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點
」 烏克蘭 俄羅斯 以色列 俄烏戰爭9月開學當天「戰火仍不停歇」 俄羅斯導彈空襲烏克蘭基輔
在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新學年的開學日當天,俄羅斯對基輔發動一系列導彈襲擊,導致當地學校、基礎設施受到嚴重損壞。基輔市長克利奇科(Vitali Klitschko)表示,俄軍導彈擊中水處理廠和一個被當作避難所的地鐵站入口。除此之外,另外還有2所學校和1所大學也在襲擊中受損。烏克蘭軍方表示,已成功擊落了22枚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但還是有三人因導彈殘骸受傷。綜合外媒報導指出,即便開學當天遭遇空襲,讓基輔市民在新學年的首日充滿不安。但教師、家長還是努力保持正常的氛圍,讓孩子們順利迎接新學年的到來。一名母親耶夫赫尼婭(Yevheniia)在空襲期間先是與女兒一起在家中躲避,等到空襲結束後,就帶著女兒出門上學。然後帶她去上學。耶夫赫尼婭表示,儘管經歷了這樣的危險,孩子們的心智依舊堅定。報導中也提到,在空襲來臨之際,基輔當地大學裡的學生立刻躲進防空洞,隨後空襲警報持續將近兩個小時。學生阿琳娜(Alina)表示,在聽到爆炸聲後,就在四周看到爆炸產生的火光,這讓不少人都十分驚恐。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開學日對於孩子們、家庭和教師們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而在空襲發生之後,仍能正常運作的學校、大學,證明了烏克蘭人民的韌性和力量。而這次襲擊不僅影響烏克蘭基輔,同時也引發鄰國北約成員國波蘭的注意。波蘭在俄軍空襲期間部署自家與盟軍的飛機來保護領空。據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和法新社(AFP)的分析資料顯示,俄軍在上月推進了477平方公里的烏克蘭領土,這是自2022年10月以來的最大增長。俄羅斯總統普丁表示,俄軍已經有很長時間沒能用這樣的速度在頓巴斯地區推進。烏克蘭方面同時也在進行反擊,先前就在俄羅斯庫爾斯克(Kursk)地區發起突襲。烏克蘭方面宣稱已經控制1,294平方公里的領土,其中包括100個定居點。
國際法院判決出爐 認定以色列「非法佔領」巴勒斯坦領土
聯合國最高法院國際法院(ICJ)於19日祭出一項判決,認定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領土的行為屬於「違法佔領」。雖然判決中要求以色列應盡速撤離,但由於國際法院判決並不具備法律效應,因此最多就是在國際法下影響世界各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根據《路透社》報導指出,這次國際法院所提到的「非法佔領」,是指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東耶路撒冷的占領行為。國際法院院長薩拉姆(Nawaf Salam)要求以色列為所造成的損害支付賠償,同時撤離所有在當地的定居者。以色列外交部則表示,國際法院的判決根本「片面且錯誤」,以色列外交部強調,只有透過談判,才能在該地區達成政治解決方案。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辦公室表示,猶太民族不會在自己的土地上成為佔領者。而居住在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財政部長斯莫特里奇(Bezalel Smotrich)對國際法院的判決也十分不滿,更呼籲應立即對約旦河西岸實行以色列的主權。報導中也提到,國際法院的判決中也提到,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與所有國家,都有拒絕承認以色列是合法佔領巴勒斯坦領土的「義務」,同時也不得提供援助、協助來維持以色列的非法佔領行為。巴勒斯坦特使馬利基(Riyad al-Maliki)在海牙法院外表示,世界各國不應提供任何援助、資金、武器或透過貿易等行為,來支持以色列的非法佔領行為。據了解,以色列在1967年中東戰爭中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東耶路撒冷,這些地區在過去均屬於巴勒斯坦的領土。此後,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建立基地,並逐步擴大範圍。面對國際社會的指責,以色列領導人認為這些領土在法律上不是非法佔領的領土,而是屬於有爭議的領土,應該透過談判方式來討論處置,但聯合國和大多數國家,都將這些區域視為以色列的非法佔領領土。報導中也提到,在2月,超過50個國家為此在國際法院上闡述意見,巴勒斯坦代表要求法院認定以色列必須撤出所有被佔領區,並拆除非法定居點。大多數參與國家也要求法院認定以色列的佔領行為屬於非法行為。當中加拿大、英國等少數國家則是拒絕發出諮詢意見。美國則是要求法院不得命令以色列無條件撤軍,強調法院不該做出損害以「土地換和平」的原則,應該是疏導兩國進行談判。而以色列當時雖未派遣代表與會,但提交一份書面聲明,內容中表示法院向各國諮詢意見的行為,其實是難以解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報導中也提到,早在2004年,國際法院就曾裁定以色列在約旦河西岸修建的隔離牆是非法行為,同時也提到以色列在當地設立的定居點違反國際法,但以色列當時就對此裁定表示拒絕接受與承認。
馬克宏警告以色列:強制拉法人口遷移將構成「戰爭罪」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24日分別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以及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Abdullah II of Jordan)通話,表達了法國「堅決反對」以色列進攻巴勒斯坦飛地加薩走廊之南部城市拉法(Rafah)的立場,並警告納坦雅胡「強制遷移人口將構成戰爭罪。」據France 24的報導,法國愛麗舍宮(Élysée Palace)24日發布新聞稿表示,馬克宏當天和納坦雅胡通話時,強烈譴責以色列22日宣布沒收8平方公里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巴勒斯坦土地,以用於建設猶太人定居點的決定,同時也呼籲以色列「立即無條件地」開放通往加薩走廊的所有陸路過境點。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圖/達志/美聯社)報導補充,以色列宣布將約旦河北部8平方公里土地視為「國有土地」的行為,是當地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領土侵占。而馬克宏也向納坦雅胡表示,他打算向聯合國安理會提交一份決議草案,呼籲雙方「立即永久停火」。馬克宏更喊話以色列:「加薩的未來只能構築在巴勒斯坦建國的框架內,並由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National Authority)領導負責。」愛麗舍宮當天發布的另一份新聞稿則指出,馬克宏在與阿布杜拉二世通話時討論了「加薩不合理的人道主義局勢」,並重申堅決反對以色列國防軍進攻拉法,同時也對以軍18日以來圍攻加薩走廊最大醫院希法醫院(Al-Shifa Hospital)表達嚴重關切、呼籲哈瑪斯和以色列雙方在加薩地區立即實現永久停火,以便提供大規模人道主義援助並保護巴勒斯坦平民。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二世(Abdullah II of Jordan)。(圖/達志/美聯社)法國和約旦領導人共同指出,加薩走廊過去是、現在是、未來當然也會是巴勒斯坦的領土。根據國際法,強制遷移人口將構成戰爭罪。法約2國將繼續努力推動巴以實現「兩國方案」,這是唯一能夠滿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與安全期望的解決方案。自去年10月新一輪以哈衝突爆發以來,以軍在加薩走廊由北向南發動地面攻勢,目前戰火已延燒至加薩地區最南端靠近埃及的拉法市。納坦雅胡此前一再強調,以軍終將對拉法展開地面進攻,然而目前卻有超過150萬巴勒斯坦平民在拉法避難,國際社會因此擔憂,一旦以軍對拉法發動地面攻勢,將造成更多平民傷亡。據加薩地區衛生部門的資料顯示,近6個月的巴以衝突已導致至少32070名加薩平民死亡。
以色列遭巴勒斯坦襲擊「蓋兒加朵心疼發聲」 火星人布魯諾「一度失聯」演唱會取消
以色列7日清晨遭伊斯蘭激進組織哈瑪斯(Hamas)大規模突襲,造成至少300人死亡、超過1800人受傷,許多血腥畫面陸續曝光。對此,美國知名歌手火星人布魯諾(Bruno Mars)原訂7日晚間要在當地舉辦演唱會,主辦單位緊急發出取消公告,團隊也已匆匆離開以色列,原本還一度傳出團隊失聯消息,不過後來有人目擊布魯諾現身機場,另外,曾飾演「神力女超人」的以色列女星蓋兒加朵(Gal Gadot)在IG發聲,她對這一切感到非常心痛,並呼籲世界不該袖手旁觀。 曾飾演「神力女超人」的以色列女星蓋兒加朵,呼籲世界不該袖手旁觀。(圖/翻攝自蓋兒加朵 IG)蓋兒加朵8日在IG發文,表示至少有250名以色列人在加薩(Gaza)被「哈瑪斯」謀殺,數十名婦女、兒童和老人被扣為人質,從清晨開始,發射了超過3千枚火箭,哈瑪斯除了扣押人質,還控制以色列的基地和定居點,而戰爭仍在持續。蓋兒加朵發聲。(圖/翻攝自蓋兒加朵 IG)她接著表示,「我的心好痛,為所有受苦的人祈禱」,另外,她也PO出一張「與以色列站在一起」的國旗照,發文呼籲恐怖行為發生時,世界不該袖手旁觀,兩篇貼文曝光後,也吸引上萬名網友力挺。出生於以色列的蓋兒加朵,19歲代表以色列參加2004環球小姐大賽,過去也在以色列國防軍中服役2年,受過完備的軍事訓練,曾多次發表力挺以色列軍人言論,這樣的背景讓她在拍攝《玩命關頭》、《神力女超人》的動作場面時都如魚得水,但也因為這樣敏感的身分,讓她在中東地區引起不少爭議。火星人布魯諾7日原本要在以色列舉辦第二場演唱會,如今緊急取消離境。(圖/達志/美聯社)除此之外,火星人布魯諾原訂在以色列舉辦2場演唱會,4日已經辦完第一場演出,吸引6萬名觀眾到場同歡,原本7日晚間要再唱第二場,但因為這場戰爭,主辦單位緊急宣布取消活動,並表示主辦單位緊急宣布該演唱會場次取消,並透露所有門票將透過付費的信用卡退費。火星人布魯諾也緊急出境,原先一度傳出團隊失聯消息,不過稍早有人目擊他現身機場。據外媒體報導,火星人布魯諾和團隊約莫60人已在7日下午2點就離境以色列,前往希臘雅典,隨後預估將轉機到沙烏地阿拉伯,8日晚間將依原定計畫在卡達開唱。火星人布魯諾因戰爭關係不得不取消演出。(圖/翻攝自推特)
極端氣候影響…洪水野火肆虐 全球「水深火熱」中
大陸北京月初暴雨,洪水沖走市區汽車。(圖/摘自微博)全球飽受極端氣候摧殘,美國夏威夷毛伊島8日遭野火肆虐,死亡人數13日攀升至93人,仍有近千人下落不明,是美國百年來致死人數最多的野火。歷史小鎮拉海納鎮傷亡最為慘重,小鎮上整排車子因來不及逃而被燒得焦黑,有倖存者描述,逃難時目睹車子起火燃燒,受困車內的民眾不斷尖叫,「你看到他們的身體在燃燒,但我什麼也做不了。」綜合外媒報導,毛伊島野火已使至少2207棟建築毀損,超過878公頃土地被燒毀,約4500人因野火而流離失所。官方表示,拉海納鎮延燒4天後,火勢已有85%獲得控制,但許多歷史建築付之一炬,原本植被茂盛的區域全化成灰燼。聯邦緊急事故管理總署估計,重建拉海納小鎮約需55億美元。夏威夷州長葛林(Josh Green)12日目睹昔日最熱鬧的臨海街災後景象指出,毛伊島因野火造成的死亡數字,「還會大幅上升」,仍有近千人下落不明,「這絕對會是夏威夷史上最慘重的天災」。毛伊島警長佩爾蒂埃(John Pelletier)表示,搜救進度非常緩慢,「我們只推進3%區域,沒人知道整個災難規模有多大」,許多罹難者遺體無法辨識,只能透過DNA確認。更讓人憂心的是,愈來愈多人回報親友失蹤,當地也缺乏足夠的水和資源。與此同時,美國本土氣候也不妙。德州、佛州等美南地區持續處於極端高溫,多個城市的氣溫在12日飆到攝氏40.5度,部分地區體感溫度高達攝氏43.3至46.1度。從華盛頓州到佛州,超過9500萬人收到高溫警報。除高溫之外還有洪災,颱風「卡努」10日至12日橫掃俄羅斯遠東濱海邊疆區,讓該區最近3天降雨量達到188毫米,引發嚴重洪水。受災最嚴重的烏蘇里斯克市等9個城市和地區,於11日和12日相繼進入緊急狀態。當地有4368棟房屋、5654片土地淹沒在水中。據稱,仍有28個定居點與外界隔絕。烏蘇里斯克市一座大壩決堤,洪水衝入居民區和街道,當地居民11日晚間開始緊急疏散。《塔斯社》稱,此次是烏蘇里斯克市十年來最嚴重、規模最大的洪水災害,影響了全市35%至40%的土地。
烏克蘭「俄佔區水壩」遭炸毀! 工程師揭:由內部引爆
位於俄軍佔領區、烏克蘭赫爾松南部的新卡科夫卡水壩(NovaKakhovkadam)在當地時間6日遭到炸毀,7日已至少有24個定居點被洪水淹沒,80個城鎮和村莊面臨威脅,還有150公噸的機油被洩漏到第聶伯河(Dnipro)中,勢將造成一場生態浩劫,而俄烏雙方事後都互相指控是對方所為。對此,烏克蘭水利管理工程公司Ukrhydroproject的工程師卡里寧(Mykola Kalinin)則認為,水壩最有可能是由內部引爆而潰堤的。綜合BBC、CNN、《路透社》的報導,烏克蘭南方司令部(Ukraine's Operational Command South)6日在臉書發文指出,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新卡科夫卡水壩遭到俄軍炸毀。對此,俄羅斯任命的新卡科夫卡市市長列昂季耶夫(Vladimir Leontiev)則將之稱為「烏軍的恐怖攻擊行動」,並表示這會影響到克里米亞半島的供水,但CNN及BBC表示,他們皆無法核實雙方的指控。此前,俄烏兩國已多次指控對方將對烏克蘭本土或俄羅斯佔領區的關鍵基礎設施進行打擊,假旗行動(False flag)和各種誤導性的政治宣傳屢見不鮮。報導指出,橫跨第聶伯河的新卡科夫卡水壩是一條貫穿烏克蘭東南部的主要大壩,於1956年竣工,高約30公尺、長度為3.2公里,蓄水量相當美國猶他州(Utah)的大鹽湖(Great Salt Lake),也是新卡科夫卡(Novaya Kakhovka)水力發電廠的一部分。對此,工程師卡里寧也向烏克蘭數據新聞網站Texty表示,他認為水壩最有可能是由內部引爆而潰堤的,因為大壩本身就具備承受外部強大衝擊的能力。而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自然地理學教授穆里根(Mark Mulligan)則向BBC表示,「與俄烏戰爭相關的破壞可能導致水壩出現結構性故障。」除此之外,穆里根還提出第2個假設,那就是控制大壩的俄羅斯故意提升了水壩的水位,使坍塌的可能性更大,也加強了潰堤的破壞力。不過以上推論皆是西方媒體採訪後提供,並未參考俄羅斯專家的說法。
烏克蘭「俄佔區水壩」遭炸毀!逾4萬人受威脅 國際原子能總署估核安風險
位於俄軍佔領區、烏克蘭赫爾松南部的新卡科夫卡水壩(NovaKakhovka dam)在當地時間6日遭到炸毀,目前已有24個定居點被洪水淹沒,80個城鎮和村莊面臨威脅,還有150公噸的機油被洩漏到第聶伯河(Dnipro)中,勢將造成一場生態浩劫,而俄烏雙方事後都互相指控是對方所為。綜合BBC、CNN、《路透社》的報導,烏克蘭南方司令部(Ukraine's Operational Command South)6日在臉書發文指出,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新卡科夫卡水壩遭到俄軍炸毀。對此,俄羅斯任命的新卡科夫卡市市長列昂季耶夫(Vladimir Leontiev)則將之稱為「烏軍的恐怖攻擊行動」,並表示這會影響到克里米亞半島的供水,但CNN及BBC表示,他們皆無法核實雙方的指控。此前,俄烏兩國已多次指控對方將對烏克蘭本土或俄羅斯佔領區的關鍵基礎設施進行打擊,假旗行動(False flag)和各種誤導性的政治宣傳屢見不鮮。從推特曝光的空拍機畫面可見,大量河水從水壩的缺口中傾瀉而出,赫爾松市與第聶伯羅河周圍地區將首當其衝。報導指出,橫跨第聶伯河的新卡科夫卡水壩是一條貫穿烏克蘭東南部的主要大壩,於1956年竣工,高約30公尺、長度為3.2公里,蓄水量相當美國猶他州(Utah)的大鹽湖(Great Salt Lake),也是新卡科夫卡(Novaya Kakhovka)水力發電廠的一部分。新卡科夫卡水壩下游有多座城市,包括戰前擁有30萬人口的赫爾松市。除此之外,它還負責為上游的札波羅結核電廠(Zaporizhzhia Nuclear Power Plant)供水,而該核電站目前正在俄軍的掌控之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表示,他們正在密切關注大壩炸毀對札波羅結核電廠的影響。該聯合國機構補充,目前並無直接的核安風險。對此,烏克蘭內政部長克利孟科(Ihor Klymenko)也在6日稍晚指出,「至今已有24個定居點被洪水淹沒」,他還聲稱烏國內政部已緊急疏散約1000人。而烏克蘭副檢察總長利特維諾娃(Viktoriya Lytvynova)則在烏克蘭電視台上表示,超過4萬人面臨洪災威脅,其中有17000人在第聶伯河以西的烏克蘭控制區,25000人在俄羅斯控制的第聶伯河東岸。此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則聲稱,有80個城鎮和村莊面臨洪水威脅。總統顧問薩里夫納(Daria Zarivna)也在社群媒體發文指出,「爆炸導致150公噸機油流入了第聶伯河。」俄羅斯方面,列昂季耶夫表示,新卡科夫卡市已遭淹沒,目前當局也派出53輛救援巴士,共撤離了900人到安全區域。而俄羅斯控制的Kazkova Dibrova動物園則被完全淹沒,300隻動物全數死亡。
帕夫里夫卡攻勢受挫 俄軍遭伏擊影片曝
一段俄軍進攻頓內茨克地區帕夫里夫卡的影片在推特流傳,從畫面中可以看到,一群俄羅斯士兵擠進建築物內,當他們快集合完成時,該棟建築遭到烏軍的砲擊命中;另一段影片也是發生在頓內茨克地區的帕夫里夫卡,試圖進入定居點的俄軍遭伏擊,漆有「Z」字的戰車車身著火,車輛行駛到一半時突然停下,上頭的士兵趕緊棄車逃離現場。
俄軍進軍帕夫里夫卡 下秒遭烏軍砲擊畫面曝
俄羅斯在2月出兵侵略烏克蘭,期間俄軍還派出大量裝甲部隊,但由於烏克蘭積極反攻,導致俄軍裝甲部隊淪為烏軍的戰果。日前推特流傳一段俄軍進攻帕夫里夫卡卻遭烏軍伏擊的影片,許多俄軍正魚貫擠進一棟建物,殊不知一切都在烏軍掌握中,下一秒烏軍以砲擊該建物附近,只見建物周遭冒出濃煙。此外另一隻帳號也上傳了一段俄軍受到攻擊倉皇逃生的影片,畫面中一輛漆有「Z」字的戰車,車身著火竄黑煙,車體嚴重受損,該戰車行駛一段時間後就停下,車上的士兵紛紛下車逃命,推主也針對影片內容解釋稱:「俄軍試圖進入定居點但遭伏擊。」
全球最北城鎮奇特禁忌多 禁養貓「死亡是違法的」
位於挪威的最北邊斯瓦巴群島(Svalbard),冬天會有4個月看不見太陽,由於氣候惡劣,在當地沒有產房,也不能養貓,更禁止埋葬屍體,讓外地人或遊客感到困惑。據《每日星報》報導,斯瓦巴群島位於北極和挪威之間的某處,距北極1046公里,距挪威大陸804公里,斯瓦巴群島的朗伊爾城(Longyearbyen)聲稱是全球的最北端的城鎮。據今年統計數據,有泰國、俄羅斯和瑞典等40多個不同國家的2552人居住在那。島上還是有一隻貓,被登記為「狐狸」。(圖/翻攝Peter Sobolev臉書)斯瓦巴群島擁有廣大的荒野地區,有許多北極熊和馴鹿等動物四處遊蕩,而在島上禁止民眾養貓,因為當局要保護豐富的鳥類生態。據《Oddity Central》報導,從禁令開始後,在島上只有一隻叫「凱莎」的貓,大家不清楚牠的主人是誰,只知道是一名俄羅斯人帶來的,將凱莎登記為「狐狸」繞過貓禁令,當局也從未懷疑過牠的真實身分。斯瓦巴群島雖然有酒吧、餐館、學校和大學,但沒有產房,所以孕婦要在分娩前1個月去挪威,因為朗伊爾城的醫院不夠大,如果生重病還是要前往挪威治療。朗伊爾城的導遊長期聲稱,在該地死亡是違法的,這說法看似開玩笑,但背後原因複雜。首先是惡劣天氣和凍土,使得遺體埋葬在這永遠不會腐化,曾有埋了80年的遺體被挖出後仍完好,甚至仍保有當初流感的痕跡,所以現在該地區不允許埋葬屍體;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民眾可以火化家屬的遺體放入鎮上的骨灰盒中。此外,在斯瓦巴群島定居點外的旅人,必須要帶槍支,因為隨時會遭受北極熊襲擊,據了解,從1970年以來,該地發生了5次襲擊事件,其中一名婦女在朗伊爾城峽灣對面的一個營地,遭遇北極熊襲擊受傷;也有一名男子被北極熊攻擊後身亡,而北極熊也因此被射殺。北極熊警告標誌。(圖/達志/美聯社)
烏軍擊落200俄戰機創數十年紀錄 澤倫斯基宣布奪回「1015定居點」:不會拋下同胞
烏俄戰爭開打以來至今已近3個月,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Zelensky)在昨(13日)向全國發表的談話中透露,軍方讓俄羅斯軍隊蒙受巨大損失,包括失去近2.7萬名士兵,以及200架軍機,打破數十年來的俄軍作戰紀錄。根據《Euroweeklynews》報導,澤倫斯基在這場談話中表示,目前軍方已經從俄軍手中奪回了1015個被佔據的定居點,並擊落了200架俄軍軍機,「幾十年來,俄羅斯在任何一場戰爭中都沒有損失過這麼多飛機。此外,俄羅斯還損失了近 27,000 名士兵,其中許多是年輕的志願役士兵,還有三千多輛坦克、裝甲戰車、大量常規軍用車輛、直升機、無人機以及它作為一個國家的所有前景。」澤倫斯基坦言,沒有人能明確說出戰爭將在何時結束,但政府每天都在盡力收復失土,「我們目前已重奪1015個被佔領地區的掌控權,而過去僅僅24小時,烏克蘭就有6個新的定居點被收復。」澤倫斯基表示,目前政府也正致力於恢復這些收復地區的水電供應與通訊、交通和社會服務。隨後,澤倫斯基也堅定表示,烏克蘭後續仍會繼續為收復失土而努力,並強調遭俄軍佔領的哈爾科夫(Kharkiv)也將逐步被解放,「我們不會拋下任何同胞。」
俄羅斯稱成功阻擋「5人越過界亡」…再控發射砲彈炸毀邊防哨所 烏克蘭否認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衝突不斷升高,俄羅斯指控,烏克蘭發射砲彈,摧毀其邊防哨所,還發現5人越過邊界;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則表示,一名烏克蘭軍人被俘虜。針對發射砲彈、軍隊越過邊界指控,烏克蘭否認。英國鏡報報導,俄羅斯媒體塔斯社稱,21日莫斯科時間上午6時左右,俄羅斯安全局的邊境支隊在與烏克蘭邊境的羅斯托夫地區米加金斯卡亞定居點區域,發現了一個來自烏克蘭境內的破壞和偵察小組越過邊界,雙方展開衝突,對方的所有成員都被打死,共5人身亡。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安全部門也表示,烏克蘭境內發射一枚砲彈,導致羅斯托夫的一個邊防哨所被摧毀,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俄羅斯新聞社(RIA)分享了FSB發布的影片,從影片可以看見,一座小型外屋被毀掉,不過畫面並沒有看到俄羅斯所提到的砲彈碎片。針對俄羅斯指控越過邊境,烏克蘭官員駁斥,事發當時,軍隊不在羅斯托夫;對於發射砲彈的控訴,烏克蘭強調,沒有砲擊俄羅斯領土,此前烏國軍方曾指責俄羅斯偽造砲彈照片以證明他們是烏克蘭人,且俄國傭兵已抵達分離主義分子控制的烏克蘭東部,與俄羅斯特種部隊合作進行挑釁。另外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在安全會議大會上提及,一名企圖進入俄羅斯境內的烏克蘭軍人被俘虜。
印度德里近10年最冷 街友「抱屍取暖」上百人凍死路邊
印度第二大城德里(Delhi)上周出現近10年最低溫,導致至少有176名無家可歸的街友凍死街頭。由於天氣實在太冷,街友拉傑庫馬爾(Rajkumar)被志工找到時,正抱著死亡的街友取暖。根據《獨立報》報導,拉傑庫馬爾是一名領日薪的工人,過去5年一直住在德里,但沒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上周低溫來襲,夜間低溫降至6度,他睡在克什米爾門(Kashmiri Gate)附近,只能與其他街友抱著互相取暖,但當志工趕來時,旁邊的3名街友早已活活凍死。拉傑庫馬爾是該市官方統計的4萬6724名無家可歸者之一,社運人士表示,這個數字可能只是真實數字的三分之一。印度非營利組織整體發展中心(CHD)的一份報告指出,德里在1月份至少有176名無家可歸的街友在寒冷的天氣中死亡,預計數字仍有可能持續攀升。低溫中,街友只能互相取暖。(圖/翻攝自臉書/Centre for Holistic Development - CHD)經常在寒冷夜晚幫助街友的社運人士阿萊迪亞(Sunil Kumar Aledia)嘆,「有時屍體被遺棄在人行道上,幾天後我們才知道死亡情況,無家可歸是一種災難,我們談論營養不良或飢餓,但除非你解決無家可歸問題,否則你無法對這些問題採取行動。」他也點出,冬天、夏天及季風都將造成街友們死亡。根據印度非營利組織整體發展中心(CHD)的說法,德里北部和東部等繁忙地區的死亡人數一直在上升,街友多半躲在橋下、公園或是人行道,而政府採取的措施,僅只有設立夜間收容所。社運人士表示,床位不好搶到,且就算搶到,情況也不一定比街友在外面的好。據了解,德里有296個庇護所,擁有9000多張床位,採取誰先到、誰先得的方式取得;而庇護所通常是臨時定居點,缺乏廁所或醫療等基本設施。除了床位的問題,新冠病毒使得情況變得更糟。官方統計德里無家可歸人口約4萬6724名,但社運人士認為,無家可歸人口約為10萬人,「根據我的經驗,該市1%的人口無家可歸。」社運人士一次又一次向政府表達對街友人口的統計數據缺乏感到擔憂,但政府仍尚未進行詳細的調查。社運人士嘆,「應該要有適當的機制在冬季、夏季和季風期間進行調查,這能成為實際的數據,但政府不願意這樣做。」
知名冰淇淋宣布暫停「被佔領區」銷售 以色列總理警告「將面臨嚴重後果」
英荷跨國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Unilever)旗下冰淇淋品牌Ben & Jerry's日前在官方網站宣布,在以色列所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將會暫停旗下產品的銷售,其理由是「在被占領的地方上進行銷售,不符合公司的價值觀」。消息傳出後,引發以色列政界憤怒,以色列總理貝內特(Naftali Bennett)日前對聯合利華提出嚴重警告,表示這樣的行為會帶來「嚴重後果」。美國知名冰淇淋品牌Ben & Jerry's於19日在官方網站上發布公告,內容中表示,他們認為在巴勒斯坦被佔領的領土上進行商品的販售,是嚴重不符合公司的品牌價值,因此決定在該地區2022年的販售許可執照到期後,將不更新執照,形同暫停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區內的商品販售。但聲明中指出,他們還是會在以色列境內以不同的安排來進行商品的銷售。Ben & Jerry's所提到的被占領區,其實是指約旦河西岸和東耶路撒冷地區,又稱為以色列屯墾區、猶太殖民區、猶太人定居點。該地區是以色列於1967年透過六日戰爭所建立的猶太人社區,一般國際法院與社會認為以色列是非法佔據,聯合國同樣也不予承認。而根據《衛報》報導指出,在Ben & Jerry's發布聲明後,引發以色列各界憤怒,以色列總理辦公室發布聲明,內容中指出以色列總理貝內特(Naftali Bennett)已經對聯合利華首席執行官喬普 (Alan Jope) 表達嚴重的抗議。貝內特認為,Ben & Jerry's的行為是明顯的「反以色列」,更表示這會導致日後發生「嚴重後果」,最後也強調以色列會積極反對所有針對以色列的反對行為。報導中指出,以色列外交部也對Ben & Jerry's提出嚴重譴責,指稱Ben & Jerry's投降在反以色列的極端組織的侵略之下,並且與恐怖經濟主義展開合作。而根據以色列《國土報》報導指出,有政界人士擔憂,Ben & Jerry's的行為,會導致國際上支持巴基斯坦的反猶太運動「BDS運動(Boycott, Divestment and Sanctions Movement,抵制、撤資、制裁運動)」會獲得更高的聲勢,擔憂會引發其他跨國企業跟著仿效。據悉,Ben & Jerry's於1978年在美國佛蒙特州成立,該公司文化歷來都極度倡導環保、人權等重要議題,就現在連官方網站上都可以看到有關解釋種族正義的文章。而Ben & Jerry's在2000年被聯合利華所收購,但當時收購條件中,Ben & Jerry's要求聯合利華必須給予比其他子公司更高的自主權,這樣才能保證Ben & Jerry's的公司文化與社會使命不被控制與影響。而Ben & Jerry's也並非首間退出以色列屯墾區的國際企業,近年來已經有多家國際企業宣布退出以色列屯墾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Airbnb於2018年宣布退出以色列屯墾區的經營,但之後還是宣告暫停。而歐盟也一直施加壓力,甚至在2019年規定成員國,如果有產品是在以色列屯墾區所生產的,必須在包裝上做出明確標誌。
亞馬遜失落的部落!最後的男性族人 不敵新冠肺炎逝世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就連遠在亞馬遜叢林的原始部落也難逃疫情的肆虐,包括86歲的茹馬族(Juma)長老阿魯卡茹馬(Aruká Juma),也因為染疫在當地醫院去世,他同時也是茹馬族最後的男性,如今僅剩她的3名女兒成為該族的最後人口。茹馬族拒做殖民者的奴隸,世世代代與死亡作伴,圖為示意圖。(圖/達志/美聯社)據《太陽報》引述阿魯卡的女兒波瑞阿(Boreha)的言論表示,她的父親是名真正的戰士,他生前傳承了茹馬族人的不屈不饒性格,戰士一詞並非誇飾,因為茹馬族拒做殖民者的奴隸,世世代代與死亡作伴。殖民潮從巴西東北部不斷湧入,衝突持續惡化,圖為示意圖。(圖/翻攝自uchidagabriel IG)茹馬族是巴西土著民族,曾在60多年前遭遇種族屠殺。18世紀50年代,葡萄牙殖民者與亞馬遜流域的部族接觸。在殖民者開採當地礦產、開闢牧場的進程中,當地的原住民不斷被驅離,但茹馬族人總是英勇地反抗,襲擊這些殖民者的定居點,於是被葡萄牙人描述成恐怖、變態的食人族。隨著殖民潮從巴西東北部不斷湧入,衝突持續惡化,大批殖民者開發土著居住地,從事橡膠種植和開採。由於美國和歐洲的工業對橡膠需求日益增長,巴西的橡膠林種植園急劇擴張,原住民的領土迅速減少,社會組織也被徹底消滅,被迫分散成更小的聚落苟延殘喘。巴西總統波索納洛忽視原住民。(圖/翻攝自uchidagabriel IG)由於這些土著被視為文明和財富的敵人,從1940年到1965年,包括茹馬族人在內的部族,都遭到有計劃的滅絕。時間進入21世紀,來到2002年,茹馬族人只剩下5人,包括阿魯卡和他的3個女兒,以及1名孫女,而阿魯卡生前始終堅定地守護著傳統,他不願學習葡萄牙語,拒絕在舒適、安全的城市生活,居住的村落距最近的醫院約120公里車程和2小時船程,和阿魯卡一樣離群索居的巴西原住民,目前約有80萬人 。據報導指出,因為缺乏醫療物資,巴西原住民的死亡率是巴西平均死亡率的5倍。然而,巴西總統波索納洛不僅沒有救濟原住民,反而還否決了支援他們飲用水等醫療物資的議會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