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雲帶
」 颱風準「山陀兒」將生成…最快周日發海警 鄭明典揭台灣東方「6」字形原理
位於琉球南方海面TD22熱帶性低氣壓,預估今(27日)晚或明天清晨生成為今年18號颱風「山陀兒」,以V字型路徑前進,最快周日下半天到下周一上半天發布海警,陸警也可能在下周一發布。而台灣東方出現「6」字形,是颱風與東北季風發生共伴的結果,雖有「共伴」,但無「效應」。中央氣象署指出,TD22熱帶性低氣壓今天14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20.5度,東經126.4度,以每小時14公里速度,向南南西進行,中心氣壓1002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每秒15公尺,瞬間最大陣風每秒23公尺,預估今晚到明天清晨增強為輕颱,周末受到外圍雲系影響,北部和東半部有間歇性降雨,下周一到周三雨勢最明顯,是颱風影響台灣最劇的時刻。「山陀兒」颱風一旦生成,下周一上半天北上過程可能持續增強,將以中颱強度影響台灣,根據目前預測路徑和暴風圈半徑,暴風圈有機會在下周二觸陸,首先影響的就是北部和東半部,若V字型北轉角度更偏西,可能涵蓋更多縣市,但未來路徑仍有變數,需等生成後再進一步觀察。鄭明典解釋共伴效應。(圖/翻攝自鄭明典臉書)對此,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解釋「共伴效應」,並在雲圖上標出「6」字形,他解釋第22號熱帶性低氣壓的對流雲還很離散,環流尚未完全整合,所以離颱風強度還有些差距,只是為了說明,才約率將主環流區域用大圓圈起來。鄭明典提到,大圓的北方還有一條弧狀的對流雲帶,這條雲帶和大圓組成一個「6」字形,其中北方的弧狀對流雲帶,是低壓外圍(和太平洋高壓迴流)與東北風輻合產生的雲帶,該特徵和相對的風場配置,可以說颱風與東北季風發生共伴,但因為雨帶並未影響台灣,所以雖有「共伴」,但無「效應」。
凱米颱風尾「恐釀致災性降雨」 專家點名4縣市:注意安全
凱米颱風已經出海,但全台許多縣市仍在警戒範圍,尤其中南部風雨會持續到晚上,降雨會一直持續到明天,須注意致災性劇烈降雨。氣象主播也提醒,颱風的危險主要在於離開台灣後的「颱風尾」,要特別小心。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指出,過去39小時累積雨量,高雄多納林道已突破1500豪米,嘉義、高雄、宜蘭山區也有1000毫米以上,中、南部地區雨勢持續累積中。隨著凱米颱風逐漸往中國靠近,強烈雷雨帶發展位置會跟著北抬,彰化、雲林、嘉義、台南等,今天深夜之前,請留意持續性的劇烈雨勢。凱米颱風已經出海。(圖/中央氣象署)高雄及屏東的平地,降雨的強度會減緩,但仍有一陣陣的大雨,南部山區因為地形攔截大量水氣,劇烈降雨會持續到明天,尤其台南要注意,強烈雷雨帶開始在台南附近發展,未來8小時請特別注意致災性劇烈降雨。南部的降雨破紀錄。(圖/翻攝自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臉書)氣象主播王淑麗指出,雖然雨勢會稍緩,但仍有大豪雨威脅,特別是南台灣,傍晚前高雄和屏東被列在暴雨高危險區,預估要到今晚10點,凱米颱風暴風圈才會脫離台灣。凱米颱風逐漸遠離台灣。(圖/中央氣象署)氣象主播戴立綱也警告,這波颱風最重要的時間是今天這24小時,因為這段期間中南部的降雨狀況會非常明顯,只要颱風還沒進入中國本土,強對流雲帶就會持續大量進入中南部上空,颱風帶來的環流水氣就會引進台灣,導致南部淹水狀況更嚴重。戴立綱點名嘉義、台南、高雄、屏東是今天降雨熱區,而且南投和台中山區溪水暴漲,提醒民眾不要進行釣魚之類的危險活動,在下午到深夜這段時間要特別注意安全。
海葵颱風「原地睡覺」13縣市陸警 專家:外圍環流掃北北宜
中央氣象局表示,颱風海葵在高雄及台南沿海附近滯留打轉,在中心目前在台南西北西方,向西北西移動,而13個縣市發陸上警報。而氣象專家表示,「目前有一條外圍環流正在掃進宜蘭、雙北地區,風雨可能要持續2-3小時。」象專家鄭明典也說,「對流雲帶也要注意。」氣象局13縣市發布陸上警報,台中、花蓮、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台東、屏東、恆春半島、澎湖、金門應嚴加戒備。海葵打轉。(圖/翻攝天氣風險WeatherRisk臉書)氣象粉專《天氣風險WeatherRisk》4日發文,「睡醒之後,發現颱風也在原地睡了一覺。海葵颱風似乎發現自己昨晚走得太快,過去6個小時就在台南、高雄海邊晃來晃去,想辦法重整自己的低層環流。而它的高層雲系因為與低層環流的速度落差,已經分崩離析。」天氣風險表示,「受到地形破壞,海葵目前已經減弱為輕度颱風。但它的環流還是一波一波的移入花東,持續帶來強風大雨。而颱風中心附近的台南、高雄、屏東,受到颱風核心環流影響,在今天上午仍需嚴防強風驟雨,另外值得留意的是,目前有一條外圍環流正在掃進宜蘭、雙北地區,風雨可能要持續2-3小時。」鄭明典也發文表示,「不能只看中心,這團對流雲帶也要注意。」此文曝光後,網友紛紛留言「昨天半夜的時候應該是說早上左營區的風雨超級大」、「北高雄風停雨停了」、「北高雄風停雨停了」。天氣風險公司天氣分析師吳聖宇表示,「海葵颱風在昨天下午15點40分的時候登陸台東縣東河鄉,是自2019年白鹿颱風登陸恆春半島後,相隔整整4年又10天,才又再度有颱風登陸台灣,也結束了沒有颱風登陸台灣最長天數(1471天)的紀錄。」
「軒嵐諾」這時候最強不出門為妙 柯文哲:明天別想放假!網友反應超一致
被氣象局長鄭明典稱為「今年強度全球之最」的中颱「軒嵐諾」已於今天(3日)凌晨2時30分發布陸警,預計傍晚宜蘭、新北及基隆逐漸進入暴風圈。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也坦言,颱風最接近台灣的時候是今天晚上,「所以今天沒有放假,明天也不用想放假了!」不過柯P此話一出也引來網友一面倒的反應,「沒人期待放颱風假啦,因為明天是星期天!」3日受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北部及東北部降雨持續且全面,容易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尤其北部山區有局部大豪雨發生的機率。對此柯文哲在今天視察建國抽水站時也表示,颱風沒有直接侵襲台北,但是外圍環流還是可能帶來大量雨量,可能下午會降至2級,但是下午2點還是會關閉堤防水門,怕淡水河水勢上漲,等淡水河水量下降再開啟,再重新開放水門。至於颱風假的部分,柯文哲則回應,不敢說百分之百會放假,因為「軒嵐諾」最接近台灣的時間點是今天晚上,「所以今天沒有放假,明天也不用想放假了。」沒想到柯P此話一出,也立即引來網友一面倒的回應,「明天是周日呀」、「明天本來就放假」、「沒人期待放假啦,明天星期天」、「這颱風超小好嗎?暴風圈沒碰到台灣,一堆人喊放假是怎樣」、「那禮拜一可以放嗎」、「柯阿北說得很中肯」。根據氣象局最新發布的預報,第11號中度颱風軒嵐諾,持續以偏北的方向沿台灣東半部海面北上,白天之後移動速度將逐漸加快,氣象局已在凌晨2時30分發布了陸上颱風警報,警戒的區域為宜蘭、新北及基隆,傍晚開始這些地區就會逐漸進入暴風圈,而今晚到明天上午也是這個颱風離台灣最近的時候,未來颱風暴風圈有擴大,強度也有增強的趨勢,請多留意,預計要到明天下午颱風才會逐漸遠離。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貼出一張動態圖像指出,台灣就在「軒嵐諾」這個第11號颱風旁邊,它巔峰時強度為今年全球之最,強度數次大幅度變化,同時又有著很特殊的急轉彎路徑,是個全球氣象迷關注的天氣系統,「現在,在台灣旁邊,我們看到的是眼牆雲系重新環繞的過程。」他也在留言處補充,觀察重點在於持續有強對流雲帶旋入,因此這11號颱風還在增強中。氣象達人彭啟明也表示,龐然大物就在台灣東邊,很幸運不是直撲台灣,但北部朋友還是要留意颱風正在增強與變大,外圍環流的雨帶雲系的移入,晚上到明晨建議減少戶外活動;同時他也期待,軒嵐諾颱風能把台灣北部的水庫補滿,才能面對極端氣候旱澇不均的威脅。
軒嵐諾巔峰強度「今年全球之最」…鄭明典:還在增強 彭啟明:幸運不是直撲台
今(3日)受颱風及其外圍環流影響,北部及東北部降雨持續且全面,容易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尤其北部山區有局部大豪雨發生的機率。中颱軒嵐諾已於今(3日)凌晨2時30分發布陸警,預計傍晚宜蘭、新北及基隆逐漸進入暴風圈。氣象局長鄭明典提及,軒嵐諾巔峰時強度為今年全球之最,是個全球氣象迷關注的天氣系統。氣象達人彭啟明則表示,很幸運不是直撲台灣。根據最新資料顯示,第11號颱風過去3小時強度稍增強且暴風圈略為擴大,中心目前在鵝鑾鼻東北東方海面,向北轉北北西移動,其暴風圈正逐漸進入台灣東半部近海,對宜蘭、新北及基隆將構成威脅。(圖/中央氣象局)氣象局預報,第11號中度颱風軒嵐諾,持續以偏北的方向沿台灣東半部海面北上,白天之後移動速度將逐漸加快,氣象局已在凌晨2時30分發布了陸上颱風警報,警戒的區域為宜蘭、新北及基隆,傍晚開始這些地區就會逐漸進入暴風圈,而今晚到明天上午也是這個颱風離台灣最近的時候,未來颱風暴風圈有擴大,強度也有增強的趨勢,請多留意,預計要到明天下午颱風才會逐漸遠離。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貼出一張動態圖像,表示台灣就在旁邊。他指出,第11號颱風軒嵐諾,巔峰時強度為今年全球之最,強度數次大幅度變化,同時又有著很特殊的急轉彎路徑,這是個全球氣象迷關注的天氣系統,「現在,在台灣旁邊,我們看到的是眼牆雲系重新環繞的過程。」他也在留言處補充,觀察重點在於持續有強對流雲帶旋入,因此這11號颱風還在增強中。鄭明典表示,持續有強對流雲帶旋入,因此這11號颱風還在增強中。(圖/翻攝自臉書/鄭明典)氣象達人彭啟明則表示,龐然大物就在台灣東邊,很幸運不是直撲台灣,但北部朋友還是要留意颱風正在增強與變大,外圍環流的雨帶雲系的移入,晚上到明晨建議減少戶外活動;同時他也期待,軒嵐諾颱風能把台灣北部的水庫補滿,才能面對極端氣候旱澇不均的威脅。
對流雲帶近期將偏北 鄭明典曝:颱風生成、發展條件更充足
「白鹿」颱風剛走,又有熱帶性低氣壓蠢蠢欲動;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分析,該熱帶性低氣壓發展成為今年第12號颱風「楊柳」的機率高。中央氣象局副局長鄭明典指出,今年雲帶位置不穩定,從氣候上來看,它應該要更偏北,所以預期,近期內它會偏北,颱風生成和發展的條件可能更充足。為何颱風會一個接一個來呢?鄭明典解釋,在赤道附近,北太平洋上常有一條東西向、近似連續的對流雲帶,有時是很連續完整的帶狀,有時會裂解成一區區的雲團,這都稱為間熱帶輻合帶(ITCZ),而這個對流帶是颱風生成最主要的區域。鄭明典指出,就季節性來說,這條雲帶冬季往南偏,接近赤道,柯氏力弱,颱風不易生成;夏季往北偏,當西北太平洋上的這條間熱帶輻合帶,移到北緯10度以北,大約就是颱風季開始的時候。鄭明典分析今年雲帶位置不穩定,「稍有偏南,所以並不是很有利颱風發展;從氣候上來看,它應該要更偏北,所以預期,近期內它會偏北,颱風生成和發展的條件可能更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