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溫
」 寶林茶室 冷氣 食物中毒 台電 省電每年學費破9萬!陸名校竟給學生吃「臭酸肉」家長氣炸 調查結果出爐
近日一段大陸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雲子中學長豐學校後廚發現豬肉有異味的影片,引發各方關注。官渡區市場監督局和官渡區教育體育局17日聯合發布情況通報,稱對涉事學校、企業立案調查,學校食堂已停止供餐,目前各個部門正在開會研究,具體要等到會議結束之後才能有個結果,具體以官方通報為準。《上遊新聞》報導,學生家長陳女(以下皆為化名)在社交平台連續發布多條影片,都是長豐學校食堂後廚發現有異味豬肉的內容,視頻中有家長讓廚師、民警及相關人員聞肉的異味。陳女表示,「視頻不是我拍的,是我在家長群裡看到的。當時餐廳沒有其他人,領導也沒有聯繫上,只有先問廚師一些問題。」針對事件起因,陳女透露,是學校有學生拉肚子、嘔吐、輸液,「16號上午11點,一位家長突擊跑到後廚,發現留著晚上炒菜的幾盆肉都是臭的,馬上報警並叫了住附近的幾位家長趕緊過去。」另名彭姓家長證實「16號的事情,是有個家委會的家長,可以定期去食堂抽查,就直接拍了視頻發出來了。」在網友轉發的影片中,有人多次提到了豬肉是凍肉,甚至是2015年的「僵屍肉」。對此,陳女表達了不同意見,稱「我們家長進去拍到是2024年的肉,兩年的保質期。2015應該只是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都有的。能流通的,肯定是各方面檢驗檢測過的,只是這肉醃製時有異味。」這次出事的長豐學校在當地名氣不小,網傳每年學費超過人民幣2萬元(約新台幣9萬元)。陳女證實,「1年的學費是2萬6,餐費還另算,一餐是14元,中餐和晚餐都在學校吃。」對此,校方目前暫無回應;參與調查此事的官渡區教育體育局則說,涉事學校、企業立案調查,學校食堂已停止供餐。針對網上反映的昆明市官渡區長豐學校食品安全問題,官渡區組織市場監管、教體、公安、農業農村、衞健等部門成立聯合調查組,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開展調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一、學校食堂鮮豬肉片有異味和進口凍肉生產日期問題調查情況長豐學校食堂承包經營企業雲南潤升物業服務有限公司10月13日委託雲南採雲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作為食材供貨商。對家長反映的10月16日食堂鮮豬肉片有異味問題,經第三方專業機構昆明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雲南三正技術檢測有限公司同步檢驗,該批次鮮豬肉片揮發性鹽基氮指標(23.8mg/100g)超出國家規定標準(≦15mg/100g),判定為不合格。經調查,該批次鮮豬肉為10月16日當日宰殺,產地檢疫證和「兩證兩章」齊全。當日淩晨,在進行機器切片加工後,未做散熱處理並用雙層塑料袋分裝,在塑料袋中存放近4個小時,又在食堂室溫中擺放5個半小時,沒有冷鏈運輸和冷藏保存,因運輸及存儲不當導致變質變臭。對家長反映的食堂有「2015字樣過期進口凍牛肉」問題,經調查,根據報關單和入境貨物檢疫檢驗證明,該批進口凍牛肉生產日期為2024年5月,保質期2年。包裝標籤上的「2015 SIF」字樣為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編號,非生產日期。二、學校食堂對外承包管理和食堂承包經營企業合法合規性調查情況官渡區長豐學校是一所股份制民辦完全中學,學校舉辦方為雲南金諾教育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16年辦學。長豐學校2024年8月委託雲南潤升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承包經營食堂,但未按規定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備。長豐學校對食堂承包經營企業的經營資質審查及管理不到位,存在「以包代管」、「一包了之」的問題,管理制度流於形式。學校校長未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責任,未按要求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對從業人員培訓不到位。經調查,雲南潤升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具有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但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許可內容僅為預包裝食品銷售、散裝食品銷售2項,沒有從事餐飲服務的資質,承辦學校食堂屬於經營項目發生變化,其未按照規定申請增加經營項目,不能作為承包食堂的主體。在食堂經營過程中,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進貨查驗及食品貯存管理不當。三、處置意見(一)對長豐學校1.依法對長豐學校舉辦者雲南金諾教育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學校法定代表人履行辦學主體責任不到位進行立案調查。2.依法依規對長豐學校校長和學校法定代表人作出免職處理。3.責成長豐學校依法重組董事會,修訂完善董事會章程,強化依法履職、依法辦校。指導學校完善落實教職工代表大會、家委會參與重大事項決策、校務公開等民主治校制度。4.責令長豐學校建立完善校園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切實落實學校領導陪餐制度,支持學生家長代表陪餐。5.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條款,對長豐學校未按規定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的行為,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對學校經營不合格食品的行為處以10萬元處罰。6.市、區教育部門成立駐校工作專班,加強指導檢查,保障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確保教學質量和教師隊伍穩定。(二)對涉事企業7.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辦法》有關條款,對食堂承包經營企業雲南潤升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經營項目發生變化,未按照規定申請變更的行為,責令停止經營,沒收違法所得46萬元,並處以568萬元處罰;對其經營不合格食品的行為,責令改正,並處以10萬元處罰。8.責令食材供貨商雲南採雲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停止經營,接受調查,並依據調查結果作出處罰。(三)對相關單位和幹部9.由昆明市紀委監委提級督辦,對相關部門和幹部進行調查處理。目前已經對區教育體育局局長、區教育體育局分管副局長、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分管副局長作停職檢查處理。對我區在本次校園食品安全事件中監督管理不力的問題,我們向學生、家長和社會公眾表示誠摯歉意。感謝家長、公眾和媒體的監督,也歡迎大家繼續監督,我們將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舉一反三、加強監管、改進工作,對全區中小學、幼兒園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並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堅決保障校園食品安全。
工程師「蛋蛋」爬滿蚯蚓血管 恐釀不孕!醫推「冷水坐浴」恢復生機
一名35歲年輕工程師因工作需求常久坐打電腦,總是覺得下體悶悶的,仔細一看睪丸,發現上面竟爬滿了像蚯蚓一樣的突起血管,檢查後才發現是精索靜脈曲張。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醫師分享,精索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於年輕男性的疾病,成年男性中大約有15%的人有這樣的狀況。這種狀況發生於睪丸的靜脈血管,其中靜脈的瓣膜發揮著防止血液逆流的重要功能。當這些瓣膜因某些原因受損,可能會導致血液逆流,進而引發靜脈的曲張與擴大。顧芳瑜說明,受到人體生理結構的影響,精索靜脈曲張通常好發於左邊睪丸,其症狀可分成三級,一級需要透過仔細觸診才能摸到;二級則是休息狀態下觸診可摸到,但肉眼不可見;三級則是肉眼輕易可見。而精索靜脈曲張可能也會是男性不孕的其中一個原因,顧芳瑜解釋,導致男性不孕的幾個主要原因中,大概有2~4成機率與精索靜脈曲張有關,因為陰囊腫脹時會導致睪丸散熱不佳,進而影響精蟲的活動力,造成睪丸疼痛(蛋疼),嚴重點則可能導致不孕。然而,顧芳瑜表示,如果是單純睪丸外觀有膨大的血管但沒有任何不舒服的話,是不需要治療的。他也分享一個簡單易行的改善方法,可以自己在家準備一臉盆的室溫冷水,每天洗完澡後將睪丸泡在冷水內15-20分鐘,有機會讓睪丸降溫並讓疼痛感下降,持續一到兩個月,精蟲品質就可能可以恢復得不錯。此外也可以用藥物輔助,通常是以口服消炎止痛藥為主,也有少數幫助靜脈曲張的口服藥,大部分輕微的精索靜脈曲張,都可以依靠口服藥物緩解不適。假設冷水坐浴及口服藥都無法解決時,才會建議做手術,手術目的是紮掉膨大的血管以減緩症狀,目前主要有顯微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兩種,效果都不錯。但顧芳瑜也提醒,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手術方式,可以完全避免精索靜脈曲張的復發。顧芳瑜更藉機呼籲,不孕原因有很多,精索靜脈曲張僅是其中之一。由於他常遇到很多不孕男性患者來到診所就表明希望做手術,習慣把原因歸咎到比較常見的因素,只求可以快速解決。但他建議還是要交由泌尿科醫師觸診及檢查判斷,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後,仍然有精索靜脈曲張問題時,再考慮做手術。
太新鮮惹的禍「水煮蛋殼超難剝」!蛋雞場老闆曝原因
烹煮方便的水煮蛋是不少健身族的蛋白質首選,但還是常常有民眾抱怨,剝水煮蛋的蛋殼剝到很崩潰,每次剝完蛋白都會少掉好幾塊,尤其「買到太新鮮的蛋」就有這個困擾。對此,有網友就建議,要泡冷水或冰水再剝會比較好剝;而蛋雞場老闆則解釋,雞蛋剛出來含水率很高,煮起來蛋白會軟軟澀澀的、非常難剝,至少常溫放3天以上再煮比較好剝。有網友近日在臉書社團「家常菜」貼出照片,6顆被剝得凹凸不平像月球的水煮蛋,其中有好幾顆的蛋白更被剝掉一大半,讓原PO感嘆「買到太新鮮的蛋也是有困擾,殼超難剝……」貼文曝光後也引發網友熱議,「笑死,我昨天滷蛋也是8顆全滅」。有過來人也坦承,「真的太新鮮的蛋殼不好撥,水煮蛋口感也不ok」、「我懂,後來都故意把蛋放室溫一週才進冰箱」、「新鮮的蛋真的很難剝殼喔!我不是蛋商,但是家裡有養雞。」1名蛋雞場老闆也解釋,雞蛋剛出來含水率很高,煮完後蛋白會軟軟澀澀的,非常難剝,不論哪間牧場都一樣,至少在常溫放3天以上才會比較好剝。不過也有人認為,「可是我有一次做糖心蛋的時候,用的是放在冰箱快一個星期的蛋,蛋殼也是超極難剝的」、「是因為不夠熟,而且要泡冷水,因為溫差可以讓表皮的蛋上的膜和蛋產生縫隙,這樣就好撥殼」、「剛煮好就剝當然會這樣啦!要泡冷水或冰水啦!」「跟新不新鮮無關。我自家有養雞。煮和撥水煮蛋都是要有技巧的。」還有網友分享餐廳老闆的作法,「剛買回來新鮮的蛋、還是放在冰箱裡面很多天的蛋;如果要煮,先把蛋拿到太陽底下曬1至2個小時,煮蛋時不會破,而且蛋殼非常的好剝又漂亮」、「用擦手紙平放電鍋,加點水淋濕擦手紙,雞蛋擺在擦手紙上面,電鍋按下去跳起來就好了,剝殼超好剝的。」
導入再生能源前進淨零碳排 內政部喊話公有建築帶頭模範
為逐步邁向2050淨零建築的目標,內政部15日宣布,全國各類型的公有建築及既有建築都必須帶頭做起,導入自用型再生能源以減少碳排,以實現逐年提升建築能源效率的願景。內政部表示,各國家公園管理處以112年為基準資料盤點用電量,換算為碳排放量約為3,939噸二氧化碳當量;舉例來說,最早設立之墾丁國家公園、高山型的玉山國家公園及離島的金門國家公園,場館碳排放量分別約為425、444及685噸二氧化碳當量;三個國家公園中金門國家公園因屬戰役史蹟型,場館數量較多,所以其碳排放相對較高。為了符合建築能效相關規範,國家公園將優先檢討汰換能源效率不佳空調設備,並設定合理室溫,不足之處,再進一步運用再生能源降低碳排,規劃於遊客中心或相關廳舍屋頂、停車場等架設太陽能光電板,為園區提供自用之乾淨能源。內政部指出,由於國家公園所轄既有建築物也屬公有建築,必須依循國家2050淨零排放整體路徑規劃,朝向低碳轉型,並符合建築能效相關規範,且國家公園建築在設置節能、創能及儲能設施時,將考量各國家公園獨特的生態環境與自然景觀,採因地制宜的方式進行專業設計與規劃,在不影響生態保育與觀光資源的前提下,加速淨零轉型,外界所稱國家公園大規模「種電」,與事實不符。
中秋烤肉要注意!秋季腹瀉疫情上漲 就診人次近13萬
近期全國腹瀉疫情仍未趨緩,近5週整體而言呈上升趨勢。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近四週腹瀉群聚通報數有90多件,為5年來同期新高,顯示這一波腹瀉疫情有可能來勢洶洶。依照往年資料來看,國內秋季腹瀉疫情通常在中秋節前後會有一波高峰出現,羅一鈞發言人預估要到中秋後,觀察腹瀉疫情上升的情形,才能確定疫情是否在9月下旬會有反轉,提醒民眾在中秋節時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引起腸胃炎、腹瀉問題。腹瀉就診近13萬人次 群聚通報近百件、細菌性病原增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第35週(8月25日至31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29,536人次,較前一週127,876 人次略升1.3%,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只低於去(2023)年同期。另外,全國近四週(第32至35週)共接獲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高於2019至2023年同期通報數。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提到,腹瀉群聚發生場所最主要是在餐飲旅宿業,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共有48起,檢出病毒以諾羅病毒(29件,占60.4%)為多,其次為腸炎弧菌(14件,占29.2%)。近期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仍以諾羅病毒為多,但疾管署表示,細菌性病原有增加的趨勢,檢出病原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提醒民眾也要留意。中秋烤肉避免生食 食物應澈底烤熟、注意保存等食用受汙染的食物/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感染等,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大規模腹瀉群聚事件。中秋節將至,許多民眾會與親友歡聚烤肉,羅一鈞發言人表示,特別在中秋烤肉的時候,民眾常會拿魚貝海鮮、肉類等來烤,如果沒有澈底烤熟或煮熟,吃下去就有可能感染到食材所帶有的病原而引起腸胃炎或腹瀉等,因此呼籲民眾烤肉開心團聚,但是務必儘量避免生食,並要烤熟,以免將病菌吃下肚。另外疾管署也呼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都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備餐環境及烹製食物調理過程也需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且食物須注意保存,避免於室溫下放置過久以預防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傳播。
國道豬途悲歌2/殘忍走秀台、死前遭釘刑 人道屠宰前的最後一哩血腥路
國道豬隻掉落問題頻登媒體版面引發重視,凸顯「南豬北送」亂象,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表示,坊間至今仍有溫體豬迷思,堅持將豬隻從畜牧場運動肉品市場「活體拍賣」,豬隻得先在緊張壓迫下走過血腥走秀台,遭選定後還得被「釘刑」刺印,稍不配合就會被電擊對待,在遭人道屠宰前得先走過殘忍的「最後一哩路」。根據農險基金資料,2023年共有79萬隻豬加入運輸死亡保險,死亡理賠數則為1209隻,但去年共有748萬頭豬被宰殺,在高達9成豬隻未加入運輸險保障下,動社推估運輸過程遭逢意外或死亡的豬隻恐達上萬頭,而每次車禍都導致用路人險象環生,活體拍賣制度則是造成此現象的源頭。動社議題研究主任林岱瑾表示,全台有22個肉品市場,坊間至今仍相信現宰的溫體豬肉較新鮮和衛生,堅持要將活豬運到市場拍賣後再屠宰,但養豬場多在中南部,市場卻在北部,導致豬隻在死前還得經歷殘忍的最後一哩路。因拍賣市場環境惡劣,部分豬隻遭屠宰前就痛苦身亡,還曾出現母豬與幼崽一起暴斃的悲劇。(圖/台灣社會研究會提供)「牠們要先被裝上車,然後開很遠很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林岱瑾提到,在現行活體拍賣制度下,6成以上豬隻會被送到外地拍賣,豬隻在運輸前會先被禁食,而運豬車多半設備簡陋,部分豬隻在運輸途中就因緊張壓迫和車禍而死亡。即使「平安」被運到肉品市場,豬隻的折磨還沒結束,林岱瑾說,即使「人道運輸和驅趕」已是世界動物運生組織要求各國必須制定的標準,各地肉品市場仍會使用電擊棒與有尖刺的棍棒驅趕豬隻,豬隻進入「繫留欄」後,身邊又不是從同一個畜牧場出來的夥伴,有些豬會因陌生恐懼而打鬥,更因不當的繫留欄設計,豬無法獲得乾淨飲水,只能舔地上的髒水解渴。「要進去拍賣市場才會知道,豬的叫聲此起彼伏,每個角落都是他們的聲音,所以我們很多人之後就改吃素了。」林岱瑾說,拍賣的「重頭戲」就是走秀,豬隻會被依序趕入拍賣走道,承銷人看上後便會按座位旁的按鈕標下,但走道濕滑,豬又時常撞上突然關閉的閘門,有些豬不願再往前走,便會被工作人員以電擊或戳刺加強驅趕,往往導致牠們遍體鱗傷甚至死亡。坊間仍有溫體豬較新鮮衛生的迷思,導致「南豬北送」,豬隻往往得跨過大半個台灣才能進入屠宰場,恐造成食安與疫病漏洞。(示意圖/本刊資料照)豬隻被「看上後」,工作人員為了標記購買者,會使用數十根尖刺組成的尖刺組成的「刺印」,在毫無麻醉之下直接打入豬背釘在豬的身上,此時的豬隻往往已奄奄一息,最終才幸運的能接受人道屠宰。經歷這些折磨所得到的「現宰豬肉」真的比較新鮮嗎?林岱瑾說,拍賣時間多在中午到下午3、4點間完成,在連夜屠宰後於凌晨時分送到早市攤商,但多數攤位沒有保鮮設備,一大扇豬肉就直接扔到滿是蟑螂和老鼠亂竄的攤位,直到攤主清晨來處理,直到中午收市,豬肉在室溫待長達10小時,早已成為各種細菌孳生的天堂。林岱瑾也呼籲廢除活體拍賣制度,從源頭減少不必要的運輸以保障食安、預防疫病,並喊話農業部全面檢討《動物運送管理辦法》,增加經濟動物福利稽查機制,並加強業者、運送人員等相關培訓,建立正確動物福利知識與緊急應變能力,更該建立交通、動保主管機橫向通報機制,維護動物福利與交通安全,多管齊下才能更提升畜禽運送福利。農業部動保司回應指出,目前豬隻運送已相對專業,都有防逃脫機制和人道運送設施,而豬隻掉落車禍多半非因車輛問題,而是車禍或遭撞導致,目前運送經濟動物人員規定要經過訓練和取得證照,每2年還要再次講習,全台領證人數超過1000人。動保司強調,各地動保警察會不定時到肉品市場或屠宰場稽查,查驗運輸人員是否有合格證和符合運輸辦法,2021年開始至2024年8月底已查緝1600件,並處罰13件,除確認運豬車硬體設施外,也要求業者考慮動物福利,讓豬隻不過度擁擠並有遮蔭等相關設備。
變頻冷氣「出門不要關」比較省電? 台電闢謠:30分鐘內才行
炎炎夏日,不少人都會選擇開冷氣來度過高溫,不過長時間開冷氣會導致高昂的電費,讓許多民眾心疼不已。日前就有網友分享,「出門10小時回家,變頻冷氣不關更省錢」。對此,台電副總經理陳銘樹則建議,若是出門超過30分鐘,還是建議關冷氣,才能省電省荷包。近期一名高雄網友在臉書社團「左營楠梓人」發文分享,家中只有一台冷氣,室內面積約30坪,開冷氣時搭配電扇,連續兩年於7、8月實測冷氣連續開機的電費情況。結果發現去年電費為3304元,而今年在天氣更熱且電費調漲的情況下,電費為3907元,僅增加了603元,與頻繁開關冷氣相比,實際上沒有明顯增加電費,這也讓他驚訝地感嘆,「越吹越省電」。對此,台電副總經理陳銘樹也特地拍影片說明,「這是哪個詐騙集團放出來的假消息?」陳銘樹表示,變頻冷氣雖然比較省電,但如果出門10小時不關機,為了維持室內固定溫度,壓縮機仍需要持續運轉,累計下來的用電還是會比出門關掉冷氣高,「短時間外出大約30分鐘內,可以考慮不關冷氣,但長時間外出,台電還是建議您要關冷氣,省電也省荷包」。此外,台電提醒,若是民眾想要省電,一定要記得「回到家,先開窗散熱」。台電說明,炎熱的白天裡,使得家中的家具、地板一整天都在吸熱,會讓室溫上升不少,等到下班回到家時,別忘了「先讓熱氣OUT」,將窗戶打開散熱,讓空氣循環流通,就可以使室內先降溫。台電表示,當室內降溫後,再將門窗關上、打開冷氣,冷氣機就能更省時省力、事半功倍,進而減少運轉時的耗電量。台電也補充,白天出門前可以選擇拉上窗簾,達到預先隔熱的效果,而打開窗戶散熱時,若搭配使用電風扇、循環扇輔助,更能加速空氣流通排除熱氣。
上周近13萬人腹瀉!醫曝濕紙巾擦沒用 最有效方法是這個
疾病管制署表示,近期全國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仍未趨緩,且腹瀉群聚通報案件呈上升趨勢,籲請民眾留意飲食及手部衛生,如出現疑似症狀,除儘速就醫外也應落實生病在家休息,以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對此,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指出,酒精對諾羅病毒不佳,所以用濕紙巾擦拭、酒精乾洗手等沒有用。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8月25日至31日腹瀉門急診就診累計12萬9,536人次,較前一周12萬7,876 人次略升1.3%,高於2019至2022年同期,惟低於去年同期,近5周整體而言呈上升趨勢;另全國近四周共接獲98起腹瀉群聚通報案件,亦高於2019至2023年同期通報數,發生場所以餐飲旅宿業最多,其中病原體檢驗陽性案件計48起,以檢出諾羅病毒(29件,占60.4%)為多,其次為腸炎弧菌(14件,占29.2%)。疾管署說明,近期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多,而細菌性病原有增加的趨勢,檢出病原以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發燒等,細菌性腸胃炎有時會伴隨血便或膿便,症狀可持續1至10天,病程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原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小於5歲的幼兒、老人及免疫力較差者症狀會較嚴重。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而感染,常造成校園、餐飲旅宿場所等大規模腹瀉群聚事件。疾管署呼籲,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備餐環境及烹製食物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且食物應注意保存避免於室溫下放置過久且須澈底煮熟再食用(尤其是蛋、肉類及魚貝類等),以預防病毒與細菌性腸胃炎傳播。感染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則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酒精對諾羅病毒不佳,所以用濕紙巾擦拭、酒精乾洗手等沒有用,還是要用肥皂濕洗手。至於何時手部清潔,黃高彬直言,多數人認為「飯前便後」,但應該要擴增為「飯前飯後,便前便後」等4個時間點。另外,中秋節將至,許多人都會舉辦烤肉活動。黃高彬提醒,諾羅主要和海鮮、飲水污染有關,民眾吃海鮮一定要煮熟。
吳怡萱記者黑歷史被挖 拿體溫計量室溫成經典迷因
民眾黨1日開記者會,發言人吳怡萱嗆記者「現在是怎麼樣」,也有網友翻出她過去當記者的「黑歷史」,因為她拿體溫計量室內溫度,成為經典迷因。吳怡萱過去當記者,拿體溫計量室內溫度。(圖/翻攝臉書)據了解,吳怡萱嗆東森記者,「妳現在為什麼特別的在影響我們記者會流程呢?請問還有什麼問題沒有回答妳?」立委黃國昌也說,「要這樣搞沒關係,就現場直播嘛!」吳怡萱續稱,「是啊,現在是怎麼樣」。吳怡萱最後更說,「以後要管制媒體使用麥克風」。有網友認為,吳怡萱不適合擔任發言人,而她過去其實也是記者,卻在1日記者節嗆記者,是「換了位置就換腦袋」。也有網友翻出吳怡萱當記者黑歷史,她在渡輪上拿體溫計量室內溫度,證實室內溫度高,新聞標題為「最高溫35度好悶熱」,而這也成為經典迷因圖。對此,吳怡萱曾在2022年針對此事回應,「我不會否認我的確講錯話,剛出社會的時候,我在中天新聞跑社會,當時因為要製作淡水渡輪室內溫度高的新聞,被指派拿公司的『體感溫度計』去測量在那裡面『體感溫度』。然後我說錯了,把『體感溫度』說成體溫,你可能覺得很瞎,對,我也覺得自己蠻瞎的,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紐」乳海嘯1/零關稅紐西蘭乳2025襲台 酪農憂「最惠國」待遇擊潰乳品市場
2013年政府與紐西蘭簽署訂「紐西蘭與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經濟合作協定」(Agreement between New Zealand and the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 on Economic Cooperation,簡稱ANZTEC),載明2025年紐西蘭牛乳將零關稅輸台,政府本應把握這12年緩衝期輔導酪農因應,卻一再以「肉桶」式補貼政策,讓酪農持續擴產,未能警覺危機將至,如今面對「紐乳」叩關,農業部緊急與教育部推出「班班喝鮮乳」,卻因冷鏈與補助「做半套」,挨批「雞肋」。2025年12月台紐這項「自由貿易協定」生效後,紐西蘭零關稅牛乳直撲台灣,國產每年48萬噸鮮乳收乳量恐將受到衝擊,農業部與教育部7月倉促合作的「班班喝鮮乳」政策,也面臨補助不到位、冷鏈不成熟等問題,因此四分之三學校只能以「保久乳」搪塞,儘管營養價值不變,卻也遭批與「鮮乳」名不符實。本刊調查,「台紐經濟合作協定」要求逐年增加給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零關稅」配額,直至2025年全面解放,進口乳市盤據台灣四分之一市場的紐西蘭牛乳將全面零關稅,而現有成本結構中,關稅佔了大半,也就是只要半價出售,貿易商便可維持原有利潤,國產鮮乳將不是對手。前中華民國酪農協會理事長顏志輝表示,市售進口乳往往讓民眾趨之若鶩,但多數以常溫運送,到台灣賣場才放入冷藏庫,新鮮程度絕不如台灣鮮乳。(圖/記者劉耿豪攝)8月這天,本刊來到阿里山腳下的嘉義縣中埔鄉,前中華民國酪農協會理事長、綠盈農場負責人顏志輝憂心忡忡地表示,目前台灣年收乳約45萬噸,外國年來台乳源大約15萬噸,比例大致為3比1,而紐西蘭又佔舶來乳源最大宗。顏志輝說,紐西蘭等外國生產成本能夠拉低不是大學問,純粹「土地成本太便宜」,只要圍好柵欄,放兩條牧犬便可經營農場,單位面積的成本不到台灣百分之一,而大量生產更進一步攤提加工設備成本,目前仰賴關稅約制,讓運來台灣的「紐」乳加計稅負與倉儲成本後,售價與台灣鮮乳價格差不多,未來關稅限制沒了,實在讓人憂心。顏志輝直指,除了國際競爭外,國內主管機關也不夠力。鮮乳除了脂肪和蛋白質、鈣成份豐富外,全程低溫保存很重要,而不少外來「WHOLE MILK」被貿易商擦邊球翻譯成「鮮乳」,運送過程根本只在室溫環境,只是到了大賣場放進冷藏櫃,搖身一變成了「空運鮮乳」,消費者趨之若鶩,卻與正宗台灣「鮮乳」有落差。一名酪農也批評,面對國外乳品大舉輸台,然而10多年來政府農政單位卻充耳不聞,不曾提醒酪農因應、如何轉型,大家對於未來都很憂心。2025年12月紐西蘭鮮乳將全面零關稅,台大動物科學系榮譽教授徐濟泰(中)憂心,若美國、澳洲等輸出國要求「最惠國」待遇,台灣酪農只能挨打,農業部務必協助轉型。(圖/翻攝自立法委員洪申翰臉書)台大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徐濟泰表示,國際開放已成趨勢,酪農不論想或不想,都只能直球對決紐西蘭等外來乳低價搶市。他說,自2013年「台紐經濟合作協定」簽訂後,農業部與前身農委會只有「肉桶」式政策,齊頭式地大量補貼與補助,讓酪農對國際競爭無所警覺,甚至在近年手搖飲料興起下,一窩蜂競相擴充產能,現在台製鮮乳收入量達到歷年高峰年產近50萬噸,其實是飲鴆止渴,結果一晃眼,2025年零關稅「紐」乳重擊鮮乳市場迫在眉睫,政府才開始正視紐西蘭牛乳的潛在威脅,接著花數十億納稅人的錢來處理,功效也難以樂觀,對酪農與民眾是雙輸。徐濟泰憂心,紐西蘭乳源一旦零關稅襲台嚐到甜頭,其餘美國、澳洲等奶製品盤商一定會「夭飽吵」,喊著要比照辦理,甚至動用國際關係,以政府力量要求我方比照「最惠國」精神,給予全球進口乳品「零關稅」優惠,台灣酪農要有心理準備。
普渡食物先放涼再冰?恐加速細菌滋生 專家:最好3天內吃完
中元普渡不少人會拿「三牲」豬、雞、魚當供品,不過夏天氣溫高,祭拜時食物也容易有細菌。臺大毒理所陳佳煌博士研究員說,熱菜要盡快放冰箱,最好三天內吃完,而且一定要完全加熱才能殺菌。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陳佳煌在《奕起聊健康》節目中談到,肉放冷藏或冷凍都可,但這都只是「抑制細菌滋生」,不代表細菌不滋長,放太久肉還是腐壞,而供品拜完要趕快放冰箱,最好3天內吃完。至於老一輩總會覺得,剛煮好的食物要先放涼再冰,不然會讓冰箱壞掉。陳佳煌說,熱食降到30到40度,又會容易滋生細菌,煮好的食物也要趕快放冰箱,現在的冰箱應該沒那麼脆弱。陳佳煌補充,如果要吃拜完的食物,建議要重新加熱,讓食物到70度,才能有效殺掉大多病原微生物,吃下肚也比較安全。此外,兒科醫師歐淑娟也曾在臉書發文,「細菌在4℃~60℃的溫度範圍內生長最快,煮熟後的食物若有需要冷藏,也應該盡快放到冰箱裡不是放在室溫下等它退熱再放進冰箱喔!」歐淑娟表示,「冰箱門的溫度通常比較高(或不穩定),像是乳製品、豆漿這類飲品,建議不要放在冰箱門,而是放在中間層,這層的溫度相對是最穩定的,東西比較不容易壞。」
普渡教戰1/「好兄弟吃過」供品拜完就走味? 專家:香千萬別插進食物!
普渡拜完「好兄弟」後,許多人都有水果不甜、食物走味,吃了容易拉肚子等經驗,民俗上認為是「好兄弟吃過,將食物中的氣吸走」所致,但科學上則是因為細菌孳生導致食物中毒,專家提醒,中元普渡祭拜的時間正值炎熱午後,建議挑選有包裝的供品,尤其祭拜的香別直接插進食物裡,否則食物中毒的風險會大幅增加!普渡是每年農曆7月1日至7月30日,鬼門開到鬼門關期間,任何一天都可以進行,主要是祭祀祖先、地基主、好兄弟。但現代人工作繁忙,為了祭祀方便,大多會將中元節與普渡日期安排在同一天進行,也就有了中元普渡。命理專家雨揚老師表示,普渡適合的祭拜時間是下午1點後,因為太早陽氣過盛,好兄弟無法享用,但最晚在傍晚5點前要祭拜完畢,所以適宜的祭拜時間在1~4點之間。此外,每一個供品都需要插上香,這樣好兄弟才可享用,如果可以最好插3炷香,讓所有的好兄弟有時間慢慢品嘗,才不會有怨念,當香燒完之後就可擲茭結束祭拜。食用祭拜的食物後,經常發生拉肚子的情況,有些人認為是好兄弟享用食物才會如此,但實際上卻與細菌滋生有關。營養師程涵宇表示,中元普渡在悶熱的午後祭拜,再加上線香燃燒完畢需等待1小時,同時又有香灰飛散,這些因素都讓細菌有機會汙染食物,因此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普渡供品上都要插著線香,好讓好兄弟盡情享用,但建議以膠帶黏貼在供品外包裝,避免直接接觸食物。(圖/記者黃耀徵攝)程涵宇建議,祭拜時盡量避免陽光直射食物,若有準備飯菜,室內不要擺放超過2小時,戶外不要超過1小時,拜完後盡速放進冰箱。另外,線香不要直接插入新鮮食物內,避免食物沾到紅色染料、香灰,可以用膠帶將線香黏在盤子上或外包裝。祭拜後的食物千萬不要放在室溫直到晚上才吃,食用前一定要確實復熱,建議可以再次烹調處理,例如將三牲中的豬肉料理成滷肉。其他如鹽度低、甜度低的食物由於不易保存,建議可先吃,如果聞到食物有異味,就要立刻丟棄,千萬不要猶豫。準備普渡供品,營養師程涵宇認為最重要的是「不要買過量」。(圖/程涵宇提供)
水果爛掉3大可能原因 「去除爛掉」還能吃嗎?營養師這樣說
水果爛掉還能吃嗎?去除爛掉的地方就好?營養師林世航解答,其實水果爛掉還能不能吃,完全要看水果爛掉的原因與狀況。林世航在粉專《好食課》指出,水果爛掉主要可分成3原因,第一凍傷,有些水果像是香蕉、芒果於室溫存放即可,放入冰箱可能導致水果本身的抗氧化效力降低,使自由基開始累積,並造成細胞損傷而有凍傷現象,但此種情形只會影響口感及外觀,並不影響食安問題,因此是可以食用的。第二壓傷,水果在運輸過程中,難免會壓傷或者是被劃傷,甚至也被昆蟲咬傷,傷處就容易黑化、軟化與加速腐爛狀況。林世航說,輕微狀況不影響食安,只要去除水果受傷處,就可以正常食用,嚴重狀況,壓傷處擴大可能增加微生物污染問題,因此如果水果有過度黑化並帶腐爛味時,就不建議食用。第三發霉,林世航表示,水果皮上本來就有許多共生微生物,放置久了可能產生醋酸與乳酸等特殊的發酵味,此時都還算可吃的範圍,但當水果過熟腐壞,與環境中的落菌與黴菌作用有發霉跡象,則即便切除發霉處也不建議食用。
別急著開冷氣!回到家「先做這事」熱氣快速OUT 台電讚:事半功倍又省電
今(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意味著夏天的暑氣到此將開始退去。台電昨(21)日就提醒,如果想要擊退暑氣,同時能更省電,有1秘訣務必要記得,才能快速將熱氣從家中散出,此時再打開冷氣,就能減少冷氣運轉時的耗電量。台電於臉書粉專「台電電力粉絲團」發文表示,22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代表夏天的暑氣到此將要退去,最近白天雖然仍感到炎熱,但早晚已經開始變得涼涼的,民眾在迎接處暑的同時,若想要省電,一定要記得「回到家,先開窗散熱」。台電接著說明,炎熱的白天裡,使得家中的家具、地板一整天都在吸熱,會讓室溫上升不少,等到下班回到家時,別忘了「先讓熱氣OUT」,將窗戶打開散熱,讓空氣循環流通,就可以使室內先降溫。台電表示,當室內降溫後,再將門窗關上、打開冷氣,冷氣機就能更省時省力、事半功倍,進而減少運轉時的耗電量。另外,台電也補充,白天出門前可以選擇拉上窗簾,達到預先隔熱的效果,而打開窗戶散熱時,若搭配使用電風扇、循環扇輔助,更能加速空氣流通排除熱氣。
品種權角力1/月產值破億引盜栽 「寶島甘露梨」創始人捍衛育種舉證苦
台灣梨農劉申權嫁接育種的「寶島甘露梨」肉細多汁又耐放,深受國內消費者青睞,也引發梨農搶種。然而台中一名王姓梨農得了便宜還賣乖,不僅擅種甘露梨,還誆稱是種苗地區經銷商,大肆繁殖、販售種苗梨穗,並譏笑乖乖繳納授權費的農民是「憨人」,惹毛了辛苦育種的劉申權決定主張「品種權」,智慧財產法院判王農必須賠償90萬元。本刊調查,8月正值「寶島甘露梨」產季,肉質細緻的甘露梨由於對室溫適應力高,切片放久了也不會氧化變色,加上果肉超過八成可食,目前橫掃台灣超過8成水梨市場,2023年8月單月國內交易市場便超過4,000公噸,以每公斤交易價新台幣48元計,旺季國內月產值便達2億元,遑論廣大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其實甘露梨被盜取栽種的面積不計其數,每年甘露梨產量中尤以盜栽者占大宗,也讓辛苦育成的苗栗卓蘭育種者劉申權苦不堪言。「寶島甘露梨」因好種耐放近年攻佔夏季水果市場,2023年在台水梨市占率中便超過八成。(圖/劉耿豪 攝)提到這起國內首宗水果育種權官司,73歲的苗栗卓蘭民劉申權表示,他種梨超過40年,寶島甘露梨就是他研究多年的育成結晶,比起一般嬌貴的傳統梨子,甘露梨反而在相對高溫的低海拔產區生長更快,單果重可達27兩,加上果肉細緻多汁又帶有甘蔗香氣,而且果芯小,整顆近9成都能吃,削了放在餐桌幾小時也不會氧化變色,申請品種權後各地梨農紛紛打聽,便在近5年快速攻佔水梨市場。劉申權回憶說,他之所以從單純的梨農投入研發工作,便是有感從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之後,前仆後繼的日本與韓國梨攻占台灣市場,以進口日本新興梨來說,關鍵的「梨穗」往往掌握在貿易商人手上,勒住台灣農民的咽喉,自己覺得很不是滋味,便將家旁6分地挪出來,不在乎生產成果,逐株逐筆嘗試不同育種方式與時間,儘管曾經歷撞牆期,甚至一度切割部分農地變賣養家,但他不以為苦,終於在2015年培植「寶島甘露梨」,並進一步在2018年取得「品種權」。劉申權說,這幾年他馬不停蹄在台灣淺山區推廣與輔導農民種植甘露梨,目前有500多名農友取得自己合法授權,每戶只要繳納5萬元,便可享有25年育種授權與保障,光台中市便有超過800公頃是自己授權的甘露梨,每分地每年淨賺30萬不成問題,只要擁有3至5分地的中小型農友,養活一家便十分愜意。「寶島甘露梨」在台中市轄內合法授權農戶便高達500戶以上,未獲授權農戶更超過2,000戶,市長盧秀燕(右)曾與與育種人劉申權(左)同框推銷。(圖/報系資料照)話鋒一轉談到興訟源由,劉申權嘆了口氣說,其實現在5名甘露梨農中就有4個是盜栽的,自己心知肚明,也不想花時間多吵,然而有的人就是吃人夠夠。2019年臺中后里王姓梨農擅自種植甘露梨,除了繁殖販售種苗梨穗外,還自稱是「甘露梨」台中后里經銷商,並洋洋得意地嘲笑梨農「你們大家都是憨人,給劉欸(申權)錢幹嘛,后里正統甘露梨要找我,而且我免錢」,劉申權為此多次規勸王農未果,忍無可忍提告,近期獲智慧財產法院二審判決勝訴定讞,王農須賠償90萬元,以及自訴訟起算的5%年息。劉申權坦言,本案是國內果樹類品種權受侵害獲得勝訴首例,因為爭取育種者的權益真的太難了,自己一開始也不認為有多大勝算,能贏得官司實在很意外。他說,自己已將品種權授權給幾名農業學者與農試所退休官員組成的民間公司管理,自己不想再多煩心侵權一事,但也呼籲政府輔導農友建立品種權觀念,不能因擔心得罪農民選票,而鄉愿地放任農友盜栽。
不按醫囑服藥恐導致病情惡化? 3步驟有效提升用藥配合度
在台灣,由於健保藥品價格低廉,許多民眾將看病當成一種安心的習慣,但看病後卻不按醫囑服藥,成為健保資源浪費的主要原因之一。食藥署在facebook粉專《藥博士 正藥說》中指出,許多民眾抱怨「為什麼一直吃藥都沒有好?」、「我感覺病情好轉,可以不吃藥嗎?」這些問題反映出用藥配合度不佳,是導致醫療資源大量浪費的關鍵原因。用藥配合度不佳的影響若患者未能按時、按量服藥,醫生難以有效評估和調整治療方案,病情可能因此惡化。此外,隨意停藥不僅可能導致疾病加重,還會增加未來治療的複雜性。未使用的藥品過期或被廢棄,長期累積將對健保預算造成沉重負擔。提高用藥配合度的方法1.遵從醫囑:不自行調整藥物劑量,若感覺病情好轉,應回診與醫生討論,由醫療人員進行專業判斷。2.記憶力不佳者:可設定鬧鐘或使用藥盒等方式協助記憶。3. 同時服用多種藥物者:需特別注意服藥時間,避免混淆。忘記服藥的處理方式食藥署建議,如果一天需服藥兩次,例如分別在早上8點及晚上8點,若忘記服藥,可在下午2點前補服原本的早上劑量。下午2點後則不建議補服,以避免服用過量藥物。若為類固醇、荷爾蒙製劑或降血糖藥等,應在諮詢醫生或藥師後再做補服。藥品儲存及廢棄處理1. 儲存方式: - 一般藥品存放於室溫,避免陽光直射或濕熱環境。 - 藥品應存放於兒童不易取得的地方。 - 保持藥品原包裝完整,保留藥袋或說明書。2. 廢棄處理: - 將剩餘藥水倒入夾鏈袋,沖洗藥罐後再倒入夾鏈袋。 - 藥丸集中於夾鏈袋中,並與泡過的茶葉、咖啡渣或擦手紙混合後密封,與一般垃圾一起清除。 - 特殊藥品如含鹵化元素有機物及抗腫瘤藥,應帶回原醫療院所進行回收。男女用藥差異需重視食藥署指出,男女在生理結構上的差異,會影響疾病罹患率、病情嚴重程度及對藥物的反應。女性因體重較輕、脂肪比例較高、腸胃蠕動較慢等因素,會影響藥物吸收速度和程度。女性荷爾蒙亦會影響肝臟代謝藥物的效率,導致某些藥物在女性體內停留時間更長。透過個人化醫療方式,才能真正滿足不同性別患者的健康需求,提升用藥配合度,減少健保資源浪費。
巴黎奧運/跳水背後的科學!選手上岸急衝水原因曝光 泳池表面噴水「是為了保命」
如果有關注奧運跳水比賽的朋友,應該會從轉播畫面上注意到兩個奇特的景象,一個就是選手在跳水結束上岸後,第一時間就是衝去淋浴室沖水,另一個是永遠都有灑水器一直向泳池表面噴水,這兩個畫面相信讓不少人都摸不著頭緒,但這其實背後隱藏的都是有其科學含意。根據《USA Today》報導指出,選手之所以跳水結束上岸後馬上去沖水,主要是為了維持體溫,避免肌肉緊繃導致抽筋。因為選手在比賽期間只穿著泳衣在場館不同地方穿梭,再加上如今是炎夏,場館內部一定開著冷氣保持涼爽,但對於「有穿衣服的人」來講,場館開著冷氣的確是涼爽,但對於那些只有穿著泳衣的選手,其實有可能會感覺到寒冷。再加上,國際規範中有明文規定,跳水泳池的水溫不能低於26度,這樣當選手上岸後,身體會馬上感覺到水溫與室溫的溫差,再加上選手在比賽過程中為了展示精準的動作,肌肉可能會一直維持著緊繃的狀態,這時候在遭遇瞬間的低溫溫差的話,有可能會導致肌肉過度緊繃,甚至是抽筋。因此為了避免選手的肌肉因為低溫而過度緊繃,甚至引發抽筋等現象,選手在結束跳水後,會馬上上岸沖溫度較高的水,甚至是泡澡,以此來讓身體暖活,以及讓肌肉能夠得到放鬆。至於為何要在跳水的水池表面不斷的沖水呢?其實背後原因也是為了「安全」。許多人都知道,水是液體,在常溫狀態下有其流動性存在,但如果當有物體以高速接近水面的時候,水面就會變成十分堅硬的存在,比如跳水選水下落時高達60英里的速度。先前就有媒體報導指出,飛機在水面迫降的危險性,其實遠高於在陸地迫降。而且先前TikTok流行「跳船挑戰」,結果發生多起傷亡事件,其背後原因也是如此,人類在高速運動的船隻上跳入水面,結果水面變成宛如混凝土般的堅毅物質,最後造成跳船的人頭部、脖子受傷。而為了避免跳水選手因為高速衝撞水面而發生憾事,其實早在2020年東京奧運時,就有規定要持續對跳水水池進行噴水,用水花來打碎水池表面,有的地方甚至會在水池表面設置攪動裝置,或是底下安裝水中氣泡機,這些裝置的目的都是要讓打破靜止的水面,避免選手因為高速入水而受傷。從旁邊看可以看到水池面有許多噴水器灑水產生的水花。(圖/達志/美聯社)
微波剩菜「這動作」害全家掛急診 6旬婦慘釀急性腎損傷
用微波爐加熱剩菜也要小心!一名60多歲婦人長期追蹤糖尿病,日前她加熱番茄炒蛋時,不介意加熱不均勻、菜的中間還是涼的就食用,導致全家人腸胃炎掛急診,就連自己也出現急性腎損傷的症狀。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分享,這名婦人在他的門診追蹤健康狀況,原本糖尿病一直控制得不錯,在上一次回診時卻發現,她的腎絲球過濾率掉了30分,「這是很嚴重的一件事,通常代表有急性腎損傷,而最常見原因就是感染」。洪永祥隨即詢問對方是否有感冒,或是出現泌尿道感染、急性腸胃炎,婦人這才坦承,她一個星期前掛了急診,且是全家都中招,係因她將放隔夜的番茄炒蛋拿去微波爐加熱,食物表面已經是溫熱狀態,中間還是涼的,但想著正值夏季炎熱,涼涼的也蠻好吃,一家人就跟著吃下肚。後來,全家人在飯後開始上吐下瀉,甚至只能到急診打點滴,而婦人則因患有糖尿病又腎衰竭,造成腎功能急速下降。對此,洪永祥解釋,微波爐加熱時,可能會有受熱會不均勻的狀況,如果時間不夠,建議要再加熱一次,至少加熱至70度以上。至於要如何保存剩菜,洪永祥提出「6重點」提醒民眾:避免將剩菜擺在室溫下超過2小時;食物要裝在乾燥、密封的容器裡,如保鮮盒、密封袋以阻絕空氣;大份量料理要分裝保存,避免細菌汙染;剩菜「趁熱」就要放進冰箱,低於60度就可能引起細菌汙染;隔餐菜要加熱至70度以上;剩菜最好一次食用完畢,避免反覆加熱。
剩菜帶便當「5大行為」超地雷! 營養師示警:細菌破口
許多上班族為了健康或省錢,會前一晚先準備好便當,隔天再帶到公司享用,不過營養師品瑄就提醒,食物若保存不良容易腐壞臭酸,不小心吃下肚恐釀成食物中毒,她也點出5大地雷行為,提醒民眾別將細菌吃下肚。營養師品瑄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很多家長或是上班族都會前一晚準備便當,但隨著天氣逐漸炎熱,食物稍微保存不當就容易腐壞、臭酸,因此自製便當要特別注意5大重點,分別為充分加熱、先裝便當、減少水分、保冷保鮮、加熱一次為限。1、充分加熱 營養師品瑄提醒,在準備便當菜時,要充分加熱後再裝進便當中,且食材中心溫度要達到70度C以上才能有效抑菌。此外,像半熟蛋、溏心蛋等半生不熟的料理,以及容易壞的海鮮、內臟類,都不建議當成便當菜。2、煮完先裝便當很多人會晚餐連同隔天便當一起準備,切記別有「剩菜再帶便當」的想法,記得煮完後先把料理放入便當,避免沾到口水,且過程中也避免用手接觸到食物,建議用乾的、沒用過的餐具裝菜,降低食物被細菌污染的機會。3、減少水分水分是細菌繁殖的良好介質,若便當菜中含有湯汁,更容易讓細菌滋生,營養師品瑄提醒,記得把水分甩乾再帶,或選擇比較清爽的常備菜。4、保冷保鮮便當要冰在冰箱、出門要裝進保冷袋,因為細菌在4度C以下的環境不易生長,低溫能有效幫助食物保存;而4~60度C就是危險溫度範圍,如果便當要放涼再放冰箱,建議「不冒煙就放冰箱」,近日夏天氣溫高,也要記得「不要在室溫放超過1小時」。5、加熱一次為限營養師品瑄指出,便當加熱後盡量一次就把它吃完,反覆加熱更容易讓細菌有破口,且營養價值也會跟著流失,因此加熱建議以一次為限。
室溫32度沒吹冷氣…中部女只開窗開電扇 1個月電費超驚人
天氣越來越熱,高溫屢屢破記錄,不開冷氣很難忍受。沒想到有民眾為了省錢,可以不吹冷氣,只開窗和電風扇,因此6月份的電費只需繳291元,讓網友嘖嘖稱奇。「我這樣的金額,每個人都說我很誇張,我問號」,女網友在臉書《爆廢1公社》社團PO出6月的繳費憑證,繳費日期為7月5日,計費內容包括流動電費290.6元,繳費總金額為291元。女網友解釋,32度是室溫,住中部山上平房的她,已經習慣沒開冷氣,只開電風扇加開窗,「真的很透風」。冷氣一天最多只吹7小時,睡覺會開定時,不用的電器、插頭肯定拔掉,包括電視、吹風機、電風扇、手機線,至於冰箱、洗衣機、監視器等必需品,則是24小時插電。女網友1個月電費僅291元。(圖/翻攝自爆廢1公社)貼文曝光後,引發熱烈討論,網友紛紛驚呼:「北極熊又可以多活5分鐘了,地球感謝英雄的汗水」、「太強大了!」、「省電大師」、「電費好低,而且我一個人使用也要800~1000」、「是個狠人」、「這樣還有吹冷氣喔!厲害」、「妳確定這是妳的帳單嗎?」冷氣怎麼吹才省電?台電日前在臉書專頁表示,搭配循環扇一起使用,可以幫助室內空氣對流,提高冷房效果,可以消暑又守財。而循環扇應該放在冷氣出風口下方,也就是跟冷氣同側,大約45度仰角擺放,朝房內最長對角處吹。溫度設定在26~28度剛好,每調高1度就能省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