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師
」原發性顫抖「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 「神波刀」非侵入精準治療
67歲馬女士罹患帕金森氏症,108年起於臺北榮總神經內科門診定期追蹤,藥物治療雖症狀有所改善,但右手及腿部顫抖,面部表情僵硬導致說話變慢,手腳顫抖或僵硬造成寫字或如廁困難,無法正常生活。經縝密的術前評估,於去年5月接受神波刀治療,術後右手及腿部震顫立即獲得改善,術後1個月完全沒有顫抖的情形,術後4個月未出現顫抖情形,腿部輕微僵硬,有時候會忘記服藥但並沒有感覺異常,至112年年底追蹤,術後狀況維持良好。80歲劉先生,40多歲開始出現右手震顫,顫抖症逐漸惡化。休息時震顫會減輕,想做事時顫抖的情況更加明顯,讓他無法寫字,也很難維持日常生活。經縝密的術前評估後,劉先生於112年4月接受神波刀治療。顫抖情形顯著改善,生活品質大幅提升。術後1個月、3個月、5個月的追蹤,狀況維持良好。臺北榮總神經外科引進「神波刀」手術,以磁振導航聚焦超音波打斷顫抖神經迴路,非侵入性,不需開顱、無需麻醉,成功治療「原發性顫抖症」及「帕金森氏症」患者,未來可望用於癲癇、肌張力不全、強迫症等治療,為神經疾病患者一大福音。有些人雖四肢健全,卻因原發性顫抖症或帕金森氏症而不能獨立生活,連夾菜、倒水、擠牙膏、刷牙等日常基本動作都很困難,更遑論工作,不但難以維持生計,更影響自我的社交活動與心理健康。臺北榮總神經外科李政家醫師表示,臺灣約有40萬人罹患原發性顫抖症,比帕金森氏症還要常見,原發性顫抖是因為神經退化,造成身體不同部位持續性顫抖,老年人最常見,也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有逾半數原發性顫抖病人有家族遺傳病史,目前預估國內約有40萬人有此困擾,其中約10萬人的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除了寫字無法準確握筆,拿杯子卻把水灑出來,連穿衣、簽名都成挑戰。李政家醫師說明,一般不論治療原發性顫抖或帕金森氏症都會先採用藥物治療,若症狀無法控制,則須進一步進行手術治療,例如丘腦切開術 (Thalamotomy)或裝置深部腦刺激器(DBS),兩者都需進行開顱手術,鑽一個小洞,以電燒專用的鈍針深入丘腦,進行燒灼或植入電刺激晶片持續電刺激,兩種手術治療成效顯著,但許多病友忌憚開腦,以及體內需安放電極後的風險而裹足不前。李政家醫師指出,相較於傳統外科侵入式手術,神波刀是一種非侵入性無創的精準治療,無須在病人腦中植入電極及電池,透過超過1000個超音波晶體聚焦能量在丘腦,加熱局部腦區使得神經壞死,打斷產生顫抖的神經迴路,過程中無須麻醉、無須打開頭骨,避免感染、腦出血等併發症,在病人清醒下進行治療,搭配MRI核磁共振導航,準確定位,並導引能量至目標的神經核一次完成,術中評估,立即達到治療效果,用來治療原發性顫抖成效顯著,提供神經疾病患者更多治療選擇,
家醫師推10種當季食材 教你如何幫助長輩控制血壓
冬日經常進補、運動量減少,加上天冷血管容易收縮,對許多有心血管疾病的長輩是健康一大威脅!進補吃太多 恐致血壓失控嘉榮家醫部陳怡成主任說到,冬天會吃羊肉爐、薑母鴨進補,也常泡各類即溶式飲品溫暖腸胃,飲食中攝取到加工食品的機率提高,無形中可能吃進大量鹽分及糖分,還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酒精等,不小心吃太多容易使血壓失控,要特別注意。10種當季食材 控制血壓陳怡成主任舉了10種當季食材,幫助長輩控制血壓,吃火鍋時可多使用香菜、番茄等高鉀蔬菜增添風味,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及鹽分,沾料可適當攝取大蒜,並且多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烹調;想吃甜點時,可以準備香蕉、黑巧克力、奇異果及無糖優格,幫助放鬆肌肉穩定血壓,也可多吃盛產的草莓及柑橘類,但長輩若有服用降血壓藥物,建議不要吃柑橘類水果避免影響藥效。控制血糖 日常飲食方向一次看值得注意的是,長輩們的血糖也可透過食物選擇管控,陳怡成主任提供幾種幫助控制血糖及糖尿病管理的食物,讓長輩能掌握日常飲食方向:常見的蕈菇類能抑制血液中葡萄糖吸收,燕麥可減緩血液中葡萄糖升高,苦瓜可以幫助血糖平衡,而富含優良脂肪的魚類如鯖魚、鮭魚、沙丁魚等,不但能增加飽足感也可促進胰島素分泌穩定,再搭配特級初榨橄欖油等油脂,能有減少碳水化合物吸收。如果想吃點心,推薦無調味堅果、蘋果、莓果等,較能降低空腹血糖及糖尿病引起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飲品可選擇改善胰島素敏感度的無糖豆漿,以及幫助降低空腹血糖波動的綠茶。進食順序要注意 防止血糖波動大此外,陳怡成主任指出,研究發現進食順序也會影響血糖波動程度,一開始先吃青菜、再吃蛋豆魚肉等蛋白質,最後攝取碳水化合物,有助於平緩血糖波動,有利血糖及糖尿病控制。
水壺只裝水還要每天洗? 醫曝長「這物」病菌恐都吃下肚
喝水對身體健康至關重要,水壺也成為不少人的外出必備品,如果只有裝開水,還需要每天清洗嗎?醫師強調,無論是塑膠或是不鏽鋼杯子,都要定期把水瓶刷洗晾乾,否則容易長出生物膜,甚至將病菌吃進肚!究竟什麼是「生物膜」呢?家醫師陳崇賢在個人粉專說明,生物膜主要是由微生物所分泌的黏液,所聚集在生物或非生物的表面,可說是一群各式各樣的微生物。簡單來說,生物表面若出現類似牙菌斑,就是一種生物膜的呈現,而非生物的話,就好比是除溼機水箱那層黏滑的東西,也屬於生物膜。事實上,只要是長時間潮溼的表面都可能會長出生物膜,和材質無關。因此,陳崇賢提醒,無論是使用塑膠或是不鏽鋼的水壺,都要記得定期把水瓶徹底刷洗乾淨,等到晾乾後才能繼續使用,畢竟飲用水不可能完全無菌,更別提每天會接觸瓶口的嘴巴,還有水瓶中長長的吸管,有些小朋友甚至還會把食物殘渣掉進瓶子裡,這些行為都容易滋生細菌。陳崇賢呼籲,不論使用哪種材質的水壺,都要定期刷洗並晾乾,若是放任不管,生物膜就會逐漸汙染到飲用水,恐怕會導致細菌孳生的問題,進而影響到身體健康。
夏日減重好時機 選擇合法減肥藥迎接蜜曲線
炎夏來臨,想到海邊或泳池消暑一下,低頭看看自己身材卻上不了檯面,不禁懊惱,每天都努力地克制食慾、少吃多動,怎麼瘦就是瘦不下來?難道減重也有撞牆期?知名整形醫美集團鄒政家醫師指出,吃太少達不到基礎代謝率,長期下來容易造成生理機能出狀況,影響身體健康,日後一旦回復正常飲食,更會發生體重反彈之溜溜球效應,體重與脂肪便開始不受控制!想要告別脂肪,應了解體重失控成因,並選對享「瘦」方法,就能輕鬆秀出超HOT線條!「腦饞」救星 同步控制飢餓大腦及情緒飢餓加速減重效率鄒政家醫師提到,「飲食行為是體重失控的關鍵原因之一,多數人認為,熱量消耗大於攝取就能減重,卻不一定了解自身進食行為與能量消耗的類型。」而口服減重藥物,特別對情緒進食型和食慾失控型肥胖有不錯的效果,可同時降低飢餓感及食物渴望,進而使體重減輕。根據臨床試驗的結果,有 85% 的受試者在使用後第 56 週內減輕了至少 5% 的體重。同時,已獲得美國 FDA、歐盟 EMA 以及台灣衛福部的核准上市。減重利器 從根本抑制食慾塑造輕纖感鄒政家醫師補充,若肥胖是因食慾過盛導致攝取過多熱量,可選擇減肥筆,其透過抑制食慾的GLP-1類似物,讓人產生飽足感並減緩胃部排空速度,來降低進食量。對於那些不想依靠手術抽脂來減重的人,可以經過專業醫師的全面評估後,使用GLP-1類似物藥物進行夏日減重管理,並結合飲食習慣的調整,可以進一步加速減重效果。「蜜曲線」最後養成,音浪脂雕成就迷人外表、窈窕體態即使透過飲食習慣、輔助藥物配合,順利讓體重及脂肪降低,但對於特定部位的脂肪是無法消除的,例如小腹、上臂的掰掰肉和大腿內外側等。傳統抽脂手術因破壞性大,修復期較長,愛美人士常因出血量多、疼痛度高、術後腫脹及瘀青多日不退等情形,而裹足不前。知名整形醫美集團陳依凡醫師提到,近年來抽脂儀器不斷的更新,與傳統抽脂手法大不相同,新一代音浪脂雕安全性高、恢復期短,特別針對骨架較小的亞洲人改良設計。音浪脂雕利用直徑僅0.9mm的超微細超音波探針溶解脂肪細胞,同時保護周圍組織完整。此外,由於音浪脂雕之超音波探針極小,可選擇性融化脂肪組織,有利於作臉部抽脂手術,連最難減的雙下巴,都能讓皮膚不平整之副作用降到最低,從臉到身體都能進行全方位脂雕,讓您實現窈窕迷人的蜜曲線夢想。▲知名整形醫美集團鄒政家醫師(左)、陳依凡醫師(右)。留意三大原則,慎選衛福部認證診所,安心享「瘦」免煩惱無論用哪種減重方式,需先留意以下原則:吃超過基礎代謝率:每餐熱量不低於基礎代謝率,並搭配健康飲食內容,讓自己瘦得健康也不容易復胖。不要只看體重:減重除了定期觀察體重之外,也要全面了解身形變化及體脂變化。不要快速減重:給自己訂個時間(最好是3-6個月為一循環),避免使用速效及極端的減重方式反而失了健康。陳依凡醫師最後提醒,在接受治療前,慎選衛福部認證診所,並留意診所之療程項目應使用原廠認證正貨,安全更有保障,更重要的是進行前都應先充分諮詢專業的醫師,由醫師來建議專屬的方案,方可使減脂成果更加理想。
機器人輔助手術 煎熬27年!癲癎患者重獲新生
癲癇病人需承受無預警發作伴隨的身體不適及意外風險,造成病人與家庭長期的精神與經濟沈重負擔。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引進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結合3D影像定位與即時動態導航追蹤,成功完成百例頑固型癲癇治療手術,精準度高風險低,幫助患者重拾正常人生。臺北榮總神經外科李政家醫師表示,全國約有20至30萬位癲癇患者,其中高達3成是屬於使用二種以上藥物仍難有效控制其發作,或是副作用明顯的頑固型癲癇(亦稱藥物難治型癲癇)。逾6成的癲癇患者在學齡前就出現第一次發作,年紀較小就發作的患者屬於頑固型癲癇的比例偏高,無預警發作,對學習、生理成長等各層面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臺北榮總收治年紀最小的癲癇病人為3歲孩童,如果能在12歲前積極接受專業評估與外科手術治療,就能有效減少癲癇發作頻率,維持生活品質。病人家屬陳媽媽特別出席記者會分享照護心得。她表示,37歲的兒子在10歲時被診斷罹患癲癇,成長期間因升學壓力而頻繁發病,曾至各大醫院就醫,嘗試過各種療法,皆因無法找到正確致癲病灶癲癎發作無法改善。近年來癲癇治療技術大幅進步,108年,陳媽媽讓兒子接受立體定位腦波電極置入手術(SEEG),放置17支深部電極,找到確切致癲病灶位置,經過7次高射頻熱凝損手術電燒病灶,成功改善不正常放電症狀,目前癲癇未再發作。陳媽媽十分感謝醫療團隊的努力,讓兒子能夠逐漸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也鼓勵其他頑固型癲癇患者及家屬,要「Keep Calm and Carry On(保持冷靜,持續前進)」,相信醫師與專業醫療團隊的建議,積極接受治療,才能戰勝癲癇!李政家醫師說明,過半數的頑固型癲癇患者都能在術前評估中找到致癲病灶,更有高達8成的患者在接受1至2次的外科手術治療後即能明顯降低癲癇發作頻率,但仍有約5%的患者因致癲灶過度深層或分佈範圍較廣,像陳媽媽的兒子就需要進一步接受立體定位腦波電極置入術來尋找致癲病灶。臺北榮總神經外科於1987年施行首例癲癇手術,累積超過30年的豐富臨床經驗,不僅設立癲癇特別門診,更結合癲癇科、神經外科、神經放射科、核醫部、精神部、病理部、復健部、藥劑部及護理部,跨部門組成專業的癲癇手術多領域治療團隊。面對每一位頑固型癲癇患者,從術前評估到找尋致癲灶、甚至是術中、術後的每一個環節都經過許多詳細的檢查和討論,致力做到盡善盡美。李政家醫師強調:「手術中的任何一步,都攸關病人未來的癒後與生活品質,而良好的定位是手術成功重要關鍵」。藉由手術機器人輔助系統進行立體定位手術,如 SEEG、深腦刺激術(DBS)、腫瘤組織切片檢查(Biopsy)等,不僅能讓醫療團隊更完整掌握手術過程的任何狀況,醫師能確保植入物準確放置於病灶,達到計畫位置與開刀位置零誤差的目標,且與傳統徒手執刀相比,約可減少一半手術時間,避免執刀醫師疲倦,降低人工持械的誤差,讓癲癇手術更安全。
母親節就是要犒賞自己! 非侵入拉提不動刀就能變美
母親節即將到來,不管是否迎接母親節,平時對媽咪的愛本就不能少,在特別的節日,吃份餐點送個禮物,大方表現對媽媽的感恩之情。如果對於母親節禮物挑選有選擇障礙,不妨參考非侵入式的拉提療程,帶著媽咪一起變身成為不老的美麗「佳」人吧!保養當道,「緊」膚意識抬頭近幾年來,保養意識抬頭,許多女性不再在意身分證上的實際歲數,反而著重自身展現的外表年齡,因為愛美意識抬頭,多數至醫美診所的母親大多表示特別在意細紋、鬆弛下垂等問題,但保養時間有限,因此常常會趁午休時間、或是假日休憩進廠維修,讓外表年齡少於實際歲數,滿足身為人母的美麗心願。治療時間短,幾乎無修復期為考量身為母親大多時間都奉獻於家庭、孩子與工作,保養時間只能用日常的瑣碎片段來安排療程,所以在醫美的選擇上會特別注重「治療時間短」、「幾乎無恢復期」及「減齡」三項。而近幾年來,非侵入的緊膚科技在這三面向都達到不錯的成效,其中又以「鳳凰電波」、「第三代海芙音波」及「索夫波」為緊膚科技中的常勝軍。「鳳凰電波」,女星媽媽林心如也愛用從還珠格格、ROSE媽媽,以及最近盛行的模仿犯中的美麗女主播,劇中的靈魂人物「林心如」似乎已經與時光逆行,歲月在她臉上沒有留下一點痕跡,林心如也大方坦言自己定期靠電波拉皮保養自己,才能在鏡頭前呈現完美緊緻的狀態。醫美診所鄒政家醫師也表示:「鳳凰電波新升級的4.0紫鑽探頭,較傳統提升了33%的治療面積,且搭載專利智慧能量優化技術,在施打上不只更能客製化也能節省治療時間,非常適合想要改善鬆弛與細紋問題忙碌的媽咪。」「第三代海芙音波」,美麗自己做主擁有七種治療深度的第三代海芙音波,從2018年上市後的熱潮就延續至今。改良了傳統音波的治療極限,提供豐富多層次的拉提,不管是眼周細紋、下垂的臉型、鬆垮的身形,都能精準的治療且達到不錯的拉提效果。醫美診所的郭聿書醫生也提及:「第三代海芙音波創新為亞洲媽媽在意的嘴邊肉與雙下巴,設計了6.0mm的鉑金探頭,可以精準治療雙下巴困擾;同時對於想要進一步改善體態的媽咪,更於2013年推出治療深度更深的鉑金探頭13.0mm,在不動刀的情況下,就能減少腹部脂肪2公分」。▲第三代海芙音波的7種多層次拉提,可解決媽媽臉部及身材上的多種老化問題。「索夫波」,集結電波與音波優勢此外,近日在緊膚熱潮中最受到大家關注的「索夫波」,更是被譽為未來的美肌新浪潮,整形外科女醫師方穎涵進一步分享「索夫波能單次輸出7道能量柱,擴大了治療面積,改善傳統音波只能產生單點的能量,尤其對於眼部上方的拉提效果更為顯著。」。索夫波不怕頰凹,療程更舒適過去部分偏瘦的患者擔心電音波施打會造成頰凹問題,只能選擇填充針劑來填補凹陷的地方,但對於害怕侵入式針劑療程的媽咪們,方穎涵醫師進一步表示,由於索夫波可以針對網狀層(Reticular layer)加熱,此區是膠原蛋白與彈力纖維主要的產地,也是肌膚主要支撐來源,透過適當的熱能則可以產生更穩定的膠原新生與建立,讓頰凹的求美者能達到豐潤的良好狀態;同時在疼痛度的優化上,索夫波更配有持續性的4度C冷卻保護機制,讓怕痛的媽媽在治療過程中能更加舒適與滿意。安心原廠認證,帶媽咪成為美麗「佳」人不管是哪一種非侵入的緊膚拉提療程,都是需要慎選具有原廠認證正貨的診所治療,透過與專業醫生的諮詢,了解媽媽適合哪一項療程才能安心地變美麗。醫美診所,使用原廠合格證貨、醫生定期訓練、並提供6星級的私密環境,讓媽咪更可以無憂無慮的變身成為美麗「佳」人哦。
正妹「月經失控」狂噴不敢出門 浴血11年驚知「之前被誤診了」
對許多女性來說,「那個來」的那幾天是每個月最難受日子。而英國一名27歲女子卻因為誤診,被迫經歷長達11年「每月月經持續數十天」的噩夢,期間她要忍受身體不適,學業、工作因此中斷的困擾,出門逛街更是遙不可及,因為經血隨時可能「大量流出」染透褲子。據《鏡報》報導,莫菈格(MoragSmith)在16歲的某幾個月察覺月經異常,相較一般人每月3到7天的經期,她的經期天數高達10到14天,且經血量相當大,迫使她出門時得額外攜帶褲子和20英鎊(約新台幣720元)的牛仔褲購買費,以備不時之需。但當時的家醫師告訴莫菈格「這只是正常狀況」,懷疑原因可能是莫菈格太瘦導致,最後僅開立緩解噁心用的藥物和避孕藥,讓血液流動減緩以降低經血量,和能更舒適的上課、考試,並向莫菈格保證「等妳長大情況就會變好」。然而,莫菈格經血、經期異常並沒有隨年齡轉好,21歲時還被其他醫師建議「停用避孕藥」保護身體。相較越來越嚴重的經血、經期異常,不同醫師不同診斷的疑惑對莫菈格來說幾乎不值一提,因為月經的病假已讓她每月損失400英鎊(約新台幣14,300元),造成她不得不從格拉斯哥搬到給有薪假更寬鬆的倫敦工作。而莫菈格在這期間,則依婦科醫師建議裝激素避孕器治療,與被告知「絕對不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但安裝避孕器後症狀卻沒有減緩跡象。莫菈格直到2019年認識另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子,才發現類似症狀被誤診的情形很常見,於是回到同家醫院但找不同醫師看診,之後果真確認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並在治療後回復正常生活。這結果讓莫菈格感歎「如果我11年前沒有被誤診,就不用過上這些煎熬的日子」,她也呼籲女性遭遇類似症狀時要傾聽身體的聲音,以及不要怕挑戰醫師,以免像她一樣遭受不必要的痛苦。
「頂尖事務所」再添強棒!女神級醫師陣容超吸睛
由跨領域專家達人所打造的《頂尖事務所》,自2018年經營以來專業影響力有目共睹,不但有暖心名醫江坤俊、知名健康主持人鄭凱云坐鎮,近期更加入2位女神級醫師,家醫科鄭名琁、身心解憂科李旻珊,以師斜槓專家網紅身份,正確醫學知識及獨特見解,讓健康資訊的傳播不侷限於診間。 身為專業家醫師的鄭名琁,自曝其實從未從事「醫生」以外的職業,因代言廣告被發掘,才因緣際會踏入演藝圈的她表示,參與過不少節目錄影後,認為這是一個很新鮮、有趣的體驗,驚呼電視錄影跟腳本與她想像大不相同,認為當藝人除了要有亮麗的長相外,還需要機靈的臨場反應,有感表示「天份之餘更要下足苦功夫」,未來除了希望能在專業能力下,將更豐富的健康醫療資訊傳遞給觀眾,也期盼有機會分享關於時尚精品、育兒等的研究心法。被問及日後規劃,鄭名琁笑說,希望有機會能上《女人我最大》通告,甚至喊話想和「時尚教主」藍心湄合作,還語出驚人地說:「她(藍心湄)要我做什麼都可以!」 專業家醫師鄭名琁,喊話最想和時尚教主藍心湄合作。(圖/TVBS提供 )平時就有經營社群媒體的李旻珊興奮表示,「希望藉由新挑戰,建立『專業知性』的形象」,日後也期待有機會嘗試主持、演戲的工作。平時私下喜愛烘焙、桌球、爬山、密室逃脫等不同活動的李旻珊,不但興趣豐富廣泛,個性也十分外向,喜歡與人群接觸,「身為一名身心科醫師,每天的工作需與人接觸,與自己的個性相符」,不過因為上電視的關係知名度大增,看診期間遇到許多粉絲慕名而來,李旻珊進一步分享,有次於餐廳打卡,沒過多久後便看到有一群人現身餐廳外頭,竟是追尋打卡而來的瘋狂粉絲,除了要求簽名、拍照外,還希望她能為自己唱歌慶生,這次的經驗讓她印象深刻,也讓李旻珊決定,以後不隨意在社群媒體透漏行蹤,「不然真的有點可怕!」
獨家專訪/高慧君「兩個黑眼珠無法同步」眼疾引出免疫問題 治癒前無法再演戲
高慧君傳出健康亮紅燈,疑似是眼睛疾病,使她忍痛辭演舞台劇《情人哏裡出西施》,改由羅美玲上陣。本刊稍早獨家專訪高慧君,她透露是免疫系統出問題,最大症狀是雙眼有視覺差,「兩隻眼睛看的東西不一樣,以為散光加劇,直到我自己連化妝都沒辦法了。」目前她放大樂觀心態去面對,但也不諱言,若治療不好,恐怕再無法從事喜愛的演戲工作。高慧君因為眼疾辭演舞台劇。(圖/翻攝高慧君臉書)高慧君提到,當初眼睛有視覺差,一度無法自己化妝,請熟識化妝師幫忙,對方點醒她「姊,妳不對勁」,要她趕緊看眼科,但眼科醫生一度找不到病因,說恐怕腦部有問題,「我就更擔心,家醫師幫我轉診台大腦科,CT、MRI都做了,也抽了好幾管血。」得到腦部健康沒問題,才又轉眼科做精密治療。辭演舞台劇讓高慧君內心相當不捨。(圖/翻攝高慧君臉書)眼科也建議她做免疫追蹤,目前追蹤到可能原因,她不願公開病名,透露是免疫系統問題,「目前希望轉中醫治療,如果沒辦法調整體質,再做西醫治療。」西醫得做類固醇療法,有無法預期的併發症,也無法保證做了類固醇療法就會康復,加上會變胖,讓她打算先從中醫療法下手。她相信西醫,也很肯定儀器判斷,但她認為「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身體跟生活作息,醫生給的建議醫療知識跟自己得到的知識作串聯對比,看看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高慧君舞台劇中「東施」一角由羅美玲救火演出。(圖/翻攝自羅美玲臉書)高慧君也提到,自己生活上沒太大不適,就是雙眼會有視線差,兩個黑眼珠無法同步對焦,但戴上假睫毛看不太出差異,視覺也有影響,「拍戲不特寫的話可以,但我喜歡清楚看到對手,目前就看不清楚。音樂劇因為有布景、台階,對我來講比較危險,所以必須放棄。」忍痛辭演舞台劇《情人哏裡出西施》讓她哭了一整晚,「因為我跟角色培養很大感情,但可能老天爺要我緩一緩吧!也許是我一直在照顧別人,忘記照顧自己。」「那天哭完我就改了一個觀念,聆聽身體的聲音,這是我爸爸罹癌教給我的事情,他罹癌後不作化療醫學療法,用食療控制,本來醫生說三個月,他撐了三年,而且不是癌症走的,是A型流感原因。我在我爸身上看到對身體的對話,他說『找到原因就沒事了』。沒有必要去用心情影響到身體,意念可以改變很多事情。」高慧君的臉書上透露眼睛出了問題,連化妝都無法。(圖/翻攝自羅美玲臉書)「老天爺會讓你發生事情,一定有原因。」她比較不捨需要暫停工作,「覺得拍戲的我好像才是真正活著的,角色讓我活著。我告訴我自己我一定會好,我實在捨不得放棄拍戲工作。」經紀公司老闆比她更難過擔心她的眼睛,她反過來鼓勵,說搞不好能接到太陽眼睛代言,目前歌唱表演也沒有影響。
口罩戴2層有效嗎?家醫師曝NG盲點:無用武之地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日前親上《健康2.0》YouTube直播,為網友解答疑難雜症,被問「口罩是否該戴2層」、「有感冒症狀需要篩檢嘛」等疑惑,陳欣湄指出,口罩戴2層有盲點,其實更該注意「戴口罩時有無密合臉部。」如果戴口罩的方式NG,口罩戴2層也無用武之地。陳欣湄呼籲出現感冒症狀時,可先自我檢視「篩檢需求」,如果同住的家人很多,或是家中有長者、慢性病患者,一旦傳染就可能導致重症,陳欣湄建議:「這種情況下,為保護家人可以去篩檢。」直播中,陳欣湄也不計形象示範,外出「戴口罩配浴帽」的防疫造型。示範的過程中,陳欣湄嘴上喊話:「大家不要怕丟臉,出門的時候可以戴。」但滿臉的困窘卻使得言行出現高度反差,讓網友直呼:「太可愛了吧!」雖然示範時一臉困窘,但聽聞直播影片累積12小時,觀看次數已破1.2萬,陳欣湄開心表示:「這樣拋開羞恥心也值得了!」
水杯一摸「黏黏滑滑的」! 醫曝真相:記得定期刷洗、晾乾
大家有沒有發現,杯子使用久了,摸起來會有一種黏黏滑滑的感覺?家醫師陳崇賢提醒,這是「生物膜」,由微生物所分泌的黏液所聚集在生物或非生物的表面,「要是哪天有致病菌在裡面,就會影響到身體健康了。」陳崇賢在《家醫/職醫_陳崇賢醫師》發文表示,小朋友開學回到學校前,記得把水壺拿出來刷洗一下,特別是平常沒有規律刷洗瓶子習慣的,要小心由微生物所分泌的黏液所聚集在生物或非生物表面的「生物膜」。他指出,生物表面像是牙菌斑,就是一種生物膜的呈現,非生物的話,例如除溼機水箱那層滑滑黏黏的東西,「所以長時間潮溼的表面都可能會長出生物膜,和你用的是塑膠水壺或是不鏽鋼的沒有關係;畢竟飲用水不可能完全無菌,更別提每天會接觸瓶口的嘴巴,小朋友甚至會把食物殘渣掉進瓶子裡。」陳崇賢提醒,所以定期要記得把水瓶刷洗晾乾,才不會飲用水被染污了,特別是生物膜往往由很多微生物構成,要是哪天有致病菌在裡面,就會影響到身體健康了。
右眼失明4個月…被台大醫判「像燒完的灰燼」 前職棒啦啦隊長近況曝光
曾在職棒擔任啦啦隊長的林裕庭(豆芽Sandy),因為外型亮眼、身材姣好,在職棒圈中名氣不小。但她從今年8月起,陸續透過臉書發文透露,她的右眼因為不明原因,視力喪失幾乎看不見,陸續到長庚、北醫等大醫院檢查,都查不出病因,好不容易掛到台大醫院名醫的門診,還被醫師判定「我看是末期了喔」、「眼睛就像是餘火燒完的灰燼」。還好她在耶誕節前夕等到國外的角膜移植,順利接受手術,讓她開心地說「我可以雙眼清晰地去跨年了!」林裕庭這幾個月來,陸續在臉書發表一系列貼文,記錄自己眼睛生病的心路歷程。他提到,自己大約從今年8月起,開始發現右眼視力不正常,看過北醫、長庚等大醫院,還在長庚做了抽房水手術,結果兩家醫師都找不出原因。林裕庭說,後來她還輾轉到台大醫院看診,經過一系列檢查,醫師也坦言沒看過這種病例,還花了不少時間查文獻資料,最後只能判斷不是遭病毒感染,推測有可能是眼皮內,有不知名的東西改變眼皮,導致眼皮反覆摩擦眼球跟角膜。而為了徹底查出病因,拯救幾乎失明的右眼,林裕庭還努力去掛到台大某位眼科名醫的診,等了約5小時,好不容易進入診間,卻被醫師判定,「這個眼睛我看是末期了喔」,認定她的右眼狀態,就像是餘火燒完的灰燼,必須進行角膜移植,才能根治這個怪病。林裕庭坦承,當時她一度崩潰大哭,覺得自己已經一不舒服就來看病了,為什麼會得到這種怪病。後來她情緒緩和後,鼓起勇氣以自費向國外購買的管道,希望以最快時間取得角膜移植的機會。果然很幸運地,她在今年12月23日就等到合適的角膜,並可以進行手術,讓她開心地說:「我要換德國人的角膜了,我可以在2020年最後的這幾天看清楚,這是最棒的聖誕節禮物」,並期待重見光明,用清晰的雙眼去參加跨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