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
」 屏科大 台灣黑熊 林務局 六福村 屏東科技大學與謝宜容「名字差1字」遭波及!御鼎興籲「切勿出征其他醬油廠」:只是在複製霸凌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公務員輕生案持續延燒,北分署長謝宜容因涉職場霸凌神隱多日後,在今(22)日午間於YouTube頻道上傳了7分鐘道歉影片,表示將不會再擔任北分署長職務。整起事件引起全台關注,謝宜容的背景也遭起底,就有部分網友誤指其親戚是雲林西螺醬油品牌「御鼎興」後代,使得御鼎興遭炎上。為此,御鼎興醬油第3代製醬人謝宜哲公開澄清,並呼籲網友不該隨意出征,否則將形同複製「霸凌者」的角色。據了解,謝宜容的親戚被證實是為位於雲林虎尾的另一間老牌醬油廠,而「御鼎興」則莫名遭到牽連,其第3代製醬人謝宜澂、謝宜哲昨(21)日就在臉書發布聲明,希望各界停止散播不實資訊,「聽起來儘管荒謬,但姓名1個字的差異,就很可能毀了1個努力生存60多年的傳統事業,藉由這一次的事件相信大家再次理解媒體識讀的重要性」。「御鼎興」也在今日上午再度於臉書發文,提及「霸凌另一家醬廠」一事,無奈道「你們知道嗎?能活到現在的傳統手工蔭油廠,都是台灣的瑰寶,真心不容許大家這麼做,身為台灣蔭油產業的文化工作者我嚴厲譴責」。「御鼎興」直言,「我們的社會在進步,當你不再就事論事,而只是因為此醬廠是謝宜容的親戚而去攻擊,或者用很隱誨的語言訕笑,你不過是複製你原本不齒的行為而已,你就是一個霸凌者,千萬記得你的這些行為對任何霸凌事件的發生完全沒有幫助,請收好你個人的投射與情緒,正視自己的行為,讓世界成為你理想中的樣子」。另據《TVBS新聞網》報導,謝宜哲接受訪問時指出,他形容這件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各個巧合加上影射之下,那天他恰好去屏科大演講,手機卻跑出很多訊息,當時他趕緊打給哥哥,詢問:「發生什麼事?」這才得知有媒體跑到他家詢問「謝宜容」的事情,他恍然大悟是遭捲入此事件。謝宜哲說,起初他很疑惑為何會和他們有關連,後來猜測,網路上在形容謝宜容娘家時,有提到「名字差1個字」、「都在雲林做醬油」,才會自然而然被連結在一起,這使他感到相當錯愕。謝宜哲強調,他依舊遵循父母給他的教育「相信人性本善」,父母親這邊的家族都有互動,他們很清楚家族之間,並沒有謝宜容這號人物的存在,而在網路輿論發酵的過程中,即使他們已經即時發聲明闢謠,網路上仍陸續有一些不理性、情緒化的言行出現。所幸他們在地方和產業上做了許多耕耘,也有人紛紛鼓勵他們「德不孤必有鄰」,願意站出來替他們說話。當被問到是否有網友在誤認他們過後,因懷著歉意而購買醬油時,謝宜哲也坦言「現在訂單超多」。他也提到,雖然媒體幫他們澄清了,但部分網友轉而攻擊另一家醬油廠是不對的,「民眾已經不是就事論事,那些去出征的人,會有他們的投射跟情緒,他認為不應該是這樣,形同於複製『霸凌者』的角色」。謝宜哲感嘆,這次事件讓民眾看見「台灣蔭油」,但大家可能不了解,使用黑豆、甕釀、日曬4個月以上的黑豆醬油,全世界只有台灣才有,很多人都對於國外進口的調味料如數家珍,卻不知道蔭油其實是屬於台灣的味道,「風土不用人求,一切都在大家的日常之中」。
黑面琵鷺N83再度抵台過冬 搭山陀兒順風車最高時速85公里
今年1月疑似中毒被救治康復後在台南野放的黑面琵鷺編號N83,被紀錄到10月3日以最高時速85公里的驚人速度,搭上山陀兒颱風的順風車飛抵高雄市小港區後,之後又回到台南度冬區。由於是一般黑琵遷徙速度的2倍多,被鳥友暱稱為「颱琵」。當初救援照顧N83的台南市野鳥學會人員得知後更驚喜不已,讚嘆這種飛行速度實在太驚人。台南鳥會野鳥救傷組表示,黑琵N83今年1月17日在台南市安南區被發現時,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癱軟在魚塭中,經送往慈愛動物醫院救治,再由救傷組照顧到康復後,1月26日繫上腳環編號N83及衛星發報器帶回原地野放,並由屏東科技大學及天豐新能源展開後續追蹤。台南市野鳥學會野鳥救傷組今年1月接連救治一批疑似肉毒桿菌中毒的黑面琵鷺,其中包括編號N83,康復後均一起野放。(圖/鳥友郭東輝提供)據屏科大衛星追蹤發現,黑琵N83野放後,3月21日先飛到中國大陸沿海,再於4月10日飛抵韓國繁殖地;9月29日南下度冬時,又先飛到中國大陸東南沿海,10月3日再搭上山陀兒颱風的順風車,以最高時速85公里的速度飛越台灣海峽抵達高雄小港。之後,10月11日被鳥友紀錄到在嘉義新塭,10月30日被紀錄到已回到台南七股頂山溼地,與其他同批黑琵在一起。鳥會救傷組表示,N83被紀錄到的最高飛行速度,大約是一般黑琵平均遷徙速度的2倍多,這種巧妙利用氣流飄洋過海的飛行技巧,令人讚嘆不已,這也是台灣首次透過衛星追蹤發現黑琵利用颱風遷移的珍貴紀錄。
半導體新綠能1/老舊茶村迎來高科技加值 寶晶推光電結合地方創生三農共好
「日本過去也堅守農地農用,但搞到最後,和尚跑走了、沒人來敲鐘,廟再大有什麼用,荒蕪而已,台灣不該步上日本的後塵,現在有『低碳經濟』選項、千載難逢,我們可以為農村多做一些事,引進高科技做互補、產業品牌加持。」寶晶能源(6987)董事長蔡佳晋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一語道出台灣綠能與農業發展的困境及解方。 「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及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10月4日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登場,60歲的蔡佳晋在自家攤位上受訪時,不斷有業者前來打招呼及邀約,因為寶晶已有近130MW電廠併網,若屏東地方創生計畫開發案啟動,寶晶可望成為屏東最大的光電業者。事實上,能源周開展前夕,颱風山陀兒罕見地從南台灣直衝登陸,重創當地,連貨櫃都被吹走,但在屏東林邊鄉、台灣首座水面型太陽能案場,只有部分浮筒被風浪翻轉,電力設備完好無損。「我們一開始就用比較貴的H型鋼,還有結構技師去設計,可抗17級陣風,成本要花在對的地方!」通過這場颱風暴力大考後,蔡佳晋鬆了口氣地說。一旁的寶晶總經理陳來進告訴記者,因為一開始就打算做長久的能源生意,而不是靠轉賣案場為生,寶晶都是砸下重本,「我們的太陽能案場投資,堅持百分之百持有電廠,自己設計自己蓋,後續的營運維護也都自己來,雖然一開始很花工夫,但後續比較沒有糾紛,甚至連監控與管理系統都自製,所以毛利能高達49%。」屏東林邊鄉的水面型太陽能案場,已經安然度過5次颱風(圖/翻攝自solar edge官網、寶晶能源臉書)。寶晶能源成立於2018年,專注於太陽能案場的開發、投資、興建、維運並長期持有,今年上半年營收約4.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4%,毛利率約49%,稅後純益1.13億元,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0.57元。目前87%的營收來自售電收入,8月26日起登錄興櫃,預計明年4月將送件申請上市櫃。而近來備受南部半導體業者關注的「完整大規模綠電」,正是寶晶下一個大案子,坐落在屏東縣內埔鄉、隸屬於台灣農林公司的屏東老埤農場,這座茶園的產量從2022年的470公噸、縮減面積至原有1/4,仍可維持產量水準達331公噸。但荒廢竟比種茶還省錢,至少不會虧錢,因為種植成本太高、打不贏越南茶,也造成農林公司近年來連年虧損。因此,農林去年決定改造老埤而招標,由寶晶能源取得標案,蔡佳晋在展場攤位上,秀出「屏東縣內埔鄉光與農新農村規劃」3D模擬動畫,跟記者解釋,「過去農園是封閉茶園,土壤酸度高達4.4,礫石為主、地力不佳,排水也有問題,並非良好的耕種區域,若做好觀光與旅宿設備,就能讓一般民眾參與進來,成為屏東大武山下的新秘境。」依寶晶目前規劃,佔地717公頃的老埤農場,26%保留原始生態、21%做生態復育、21%為茶園,光電廠佔地約28%,另1.4%為休閒農業用地,總投資預計200多億,太陽能占園區不到3成,預估興建至多450MW光電案場,每年可提供5.76億度電給半導體業者,而實際興建將依主管機關核准為準。動畫展示的老埤農場,鳥瞰綠地有一半為原始生態,130公頃茶園,一小隅規劃三層樓的低碳飯店及休閒農業區,有溫室、餐廳及假日市集,還有農產品與食品加工廠、冷鏈物流等。寶晶能源支持台灣在地農業(圖/翻攝自寶晶能源臉書)。「農業要有經濟性、環保性與社會需求,所以我們選擇跟屏科大合作農地再生的研究,生態跟有機農法一樣,沒有所謂的『太陽能板下不長草』這回事,反而能恢復地力,」除了種植相關的高經濟作物,如瓜果與香草,也會特別種植蜜源植物,讓方圓3公里的農地都能有蜜蜂來巡邏、增加收益,推動綠色旅遊,也能培育附近的學生、居民當導遊,讓他們在農閒時增加工作機會。「我們其實想在這做一個小型的地方試驗,讓農村有hightech的加值,不是競爭,而是互補」蔡佳晋說,「農業交給專業的去做,我的強項是資本募集、營運管理、品牌行銷,這才是資本家該做的事;否則一味想著堅守農地,沒有產業群聚、技術不到位,無法吸引人力,生活環境也沒有辦法改善。」「經濟部需要電,農業部需要農,農村需要就業人口,這3者要平衡,而不是只想保護其中一個,這不是台灣之福。」蔡佳晋正領著團隊,以國發會的「地方創生」政策為基礎,要在保留茶園的屏東老埤農場上,打造全台最大太陽能發電廠,走出一條農業、地方及光電共存三贏的新出路。
高屏地區首例通報!台灣黑熊受困套索「右前掌斷裂」 大武部落馳援
屏東縣霧台鄉大武部落巡守隊於9日在部落旁海拔僅513公尺的原住民保留地,發現有台灣黑熊受困套索,動員超過20人合力救援,經過治療後,黑熊狀況穩定。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指出,9日下午近4點接獲屏東縣霧台鄉大武村長麥庸正通報,大武社區發展協會執行生態服務給付的棲地巡護時,在大武部落旁海拔僅513公尺的原住民保留地發現有台灣黑熊受困套索,立即會同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並動員20餘人至現場與族人合力救援,在現場麻醉檢傷後,連夜將黑熊後送並於隔日清晨12點抵達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受困黑熊是亞成體母熊。(圖/林保屏東分署提供)經詳細檢查,受困黑熊是亞成體母熊,體重約20公斤、站立高度約1米,右前掌因受困套索導致掌股斷裂,但目前狀況穩定。屏東分署表示,此次黑熊通報救援是高屏地區首例,高屏山區原本即有黑熊分布,近年更逐漸接近淺山聚落,由於山村農民或族人為防範獸害或傳統狩獵會在農地或保留地布放套索,以往雖有黑熊受困套索傳聞,但可能因山村民眾多誤解使用套索是違法行為,不敢聲張,因而從未接獲通報,也可能有黑熊因此無辜喪命;林業自然保育署因而積極宣導「誤捕黑熊及時通報並協助救援即可免責」的正確觀念,並且與山村社區合作推動黑熊生態服務給付,由居民自主巡護棲地與監測生態,此一首例通報實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屏東分署進一步說明,參與此次救援的除了屏東分署潮州工作站、野聲環境生態有限公司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人員外,之所以能快速完成救援的關鍵,是大武部落參與黑熊生態給付自主巡護隊員在發現第一時間就立即撥打電話通報分署,而且還提供現場影像,讓救援團隊得以評估現場環境及規劃動線;此外,隊員也同時邀集部落族人到場協助救援工作,因此除了6名大武部落族人外,投入救援的還包括霧台鄉長巴正義與同仁等公私部門總共20餘人。針對本次通報及協助救援的族人,屏東分署將會頒發獎勵金給予鼓勵。屏東分署今年已至轄內山村部落辦理33場次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說明會,宣導生態服務給付計畫、誤捕黑熊通報免責等政策,鼓勵山村居民參與黑熊保育。屏東分署同時再次呼籲,在地部落及農友有傳統狩獵或防範獸害的需求與權利,但為免誤捕非標的物種如黑熊等,因此設計改良式獵具提供有需要的山村居民免費換領,以淘汰市售的大口徑制式套索,並歡迎更多社區部落加入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行列。民眾如發現野生動物受困,請即刻撥打地方政府服務專線1999、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4小時通報專線0800-000-930或屏東分署08-7236941;若不慎誤捕或誤傷保育類野生動物,切勿私自處理,只要立即通報、協助救援就不會被究責。
「山陀兒」是什麼? 植物專家:台灣中南部不少
台灣東南方海面上TD22熱帶性低氣壓,可能增強為今年第18號颱風「山陀兒」(Krathon),而對於這個名字的含義,植物愛好者兼作家王瑞閔在網路上解答,表示「山陀兒」是一種熱帶水果,主要分布在台灣中南部,口感酸酸甜甜,與山竹相似,但果肉較少。他指出,這個颱風名稱是由泰國提供的。王瑞閔在臉書粉專「胖胖樹的熱帶雨林」發文表示,「今年的颱風很熱帶水果,走了一個葡萄桑,又來一個山陀兒」,並說明,山陀兒是楝科的大喬木,形狀及口感與山竹(Garcinia mangostana)相似。具有淡淡香氣,滋味酸酸甜甜,甚是好吃,只是果肉極少,較為可惜。原生於分布在東南亞低地森林。除了野生,也常被栽培,1919年台灣總督府殖產局園藝試驗場嘉義支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前身)自新加坡引進山陀兒。王瑞閔指出,山陀兒名字由英文santol直接音譯而來,也稱作山道楝或山都兒。大約2000年後,有苗木商改稱它為金錢果或大王果。馬來文跟印尼文稱之為santul,泰文是สะท้อน,轉寫成sathon,發音都類似。王瑞閔進一步介紹,山陀兒在台灣中南部的公園和私人土地上並不罕見,甚至在中興大學、屏科大等地也有栽種。台中的東協廣場有時會販售新鮮的山陀兒,花市裡也能見到苗木販售,「台灣有非常多特別的熱帶植物,來自世界各地。這些植物可能是颱風的名字,可能是水果,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文化。我衷心的希望可以建立一座熱帶雨林文化植物園,讓大家對這些植物更加熟悉」。此外,王瑞閔也提到前陣子命名為「葡萄桑」的颱風,同樣以水果命名。葡萄桑是山荔枝或山毛丹的別稱,與紅毛丹同屬。這種水果至少在20年前已被引進台灣,並在台中以南廣泛栽培,已能開花結果。
屏科大學生網曝「上課要收手機」 校方回應為「師長善意」:無強制規定
近日,有屏東科技大學學生在網路社群發文,直呼「我以為上大學不會再收手機了!」原來是有老師為免學生分心,要求學生們上課時間把手機交到教室前排課桌椅上的壓克力盒內保管,引發網友熱議。對此,校方也出面回應,稱該課堂師長出於善意,不希望學生上課時受手機訊息影響分心,影響學習品質。但該舉措僅為「建議」,並非強制管理,學生不想放也關係。一名屏科學生11日下午在Threads上PO文無奈喊,「還有哪一間大學上課要交手機。我真的是謝謝我大屏科欸!」該則發文中還有附上影片,畫面中顯示教室前排的課桌上放置了一個大條形壓克力盒,盒內還分成多個小格,學生們則紛紛將自己的手機插入格內放置好。還有學生放完手機,在鏡頭前無奈地雙手一攤。同時也有另外一名學生PO文,「我以為上大學不會再收手機了」,兩則貼文引發網友討論。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屏科大校方對此說明,該堂課的授課師長為提升教學品質,以及善意希望保持學生專注學習,提議在上課期間同學可將手機放置於教室第一排課桌上的壓克力手機置放盒。當下並未有同學提出反對該事,且每節下課後可逕自取回,師長表示,此做法僅為建議,不予強制放置管理。據了解,該堂課由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李姓副教授授課,師長擔心學生課堂中會因為手機的訊息分心,影響學習效果,因此準備了壓克力盒讓學生自由放置,但並無強制規定「不想放也沒關係」。
復育瀕危蘇眉魚 「石斑大王」成功孵化3000尾
俗稱龍王鯛的蘇眉魚在台灣為第二類保育動物,根據台灣珊瑚礁協會過去20多年調查顯示,台灣周邊海域總數量不到30尾。被稱為「石斑大王」的戴昆財與屏科大產學合作,12日宣布人工繁殖成功孵化近3000條蘇眉魚苗。保育界樂觀其成,但預估到放流復育至少還要3至5年。蘇眉魚學名波紋唇魚,因雄魚額頭隆起,別名拿破崙魚、龍王鯛,成年魚可超過200公分、重達150公斤,壽命超過30歲,因性情溫馴不畏人,是潛水玩家最愛,台灣在2014年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第二類,禁止捕撈及買賣,2016年曾在綠島發生民宿業者捕獵當地一隻龍王鯛,引發保育界及水域活動愛好者譁然。戴昆財指出,從野生環境來到人工養殖場,是高難度挑戰,他邀請屏科大水產養殖系教授曾美珍共同研究復育與繁殖,團隊在人工環境中模擬野外生長必要條件,在適應新環境後,同時依據飲食習慣找到蘇眉魚最喜歡的食物,並添加有助生殖的營養成分。經過多年探索才終於突破,去年底成功孵化近3000尾魚苗,目前幼魚生長狀況良好,希望每年穩定產出1至2萬尾魚苗,為放流作準備,未來可帶動海底觀光,把台灣打造成一個「帛琉島」,讓大家來看蘇眉魚;不過放流牽涉到政府規畫保護區,作為業者跨出第一步,盼世界看到台灣技術,政府接續支持。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鄭明修說,蘇眉魚是海中明星,全世界都在努力復育,台灣努力30多年都沒有成功,今天蘇眉魚繁殖成功,代表保育手頭上有籌碼,但目前繁殖出來的蘇眉魚苗,就像溫室中的花朵,如果沒有經過馴化就送去放流,反而成為其他魚種的食物,而且為保證基因多元化,放流也需有許多規畫,蘇眉魚海洋復育可能再走3至5年都不容易成功,但若待其自然復育,可能2、30年都不會成功。
挽救毛小孩 藍綠立委聯手籲建立犬貓血庫
立法委員林岱樺、李坤城與聯合產官學及NGO代表14日呼籲,農業部應盡速研擬推動建立「國家非營利犬貓血庫」,透過有系統與規範的方式進行管理及推動,提供給有需要的犬貓使用,不僅能挽救更多家中毛小孩生命,也能培養社會非營利意識,同時亦能體現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理念。包括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立委郭昱晴、陳秀寳也到場表示支持。林岱樺說,動物醫療事業長期以來一直缺乏非營利性血液支援網絡,這對需要緊急輸血的犬貓來說是一大挑戰。她認為只要政府伸出援手,協助建立規範完善的非營利犬貓血庫,定能有效解決這一急迫問題,造福更多毛小孩。林岱樺說,她已多次在立法院進行相關質詢,未來同時也會持續在立法院與李坤城委員一起努力推動相關法案,促請政府正視且盡快研擬配套措施,協助相關團體一同建立非營利性犬貓血庫,為有需要的犬貓提供及時的血液支持。李坤城表示,台灣貓犬的數量都很多,但寵物不像人類一樣有完善的血庫機制,因此提出三點建議:一、政府應該制定相關法規,為非營利性寵物血庫的建立和運作提供明確規範和合法依據。二、應該積極鼓勵寵物主人參與捐血,並給予必要的福利措施。三、 可以結合獸醫院、寵物店等管道,建立全國性的寵物血液供給網絡。希望動保司可以在經費上先行規劃,民間團體及學校已推動許久,政府應正視這個迫切的社會需求,並盡快採取有效的行動,汲取民間經驗、尋求產學合作。江啟臣到場支持表示,因為少子化的關係,台灣社會養育毛小孩已成主流,所以寵物健康議題不容忽視,他意識到寵物血庫的重要性,公益血庫平台是跨越黨派、值得大家共同來推動的議題,立法院會全力支持,一方面可以照顧寵物健康,另一方面也可以凸顯臺灣對動物友善的國際形象。郭昱晴表示,她家中有三貓一狗,常常聽聞飼主在毛小孩生病時,只能在網路上求助大家捐血,所以建立非營利血庫平台,對飼主來說是很大的鼓舞,也解決大家在面臨寵物生病時的困境,期待這個平台未來能幫助更多毛小孩有健康的醫療環境。陳秀寳表示,寵物不只是動物更是家人,能取得健康的血液作為醫療或研究使用,是重要且正確的方向,甚至眾多醫師、飼主都認為早就應該來推動這個議題,希望我們能建立正常的管道,來取得合法、健康的血液,幫助更多的毛小孩。屏科大獸醫醫院院長蔡宜倫指出,安全的血品仰賴健康的捐血動物,高品質的血液才有高品質的醫療,為保障動物福祉和臨床用血需求,建立以公益為前提的「國家非營利犬貓血庫」刻不容緩,屏科大非常樂意提供這方面的學識與經驗,共同促成這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囂張!壽山動物園前屢次餵食獼猴 老翁嗆:歡迎檢舉、沒財產不怕
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8日舉辦《仲夏龍情、粽闖淺山》體驗活動,帶領民眾製作天然食材的「獼猴粽」,宣導勿餵食的守則。(圖/中國時報袁庭堯攝)民眾拿起粽型布包、挑選裝入合適的食材小卡,若選到錯誤的食材,志工現場會即時指導修正。(圖/中國時報袁庭堯攝)壽山獼猴為了攝取礦物質,更有「吃土」的怪癖。(圖/自管處提供/報系資料照)民眾頻繁餵食讓高雄壽山的獼猴養成「搶劫」的壞習慣,一位老翁幾乎天天在動物園前上演「餵食秀」,還嗆「歡迎檢舉,沒財產不怕」。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8日舉辦《仲夏龍情、粽闖淺山》體驗活動,帶領民眾製作天然食材的「獼猴粽」,宣導勿餵食的守則。自管處強調,在高雄市餵食獼猴均有法可罰,最高可處萬元罰鍰。高雄一位老翁常年開車載著雜糧、在動物園前上演「獼猴餵食秀」,每每吸引數十隻獼猴搶食及民眾圍觀,曾有志工勸阻遭回嗆「我名下沒有財產,歡迎檢舉,我不怕」。自管處平時會派保育巡查員及保育巡查員及保七壽山分隊警員隨機巡查,依據國家公園法第13條第8款訂定「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區域內禁止事項」第9條規定,在國家公園範圍內餵食野生動物可處3000元罰鍰。老翁餵食獼猴處非屬國家自然公園範疇,但高市府農業局對此也有罰則,「高雄市野生動物保育自治條例」第4條規定,在高雄市鼓山區等6區內不能接觸或餵食臺灣獼猴,違者可處5000至1萬元罰鍰。自管處強調,壽山獼猴原本的主食除了果實及嫩葉,還會吃蚱蜢、澤蟹、蜥蜴、毛毛蟲、蝸牛、鳥類幼雛及蛋。壽山獼猴為了攝取礦物質,更有「吃土」的怪癖。餵食獼猴會造成猴群活動範圍改變、族群量異常、健康問題。近年人猴衝突事件頻傳,山友也反映獼猴似乎變多,但2012年至近年來監測結果顯示,壽山猴群數量一直處在1100至1500隻左右,族群量暫無明顯增加趨勢,主要還是民眾頻繁有意、無意餵食(攜帶麵包、糖果餅乾、手搖飲上山遭劫走),獼猴才變得更主動接近人類。端午節前夕,自管處推出《仲夏龍情、粽闖淺山》闖關活動,透過手作、實境解謎活動帶領民眾認識淺山生態,宣導與獼猴共處的正確觀念。民眾拿起粽型布包、挑選裝入合適的食材小卡,若選到錯誤的食材,志工現場會即時指導修正。自管處呼籲,民眾到壽山遊玩,務必落實「不餵食、不接觸、不挑釁」原則。研究猴群的屏科大教授蘇秀慧則說,習慣與人類互動的獼猴會傾向待在固定的地方,失去在森林生態中扮演種子傳播的功能,對生態也有影響。
驚見中彈!台灣黑熊慘死瓦拉米步道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保育巡查員日前巡查花蓮縣瓦拉米步道,在山風2號吊橋下的瀑布旁發現1隻台灣黑熊中彈身亡,令人痛心。黑熊經解剖發現子彈卡在左側胸腔背側,至少死亡3天以上,疑遭夜間盜獵的民眾槍殺,全案移送保七總隊偵辦。玉管處指出,遭槍殺的台灣黑熊是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黑熊媽媽黃美秀團隊2021年4月繫放追蹤的個體,研究項圈編號BB03,當時體重達100公斤,是1隻健康、無缺趾的成年公熊,雖頸圈在同年9月脫落,仍提供許多生態資訊,未料4月下旬在山風2號吊橋下瀑布旁中彈身亡。玉管處將台灣黑熊遺體送往屏科大動物疾病診斷中心解剖,發現牠的左側胸腔背側檢驗出致死子彈。根據遺體腐爛狀態推斷,已死亡3日以上,其陳屍位置距國家公園邊界僅300公尺,懷疑牠遭民眾夜間盜獵時殺害。玉管處說,這隻台灣黑熊監測時間不長,卻提供寶貴資訊,半年活動範圍為33平方公里,透過遺傳資訊,得知牠是採樣個體之一的父親,活動核心遠離人類聚落的原始林,曾漫步至距南安遊客中心極近的山坡上,多數時間在園區邊緣活動,4成時間在園區外活動,顯示需透過居民認同並協力合作,跨域建構完整的保育網。玉管處表示,近年民眾在園區或周邊目擊台灣黑熊的通報次數增加,研究用自動相機、公路監視器的紀錄也有增加趨勢,不乏母熊帶小熊的畫面;台灣黑熊進入部落、果園、雞舍或山屋覓食,人熊衝突也漸增,人熊共存成為最重要議題。台灣黑熊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建議遇到或發現黑熊,請保持冷靜、安靜離開現場即可。
天熱「鎖鏈蛇大軍」出沒!台東捉蛇案量攀升 專家曝1特徵:毒蛇更好抓
時序入夏,氣溫炎熱,蛇類出沒頻繁,台東縣捉蛇案量呈直線攀升,蛇種以眼鏡蛇為最大宗,其次為鎖鏈蛇,出沒地點鄰近太平溪及知本溪流域。年僅24歲的捕蜂捉蛇團隊員古尚豐透露,毒蛇比無毒蛇好捉,只要人眼「顧牢牢」就不會開溜。台東縣政府農業處捕蜂捉蛇業務「收穫滿滿」。近日,委外團隊陸續於中興路六段、開封街等路段民宅,捕獲3條具有毒性的鎖鏈蛇,今(29)日送往屏東科技大學,交由生物科技系教授蔡添順用以學術研究。 鎖鏈蛇頭、身布滿橢圓花紋,具有毒性,攻擊距離可達身長2倍。(圖/中國時報記者蕭嘉蕙攝)捕蜂捉蛇團隊員古尚豐緩緩解開蛇袋,頭、身布滿橢圓斑紋的小鎖鏈蛇鑽出,落入蛇籠中,性情凶猛暴躁,不斷「蛇來蛇去」還不時發出嘶嘶叫聲,另條體型較長的鎖鏈蛇相對溫順,最後一條則連同蛇袋直接放籠中。畢業於台東大學運動休閒學系的古尚豐,因緣際會下入行,短短1年間,已成為可獨當一面的捉蛇人員,但仍不乏「蛇吻」外傷。他笑著說,前幾天才被龜殼花咬傷左手中指,當下立即就醫注射血清。古尚豐也坦言,其實毒蛇比較好捉,因為牠們習性比較不易溜竄,只要人類在旁緊盯,就會乖乖留至原地;反觀無毒的蛇類,因攻擊性低,遇見人類時便會驚慌逃離,相對不易捕捉。屏科大人員則提醒,鎖鏈蛇攻擊性強,攻擊距離可達身長的2倍,尤其是蛇身捲曲呈圓盤狀時,會朝敵方發動彈跳式襲擊。
山友不甩標語跨圍欄!踩9百年「玉山圓柏根部」拍照 臉書小編目睹氣炸
海拔3300公尺的嘉明湖終年不枯,湖水呈湛藍色,又被稱為「上帝遺失在人間之藍寶石」、「天使的眼淚」,多年來吸引大批登山客朝聖。不過,1名山友近日和親友前往嘉明湖登山,一行人不僅無視標語跨越圍欄,還開心地踩著玉山圓柏受傷的根部拍照,讓目睹全程的「愛上嘉明湖」臉書粉專小編憤怒不已。臉書粉專「愛上嘉明湖」小編今(8日)發文稱,自己當天離開大崩壁往回走,在步道約6.6K處看到一群山友,當他再前進10公尺時,發現一行人站立的位置令人難過與憤怒,「為了避免誤會,我數位變焦30倍拉進後,確定了你們所站的位置…嗯哼!很糟糕。還玩起體操的姿勢拍照失敗好幾次,你們在那來來回回的快樂是建築在玉山圓柏受傷的根系上。」粉專小編說明,玉山圓柏(Juniperus morrisonicola Hayata)是臺灣分布海拔最高的樹種之一,樹姿蒼勁,因高山氣候寒冷,其生長速度極為緩慢,胸高直徑每增加1公分,約須24.422年(每年增加0.0410公分),在生物學、物種保育及環境變遷上具有重要的指標意義。山友不甩標語跨圍欄,踩在玉山圓柏的根部拍照。(圖/翻攝自愛上嘉明湖臉書粉專)粉專小編提到,生長於嘉明湖國家步道稜線上的玉山圓柏,胸高直徑約40公分,樹齡近900多年,一直深受山友青睞,但由於樹根周圍的土壤常因過度踩踏與雨水沖刷,導致根系裸露甚至受損,嚴重影響其生長,後經永安國小師生與屏科大老師覆土鋪上植生,並設立圍欄及「請勿跨越」標語,希望保護根系的生長環境。見到山友踐踏玉山圓柏的行為,小編憤怒直呼「這四個字體不認識?」隨後立即上前制止。小編再次提醒與宣導,請大家珍惜生長不易的玉山圓柏,拍照時請與圓柏保持距離,避免踩踏圓柏根部及周圍土壤,更不要攀爬或倚樹拍照,可以利用借位方式拍照,同樣能拍出好照片。
台灣水鹿現身!15年來首度中低海拔現蹤 山友超驚喜:是山神獸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針對廢棄礦區周邊山域進行野生哺乳動物生態監測,自動相機在海拔661公尺處,竟拍攝到台灣水鹿,是15年來首度在太魯閣中低海拔現蹤,山友偶爾巧遇而稱的「山神獸」,研判水鹿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已有向東遷移情形。這項由屏科大教授翁國精主持的「大清水暨匯德廢棄礦區周邊山域野生哺乳動物種類與豐度監測」計畫,針對大清水及匯德廢棄礦區,分別在2009、2019年進行過2次生態調查,過去未在太魯閣中低海拔拍攝到台灣水鹿,但這次從2022年1月起為期2年的監測中,自動相機首度拍攝到1張台灣水鹿的照片,研究人員也在現場發現水鹿排遺。台灣水鹿為台灣特有亞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分布範圍涵蓋海拔300公尺至3500公尺,過去歷經嚴重的棲地破壞和高度獵捕壓力,族群數量大幅減少,過去研究多數分布在海拔2000公尺以上山區。山友偶爾會巧遇台灣水鹿,被稱為「山神獸」。此外,監測報告還提到,樣區內的哺乳動物資源比過去的調查更豐富,其中廢礦區以長鬃山羊、獼猴與食蟹獴較多,而匯德礦場拍攝到的物種數比大清水礦場多,新增赤腹松鼠與白面鼯鼠的紀錄;一般管制區、生態保護區皆新增台灣水鹿、條紋松鼠、白面鼯鼠與大赤鼯鼠的紀錄。這次調查範圍為大清水暨匯德廢棄礦區周邊約22平方公里,海拔約從500到1500公尺,共有30台相機及6台錄音機配合人力調查。監測成果提供國家公園野生動物經營管理參考,民眾也可在太管處官網查看成果報告。
全部陰性!台糖豬場瘦肉精檢驗結果出爐
台糖安心豚梅花豬肉片遭檢出禁用瘦肉精西布特羅,震驚各界。農業部經連日抽驗台糖南靖養豬場生產、屏東信功屠宰場分切的豬隻血液、毛髮及飼料後,於今晚(3)宣布該養豬場豬隻檢驗為陰性,並解除移動管制。台中市食品藥物安全處15日在國防部福利事業管理處台中福利站,抽驗出台糖梅花豬肉片含0.002 ppm西布特羅,農業部隨即啟動回溯機制,稽查及採集豬血清、毛髮及飼料等檢體。今確定所有樣品未檢出,現場比對之藥品進出貨資料及清查現場飼料、藥品、添加劑,也未發現不法藥品。另同批肉樣品正取樣檢測,結果出爐將立刻公布。防檢署表示,西布特羅為非常少見的乙型受體素,台灣並未製造這俗稱瘦肉精的藥劑。另有藥廠人員透露,西布特羅僅有供檢驗用的標準品,世界上沒有藥廠製造。屏科大獸醫系主任林昭男認為,會驗出西布特羅有2種可能,1是飼養過程可能添加未知藥品,代謝後可能檢出類似西布特羅成分;2是本次最初檢測檢出劑量介於臨界值,不同儀器檢測後可能有差異。如今養豬場血液、毛髮等都沒有驗出,便代表沒有瘦肉精問題。農業部表示,除即起擴大檢驗,較現今每年檢驗6千件增加,與清查所有台糖養豬場外,也會加強其餘豬場檢驗及飼料查驗。
一年級男大生校園自撞身亡 屏科大說話了
屏東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一年級男學生,17日在校園騎乘機車時自撞身亡,死前更不斷懺悔自己「不應該騎那麼快」、「我會不會就這樣死掉了」,而屏科大行政副校長兼主任秘書施玟玲表示,案發現場設有減速丘,提醒學生減速行駛,未來將會同專家更加完善檢視,強化校園安全交通措施。據了解,屏科大是全國最大大學,學生們也都會騎機車上下課,而17日下午,該名男學生騎乘機車行經體育館附近,疑似因路況不熟而自撞電線杆,當場傷勢嚴重、血流如注,情況十分危急。而當時有名身兼龍泉救護義消的校內學生見狀連忙前往查看,判斷傷者左膝蓋開放性骨折、臉部及四肢多處擦挫傷,及疑似內出血之能可性極高,血氧數值也在94-95之間遊走,連忙提醒傷者保持清醒、不要睡著,男學生則連連致歉。男學生當下尚有意識,不斷表示自己「不應該騎那麼快」、「給你們添麻煩了」,還詢問「我會不會就這樣死掉了?」,而傷者最終於搶救一天後,18日下午身宣告身亡。此案曝光後引發社會熱議,屏科大也於今日做出回應,施玟玲表示,該地點是體育館路口位置,因此在靠近路口前設有減速丘,離路口有一段距離的近彎處也有設置,藉此提醒學生放慢速度,且確實有降低事故發生作用。施玟玲表示,校方持續、積極教育跟宣導交通安全,在學生始業式時就會安排接受交通安全相關講習,發生這次事故,校方會再研議會同專家完善檢視校園交通安全,強化措施,像是針對車流量大的路段增設警示標誌等,同時協助學生申請平安保險、急難慰問金等,以及同班同學、室友等,會由學務處諮商中心進行心理輔導。
屏科大新生校內自撞身亡 生前緊抓義消手懊悔「不該騎快」:我會不會死掉
屏東科技大學體育館前17日發生一起自撞車禍,一名機械工程系大一男學生自撞電線桿,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據了解,男大生送醫前向義消道歉「不熟路況的我,不應該騎那麼快」、「我會不會就這樣死掉了」,令人鼻酸。義消在Dcard表示,該名同學的傷勢當下屬於較嚴重,左膝蓋開放性骨折、臉部及四肢多處擦挫傷,及疑似內出血之能可性極高,血氧數值也在94-95之間遊走,深怕他突然命危,「我一直告訴學弟要保持清醒不能睡著,而學弟一直跟我說對不起。」學弟道歉,「不熟路況的我,不應該騎那麼快,造成這樣的結果,謝謝你們救護人員,給你們添麻煩了,對你們幫助我的每一個人我感到很抱歉,真的非常謝謝你們,也跟你們說聲對不起。」之後學弟緊抓義消的手,不停喊著「肚子好痛,真的好痛」、「我會不會就這樣死掉了」。義消嘆,如今知道該名學弟搶救不治,難以置信,內心滿是複雜及無奈,希望所有同學出門在外唸書,騎車還是要注意安全,別為了逞一時之快,賭上了自己的生命,真的不值得,還要想想家裡還有愛你們的家人在等著你們。另外也有學生發文討論此事,學生認為,屏科大是機車流動率最高的大學,應該要設立實體安全駕駛課程,除了教如何煞車、大車死角,也要教如何在正確的速度內,入彎前煞車、安全傾角內過彎等,至於校門口汽車道、機車道動線設計也應該調整,「不能阻止學生出意外,可是可以降低學生出意外的機率。」
龜途悲歌1/最受忽略保育類!保護區暗藏抓龜籠 食蛇龜成走私大秘寶
台灣唯一陸棲龜類食蛇龜在棲地減少和盜獵嚴重下,從過去的廣泛分布到如今的瀕臨絕種,更於近年被列為一級保育類動物,但保護等級的提升沒有喚醒對牠們的注重,食蛇龜黑市價格水漲船高,保護區內因而暗藏抓龜籠,更因法律漏洞而越發肆無忌憚,屏科大野保所副教授陳添喜因而呼籲修法,從根本上為食蛇龜留下生路。據了解,食蛇龜是台灣唯一「全陸棲」龜類,生活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淺山森林、丘陵、平原環境,其食性廣泛、「葷素」都吃,包括果實、花和葉子,以及蝸牛、蚯蚓和蛞蝓等「塞的下」的動物都是牠的食物,雖以「食蛇」為名卻不吃蛇,此名字的由來在生物界則早已不可考。而食蛇龜的生活空間與人類環境重疊,早去在鄉野社區附近都能見到其蹤影,也因其遠離水塘的習性,被上一輩暱稱為「山龜」,卻在幾十年間,從過去的「處處可見」到如今濱近絕種,保育等級更被不斷「升級」,2019年1月成為一級保育類動物。食蛇龜近年在對岸的價格水漲船高,過去許多獵人為牟求暴利而獵捕,導致野外數量已近瀕危。(圖/翻攝臉書社團「龜仔山的龜仔頭」)在「保育升級」的路上,盜捕者的「貢獻」可謂功不可沒,近年中國「炒龜熱潮」依舊持續,食蛇龜的價格更是水漲船高,從早年的每隻台幣4500元,一度飆漲到每斤台幣7千元。盜捕者則秉持著「殺頭生意有人做」的原則,在翡翠水庫食蛇龜保育區等地方放置捕龜籠,以蝸牛、雞肉等食物作為誘餌,再將補獵到的烏龜走私到對岸,而台灣的法律更是走私者的最大推手。「走私不成功有罪,持有一級保育類動物違法,但沒有罰則。」陳添喜表示,食蛇龜走私可說是「低風險,高獲利」,《野生動物保育法》只處罰走私成功者,倘若在國門前或是海上被攔下,就只會沒入動物,對試圖走私者則是毫無懲罰。屏科大副教授陳添喜長年研究和保育龜類,希望政府能夠修法,加重走私刑責以保護食蛇龜。(圖/報系資料照)「碼頭找到就成百上千隻,這個沒有罪,但農民如果抓一隻被查到,就是非法獵捕,刑責6個月起跳。」陳添喜提到,目前的《野保法》十分早已跟不上時代,對於有心走私者輕輕放下,倘若是無心撿拾,卻得面臨超嚴重懲處,這也導致法官在庭上「判不下去」。陳添喜表示,保守估計,食蛇龜在野外族群至少消失了8成,而罪魁禍首不僅是獵捕者,政府同樣得擔起責任,除了立法的根本性問題外,政府往往列為保育類後就置之不理,沒有負擔起保育責任。「應該要有更積極的責任,不要讓《野保法》成為神主牌。」陳添喜提到,保育區內工作人員都身兼多職,補龜籠則是靠學者專家在研究時予以破壞,建議相關單位能以人工智慧輔助,設置監視器和即時監測系統以增加獵人盜捕的難度,從根本上為食蛇龜留下生路。
龜途悲歌2/百元飆漲至7千元 中國「炒龜熱」吞台灣數萬保育龜入腹
台灣唯一陸棲龜類食蛇龜近年數量大幅減少,其保育等級也於2019年提升至「瀕臨絕種」的一級保育類,但在對岸「炒龜」風潮下,食蛇龜從20年前的每隻台幣百元,飆漲到如今的每斤台幣7千元,也讓更多盜獵者鋌而走險,寬鬆法律更成為他們的「最大靠山」,動物學者則紛紛為「阿食」請命,希望能為牠們留下生路。據了解,中國人喜愛食用犀牛角、虎骨、熊膽等動物性中藥材,又以烏龜甲殼製成的「龜板」使用最為廣泛,中國人對長壽的烏龜向來有特別喜愛,又相信烏龜有助延年益壽、養顏美容,中醫更主打龜板能益腎健骨,補血滋陰,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對龜板的需求與日俱增,導致東亞龜類生態浩劫。約20年前,每隻食蛇龜在中國要價約台幣百元,但在2012年間,中國突然興起「炒龜熱」,當時更流行「炒房不如炒龜」口號,更選擇活動範圍小、數量稀有品種大規模收購,台灣保育類的食蛇龜和柴棺龜則成最大受害者。食蛇龜的價格在對岸炒作下水漲船高,獵人們也因此鋌而走險,近20年間走私數量恐超過10萬隻。(圖/報系資料照)短短數年間,食蛇龜的價格飆漲至台幣4500元,台灣獵人見利益豐厚,更將捕龜視為發家致富的捷徑,一時間山區滿是以捕鼠籠改造而成的「補龜籠」,食蛇龜野外數量則銳減超過8成。據悉,中國龜商在台商的牽線下「跨海下單」,由獵人盜捕食蛇龜後走私到中國販賣,食蛇龜價格更是海嘯般增長到每斤台幣7000元,目前恐有數以萬計的保育龜被吞入腹中,台灣的法律竟成為獵捕者的最大助力。食蛇龜是台灣唯一陸棲性龜類,其地位重要且珍貴,學者們近年紛紛為「阿食」請命,希望能為牠們留下生路。(圖/報系資料照)「走私不成功有罪,持有一級保育類動物違法,但沒有罰則。」屏科大副教授陳添喜表示,食蛇龜走私可說是「低風險,高獲利」,《野生動物保育法》只處罰走私成功者,倘若在國門前或是海上被攔下,就只會沒入動物,對試圖走私者則是毫無懲罰。「以前2、3個星期就能看到的數量,現在要花2、3年。」陳添喜指出,食蛇龜目前已瀕近絕種,建議相關單位能以人工智慧輔助,設置監視器和即時監測系統以增加獵人盜捕的難度,從根本上為食蛇龜留下生路。
罕見!基隆新山水庫 驚見黑鳶群飛
黑鳶是基隆市的市鳥,在海洋廣場常常能見到其飛翔的身影,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日前在新山水庫觀察鳥類時,恰好目擊75隻黑鳶同時間出現,沈表示,這是學會成立以來,同一時間在基隆記錄到的最大量情形,相當罕見,且族群與基隆港的不同,群體來自何方需再觀察。沈錦豐表示,25日上午11時20分許,他在新山水庫看到先有幾隻黑鳶飛往對面,後續又有許多黑鳶跟著一起齊飛、在山谷中盤旋,事後根據影像估計,至少有75隻黑鳶,大多是幼鳥,數量相當多。沈錦豐說,這群黑鳶與常盤旋在基隆港上空的族群不同,十分罕見,能拍到黑鳶大量群飛畫面也相當珍貴;由於現場大多是幼鳥,從飛行姿勢、季節與地緣關係研判,很有可能大部分是遷移性的候鳥,也讓他想起黑鳶「小茄子」的故事。他解釋,小茄子是黑鳶幼鳥,2020年在屏東某處茄子園墜落,被農民發現後送屏科大救治,臨床判斷為老鼠藥中毒,救傷成功後裝了衛星追蹤器放飛,後來也驗證成為台灣第一筆度冬黑鳶的紀錄。因此沈研判,在新山水庫出現的這批黑鳶,可能是許許多多過冬遷徙的「小茄子們」,不過這只是初步推論,還要深入調查才能確認。沈錦豐指出,每年冬季過後,黑鳶數量有減少的情況,研判有一部分族群,可能是為了過冬,屬遷移性的候鳥,來台度冬後遷移離開,但繁殖區在何處還不確定;新山水庫這群黑鳶並未在水庫夜棲,懷疑是在別處與原有的在地黑鳶族群夜棲,至於會有多少群體離開或留下,還再觀察。
八旬老翁關節疼痛長達5年 脂肪幹細胞治療改善生活品質
台灣醫療照護及健保制度完善有目共睹,全球資料庫網站Numbeo日前公布2023年全球醫療照護指數,台灣連五年排名世界第一。加上《特管辦法》放寬細胞治療,於再生醫療、組織修復相關的適應症累積不少真實世界數據。高齡八旬的黃爺爺的關節已疼痛5年,這次藉由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讓黃爺爺2周就有感獲得改善。「一聽到要換人工關節、加上手術復健至少3個月,差點要嚇死!」黃爺爺的關節因為年紀大自然退化,5年間進行過藥物、玻尿酸、PRP等保守治療,雙膝疼痛還是持續,連走路、上下家中的樓梯都很困難。後來改到童綜合醫院接受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2周後就感到膝關節的疼痛、腫脹,與日常生活的活動能力都獲得改善,現在已可開車自駕,上下樓梯順暢自如。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鄭宇傑醫師表示,不同以往換人工關節常令病患擔心手術感染,且需要長達3個月到半年的復健期,細胞治療提供膝關節退化、以及運動傷害族群另一項選擇。鄭宇傑醫師說,另一位旅美華人白先生,熱愛運動,才50多歲卻已有70歲的膝蓋,在美國也進行過和黃爺爺類似的標準療程,但是效果一直不好,得知黃爺爺膝關節好轉,激勵白先生回台治療,期待細胞治療擺脫困境。相較於美國醫療費用,在台灣以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費用相對親民許多,也可省下術後半年的復健時間,是更符合健康經濟學的做法。根據美國關節炎基金會的資料,2021年因關節炎造成的醫療費用和收入損失高達3050億美元。同年在台灣,據衛福部110年度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顯示,全台膝部骨關節炎門、住診為389萬人次,醫療費用達58.8億元。鄭宇傑醫師指出,以往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在還未到達置換人工關節之前,會使用止痛藥並建議少蹲、少跪、少爬樓梯,若藥物使用半年還是持續疼痛,可考慮用玻尿酸增加關節裡面的潤滑、減少摩擦,或是使用PRP,但都屬於症狀緩解。而脂肪幹細胞的機轉不同,具活性的幹細胞,能比較主動、積極的修復關節軟骨,抑制發炎,若病患膝關節裡的半月板有輕微的損傷,也有相互的修復作用,因此不只高齡人口,對於膝關節運動傷害的族群亦是一大福音。訊聯生技董事長蔡政憲博士表示,脂肪間質幹細胞具再生修復的特性,對肌腱韌帶受損也適用,近期與屏科大合作臨床前動物試驗研究,以脂肪幹細胞治療膝關節軟骨缺損,透過MRI觀察到關節注射後軟骨組織再生明顯,安全性和有效性皆獲證實,正式獲刊於國際期刊,研究成果深受國際肯定,也希望能讓更多有需求的患者看到,進而來台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