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學部
」 皮蛇 帶狀疱疹 疫苗每3人就有1人皮蛇上身 神經痛達數月「嚴重恐中風失明」
公費流感疫苗今日正式開打,為預防病毒引發嚴重併發症,政府每年也積極呼籲50歲以上、特別是慢性病患等族群及早接種流感疫苗。然而,對於免疫力較弱的高風險族群,如患有慢性腎病、糖尿病、癌症病史等,單單預防流感是不夠的,另一個常被忽略但同樣具威脅性的疾病~帶狀疱疹(俗稱皮蛇)也需格外留意。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吳至行主任指出,50歲以上、尤其免疫功能不佳的患者,不僅是流感的高風險族群,也是帶狀疱疹的高風險對象,隨著年齡增加,帶狀疱疹的感染風險會顯著提高,最高可達一般人的3.8倍,因此更應及早預防。帶狀疱疹的重症高風險族群輪廓與流感類似,皆為50歲以上、慢性病患等免疫力不佳者;吳至行指出,慢性病(如慢性腎病、糖尿病等)會影響患者免疫功能,也因此更容易罹患帶狀疱疹、流感等感染性疾病,尤其帶狀疱疹病毒平時潛伏在脊髓神經節,身體免疫力下降時易誘發。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疱疹機率比一般人高2倍,其他像是曾接受免疫抑制劑的腫瘤癌症患者,罹患帶狀疱疹的相對風險更為一般人的10倍。不只如此,即便帶狀疱疹痊癒,病毒也仍會在神經節潛伏,更可能併發嚴重後遺症。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痊癒後,留下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了將近50%,痛楚可能持續數天至數年,還可能提高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風險;血液病患者罹患帶狀疱疹則可能容易出現瀰漫性帶狀疱疹、疱疹性腦炎等嚴重後果。許多中壯年容易覺得帶狀疱疹離自己很遙遠,然而依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研究,高達99.5%的40歲以上成人體內存在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疾管署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台灣民眾一生中發生帶狀疱疹機率約為32.2%,等於每三人就有一人可能皮蛇上身,免疫力下降如熬夜、壓力大或換季,均可能引發帶狀疱疹發作。且根據2024最新研究,曾感染COVID-19的患者相比未感染者,帶狀疱疹風險恐增加2.16倍。吳至行提醒,帶狀疱診即使痊癒,病毒仍會潛藏在民眾體內,約一成的民眾會經歷帶狀疱疹復發,且最快兩個月內就可能再次發作,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此外,帶狀疱疹還可能造成不同器官的功能性損傷,以眼部為例;眼部周圍帶狀疱疹約占所有帶狀疱疹病例的10-15%,若未及時治療,恐導致嚴重視力受損,甚至中風與心臟病機率大增,因此及早採取預防措施格外重要。吳醫師呼籲,除了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適當紓壓外,對於中壯年及高風險族群而言,及早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預防嚴重後遺症的關鍵措施。因此,鼓勵高風險族群可把握公費流感疫苗施打時機,與專業醫師討論適時的帶狀疱疹預防措施;也同時提醒,特定人群(如免疫抑制者或慢性病患者)應在接種前與醫師討論,以確保疫苗接種的適當時機。
被低估的新冠1/「不是小感冒」死亡人數比流感多9倍 再感染病逝風險增2倍
中秋節過後,許多診所擠滿看病人潮,宣告進入病毒活躍的「多事之秋」,而蟄伏其中的大魔王便是新冠病毒,當多數人認為新冠疫情穩定的同時,事實上,光是今年至少在年初與6月時就出現2波確診高峰,甚至首度出現孩童死亡案例,吳至行醫師告訴CTWANT記者,新冠肺炎絕不是小感冒,疾管署資料顯示,新冠死亡人數是流感的9倍,而且再感染者死亡風險更增2倍!疫情爆發已4年,根據疾管署去年9月至今的統計,XBB新冠疫苗全台接種率僅11.82%,6個月至4歲孩童甚至不到1%。「打氣」如此低迷,最大的原因就是「小看新冠」。「許多人都誤以為新冠病毒已經不具威脅,但其實並非如此!」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醫師說,新冠病毒持續變異,導致疫情詭譎多變,今年夏天已經造成一波疫情,緊接著馬上要進入呼吸道疾病盛行的秋冬季節,恐又會造成一波新的高峰。黃振國說,過去是「一個人(病毒)的武林」,在一支病毒霸主之下,其他病毒沒有機會侵犯人類,但隨著新冠病毒愈來愈可以在人群間傳染 ,代表病毒愈來愈適應人類。「新冠真的不是感冒!」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說,別以為感染新冠病毒只有輕微呼吸道症狀,事實上,新冠病毒會結合人體「ACE2受體」進入全身器官,對心肺、消化系統、大腦、腎臟等帶來損害,相較於流感更加可怕。疫情持續至今4年,民眾對接種疫苗逐漸感到疲乏,根據疾管署資料,去年9月至今的全台新冠疫苗接種率僅11.82%。(圖/報系資料照)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去年新冠死亡人數比流感高出9倍,今年2月就分別有1歲、6歲孩童染疫身亡,這是睽違10個月後首次有兒童病逝,也敲響警鐘。不只如此,每一次感染新冠病毒都會重創健康。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與密蘇里州退伍軍人醫療服務臨床流行病學中心合作,針對2020年至2022年44萬3,588名確診者,4萬947名感染兩次或以上的患者,以及530萬名未感染者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和首次感染者相比,重複感染者的死亡風險不僅高出2倍,住院風險更超過3倍。此外,感染兩次或以上的患者的心臟疾病風險也是首次感染者的3倍,甚至肺部、腎臟、骨骼、肌肉、神經失調等健康問題都恐受到負面影響。吳至行說,另一項追蹤研究也發現,即便是低風險族群,確診後仍有多達7成個案「至少一個器官受損」。「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方法!」黃振國強調,當新冠病毒變異大就需要更新疫苗,目前流行的JN.1變異株跟先前的XBB變異株已有40個變異點,差異很大。而10月開打的JN.1新冠疫苗可以預防現在流行的變異株,因此無論過去有無接種新冠疫苗,都要記得接種最新的JN.1疫苗,以更新抗體,確保體內有保護力。
被低估的新冠3/「左流右新」疫苗一起打安全嗎?研究曝「最大副作用是它」
中秋節過後,疾管署打出「左流右新」口號,10/1新冠、流感疫苗首度同步開打,,左手打流感疫苗、右手打新冠疫苗,由於一次接種2疫苗,引起民眾擔心副作用將更嚴重。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根據國際研究顯示,同時打新冠、流感疫苗者,半數都會在注射部位出現局部疼痛,其他則會頭痛、疲倦,但症狀都不超過48小時。「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近5成長者患有3種以上慢性疾病,當慢性病越多、新冠死亡風險就越高,若患有2~5種慢性疾病會提升死亡風險達2.6倍。」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吳至行主任表示,如果本身有心血管疾病,新冠死亡風險更提升4倍,若為透析患者,死亡風險最高更飆至430倍。再觀察疾管署資料,無論是疫情初期或現在,可以發現新冠重症、死亡案例中9成是65歲以上的長輩,雖然風險如此高,65歲以上長輩的新冠疫苗接種率卻僅有1~2成,因此疾管署今年首度讓流感、新冠疫苗一起打,期盼能提升長輩接種新冠疫苗的意願。為何長輩不肯打疫苗?最常見的原因是認為不出門何必打疫苗。「這是錯誤觀念,新冠病毒會在家庭成員間傳播,所以不出門也會感染。」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振國說,研究顯示7成指標病例是學齡孩童,許多孩子會從學校將病毒一起帶回家,這也是學童列為第一波新冠疫苗接種對象的原因之一。疾管署規劃新冠、流感疫苗於10/1同步開打,第1階段開放接種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學齡前幼兒、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對象。第2階段則是從11/1日開始開放施打,新冠疫苗接種對象為出生滿6個月以上未列於第一階段者,流感疫苗接種對象為50~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65歲以上長者是新冠重症、死亡的危險族群,若是有多種慢性共病,死亡風險更會大為增加。(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黃耀徵攝)新冠和流感疫苗同時打,許多民眾害怕副作用太強,「根據以色列團隊針對醫護人員在2022-2023年接種流感和新冠疫苗的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同時打新冠和流感疫苗者,與只打新冠疫苗者的身體反應相似。」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副作用並沒有增強,同樣都有約一半出現注射部位的局部症狀,也都有約四分之一出現頭痛、肌肉酸痛、疲倦等全身性症狀,且症狀絕大多數不超過48小時。該以色列研究也發現同時打兩種疫苗不會影響新冠疫苗的免疫反應。吳至行說,依照過往新冠疫情的趨勢來看,下一波高峰應該會落在12月,現在病毒株正在轉換,本來是JN.1,但現在KP.3正在慢慢上升,而11、12月氣候越來越冷,群聚機會也越來越多,疫情就會慢慢升溫,加上10月有國慶假期,一路到12月就會爆發。建議規律施打新冠疫苗,除了可以降低重複感染的風險,若是真的不幸染疫,也能有效減緩症狀、副作用。
長時間待冷氣房恐得病 醫曝「最適宜溫度」定時做1件事
炎炎夏日,溫度不斷飆高,家家戶戶幾乎都開冷氣,但如果在冷氣房待太久,可能引發身體一連串不適,也就是所謂的「冷氣病」。對此,專家便建議室內空調溫度最好設定在26~28度,而且要定時伸展肩頸、活動四肢,才能避免一些毛病出現。從炎熱的戶外進到冷氣房,或是長時間在冷氣房,恐怕會造成身體不適,稱為空調綜合症,也是俗稱的冷氣病,可能出現身體痠痛無力、口乾鼻塞、咳嗽胸悶,還有頭痛疲勞、精神不濟、手腳冰冷、皮膚乾燥搔癢,甚至自律神經失調現象。據《TVBS》報導,彰化秀傳醫院家醫科主任李育慶解釋,通常引起冷氣病常見病因,可能是吹冷氣時常緊閉門窗,造成空氣不流通,因為密閉的環境,造成病菌、過敏原比較多,誘發一些上呼吸道的症狀。李育慶指出,由於冷氣房濕度比較低,空氣也比較乾燥,很容易引起皮膚騷癢的症狀,因此室內的空調溫度最好設定在26~28度左右,對身體來說是比較舒適的溫度。另外,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鄭翔如建議,應減少攝取冰涼食物,並適度補充溫開水,也要定期清潔濾網,避免病菌孳生,同時在冷氣房內也可以伸展肩頸和四肢,以免血液循環不良。
退休後血糖、血壓服藥都控制不了! 「1調整」成功控制慢性病
70歲的黃先生,退休後出門機會減少,睡眠作息與飲食規律大亂,血糖、血壓即使增加藥物也越來越難控制。深受困擾的他在醫師協助下逐步調整飲食內容與睡眠作息、控制菸酒,並安排了很多團體活動。結果在藥物減少的情況下,血壓、血糖與各種生理指數反而改善了。新生活型態介入 降低慢性病風險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部長暨老年醫學科主任蔡岡廷說明,全球每年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數超過四千萬。這些病症是由基因、生理、環境和行為因素長期累積造成的。而透過生活型態的調整,實際可降低這些風險。生活型態醫學是以基於醫學證據的生活方式介入,包括以飲食模式、身體活動、睡眠、壓力管理、避免危害物質以及正向社會連接這六大面向,由受過訓練的臨床醫師給予治療建議,它的獨特在於它將生活方式改變視為疾病治療和逆轉的第一和最重要的療法,達到預防、治療及扭轉疾病的目標。打造生活小撇步 全方位健康模式蔡岡廷主任指出,預防與控制慢性病的關鍵因素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有效壓力管理、充足睡眠、避免有害物質攝入和積極的社交互動。這些要素的融合不僅可以預防和治療許多慢性疾病,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強免疫力和心肺功能、提升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質。
秋冬帶狀皰疹蠢蠢欲動! 醫呼籲「這些罹病高風險人」快打疫苗
65歲阿明為上市公司主管,近期工作壓力大,某日因左側腰部癢痛感難耐,就醫檢查發現左側腰部有叢發性水泡,確定診斷確為帶狀皰疹。使用抗病毒藥物後,雖然疹子有所改善,然而神經麻痛感卻持續數月才好轉。為預防帶狀皰疹復發,在醫師建議下,阿明決定施打帶狀皰疹疫苗,以防疼痛再度纏身。「帶狀皰疹」水痘病毒引起 一成病人恐十年內復發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醫師李茂庭說明,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俗稱「皮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引發的疾病。當感染水痘病毒後,病毒會潛伏脊髓神經節裡。待病人年紀增長或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可能再度活化。通常病人會先出現皮膚麻痛、異樣感,約二至三天後長出紅疹、水泡。水泡於七至十天後緩解,然而疱疹後神經痛可能持續數天至數年,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更有高達86%的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病人不滿意現有的藥物治療選項。另外,帶狀皰疹痊癒後,仍有約一成病人於十年內復發。秋冬季節恐加劇 逾50歲、免疫不全者屬高風險族群李茂庭進一步說明,秋冬季節到來,帶狀皰疹也會變本加厲,尤其是年輕時曾得過水痘、抵抗力較差且年長者。帶狀皰疹主要影響範圍位於軀幹與四肢,然而約10%至15%帶狀皰疹病人發生在眼部區域,導致病人面臨失明、聽力受損等風險。另外,少數病人也可能出現腦膜炎、腦炎等神經系統疾病併發症,以及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風險。李茂庭表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高達九成九的50歲以上成年人曾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並且約三分之一的民眾會在一生中發生帶狀皰疹。若年齡為50歲以上、有慢性疾病、作息不正常或生活壓力大、免疫不全、曾得過帶狀疱疹,甚至曾確診新冠病毒,皆為發生帶狀皰疹的高危險群。預防接種「帶狀皰疹疫苗」 維持均衡飲食及運動李茂庭呼籲,除了維持均衡飲食、規定運動、不熬夜、適時釋放壓力等良好生活習慣外,若為高風險族群亦可考慮接種疫苗。根據台灣家庭醫學會成人預防接種時程表建議,50歲以上及18歲以上高風險族群為建議對象。接種疫苗後,不論是預防得到帶狀皰疹或疱疹後神經痛,皆有約九成以上保護力,且保護力可達十年。帶狀皰疹疫苗也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時接種。
落實雙向轉診+分級醫療! 慢性病病況穩定可就近治療免奔波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65歲的趙先生,患有高血壓和高血脂等慢性病,在離家不遠的衛生所長期接受藥物治療與追蹤。近期趙先生發現體重明顯減輕,短短兩個月內從70公斤降到60公斤,減輕多達10公斤。經衛生所轉診至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就診,經詢問病史和進行檢查後,發現趙先生血糖值接近350mg/dl,明顯高於隨機血糖正常值上限 (<200mg/dl),後續的檢驗也確認趙先生患有第二型糖尿病。電子轉診平台 減少就醫時間、防重複用藥在醫師的仔細治療下,趙先生的血糖值控制穩定,體力也逐漸恢復。醫師評估病人病情已穩定後,透過健保署電子轉診平台將相關檢驗數據與用藥紀錄傳送回原本看診的衛生所,讓趙先生回到衛生所順利接續糖尿病的治療。目前趙先生的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皆由衛生所醫師負責診治,不僅免去舟車勞頓,也減少就醫的時間及醫療費用,更能避免重複檢驗或重複用藥的風險。分級醫療 就醫更加便利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家庭醫學部的張哲瑞醫師表示,小診所和大醫院在社區醫療網中各司其職,分工合作照顧病患,民眾可安心於就近基層診所就醫,當病情變化需要進一步檢查再上轉醫院進行完整評估,疾病狀況穩定後再轉回原診所接續治療,讓民眾就醫更加便利。張哲瑞補充,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長期參與健保署的分級醫療相關計畫,利用健保署雲端查詢系統及電子轉診平台,醫療機構間的雙向轉診快速且方便。如同案例中所述,許多民眾因慢性疾病長期在診所就近治療,透過醫療院所間落實雙向轉診及分級醫療,將提供民眾更完善的就醫品質。
外籍看護申請條件擬放寬 衛福部:身心障礙者可望優先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提出長照政策,主張有條件免除巴氏量表,引發社會共鳴。在行政院指示下,衛福部與勞動部今日舉行跨部會會議,討論放寬家庭看護移工申請條件。衛福部部長薛瑞元昨透露,身心障礙者可望優先獲得放寬,申請外籍看護,免除做巴氏量表評估。2024大選,在各陣營政策激盪下,國人的社會福利迭有改進。侯友宜近日提出放寬聘僱外籍看護移工資格,主張80歲以上、70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申請外籍看護,不需做巴氏量表評估,回響頗大。行政院馬上跟進,指示衛福部和勞動部對家庭看護工的申請條件,提供便民的多元認定方式。薛瑞元表示,今日將邀集罕病團體、身障團體和代表團體,對申請外籍看護的12項身心障礙類別進行討論,了解哪些可以免評。其他初步規畫還包括,使用長照服務一段時間後,因病況惡化或有改變,無法滿足照顧需要,也可免評。不過也有專家認為,放寬申請移工門檻僅能解燃眉之急,民眾黨黨團與國民黨前立委蔣萬安等人曾提案修正《長期照顧服務法》,均認為家庭看護移工應落日,即家庭看護移工進入現行長照的督導體系,家庭不再是雇主,改由機構聘僱並提供訓練,才是長久之計。勞動部委託研究指出,全球性人力競爭激烈,外籍看護工人力必大幅減少,將「移工納入長照體系」或「建置融合移工人力的長照體系」是不可逆趨勢,建議同時修正《長照法》,納管外籍看護工,在我國長照產業未完善前,充實人力資源。桃園市看護工職業工會祕書長黃姿華表示,現在許多家庭找不到合適的看護移工,原因包括休息時間少、薪資待遇不如其他產業移工等,「家庭看護24小時的長照是建立在剝削上」。她認為,個人聘僱制的24小時在宅看護應漸漸落日,改以如長照2.0到宅模式,若需要全天照護可以輪班等模式,或許成本會較高,國家應負擔公共政策的成本。不過,台北榮總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陳育群認為,每個家庭的照護需求不同,如將看護移工納入長照體系,該如何合理分配給有照護需求的家庭?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劉建良也認為,由機構聘僱及培訓的作法太過理想,一個單位頂多訓練40、50名外籍看護,恐怕無法負荷龐大的需求。
60歲婦人直呼「這病比生小孩更痛」 醫:每3人就有1人中鏢
一位60多歲婦人不明原因胸痛,劇烈疼痛使她短短約一周內數度就醫,卻遲遲找不到病灶,就算服用強效止痛藥物也未見起色,最終甚至痛苦大喊:「醫生,我胸口痛到比以前生小孩的時候還痛!」,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部主任程劭儀教授表示,當下聞言趕緊掀開婦人衣服檢查,發現婦人胸口至背後長出一大片疱疹,才發現原來是皮蛇纏身。依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研究指出,90%的40歲以上成人體內恐存在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一旦免疫力低下就可能引發帶狀疱疹,造成患者如遭電擊、火燒般的疼痛,嚴重更恐可能導致中風、失聰或失明危機,痊癒後還可能產生延續數月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使患者生活大受影響。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黃振國理事長表示,民眾時常認為帶狀疱疹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事實上50歲以上與免疫力低下族群都屬於罹患帶狀疱疹的高風險族群。 恩主公醫院院長黃信彰教授表示,國外研究顯示,高達90%成人體內恐存在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根據統計,台灣民眾一生中發生帶狀疱疹之機率約為32.2%,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等於每三人就有一人可能皮蛇上身。使民眾就像身處在一場『大富翁』的機會與命運的遊戲中,一旦不加以注意就可能會引爆帶狀疱疹危機。皮蛇為什麼會冒出來纏身?黃信彰教授指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主要受身體免疫力低下誘發,高風險族群包括50歲以上民眾,與免疫力低下者,皆屬高風險族群,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疱疹機率比一般人還高2倍,顯示慢性病患更需注意帶狀疱疹的預防 。帶狀疱疹往往伴隨嚴重疼痛,研究指出,帶狀疱疹所帶來的急性疼痛其疼痛感堪比分娩痛,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更嚴重的是帶狀疱疹還可能長在身體各部位,而造成不同器官的功能性損傷。以眼部為例,眼部帶狀疱疹約占所有帶狀疱疹病例的10-15%,若未及時治療,恐導致嚴重視力受損。程劭儀教授表示,近2成患者在痊癒後,還會產生長達數個月到半年的疱疹後神經痛,另外糖尿病患者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發生率又較非糖尿病族群高出約50%。程劭儀補充,預防帶狀疱疹的方式有很多,首先,規律的運動、適當的飲食、充足的睡眠,其次,可以打帶狀疱疹疫苗來獲得主動免疫,建議可與醫師討論預防方式,藉此降低皮蛇發作的機率。為呼籲民眾重視帶狀疱疹危害,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今年特別邀約金鐘影帝陳亞蘭以及金獎演員李李仁擔任衛教大使共同呼籲民眾不要以身試痛。李李仁特別提前錄製了短片,陳亞蘭也表示,過去身邊不少家人朋友都曾遭皮蛇纏身、十分痛苦,讓她印象特別深刻,希望趁著父親節前夕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共同呼籲民眾不要輕忽風險,也鼓勵民眾一起關注家中長輩的健康。
40歲後失智風險增 新研究!綜合維他命可「減緩認知衰退達6成」
國發會表示台灣2025年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而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每4位65歲以上老人有1位有認知衰退狀況,年紀愈大盛行率愈高。更有研究指出,隨著年紀的增加,大腦認知功能在40-50歲開始有退化的現象,目前能改善認知障礙的藥物治療有限,且民眾容易忽視病徵,導致難以減緩惡化速度。根據美國歷時3年最新COSMOS研究顯示,綜合維他命可減緩認知衰退6成。林口長庚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彥安表示,一般民眾容易誤會失智症狀為老化正常現象,其實失智症的惡化更迅速;也有誤以為補充單方營養素如銀杏即可減緩認知衰退,但因腦部所需營養多元,僅補充單一營養素難以減緩問題。為此醫師提出完整營養、社交、運動三關鍵,籲民眾及早行動補充多種營養素。林彥安說明,失智症並非一瞬間的事,而是慢慢轉變的過程。大腦內佈滿腦神經、細胞,不同區塊所需營養不盡相同,並非單一營養素就可以提供整個大腦的需求。大腦認知功能就像一棟房子,由記憶力、執行力、辨識力、語言力與自控力等功能構成,就如同鋼筋、水泥及管線可組成一棟房子,隨時間開始老舊滲蝕、水管漏水,若不盡速全面修繕可能每況愈下。因失智徵兆可能從40 歲就開始浮現,又是不可逆轉的功能衰退,民眾如不及早意識到風險,展開補救措施延緩衰退狀況,等到發現認知功能開始受影響,嚴重程度與速度恐怕會加遽。林彥安表示,要減緩認知衰退,就需要好好保養大腦認知房子,要掌握完整營養攝取、多社交、多運動等三個修繕關鍵。根據最新研究,營養可以是保護認知退化的因素之一,因失智症初期徵狀可能影響情緒,甚至降低社交意願,而補充完整營養有利於運動需要的體力,且能提供良好的精神於社交。最近刊登在美國阿茲海默症和失智症期刊上的COSMOS研究(全名Effects of cocoa extract and multivitamin oncognitive function: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歷時3年美國研究,統計了2,000多人,證實補充綜合維他命有助於認知、記憶力、行為執行功能,更可以減緩認知衰退達6成。林彥安建議,因身體有許多無法自行製造的營養素,若40歲以上開始有認知衰退風險的民眾,可選擇涵蓋20種以上必需關鍵營養素之綜合維他命保健品,及早開始減緩認知衰退的影響。
熬夜、壓力大當心皮蛇上身!冒紅疹、會癢注意 預防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30多歲的C先生,最近轉換跑道至科技廠工作,時常熬夜加班、深感壓力,一日突然左胸感到奇癢無比,隨後冒出多叢紅色小水泡,故至醫院就診,醫師診斷為帶狀疱疹。帶狀疱疹年紀愈大愈易發生 常見徵兆一次看新竹臺大分院家庭醫學部周孜容醫師說明,通常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帶狀疱疹,且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至少曾罹患過一次,此外,當處於壓力、免疫力低下、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更容易好發。而帶狀疱疹發作時通常會先出現皮膚疼痛、刺癢、痠麻等前驅症狀,約2到3天後會長出紅疹、水泡,往往於皮膚局部位置,不會全身性生長,並可能出現疲倦、頭痛等徵兆。皮膚出現水泡勿戳破 覆蓋紗布避免傳染周孜容醫師表示,倘若出疹的位置出現於額頭、眼皮、鼻子、耳朵、或生殖器周圍,可能會出現視神經炎、顏面神經失調或聽力受損等併發症,故應盡速就醫。另皮膚紅疹在進展成水泡後,切勿自行戳破,避免傷口感染,而病灶在結痂前皆有傳染力,建議傷口處可透過紗布覆蓋,助於減少傳染的情形。周孜容醫師強調,在紅疹結痂癒合後,約有5~10%的病人會有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後遺症,留下長期的疼痛、麻木或刺痛感,大大影響病人生活品質,這時建議盡速就醫,並使用神經痛治療之藥物改善症狀,也可適量補充維生素B群,加速神經的修復。帶狀疱疹2疫苗 兩者差異比一比預防勝於治療,周孜容醫師建議,除了維持健康飲食及良好生活作息外,曾罹患帶狀疱疹者,可於發病1年,且無相關症狀後,接種帶狀疱疹疫苗。目前有兩種帶狀疱疹疫苗,一種為活性帶狀疱疹疫苗(Zostavax®),另一種為非活性重組疫苗 (Shingrix®),兩種疫苗皆適用於50歲以上成人,或18歲以上具有罹患帶狀疱疹風險較高者;而去年新上市的非活性帶狀疱疹疫苗,又可施打於免疫不全,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相較於傳統活性帶狀疱疹疫苗保護力較持久,此種新疫苗須施打兩劑(間隔2~6個月),並可和其他疫苗(如新冠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等)同時接種。
46歲媽首次子宮頸抹片檢查竟發現癌變 醫提醒預防「3件事」缺一不可!
46歲陳女士為三個小孩的媽媽,去年做了人生第一次的子宮頸抹片檢查,没想到接到醫院通知篩檢結果竟為異常,連忙到婦產科門診就醫並進行切片檢查,醫師診斷為「子宮頸上皮細胞中度變異」癌前病變。人類乳突病毒感染 增子宮頸癌罹患機率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思伃指出,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之一是持續性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簡稱HPV)感染。高風險性HPV的持續感染可能引發子宮頸細胞病變,最終形成惡性腫瘤。而人類乳突病毒(HPV)最主要的傳播途徑為透過性行為感染。陳思伃主治醫師補充,人類乳突病毒(HPV)是一種DNA病毒,會感染人體的表皮和黏膜組織。其中,HPV第16和18型是最常見的高危險人類乳突病毒,與子宮頸癌前病變、子宮頸癌以及男女外生殖器癌的發生有關。子宮頸抹片檢查合併人類乳突病毒檢查 提高癌檢準確率在臺灣癌症臨床研究合作組織所出版的婦癌診療臨床指引中指出,國外研究顯示年輕女性的HPV感染大部分是暫時性的,其中70%的感染會於一年內消失。同時,我國的資料也顯示,超過一半感染者HPV於一年內自然消失。因此,該指引建議每年一次或每三年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合併HPV檢查可以明顯提高子宮頸癌篩檢準確率。美國預防醫學委員會(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提出建議,30歲到65歲女性應每三年做一次抹片檢查,如合併HPV檢測,可延長複檢間隔為五年。子宮頸抹片檢查降低7成死亡率 HPV疫苗有助預防國民健康署的研究顯示,大規模子宮頸抹片檢查可以有效降低70%的子宮頸癌死亡率。若在第0期發現子宮頸癌,五年存活率高達99.5%。相反地,若在第4期才發現,五年存活率則降至22.8%。除了全程安全性行為和透過一抹二篩外,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簡稱為HPV疫苗)亦可以有效預防HPV的感染。雖然HPV疫苗對於性行為尚未活躍或未受到HPV感染者最有效;但有性行為經驗者仍可接種;也鼓勵尚未接種之年輕女性朋友可選擇自費進行接種。
胃痛專題/無故胃痛是胃癌前兆? 醫揭「關鍵症狀」要警惕
最新十大癌症出爐,顯示女性胃癌人數增加,讓民眾擔憂到底出現胃痛與消化不良只是消化系統疾病,還是胃癌前兆呢?奇美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蘇若荃說明,相較於一般的胃痛與消化不良,胃癌關鍵在於是否為55歲以上新發生症狀、合併有消化道出血、隨時間加劇的吞嚥困難、未刻意減重的體重減輕、不明原因的貧血等,上述為消化道惡性腫瘤的警示症狀,不可不慎。胃痛消化不良 做好日常保健消化不良,指的是一系列上消化道不適症狀的總稱,常見症狀包括:腹部疼痛、腹部脹氣、易飽、噁心嘔吐、長時間打嗝、胃酸逆流、上腹部灼熱感、口臭等。蘇若荃表示,消化不良可能是某種消化系統疾病的症狀,包括胃食道逆流、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幽門桿菌感染;膽道疾病如膽結石、膽囊炎、膽汁滯留;腹內器官發炎如胰臟炎、腸炎;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控制不良、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另外,服用消炎藥物、抗生素與鐵劑等,都有可能造成腸胃道副作用。若民眾確診為上述疾病,並不會演變為癌症,不用過度擔心。而由於腸、胃、膽等器官位置相近,不時發生患者跑遍各個診間,卻找不到確切疾病的困擾。蘇若荃建議民眾可前往肝膽腸胃科或家醫科,醫生會視病況嚴重程度與症狀時間長短安排適當的檢查,例如胃鏡與大腸鏡檢查,若高齡族群不適合侵入性檢查,也可改做胃幽門桿菌吹氣測試、腹部超音波、腹部X光等,有助於鑑別病因。癌症胃痛消化不良 注意危險因子若是肇因於惡性腫瘤,除了上述消化不良的症狀,警示徵兆包含有55歲以上新發生症狀、合併有消化道出血、隨時間加劇的吞嚥困難、未刻意減重的體重減輕、不明原因的貧血等,若消化不良合併有上述症狀建議及早就醫,不可不慎。胃癌高風險族群包括有胃癌家族史者、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喜食高鹽或醃漬物者、抽菸、肥胖 等。然而,胃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且無特異性臨床症狀,難與常見的消化性潰瘍、胃十二指腸發炎、胃食道逆流等疾病區分。因此,胃鏡是早期發現胃癌的重要診斷方法。但即使是從來沒有消化道不適症狀,50-74歲民眾可把握每2年1次的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腸胃道出血症狀有助於揪出胃癌與大腸癌。健康保「胃」戰 醫師教你這樣吃 若有消化不良症狀,平時的飲食建議細嚼慢嚥、少吃高油與辛辣刺激性食物、用餐時避免配大量飲料或湯、少喝酒茶咖啡、少吃豆類甜點糕類等會造成胃脹氣的食物、適當運動可增加腸胃蠕動改善消化不良。另外針對胃癌的危險因子,平時建議控制體重,減少攝取高油高鹽、加工食品或燒焦碳烤食品,避免酗酒與抽菸。
夜間腿抽筋怎麼辦? 醫授「3招」遠離痛楚
年約60歲的王阿姨,長時間飽受半夜腿抽筋所苦,不僅影響睡眠品質,甚至在氣候轉冷時,夜間腿抽筋情形更加頻繁,王阿姨擔心身體出了問題,故至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就診,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夜間腿抽筋;醫師藉由衛教方式引導王阿姨預防及改善,數週後,抽筋再也沒有發生過,終於可以一覺好夢。夜間腿部抽筋 寒冬發生率增新竹臺大分院家庭醫學部藍亦倉醫師說明,夜間腿抽筋最常見的是小腿肚(腓腸肌)突發性、不經意的收縮,肌肉產生糾結及僵硬的劇烈疼痛感,這樣劇烈的不適感大約維持數秒至十分鐘,病患可能會無法移動或從睡夢中痛醒。而每個人都可能有夜間腿抽筋的困擾,其中50歲以上的族群比率更高達50%,且此情況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另寒冬的發生率更為夏天的兩倍。腿抽筋與血中離子濃度無關 藥物預防效果實證依據不足藍亦倉醫師表示,有些民眾就診時,常認為夜間腿抽筋需檢查血中的鈣、鎂、鉀等離子濃度,但其實腿抽筋多半和血中離子濃度無關;也有些民眾擔心因缺鈣或缺鎂而致夜間腿抽筋,因此自行補充鈣片、鎂及電解質製劑等,但助益卻有限,就連目前藥物做為腿抽筋治療或預防的實證依據也是不足的。小腿肚防抽筋 三步驟可改善藍亦倉醫師建議,民眾可藉由衛教3撇步,分別為睡前伸展肌肉,對於小腿部、阿基里斯腱及比目魚肌做伸展動作,如雙手推牆壁,同時下肢弓箭步拉筋,伸展小腿肌約15-30秒後,再換另一隻腳,將有助預防腿抽筋,若白天有較劇烈的運動,也要記得收操和睡前按摩;第二為側睡或腳踩靠床底板,因仰睡時持續腳板向下(蹠屈)的姿勢容易造成抽筋,應盡量讓足部保持腳板向上(背屈) ,若是突然小腿抽筋發生時,馬上將腳板向上彎也能夠立即緩解;第三為沐浴時對於容易抽筋的部位用溫熱水沖泡,或使用電熱毯對小腿肚進行熱敷、穿厚襪子等,維持下肢的保暖,也有助預防及改善夜間腿抽筋問題。
「不便自行採檢者」如何快篩? 醫曝採檢8步驟
台灣本土疫情升溫,民眾為了檢測自己是否染疫,紛紛搶購居家快篩試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社區暨家庭醫學部主任林文元也特意提出8點注意事項,讓大家在協助如長輩與孩童等不方便自行採檢者時能有所依據。1、使用前先確認內容物是否完整及詳細讀說明書,各廠牌採檢方式略有差異,需多注意。2、幫助家人採樣時,採檢者請先確實洗手消毒並配戴口罩,請受檢者放鬆心情,頭部稍向後仰,讓採檢者方便使用採檢刷進行取樣。3、採檢刷深入至鼻腔約2.5公分直至遇到阻力即可。4、以旋轉方式進行,完成一邊後再取樣另一個鼻孔。5、將採檢刷放入試管中轉動3到5次後靜置一分鐘。6、取出採檢刷時,將刷頭沿著試管內側轉動,並用手擠壓試管側面,盡可能將刷頭吸附的液體擠出。7、滴3滴萃取液至快篩卡匣,靜待15分鐘,快篩結果將出爐。8、取樣完畢後,採檢者與受檢者確實執行消毒動作。林文元提醒,即使檢測結果為陰性,仍需做好自主健康管理,一旦出現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相關症狀,應配戴口罩,盡速前往就醫,且就醫時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示,若檢測結果呈陽性,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請立即與當地衛生局聯繫,或撥打1922,依指示方式處理;若是非居家隔離且非居家檢疫者,請戴好口罩,勿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儘速至鄰近的社區採檢院所進一步檢測,並將使用過的採檢器材用塑膠袋密封包好,一起攜帶至社區採檢院所,交予院所人員處理。
「疫情不出門」民眾步數減少38% 3NG行為恐讓熟齡族流失肌力
根據一項統計全球3000萬民眾疫情間步數變化的數據顯示,疫情嚴重國家的民眾平均減少約25-38%步數。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TOA)理事長陳榮邦提醒,雖國內疫情程度相較國外緩和,三級警戒時間也較短,但隨居家防疫時間拉長,熟齡族常見三NG行為,恐讓行動力加速丟失!NG行為一:因疫情減少外出、沒運動,連步數也大幅減少疫情間民眾大幅減少外出機會,連日常買菜提重物、爬山、爬樓梯等活動頻率也降到最低,恐因減少日曬時間缺少維生素D,影響骨骼、關節、肌肉合併的行動力健康。醫師進一步提醒,根據研究,健康老年人連續兩周每天減少75%步數、活動,已被證實會流失8%肌力及4%腿部肌肉,除了會直接影響肌肉功能外,更可能伴隨發炎和合成代謝問題。就算往後2周步數恢復,對於肌肉功能回復仍是有限。因此,居家防疫期間,民眾仍應盡量維持活動量、運動習慣,可以選擇居家運動,避免落入行動力丟失危機。NG行為二:有運動,但只做輕度、有氧運動「有動就有訓練到行動力?」許多熟齡族雖然有運動,但因為偏好或是因防疫戴口罩,只做散步、健走、舞蹈等輕度、有氧運動。醫師提醒,研究顯示,只做有氧運動,所增加的肌肉質量,相較做肌力訓練效率差。研究發現,肌力訓練除了能增加肌肉質量外,也能幫助骨骼、環節健康。醫師強調,居家防疫期間,熟齡族行動力養成,除輕度、有氧運動外,更應兼顧肌力訓練,才能有效提升骨骼、環節、體力功能,訓練行動力。NG行為三:蛋白質攝取不足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暨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黃駿豐提醒,國外研究發現,如想維持健康所需,應維持運動並增加蛋白質補充。若想補回加速丟失的行動力,比起只做肌力訓練,同時補充乳清蛋白等優質蛋白質,更能強化運動效果、提升肌肉合成效率。醫師提醒,熟齡族每天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1.0-1.2公克蛋白質,鈣質建議補充至少1000毫克以上,維生素D則建議攝取10微克。蛋白質、鈣質及維生素D皆為長者維持日常、行動力養成重要營養,若蛋白質、鈣質及維生素D長期攝取不足,恐導致營養不均,可能造成骨骼、環節、體力合併行動力的不良影響。民眾可以從每周7天「輕度、有氧運動搭配肌力訓練」和「提升蛋白質、鈣質營養補充」做起。醫師提醒,做完居家運動後,每天可以喝2杯含乳清蛋白的高鈣低脂牛奶,即可攝取每天近4成5蛋白質需求量、1200毫克的鈣質及所需維生素D,補充熟齡族所需行動力營養,幫助骨骼、環節、體力養成。
台中接種疫苗後猝死逾百例 22人住院治療中
隨著BNT疫苗即將抵達台灣,台灣新冠疫苗也從AZ、莫德納、高端等品牌,增加為4廠牌可選擇,近日高端疫苗開打全國有8例疑似注射後猝死個案,台中市衛生局統計,中市累計通報AZ、莫德納接種後猝死個案已逾百例,且仍有22位民眾疑似因接種後出現不良反應還在住院治療中;醫師也呼籲,慢性病患者應在病情控制良好下再去接種,可降低施打後副作用發生。台中市衛生局統計截至8月30日上午8時,台中市已完成AZ接種77萬2616人次、莫德納疫苗也有39萬3714人次。兩種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則有544案,其中疑似接種AZ後死亡的有84例、而莫德納部分則有17例,且仍有22人還在住院治療中。另,高端疫苗接種後不良反應則有11人,目前還未有接種後猝死個案發生。台中市新冠疫苗接種人數已逾125萬人次。(圖/中國時報馮惠宜攝影)台中市新冠病毒本土確診個案累計202人,其有5人不幸死亡,若比對接種疫苗後疑似猝死個案AZ+莫德納已有101人,死亡人數已是確診死亡人數20倍。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部長許碧珊提醒,無論是接種AZ、莫德納或高端疫苗都可以有效預防被感染後併發重症,因而呼籲民眾可以接種第一劑就應去接種,能完整接種兩劑也應去接種第二劑,唯接種疫苗也是要透過減滅毒性的病毒打到體內激起自身的免疫力,因而她也建議,如有慢性病或免疫疾病的民眾應在疾病控制良好下再去接種。
高效率!智慧管控新冠疫苗 有助大規模施打計畫
為因應未來大規模接種疫苗所需,達到快速、安全施打的目標,由宇嘉企業有限公司梁慶成董事長善款捐贈,臺北榮總家庭醫學部、護理部、資訊室、職安室共同研發「智慧疫苗接種管理系統」,於今(4)日正式啟用,優先試用於大規模員工接種,預計每日接種人數可從400人大幅增加至2000人。臺北榮總社區醫學科陳育群主任表示,原疫苗接種流程需先手寫各項資料,惟每人施打的疫苗廠牌與劑數可能不同,以人工比對耗時費力,且易產生錯誤。「智慧疫苗接種管理系統」,預先輸入接種人員資料,插入健保卡即可自動識別,同時帶出身份別、個資、接種廠牌、劑數等各項資訊,再配合現場診間分流、接種分流等措施,可有效減少等待時間,大幅提升接種安全。另所產生的即時報表可精準掌控施打狀況及疫苗數量,未來將擴大運用於民眾及社區疫苗接種,全力加速接種速度,早日達成群體免疫的目標。智慧接種疫苗流程1. 健保卡插卡報到,自動列出個人接種資訊。2. 醫師問診3. 護理師說明接種疫苗注意事項4. 注射取號與分流,顯示各診間施打數5. 疫苗注射
全台逾9成女性陷骨鬆風險 近半數忽略關鍵檢測
根據一份針對40-65歲女性進行之最新骨質疏鬆症認知調查顯示,1000位受訪者中,高達92.1%之受訪者具罹患骨質疏鬆症高風險群特質,但逾4成受訪者得知骨鬆嚴重性後,卻仍認為不需進行骨質密度檢測。此外,超過6成受訪者也未曾安排或陪伴媽媽進行骨質密度檢測。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國立陽明交大附醫家庭醫學部主任黃駿豐醫師指出:「目前最精密的骨質密度檢測儀器是雙能量X光吸光式測定儀(DXA),儀器在台灣普遍性高,檢測流程也很快速,但大約每一百位台灣民眾只有一位檢測過,與美國每四位民眾就有一位檢測過,檢查比率偏低。」根據此份骨質疏鬆症認知調查結果顯示,對於自己出現骨質疏鬆症常見的「駝矮痛」症狀時,會立刻就醫的受訪者比例明顯偏低,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分別是「變矮」(11.1%)與「駝背」(16.0%)兩個症狀,值得注意的是,有11.4%的40-49歲女性曾因跌倒發生過骨折狀況,比例竟高於50-59歲女性(8.6%),顯示骨鬆並非老年人專利!有近8成(76.6%)受訪者知道骨質密度檢測可確認是否罹患骨質疏鬆症,但卻僅有不到1成(9.8%)的受訪者於半年內曾進行過檢測。交叉分析顯示,發現自己是骨鬆患者的女性逾六成(65.4%)會安排媽媽接受骨質密度檢測,然非骨鬆患者的女性卻僅有3成會為媽媽安排骨質密度檢測,顯示女性自身相關經歷能夠讓其更加重視家人健康。黃駿豐醫師指出:「國人自行至醫院進行骨質密度檢測的比例並不高,駝矮痛症狀一般人會覺得是正常老化現象,不會把身體上的疼痛聯想至骨質疏鬆,即使是骨頭有症狀而去檢測的國人比例也是少數。曾有一位患者是退休老師,平常最大樂趣是陪孫子玩,沒想到有一天如往常抱起孫子時,腰部突然劇烈疼痛,就醫後才驚覺自己是壓迫性骨折,已經是嚴重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症通常將「T值」作為診斷依據, T值若大於-1,代表骨量是正常的;T值介於-1~-2.5之間,代表骨量不足:T值若小於-2.5,就可以診斷病患有骨質疏鬆症。由此份認知調查了解到不少民眾認為骨質疏鬆症「能預防卻不能治療」,對此,黃駿豐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是可以被治療的,目前的治療方式越趨完善,相較之下,使用藥物治療的民眾更能減少骨折發生率。治療藥物有多種選擇,常見的兩大作用主要分為『對抗骨質流失」與「促進骨質生成」兩種。」對抗骨質流失主要為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少骨質的溶蝕;促進骨質生成藥物主要為刺激造骨細胞,達到骨質增生作用。黃駿豐醫師進一步說明:「嚴重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常見骨量極低與骨結構惡化,或兩種情況並存的情況。隨著醫療發展進步,新一代的骨質生成藥物,已經可以兼顧到促進骨質生成與對抗骨質流失,可為罹患嚴重骨質疏鬆症、希望降低再次骨折風險的患者,提供另一種積極的治療選擇。」提醒50歲以上的民眾更須注意『三高一低』,尤其是停經後的婦女因缺少賀爾蒙,每年骨質密度會流失3%,在檢查三高之外,更要注意骨質密度是否過低。民眾可透過骨質疏鬆症常見三大症狀「駝矮痛」進行自我檢測,若有相關症狀,建議諮詢專科醫師,若及早發現並前往相關院所進行骨質密度檢測,後續遵循醫囑積極配合適當藥物治療,都可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預防骨折情況的發生。
【菸品爭議情報】一禁一放?「新興菸品」電子煙、加熱菸掀起菸品論戰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於10月22日就菸害防治法修正草案進行質詢,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在會中表示已經在10月20號將《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送到行政院。同樣被視為新興菸品的電子煙與加熱菸,在《煙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中,卻有兩種不同命運。其中電子菸將全面禁止,加熱菸則納入菸品管理,不管對贊成者或反菸團體來說,一國兩制都讓外界霧裡看花,政府勢必得說清楚講明白,才能釐清民眾疑慮。被認為是新興菸品的「電子煙」,即便是未吸菸者,肯定對街頭巷尾常出現的電子煙使用光景不陌生,尤其電子煙消費人口近年增加迅速,電子煙通路業者估計已過百萬之譜。電子煙與傳統紙菸最大差異,莫過於電子煙未使用菸草,無燃燒產生焦油疑慮,主要為丙二醇、甘油及尼古丁製成菸油型態,透過電子儀器加熱汽化而成,溫度約200度;「加熱菸」雖也是電子加熱,但原料仍是菸草,加熱溫度可達350度左右,兩者溫度都較燃燒性紙菸低。而電子煙浪潮近年使用率大增原因,莫過於台灣菸價上漲、認為二手煙害較低、可增加多種香味等因素,甚至被認為是「傳統紙菸替代品」,然而新興菸品叩關台灣,健康問題仍是讓支持反對兩方壁壘分明,這也是十三年餘未曾修法的《菸害防制法》,其修正草案終將對電子煙命運一錘定音的決定,受到高度矚目的原因。台灣目前預估電子菸使用人口已破百萬,董氏基金會認為不管電子菸或加熱菸都該被禁止。根據《台灣威卜 菸草減害網路媒體 VAPE Taiwan》報導,富比士媒體集團主席、《富比士 Forbes》總編輯Steve Forbes在其最新一期的節目《What’s Ahead 》指出,「反對電子煙的運動建立在大量錯誤資訊和徹頭徹尾的謊言之上。」公開表達對電子煙的支持。贊成讓台灣電子煙合法的團體則認為,無菸草的電子煙,不會有燃燒產生致癌的焦油,為有效又低風險的香菸替代品,應該合法開放。致力於電子煙合法化的「電子煙販售通路業者自救會」代表Tobe也認為,電子煙沒有紙菸燃燒的焦油成分,呼出來的氣不會讓味道附著於衣服或家具上,加上二手煙危害較少,對於身為父親、有菸癮的他來說,是很好的替代品,「傳統紙菸不能抽個兩口就丟掉,但電子煙不用整根抽完,想停就停,既不會在身上殘存味道,也不會有菸蒂產生,這也是很多結婚、有小孩的人選擇電子煙的緣故,對不抽菸的人而言也比較能夠接受。」電子煙是否該合法化,世界各國標準不一,而在台灣爭議之一,就是若連傳統香菸因燃燒後的焦油,產生上千種有害物質,導致肺癌發生風險增加的問題都能合法的情況下,政府卻打算全面禁止電子煙,支持者認為政府的邏輯很不合理。而衛福部禁電子煙、卻利用風險評估審查加熱菸的政策決定,也讓外界質疑是否有雙重標準。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劉宗榮就表示,傳統紙菸有的東西,電子煙其實也都會有,只是電子煙少了傳統菸品燃燒的過程,有害物質會少很多。「使用電子煙主要只有自己吸到尼古丁,基本上二手煙害少很多,這是跟紙菸最大差異之處。」劉宗榮教授認為,相較於傳統紙菸,電子煙較能減害:「對尼古丁有需求的吸菸人口來說,電子煙雖然也會產生有害物質,但原則上少很多,更不會有紙菸燃燒後產生焦油之擔憂,主要就是不會產生焦油,學理上可稱為『減害』。」對衛福部的政策方向,董氏基金會認為「兩者皆該禁」,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公共事務林清麗就指出,對於已開放的傳統菸品未來必須以更嚴格方式控管,而新興菸品不管是電子煙或加熱菸,就該全面禁止。林清麗說:「市面上只要有任何商品被發現含有害物質,不是立刻下架,就該重罰停廠,歐盟已發現電子煙含有40餘種有害物質,當然不應該在這時候開放!」她強調,若政府態度軟化開放,等未來再修法已經影響社會甚鉅,亡羊補牢時已過晚。郭斐然醫師指出,即使是電子菸依然存有二手菸的問題,且任何空氣清淨設備都無法排除。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郭斐然亦指出,縱使目前電子煙被偵測出的有害物質少於傳統菸品,但「數量少並不代表毒性少」,畢竟每種有害物質產生的影響皆不同,「且兩者有慢性與急性之別,傳統菸品可能要好幾年才會有癌症、心臟病等問題,但電子煙造成的肺損傷(EVALI)卻是急性的危害。」郭斐然也強調,雖然電子煙沒有明顯的味道會附著於身上,但早有研究指出確定含有二手煙,且任何空氣清淨設備都無法排除,這是國人必須要有的觀念。近年美國發生多例因人為在電子煙開放式煙彈內添加四氫大麻酚(THC)和維他命E,而導致肺損傷(EVALI)案例,目前美國已全面嚴格禁止消費者使用含四氫大麻酚(THC)的煙彈,但即便如此,關於電子煙較之傳統紙菸帶來的影響好壞,專家學者依然莫衷一是。關於電子煙,有的國家選擇禁止,但也有包括英國、加拿大與紐西蘭已經開放並管制。電子煙開放與否,影響著國內百萬以上的電子煙人口,可以想見《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在立法院肯定少不了激烈攻防,究竟電子煙是否為香菸最有效、減害的替代品,或是該阻絕於國門的危害,最終不管結果為何,都需清楚確切地與國人溝通與具備配套措施,才不致讓民眾無所適從。◎提醒您:吸菸有礙健康、吸菸害人害己,未滿18歲請勿吸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