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徵
」凱米颱風台股休2天 美股大崩「網憂明天恐補跌」
凱米颱風穿台而過,造成各縣市風雨交加,24日、25日幾乎全台都停課,而由於台北市停止上班上課,台股也連續休市兩天,預估政府證交稅因此減少近30億元。根據財政部日前公布的今年6月全國稅收統計顯示,與股市相關的證券交易稅在6月實徵淨額達276億元,連續14個月雙位數成長,累計1至6月實徵淨額達143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86億元,增幅達69.3%。而若是以6月的19個交易日計算,單日證交稅實徵淨額平均約14.5億元,休市兩天估計減少徵收29億元。此外,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的統計,6月全體證券商稅後淨利達127.3億元,較5月增加44.05億元,成長約52.91%。這意味著券商單日平均減少獲利約6.7億元,兩天損失超過13億元。不過近日美股慘跌,因特斯拉(Tesla)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佈的財報令人失望,市場對大型科技股估值過高的擔憂加劇,美股主要指數當地時間24日收盤大幅下挫。道瓊工業指數下跌504.22點,跌幅1.25%,收報39853.87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28.61點,跌幅2.31%,收於5427.13點;那斯達克指數大跌654.94點,跌幅3.64%,收報17342.4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重挫292.24點,跌幅5.41%,收於5105.65點。再加上22日台積電股價重挫3.19%(31元),收在939元,市值縮水8039億元,跌至24.35兆元,因此台股26日開盤後可能出現的補跌才是真正的隱憂。不少股民也在PTT股版討論此事,「護國神颱」、「日韓都爆炸了」、「還是這樣好了,休到等美股大反彈再開市」、「慘套的是禮拜二尾盤追高的」、「到底在休市什麼啦,明天跑不掉了」、「688套兩年,1080這次要幾年先說一下」、「星期五迎接至少600的跳空」、「明天真的是人踩人了…大戶都沒辦法佈局」、「被颱風關兩天廁所後大爆崩,也算是歷史留名了哈哈」、「今天晚上如果美股繼續跌」、「看看日韓那個精美的跳空,一樣是五日線」。
找不到工作!陸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市場嚴峻 僅47%收到錄取通知
受到科技、房地產、補教等行業減少徵才影響,大陸的大學應屆畢業生面臨日益嚴峻的就業市場,截至4月中旬,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收到工作錄取通知。大陸人力資源公司智聯招聘稍早發表報告顯示,僅47.8%的應屆畢業生收到錄取通知,較2023年同期下降2.6個百分點。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在新冠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收到工作錄取通知的大陸應屆畢業生比例一直維持在75%左右。但是到了2022年春季,由於大陸政府為了防疫而封鎖上海,該比例跌破50%。另一方面,隨著大陸政府分別以反壟斷、防範市場泡沫等理由,加強監管科技、房地產、補教等行業,造成這些屬於應屆畢業生主要就業去處的行業獲利惡化,相關企業因此減少徵才人數。此外,汽車業也在裁員,分別與德國福斯汽車和美國通用汽車共組合資企業的上汽集團,於2019年至2023年間裁員約9,000人。智聯招聘稍早發表「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簡稱報告)指出,截至4月中旬,在有求職計畫的應屆畢業生中,47.8%已收到工作錄取通知,與2023年同期的50.4%相比略有下降,但與2022年的46.7%相比提升。整體來看,近幾年的錄取通知獲得率維持在50%左右的穩定水準。
民生醫院醫界風評差!黑歷史不斷屢出包 降調地區醫院
高雄市立民生醫院發生重大醫療疏失,各界譁然,但這並非民生醫院第一次發生爭議,回顧民生醫院「黑歷史」,包括醫院林姓骨科醫師涉向藥廠收賄5年;另醫院也曾捲入轟動一時的溫氏家族詐領保險金案,甚至健檢業務經衛福部評鑑沒通過,影響市庫上千萬元收入,種種問題導致醫院從區域醫院降調為地區醫院,至今沒有醫學中心願接手。民生醫院爭議不斷,曾捲入1995年溫姓家族詐領保險金3000萬元案,當年高市府衛生局便將民生醫院以經營不善為由,從區域醫院降至地區醫院;2011年又爆發林姓骨科醫師每月向藥廠收賄7至30餘萬元,時間長達5年,影響院方聲譽。有民眾發現,人力銀行網站上總看到民生醫院有不少徵才貼文,從門診、急診到加護病房都在徵護理師,甚至新人沒有工作經驗也可以,似乎護理師一直補不滿,因頻繁缺員、人員流動快速,若不熟悉院內流程就急著上線,確實很容易出問題。因民生醫院屢屢出包,導致醫院風評欠佳,對比呈現虧損的鳳山醫院,高雄長庚醫院仍願意接手,高雄市立大同醫院也被高醫體系承接,民生醫院迄今沒有醫學中心有意願接手。開錯刀事件發生後,高市藍綠議員紛紛砲轟民生醫院,國民黨籍議員李雅靜痛批,無法相信如此荒唐行徑發生在高雄的市立醫院。醫院訂有病人手術識別標準,結果連續5個關卡都沒有做病人識別,顯然醫院螺絲完全鬆掉。民進黨籍議員林智鴻要求衛生局依《醫療法》開罰醫院,並針對醫院相關人員依《醫師法》移付懲戒,同時對行政管理疏失連坐處分。未來應引入AI等科技來輔助身分辨識,避免類似錯誤發生。
中央至今未核備花蓮礦石稅 估計已少徵8億
花蓮最大筆稅收「礦石稅」,經送中央財政部至今未核備,估計已少徵約8億元,有議員質疑礦石稅遲遲無法開徵,業者卻能持續開採,這是不是「不當得利」,引發多位議員討論,地方稅務局呂玉枝說,催了數次迄今還是沒獲核備,將持續與財政部溝通。花蓮縣府2009年起訂定礦石稅自治條例,每年開徵近10億元,是地方最大筆稅收。特別稅最長開徵年限4年,去年10月底議會審議改為1年,依開採量不同級距,每公噸開徵50到70元,但送中央財政部尚未核備,短徵至少10個月,每月8000萬元計算,少徵約8億元稅收。地方稅務局官員無奈,嚴重影響地方稅收!花蓮縣議會定期會今天由地方稅務局工作報告,呂玉枝簡報地方稅各項稅捐收入,今年度預算數30億餘元,比去年的38億餘元少了8億元,主要就是礦石稅短徵,引起多位議員關切,要縣府想辦法,為何任由業者一直開挖,也有議員憂心短收稅費,嚴重衝擊地方建設。議員林源富建議,是否可先開專戶,讓業者存放暫收款,待中央審查同意後就能動支。議員笛布斯.顗賚質疑「沒繳稅又可以採礦,是不是不當得利」?張美慧議員則詢問,礦石稅的推動流程和執行方式,是否一定得中央同意才能開徵?要求稅務局提出說明。呂玉枝表示,縣府去年10月29日將獲議會通過的自治條例提送中央備查,但財政部仍未開審查會,縣府多次溝通,回覆都是「在蒐集資料」。她說明,依據「地方稅自治條例報中央機關備查之統一處理程序」,縣市政府開徵地方稅,必須報請內政部、財政部及行政院主計總處備查,並由學者專家組成審查會審查,函復後才能開徵。礦石業者受訪表示,雖然縣府還未公告實施,但已在年度預算編列礦石稅的支出,縣府開徵就會如期繳納,並非業者挖礦不繳稅,希望議會查明。
歐盟2023年起課碳關稅 212項管制項目受衝擊⋯金額高達245億元
因應歐盟今年7月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2026年將對進口的高碳排產品課徵關稅。經濟部指出,管制項目248項中,我國輸歐有212項,以鋼鐵製品為主,估計受衝擊金額約新台幣245億元,因應CBAM,經濟部提出《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法將納碳費機制,對外界提出每公噸至少徵收300元,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坦言,對產業壓力會很大。氣候法 10月預告《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擬修改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對國家長期減量目標、提升氣候治理、推動碳定價、強化氣候變遷調適等,都將納入修正,環保署表示,預計10月會預告及意見徵詢。經濟部昨在立法院報告指出,目前國際海關六碼貨品共有1萬2287項,歐盟CBAM初期適用水泥、鋼鐵、鋁業、肥料及發電業等5大行業別部分產品,管制項248項中,我國輸歐有212項,預期受波及金額高達245億,占出口歐盟比率3.6%,其中以鋼鐵製品受衝擊最大。先前傳出環保署徵收每噸碳費100元,遭環團痛批不痛不癢,認為至少要300元。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問到,環團主張每公噸碳費至少徵收300元、700元甚至1000元碳費是否過高?曾文生坦言,300元對現階段產業會造成不小的負擔,衝擊產業競爭力,但碳費徵收標準會參考相近的競爭國家,如韓國。碳費徵收 參考競爭國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資料,以2005年為基期,近14年來我國碳排年平均成長率約為0.1%,優於中國大陸的4.4%、韓國及新加坡的1.8%等鄰近亞洲國家。經濟部表示,台灣會與其他國家,如美國、日本、加拿大、澳洲、俄羅斯等WTO會員合作,持續關切與發聲,在WTO關切歐盟CBAM內容是否符合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等基本規範,及可能衍生的非關稅貿易障礙;並籲請歐盟制定政策應衡量貿易衝擊效果、諮商與決策程序透明化,以符合WTO規範。
無貨可換 加利口罩超商退貨喊卡
面對加利科技拿陸製口罩混充台製,原即日起開放民眾可到超商等通路退換貨,4日晚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業者開會後,因無貨可換,宣布喊卡,退換貨仍須去藥局、衛生所。至於援贈國際的5,100萬片口罩以外科用口罩居多,並未摻入加利生產的口罩。口罩國家隊廠商「加利科技」疑似進口337.8萬片大陸製「非醫療用」口罩,改標為醫療用,混入實名制口罩及一般市面。食藥署呼籲,若拿到印有「Carry mask」鋼印的口罩,可在11日以前盡快到藥局、衛生所換貨。指揮中心表示,民眾退換貨時不需要健保卡,若11日前民眾沒辦法完成換貨,將彈性調整換貨的時限。對於加利科技違規,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痛批,將依法查辦。經濟部部長王美花也說,口罩在6月是全數徵用,後來改部分徵用,當時經濟部找國家隊廠商來開會,業者都知道彼此的徵用量,且數量均經過廠商自己同意的。以加利科技為例,當初同意生產19萬片,於是經濟部協調提供20萬片的熔噴布量,給予耗損的空間,但加利從未反應做不來,數月來都還是拿一樣的量,沒有說要少徵,卻以「做不出」為由拿大陸製的混充台灣製,「非常不可取!」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出席活動受訪時也強調,6月後已將口罩徵收量降至47%,並給予廠商交貨緩衝期,加利不應再以工作量大當藉口。工業局也特地發文澄清,加利科技配合政府徵用生產口罩過程,可能造成的耗損及合理利潤,工業局均有顧及,負責人所言產量過高不堪負荷等應為託辭。財政部關務署指出,加利科技3月30日報運進口大陸產製口罩乙批,數量近7萬片,查驗發現均標示有「Made in Taiwan」字樣,涉及偽標MIT情事,已遭國貿局裁罰9萬元,涉案貨物已被扣押。此外,關務署從8月10日啟動專案查核,截至8月底,已查獲73.7萬片偽MIT與違規進口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