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鬚鯨
」 日本日本商業捕鯨名單納入「大型長鬚鯨」 官房長官:傳承食文化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在周四表示,政府將把大型長鬚鯨加入其商業捕鯨物種名單中。日本退出管理海洋哺乳動物商業捕獵的國際組織5年後,做出了這項決定。路透社報導,日本在2019 年退出國際捕鯨委員會 (IWC) 後,於其領海和專屬經濟區恢復了商業捕鯨。本周,日本水產廳就一份水產資源控制政策的修訂草案徵求公眾意見,該草案將允許商業捕撈長鬚鯨。林芳正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日本政府將繼續促進捕鯨並採取必要的外交措施。他說,「鯨魚是重要的食物資源,應該根據科學證據可持續地加以利用。」 他指的是將可捕撈的範圍擴大到包括長鬚鯨。日本鹿耳島市港邊停靠的捕鯨船。(圖/shutterstock/達志)「在日本,繼承傳統飲食文化也很重要。」水產廳說,去年日本共捕獲了 294 頭小鬚鯨、布氏鯨和 塞鯨,目前商業捕鯨僅限於這三種數量相對較少的鯨類。鯨魚在日本的消費在 1960 年代初期達到頂峰,但隨著其他肉類變得更容易獲得,鯨魚肉並沒有普及化。日本在違法捕鯨的問題已久,而且充滿爭議。198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實施了針對商業性捕鯨活動的禁令。然而,日本一直宣稱其捕鯨活動僅限於「科學研究」目的,從而試圖繞開禁令。許多國家和環保組織質疑這一做法,認為日本的「科研捕鯨」實際上是為了繼續商業捕鯨。1987年至2005年期間,日本每年在南極海域捕獲數百頭鯨魚,理由是為了「生物研究」。2014年,國際法院裁定日本在南極海域的捕鯨計畫 「並非科學目的」,要求日本重新審視該項目。2019年,日本正式退出IWC,宣布將恢復商業捕鯨,但限於鄰近日本的海域。這一舉措遭到國際社會廣泛批評。截至目前,日本官方立場是商業和文化理由支持有限捕鯨,但承諾會加強保護措施。然而環保人士擔心這可能加劇對瀕危鯨種的捕獵。日本長期以「科研」名義繼續捕鯨遭到國際質疑和批評,其最新恢復商業捕鯨也引發了廣泛關注和反對。這反映了捕鯨問題牽涉複雜的經濟、文化和環保角力。
北海道沙灘驚見「5公尺無頭鯨屍」死狀詭異!政府籲勿靠近:屍體恐氣爆
日本北海道北斗市海岸驚見一頭死亡多時的鯨魚屍體,詭異的是這頭鯨屍竟然慘遭「斷頭」。對此,專家查驗發現,鯨魚的屍體並無外傷,初步推測應是自然死亡,不過為何頭部會消失,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綜合《TBS電視台》、《北國新聞》等日媒報導,有民眾今(18日)下午途經北斗市七重濱的海岸時,意外在海灘上發現一頭已經死亡的鯨魚,且竟是「無頭屍」死狀相當離奇,立即向警方通報。目擊民眾透露,那是他第一次看到鯨魚,但鯨魚屍體已經開始發臭,「味道真的很難聞!」據調查該案的專家表示,初步研判該頭鯨屍是一隻成年的雄性小鬚鯨,身長約為4、5公尺,死亡時間已有數日,由於屍體沒有任何傷痕,且小鬚鯨已經嚴重腐爛,推測應是自然死亡後,才被海浪沖上岸,至於確切死因,以及頭部為何會消失,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只是為何判定為自然死亡,小鬚鯨的頭部卻無故消失,確切死因及相關疑點仍待進一步調查釐清,目前市府與專家正在商討,該如何搬運和處理這頭鯨屍。對此,北海道政府也提醒,鯨魚屍體在分解時會產生甲烷氣體,恐有爆炸的可能性,呼籲民眾切勿好奇靠近,以免發生危險。
爭議+鯨肉需求下降 冰島計畫2024起停止捕鯨
由於需求減少和持續存在的爭議,冰島計畫從2024年開始停止捕鯨。漁業和農業部長Svandís Svavarsdóttir指出,近年來捕鯨對冰島沒有太大的經濟意義。根據《CNN》報導,漁業和農業部長Svandís Svavarsdóttir表示, 2024年之後授權捕鯨的理由很少,近年來捕鯨對冰島沒有太大的經濟意義,此點是沒有什麼爭議的,在過去的3年裡,除了2021年的一隻小鬚鯨外,沒有捕到大鯨魚。此外,冰島最大出口市場為日本,但日本在實施了30年的禁令後,於2019年恢復了其水域的商業捕鯨活動,因此對於冰島的鯨肉需求逐年下降。Svandís Svavarsdóttir說,日本一直是冰島鯨魚肉的最大買家,但其消費量卻在逐年下降,「為什麼冰島要冒著繼續捕撈沒有產生經濟效益的風險,以出售需求量低的產品?」Svandís Svavarsdóttir也提及,捕鯨活動一直存在爭議,美國零售連鎖店Whole Foods已停止營銷冰島產品一段時間。根據非營利組織鯨魚和海豚保護組織(WDC)的說法,冰島於2006年10月恢復了商業捕鯨,此舉受到許多國家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冰島試圖繞過國際法規。檢視WDC的數據,自1986年禁運以來,冰島已殺死1700多頭小鬚鯨、長鬚鯨和塞鯨。同一份報告發現,從2006年到2018年,冰島有852頭長鬚鯨被屠宰。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長鬚鯨被列為易危物種,而塞鯨則被列為瀕危物種,至於小鬚鯨的狀況未知。
畫面曝光!熱帶鬚鯨首現蹤基隆海域 專家證實了
基隆八斗子海域日前出現小鯨豚蹤影,體長約3米,經釣友發現拍攝後,轉請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協助,經日本學者協助鑑定後,發現這條鯨豚屬熱帶鬚鯨,且首次出現在基隆海域,為北部海域稀有海洋生物紀錄再添一筆資料。8月7日有一名陳姓釣友在海洋大學前的海域拍到海裡有鯨豚,經中華鯨豚協會與日本學者判研後,分別有小鬚鯨與大村鯨的說法,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產學交流組主任兼博士陳麗淑表示,不管為細分為何,均屬鬚鯨,是基隆首次目擊鬚鯨的紀錄。陳麗淑說,鯨豚分為鬚鯨類及齒鯨類兩大類,鬚鯨類通常比較大型,在台灣很罕見,以前的目擊記錄集中在台灣東部,擱淺紀錄也只出現在東海岸和西海岸,這次出現在北部海域相當罕見,她說,這頭鯨豚有可能迷航,影片中牠不斷繞著船隻,研判可能將船誤以為鯨豚媽媽。陳麗淑進一步指出,若這頭鯨豚屬小鬚鯨較不需擔心牠後續在海中成長的安危,但若屬大村鯨的未成年個體,因尚未長大仍需要母鯨的哺育。海科館補充說明,大村鯨又名角島鯨,2003年在日本被發現,確認後命名,成體體長可達10至12公尺,很容易與小鬚鯨混淆,這次影片中鯨豚的翻身,體表花紋特徵像大村鯨,其胸鰭白斑在前緣,不似小鬚鯨大的斑塊。而大村鯨近幾年才被命名描述,因此缺乏分布區域的科學數據,但目前得知分佈點位於印度至太平洋區的熱帶至暖溫帶海域,在台灣東部、西部曾有少數擱淺紀錄。另外,海科館提及,2018年8月7日曾於八斗子漁港內曾發現擱淺的花紋海豚,經急救後仍於該年8月9日死亡,後送海科館再經委由鯨魚龍生態有限公司協助製作為骨骼標本,目前該花紋海豚骨骼標本陳展於海科館典藏館一樓,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前往參觀。
小鬚鯨誤闖定置漁網受困19天 最後慘遭日本漁夫活活淹死
日本和歌山縣於去年年末傳出有小鬚鯨(Minke Whale)闖入當地的定置漁網,而當地漁夫不僅沒有選擇將小鬚鯨釋放,而是放任他受困於小漁網中長達19天之久,最後再將小鬚鯨活活淹死後送交魚市場販售。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國際人道協會(HSI)表示在去年年末時,一隻小鬚鯨闖入了日本和歌山縣太地町當地海域的定置漁網內,由於定置漁網結構複雜,小鬚鯨找不到出路離去,就這樣受困於於網中。而日本當地的生命調查局(Life Investigation Agency)在收到消息後,就一直遠距離觀察這條受困的小鬚鯨。由於小鬚鯨在定置漁網內,這也導致當地漁民無法收獲定置魚網內的漁產,原本以為漁民在看到小鬚鯨後可能還會釋放,但沒想到在小鬚鯨受困19天後,11日當地漁民拖起定置魚網,將小鬚鯨趕到兩艘漁船之間,接著把小鬚鯨的尾巴綁住後倒掛起來,讓小鬚鯨的頭部浸泡在水中,把筋疲力盡的小鬚鯨活活淹死。生命調查局的負責人矢吹蓮受訪時表示,鯨魚如果噴氣口緊閉太久的話,是會窒息身亡的。而雖然全球禁止商業性的捕殺鯨魚,但由於日本在2019年就離開捕鯨協會,於是並不在管轄範圍內。過去日本長年因為捕鯨的行為遭到國際抨擊,但日本政府一直以「傳統」名義,要求國際社會不要干預日本的捕鯨傳統。
美海洋團隊曝光罕見「鯨落」現場 5公尺鯨屍遭海底生物蠶食
美國海洋研究團隊在17日公布在加州附近蒙特雷灣國家海洋保護區海底3,200公尺處,發現難得一見的「鯨落」畫面。影片中可發現有許多的鼠尾鱈科的魚、螃蟹和章魚正在剝取鯨屍上的肉塊與內臟,而食骨蠕蟲正在吸收骨頭中的脂質。根據《Science Alert》報導,與羅伯特博士(Robert Ballard)合作的美國海洋研究團隊,搭乘深海研究船「鸚鵡螺號」出海後,原先想透過水下無人機,在加州外海的戴維森海山尋找雌章魚活體標本,卻意外發現十分罕見的「鯨落」現場。鯨屍上有許多章魚與鼠尾鱈科的魚在享用大餐(圖/翻攝自YouTube)研究人員根據其屍體殘骸,判斷是長約4到5公尺的小鬚鯨或是灰鯨屍體,且死亡時間約在4個月內,屬於比較新的屍體。鯨屍上還有許多的物種正在享用殘存的油脂與內臟,不過下半部只剩下骨頭。水下無人機在鯨屍上不斷排徊,企圖找出這隻鯨魚的死亡原因與更多鯨魚的線索。「鯨落」是指因鯨魚身體過於龐大,使其在死亡當下,屍體無法被腐食生物迅速消化分解,而落入海底的現象。而鯨屍不但是深水區生物的美食,還可當庇護所,故常吸引許多海底生物聚集,而這種特殊的生態系統可維持數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