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對話
」 美國 台灣 日本 拜登 台海澳洲國防部前戰略次長認「台灣很重要」 呼籲雙方展開防務安全對話
澳洲前國防部戰略次長詹寧斯(Peter Jennings)近日接受訪問時強調,台灣對亞洲整體安全非常重要。詹寧斯認為,目前澳洲與台灣之間已經建立了良好的經濟關係,但在防務領域的互動還可以進一步深化,不應僅限於外交管道,而是應促進雙方高層及軍事人員之間的互動,呼籲澳洲應與台灣展開防務和安全對話。根據《中央社》報導指出,詹寧斯曾任澳洲國防部戰略次長及部長幕僚長等職務,現為澳洲智庫「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執行長,是國際知名的安全戰略專家。詹寧斯於28日出席德國智庫「康拉德阿德諾爾基金會」(Konrad-Adenauer-Stiftung, KAS)澳洲分處舉行的「澳洲與太平洋安全會議」時,強調台海局勢對於澳洲的影響,詹寧斯同時也提到,在他擔任國防部戰略次長期間,由於澳洲對「一中政策」的嚴格解讀,詹寧斯一直無法與台灣進行接觸,是到直到離開國防部後,才有機會與台灣建立聯繫。詹寧斯認為,這種做法並不合理,因為台灣可能成為未來澳洲需要協防的對象,認為澳洲應及早與台灣建立防務合作。詹寧斯甚至建議,台澳雙方可從情報交流開始,逐步展開高層官員及軍事人員的交流,而不必所有事都通過外交管道進行。詹寧斯解釋,雖然澳洲不會改變「一中政策」的態度,但有權詮釋其含義,詹寧斯認為,這不應由中國來決定。澳洲也不應因擔心中國的反應而放棄與台灣的互動。詹寧斯同時也提到,台灣除了直接影響亞洲的安全外,同時也與美國的聯盟體系有關件重要的位置,台灣也是全球重要的半導體生產地。他也呼籲所有民主國家應攜手合作,應對日益增長的威權主義威脅,互相保護,共同維護區域和平。詹寧斯認為,為了維持區域的和平,澳洲需要通過威懾來阻止中國的挑釁行為。屆時如果台海發生衝突,詹寧斯相信澳洲會站出來支持民主國家,堅定維護民主立場。
劍指美國?共軍朝太平洋射洲際飛彈 44年來首次
美國總統拜登25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誓言維護台海和平」演說之際,同日,共軍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海域發射1枚洲際彈道飛彈(ICBM),這是共軍44年後再朝太平洋公海發射ICBM。儘管共軍表明「不針對任何國家」,但從日本防衛省推測彈頭可能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來看,共軍目的在展現核打擊能力、震懾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外,更在劍指美國。大陸國防部昨以中英文同步公告,上午8時44分,火箭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成功發射1枚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ICBM,準確落入預定海域,此次發射是年度軍事訓練例行性安排,「符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中方已提前通報有關國家。《產經新聞》報導,中方提前於24日知會美、澳、紐。但是並未知會日本。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25日說,中方軍事動向不夠透明,日本與國際社會極度關切。紐西蘭外長發言人批評,中方作法是「不受歡迎且令人不安」。我國防部則說,已嚴密掌握共軍近期密集執行飛彈射擊等演訓活動。共軍並未公布試射ICBM具體型號,但綜合《第一軍情》等大陸軍事媒體報導,很可能為「東風-41」或「東風-5B/C」。前者可攜帶10枚核彈頭,射程逾1.2萬公里,後者射程達1.5萬公里,兩款皆有打擊美國本土的實力。據了解,共軍可能是從海南島或其附近發射飛彈。《朝日新聞》引述日本保安廳說法,中方23日公告畫設3處「太空碎片」落水海域,2處在菲律賓呂宋島周邊,1處在美國夏威夷以南。日本防衛省推測這3處與此次試射行動有關,飛彈在呂宋島海域上空分離,彈頭則落入夏威夷以南公海。共軍上一次朝太平洋試射ICBM,是在1980年5月為測試「東風5號」而進行的科研性發射。《觀察者網》等報導,過去為防止洩密,火箭軍都是以高彈道向西北靶場進行發射。這次向太平洋發射飛彈,無疑是向全世界展示共軍ICBM的實力,也向相關國家發出清晰信號。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共軍成功試射ICBM後,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俞慶江宣布,大陸新型戰機可望在11月的珠海航展亮相,據推測很可能是共軍新一代匿蹤戰略轟炸機「轟20」。
「四方安全對話」重視印太和平穩定 總統府:國際社會有高度共識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舉辦第四屆「四方安全對話」(Quad),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領袖聲明,重視印太區域和平穩定重要性,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今(23)日表示,這突顯了國際社會對維護印太地區和平穩定有高度共識,以共同促進全球安全及繁榮。郭雅慧表示,近期美澳雙方領袖會議、美日雙方領袖會議,相繼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決心,總統府誠摯感謝所有理念相近國家等國際夥伴,持續以具體行動及聲明維護區域安全。「四方安全對話」峰會的會後聯合聲明中強調,強烈反對任何透過武力或脅迫破壞穩定或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並譴責不當使用海警及海上民兵船的危險行徑。對此,郭雅慧說,臺灣是民主防線最前緣,也是印太區域負責任的國際社會成員,臺灣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也會與理念相近國家攜手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持續為世界貢獻良善力量。
四方安全對話重申區域穩定重要性 外交部:攜手夥伴共創繁榮
第四屆「四方安全對話」(Quad)領袖峰會於美東時間21日在美國德拉瓦州舉行,當中參與的成員包括美國、日本、澳洲與印度領袖。針對會後聯合聲明中強調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對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彰顯了國際社會對印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高度重視,外交部表達感謝,並持續將與理念相近的夥伴合作,共護區域和平。「四方安全對話」會後發表的聯合聲明中除了對於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對全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議題表達關注,針對任何透過武力或脅迫破壞穩定或片面改變現狀的行為也表達強烈反對。當中也譴責不當使用海警及海上民兵船的危險行徑,彰顯出了國際社會對印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高度重視。期間,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也會晤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後白宮新聞稿指出,美日雙方領導人重申對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決心,並強調反對任何企圖以武力改變現狀的行徑。 對此,外交部感謝美國及日本等理念相近國家再度重申台海及區域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外交部表示,我國作為印太區域負責任的成員,也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夥伴合作,維護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美前駐聯合國大使盛讚台灣民主 提出應強化國防投資
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12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辦「2024台北安全對話」,邀請多國專家學者與會,聚焦中國對全球威脅及台海安全。受邀演講的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在演說指出,台灣應持續強化國防投資,採購先進武器,提高防禦能力,她更盛讚台灣民主,強調「台灣民主已是世界與中國的燈塔」,很榮幸與台灣站在一起。克拉夫特說,台灣目前為止共舉行8次總統選舉,今年台灣民眾也在極權主義的陰影、權威下完成總統大選,並且展現出了巨大勇氣。相較之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廢除中國憲法規定的任期限制,在2023年成為史無前例的第3任中國國家主席,走向終生極權的道路。她認為,即使中國人口是台灣的數10倍,但隨著台灣民主自由與自由市場的承諾,將為台灣民眾帶來前所未有的繁榮。克拉夫特指出,面對兩岸不平衡的軍力對比、補給困難等問題,台灣應持續強化國防投資,採購精準武器、防空系統、情監偵無人載具、智慧水雷等先進武器裝備,持續推動後備部隊改革、提升網路作戰及防禦能力,加強戰略能源與物資庫存,建立強大嚇阻能力。而針對台海安全,克拉夫特提到,台灣的領導階層應該要問自己,「如果中國明天就要入侵台灣,自己準備了些什麼?」台灣應立刻進行準備,不能夠再拖延。同時,台灣也要增加煤炭、石油等緊急用品的儲備量。克拉夫特強調,她相信若台灣民主受到威脅,一定會表現出勇氣與決心,但重點在於台灣應該確保中國永遠不會、也不敢威脅台灣,並清楚了解台灣有能力、意願捍衛這座島嶼。
美國本土國防吃緊 對台多項軍購案延宕…AIT仍提台灣是「優先中的優先」
台灣對美多項軍購案延宕,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4日表示,面對世界各地爆發衝突,軍備需求提升,美國本土國防工業吃緊,但台灣仍會是「優先中的優先」,也不排除台灣加入美國共同生產軍備的行列。另外,愈來愈多報告稱台海恐爆發衝突,谷立言則說,目前美國沒有撤僑規畫。谷立言7月上任並於昨天舉行首場記者會,對於美對台軍售延宕,他表示,這是拜登政府與美國國會的首要問題,因近期歐洲與中東地區的衝突,加上這些地區逐漸上升的國防預算及美國自身的軍事需求,他坦言美國本土的國防產業吃緊。美國正加倍投資其防衛工業,同時與傳統上無涉防衛領域的公司合作,提供非對稱戰力。谷立言指出,許多地方對美國都有軍備的需求,因此需要建立優先機制,而很明顯,台灣是「優先中的優先」,美國已動用總統撥款權,外國軍事融資等幫助台灣滿足需求,確保台灣加速獲得所需要的裝備。而台灣也有意願與美國共同製造軍備,谷立言表示,美國正與一些夥伴探討擴大合作生產軍備的可能,也不會將台灣排除在外,這是絕對有可能的。近期台海關係緊張,但谷立言說,這次再回台灣,他對台灣的軍事改革、維持台海穩定更有信心,另外在更廣的印太地區,包含美日關係、大衛營、美菲關係、四方安全對話(QUAD)或AUKUS等,都為東亞甚至更廣的印太區域和平穩定做出貢獻。谷立言說,這些累積起來都在避免區域內爆發大規模衝突,美國關注重點在於遏止衝突、鼓勵和平解決分歧、維持現狀,所以每個駐外館處都有任務要達成,沒有特別的撤僑計畫或討論。
傳賴清德將出訪並過境美國 谷立言釋善意稱AIT願協助
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F. Greene)4日表示,總統賴清德未來一旦過境美國,會提供相關協助。谷立言自7月上任以來,4日首度與國內外媒體記者相見歡。外界關注,賴清德自5月20日以來,就職已經超過百日,是否有望出訪。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曾說,針對賴清德出訪,正在評估、規劃與協調中,也讓賴清德可能在2024年下半年出訪友邦並過境美國的消息不脛而走。對此,谷立言指出,協助台灣高層過境美國是美國國內一貫政策,若賴總統未來過境,美方也將提供相關協助。總統府則回應,目前台灣內部有很多事情要面對,加上美國也刻正進行2024總統選戰,還有撲面而來的地緣政治挑戰,包含中東衝突不止、俄烏戰爭也未歇等,故近期沒有出訪計畫,但若有敲定出訪安排,會適時公開說明。谷立言強調,自己對整體印太地區安全的狀況深具信心,尤其美方在印太地區其實已打造綿密錯綜的堅實同盟網,包括美日關係、美日韓關係、美日菲關係及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還有「澳、英、美三方夥伴關係」(Aukus)更是進一步與英文、澳洲合作,目標都是致力於東亞及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谷立言重申,這些堅實的合作關係,都有助於美國避免在印太地區爆發大型衝突,美國會持續專注於攔阻衝突、鼓勵和平解決紛爭以持續「維持現況」。
駁斥美方有「疑賴論」 賴清德稱國際民主陣營愈站愈緊
總統賴清德1日表示,目前沒有出訪外國計畫,部分媒體操作美方對賴清德不放心、有「疑賴論」,也非事實。回顧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2023年連續兩篇美國「疑賴論」的警告,先稱賴清德激進論述恐釀「美國擔憂賴清德將令兩岸緊張升溫」;再提因為賴清德領導的台灣恐將在美方與陸方中無法兼顧,只能朝「走入白宮」為目標,進而接連掀起美國「疑賴論」風波。此外,賴清德就職前也有匿名美國官員接受《金融時報》訪問直言,美國部分官員私下對於賴清德的表現非常緊張,畢竟賴清德根本沒有外交經驗,恐怕比前總統蔡英文更難捉摸,也遭外界視為是美方「疑賴論」的強烈警訊,對賴清德「難預測、不放心」。對此,賴總統回應,自己上任總統大約100天來,奠基於蔡英文過去8年打下基礎,並得力於副總統蕭美琴幫忙,既然美方肯定蔡總統的外交政策,自己也穩健延續,根本不會有「疑賴」問題。他說,在台灣一直艱難的國際處境下,如此外交成果從來都不是一蹴可及,但相信穩健的步伐,國際間不會懷疑。賴清德指出,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海利(Nikki Haley)近日也率團訪台,當時也盛讚自己「展現保護台灣人民的勇氣跟決心」,可見美方不會有「疑賴論」。他說,從兩岸議題談到外交策略,其實都展現自蔡政府以來,在外交事務上一脈相承、承先啟後的思維格局,國際社會也都公開對台表示支持。賴清德強調,在與民主陣營合作上,台灣也已經和美國為首的各國成立四方安全對話(QUAD)、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等團體「民主陣營越站越緊」,他說。
「香格里拉對話」美誇印太盟友 陸質疑批:亞太版北約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1日上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簡稱香會)發表演說,他讚揚美中關係有所改善,但在演講中則大談印太地區「新的聚合」(new convergence)趨勢,細數過去3年來拜登政府建構的夥伴關係網絡,稱「我們支持台海的現狀。我們維護南海的法治」。奧斯汀提及前一天與中國大陸防長董軍面對面會談,稱雙方「進行了坦誠的討論」,而為了避免誤判與誤解,開放的溝通管道無可替代,對話是必須的。奧斯汀在問答環節提到,美中會在幾個月內恢復兩軍溝通。他說:「我告訴董部長,如因緊急情況來電,我一定會接電話,我定然希望對方也會這麼做。」奧斯汀在演講中表示,儘管歐洲和中東發生歷史性衝突,亞太仍是「我們的優先作戰區(priority theatre of operations)」,稱「唯有亞洲安全,美國才能安全,這就是為何美國長期在這個區域維持存在感。」他影射大陸在台海和南海問題上咄咄逼人,指亞洲地區的一些行動「破壞了現狀,威脅到和平與穩定」。奧斯汀說,亞洲各國圍繞「尊重主權和國際法、商業和思想自由流動、海洋和天空自由」的共同理念聚在一起,透過「對話而不是脅迫或衝突,更不是所謂的懲戒」來解決爭端。奧斯汀形容,印太地區國家如今在安全上有了「新的聚合」,這會形成更強大、有韌性、有能力的夥伴關係網。他說,美國的聯盟和夥伴關係是「最大全球戰略優勢」,並細數過去3年來在印太領導建構的夥伴關係網絡,例如美日韓三邊合作、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奧斯汀稱「我們加強了朝鮮半島的穩定。我們支持著台灣海峽的現狀。我們也一直維護南海的法治。」大陸軍方官員在問答環節詢問,美國是否尋求在亞洲建立類似北約(NATO)的聯盟,並暗示北約東擴是導致俄羅斯總統普丁侵烏的關鍵原因。奧斯汀答道,他不同意這個問題的前提,表示烏克蘭戰爭爆發的原因是,普丁想要快速翻身並吞併軍力不如俄的鄰國,但到目前為止,普丁未實現任何戰略目標。中國代表團成員、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景建鋒中將在「香會」吹風會上,抨擊美國「印太戰略」打著促進地區合作的旗號,實際上卻抱守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搞封閉排他的「俱樂部」。他稱,美方真正目的是把一個個小圈子融合成「亞太版北約」這個大圈子,從而維持以美國為主導的霸權地位。景建鋒說,亞太地區是和平發展的大舞台,不是地緣博弈的競技場。大陸軍事專家張弛受訪時也表示,美國一方面宣稱堅持地區安定繁榮發展,另一方面又繼續大力推動所謂的「小多邊機制」,這本身就自相矛盾。
歐洲議會通過「外交與安全政策」2報告 強調兩岸互不隸屬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28日在法國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召開全體大會,並分別以338票和350票表決通過針對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CFSP)及CFSP的重要指引「共同安全與國防政策」(CSDP)的2023年度執行評估報告。內容強調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唯有台灣民選政府才能在國際事務中代表台灣人民,並強烈譴責中國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及和平穩定的企圖,同時重申歐洲議會堅定支持台灣參與國際事務。據ROC Embassies and Missions Abroad的報導,歐洲議會28日在546人出席下,以338票通過「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的2023年度執行評估報告,並在537人出席下以350票通過「共同安全與國防政策」執行評估報告。在上述2項報告中,歐洲議會譴責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關「中國永遠不會放棄對台灣使用武力」的聲明,並注意到台灣和中國互不隸屬的事實。此外,歐洲議會還對中國利用敵對假訊息破壞對台灣民主和治理的信任表達嚴重關切,並強調只有台灣民選政府才能在國際舞台上代表台灣人民。歐洲議會還在報告中強烈譴責中國對台灣持續進行軍事挑釁;重申堅決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台灣海峽現狀的行為;強調中國的領土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同時還鼓勵會員國增加台灣海峽航行自由行動的頻率,並深化與台灣的安全對話,以遏制中國的侵略。歐洲議會也譴責中國阻止台灣參與多邊組織;呼籲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及成員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和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等相關國際組織;重申台灣是歐盟的重要夥伴和印太地區的民主盟友。不過報告也指出,歐洲議會需要注重預防性外交(Preventive diplomacy),以避免台海局勢升級。報告還特別提請關注台灣在全球供應鏈和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重申歐洲議會長期支持歐盟與台灣雙邊投資協定及任何有利於雙邊貿易和投資的安排,並敦促歐盟及其成員國與台灣進行更密切的合作,更呼籲歐盟委員會立即啟動與台灣雙邊投資協定(BIA)談判的準備措施。報導補充,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Common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CFSP)是歐盟3大支柱的第2支柱,1993年11月1日在馬斯垂克條約(也稱歐洲聯盟條約)生效時,由其前身「歐洲政治合作」轉變而來。共同安全與國防政策 (Common Security and Defence Policy,CSDP),前稱則為歐洲安全與國防政策(European Security and Defence Policy ,ESDP),是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的其中一個重要部份,且是歐盟國防與軍事的指引。
「我不會出賣台灣」 柯文哲喊同時下架藍綠:終結統獨惡鬥
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政見發表會砲火四射,3位候選人均對割頸案、國民健康與健保議題發表看法。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在第二輪政見發表續指,外交、國防與兩岸政策,並要選民同時下架藍綠。柯文哲說,他不怪民進黨8年來丟掉9個邦交國,因為真正問題在與大陸的關係,但兩岸關係冰凍到只剩口號,成為外媒口中「全球最危險地區」也是不爭事實,而台灣在危險中又有國軍弊案頻傳、人員流出率高問題,主張要科學、務實解決國防問題。柯文哲指出,應建立強大嚇阻力的國防力量,因此國防預算要達到3%、不能用特別預算處理,與建立外購自研並行的獲取軍備機制,在本土廣納民間技術,集中發展無人機、人工智慧與飛彈;外購同時說服廠商在台生產,建立台灣製造業的新優勢,並打入全球軍武供應鏈。而兵役制度應募兵為主徵兵為輔,與解決民眾認為當兵浪費時間的制度、文化問題,激起大家對軍人的榮譽感。柯文哲續指,不論中國施壓五月天發表親中言論是否為真,都是兩岸關係問題的顯現,而真正的兩岸關係,其實是「太平洋兩岸美中框架」下的問題,台灣與大陸交流同時,也要與美國密切合作,讓印太國家看見台灣、與世界連接。他以雙城論壇作為過去交流實績,用2017年台北世大運,成功堅守立場讓蔡總統上台致詞,強調自己有能力處理兩岸與外交問題。柯文哲表示,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與兩岸零互動阻礙兩岸交流,而賴清德又自稱「務實台獨工作者」;另一方面,國民黨有「統一黨章」,侯友宜接受沒人支持的92共識,國民兩黨也都只在選舉時不主張獨立或統一,卻又一直挑起統獨仇恨。柯文哲在外交議題表示,台灣是主權獨立但不正常的國家,他主張務實外交,不要拘泥於名稱,積極鞏固現有邦交國,無償金援應改為有償金援,援助資訊、農務與臨床等台灣先進科技,同時建立美日台安全對話平台,與印太、歐洲建立安全伙伴關係,確保我國供應鏈,走向全球市場,完成下個經濟奇蹟。柯文哲強調,台灣不能再沉溺統獨意識形態,應終結分裂台灣10幾年的藍綠惡鬥,1996年以來首次有機會下架藍綠,並強調「我不會出賣台灣」,自稱能理性與大陸溝通並維護台灣權利,只要有正常總統、有執行力政府,福爾摩沙將會重現在世界上。
台印貿易創84億美元 陳揆:持續提升雙邊經貿與安全合作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12)日接見「印度台北協會」葉達夫(Manharsinh Laxmanbhai Yadav)會長一行時表示,葉達夫曾擔任印度政府部門諸多要職,今年8月自印度來台抵任,顯示印度愈加重視與台灣發展緊密關係,台印度經貿結構高度互補,雙方在經貿、教育、文化及供應鏈等領域已取得長足進展,雙邊貿易總額更在2022年創下8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相信我國在孟買增設辦事處之後,將能進一步提升兩國全方位的合作夥伴關係。陳建仁指出,印度在2022年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並在今年成為全球第一大人口國,同時印度憑藉龐大市場、人口紅利及潛在商機,也一躍成為全球企業優先考量的主要投資國之一。台印度經貿結構高度互補,我國政府將持續鼓勵科技大廠及中小企業赴印度投資設廠,進一步推升雙邊經貿投資關係,積極響應莫迪(Narendra Modi)總理所力倡的「數位印度」及「在印度製造」等旗艦計畫。他也樂見台印度雙方持續推動文教交流,目前在台的印度留學生多達3,000人,我國也在印度成立27個「台灣教育中心」,相信透過兩國人民互動交流,將促進雙邊友誼更加密切。陳建仁強調,台灣與印度近年來基於互信與共享價值,已發展穩健的夥伴合作關係,雙方在經貿、教育、文化及供應鏈等領域密切交流,取得長足進展,雙邊貿易總額在2022年更創下84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相信我國在印度第一大城及金融中心孟買增設辦事處之後,將能強化台灣與印度西部地區的商務、觀光及民間交流,進一步提升兩國全方位的合作夥伴關係。陳院長表示,面對中國在印太區域持續擴張地緣政治影響力,威脅區域和平與穩定,我國欣見印度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積極參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及「印太經濟架構」(IPEF)等區域機制,共同因應區域和全球挑戰。院長強調,中華民國台灣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國家,印度則為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雙方共享民主、自由與人權價值。台灣作為印太區域負責任的重要成員,將持續強化與印度和其他理念相近的夥伴間經貿與安全合作,共同促進印太區域和平、安全與繁榮。葉達夫致詞時表示,印度與台灣擁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雙方均為開放多元、尊重人權的民主國家;同時雙方也有許多互補之處,例如在經濟領域方面,印度擁有廣大市場,台灣則是製造業的龍頭,且印度與台灣分別在軟、硬體產業各有擅長。此外,印度希望產業供應鏈能夠更多元化,而台灣正在尋覓新的投資地點,因此印度與台灣擁有許多共通點、互補性及共同利益,他認為雙邊關係相當強健。
不尋求軍事對抗 蔡英文:致力與區域間合作確保區域穩定
面對大陸威脅,蔡英文總統昨表示,台灣致力與區域間的行為者合作,以確保區域穩定,並持續採取必要措施以提升安全能力。她也說,台灣不會將安全夥伴的協助視為理所當然,我們不會尋求軍事對抗,並盼與周邊國家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但我們隨時準備好捍衛我們的民主和生活方式。蔡英文昨天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開幕式」,向來自12國,共約14名國會議員、政要及學者專家,以及我國官員及學者專家表示,現在疫情趨緩,但全球區域政治瞬息萬變,屢屢為我們帶來新挑戰。面對印太區域興起,伴隨新的緊張情勢,她認為,威權政權已變得更具侵略性且更為強勢,並深信他們所提出的治理模式比民主更符合需求,「這是國家間發生摩擦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印太地區的範圍」。蔡英文強調,我政府致力成為民主聯盟的一分子,此聯盟致力防止威權主義擴張,同時解決氣候變遷、新興疾病等問題,並確保供應鏈的安全。台灣在這些領域的發展,可以成為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也致力與區域間的行為者合作,以確保區域穩定。在其他民主國家支持台灣的同時,她承諾,台灣願意承擔我們的責任,我們持續採取各項必要的措施以提升安全能力,不僅建置新設施,推動國艦國造,也已採取措施強化及訓練後備戰力,並增加投資以提升不對稱作戰能力。她說明,這也表示台灣不會將安全夥伴的協助視為理所當然,我們不會尋求軍事對抗,並盼與周邊國家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但我們隨時準備好捍衛我們的民主和生活方式。
阻止台海戰爭靠「3階段嚇阻」 前日相麻生太郎:日本應率先表態
外交部與「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今(8日)在台北君悅酒店舉辦第七屆「凱達格蘭論壇-2023印太安全對話」(Ketagalan Forum: 2023 Indo-Pacific Security Dialogue)。日本前首相暨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擔任開幕專題演講嘉賓,他強調阻止台海發生戰爭需要靠嚇阻,而身為台灣近鄰的日本應率先表態。外交部表示,本屆論壇為疫情解封後睽違3年再次以全實體方式舉行,並且特別邀請到日本前首相暨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眾議員及愛沙尼亞前總理安席蒲(Andrus Ansip)等人來台發表專題演講,與我國官員、學者及專家共同討論台海情勢與全球安全秩序、資訊戰及認知戰等「灰色地帶戰術」對於民主的影響與挑戰,以及國際供應鏈重構與台灣角色等議題。麻生太郎表示,阻止台海發生戰爭需要靠嚇阻,嚇阻分為3部分,首先必須具備實際軍備上的「嚇阻能力」;第二則是要有「執行能力」,亦即動用武力的意志必須得到國民認同;第三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需要讓對手充分了解我方「有能力嚇阻」的事實,如果這3個前提都能成立,便能發揮有效嚇阻效果。麻生太郎直言,若要維持台海安全,全國上下必須有普遍覺悟,萬一需要發揮嚇阻能力,就要有發生戰爭的心理準備,同時讓對方知道為了維護台海安全穩定,有可能動用包含武力在內的一切手段 ,而身為台灣鄰居的日本應率先表態,向包括大陸在內的國際社會發出嚇阻訊息。麻生太郎認為,目前日本政府支持台海和平的態度相當明確,也正逐步推動安保政策修法,包括從太空、網路、電磁波領域、海空應對能力做有機整合,提升自衛隊整體應對能力,配備長程飛彈提升自衛能力等,多層次強化防衛力量,確保區域穩定。他強調,維護和平不能光說不練,俄烏戰爭經驗顯示,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事件也可能在印太地區發生。據了解,麻生副總裁曾歷任日本首相、外務大臣及財務大臣等要職,距上次率團訪台參加我國建國百年國慶已相隔12年。麻生副總裁一行在台期間除參加「凱達格蘭論壇」擔任專題演講貴賓外,將晉見蔡英文總統及賴清德副總統、拜會外交部長吳釗燮、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及台北市長蔣萬安。此外,訪團成員也將前往五指山國軍公墓弔唁李登輝前總統。
美日韓進行國安會談 北韓時隔63天又射飛彈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周四(15日)展開為期2天的日本行程,與日本、韓國的國家安全官員展開會談,三方強調了維護台海穩定以及在東海和南海問題上的協調方法。在蘇利文訪日之際,北韓於當天下午7時30分左右,朝日本海方向發射了至少2枚彈道飛彈,飛彈均落入石川縣近海的日本專屬經濟區(EEZ)內。據《路透》和《美國之音》等媒體報導,除了與日本、韓國國安官員展開會談,蘇利文此行還將參加美、日、菲律賓三方安全對話首次會議,美日菲國安官員將討論「一系列關鍵地區和全球性問題上深化合作的方式」。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說,蘇利文15日在東京,先與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局長秋葉剛男、韓國國家安保室室長趙太庸舉行三方國家安全顧問會議。針對中國問題,三方討論了在東海和南海進行協調的合作,並強調了維護台海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三人還在此次會議上,商討關於北韓的「非法核計畫」、飛彈計畫以及該國近期頻繁的挑釁動作,也確定加強合作的下一步措施。白宮相關聲明提到,「我們的三邊夥伴關係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更有潛力。」值得注意的是,在該聲明發表不久,日本防衛省和韓國軍方同日表示,北韓於15日下午7時30分左右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日本海)方向,發射了2枚彈道飛彈,飛彈均落入石川縣近海的日本專屬經濟區內。《韓聯社》指出,自北韓4月13日發射「火星炮-18」新型固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ICBM)後,此次是該國時隔63天再度發起挑釁。有分析認為,北韓此舉可能是在抗議從5月25日起開始進行的韓美聯合實彈演習。
美日印澳進行四方會談 強調維護印太地區和平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昨(21)日在日本廣島慶祝了他的就職周年,他對過去一年的施政持相當正面的看法,他說,「很榮幸一年前成為澳洲31任總理,也很高興過去一年作了很多基礎工作。」先前美國、日本、印度及澳洲在廣島舉行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20日聲明強調,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及「反對以武力尋求改變現狀的單方面行動」。艾班尼斯周日在廣島會晤了G7領袖,並和美國總統拜登敲定了氣候協議之後,向媒體作了以上表示,澳洲《天空新聞》報導,雖然艾班尼斯正面看待了他第一年政績,但澳洲人民仍承受了快速上升通膨所帶來的生活成本壓力,通膨率高達7%,且能源價格高漲。澳洲公廣機構《SBS》指出,艾班尼斯的周年慶祝本來計畫以他的大本營雪梨為主,舉辦盛大的場面活動。因四方安全對話(QUAD)原定於24日(星期三)於雪梨歌劇院召開,並由艾班尼斯主持,規畫拜登、印度總理莫迪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日本參與過 G7(七國集團峰會)3天的峰會後,便會來到雪梨參加QUAD峰會,世界領導人在雪梨相聚一堂,必會使到艾班尼斯政治領袖的聲譽更為彰顯。怎料事與願違,先前拜登表示因要趕返華盛頓處理美國的債務問題,所以被逼取消本來擬定在雪梨歌劇院舉行的QUAD峰會,4位領袖則趁著G7在日本廣島舉行的同時,也舉行了QUAD峰會。報導指出,不過,中國近期向澳洲伸出橄欖枝,兩國正協調尋求安排艾班尼斯訪華。四方安全對話支持印太地區的基礎設施、安全、氣候、衛生和科技,主要是促成組織之間的合作,解決地區問題。艾班尼斯在會上表示,這個地區尊重主權,所有國家無論大小都從維持和平的地區平衡中受益。拜登指,世界的未來有很多將在印太地區展開,將共同繼續確保這個未來提供更多的機會、繁榮和穩定。這是四方安全對話領袖的第五次峰會,2024年將在印度主辦下屆四方安全對話峰會。
美日印澳QUAD會議20日發布聲明 擬聯合投資晶片關鍵礦產
四方安全對話(QUAD)會議成員國領袖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印度總理莫迪和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於上周六(20日)在日本廣島舉行。QUAD領袖在會議中就各項區情情勢議題交換意見,包括東海與南海主權爭議,以及QUAD一向主張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理念。據法新社報導,美國總統拜登及其他3個成員國領袖發表聯合聲明,提及:「我們強烈反對透過武力或脅迫,意圖改變現狀的破壞穩定或單方面行動。」這份聲明指出:「我們對有爭議的軍事化地物、海岸警衛隊和海上民兵船隻的危險使用、以及破壞其他國家近海資源開採活動的行動表達嚴正關切。」此外,會議也討論強化半導體供應鏈等經濟安全保障問題,4國接近達成協議,共同成立一個公私合作機構,討論聯合投資尖端半導體與關鍵礦產等戰略物資。日本政府消息來源說,該投資計畫旨在保護供應鏈免於中國等國家的經濟脅迫;「這將是享有共同價值理念的國家,制定戰略,以鼓勵企業對新興重要技術進行投資的一個論壇」。美國政府帶頭發起該計畫。美國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四月底演說指出,「最終,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強大、堅韌與尖端的技術工業基地,美國與其志同道合的夥伴,無論是成熟還是新興經濟體,都可以一起投資、互相依賴」。QUAD原訂本周三(24日)於澳洲舉行峰會,但因美國債務問題時限逼近,拜登必須趕回美國,與共和黨掌握的聯邦眾議院協商,因此提前於七大工業國(G7)廣島峰會場邊舉行。
廣島G7峰會提前發表領袖公報 重申兩岸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七大工業國集團(G7)廣島峰會20日舉行第二天會議,當天下午提前發表本屆峰會的《領袖公報》,對中國在南海「軍事化活動」提出警告,並暗批中國「經濟脅迫」,也重申台海的和平穩定對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G7領袖同時表明,希望與北京構建「具有建設性的穩定關係」,還表示在國際問題上需要與中國合作。G7領袖強調,「與中國坦誠接觸和直接表達我們關切的重要性」。「我們的政策方針不是為了傷害中國,也不是為了阻撓中國的經濟進步和發展。」G7國家無意與中國「脫鉤或向內捲」,但認為經濟韌性須「去風險化和多元化」。公報中並呼籲中國運用影響力,促使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G7領袖「重申堅定不移地支持烏克蘭,需要多少就支持多少,以建立公正、全面和持久的和平。」公報還強調自由開放印太地區的重要性,稱必須確保主權、領土完整、和平解決爭端以及基本自由和人權等共同原則。G7領袖對東海及南海情勢表達「嚴重關切」,並「強烈反對任何藉由武力或恫嚇片面改變現狀的嘗試」。公報說,「中國在南海廣泛的海事權利聲索沒有法律依據,我們反對中國在該地區的軍事化活動。」G7領袖也寫道:「我們重申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它對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G7成員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基本立場沒有改變,包括聲明的一個中國政策。我們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公報中亦對西藏、新疆及香港議題表示關切。英國《金融時報》說,該公報內容是G7迄今對北京最強烈的批評。公報中還指責所謂「經濟脅迫」,即利用懲罰性貿易行為在政治爭端上脅迫各國。20日,G7領袖討論「經濟的強韌性及經濟安全保障」議題,也首度發表相關領袖聲明,宣布將創建新框架「應對經濟脅迫的協調平台」,共同評估脅迫行為並進行遏制。美日印澳領袖20日另在場邊舉行「四方安全對話」(Quad)峰會,會後聲明也強調「反對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G7廣島峰會21日閉幕,《領袖公報》原計畫當天發布。日本政府稱,韓國和印度等8國領袖與會的擴大會議已於20日下午開始,「僅限G7的討論已基本結束」,因此提前發布公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0日表示,G7不顧中方嚴重關切,執意操弄涉華議題、抹黑攻擊中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已向峰會主辦方日本等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另一方面,我外交部則表示,感謝G7成員國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視,凸顯台灣安全已成為全球共同議題,台灣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攜手合作。
阻遏北京犯台 美駐華大使:美國有義務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Nicholas Burns)當地時間27日參加美國商會主辦的活動上談到台灣問題時表示,透過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美國顯然對台灣負有獨特的責任,他強調,美國有義務在台灣及其周邊地區維持自己的軍事力量,以確保台灣當局有能力阻遏中國現在或將來採取的任何進攻行動。伯恩斯提到,中國對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所採取激烈反應,違反過去70年台海現狀,也引發日本等國強烈反彈;因為他們明白,全球一半的貨櫃每天經過台灣海峽,中國引發的任何干擾活動,將對全球經濟帶來不可避免、極負面後果。伯恩斯說,美國及其盟友希望看到北京政府尊重台海現狀,停止一些更咄咄逼人的活動,尊重美國需要和平解決台海差異的事實。美國希望與中國有一個和平未來,不希望發生衝突,就像拜登總統明確表示的那樣,但美國會堅持自己立場。談到美中關係時,伯恩斯坦承,「目前顯然處於一個非常困難的時刻」。他本來認為,在拜登與習近平去年11月印尼峇里島會晤後,兩國今年會有機會使關係更為穩定,國務卿布林肯原定2月初訪華,但中國的偵察氣球事件使得這一切成為不可能。伯恩斯說:「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中國在氣球問題上,在全球輸掉了立基點,在世界各地失去影響力和信譽。他們現在反而把這歸咎於美方。這有點歐威爾風格,因為我認為各界都知曉事情真相。」伯恩斯表示,美國與日本、菲律賓等印太盟友關係的強化、澳英美安全協議的簽署以及西方安全對話機制的建立等加強華盛頓在該地區地位。在他看來,這種民主同盟力量讓北京感到意外。盡管美國政治在很多方面處於兩極分化狀態,但伯恩斯認為,美國民主與共和兩黨在中國問題上具高度共識,這是華盛頓與北京這個「難以打交道」的政府交手時的巨大優勢。
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辭行日本朝野 4貓熊本周返中
中國駐日大使孔鉉佑即將離任,近日向日本朝野政黨主要負責人辭行,盼雙方始終把握和平共處、友好合作的正確方向,共同致力於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同時,日本4隻大貓熊將於本周返回中國,粉絲們抽籤爭睹東京上野動物園的人氣貓熊「香香」最後一眼,依依不捨。據中國駐日大使館消息,孔鉉佑近日分別向自民黨幹事長茂木敏充、公明黨黨魁山口那津男、立憲民主黨黨魁泉健太、前首相福田康夫等日本朝野政黨主要負責人及「老朋友們」辭行拜會。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吳江浩將接任駐日大使一職。孔鉉佑回顧其2019年5月到任以來中日關係發展歷程,表示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5周年,雙方應重溫條約精神,堅持「互為合作夥伴、互不構成威脅」的重要政治共識,共同致力於構建契合新時代要求的中日關係。他也強調,當前中日關係機遇和挑戰並存,期盼雙方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共同社報導,大貓熊香香21日即將啟程返回中國,19日是她最後一天與公眾見面,當日最多2600個參觀名額通過事先抽籤決定。2017年出生的香香雖是動物園第一隻自然繁殖的貓熊,但因其父母是中國出借的,故子女所有權屬於中國。她原定2020年底返回中國,因新冠疫情4次延期。日本和歌山縣娛樂設施「冒險世界」所飼養的大貓熊「永明」,為了保護與繁育的相關研究,22日也將和雙胞胎女兒「櫻濱」和「桃濱」一起返回故鄉。永明今年30歲,據冒險世界稱,這相當於人類約90歲。他在1994年來到和歌山,並誕下16個孩子。另外,日本外務省此前宣布中日兩國將在本周舉行安全對話,消息20日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證實,中國副外長孫衛東將於21日赴日,與日本外務省外務審議官山田重夫舉行第17次中日安全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