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醫不便
」前進COP盛會 南山人壽發揮保險業影響力 擔任永續健康領航者
氣候變遷,不僅對地球環境造成破壞,更直接威脅人類的健康。作為保險業領導品牌及推動健康永續議題的先驅,南山人壽今年再度前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又稱COP),是唯一連續二年參與世界氣候峰會(World Climate Summit)的臺灣保險公司,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在大會發表專題演說,強調保險業與健康及環境息息相關,加上對於風險有深刻理解與掌握,將持續發揮影響力,協助臺灣民眾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相關影響,扮演「永續健康的領航者」。氣候危機就是健康危機。氣候變遷不只造成全球暖化、重大天然災害頻傳,也對全球人類健康造成直接與間接的衝擊。根據《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刺胳針全球健康》期刊文章,全球氣溫每上升1°C,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就增加2.1%;同時,國際勞工組織(ILO)最新報告也指出,氣候異常加劇全球職工的工作風險,全球至少有24億勞工在過熱環境下工作導致危害健康,每年有209萬人因過熱導致疾病或失能,顯示氣候變遷正以各種方式,對人類健康造成嚴峻威脅。臺灣國家衛生研究院受委託在西元(下同)2017年發布的報告也指出,位處亞熱帶的臺灣,夏季溫度每升高一度,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就會增加2.9%,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醫療支出則增加1.37%。為了應對和緩解氣候挑戰,世界各國包括臺灣在內都開始展開積極作為。今年六月,臺灣政府宣布設置「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以及「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將氣候變遷的挑戰拉升到國家級議題。南山人壽積極參與國際永續事務,今年再度前進世界氣候峰會,在氣候變遷與健康議題上發揮影響力(圖/南山人壽提供)。作為保險業領導品牌及推動健康永續議題的先驅,南山人壽以臺灣最大的獨立保險公司的角色參與國際永續事務,積極在氣候變遷與健康議題上發揮影響力,董事長尹崇堯受邀在今年的世界氣候峰會上,以「氣候韌性與健康——以金融策略締造更健康的未來(ClimateResilience and Health – Financing Strategies for a Healthier Future)」為題發表演說。尹崇堯說,保險業對風險有深刻了解,除了透過資金投、融資,倡議因應氣候變遷,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金融商品及服務,提供解決方案,協助客戶提早認知風險、緩阻及移轉風險。南山人壽透過結盟及強化夥伴關係,協助臺灣民眾及社會預知及轉移風險,具體作為包括: 一、透過保險商品及服務,守護民眾健康風險南山人壽致力提供保戶全面的健康與財務保障,提供多元的保障商品,並透過保險商品附加外溢機制的設計,鼓勵保戶關注自身健康預防疾病萌生,從而提升社會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成為保戶的「健康補充包」;同時,在2020年攜手大健康產業夥伴成立「健康守護圈」,積極投入資源提升民眾對健康風險的認知,2023年健康守護圈平台瀏覽人次即超過117萬,協助民眾關注健康風險、提升面對氣候變遷的韌性。二、發揮保險影響力,協助弱勢抵禦氣候風險臺灣是個多山的島嶼,極端氣候引發更為頻繁的洪水、土石流等天災,加深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潛在威脅。保險業扮演「社會安全網」的重要角色,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透過捐贈「微型保單」,提供弱勢民眾遭逢意外時的保障傘,至今已累計承保73萬人次。此外,當地震、風災等重大災難發生時,南山人壽在第一時間啟動關懷措施,整合資源與人力,親赴災區醫院探視傷患及罹難者家屬,及時送上實質救助資源與溫暖關懷,希望減輕受災民眾經濟負擔與心理壓力,協助受災民眾儘速重建生活。 三、啟動弱勢及原鄉關懷,弭平健康不平等氣候變遷除了衝擊個人健康,也加劇健康不平等的現象。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氣候變遷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報告,婦女、幼童、老年人及低收入等脆弱族群,受到氣候變遷的衝擊比一般人更加明顯。南山人壽自2013年啟動醫療關懷計畫迄今,提供逾新台幣5.3億元醫療補助基金,協助4.5萬個遭逢急難的經濟弱勢病患家庭度過無力就醫的困境,並從2023年開始推動「原鄉關懷列車」計畫,發現臺灣偏鄉部落民眾也常因醫療資源短缺、經濟困頓或交通不便,未能及早發現疾病,或在罹病後無法及時治療,南山人壽結合醫院與NGO資源,協助解決偏鄉部落民眾就醫不便及醫療資源缺乏等問題,並針對慢性病進行健康宣導,提升當地居民的健康意識,以確保弱勢族群在面對氣候變遷時具備足夠韌性。南山人壽永續創新發展部協理林哲仰(左)與世界氣候基金會主席Jens Nielsen (右)在亞塞拜然會場中交流(圖/南山人壽提供)。氣候變遷對全體人類健康造成挑戰,南山人壽希望扮演「永續健康的領航者」,發揮保險業的影響力,協助強化個人、社會與環境的健康韌性。尹崇堯指出,保護地球,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每一代的傳承及共同要面對的問題,如同南山人壽的品牌承諾「未來 有備而來」,期待未來能攜手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打造一個更健康的未來。
「事後丸」擬改為指示藥 藥局也能買得到!掀各方激辯
為避免非預期懷孕,不少女性選擇服用俗稱「事後丸」的事後避孕藥。衛福部食藥署擬將「事後避孕藥Levonorgestrel」,從現在需醫師開立的處方藥,改為可在藥局購買的指示藥品,但是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發函食藥署表達強烈反對,婦產科醫學會憂心青少女會誤以為「吃了就不會懷孕」,增加危險性行為而產生嚴重後果,請政府審慎考量。Levonorgestrel(左炔諾孕酮)是第一代事後避孕藥,屬於單一高劑量黃體素藥物,原理是延遲或抑制排卵,達到避孕效果。針對無事前避孕者,現在需由醫師開立處方箋,在性行為後72小時內服用,且越早服用,避孕效果越好。8年前通過轉類 遭反對而擱置食藥署今年8月30日邀集醫界開會討論,決議將Levonorgestrel轉為指示藥品。事實上,食藥署在2016年就已通過該藥品轉類,當時就受到許多團體反對,擱置至今已8年。婦產科醫學會強烈反對,臨床上服用該藥後可能出現經期紊亂,因此醫師會要求患者服藥後2周須回診或自行驗孕,以確認避孕成功,避免因無法及時發現懷孕,衍生更大的風險。擔任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的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黃建霈表示,該藥失敗率仍有20%,等於每5人就有1人會避孕失敗,此外也可能因子宮外孕而大量出血,過去就曾發生孕婦在家死亡案例。婦產科醫學會憂心,開放為指示用藥後,藥局就能買得到,可能使女性誤以為這是可隨意使用的避孕方式,進而導致危險性行為,並引發性傳染病而危害青少女健康,因此發函食藥署要求重新審慎評估。醫:失敗率2成 恐致經期紊亂然而,藥師公會全聯會直指,十大先進醫藥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日本、韓國,早已將避孕藥列為指示用藥,我國有關避孕及終止懷孕的藥事管理制度,有待精進。有藥師透露,國內避孕藥市場充斥亂象,一盒事後避孕藥正常售價僅200到500元,有些診所一盒要價約690元,高出行情;民眾若不想看診,自行到藥局即使沒有處方箋也可能買得到,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都有。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強調,就是因為管理不當,才導致亂象叢生,適當調整避孕藥的管理制度,可降低民眾錯失使用避孕藥的黃金時間。藥師:調整制度有助導正亂象婦產科醫學會則回擊,雖包括美國等國家已將該藥列為非處方藥,但那是因為國外就醫不便,台灣醫療資源充裕且便利,並無將Levonorgestrel轉為非處方藥的必要。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因醫療原因或遭性侵而選擇手術或使用口服墮胎藥物(RU486)流產總人數逐漸下降,從2010年的7.5萬人次降至2022年的4.9萬人次,但尚不包括自費人工流產,也就是「懷孕或生產將影響其心理健康或家庭生活」者,估算黑數達30到40萬人,是國內新生兒人數的2到3倍,顯見事後避孕需求甚高。食藥署則強調,目前尚未有上路日期,會持續收集各界意見後再做決議。
肝癌晚期仍有機會! 口服標靶藥物有效助抗癌
肝病又被稱為國病,更是造成國人癌症死亡的第二名,臨床統計約三成患者就醫時大多已是晚期。台中榮總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羅少喬表示,隨著藥物不斷地研發問世,即使是中晚期肝癌,現在也有很好的治療方式及藥物,幫助病友控制病情,重拾抗癌成功的嶄新人生。七旬翁肝腫瘤太大難切除 口服標靶藥助縮小三成一名70多歲老翁,某次因拉肚子不舒服在住家附近診所就診,羅少喬安排做腹部超波檢查,沒想到超音波探頭一照,竟發現右肝有顆15公分大腫瘤。由於老翁女兒是護理師,她趕緊安排老爸特地從屏東北上到台中榮總檢查。收治這名個案的羅少喬表示,因其肝腫瘤已經侵犯到肝靜脈,加上腫瘤太大,第一時間無法手術。因此建議使用健保給付的口服標靶藥物來控制腫瘤,藉此換取更大的治療空間。老翁用藥追蹤1個多月後,不僅腫瘤體積明顯縮小三成,檢查後亦無發現肝外及肺部轉移,羅少喬判斷其適合再以手術切除腫瘤,老翁目前術後追蹤情況良好,穩定恢復中。晚期肝癌治療多元 醫:應依自身條件與醫師討論用藥「肝癌晚期並非絕症。」羅少喬說道,肝癌治療方式非常多元,透過不同的藥物組合及肝腫瘤栓塞作為前導治療,如同橋樑一樣,以時間爭取更多後續治療空間。待肝功能逐漸改善、或腫瘤縮小後,再搭配治癒性的肝臟移植手術或肝腫瘤切除、電燒等積極處置方式,即使是中晚期肝癌仍有機會成功治癒。羅少喬解釋,臨床常見的肝癌治療方式主要有五種,包括移植、手術切除、電燒、栓塞、藥物治療。前三種方式有機會治癒肝癌,但僅使用早期或腫瘤較小的患者;而藥物及栓塞屬於穩定控制病情的治療方式,它適用於中晚期肝癌,像是腫瘤太大顆、肝功能不佳、肝硬化嚴重等無法做手術的患者,透過藥物治療來縮小腫瘤,讓肝臟或心肺功能恢復,等到患者條件允許可以動手術,再做進一步積極性的治癒肝癌處置。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健保給付晚期肝癌一線用藥有口服的標靶藥及針劑注射的免疫藥物組合兩大類。患者可根據自身條件及用藥便利性來選擇最適合的藥物,例如年紀大就醫不便、往返醫院路途遙遠,或本身有胃潰瘍或胃食道靜脈曲張、心肺及腎功能不佳、容易出血或倦怠的人,就不建議使用針劑注射標靶藥,而口服標靶藥物居家治療,對生活影響小,又能持續穩定控制病情。此外,受限健保給付條件因素,如果患者使用免疫藥物組合的效果不明顯,可能會面臨不給付的窘境外,以及若後續有考慮做肝臟移植手術,需停藥一個月換肝等待期,建議患者可積極與醫師討論,選擇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羅少喬強調,中晚期肝癌患者千萬不要放棄希望,他鼓勵病友應積極努力治療,現有多元治療組合可搭配使用,讓中晚期肝癌治療也能跟上治療趨勢的腳步,有機會戰勝病魔、重拾癌後美好人生。
七旬婦眼睛長期「看不清」! 醫義診檢查出「白內障」
七年前,義診團隊前往台東長濱鄉長光部落進行義診,這是臺灣防盲基金會第一次偏鄉義診,同時也開啟了偏鄉的關懷之路。七年來,臺灣防盲基金會共服務偏鄉學童與長者 3,956 人次,在部落、學校執行超過 50 場的義診,改善並預防偏鄉民眾的視力惡化。78 歲婦、國小女孩 就醫不便造成視力惡化住在北源國小隔壁的 78 歲獨居奶奶,平日喜歡獨自騎著腳踏車在附近活動。然而,她已不太記得上次眼科檢查是何時,只是感覺近距離的字看得不太清楚,用眼時總是覺得吃力。在義診中,醫生發現奶奶的雙眼出現了白內障問題,若不及時治療,將威脅到她騎車的安全。然而,奶奶心懷擔憂,擔心接受手術會影響到她在果園裡的收成工作,讓她陷入了艱難的抉擇。來自美蘭部落的小女孩,過去曾因二眼視差進行治療,但父親平常都在屏東工作,兩個哥哥高中畢業即離家就業,媽媽照顧之餘無暇再定期帶她去需要數個小時路程的眼科回診,這次參與眼科義診是她久違的視力檢查,她很擔心自己的視差狀況再度惡化。偏鄉老化、少子化 用眼習慣偏差被忽視此次義診位於台東東河鄉東富公路旁的北源村,社區人口老化程度嚴重,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為 65 歲長者;而北源村順那部落的北源國小,是一所僅有 20 位學生的偏鄉小學,受到少子化影響,112 學年度沒有新生來報到註冊。偏鄉社區人口老化、少子化、青壯年外地工作,交通的不便不僅僅影響了長輩外出就醫的意願,青壯年多在外地工作,形成許多隔代教養家庭,孩子也缺乏父母的陪伴,相較於都市,偏鄉學童更面臨到因用眼習慣不正確,缺乏家人提醒控制使得視力逐漸惡化,長者、兒童的各種視力危機,更突顯了偏鄉眼科衛教的急迫性,這也是現有體制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臺灣防盲基金會義診服務 遠離失明威脅臺灣防盲基金會以支持「眼科醫療資源缺乏及交通不便地區」為使命的眼科服務團隊,為了此次東河北源村義診活動,特別將眼科儀器車從屏東開往台東,志工醫師團隊則由台北出發,合計超過 480 公里的路程,為的是能讓偏鄉民眾得到最詳細的檢查。臺灣防盲基金會的董事長蔡瑞芳醫師帶領此次義診時特別提到:「縱使現況是偏鄉醫療資源不足,我們仍應該維護偏鄉兒少與民眾看的權利,民眾因交通限制不方便出來檢查,我們就把醫生和儀器帶到部落去。」
被細沙磨出0.5cm傷口 老婦海灘戲水「慘染3細菌」…被迫截肢保命
到海灘遊玩千萬要小心!一名到長灘島度假的台中70歲婦人,因穿夾腳拖在沙灘行走時不慎磨破腳皮,傷口又浸入海水,隔天就出現發燒、畏寒症狀。返國後更診斷出感染海洋弧菌、綠膿桿菌、糞腸球菌等多種細菌,且因出現壞死,不得不截肢保命。據《中時新聞網》報導,該名在暑假期間旅遊的陳姓婦人,起初對被細沙磨破的0.5公分傷口不以為意而繼續戲水,豈料隔天出現畏寒、發燒症狀,卻因國外就醫不便,直到2天後才返國看診。然而,傷口此時已因遭海洋弧菌、綠膿桿菌、糞腸球菌感染,出現組織壞死腫脹現象。(圖/報系資料照)最先收治陳婦的醫院雖採用抗生素治療,但治療19天效果仍不佳,便建議陳婦先確認腳部血管有無活化可能,轉診至光田綜合醫院。不過,陳婦仍因組織、血管已嚴重壞死,腳趾內仍有綠膿桿菌、糞腸球菌等多種細菌,被建議截去左腳食指,以避免情況更惡化。負責收治的謝逸樵醫師指出,由於陳婦有糖尿病,末稍神經感覺差、傷口不易癒合,幸好術後恢復良好,還能活動與行走,表示以婦人感染「非常危險」、處理不當容易造成器官衰竭,死亡率達5成以上的海洋弧菌,能讓感染沒惡化到腳的其他部位已是非常幸運。
安寧療護分3種…衛福部將擴大居家安寧 管制藥品可帶到家中使用
在家善終是許多台灣人的期盼,但有高達8成病患最後人生都是在醫院度過,僅2成病患在家或機構死亡。面對少子化趨勢,衛福部規畫逐步將重心轉至居家,9月起擴大居家整合照顧計畫。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希望推動「Hospital at home(在宅住院)」,讓原需在醫院使用的管制藥品、抗生素帶回家使用。安寧療護分3種,包括醫院的住院安寧、安寧共照,以及社區的在宅安寧居家、機構安寧居家。據健保署統計,目前絕大多數病患在醫院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住院安寧占70%,安寧共照10%,兩者共占8成;在宅16%、機構4%。健保署長石崇良日前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人口老化趨勢下,老人增加,醫療需求就會增加,未來不能把臨終病患都往醫院送,而應將重心轉移至居家。2015年台灣15至64歲工作人員達高峰,此後就一直往下,人力短缺將成定局,政府不能一味蓋醫院、加病床,居家安寧將是一大重點。有鑑於此,健保署預計今年9月擴大居家整合照顧計畫,力拚讓居家安寧的給付與醫院相同,做到「Hospital at home」。薛瑞元昨也透露,居家醫療過去適用對象除了就醫不便的長者之外,還有使用呼吸器的病患,有很多人都屬於末期病患,因管制藥品的管理非常嚴格,導致推動不順利。薛瑞元說,診所居家醫療團隊的醫師沒辦法開立管制藥品,或診所對管制藥品的管理未達可儲存的資格,健保署都在盡力克服。目前國際都希望推動在宅住院,讓原需在醫院施打的管制藥品、抗生素,帶回家使用。石崇良也表示,健保署正與食藥署合作,將管制藥品的開立納入會議,研議如何提高可近性,原則是醫院安寧病房能做的事,在家也能做到,預計明年上半年試辦。
南山人壽今日召開112年股東常會 營運穩健,堅持「以人為本」,推動兩大轉型核心
南山人壽於今(7)日舉行民國(下同)112年股東常會,南山人壽111年新契約保費收入、總保費收入及稅後淨利皆穩居業界前三大領先地位,整體財務狀況健全,獲利表現穩健。儘管今年經營環境仍具挑戰,南山人壽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以「服務賦能」、「數位賦能」作為兩大轉型發展核心,堅持將保戶需求放在第一位,透過保險核心職能及社會參與,盡心照顧這塊土地上的每個人、每個家庭。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在致股東報告書指出,南山人壽積極實現保險業穩定社會的價值,長期致力推動企業永續經營,扣合核心職能,擴大社會影響力,在追求企業穩健經營成長之際,亦重視環境與社會的永續發展。南山人壽今日舉行112年股東常會,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以「服務賦能」、「數位賦能」作為兩大轉型發展核心。「人」是保險業一切的根本,也是南山人壽最珍貴的資源。作為保險業界的領導品牌,南山人壽今年宣布籌畫成立「南山企業大學」,將在淡水沙崙興建一人才培育基地,集結南山人一甲子的智慧累績,透過模組化的人才培育機制,進行多元化的課程配對,並強化數位數據觀念及產業連結,將南山人壽的價值、精神、專業代代相傳、與時俱進,為台灣社會及保險產業培育未來人才。在發展策略上,南山人壽率業界之先,跳脫傳統保險的財務補償框架,以「服務賦能」、「數位賦能」作為兩大轉型發展核心,透過提升保險商品服務創造商品差異化,以完整的保險保障結合「健康守護圈」服務、持續優化客戶體驗,作國人最佳的健康夥伴;同時,運用數位轉型優化客戶服務,並突破傳統銷售模式,從運用大數據分析之精準商品推薦與行銷、AI影像辨識系統協助保戶進行保單健檢、線上無紙化投保、以數位核印快速繳費、到電子保單數位發單及電子單據等,以一條龍之數位工具大幅提升業務員服務效能,強化保戶服務便捷性與保障建構。南山人壽董事長尹崇堯指出,儘管今年經營環境仍具挑戰,南山人壽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將保戶需求放在第一位。今年是南山人壽成立60週年,感謝全體保戶長期的信賴與託付,也感謝社會大眾的支持與肯定。站在一甲子的里程碑上,南山人壽透過多項社會參與及永續作為展開週年慶祝活動,包括前進10個原鄉部落,除捐款支持合作醫院攜手協助解決偏鄉民眾就醫不便、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外,並結合山地醫療服務團隊擴大舉辦義診/健康篩檢/健康促進活動;持續擴大微型保險安全網,擴大合作縣市及新增承保對象;推動各地通訊處取得「失智友善組織」認證,在全台各地凝聚為失智友善的強大力量;持續倡議環境永續,邀請民眾走進山林、認識生態,體驗台灣之美;舉辦運動賽、運動嘉年華、全台健康講座巡迴等系列活動,積極推廣健康意識,也展現南山人壽充滿創新與活力的形象。保險事業是一個永續的事業,面對環境變化,南山人壽信守對保戶的長期承諾,前進的腳步從未停歇,無論過去、現在或未來,南山人壽堅持以保險核心職能與專業服務,守護客戶的幸福感,讓每個人免於恐懼、勇敢追夢,攜手與保戶與社會大眾共同追求更健康、美好的生活。
228連假遇強烈冷氣團!嚴防上呼吸道、諾羅感染 上週16.5萬人腹瀉就醫創新高
國內新冠疫情逐漸趨緩,但腹瀉疫情卻創下新冠疫情3年以來最高紀錄。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冬季為諾羅病毒好發時期,加上近期防疫措施逐漸解封,民眾連假出遊意願增加,搭配上228連續假期遇上強烈大陸冷氣團,導致諾羅疫情和上呼吸道疾病大爆發。瀚威中醫診所周彥瑢院長也建議民眾,應備用可舒緩感冒症狀或上吐下瀉等腸胃道症狀的中藥,以防連續假日醫院沒有開診。根據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指出,上周(2023/2/12至2023/2/18)國內腹瀉門急診就診達到16萬5833人次,創下新冠疫情3年以來最高紀錄。不過近期腹瀉群聚通報呈現下降,過去4周累積通報97起,還是餐飲旅宿業為多,檢出病原以諾羅為主。羅一鈞表示,諾羅疫情好發在冬季,疫情升溫主要和長假、出遊活動聚會增加有關,去年、前年的一月、二月受到新冠本土疫情影響,影響民眾出遊活動意願,今年已逐漸解封、防疫措施鬆綁,讓腹瀉創下疫情以來的單周新高。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高偉峰指出,要避免病毒性腸胃炎,還是要從飲食、手部衛生去注意。如果腹瀉嚴重次數太多,伴隨出現腹痛、頭暈、心跳加速或者發燒等情況要注意,頭暈來說就有可能是嚴重脫水,要警覺儘速就醫。另外若出現拉肚子症狀,一定要讓腸胃休息,要避免再吃太油、奶類或者纖維質高的食物。研究顯示約有9成華人乳糖酶缺乏,原本不缺的人在腹瀉情況時乳糖酶也會比較少,喝牛奶恐怕讓腹瀉症狀更加嚴重。羅一鈞則提到,現在是病毒性腸胃炎流行季節,尤其春節到春假之間,有很多出遊活動,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特別是生冷如海鮮食品,盡量還是徹底煮熟,也要注意多洗手,因為接觸過的公共設施可能有腹瀉者使用過,像是如廁後就要注意洗手。專家也認為酒精乾洗手無法徹底消除諾羅病毒,還是建議要用肥皂洗手。瀚威中醫診所周彥瑢院長則指出,感染諾羅病毒症狀,常伴隨發燒、腹瀉、嘔吐、消化不良症狀,中醫常用具芳香化濕及健脾益氣的中藥舒緩症狀,藿香正氣散為常用於改善突發消化道問題的固有成方。若有吐瀉脹痛並伴有呼吸道感染症狀,在假日就醫不便時,都可選用相似處方的中成藥,緩解初期不適。另外,228連續假期剛好遇上強烈大陸冷氣團,天冷更容易讓上呼吸道症狀延長,尤其近期感染新冠上鼻塞、喉嚨痛、長時間咽癢、劇烈咳嗽症狀常拖延到3至4週甚至更久,中醫師周彥瑢則建議,中藥「止嗽散」,可快速緩解支氣管敏感的咳嗽;若伴隨鼻塞,可能為新冠後遺症所誘發的過敏,「辛夷散」為常見治療方劑,體質偏陰虛火旺需謹慎使用。此外,若有咽喉乾痛,可搭配「銀翹散」快速緩解喉嚨痛。此外,疾管署也指出,諾羅病毒具多種型別,任何年齡層都可能因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手部接觸受污染的物品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黏膜、與病人密切接觸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而感染。通常感染後1至3天出現水瀉及嘔吐等腸胃道症狀,也可能有噁心、發燒、頭痛、腹部痙攣、胃痛、肌肉酸痛等情形,症狀可持續1至10天。
媽媽罹肺癌前有病兆 小薰自責沒早發現
「小薰」黃瀞怡受邀擔任偏鄉守護大使,透過她過往居住桃園仙島成長背景與母親為癌症患者的照顧者經驗,一同實地走訪偏鄉拍攝陳伯伯就醫的實際狀況。小薰20日出席公益記者會,表示媽媽在肺癌病發前2、3年,就有頻頻咳嗽的症狀,當時她一直苦勸媽媽去做檢查,但媽媽堅持:「我的身體我懂,妳不用管」,讓她至今都覺得很自責:「如果媽媽早一點面對自己,或許現在還在。」小薰赴台東拍攝推廣影片,跟著陳伯伯一起坐家人的車下山,再轉乘公車,最後還要步行一段路才能到醫院。小薰感慨地說到:「一整天的拍攝下來,覺得彷彿回到了住在仙島的時光,真心感受到偏鄉癌友的就醫不便,要開一大段路下山才能到公車站,吹著海風等那班次極少的公車,山路蜿蜒曲折,伯伯沒有跟家人同住,自己也沒有交通工具,如果不是剛好有住在附近的親戚可以幫忙接送下山再轉公車,伯伯一個人要怎麼走過這條抗癌之路。」這也讓小薰想到小時候爸爸闌尾炎,就看到媽媽一個人扛著爸爸下山、媽媽開船、爸爸躺在船上,只記得抵達到渡船頭,《流星花園》也播完了。再從渡船頭到醫院又花了最少半小時,所以她能理解偏鄉癌友們,會因為距離跟車程疲累而拒絕就醫的心情。小薰相隔10年重拾麥克風,將在烏來進行跨年演唱,小薰笑說:「不要研究幾年了啦!反正就很多年沒唱了!這次會唱好唱滿,也會滿足粉絲跟歌迷的要求。」被問到說有做什麼準備嗎?她只説:「跨年夜都好冷!所以暖暖包跟薑茶一定會備齊。至於服裝的部分,畢竟跨年夜很冷,以不會感冒的狀態下,盡到最大的誠意給觀眾們。」至於農曆年今年有沒有機會包大紅包,小薰笑說:「每年回部落就是當散財姊姊,不是只有小孩就連表哥們都會來要紅包。每次看到哥哥們要紅包,都會想說我不是應該那個收紅包的人嗎?!那只好利用牌桌來回收紅包了!」
超方便虛擬健保卡上線! 這「4大情境」可用
你還記得六格紙卡的健保卡嗎?自民國84年發出第一張健保卡,民國93年全面換發為目前民眾手上的健保IC卡。然而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原本還在計畫中的虛擬健保卡,被加速提上檯面,試辦3年後也於今年正式上線,截至11月底,已有36萬人持有虛擬健保卡,967家特約醫療院所已完成虛擬健保卡系統介接測試。虛擬健保卡提升醫療可近性 四大情境可用「越是偏僻的地方,越需要高科技來協助,推動虛擬健保卡可以幫助就醫不便之處,提升民眾就醫的方便性,尤其偏鄉、離島地區是重中之重。」衛生福利部部長薛瑞元表示,虛擬健保卡拉近醫院、病患和照護資訊的關鍵角色。疫情期間的非典型就醫需求,如視訊診療及遠距醫療,成為疫後就醫新常態之一。健保署署長李伯璋分享,由於現代人手機不離身,虛擬健保卡可以帶來很多便利性,適用於很多情境:如出差、出遠門忘記攜帶健保卡,又有看診需求時視訊診療、遠距醫療時可以直接掃碼看診偏鄉、離島就醫/義診時,醫事人員不必攜帶讀卡機,民眾也可就診IC卡容易毀損、遺失,手機就可以應用相較於實體卡片,手機便利性更高,李伯璋署長表示,「健保署長期針對偏遠地區醫療挹注資源,除了將醫事人員送進去,現在,隨著網路與手機等數位工具普及化,透過遠距、視訊,成就無藩籬的醫療服務新模式。透過虛擬健保卡,將台灣每一個有醫療需要的角落串接起來」。虛擬健保卡應用展示分享 看診完直接支付更方便「虛擬健保卡應用展示分享會」邀請執行成效良好的醫療院所,如: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奇美醫院、嘉義基督教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為恭紀念醫院、希望愛居家護理所、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等,分享虛擬健保卡在居家醫療、遠距醫療及視訊診療的運用,另打造「虛擬健保卡創新應用未來館」,邀請與會者體驗虛擬健保卡未來應用模擬情境,如:就醫一站式服務、整合電子處方箋至社區藥局領藥功能、行動支付等創新就醫服務模式。李伯璋署長表示,民眾只要出示健保快易通APP之虛擬健保卡上的QR code,就能進行掛號看診之身分識別,解決忘記帶卡或無法過卡之狀況,同時,亦可查詢健保雲端系統,清楚用藥及檢驗檢查資訊,維護就醫品質及安全,而看診完,點選「行動支付」,則可線上繳費,完善民眾就醫「零接觸」一條龍的服務。前進偏鄉、離島 舉辦16場在地分享活動健保署今年也為了讓民眾更方便使用虛擬健保卡,前進偏鄉、離島,共舉辦了16場「虛擬健保卡在地培力訓練」實體活動,同步線上串連了271個視訊點,總計參與人數近2,000人、申辦虛擬健保卡人數約900位、新聞露出超過百則,達到良好宣導效益。此外,讓當地民眾、醫事人員、意見領袖及社區照服人員等成為推廣虛擬健保卡的在地種子,期提升偏鄉民眾使用率,解決數位落差,展現健保署改善民眾就醫品質與可近性的決心。健保署針對使用者調查顯示:超過85%的民眾認同虛擬健保卡線上申請過程方便、授權機制放心,以及個資保護機制安全。另,超過8成的使用者同意虛擬健保卡應用於視訊診療、遠距醫療及居家醫療3大場域相當便利。有超過7成的醫事人員也認同虛擬卡讀卡時間較實體卡快,醫療服務更便利。在各界的期待下,展望未來,健保署將持續與醫療院所通力合作,為民眾打造更智慧、便捷、安全的就醫環境,實現全人照護與智慧醫療的目標。
藍營主張將偏遠地區納「快篩陽=確診」對象 減少居民就醫不便困擾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藍營立委主張將偏鄉、原鄉、離島等偏遠地區納「快篩陽性視同確診」適用對象,今也拜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陳時中當面允諾,將加發偏鄉快篩試劑,2天內也將把偏遠地區居民納適用對象。立委江啟臣、高金素梅、孔文吉、鄭天財等人今前往指揮中心,為偏鄉、原鄉、離島等偏遠地區爭取防疫醫療權益。江啟臣表示,這次疫情爆發後,台中市和平區5月開始染疫人數直線上升,但因快篩不足且和平區衛生所無法PCR採檢,民眾須下山到醫院才能採檢確認,恐有黑數;且偏遠地區多為高齡、年幼人口,是這次疫情高風險族群,一旦染疫病程惡化迅速,因此更需要及早給予治療,才能控制病情。高金素梅指出,偏鄉和原鄉地區幅員廣闊,多數地方還沒有藥局,只有衛生所,不論買快篩或是PCR採檢都路途遙遠,可能來不及就醫就回天乏術,建議可由鄉公所協助指揮中心發送快篩劑。陳時中回應,偏遠地區醫療資源確實相對不足,且多為高齡和幼年人口,現在已將65歲以上人口納快篩陽性並經醫師診斷後就視同確診,未來2天內也會將偏鄉、原鄉和離島等偏遠地區納入適用,減少當地居民就醫不便的困擾。陳時中也提到,已責成相關單位針對偏遠地區發放快篩試劑的78個地點,每個地點優先加發5箱快篩,也會規劃由鄉公所協助發送,先解燃眉之急。
喉嚨痛卻差一點窒息?! X光一照「發現詭異大拇指」掐住呼吸道
感冒喉嚨痛、沙啞、吞嚥困難十分常見,然而有一種喉嚨痛卻有窒息風險。台中一名40歲蔡先生,出現呼吸道症狀一整天,到診所就醫服藥後也沒改善,沒想到晚上症狀加劇,聲音沙啞,飲食難以下嚥,呼吸也十分費力,就寢發現無法入睡,口水甚至會從口腔流出來,才緊急到急診室求助。醫師發現患者扁桃腺嚴重腫脹,導致口水只能蓄積在口腔無法吞嚥,進一步安排頸部X光檢查,發現「會厭」組織有如翹起的大拇指,壓迫呼吸道。綜合血液檢查結果,診斷蔡先生罹患有窒息風險的急性會厭炎,所幸住院時配合抗生素、氣管擴張劑後恢復良好,出院後也沒留下後遺症。衛福部臺中醫院急診醫學科醫師李上杰表示,「會厭」是聲帶上方的一片軟骨,正常是薄片狀,平時的功能是當我們吞嚥食物時,暫時蓋住氣管入口,防止食物跑到呼吸道造成噎到嗆咳。但當會厭軟骨因為感染或其他原因發炎腫脹時,就很容易阻塞呼吸道,造成呼吸困難,典型表現可以透過X光在喉嚨發現一個如大拇指的組織影像,嚴重者會有窒息的生命危險。引起會厭炎最常見的原因是感染流感嗜血桿菌,但在幼兒疫苗施打普及的現在,整體發生率已大幅下降。常見的易感染族群為男性、老年人、免疫缺乏病人及尚未接種疫苗的新生兒。因會厭炎通常是細菌感染所致,治療時會以靜脈抗生素注射為主,若患者因喉嚨痛、食慾不佳,也會透過點滴補充水分。由於急性會厭炎有窒息風險,臨床上也會持續觀察會厭腫脹的變化,利用血氧濃度監測儀即時偵測呼吸道阻塞的狀況,以即時讓患者接受氣管內插管或是氣管切開術的治療。李上杰醫師說,近年疫情反覆,許多人因擔心染疫或就醫不便而忽視呼吸道感染,但是有些嚴重症狀的出現,卻是身體在對我們發出求救訊號,建議民眾如果呼吸有「咻咻」的喘鳴音、吞嚥困難,或是居家血氧濃度監測儀發現血氧掉到90以下,就應立即就醫治療,切勿輕忽。
諾富特飯店主管確診恐是二度感染?陳時中:不排除可能性
諾富特飯店房務主管昨確診新冠肺炎,疫調發現對方曾在17日開始咳嗽、呼吸喘,多次就醫後才確診,由於Ct值低,抗體陽性,專家質疑可能是二度感染。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二度感染難以單用數字說明,但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40多歲諾富特飯店男主管,4月17日起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水、食慾不振及呼吸喘等症狀,19日至26日層3次至診所就醫,因症狀未改善,10天後至醫院就醫,發現有肺炎而收治住院,昨日確診新冠肺炎,Ct值21,血清抗體IgM及IgG皆為陽性。陳時中接受電台專訪。(圖/中國時報趙雙傑攝)中國附醫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昨分析,正常來說,染疫10多天病毒量就會減少,但主管的Ct值21,顯示病毒量高,詭異的是,對方的IgM、IgG也都是陽性,這表示主管幾個禮拜前就已感染,需特別去思考是否因感染上不同的病毒株,引發第2波感染。對此,陳時中今接受Pop radio專訪後表示,以時序來講,主管發病日17日,可感染期是15號,染疫期就更久,其實感染一周後,就有可能產生抗體。另外,如果主管很久以前還有另1次感染,可能IgM也會消失。他也坦言,無法單純用這些數字來判斷主管是二度感染,但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陳時中接受電台專訪。(圖/中國時報趙雙傑攝)由於主管曾3度至診所就醫,卻沒及時被採檢,是否該在健保卡註記身分?陳時中表示,標示以外的人沒有風險嗎?過多的標示會增加就醫不便,就醫權益也可能受損,有些人也會擔心標示後醫院會不願意看,健康是大家的基本人權。
王必勝指揮所第八天!曝光部桃內部情況…網全喊:加油
衛福部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擴大匡列居家隔離人數約5000人,引發社會恐慌,前進指揮所設立第八天,指揮官王必勝昨(25日)也在臉書發文,曝光部桃內部的情況,表示大家一大早就在忙進忙出,而他也只能利用片刻的時間,到附近無人的海邊,沈澱一下心情。王必勝表示,前進指揮所設立的第八天,正好適逢禮拜一,一大早大家都在忙進忙出的,只是忙的內容大不相同,而他也只能利用鮮有的小空檔,到附近無人的海邊,沈澱一下心情,放空一下頭腦。王必勝透露,先前規劃的紅綠區,是因應事發之後跟確診個案接觸的風險而定,隨著確診者增加,會一直擴大,也做為後續政策規劃的參考及回溯感染源的依據。王必勝表示,目前醫院的現況是,從20日之後,大樓的病房及相關區域已都完成清潔消毒,也都做到環境採檢陰性,至於現有住院病人皆以一人一室的專責病房型式,由接手的醫護著該有的防護來照護中,他還強調,這些專責病房沒有再分紅綠區,僅集中在少數樓層病室,確實分艙分流運作。王必勝也語重心長地說:「期盼院內不再有員工確診,讓醫院早日恢復正常運作,來照顧就醫不便的桃醫老病人,維護他們的權益,也減輕其他醫院的負擔和風險。」王必勝感嘆,心裡雖急,但也只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都湧入臉書為王必勝打氣,紛紛留言:「辛苦了」、「加油!您們辛苦了!天佑醫護!天佑臺灣」、「謝謝您們,辛苦了,加油」、「醫護人員辛苦了!非常感謝您們」。
早產兒體重如一杯手搖飲 盼突破「城鄉屏障」助小腳Y長大
11月是世界早產兒關懷月,居住在堪稱「醫療偏鄉」的台東、現年2歲半活潑可愛的宣汝,很難想像一出生就經歷一場生死交關戰役!因胎兒窘迫,緊急於30週提前剖腹,出生時體重如同大杯手搖飲,730公克的小小身軀幸得專業醫療團隊與北區支援醫師的細心照顧下,強韌生命力戰勝一切艱難。107年3月,懷孕30週的陳小姐因發高燒、血壓不穩等子癲癇症徵兆,同時伴隨胎心音減弱,緊急剖腹,產下巴掌小公主-宣汝。原本就屬於35歲高齡產婦的宣汝媽媽,在懷孕初期就因自身免疫功能問題,定期在當地診所密切追蹤產檢,然而懷孕25週時,診所醫師發現胎兒出現生長遲滯、羊水減少、臍帶血流阻力增強等症狀,進一步建議宣汝媽媽轉診到具有高危險妊娠與新生兒照護能力的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追蹤。宣汝出生後立即由新生兒科加護病房接手照護,歷經76天的治療,宣汝終於得以出院回家。宣汝媽媽回憶說:「我們非常幸運!居住在市區、且剛好有北區支援醫師的專業協助,不然真的不敢想這場戰役會有多麼困難!」身為醫療團隊成員之一的沈上博醫師,談及東部醫療現況表示:「台東縣目前沒有小兒外科醫師是最為迫切的問題,如遇到嚴重小兒疾病患者,救急與救命每一次都是艱難挑戰,以新生兒高致死率的『新生兒壞死性腸炎』為例,必須搶在黃金救援時間內將孩子緊急且安全地轉診到高雄醫治,有些孩子的臨床狀況甚至會不穩定到在轉送的過程中面臨需要在救護車上急救的情形。然而與生命賽跑的同時,轉診費用高達兩萬元,對病童及其家屬來說,雙重的心裡壓力是難以想像的沉重」。現在2歲的宣汝活潑又可愛,追蹤評估也都正常。(圖/早產兒基金會提供)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7年統計資料顯示,早產兒比例從十年前的8.8%上升至10%,每10位新生兒即有1位是需要更多醫療照顧與長期追蹤返診的早產兒。而東台灣受限地理位置與城鄉差距,早產兒照護、高危險妊娠治療成為東西屏障下重要問題。以「急救責任醫院分區名單」顯示,東部備有兒科醫師24小時值班的急診醫院僅有3家、具有高危險妊娠與新生兒照護能力之醫療院所僅4家,且近九成集中於市區,對於早產兒家庭來說,資源缺乏與就醫不便性,無疑都是一場困難戰役!由於早產小腳丫出生時,心肺等器官發展未臻成熟,尤以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是神經動作發展、心智評估異常的高危險群,出生闖過生命關卡後,後續就是成長健康的挑戰,必需配合專業醫護團隊定期追蹤、掌握黃金治療期,如:眼科、耳鼻喉科、小兒神經科、復健科及早療機構,定期且全面地追蹤並及時介入治療,以促進健康發展。宣汝媽媽感慨地說:「儘管我們幸運地度過最艱難的時刻,兩歲半的宣汝目前所有追蹤評估都很正常,但是追蹤期所需要的醫療人力資源,往往都仰賴北部醫師支援,總是歷經很漫長又無助的等待」。早產兒基金會和新生兒科醫界十多年來推動「母體轉診」不遺餘力,透過將高危險妊娠或有早產跡象的產婦,轉診到有能力照顧早產兒或重症寶寶的醫院待產,讓寶寶出生時,立即獲得完善的醫療照顧,以減少遠距轉運的危險與偏鄉醫療差距。以花蓮縣基督教門諾會醫院為例,在婦產科主任廖基元醫師積極落實婦產科高危險妊娠整合性照護與院際轉診機制,目前平均每月約達30至40人次受惠,使得東部偏遠地區婦女與新生兒的生命安全獲得保障。廖醫師也積極呼籲:「早產問題與女性生育年齡、生活作息以及工作壓力等息息相關,孕期媽媽們除了定期產檢外,一旦懷孕20週後出現早產徵兆,就需要多加注意並安胎休息,以預防早產的發生」。
娘有「痔」難言走路卡卡 小Call為親備藥奮戰
藝人洪榮宏日前因外痔破裂,趕緊返台掛急診、動手術!妻子張瀞云描述事情發生當下,洪榮宏血流不止,但因為兩人身處國外,就醫不便,情急之下只得拿衛生棉救急,後來還去買成人紙尿褲。國內網路討論度最高的醫療節目TVBS《健康2.0》,也邀請藝人小Call,上節目分享媽媽因為痔瘡所苦的經驗。藝人小Call透露以前是專櫃小姐,可能因為長時間久站,再加上懷孕的關係,10年來深受痔瘡所苦!由於老公是香港人,小Call婚後第一次帶媽媽去香港見老公親戚,媽媽一路上都急著要回飯店上廁所,走路的姿勢也變得不太自然,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媽媽急著回去擦治痔瘡藥膏!媽媽也因為長期受痔瘡所苦,所以習慣只要出遠門過夜,都一定會備藥跟痔瘡奮戰!
武漢肺炎/新竹馬偕疑似案例 已確認排除
因為張貼疑似武漢肺炎案例公告,而引起高度關注的新竹馬偕醫院,剛剛公佈疑似案例已確認排除的最新消息。以下是新竹馬偕醫院聲明本院於元月20日通報之疑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案例,經疾病管制署檢驗後,已排除武漢肺炎並解除隔離!本院於收治此案例後,在急診門口貼出公告,提醒來院病患出入應佩戴口罩,實屬防疫善意。雖然疑似案例已於多所醫院出現,但本院秉持負責及堅守防疫態度,即便尚未確診,仍立即於當日添購最新體溫偵測等相關設備,並變更醫院出入動線、增設戶外篩檢區已加強發燒民眾之分流(站內人員穿防水隔離衣、帽子、手套、N95口罩),以期將疑似武漢肺炎病例作一有效阻隔。另一般醫護人員佩戴外科手術口罩,採最高防疫等級,以保護就醫民眾及醫療人員之安全。同時也感謝當年和平醫院抗煞護理人員對本院的來電支持與鼓勵。雖疑似個案已排除,本院仍秉持最高規格之防疫措施,請來院病患佩戴口罩、勤洗手,以維護自身之安全。造成就醫不便,敬請見諒。但本院最高宗旨,是希望所有民眾能真正安心就醫。
印度旅遊不敢上廁所 忍到第三天出血尿送急診
民眾旅遊地若是前往醫療不便或者衛生條件較差的開發中國家,投保旅遊險時可以考慮再附加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提高就醫時的保障額度。一名旅客日前到印度旅遊8天,出門前大約花了3分鐘上網購買1,200萬額度的旅行平安保險,同時附加傷害醫療保險金120萬,還有附加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120萬元,8天的保費總計1,226元,平均1天約為153元。民眾抵達印度發現當地衛生環境不佳,白天忍著不敢上廁所,直到晚上回到飯店如廁,加上路途顛簸、舟車勞頓,三天下來出現血尿症狀。第四天和第五天劇痛無比,緊急送醫。最後,醫師開了藥品、診斷證明書、收據,總計看診費用為60元美金,將近台幣2,000元。返台後這名旅客到保險公司官網申請理賠,並上傳就診收據等資料,大約3~5個工作天收到簡訊通知,已將保險金匯入帳戶。宏泰人壽網路投保平台表示,民眾投保旅平險時,可以注意3項重點:1、刷卡送的旅平險保障範圍,多數僅提供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期間,且出門前往機場和回家途中都沒有保障。2、附加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由於海外就醫不便宜,因此民眾選擇附加海外突發疾病健康保險時也可以多注意各家保險的條款說明。有的保單商品會針對美加地區保障加倍350%、日本/歐洲/紐澳保障加倍200%,萬一被保人在美加生病,保額從100萬提升至350萬。萬一被保人在日本/歐洲/紐澳生病,保額從100萬元提升至200萬。3、如果投保2家以上保險公司,記得多申請理賠的單據,最好都是正本,避免遭保險公司無法受理。
C肝新藥健保給付 患者人數近7萬
【記者/張雅淳】肝病是國病,C型肝炎更是國人肝癌第二大殺手。政府2017年初給付C肝全口服新藥迄今兩年半來,全台累計近6萬7千人接受治療,其中1成3是在長庚5院區(基隆、林口、雲林、嘉義、高雄),平均全台每7人就有1人。在全台358家醫療院所的C肝治療人數排行榜中,前5名有3名被長庚院區包辦,嘉義、高雄與林口院區分別高居第1、第3與第4。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簡榮南教授表示,政府2017年元月起給付全口服新藥,截至上(6)月底,有6萬6654人接受新藥治療。簡榮南教授呼籲中老年人、洗腎、曾刺青或身體穿洞等民眾應主動篩檢。若確認感染也無須擔心,因為政府全面給付全口服新藥,副作用少、療程短,僅8到12週。只要醫囑服藥,即可降低肝硬化、肝癌與肝外病變風險。除了私人健檢,政府成人健檢提供45歲以上、民國55年以後出生民眾終身一次B、C肝篩檢。具原住民身分民眾自上(6)月起,調整為40歲至60歲終身一次。然而全台約45萬名C肝感染者,近半數感染而不自知;近2成患者居住偏遠鄉鎮或原鄉,交通不便、就醫困難而消極治療。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盧勝男教授說,長庚體系醫院為了找出更多C肝患者,主動盤點過往20年的就醫資料、調閱近百萬筆曾在院接受C肝抗體檢驗的患者病歷,最後找出約8.8萬位C型肝炎抗體陽性的患者並主動致電召回。以基隆長庚為例,尚未治癒C肝的患者名單有6769名,扣除致電未回應、致電有回應卻拒絕、不願意回診、已定期追蹤治療者,成功聯繫上且有回應願意接受治療的患者為247名。「雖然從比例來看只有3.6%成功召回治療,但若全台每家醫院都能成功召回200名,只要30間醫院做到,積沙成塔也有6000名!」盧勝男教授說。台灣C肝防治的挑戰在於「找出未知感染者」。簡榮南教授分析,除了需要醫療院所主動出擊,突破民眾就醫不便限制,更呼籲政府考慮將C肝篩檢年齡,從目前的45歲降至40歲。看更多↓↓隱眼族夏日冷房「乾巴巴」醫:材質挑選是重點今逢大暑悶熱防午後雷雨 颱風最快「這時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