁量權,美國的平均關稅率可能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水準,加徵關稅及縮減移民等政策可能推升通膨,進而影響聯準會政策調整方向,也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貨幣政策與匯率走勢,而貿易政策主張也將牽動台灣對美直接與間接出口,進而影響台灣整體製造業表現,這些都是未來觀察的重點。以產業類別來看,在紙業、化學製品、塑橡膠製品等,大多因中國產能開出與需求疲軟,產業景氣燈號維持在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金屬基本業方面,雖有低價進口鋼持續擾市,但歐美對陰極型精煉銅及不銹鋼等產品需求增加,10月景氣燈號升為代表低迷的黃藍燈。在機械業方面,受惠半導體業者持續擴增產能、設備需求增加,但工具機等產品受ECFA關稅減讓終止影響,加上電子機械業廠商因DRAM、面板及PCB等廠商營收不如上月,看壞當月景氣表現多於看好者,景氣燈號續為代表低迷的黃藍燈。在電子零組件業方面,受惠AI及高效運算等應用需求持續擴增,帶動IC製造、晶片等出口及訂單續強,對美國、東協及印度等出口年增率續強,但也因日本、中國及歐洲出口轉弱,加上車用與工控等需求疲軟,影響成熟製程晶圓代工及DRAM業者訂單能見度,抵銷部分漲幅,景氣燈號續為代表持平的綠燈。在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方面,受惠於AI及雲端產業需求暢旺,出口年增率續為雙位數,但蘋果新機銷售不如預期,抵銷部分訂單增幅,加上伺服器逢新舊產品轉換期及基期較高,生產指數年增率縮小至個位數,讓10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為代表持平的綠燈。
烏克蘭官方調查出現MIT 俄羅斯軍工業「第三方進口」台灣產品
近日烏克蘭官方出示一份調查報告,指稱俄羅斯的軍工業中出現台灣的工具機、微電子產品、化學品與相關生產工具,這些東西的進口方式主要是有途經第三國進口到俄羅斯外,也有直接進口到俄羅斯的。根據《中央社》報導指出,這份調查報告是由烏克蘭智庫「國防改革中心」(Centre for Defence Reforms, CDR)所執行,相關報告預計在近期會由烏克蘭提交給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主要夥伴參考。報告中提到,自2022年2月俄烏雙方開戰之後,由於國際制裁的關係,再加上國內廠商無法滿足軍工業的需求,因此俄羅斯一直另循管道來取得相關的產品與技術。報告中引用各國海關資料與公開資料,點名台灣與俄羅斯之間的雙邊貿易,的確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有明顯下滑技術,但是台灣的相關產品仍可透過中國、香港、土耳其等國家進入俄羅斯。報告中甚至指出,從第三地進口到俄羅斯的台灣企業貨品總額不到8.5億美元,但是在2022年,這個數值直接翻倍成長至17.5億美元,2023年時甚至達到18.5億美元。而俄羅斯所進口的台灣產品、技術包括工具機、微電子產品、化學品、半導體及其生產工具。其中金屬加工工具機和電腦數值控制(CNC)加工中心的進口從2019年至2021年的進口總額為近3.32億美元,到2022年至2024年5月的4.27億美元。積體電路和印刷電路板的進口也從2020至2021年的3.41億美元增至2022至2023年的近6.09億美元。半導體生產設備(HS 8486)在2020年至2021年的進口總額僅200萬美元,但是在2022至2023年成長至478萬美元。其中台灣這些產品主要流入俄羅斯的軍工大廠,當中包含卡拉什尼柯夫(Kalashnikov)集團、隸屬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Rostec)的多家工廠、製造米格(MiG-)和蘇愷(Su-)戰鬥機的聯合航空製造公司(UAC),以及戰術飛彈集團(KTRV)。調查報告還揭示,俄羅斯企業為了規避制裁使用多種手段。例如,在國內外成立新公司、以民用掩護軍用、利用未加入國際制裁的國家或地區的業者,以及將台灣商品重新包裝為「俄羅斯製造」等方式,來繞過制裁限制。CDR負責人丹尼柳克表示,雖然中國、土耳其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協助俄羅斯規避制裁方面扮演主要角色,但部分台灣製造商仍持續與俄羅斯企業合作。丹尼柳克指出,即使這些製造商認為產品用於民用,但在俄羅斯的戰時經濟下,民用工業生產規模並不需要如此大量的設備或產品,這些產品實際上最終可能用於軍事用途。丹尼柳克還提醒,當台灣產品經由中國或香港流入俄羅斯時,這可能增加台灣自身的安全風險。他呼籲台灣加強跨國合作,並通過深入調查確保政策目標的落實,避免台灣產品進入俄羅斯軍事供應鏈。烏克蘭國會議員札布蘭納進一步指出,除了台灣之外,也有歐洲國家的產品流入俄羅斯軍工業。札布蘭納認為,俄羅斯若取得勝利,可能會擴大中國對台行動的空間,對台灣安全構成潛在威脅。札布蘭納強調,自由民主國家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至關重要,以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並保障台灣的安全與穩定。
中租策略論壇深度剖析:數位轉型為驅動企業創新與打造未來競爭力的關鍵力量
在瞬息萬變的全球經濟與產業環境中,數位轉型對企業的影響愈加深遠。由中租控股主辦的「中租中小企業策略論壇」近日圓滿落幕。論壇中匯集了來自產業界、經濟研究與科技領域的專家,深入探討數位轉型、全球經濟走向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對企業的影響等議題,為台灣中小企業提供具體的策略和洞見。 中租迪和南區分處副總經理陳又彰指出,中租的數位轉型策略聚焦於三個方向:數位優化、數據科學運用及數位新產品與平臺的建立。中租透過一系列數位轉型舉措,為產業數位化樹立標竿。(圖片提供/中租)數位轉型的實踐與挑戰數位轉型已成為現代企業競爭力提升的核心,尤其在快速變化的全球市場中更具關鍵性。中租迪和南區分處副總經理陳又彰指出,中租的數位轉型策略聚焦於三個方向:數位優化、數據科學運用,以及數位新產品與平臺的建立。數位優化提升公司內外流程的效率,包括改善內部工作流程和客戶體驗,使運營更流暢,並縮短不必要的耗時環節。數據科學運用則透過精準行銷與風險管理,讓中租能靈活應對市場需求,提前預見並調整潛在風險,降低損失。數位新產品與平臺的開發,使中租將原有業務數位化升級,還針對不同客群進行市場細分,提供線上線下無縫連接的客戶體驗。陳又彰強調,語音機器人及影像辨識等數位工具的引進,有效減少人力資源的消耗,大幅提升作業效率與準確性。讓員工得以專注於創造性任務,進一步提升公司的運營效能。如此可見,中租透過一系列數位轉型舉措,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也為產業數位化樹立了標竿。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強調,地緣風險已經不再是短期現象,企業需要持續關注,將其納入長期的經營策略中。(圖片提供/中租)地緣政治風險已成為全球經濟的慢性病,影響著各國的貿易、自主化以及企業經營成本與銷售市場。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強調,從英國脫歐到美中貿易戰,再到俄烏戰爭及以巴衝突,地緣政治風險對全球供應鏈和能源價格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種地緣風險已經不再是短期現象,企業需要持續關注,並將其納入長期的經營策略中。孫明德進一步指出,雖然全球外需市場如石化和金屬等產業陷入低迷,但台灣的AI伺服器和高階晶片仍是出口主力。此外,台灣的內需市場表現強勁,尤其是在金融、零售業,顯示出「外冷內熱」的經濟態勢。這表明中小企業在應對外部市場挑戰時,可以借助內需市場的穩定性,尋找更多的成長機會。東台精機協理曾文鵬分享東台精機開發了T-Bot數位助理,其能即時解決客戶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了有效的數位轉型方案。(圖片提供/中租)智慧製造與數位科技的應用在數位轉型的進程中,智慧製造同樣面臨著挑戰,特別是中小企業如何平衡質量與生產靈活性。東台精機工具機事業處協理曾文鵬表示,企業從傳統量產向少量多樣甚至單件生產轉型時,需要確保質量不受影響。此外,現代的生產競爭更注重數據分析與AI技術的應用,以實現生產效率的進一步提升。曾文鵬分享東台精機如何透過AI技術增強產品競爭力。他提到,公司將AI技術分為「間諜式AI」和「深層式AI」兩大類,前者已在入料與瑕疵檢測上取得良好進展,而後者則應用於售後、研發等領域,幫助中小企業逐步推進數位轉型。此外,東台精機開發了T-Bot數位助理,這一工具能夠即時解決客戶在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中小企業提供了有效的數位轉型方案。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通報應變中心主任孫偉哲強調,資安風險是一個持續的管理過程,如何訓練AI模型並確保其結果的可靠性,是在數位轉型中的重要考量。(圖片提供/中租)資安風險與AI的可信度而隨著數位化的進展,資訊安全風險也日益增長,尤其是在AI技術被廣泛應用的背景下。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通報應變中心主任孫偉哲強調,資安風險是一個持續的管理過程,企業必須明確風險來源並做好資源分配,針對高風險的環節進行重點防護。他還指出,AI的可信度是企業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尤其是AI在資安領域中的應用,如何訓練AI模型並確保其結果的可靠性,將成為未來企業在數位轉型過程中的重要考量。與會者聚精會神,深入探討數位轉型和市場趨勢,現場氣氛熱烈。專家們分享見解,參與者積極交流,展現對中小企業未來發展的熱情與期待。(圖片提供/CTWANT)經過各專家的解析與洞察,不難發現,無論是數位轉型、智慧製造還是資訊安全,中小企業都應以長遠視角應對這些挑戰,並在面對地緣風險時靈活調整策略。中租中小企業策略論壇的專家們,為中小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提供了寶貴見解,幫助他們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尋找穩定的成長道路。
房貸滿水位案場來人掉3成 林聰麟:房貸訊息亂、客戶擔心貸不到款
近期房貸滿水位問題,讓很多民眾止步進場購屋,清景麟集團創辦人林聰麟受訪透露,8月案場平均來人剩下6~7成,掉了3成多,目前房貸相關訊息混亂,加上農曆民俗月,賞屋來人減少。雖然日前總統賴清德已喊話,要行庫「已簽約、首購族都應受理貸款」,林聰麟認為,「總統喊話是信心用,不見得會反映在成交上」,後市發展要再觀察。高雄小港區「清景麟·國家公園」5日舉行上樑典禮,林聰麟表示,貸滿水位對房市一定有影響,以清景麟在高雄、台南銷售中案場來說,8月平均來人就剩下6~7成,掉了3成多,因為房貸相關訊息很混亂、有些客戶會擔心貸不到款,加上農曆民俗月,因此單月賞屋客戶有減少。而客戶最在意的是交屋時分戶貸款要確保貸得下來。至於後市,還要觀察9月份的表現。不過針對個案表現,林聰麟則是信心滿滿,由於「清景麟·國家公園」主要客群為首購,影響甚小,每周維持銷售3~4戶。該案基地規模達2180坪,正面3萬坪小港森林公園首席第一排,規畫地上17樓、地下4層,主力坪數為2~3房,共590戶,總銷80億元,預計於明年7月交屋。林聰麟表示,目前銷售率剛好跨過8成,因剛好碰上房市景氣一路上揚,每坪最高以36萬元成交,較當時預售時高出20~30%。近期政府宣布將斥資880億元興建高雄國際機場「全新航廈」,預計2032年一期完工,2045年國際線、國內線總運量目標達1,650萬人次。各界相當看好藉由新航廈落成,能促進高雄產業投資、觀光發展。小港房價也受到「航空城」話題激勵,近期房市表現不凡,預售案大樓均價首度站上3字頭。清景麟推出「清景麟·國家公園」,並打出高雄首創黑卡秘書服務的建案。林聰麟認為,小港區房價相較於嘉義已經見到4字頭,小港最低還有2字頭,補漲行情可期。至於清景麟集團旗下上櫃工具機廠福裕(4513),2022年10月入主後也正式跨足房地產營建事業。林聰麟也透露,福裕首度攜手鑲揚國際開發公司成功得標高雄捷運聯開案的R20案,下周10日將正式簽約;另外9月或10月將推出首發案,位於台南歸仁高鐵站附近的「坐忘林」,總銷暫訂至少達50億元,預計3年後完工入帳,屆時將迎來第一筆營建收入,且有機會超過工具機本業營收。「清景麟·國家公園」上樑典禮,據了解,受高雄國際機場興建新航廈利多影響,該案開賣一年半已每坪漲10萬元。(圖/林榮芳攝)
郭泓志前進韓國餵鮑魚 怒嗆姚元浩「趕快想辦法」
《嗨!營業中》本周跨海移動到韓國要做百人餐點,讓姚元浩驚呼:「怎麼可能!」這趟大家前往韓國全羅南道進行深度見習,旅途中接獲任務,要為釜山樂天世界冒險樂園的全體員工製作員工餐點,聽到這個跨海大任務,讓莎莎無奈大喊:「又來。」進行任務前,夥伴們來到韓國麗水藝術園區,懼高的乱彈阿翔在體驗空中步道時,眼睛幾乎是不敢睜開也不敢東張西望,走在前面的吳映潔對著翔哥信心喊話:「看一下海、真的!看一眼。」心生畏懼的乱彈阿翔果真只撇看一眼,自己都忍不住狂笑。之後莎莎和乱彈阿翔又一起體驗空中盪鞦韆,一人尖叫連連、另一人則是笑聲連連,形成強烈對比。乱彈阿翔(左起)、莎莎、郭泓志、姚元浩體驗空中步道。(圖/好看娛樂提供)此趟韓國行,夥伴們前往有韓國鮑魚之鄉美名的莞島,體驗採收鮑魚,不僅如此還要餵食鮑魚,眾人拿起重量驚人的海帶不停餵食鮑魚,隊長郭泓志突然發現:「我跟你講,一定是用夾子(餵食)對不對?」這時重工具機才派上用場,莎莎見狀立刻大喊:「對嘛!對嘛!」要做菜給韓國人吃,要先了解他們的口味,製作單位也規劃大夥向韓國料理老師學習,但沒想到本來以為是輕鬆學習料理,合夥人卻在結束時突然拿出「隨堂測驗」的牌子,要立刻驗收大家的成果,慌亂的大家吵成一團,郭泓志也對姚元浩說:「學料理的是你,趕快想方法。」最後夥伴們能否使命必達,在韓國順利出餐?請一定要鎖定全新一集《嗨!營業中》。
台股2日開盤漲百點 量縮整理良性輪動+待半導體展利多
美國四大指數在上周五8月30日全面跳漲,由科技、半導體類股領軍走強,本周又有「台北國際半導體展」和iPhone 16發表等題材,讓台股周一的9月2日開盤漲73.81點,開在22341.90點,而後指數漲逾百點,指數最高來到22439.31點,後續漲勢稍緩。在十點前,權值股漲跌互見,台積電(2330)漲0.85%、約在952元左右;鴻海(2317)漲1元至185.5元;聯發科(2454)下跌1.2%、在1225元;大立光(3008)漲1.6%、約3170元;廣達(2382)漲0.93%、約270.5元;台達電(2308)跌0.75%、約396.5元。投顧認為,上周五成交金額因尾盤MSCI季度調整而放大至4000億元以上,但若扣除調整持股效應影響,台股仍在月線與季線間量縮整理,本周有機會見到月線轉強,因為有「台北國際半導體展」登場,還有前一波展後表現穩定的台廠工具機供應鏈,iPhone 16將在台灣時間9月10日發表,在蘋概股題材增溫、AI強勢的相關設備漲多整理下,目前盤面處於良性資金輪動。且有91檔上市櫃公司,將在中秋節前發放總計約998.48億元的現金股息,在資金活水增援下,有望引領加權指數新一波上攻動能。台積電則在9月12日除息第1季的現金股息4元,並在10月9日發放總計1037.34億元的現金股息。美股四大指數30日全面上揚。道瓊工業指數上漲227.98點,漲幅0.55%,收41563.08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97.22點,漲幅1.13%,收17713.63點;S&P500指數上漲56.44點,漲幅1.01%,收5648.40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129.57點,漲幅2.58%,收5158.82點。道瓊、那指、標普500分別在8月上漲1.76%、0.65%、2.28%,僅費半下挫1.42%。
機器仁來瘋1/老黃沒來小夥伴們不漏氣 「今年AI不一樣」產線數百工時3分鐘搞定
「聽說這個展,黃仁勳會來!」這消息在台股發酵了一周多,直到8月21日「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正式在南港展覽館開幕時,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好端端地在美國總部,才證實烏龍一場。不過,包括所羅門(2359)、羅昇(8374)及廣運(6125)等老黃機器人概念股在展覽中亮出的新實力,都與AI搭上線。過去兩年掀起的AI大浪,在3月輝達GTC大會、6月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黃仁勳不斷提到「未來AI與機器人」、「AI中心在台灣」,而有了新趨勢,與輝達有合作的相關機械與供應鏈台廠,全成了機器人概念股而大漲一波。「其實我不是做機器人的啦!」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22日在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上跟廠商們無奈地笑說。1973年以代理歐美電子零組件起家的所羅門,近年聚焦在AI及3D視覺辨識軟體,進一步提供AI視覺應用開發平台,因公司名稱出現在黃仁勳3月的GTC大會演講背板上,被市場視為機器人概念股的領頭羊,股價從3月的40元、一路漲到8月最高超過180元,因此在公開場合上常被同業「虧一下」。CTWANT記者前往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所羅門視覺事業處協理李佳運說:「今年的AI真的不一樣了!」今年橫跨南港展覽館一、二館,來自台灣一流與德國、日本等1200家廠商參展,使用攤位數4500個,改寫歷年新高,而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你有AI嗎?」所羅門在今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上非常熱門。(圖/黃威彬攝)業內人士向CTWANT記者透露,過去這種機械展就像是「大拜拜」,廠商花錢布置展場,只為了來這「打卡」,跟其他同業宣告「我還活著」,但沒人預期能在這得到什麼新業績,畢竟工具機是耐久財、且相對重資本,不是三言兩語就能採購的新商品,而且一台機器可以用很久,在經濟不景氣時,第一個被縮減開支的,就是設備。但今年展覽現場則活力十足,除有學生校外教學、地方工會組織參訪團,也可看到不少個體戶,穿梭攤位間詢問,「如果我想要引進這個設備,需要找誰?」甚至連學校老師的攤位都有人在詢問怎麼購買,最主要的差別就是,不少工具機業者都將自家的機械增加了視覺系統、以及AI平台,大部分用在物流、或是產品檢測。走進南港一館四樓內側最大的一區,向著人最多的地方走,就是所羅門的專用舞台,定時展示機器狗「魯夫」跳舞與辨識貨架物品能力,現場擠得水洩不通,李佳運向記者展示,所羅門近期主打的「即學即用,快速落地」,用少量的樣本,幫助客戶直接導入AI系統,提升整體效益,全球大約已有300至400個落地的應用案例。除了工廠製造,用在服務業也可以,李佳運舉例,最近中秋節要到了,店家會推出不同的月餅或商品,以過去的程式來說,產品外觀不同後、要再花時間去登錄更新品項,現在有了AI,就算是幾百種的產品,拍一張照片就能新增。現在所羅門的智慧零售系統,就算是各種不同形狀的麵包,用機器一掃就算好價錢,李佳運說,店員不用花時間去記各種麵包的價格結帳,可花更多時間去跟客人互動,算價錢這種硬梆梆的事就交給AI,「讓人的價值提升,去做有溫度的服務。」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成了老黃概念股的主角。(圖/陳曼儂攝)走傳統風格的羅昇展場,各種機械手臂正在轉來轉去地工作著,「看你的需求,是要選『協作型』還是『工業型』機器人,」羅昇的產品專員正在介紹與達明機器人(4585)合作的TM AI COBOT 2.5D Tray盤取放掃碼解決方案,適用於不固定位置的取放作業,還可以堆疊容器,最重要的是安全性考量,過去工業型機器人因為速度快,所以要留空間做圍籬,而協作型只要有一點點碰撞就會停下來,就能跟人一起工作,且可直接用手拉動機器,到你想要的工作位置,不像過去要工程師逐一輸入精準的座標才能工作。加入AI後,可以教育機器判斷零件的好壞,「很多是人的眼力、或是仰賴AOI(自動光學檢查)判斷不出來的瑕疵,過去要精準告訴程式什麼是NG狀態,就是零與一的差別,沒有模糊地帶,所以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確,但在AI用照片學習後,就能分辨些微不同,有人就會為提升這0.1%的良率去升級AI系統」羅昇的員工說。自從被黃仁勳5月在台大演講點名後,羅昇5月底連9天漲停、6月底再吞連6漲停、8月再來7漲停,股價從5月的33.9元暴增,8月28日盤中一度衝上153元,漲了4倍。廣明(6188)旗下的達明機器人則預計9月提出興櫃申請。達明機器人近來業績明顯增溫。(圖/報系資料照)CTWANT記者往中間展區走,看到了巨大的智慧搬運、揀貨、製造與儲能區,半導體後端封測廠所用的高空物料搬運天車,還有一張明亮的綠色卡片,寫著英文字「輝達夥伴」。「我們現在是輝達合作夥伴,過去大型專案要有平面與3D設計圖,工程師要花很多時間去設計系統,但現在只要有2D圖,以往花300小時的工作把2D轉3D,現在只要3到5分鐘,用輝達的數位孿生平台,自動生成虛擬的世界去驗證,還沒實際建造,就能知道哪裡有問題。」廣運員工開心地介紹著。1976年成立的廣運主要業務是整廠自動化物流系統整合工程,廣運執行長謝明凱表示,廣運的無人搬運車(AMR)、天車(OHT)已接獲半導體後段廠訂單, AI系統整合部分,有液冷系統和水、弱電及監控系統等多方AI應用系統整合能力,未來可分到AI資料中心及伺服器布建商機。「這個輸送設備已經跟以往不一樣了,過去是用長長的輸送帶,要改機移機很麻煩,但我們把他模組化,像是樂高積木一樣組合,依照客戶需求去拼,且不用另外加光學感測器,內建到機組裡,可隨時定位。」,向來賓熟練地講解最新物流機器的廣運員工,講起技術來就像是科技廠一樣酷炫。廣運股價在5月的黃仁勳來台熱潮,也從87元一度衝上140元,儘管8月28日收盤股價已回到97.5元左右,但黃仁勳與AI概念帶來的,是更多機械的靈活度與想像空間,就看製造業要怎麼應用了。
機器仁來瘋3/「中國正在倒貨」+日幣貶值重擊 工具機業集體面臨存亡戰
儘管在AI教父黃仁勳的加持下,台灣機械設備商在8月21日的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中,提高不少能見度,但CTWANT記者訪查,多家業者透露現正「腹背受敵」的真相,「中國用傾銷搶低價市場,日本用低匯率搶高端市場,台灣業者好不容易打進的俄羅斯市場,也因烏俄戰爭受到美方壓力被禁止出口,簡直是頭大到不行!」「台灣從AI晶片、零組件到伺服器都有主導地位,但AI要落地,智慧製作與機器人技術就是其中的關鍵!」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在21日「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開幕時表示,這次活動聚焦在AI人機協作的工業5.0、智慧製造相關的設備與零組件、各產業機器人應用等領域。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理事長絲國一。(圖/翻攝自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官網)參展廠商看到今年的熱絡場景,向CTWANT記者閒聊時都感觸良多,機械產業雖在台灣出口上佔有一席之地,但媒體及市場關注度,遠不及半導體與電子資訊業,就算今年有機器人及AI人機協作議題加持,仍難掩產業正腹背受敵的窘境。就在同一天,北京也熱鬧舉辦「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參展廠商約169家企業,跟台灣的1200家差很多,但現場有27款「人形機器人」同步亮相,還配上栩栩如生的人工皮膚,看了就讓人頭皮發麻。「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近三年新增裝機量佔全球一半以上,十年間成長近19倍」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1日的開幕式上,一語展現中國機器人發展的實力。事實上,台灣的機械業過去以出口中國大陸為大宗,近期因美中對抗、地緣政治衝突,出口受創還反被大舉進口。「中國模具產業已供過於求,價格更壓到只有台灣模具的7成,導致台灣7成模具從中國進口,已嚴重打擊本土產業,更有模具廠商已出現『做三休四』。」台灣區模具公會理事長張和明急切地表示,台灣應成立研究中心,協助產業轉型,由智慧製造與數位轉型帶動模組高品質化轉型。業者向CTWANT記者表示,過去機械產業,高價位以日本、德國廠商為主,中低價位、也就是CP值高的由台灣來做,但中國大陸商務部先前中止ECFA早收清單效益逐漸發酵,大陸廠商陸續崛起,「加上他們自己景氣不好,所以產量過剩,開始往國際市場倒貨的情況也出現了!」業者舉切削中心機為例,台灣平均單價約12萬美元的產品,但大陸業主出口的單價,居然出現4萬美元。去年全球前十大工具機出口國,只有兩個國家出口衰退,一是日本衰退8%,另一則是台灣衰退14%,但眾所周知,去年起日幣就不斷貶值,今年上半年新台幣匯率貶5.97%,同一時間的人民幣貶5.44%,日幣貶值高達 22.99%,讓日本製造的出口產品價格降低。日商FANUC發那科是世界最大的工業機器人製造商之一。(圖/方萬民攝)「再笨的人也知道要買日本貨!」業者大呼無奈,以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工具機訂單年增長8%,達到1239億日元,已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因中國政府的補貼效果持續,來自中國的訂單增長7成,北美的訂單增長1成。據台灣機械工業公會、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工具機出口值10.75億美元、出口占7.6%,年減15.5%,然而下半年並無好轉跡象,全年出口值恐創近五年最差。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秘書長許文通表示,下半年預期美國會降息,加上半導體產業因AI議題不斷增溫,紡織、製鞋受惠國際重要賽事而需求增加,但工具機業仍較為辛苦。業者向CTWANT記者透露,國發會主委劉鏡清其實在7月下旬曾到台中拜訪工具機業者,不是去談補助,而是問業者說,能不能「整合成一家控股公司」,他以大聯大為例,透過控股方式將九家公司合而為一,成為產業龍頭,否則面對中國同業動輒300億元的營收規模,恐怕會離對手越來越遠。但業者嘆氣,「工具機很多都是小型的家族企業,哪有這麼簡單。」
美股收紅權值股休兵 台股開高走低「這原因」卡關季線
美國聯準會(Fed)最新公布的會議紀錄,顯示降息機率升高,美股主要指數全面上漲,不過台股22日開盤指數為22254.59點,最高衝上22315.92點後,隨即摔下翻黑再起伏,最低有22176.9點,呈現平盤保衛戰。法人表示,近期大盤量縮,權值股難展身手,可能會持續在季線卡關。電子權值股部分,台積電(2330)早盤最高來到964元,9點半左右就拉回平盤,小漲1元、在959元左右,鴻海(2317)也是開高後衝回平盤附近,小跌1元在182.5元左右,聯發科(2454)早盤最高來到1240元,半小時後又回到1225元、漲5元;電子五哥盤中也都只有1元以內的漲跌。先前因展覽與黃仁勳話題利多的工具機與機器人概念股,22日大多小幅下跌,先前漲最多的慧友(5484)跌最兇,盤中跌逾7%、約81元,羅昇(8374)再跌3.5%、在134.5元左右,不過廣運(6125)、廣明(6188)和上銀(2049)則是小漲。投顧則開始唱好接下來的半導體展,以及蘋果新機將至,可多留意相關類股。市場目前在等待聯準會主席鮑爾於全球央行年會發表演說,以及下周三盤後公布的輝達財報,而美國聯準會7月政策會議記錄顯示,大多數央行官員認為9月降息是適宜的,越來越少的官員擔心放鬆貨幣政策可能會重新引發通膨,且就業市場已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形容為「強勁但不過熱」。美股道瓊指數上漲55.52點,或0.14%,收在40890.49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02.05點,或0.57%,收 在17918.99點。S&P 500 指數上漲23.73點,或0.42%,收在5620.85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71.63點,或1.38%,收在5267.93 點。
美股終止連8漲靜待鮑爾談話 台股21日等嘸老黃下跌百點開出
市場靜待本周美國聯準會及主席鮑爾談話,美股四大指數全面收跌,那斯達克指數更終結連八紅走勢,讓台股21日欲振乏力,開盤就跌112.32點,開在22316.78點,最低一度下衝22231點;在德國開心動土的台積電(2330)開盤跌12元至961元,前幾日熱鬧等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來站台的工具機與機器人概念股漲跌互見,分析師認為,近期仍是中小型股表現較佳。「2024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於21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先前傳出輝達黃仁勳可能來台助威,相關概念股已漲了一波,不過利多消息越來越淡,20日已有不少個股漲多回吐,21日更是不敵大盤跌勢,這波表現最好的慧友(5484)轉跌,盤中跌逾3%、約92.5元,鴻準(2354)跌1.2%、在68.9元,所羅門(2359)跌2%、在162元左右,羅昇(8374)跌4%、在144元,不過廣運(6125)還有逾1%漲幅,在99.9元。權值股大多小幅走跌,台積電、鴻海(2317)、聯發科(2454)等都跌約1%,大立光(3008)則小漲1%,在3010元左右。美股四大指數20日全面收黑,道瓊工業指數下跌61.53點,跌幅0.15%,收40834.97點;那斯達克指數下跌59.83點,跌幅0.33%,收17816.94點;S&P500指數下跌11.13點,跌幅0.2%,收5597.12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70.27點,跌幅1.33%,收5196.30點。分析師認為,美股因為短線連續上漲,目前呈現高檔震盪格局,市場聚焦周五晚間的全球央行年會,以及周五早上日本央行總裁針對利率預期的發言。而今日也是台指期結算,要注意最後半小時是否出現壓低結算,還要觀察9月的期貨價差是否轉正。
美股續漲台股早盤漲百點 台積電德國廠動土20日股價平盤震盪
美股周一主要指數收高,台股20日開盤以22464點開出,而後漲逾百點、最高站上22545點,科技股表現強勁,即將辦展的工具機、機器人股也幾乎全都開紅,不過後續漲勢稍緩;投顧表示,近期台股反彈快速,幾乎已收回前檔跌幅,不過近期成交量仍不足,顯示投資人較為謹慎。台積電(2330)德國廠將於今日動土,是與博世(Bosch)、英飛凌(Infineon)和恩智浦(NXP)合資設廠,在德勒斯登投資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提供車用先進半導體製造服務,最快將於2027年底生產。由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親率高層前往,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歐盟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也將出席,顯現官方重視程度。不過台積電股價20日成平盤保衛戰,盤中小漲2元在975元後又小跌到平盤的973元以下。其他權值股像是鴻海(2317)盤中漲2元、約189元;聯發科(2454)平盤在1255元,台達電(2308)漲3元在407.5元;不過大立光(3008)大漲逾百點,漲幅4%以上,在3025元左右;廣達也漲約2.8%、在286元左右。「2024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將於21日在南港展覽館登場,傳出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可能來台助威,近期相關工具機與機器人概念股已經漲了一波,慧友(5484)仍強勢大漲逾4%、約93.7元,鴻準(2354)漲逾5%、在68.9元,廣運(6125)漲5%、在102元左右,不過像是所羅門(2359)、新漢(8234)和羅昇(8374)可能已準備漲多休息、盤中由紅翻黑。全球央行年會將在22日至24日舉行,市場緊盯聯準會主席鮑爾將釋出的降息訊號,28日則有AI龍頭股輝達最新財報結果,將牽動市場投資信心。道瓊指數上漲236.77點,或0.58%,收40896.53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漲245.05點,或 1.39%,收17876.77點;S&P 500指數上漲54點,或0.97%,收5608.25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96.32點,或1.86%,收5266.57點。
正峰工業涉炒股害損失千萬 董事長李育成30萬交保
調查局接獲檢舉,指國內知名電動工具機廠商「正峰工業」公司前董事長李育成在2022年辦理私募增資時,先壓低股價後,再以家族公司帳戶進場應募股票4000多萬元,造成正峰損失上千萬元,涉嫌違反《證交法》。台北地檢署6日指揮台北市調查處兵分6路搜索正峰、李男住處等地點,並約談李男及親友3人到案。檢察官訊後諭令李男30萬元交保,另洪姓被告10萬元交保,其餘被告請回。根據網路資料,正峰公司成立於1975年,前身為正峰新能源公司,2020年11月更名為正峰工業,主要從事電動工具機及汽車燈具製造買賣業務。正峰過去主要替國外知名電動工具廠商製造OEM產品,並與世界知名電動工具大廠技術合作。據指出,正峰公司因長期虧損,2020年曾減資同時發行500萬股辦理私募,加計2021年當年稅後虧損1.35億、2022年稅後淨損2000多萬元,待彌補虧損2.22億,已達當時實收資本額一半以上。2022年間,時任正峰董事長的李男,為了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正峰公司董事會2022年5月12日決議以私募方式辦理現金增資普通股,私募股數不超過2500萬股,由股東會授權董事會,自股東會決議日起一年內分五次辦理。但調查局獲報,指時任正峰董事長的李男,為了取得私募股票的利益,先以人頭帳戶買賣壓低正峰公司股價後,等股價在低點時,再指示以家族公司帳戶進場應募正峰股票4000多萬元,導致正峰公司無法從私募案獲取最大募資利益,造成公司損失上千萬元,調查局認為,李男等人涉犯《證券交易法》171條第1項第1款操縱股價等罪嫌,6日搜索正峰公司及李男住處等6處地點,約談李男3名被告到案。
首富的浪漫2/黃仁勳馬斯克喊進這塊新天地 日本花了20年卻宣布失敗退場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兩大科技巨頭共同看好的「人形機器人」,近日引起台灣產業界和投資界激烈論戰,「做人形機器人是男人的浪漫」,「TESLA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絕對是NVIDIA,兩個看到未來的人押注的東西都是一樣,」但電力和成本是最大的問題。臉書粉絲頁「IEObserve 國際經濟觀察」上,討論起「兩大當代最有遠見的科技領航者一起吹,就問你信不信!」、「為什麼瑞士ABB、日本FANUC、德國KUKA(全球工業機器人領域業者)等巨頭都沒有覺得人型機器人很有搞頭?」事實上,全世界最知名的仿人機器人「ASIMO」,2022年在日本HONDA公司東京總部宣布下,正式退役,結束長達 22 年的職業生涯,讓全球媒體與機器人愛好者們都唏噓不已。兩大科技巨頭口中的人型機器人,並非新科技或新發明。依大陸人民網研究院去年11月推出的報告提到,人型機器人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1969到1995年,此時機器人運動是靜態、緩慢行走,以早稻田大學的WABOT為代表;第二階段是1996到2015年,此時能連續動態行走,代表是日本HONDA的人形機器人ASIMO。特斯拉的Optimus成為人形機器人進入商業化的代表。(圖/翻攝自Tesla-Optimus YT)第三階段是2016年至2020年,波士頓動力的Atlas 機器人已能做出令人驚歎的動作;第四階段是2021年至今,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與成熟,人形機器人開始進入商業化落地的初級階段,以亞馬遜的Digit和特斯拉的Optimus為代表。在工具機產業工作超過40年的業者跟CTWANT記者表示,當前工業用的機器人夠成熟後,根本不需要有人的型態,多加「腳」或「臉」這件事在工業使用上是雞肋,只會多增加金錢成本與器材耗損。他也舉日本為例子,FANUC發那科和安川電機公司在此領域占全球市占率的一半,被稱為「機器人大國」,在產業機器人方面是世界頂級,而HONDA研發出ASIMO,技術積累可從1986年的初號機E0開始算起。大家一路看著他從笨拙的動作,到可以靈活倒水、跟人對談,「就像看著一個寶寶從爬行開始成長一樣讓人感動」,他有57個活動關節,可以模仿人類跳舞,電池續航40分鐘,並用日語、漢語和英語三種不同語言與人交流。但HONDA卻也在2022年3月正式宣布終結這個計畫,轉而研發「更實用」的機器人技術,「主要的問題還是錢,」造價高昂是人形機器人的共同挑戰,電機控制跟液壓方案比起來,雖然技術相對成熟,但不能大功率輸出、電力不足,力氣也不夠,沒辦法從事軍事用途;業者向CTWANT記者表示,「因為價格問題,想要走進千家萬戶、做居家照護的工作,可能還要等很久很久。」日本的奇怪飯店曾以機器人為服務員主力,但3年後就放棄了。(圖/翻攝自変なホテル臉書)除了家居照護,人型機器人也被視為可「取代少子化的人力短缺」而用在服務業上,但另一軟體工程師跟CTWANT記者表示,目前各種自助式工具,包括上架、收銀,甚至加熱食物等工具發展成熟,擁有自己專業功能,客人各自操作已經很方便,「不需要一個多功能的人型機器人,在客人很多的時候,還要等待他蹲下、起身做服務,反而更浪費時間。」他舉日本的奇怪飯店(変なホテル)為例,2017年3月進軍東京,開幕時總裁談到未來會有90%的服務工作由機器人負責,有多語種機器人協助辦理櫃台手續,還有機器人手臂幫客人存放行李,但經過3年多,證明機器人不能勝任這些任務,像是故障率高、或是AI不夠聰明亂回答等,反而增加人類服務生的工作量,最後飯店因此解雇了 243 個機器人,改用真人服務。
缺才焦慮2/外籍員工變身管理層 「最像台灣人的外國人」成製造業生力軍
「印尼、泰國籍的員工在工廠擔任小主管,已經是常態啦!」中科一家工具機廠跟CTWANT記者解釋,最早工廠會選用菲律賓的外籍員工,是英文會通,後來以泰國為主,因為配合好、穩定度高,而近來的確有不少印尼的員工相當活躍,「因為有些是華僑,在台灣念書後就來工作,中文溝通沒問題,也很上進。」善用外籍學生的力量,除了讓因少子化而招生困難的大專院校有喘息餘地,對製造業來說,也是緩解最迫切的缺工問題,在人力配置上能相對穩定。在台灣,缺工不是新聞,但持續缺超過百萬人,從科技廠到傳產製造業都一片怨聲載道,就成了國家競爭危機。104人力銀行最新徵才資料庫顯示,4月工作機會數110.6萬個,再攀歷史新高,也是2023年3月以來,工作機會穩定突破百萬大關,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就有16.5萬個人才缺口,名列第三大缺工產業。「『人』是台積電最大的資產,我現在特別對這事感受很深,包括我們從全世界找人,用各種方法產學合作。」台積電人力資源副總經理何麗梅大呼「在台積電20幾年,人力資源是最難的一個。」台積電與德國學校產學合作。(圖/台積電提供)因為世界級的缺才暴風圈不斷擴張,以「護國神山」光環加上百萬高薪,台積電是全台畢業生趨之若鶩的公司,甚至在哪開新廠,當地房地產就會被「點石成金」,然而這樣的天子驕子,居然也大喊缺人!何麗梅表示,台積電跟德國Dresden德勒斯登工業大學、科技部簽約,讓他們的學生大三時到台灣的大學讀書,並花2個月在台積電的新人訓練中心實習,畢業後到台積電工作,可以在台灣,也可以在歐洲、美國。「這是個很龐大的工程,但相當有力量。」台灣人才不足,去年就有網友熱議,台積電的印度員工越來越多,「美商主管也是越來越多印度人啊,未來趨勢。」那台灣年輕人都跑哪呢?一頂大老師透露,他有好幾個學生畢業半年都還沒有工作,一方面是看不上其他製造業、覺得不急,有些則是在等「理想中的工作」。國發會數據顯示,台灣2023年產業移工為47.8萬人,比起2016年又多加了10萬人,其中以越南籍最多,約23.6萬人,占總數的45%,其次是菲律賓12.2萬人、印尼9.4萬人及泰國6.8萬人;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是「高階白領」。去年新竹科學園區的白領外籍員工超過二百人,超過一半在台積電任職;竹科管理局局長王永壯表示,很多來自清大、陽明交大進修碩博士的外籍生,畢業後就留在台灣工作。竹科也有越來越多高階的外籍員工。(圖/聯發科提供)「中階技術工,其實能讓藍領變白領,」日月光半導體人力資源處副總經理李叔霞跟CTWANT記者提到,已有不少外籍員工成為管理階級,「其實我12年前有諮詢過他們,想不想繼續讀書進修,當時幾乎沒有人,但大前年問時,居然有一千多個員工有興趣。」所以後來還需要考試篩選再上課受訓,「如果員工有想要學習的動力,其實成功機率很高。」過去日月光的外籍員工以菲律賓為大宗,大約五百人,李叔霞想起兩年前正修科技大學跑來跟他說,有30幾位即將畢業的印尼學生,非常有意願留在台灣工作,但不知道去哪,「他們的中文非常好,也很適應台灣生活,不留下來真的很可惜。」當時日月光缺乏「二次配工程師」,儘管這群學生讀的是其他的電子科系,日月光就自己編教材,以「先聘後訓」的方式把他們留下來,後來成為公司的種子人員、在台灣落地生根,後續協助招募及訓練來自印尼家鄉的學弟妹,有時相較於海外工程師,反而更具優勢。「他們就像是『最像台灣人的外國人』」李叔霞說。因為這樣的成功經驗,正修科大一躍成為印尼基地總召集學校,教育部核准通過的新型專班有13班、348人,主要為印尼與菲律賓學生,已與科技大廠簽署備忘錄,提供獎學金與就業機會,分為學士後專班與二技專班,涵蓋電子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三個系。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表示,僑生政策已實施70多年,培育超過16萬名僑生校友,過去散居全球各地的留台僑生,是支持台灣的重要的力量,不過近來政策轉型,擴大技職學校參與招生,2014年起開辦產攜僑生專班,10年內從281人成長至4千多人,總計產攜僑生專班技高端在學人數已突破8000人,以因應國內及海外台商產業人才需求。
宇隆搶進中國氫燃料電池市場 3月營收3億元月增逾42%
汽車零件廠宇隆(2233)公布2024年3月合併營收達3.09億元,較上月2.17億元成長42.25%,較去年同期3.08億元成長0.42%;累計2024年第一季營收達8.65億元,年增10.9%。宇隆指出,3月營收月增、年增,主要受惠於農曆年後各產業客戶對於公司旗下關鍵零組件的拉貨力道明顯回溫,尤其在汽車類方面,不僅外銷至歐洲、美國市場的出貨動能成穩定態勢,氫燃料電池用零件也已在中國正式供貨,貢獻3月汽車類的業績繳出月增31.03%、年增3.48%。從第一季4大產品線的營收比重來看,汽車類73%、自行車11%、醫療產品9%、工業自動化7%。其中,自行車、醫療產品、工業自動化第一季業績季增率分別為64%、19%、36%。根據國外研究機構Lucintel研究報告《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報告》指出,全球氫燃料電池應用在商用車和小客車市場充滿機會,預估全球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起以年複合成長率23.4%的速度成長,至2030年將達61億美金,其包括環境問題日益關注、政府為氫燃料電池提供基礎設施的計劃,以及研發資金的增加,皆為市場規模放大的主要成長動能來源。近年來宇隆與現有的歐洲汽車類客戶共同開發適用於氫燃料電池的閥門類零組件,從2023年第三季起已經開始量產,將有更多新品項的零件於今年完成驗證測試,陸續加入量產排程,有望進一步堆疊宇隆在新能源車的營收占比。除此之外,自有品牌TUF ONE行星減速機也在本屆「台灣國際工具機展」登場,TUF ONE行星減速機具有「低背隙、低分貝、高扭矩、高精度」等特性,已取得多項發明專利,未來將朝AI智能自動化及機器人領域發展。展望2024年第二季,宇隆對於整體營運仍保持正向看法。宇隆憑藉精密金屬零件加工技術,以及導入高端生產設備與精密檢測儀器確保產品品質,加上具備各項品質認證,且能配合客戶的全球供貨要求,持續深化汽車零組件市場,同時也將核心技術拓展擴大到旗下其他應用領域上,增加非車用營收占比,邁向多元化發展。
製造業景氣2月再度降為低迷黃藍燈 台經院:後續可平穩復甦
台灣經濟研究院29日公布2月製造業景氣燈號,由1月的15.84分降至11.82分,燈號由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轉為低迷的黃藍燈;學者分析,主要是受到春節影響,整體來看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製造業景氣仍籠罩著緊縮,但後續可以平穩復甦。台經院表示,受惠於AI及快速運算等新興科技需求增加,但2月有春節長假、工作天數減少,進口、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的年增率由正轉負,出口年增率也縮小,影響原物料投入及需求面指標表現,才讓燈號由綠燈轉為黃藍燈。就細部產業來看,在化學材料方面,2月受到國際輕油價格上漲,多數原料價格呈現上揚,然春節因素,業者啟動減產降載,加上客戶拉貨需求減少,景氣燈號由代表持平的綠燈轉為衰退的藍燈。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方面,AI、雲端服務需求增溫,加上東南亞網路設備升級需求推升伺服器等產品買氣,出口年增率持續擴大;手機、筆電等訂單減少及春節因素,景氣燈號由代表揚升的黃紅燈轉為持平的綠燈台經院表示,若排除春節干擾因素,1到2月平均信號值為13.83分,表現已較去年明顯改善,然各產業的復甦力道仍有落差。主要動能來自於資通與視聽產品續強,美國及東南亞訂單仍呈正成長,而傳產貨類因部分需求尚未回溫,復甦力道仍不明顯。未來仍須留意中國經濟復甦力道、歐美利率走勢、地緣政治等不確定因素,是否會對我國製造業表現產生衝擊。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陳伯佳表示,產業客戶庫存去化已近尾聲,包括汽車、航太、半導體產業需求轉強,帶動各家廠商接單傳捷報,景氣第3季看的到。「台灣國際工具機展」27日到31日舉行,共有631家廠商展出3350個攤位,另有47國、4000名國外買主登記觀展;工具機業者表示,全球工具機產業歷經二年的谷底,近期因美中貿易戰,導致供應鏈往東南亞及墨西哥等地區轉移,新設工廠陸續釋出設備訂單。台灣工具機位居全球第五大出口國及第七大生產國,在全球工具機供應鏈市場占有重要地位。
地表最強晶片3/一個小logo讓「這家」連拉5個漲停板 台灣機械業迎AI變身黃金十年
「有了AI,這樣工業4.0、智慧機械與製造可提供Total Solution,才能解決缺水、缺電、缺工及缺人才等老問題。」機械公會名譽理事長、台灣智慧製造大聯盟會長柯拔希向CTWANT記者說,因應這些結合AI、有智慧的機器,各行各業的生產線也會有換機需求,「台灣機械業即將進入黃金十年,台灣機械產業產值未來將不只3兆元,而是N兆元。」這波襲捲到工具機產業的AI旋風,源於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在GTC 2024開發者大會上提及的機器人未來,而最先被發現的就是黃仁勳在演講背景中出現的所羅門(2359)logo,這驚鴻一瞥就讓他當周股價連亮三個漲停板,持續刷新2000年7月以來新高。這家低調的工業機器人公司,股價飆到在25日被證交所列為注意股,但25日再度上演開盤即漲停的戲碼,收在65.5元,同一天,連上銀、大銀微系統、永彰等其他的工具機業者也是開盤沒多久就漲停作收,簡直「一家烤肉萬家香」。27日股價收在72.8元,已是連續7個交易日大漲、更開出5個漲停,累積漲幅約75%。在工業機器人方面,還有鴻準、凌華、樺漢等相關概念股都漲了一波。業者向CTWANT記者表示,人形機器人的應用仍在鴨子划水,很難對業績有明顯挹注,建議先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所羅門董事長陳政隆表示,「希望透過與輝達的合作,能將生成式AI快速運用在工業領域上。」視覺領域是工業機器人智慧化的關鍵,先前所羅門與華晶科合作推出AI+3D,讓機器人擁有如同人類的視覺與辨識能力。達明是廣達的孫公司,目前在協作機器人市佔率全球第二。(圖/達明提供)原本就與輝達NVIDIA平台Isaac Sim有合作項目的達明,隸屬於廣明光電、是廣達的孫公司,特色也是將視覺、也就是鏡頭列為機械手臂的標配,並研究視覺技術,加上集團力挺、台灣同業也捧場,包括南茂、群創、富士康、漢翔等生產線都使用他的產品,大約3年就坐上全球二哥的寶座,市占率一成多,目前第一的是丹麥的UNIVERSAL ROBOTS(優傲科技)在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占率約4成。達明機器人營運長黃識忠表示,達明特點在於內建視覺系統和人工智慧推論引擎。目前以協作型機器人為定位,但研發方向將全力衝刺AI,未來看好電子業、半導體產業及相關智慧工廠的商機。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 (IFR) 去年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新型工業機器人安裝量成長5%,總數達到 55.3萬台,其中約29萬台安裝在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第二名的日本僅新增5萬台、美國3.9萬台,接下來是韓國3.1萬台、德國2.5萬台、義大利1.1萬台,台灣排在第七名,為0.7萬台。中國目前機器人約有七成仰賴進口,所以官方將其視為下一步重點發展領域,除了製造業升級,在少子與高齡化下,希望能以此從事居家服務。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大陸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700億元人民幣、約7131億元新台幣。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全球最大,培育出不少本土品牌跟台商搶生意。(圖/中新社)工具機的台商向CTWANT記者介紹,工業機器人大多是像機械手臂、或是物流車等型態為多,長久以來以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和安川電機為首,台灣廠商在大陸市場走「CP值」路線,但已有不少本土廠商出現,「有腹背受敵的感覺」,且機器人成了中國官方主要的政策扶植對象。「因為機器人的零件很多,可以養活很多公司。」台商表示,看到大陸官方這樣努力,希望台灣的政策也不能落後,「畢竟我們本來是領先地位的。」
輝達AI機器人爆火!工具機概念股齊揚 所羅門今爆近2萬巨量、連拉4根再攻漲停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上周舉行GTC大會,會中亮相人型機器人大軍與通用基礎模型Project GR00T,掀起全球投資機器人熱潮,激勵相關概念股聞訊衝高。其中,所羅門(2359)股價續強,已連拉至少4根漲停板,今(25日)再創2000年5月以來新高65.5元,短線漲幅逾40%。今日台股盤面強勢個股包括所羅門再度攻上漲停,帶旺廣明(6188)、新漢(8234)等機器人概念股同步走揚,扮演盤面吸金指標;大銀微系統(4576)、永彰(4523)等類股,開盤沒多久,股價亦紛紛衝漲停作收。而與所羅門攜手開發AI視覺方案的華晶科(3059)也大為受惠,股價出量跳空,一度攻上漲停,改寫去年12月以來高點。此外,市場也看好廣明、鴻準、凌華、樺漢等有望受惠機器人商機,廣明今日開低衝高,翻紅衝上112.5元,一度大漲8%,站上7個月新高。所羅門多年來致力開發AI視覺軟體,除在工業自動化深耕以外,近年更將應用拓展至物流、零售等領域。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GTC大會上宣布Project GR00T人型機器人計畫,以及一系列全新Isaac機器人平台升級,同時秀出合作夥伴之一所羅門LOGO,而華晶科與所羅門關係密切,傳雙方去年起已展開深度合作,並將產品導入機器人,成為國內少數打入輝達機器人供應鏈的廠商。受到消息激勵,所羅門股價狂飆,今早爆出近2萬張巨量,較前一交易日才3800張成長逾4倍之多,且連續4天強攻漲停,上周累計漲幅逼近50%。近日依證交所規定公布2月自結損益,單月營收2.76億元,年增10.02%,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約2780萬元,年減20.1%,EPS 0.16元。
1月外銷訂單484.2億美元優於預期 機械公會:估今年產值1.45兆元
經濟部27日公布1月外銷訂單,成績遠優於預期,訂單金額484.2億美元,月增10.5%、年增1.9%,寫下歷年同月第3高,遠高於原先預估的年減15%,除了AI商機暢旺,機械業也因自動化等需求,訂單量年成長9.5%,為16億美元。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27日也發布「台灣機械產業發展白皮書」,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表示,2023年台灣機械產業產值受景氣影響下滑,降至1.25兆元,但1月業績回升、可預期春燕要來了,預期今年機械業產值可望回升到2022年的1.45兆元水準。1月外銷訂單484.2億美元,較上月增10.5%,較上年同月增1.9%,經濟部統計處處長黃于玲表示,主因是AI商機需求強勁,引發接單成長動能,1月急單多,加上各大貨品在農曆春節前的備貨需求,造成1月接單金額遠優於原先預期。按貨品別觀察,電子產品年增16.1%;光學器材因電視面板價格維持高檔,加上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接單增加,年增24.0%;資訊通信產品則因上年同月中國大陸防疫封控解除,比較基期較高,致年減19.3%。 傳統貨品類因自動化設備接單成長,國際鋼價上漲,農曆年前部分客戶提前備貨,加以上年同月比較基數較低,致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機械及化學品分別年增26.2%、25.5%、9.5%及6.8%。 機械公會與工研院27日舉行「臺灣機械產業發展論壇暨白皮書發表會」,提到三大目標是2035年機械產值倍增、突破3兆元,附加價值率35%以上,與人均產值達到600萬元,因機械業是國內第三大兆元產業,從業家數超過1萬4千家,從業人口超過27萬人,副總統賴清德也親自出席。魏燦文表示,機械業是整機、零組件等跨域整合,不是一兩年可以完成,要耗費十年、累積能量才能達成,提出6大建議,呼籲政府要妥善規劃政策延續,包括支持產業深化技術與產品研發創新;建構高效能產學研協同合作網絡;協助產業人才延攬與培育;國產機械設備方案導入補助;協助業界強化國際市場行銷;強化營運及金融財政支持措施。魏燦文表示,包括工具機、塑橡膠機、木工機、金屬切銷機等,訂單漸回溫;主要市場來說,中國市場持續萎縮,不少廠商投資逐漸轉移至美墨邊境、加拿大、東歐等地。談到新台幣匯率,魏燦文指出,相較日圓貶值近12%,新台幣相對強勢,影響機械業出口競爭力,產業期盼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落在32元區間;至於電價可能上漲,他說,「若電力公司一直賠下去不是辦法」,產業界應積極轉型使用綠電或創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