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聖
」 陳學聖 國民黨 故宮 羅智強 呂玉玲美大選辯論提到台灣不多? 學者分析民主黨欲刻意降低北京疑慮
針對昨天(11日)落幕的美國總統辯論會,「美中台議題」所佔的比例並不高,與原先外界預期有落差,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唐欣偉分析,可能是執政的民主黨為降低北京疑慮,因此不在辯論主動提及台灣,暫時與北京降溫。 可能是美國總統大選選前唯一一場的總統辯論會,台灣時間11日上午9點登場,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鏡頭前唇槍舌劍,根據外媒報導,這場辯論吸引美國約5,750萬名觀眾收看,比先前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川普6月27日的電視辯論,多了約600萬名觀眾收看,顯見美國選民對這場辯論的重視。唐欣偉在網路節目《志聖鮮思》受訪時指出,美國國會近期許多立法將台灣、烏克蘭、以色列三者並提,但這次總統辯論會卻單獨講烏克蘭、以色列,成為辯論會中少數外交政策焦點。之所以忽略台灣,應在於民主黨近期希望暫時與北京降溫,避免大選出太多亂子。民主黨在今年競選黨綱中放入一法(台灣關係法)、三公報、六保證也是為了降低北京疑慮。同時參與討論的清大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台灣民眾多以為美國總統在提中國大陸時必提台灣,但此次辯論會僅有雙方討論晶片問題時提到過台灣一次,內容則是賀錦麗批川普賣晶片給中國大陸,而川普甩鍋稱是「台灣賣的」。何志勇感嘆,美國主流媒體對晶片戰爭引發的美中台三角爭議,毫不關注,反觀台灣媒體卻大肆報導,會不會有些反應過度?何志勇同時表示,賴清德總統日前宣稱中國大陸不應只想收復台灣,應把《璦琿條約》割讓之失土一併向俄羅斯拿回一事,隔天(4日),美國在臺協會(AIT)新任處長谷立言立刻在記者會重申「一中政策」,回顧兩個月前,7月10日谷立言會見賴清德時,也提「一中政策」,他認為美方近期提「一中政策」的頻率「實在有點高」,值得賴政府重視。唐欣偉則表示,拿台灣跟《璦琿條約》失土比較會有一項差別,因台灣是《馬關條約》割讓予日本,然而二戰日本是戰敗國,但中俄都是二戰戰勝國,兩者情況有所不同。此外,二戰後中俄雙方曾重新確認領土邊界,因此要北京要回《璦琿條約》失土,本身有矛盾。況且,當前「中」俄是共同對抗美國的之唇亡齒寒關係,不可能交惡。即使交惡,也不一定對台灣是好事,他提醒外界注意,「中」俄1970年關係緊張,而台灣正是當時被迫退出聯合國。至於綠營推聯大第2758號決議不涉及台灣,唐欣偉說,2758號決議內容是指「我們」在聯合國代表是「蔣介石的代表」,是否涉及台灣,必需回溯當時時空環境下世界的認知。但回顧上海公報、「一中政策」等,美國的態度,都是已經了解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反對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因此在當時國際環境脈絡下,世界主要國家恐怕已經認同台灣涉及2758號決議文。前立委陳學聖則提醒,執政黨似乎還不懂國際政治的現實,他說,馬政府執政期間,台灣雖然看起來有些委屈,但兩岸有和解,就有許多國際組織參與機會,反觀賴政府連中華台北名義都要放掉,未來只會讓台灣更不能參與國際賽事。至於美國大選選前後的台美關係,陳學聖認為應該觀察賴清德總統過境美國之規格。目前看來,賴清德外交路線是「蔡規賴不一定隨」,蕭美琴能影響的很有限。他說,依照過去在國會與賴清德共識之經驗,賴總統很固執,如果該固執未來應用在台灣外交政策方面,需要「很小心、很小心、很小心」。
為台奉獻73年 《空中英語教室》創辦人彭蒙惠高齡98歲過世
空中英語教室創辦人、美籍宣教士彭蒙惠,因年長多重器官衰竭,已於8月6日晚間逝世,享耆壽98歲。在台奉獻73年的彭蒙惠,曾在2003在遺囑中特別交代「把所有一切全捐出」,並希望死後火化。出生於1926年的彭蒙惠,小時候在美國西雅圖長大,從小家庭成員就篤信基督教。21歲後舉家遷移,轉到上海,當時處於一次大戰過後的國共內戰時期,為了躲避戰亂,彭蒙惠輾轉來台灣。彭蒙惠(左二抱小孩者)年輕時就來台灣,曾與不少原住民結為朋友。(圖/金車教育基金會提供)彭蒙惠來台初期,前往花蓮做宣教服務,後來發覺隨著時代演變,學習英語的需求變多,因此從廣播著手,開辦了英語學習雜誌《空中英語教室》,橫跨數十年,為台灣英語教育貢獻良多。她於1962年創辦了空中英語教室,隔年1963年創辦天韻合唱團,一生致力,於英語教學和福音音樂傳教。救世傳播協會會長謝光哲表示,彭老師的「彭蒙惠紀念音樂會」將遵從彭老師的遺願,她一向喜歡熱鬧、喜歡我們開心,她說過,希望參加她音樂會的人是快樂開心的來參加,因為她已到天堂和耶穌及父母、兄弟姐妹見面了。民國51年,在美軍援助台灣的年代裡,彭蒙惠邀請林語堂一起上「空中英語教室」播音,熱心推廣英語教育。(圖/東吳大學林語堂故居提供)救世傳播協會董事長洪善群表示,「真正的下課時候,終於到來!」彭老師最後長眠之地選在台北陽明天境,可以俯瞰救世傳播協會,那是彭蒙惠老師對華人最起初的愛與最具體的落實。她為信仰一無所求,因著基督無所缺憾,心裡從來沒有退休的念頭,每一次吹奏著她的小喇叭,她總念茲在茲、不厭其煩的叮囑大家「你拿到天國的護照了嗎?」洪善群感慨,彭老師終於和76年前來華,在西雅圖碼頭一別即成訣別的父母在天上團聚,更能夠面對一生拚赴的基督信仰;她是最稱職的英語老師,底子裡從來都是那樣,義無反顧、頭也不回的宣教士。2002年6月10日,空中英語教室創辦人彭蒙惠(右二)獲內政部長余政憲(左二)頒送「永久居留證」,她臉帶笑意的接受,促成此案的立委陳學聖及蔡煌瑯等在場人士的祝賀。(圖/報系資料照)
公視遭爆宣傳「罷樑行動」 藍委轟:竟不顧中立成綠營宣傳工具
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目前進入第二階段聯署,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在臉書揭露,近日公視台語台新聞專題節目《台灣記事簿》預告片上線,內容滿滿是宣傳「拆樑行動」的內容,明明還在進行中的活動,卻直接下標定調,她質疑公視和公廣集團拿納税人的錢,怎麼變成「黨媒」?她表示即便是預告片都不能只呈現偏向民進黨的說法,也要求立即下架,不能容忍國家機器淪為民進黨宣傳工具。國民黨立委羅智強28日則於臉書表示,「公視成東廠,好個綠公公,拿國家預算幫民進黨宣傳罷樑,可惡至極!」他說,側翼團體打著「公民」旗號搞政治鬥爭發動「罷樑」,誇張的是,公共電視也淪為側翼,助陣罷樑。公視台語台《台灣記事簿》28日晚間播出新聞專題「拆樑行動-新世代的政治參與」,「黑箱、買票、違法破門、這種市長我們不要」。側翼對謝國樑的種種低劣抹黑,都被包裝成高尚的公民行動。羅智強怒批,「公視屬於全體民眾,不專為政府或某一政黨服務」,民進黨執政下卻嚴重綠化,立場偏頗。他也提到,公視台語台臉書過去諷柯文哲「練痟話」,以諧音「韓極混」暗酸韓國瑜,還以「煏空」,事情敗露,調侃前立委陳學聖批判缺蛋事件。罷樑是正在進行中的高度政治性爭議事件,公視竟不顧中立,秉「政治正確」成民進黨的宣傳工具。羅智強指出,去年6月立法院修正《公視法》,解除政府每年捐贈給公視9億元的預算上限,文化部「匯聚台流文化黑潮計畫」,也挹注公視6億元經費。在艱困的媒體大環境下,公視得天獨厚享有國家資源支持,卻連最基本的中立客觀都做不到。最後,羅智強說,台灣需要優質影視,但不需要用人民納稅錢再養一個「三民自」。公視拿政府預算,依《公視法》受國會監督。立法院下會期是預算會期,新國會一定好好監督。
核電延役下會期再戰來得及嗎? 學者指核電能快速延役
立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日開審「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條修正草案」(核電延役法案),由於朝野沒有共識,會議召委柯志恩裁示擇期續審,因立院會期將結束,除非朝野有共識開臨時會討論,否則只能等到立院下會期才能續審,讓外界好奇,核三廠一號機及二號機之停止運轉日期分別是113 年7 月27 日,114 年5 月17 日,就算立院下會期拼修法,但核三延役還來得及嗎?立院昨日開審核三延役法源,會議過程雖平和,但因為藍綠沒共識,召委柯志恩宣布擇期再審,圖為藍委葛如鈞呼籲朝野用科學理性的「雷神之槌,打破非核家園神主牌(圖/黃鵬杰攝)國立清華大學核工所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立院排審《核管法》,國民黨立委目前提了五種修正案版本。其中,立委翁曉玲的草案最接近美國核管會對加州「惡魔谷核電廠」延役的作法,除將原5到15年除役條款刪除外,也允許核安會在接受延役申請後,審查期間允許執照到期的核能電廠繼續運轉。他說,核三(一號機)運轉期限在七月二十六日將到期,立院若能迅速通過該案、比照美國核管會處理方式,仍有可能快速因應台灣當前嚴重缺電問題。葉宗洸指出,去年台灣景氣非常糟,經濟成長率只有1.38%,用電量因此變少。但今年預估經濟成長率會到3.5%左右,用電量勢必上升,預期今年前面六個月的發電量會比去年高出很多。他舉例,七月八號晚上九點十分,火力發電占比一度超過九成,達91.7%,,核能是5.2%,再生能源和儲能是3.1%。執政黨明明知道太陽光電在晚上就是歸零,但又要讓核電除役,就只能拿火力發電來補。「原本是非核家園,現在變成火電家園。」台電前核安總稽查王琅琛則強調,台電負責運轉核電三十年,台灣都沒有出過事,民眾不必擔心台灣的核安。他還說,近年很多AI大廠來台灣投資,表明要使用綠電,核能必然扮演重要角色。但對比去年與今年,外界對核能發電的看法「已經完全不一樣」,今年大家更意識到AI、半導體產業用電的重要性,才知道這些產業用電量居然要這麼多。王琅琛強調,核能是綠能中的一個重要選項,若要繼續發電,目前就是要靠延役。他直言,延役不困難,但需經過非常嚴謹的評估,一步一步按照法規走。至於反核團體一直質疑核廢料如何處理,但台電是有固定程序在做處理。目前方法都有了,只是仍在研擬要放在哪裡。王琅琛反問,反核人士擔心核能安全,但台電運轉核電四十年,台灣有事嗎?葉宗洸呼應王的說法,指王美花曾強調排除核能的RE100再生能源倡議已經不是主流,現在國際都在推「全時無碳電力」(24/7 CFE),但最能依賴的發電來源,絕對不是那些無法調控的再生能源電力,核電才能提供這些AI大廠的需求,就看台灣要如何抉擇。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在網路直播節目《志聖鮮思》,邀請葉宗洸、王琅琛針對核電延役議題進行討論。何志勇表示,美國能源部已經認為核能是種零排放乾淨能源,歐盟也視其為綠能。因此國際不強調再生能源,而是改訴求「乾淨能源」。2026年歐盟開始徵收碳邊境稅,初期每公噸炭約85歐元(約新台幣3,000元)。台灣目前每度發電,核電為一塊一毛二;燃煤為兩塊七毛三;太陽能四塊零八;離岸風電四塊五毛一。如以燃煤取代綠能,燃煤每度排碳0.8公斤,換算來下來,以太陽能減少一公噸碳成本為新台幣1,688元,離岸風電為新台幣2,225元,核電則是「負」新台幣2,013元,因此,使用核電就能替台灣民眾「倒賺」。陳學聖則認為,民眾過去反核是對核安有疑慮,覺得寧可付多一點錢,但要活久一點。只是,支持核電者已經年輕化,擁核反核的比率已經反過來,上一代年輕人反核,這一代年輕人擁核。葉宗洸也呼應,擁核比率增加,有六成民眾支持核能,因為大家開始意識到國際潮流,尤其年輕人願意蒐集、瞭解核能的資料,會知道核能發電沒有想像中的可怕,核廢料也不是沒辦法處理。立院昨日審查核電延役草案,藍綠各有盤算,導致綠營支持者、反核團體雖從前一天就在立院外集結,但明顯看出「被動員」力量難與「青鳥」相比,明顯降低,場內雖仍有綠委喊「反核立場不變」,但卻未與場外抗議群眾有明顯連結,立院外抗議者人數也少很多。藍委私下指出,黨團內部仍有立委認為民進黨「想過什麼就能過」,不必多管閒事,核三要不要延役「國民黨不必管」,就讓民進黨自己去面對企業界與民意。該立委說,雖然黨中央仍希望黨團儘速通過核三延役法源,綠委也沒有大動作杯葛會議審查,但國民黨團最後也「順水推舟」,一旦民進黨喊不要逐條審查,召委柯志恩就「大方的」裁示,立委大體發言完就散會,樂將燙手山芋再丟回給行政院。
立院爭聽證調查權真的反民主嗎? 好萊塢電影有答案
立院院會明天將處理政院送出的國會改革法「覆議案」,朝野都將強力動員,綠營痛批三讀的國會改革案將讓立院擁有調查聽證權,痛批不民主、是擴權,新北市議員黃心華反駁,如果民進黨講的真有理,那美國國會的聽證調查權行之有年,豈不更「反民主」?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美國國會擁有聽證調查權行之有年,幾乎是全民的共同認知。例如,去年上映、好評不斷的得獎電影「奧本海默」電影情節中就提及當時的兩場國會聽證會,一場是攸關奧本海默能否繼續參與美國原子能政策的安全等級聽證會,另一場則是原子能委員會主席史特勞斯被提名擔任商務部長,出席參議院舉辦的人事聽證會,他並打趣的說,連美國電影《超人對蝙蝠俠》電影劇情中,超人都受邀參加美國國會聽證,他因此不解,若按民進黨的說法,國會聽證權反民主,所以,民進黨是認為美國其實不民主嗎?他還說,美國著名的水門案中,尼克森總統原先否認竊聽,是白宮職員在國會聽證會上,為避免背負偽證罪,才承認白宮有錄音設備,聯邦最高法院因此下令要求尼克森需交出完整的錄音帶,最後尼克森面對輿論壓力與國會彈劾的窘境下不得不辭職,可見聽證會對美國民主制度的重要性。反觀臺灣,國會聽證權是大法官會議在扁政府時代作出的釋字585號解釋賦予立院的權力,在野黨力推的國會改革法案只是將該號解釋法制化。前藍委陳學聖與何志勇在網路直播節目中,邀請新北市議員黃心華針對立院即將政院覆議案進行討論。黃心華強調,聽證會制度臺灣早已有先例,但現在民進黨卻只想要社會對立。陳學聖指出,昔日美國雷根政府將秘密出售軍火給伊朗的收入,資助尼加拉瓜反政府地下組織,引發政治危機。當時美國國防部官員到國會作證時堅持不答覆,國會就強調,不答覆就要科以刑責,可以說,就是因為國會有聽證制度,該案才會曝光,被外界所知,立法院與美國國會都是由民意代表所組成,他無法理解,為何美國國會可以、立法院就偏偏不行?黃心華指出,臺灣其實早有相關聽證會制度。例如年2018公投法修正後國民黨推出三大公投,中選會舉行三場聽證會,他也曾參加過其中兩場聽證會。如果聽證會不通過,就沒法進入第二階段的連署。既然聽證會制度已有先例,沒理由國會不能有聽證權。黃心華認為,行政與立法兩者的關係,應該以「平行」加以形容,行政院長不應過問立法院的決定。新政府上台照理說應有蜜月期,理應用這個蜜月期去做對國家有用的事情,別把聲望浪費在政治仇恨上。可惜民進黨目前做的就是鬥爭,巴不得朝野社會要對立。陳學聖也推敲,民進黨目前採取的各種行動,就是設法要讓朝野政治對峙,才有辦法把綠營選票催至五成,訴諸民眾情緒,增加執政黨的支持度。
過度靠晶片業 專家警告台灣「荷蘭病」恐更嚴重
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曾志超警告,近年台灣經濟表現看似數字亮眼,但一般民眾卻感受不到,原因之一是台灣過度依賴晶片產業,恐怕已經染上「荷蘭病」。他指出,即使月初COMPUTEX辦得風風火火,相當成功,但台灣的AI產業仍缺乏軟體實力。此外,台灣過於依賴晶片產業,積體電路占大陸(含香港)出口比重已達59.4%,雖然ECFA和科技產業比較沒有關係,但這也意味若ECFA中止後,影響台灣傳統產業出口大陸,台灣依賴科技業的趨勢會更加嚴重。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與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在網路直播節目中,邀請曾志超討論台股創新高與貧富差距等問題。曾志超警告,台灣過度依賴晶片業得了依賴單一產業的「荷蘭病」,未來將隨ECFA中止更加嚴重。根據「維科百基」資料顯示,荷蘭病(Dutch disease),原是因出口自然資源,導致貨幣匯率上升,導致工業出口減少、國內製造業衰退的現象。而經濟學中的「荷蘭病」,是特定行業(晶片)發展的增長,與其他行業(如製造業或農業)經濟發展的下滑,有明顯的因果關係,最後衍生造成該國某些行業(例如製造業、農業)競爭力被降低。曾志超解釋,台灣在自由貿易協定(FTA)覆蓋率僅一成,面臨嚴重的關稅不對等情況。若完全沒有大陸市場的話,台灣的出口值可能會更慘。2023年北京二波中止ECFA關稅減讓合計有144項,金額高達118億美元,已經占了總金額近75%。陳學聖補充,這代表獲利低、卻養活很多勞工的台灣傳統產業受到衝擊。何志勇則指出,這也代表,如今中止ECFA的政治意義其實已大於實質意義,因為台商都已轉向,不在意了。曾志超進一步說明,ECFA終止最受影響的還有農產品,因為農產品易腐,所以台灣長期依賴大陸市場的原因,除了消費習慣相似之外,就是距離近。過去鳳梨遭大陸暫停進口後,轉而銷往日本,以「民主鳳梨」打響名號,但卻頻頻爆發黑心等問題,價格也因此崩盤,可見口號式的出口沒有意義。何志勇則表示,貧富差距是一般民眾感受不到台灣經濟成長的另一個原因。主計總處公布2021年,台灣最富有的前20%家庭平均財富是新台幣5133萬元,後20%家庭為77萬元,貧富差距擴大成為66.9倍,明顯高於1991年16.8倍。而且現行家庭財富中房地產價格計算採公告現值,並非實價登錄,若改以實價登錄來計,台灣的差距應該會更大。雖然央行曾反駁台灣沒有「荷蘭病」,但台灣過度依靠科技業是事實,新加坡理前總理李顯龍也曾點出此問題。曾志超則補充,這也是為什麼雖然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可到3.94%,看起來國內經濟很好,但是多數的台灣民眾卻感受不到之因。曾志超並批評,政府力推「新青安貸款」,貸款額度提高至新台幣1,000萬元,至於利息補貼部分,政府額外補貼1碼,加上原公股銀行減半碼,形同優惠加碼1.5碼,且貸款年限延長至40年,造成民眾會覺得不買很可惜,就拼命買,等於政府鼓勵大家炒房。陳學聖因此擔憂,民進黨所謂台灣經濟好的假象一戳即破,台灣雖然是全世界最注目的科技島,但是大多人還是在傳統產業。傳統產業雖然獲利低,但是養的員工不少,政府若放任不管,最後受傷的還是製造業的員工與一般民眾。
消防達人指晴空匯大火六破口 惜消防員冤死
新竹市「晴空匯」社區火警,造成2名消防員不幸殉職,再度燒出高樓救災問題,新竹市政府昨日公布晴空匯消防稽查結果,除發生火警的D棟外,該社區A、B、C棟大樓也都有諸多缺失,將開罰管委會12萬元。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與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在網路節目中,邀請消防安全達人楊有恆博士針對晴空匯大火進行討論。擁有交通大學科技管理博士及消防設備士資格的楊有恆認為,晴空匯火災有六大破口,讓兩名消防員犧牲的很冤枉。他首先指出,15層樓以上的超高大樓,消防需高標準設計,因為高樓救火、避難逃生都不易,必須藉建築設計自行滅火,並找到避難處所等待救援,降低損害。楊有恆認為晴空匯火警有六大破口,就像是由一連串「巧合的失誤」衍生的「乳酪效應」(指每片起司在發酵過程中所產生的小孔洞位置不一,但重疊後仍有極小機會,起司孔洞有機會連成一線讓光線穿透)。他說,首先,起火的D棟大樓B1處為大樓電力來源,放置電纜線的線槽是火災第一起火點,電纜材質、規格、負載、安全係數等理應已經過全面的考量,不會讓電力過載才對。第二,大樓内所有管線,都以集中收納於管道間,而這些管道間未設滅火設備、防火填塞不實、防煙區劃失靈,也非會勘檢查項目,卻不幸成為傳遞死亡濃煙的快速捷徑。導致滾燙且極有可能內含毒氣的濃煙,以每秒3到5公尺的速度在大樓四處擴散。第三,大樓在火災發生中意外停電,造成排煙系統無法正常運作。塑膠纜線燃燒後產生的毒氣,大量蓄積在管道間內,並在防火填塞不完整的區域迅速四處擴散,錯過了最佳運作時機的抽風機也隨即燒毀,使遇到濃煙的人很難有逃生的機會。第四,大樓中的逃生梯間可能有部分樓層防火門處於非緊閉狀態,是濃煙擴散的有利破口,很大程度加重火災引起的悲劇。第五,不排除可能是部分樓層防火門被上鎖,需要磁扣解鎖,造成消防員只能垂直上下移動,而無法「水平進行避難」。第六,標配的消防搶救設備欠缺衛星定位及遠端連線功能,無法及時掌握火場狀況,錯失第一搶救時機。楊有恆解釋,大樓安全在國內法規上屬營建署管轄,母法是《建築法》,消防母法則是《消防法》,他認為此次大火問題是發生在《建築法》的部份,因有些大樓沒管委會,連安全門都拆掉,沒經費維修。反觀《消防法》這幾年從台北錢櫃KTV大火到屏東明揚大火而越修越嚴格,落實程度高。建管處沒多大人員編制,也沒有複查機制,很多只是委外抽查,凸顯公共安全仍有很大加強空間。何志勇則強調,晴空匯不幸意外,突顯新竹非直轄市,沒太多預算添購裝備的困境。但2023年竹市繳稅近新台幣3,000億(平均每人繳稅逾新台幣65萬),總額與高雄市(平均每人繳稅近新台幣11萬)其實頗相近,但中央統籌分配款新竹市僅獲新台幣78億,不及高雄市獲新台幣527億的15%。他補充,全國平均收入僅次於新竹市的新竹縣,繳稅逾千億,卻是全國唯一平均每位縣民分配統籌稅款低於1萬元的縣市,僅9,491元,不平等待遇的問題頗值得商榷。陳學聖也說明,統籌分配款其實是肥中央瘦地方,哪個縣市聽話就分得多,國民黨才會主張修財劃法「瘦中央肥地方」,楊有恆則表示,如果地方政府財務改善,希望能儘速更新消防人員的裝備,以藉此改善地方消防人力嚴重不足的問題。
博物館醫美2/疑「去中」作祟 立委憂故宮恐步史博館後塵
台北市南海路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承載著許多民眾年輕時的記憶,歷經多年整修、重新開館,卻遭建築師及學者批評「自我矮化」,展場宛如縣市文化中心空間。立院教育委員會立委林倩綺因此辦理會勘,邀請學者專家與史博館長、整修工程建築師團隊對話,林倩綺也憂心國父紀念館、故宮和中正紀念堂未來修繕恐步上史博館後塵。 立委林倩綺強調,館方有權決定展出內容,但享譽國際的大博物館常結合「在地民意與記憶」,整修期間資訊也儘量透明化,讓外界瞭解整修進度與內容,畢竟多元、專業監督,才能避免「閉門造車」之憾。此外,國家博物館也甚少為修繕長期全面封館,而會兼採部份整修、部分開館,不致損及國際信任度與教育意義;反觀史博館從107年7月全館封館整修,完工時間長達6年,如今連國父紀念館也全館封閉整修,林倩綺質疑此舉違反國際博物館常軌,更難杜外界「避民意監督」的悠悠眾口,擔憂故宮或中正紀念堂會不會重蹈覆轍。 國民黨智庫教育組召集人陳學聖說,文化部下轄老字號文化館所近期陸續整修,都有奇怪脈絡,先是全館封閉、長期整修,外界很難從旁監督,完工後才赫然發現館藏及內外空間大變,遭疑放棄「典藏品中心主義」,在「去中」陰影揮之不去,國家博物館展出常大同小異,減損國家博物館競爭力。 他舉例,史博館典藏主力原是漢代綠釉陶、唐三彩陶俑等河南出土古文物以及近現代書畫大家作品,整修後常設主展空間卻被新近崛起現代藝術家作品取代,藝術品是空高粱酒瓶、舊泰山八寶粥鐵罐、老式攝影機、以及「大同寶寶」、舊羽毛球等,認同者叫好史博館「朝氣重現」,異議者則直批「時空錯置」,建議上述藝術品應改由台南台灣歷史博物館收藏,並引爆「去中化」激烈論戰,恐降低不想捲入意識型態之爭民眾的觀展意願。 高中時代就讀建中的陳學聖說,爭議焦點的史博館陽台本身其實不特殊,但站在陽台遠眺北市大片荷花及扶疏綠意,就是許多老台北人記憶中的「偷得浮生半日閒」寫照。如今三、四樓陽台「無敵美景」已被禁錮,因「新」史博館以舊史博館咖啡廳「是違建」、「開門」不利文物防潮為由,用整面不透光毛玻璃門隔絕展場與陽台,謝絕民眾參觀。陳學聖當面向館長王長華建議,不妨展出防潮疑慮較低的藝術品,兼採防墜新建築工法,但史博館態度極為保留。修繕後的史博館,將三、四樓陽台封閉,許多老台北人盼能開放,重溫昔日站在陽台上鳥瞰植物園的無敵美景。(圖/趙世勳攝)林倩綺認為,史博館剛重新開館,包括軟硬體外界難免意見多,包括現代書畫大家張大千、溥心畬、常玉等大家作品掛在牆上,歷代珍品擠在史博館一隅狹窄空間,「放在C位」的是當代藝術作品;史博館則堅持這些安排是要凸顯當代藝術作品,是為回顧歷史、多元共融、展望未來,但說服力恐怕不足。 此外,史博館聲稱拆掉五樓原庫房改當展場,可以增加館內展示空間,卻將四樓原展場改對外餐廳營業,新庫房也仍無著落,徒增數萬件珍貴典藏品移動頻率及風險,而五樓的「史博館歷史」,只有文字、照片與影像,「充實度、必要性」皆惹議,盼史博館能從善如流參考修正,並藉此次經驗降低國家級文化館所未來類似修繕時的爭議。 史博館表示,史博館完成內部空間整建及外部庭園景觀更新之際,將秉持博物館專業,持續向前走,歡迎各界先進持續給予指教,並尋求社會多元聲音的最大共識。新史博館的空間變得比修繕前寬廣,但是館內展出空間仍引發議論,尤其張大千等藝術巨擘的畫作直接掛牆上,部份藝文界人士也抱怨燈光不符博物館級專業水平。(圖/趙世勳攝)
照顧經費難與培訓相比 藍智庫示警別讓國手有後顧之憂
國民黨智庫、國家發展基金會指出,目前「運動發展基金」用途中,「培訓體育運動人才及運動訓練環境改善計畫」占大宗,約為運動發展基金預算的33%至48%間,每年編列經費大約是23億元至33億元間。反觀,用於照顧輔導運動選手的經費,卻僅占基金總體預算2%左右,明顯失衡,呼籲政府進行改革補強,讓國手在為國拼搏之際能無後顧之憂,不必擔心退役後的出路與生活,而有所遺憾。「鞍馬王子」李智凱日前在體操世界盃杜哈站暨奧運資格賽預賽摘下銀牌,雖然前進巴黎奧運還是有機會,但難度提高,李智凱受訪時坦言,奧運金牌是他體操選手生涯的夢想,但隨著年紀逐漸增長,機會似乎變小。由於李智凱拼搏精神向來讓人讚嘆,他的這番話,讓聞者感受到運動員最現實、辛苦的那一面,也相當不捨。運動員是要與時間賽跑的職業,因其生涯高峰可能就短短的10年左右,甚至當一般人認為「還年輕」之際,就可能必須被迫面對是否黃金期已過、必須思考退役的抉擇,因此,如何提供運動國手必要的照顧及輔導,也成為國家培訓運動員工作很重要的環節,畢竟有完整的輔導與照顧政策與措施,運動員才不會有後顧之憂,能盡情在黃金階段求取最精彩的表現。目前我國培訓及照顧輔導運動員的經費來源除了約佔政府年度預算外,就是由發行運動彩券收入盈餘成立的運動發展基金。國民黨智庫在檢視運動發展基金用途後,發現多數預算是用在「前端」選手的發掘、培訓,用於「後端」選手的照顧輔導卻相當有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陳學聖召集人說明,檢視近五年(109年至113年)的運動發展基金用途,占比最多的「培訓體育運動人才及運動訓練環境改善計畫」,每年編列經費為23億元至33億元之間,其中用於運動教練及選手生涯照顧輔導經費為5800萬元至6200萬元之間。至於補貼、獎勵、慰問、經護與救濟,優秀退役生活照護經費,每年則編列119萬元至250萬元之間,運動選手照顧輔導相關經費僅占該計畫經費2%左右,且不到基金預算的1%。他指出,為了兌現蔡英文總統「照顧選手」的政見,行政院雖從民國109年起,由運動發展基金編列補助國訓中心辦理聘任奧亞運績優退役選手為教練計畫經費,年編列約6800萬元至8500萬元之間,但就算將此計畫計算在內,運動選手照顧輔導相關經費仍僅占運動發展基金預算的2%左右。再者,「聘任奧亞運績優退役選手為教練計畫」預算執行率偏低,各年度都沒有達到五成,且近五成錄取選手申請保留資格和留職停薪,不僅無法及時提供各級學校、基層訓練站所需之運動教練,亦可能占去其他有意轉任教練的退役選手名額,未能充分發揮計畫效能。陳學聖呼籲,政府除應充實運動選手照顧輔導相關經費,確實執行相關措施外,也應檢討現行的照顧輔導運動員措施是否符合選手所需,才能讓選手上場比賽時無後顧之憂,且退役後可以實際發揮所長,達成運動發展基金照顧運動人才之目的。國民黨智庫分析,運動發展基金用於「培訓選手」及「照顧輔導運動員」的經費編列不成比例,補貼、獎勵、慰問、經護與救濟,優秀退役生活照護經費,佔預算比例不到2%,有必要提升並針對問題進行改革,才能讓國手無後顧之憂的在運動場上拼搏,圖為「鞍馬王子」李智凱的出賽畫面(圖/報系資料照)
黨產會落日沒時間表 國民黨智庫先砍3分之2人力
前立委、現任國民黨智庫教育文化組召集人陳學聖表示,黨內智庫「國政基金會」將分兩階段精簡人力,瘦身後只會留下3分之1人,而不足人力將改以委託方式,維持研究量能。但行政院不當黨產委員會主委林峯正22日表示,並未監控國政基金會的資金。黨政人士向CTWANT指出,近日國民黨持續進行內部組織改革,除了裁撤特種黨部黃復興黨部外,也派任多位黨籍立委擔任地方黨部主委,除了希望達成內造化等目標外,「立委的名氣也比較好募款」。該人士進一步秀出函文苦笑,由於財源不足,國民黨智庫內部人員已遭預告將於6月1日起停止聘用,並需於5月31日前至行政组辦理交接與離職手續,粗估至少30人「我自己也是苦主」。面臨斷炊困境,陳學聖直言,智庫轉型是必然,畢竟入不敷出,一年支出開銷超過新台幣5,000萬,其中人事費占75%,加上執政黨強勢封殺,智庫不可能接中央政府案子;地方政府則往往為了避嫌,也不太讓智庫接案。陳學聖感嘆,至於平常與國民黨關係良好的企業界,這幾年也因不想被「查水表」,即使想幫助國民黨,也多以意思意思贊助活動方式,以免大筆捐款遭執政當局針對。目前國民黨快坐吃山空,智庫裁員是不得已的選擇。對此,旨在緊盯與處理國民黨黨產的行政院不當黨產委員會,主委林峯正22日則駁斥表示黨產會從未認定國政基金會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也未曾監管財務,目前並未監控國政基金會的資金往來。林峯正22日上午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備詢時強調,目前黨產會認定國民黨458筆土地為不當黨產,並追徵8.6億。彼時國民黨不服提起行政訴訟,日前最高行政法院已駁回國民黨上訴,全案已經確定。如因此遭國民黨指控黨產會斷其國政基金會財路,實為錯誤解讀。林峯正重申,雖然自己在2021年曾說黨產會3年後落日,然而現在相關訴訟多在進行中,被處分的對象都是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自己無法談結束時間表,必須依照法院的進度。而黨產會委員任期8月將屆,是否有望展延任期甚至改選?林峯正則低調避談。
黃永松過世 傳欲捐「漢聲」政府沒興趣大陸搶接手?
只要曾有推薦「介紹傳統文化」中英文刊物給外國友人經驗的民眾,一定會想到中英文版「漢聲雜誌」這本老牌刊物,《漢聲》雜誌創辦人之一的攝影家黃永松,在3月4日離世,享年81歲,許多文化界人士都相繼發文,提到昔日與「漢聲」及黃永松的印象,文化部也對黃的過世,表達哀悼之意。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強調,《漢聲》搜集了豐富的史料,是文化界經典,雖然政府頒過多次獎表揚黃永松,但若能將《漢聲》數位化,更有實質意義。不過,在黃永松生前,藝文界就傳出,黃想將著作權捐給文化部,成立數位資料庫,但文化部都興趣缺缺,中國大陸藝文界得知後,立即向黃爭取願意接手的合作意願,因為「漢聲」正好可以彌補大陸文革期間流失的漢文化資訊,但黃思考在三,仍希望資料留台灣,予以婉謝。陳學聖表示,文化部部長史哲,既然捨得燒八千多萬演兩天的《1624》(由文化部策劃大型戶外歌仔音樂劇「1624」,主題從海洋史觀探台灣身世。),總不會連幾百萬將「漢聲」數位化經費都捨不得出吧?如果政府不重視《漢聲》,一旦被對岸輕鬆收割這個台灣民間辛苦耕耘的果實,將會成為台灣文化的重大損失。陳學聖說,黃永松老師是他非常景仰的一位文化人,長期從事文化扎根工作,從1970年籌辦「漢聲」中文版及後來的漢聲英文版,到80年代推廣「中國結」,90年代搶救龍潭惜字亭,出版楊柳青年畫,發起文化尋根活動,乃至晚年投入兩岸攝影教學,一直默默耕耘,從不間斷。陳學聖表示,發行超過半世紀的《漢聲》雜誌,記錄黃永松與漢聲團隊帶領民間從事台灣文化研究的成果,可謂台灣「文化深耕」的典範,「漢聲」搜集了無數田野調查的一手資料,特別在兩岸阻絕年代,能從台灣發掘、珍藏、記錄漢文化在地的深化,並流播國際,堪稱台灣漢文化的百科全書。他表示,根據黃永松友人轉述,黃永松生前念茲在茲的,是將《漢聲》數位化,希望讓這些文化結晶分享給更多人,可惜重病來得又快又急,沒有完成,人就走了。黃一度曾經動念想將著作權捐給國家,但竟「乏人問津」,反而是傳出大陸方面很有意願接手,但黃有疑慮,就沒進行。黃永松的朋友希望能繼續完成其遺志,目前卻力有未逮。他因此對文化部喊話,既然已經花了好幾億,動用前瞻預算,成立國家文化記憶庫,證明政府極為重視利用數位科技保存文化資產。漢聲有很多珍貴的史料,還是民間自發完成的,把它數位化,無論是納入國家記憶庫,或另設一個資料庫,對文化部而言,都是事半功倍的千秋大業,何樂而不為?陳學聖說,黃永松生前在最後一次參與的攝影展,留下的一句話:「美,無所不在,我們朝夕相伴…發現美、表現美、紀錄美、重視美…」或可視為其一生的寫照『長保赤子之心,無私奉獻』。如果因漢聲強調漢文化,可能「政治」不正確,政府就表達淡漠,未能展現出多元包容的文化保存觀卻受限於狹隘的意識型態,日後將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畢竟文化價值是遠遠超越眼下當前的政治。英文漢聲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有關傳聞黃先生欲捐漢聲給政府,及大陸單位向本公司提出相關合作,這部份消息為坊間誤傳,漢聲並未接觸到上述相關單位。
立院正副院長白會分裂投票? 陳學聖提醒江啟臣「小心墜馬」
民眾黨今日宣布,推派不分區立委黃珊珊角逐立法院長,並表態第一輪若沒有結果,不投第二輪,外界有聲音分析此舉形同暗助國民黨的院長候選人韓國瑜當選。不過,國民黨智庫教育組召集人、前藍委陳學聖認為,民眾黨還是在玩政治攻防,不見善意、只有政治。陳學聖分析,民眾黨僅說目前未提立院副院長候選人,但沒有明講副院長挺誰,除非民進黨立委都決定「吞下這口氣」,立院院長選舉時投黃珊珊,拒絕讓韓國瑜當選。否則,一旦韓國瑜上午當選立法院長,下午副院長選舉,民眾黨很有可能支持民進黨候選人蔡其昌,屆時就換成蔡其昌思考,是否與未當選院長的游錫堃同進退,還是點頭接受「民眾黨的任命」?另外,陳學聖還說,屆時若蔡其昌若同意擔任韓國瑜的副院長,就不會有第二輪副院長投票,立即換成國民黨團要接燙手山芋,屆時,曾經喊出「團進團出」、要與江啟臣同進退的韓國瑜就必須思考,是否因副院長選舉「白綠合」,兌現與江「團進團出」承諾,辭去剛當選的院長一職?這是非常棘手問題,畢竟韓國瑜的院長已經確定當選,立院慣例上還沒有出現「立院院長因為副院長搭檔沒當選而請辭」的先例,韓只能在副院長投票前夕,盡量爭取各政黨支持,不要讓江啟臣落選,才能避免尷尬。陳學聖今天在臉書上指出,「韓江配」對民眾黨的國會改革要求全盤接受、而且而還加碼承諾,黨團總召傅崐萁也對民眾黨院長選舉,要集體投給黃珊珊,極盡感謝之能事,但他提醒國民黨,其實不必急著感謝民眾黨,因為國民黨對於民眾黨團的要求已經照單全收,但民眾黨仍未力挺「韓江配」,藍營沒必要高喊感謝。他同時警告,如果民眾黨在下午的立院副院長投給民進黨立委蔡其昌,雖然可以自行解釋「非藍非綠、國會關鍵角色」,但這樣的投票,說穿了,就是上午先玩民進黨、下午再玩國民黨,對於立院議事運作,不見好處只是增加困擾,他並不認為,這種結果,符合六成民意期待國會嚴格監督執政黨的期望。陳學聖因此表示,除非民眾黨先兌現承諾,立院院長選舉第一輪投給黃珊珊,第二輪不進場投票,而副院長第一輪也投給江啟臣或民眾黨自己的候選人,否則,國民黨並沒有欠民眾黨什麼,未來在立院問政,就應該以回應民意為先、不該讓的都要要「寸土不讓」。陳學聖認為,如果民眾黨兌現承諾,院長選舉挺黃珊珊,助韓國瑜當選,國民黨也必須提防民眾黨在副院長選長挺蔡其昌當選,讓韓國瑜左右為難。(圖/黃耀徵攝)
民眾黨立院龍頭動向 陳學聖三點看清意圖
第11屆立法委員將於2月1日正式就職,同日舉行的立院正副院長選舉是一大看點。由於新國會三黨不過半態勢,而柯文哲帶領、佔有8席不分區立委的台灣民眾黨,投票動向左右立院龍頭選戰結果,外界高度關注。對此,資深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今在臉書撰文分析,柯文哲有意復刻甫落幕的總統大選,操弄選情,墊高民眾黨「關鍵少數」的意圖明顯,但本次立院龍頭戰,柯文哲算盤恐將失算,原因有三:第一,無民調操弄,立院正副龍頭為立委互選,無法以民調數字操弄人心,讓台灣民眾黨顯失著力點與話語權;第二,無風向帶領,因為多數社會大眾並不在意誰當立院龍頭;第三,無選民操弄,因為並非單純人民投票展現意志,而是立委在投票,立委各個身經百戰,並不會被柯文哲忽悠。陳學聖直言,台灣民眾黨近期不管是約訪、面試或羞辱準備選正副院長的人,其實都只是新聞效應,甚或為黨團的最終選擇鋪排合理結果。然而實際上,只是想找個理由投誰,或不投誰,決定根本與見面與否無關。陳學聖反問,民眾黨自詡關鍵少數,但決策仍落在少數關鍵人士身上,除了柯文哲、黃國昌、黃珊珊外,其他委員對決策有自由選擇權嗎?因此,所以當柯文哲把自己玩的愈大,立院正副院長選舉揭曉時,民眾黨被反噬的力道就愈大「因為柯文哲本來就沒有那個本事!」
韓的立院秘書長非李四川? 傳韓有腹案但盼有這些條件
新國會即將開議,國民黨確定推派「韓江配」角逐立院正副院長,傳出韓國瑜有意挖角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出任立院秘書長,因李也是先前韓國瑜擔任高雄市長任內的副市長,不過,李四川笑問「大家為何都想要我換工作?」逕予否認,台北市長蔣萬安被問及此事時,更語帶搞笑的說,所有市民都非常愛李四川,「我對川伯一定是萬安緊抱,緊緊抱住」。熟知立院生態的藍營高層人士指出,根據了解,雖然藍營正副院長競選搭檔「韓江配」已經確定,韓國瑜也正在思考立院秘書長人選,且已有腹案,不過,因距離立院正副院長選舉還有一段時間,韓雖已開始思考具備「適合條件」的人選,但不會那麼快掀牌,所謂韓已鎖定李四川擔任立院秘書長之說,應屬揣測,但也是對「川伯」的工作能力再一次的肯定。國民黨智庫教育組召集人、前資深立委陳學聖認為,李四川政務經驗豐富,要擔任秘書長絕對綽綽有餘,雖李未當過立委,但熟悉議事規則對李四川也絕對不是問題,只是如果韓真的邀李四川擔任秘書長,「那就太大材小用」。陳學聖說,因為立院秘書長只管立院庶務,不參與政務,甚至還得被「行政中立」的放大鏡檢視,因為秘書長的最重要工作就是襄助立院院長,服務全體立委,幾乎是「沒有聲音的人」,將已經具備競選縣市長資格的李四川放在立院秘書長位子上「太可惜」。畢竟立院近期卸任的藍委那麼多,其中許多人都擔任過黨團三長、也曾與綠營大小黨鞭交過手,人才濟濟。由於李四川很可能成為未來藍營縣市長選戰的「活棋」,他也認為讓李四川擔任秘書長太可惜,但一切都仍要尊重韓國瑜及李四川的決定。根據立院組織法規定,立院設秘書長、副秘書長各一人,職務列簡任第十四職等,均由院長遴選報告院會後,提請任命之。秘書長承院長之命,處理立院事務,並指揮監督所屬職員。副秘書長承院長之命,襄助秘書長處理本院事務。該高層人士表示,按照歷屆立院慣例及考試院規定,秘書長不需具備公務員資格,院長提名,經立院通過即可任命,副秘書長則需要具備公務員資格,因此多由立院內公務員內升,但不論是否需具有公務員資格,秘書長、副秘書長都起碼要熟悉立院議事規則,才能發揮「協助立院正副院長」的功能。藍營高層人士指出,包括劉松藩、王金平、游錫堃等歷任院長的秘書長人選,都尋覓曾經擔任過立委者出任,畢竟立院院長、副院長最重要工作就是主持議事及朝野協商,確保立院議事不停擺,而院會召開時,立院秘書長的位置就在院長(或副院長)身旁,隨時提供議事諮詢。該人士說,雖然立院內也有議事處人員能提供院長議事協助,但院長、副院長主持院會,不可能一遇到朝野立委提出質疑時,都要求先暫停議事進行,指定議事處人員趨前提供諮詢,導致院會或朝野協商議事過程「卡住」,院長若能直接問身旁的秘書長,請秘書長提供建議,是最直接可行方式,因此,秘書長「熟悉立院生態」也是必備條件。以韓國瑜為例,他曾任第二到第四屆立委,但本屆立委已經是第十一屆,不論是立院生態或政治環境,與早年立委都不能同日而語,因此該藍營高層人士認為,若能從這一兩屆立委人選中挑選秘書長人選,應該最能在韓國瑜當選院長後,協助「韓江配」。「游錫堃接任立院院長前,曾做過議員、縣長、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正副院長、民進黨黨主席,但就是沒有做過立委,因此他邀請前立委林志嘉擔任秘書長,原因就是身旁必須有熟悉議事規則者立即能提供諮詢,才不會被新科立委問倒」,該藍營高層人士認為,若以這個理由推估李四川是否會接任秘書長,李四川做過行政院秘書長、國民黨秘書長,但也沒有做過立委,出任韓國瑜「未來的」秘書長,可能性應該不大。
立院風雲1/韓總拼院長堅持團進團出 朱、傅再溝通成功拆引信
新立院2月1日開議,當天就要改選正副院長,國民黨雖成立院最大黨,但能否擦亮招牌,首戰至為關鍵。藍營知情人士透露,國民黨「韓江配」角逐立院正副院長已箭在弦上,黨主席朱立倫也說服原有意角逐正副院長的立委傅崐萁溝通,未來在「黨紀」、「亮票」雙保險下,有把握新科藍委不會被綠營策動「跑票」,但國民黨能否當選正副院長、極大化監督力道,仍取決於民眾黨投票意向。藍營資深立委警告,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期間,國會也曾「朝小野大」,當時綠營就是用行政資源,策動藍委以各種理由「跑票」,但因藍營「黨紀」不彰,即使面臨被開除黨籍,也未必能嚇阻,當年民進黨立委柯建銘就是綠營黨團重要幹部,如今已成綠委口中「永遠的總召」,合縱連橫功力已不在昔日院長王金平之下。反觀藍營,能與老柯「匹敵」者已不多,更遑論少數總統運用行政資源招降納叛力道恐更狠更猛。此外,民眾黨雖僅八席立委,但挺藍或綠動向不明,外傳出白營不無可能立院院長挺綠、副院長挺藍,以求「左右逢源」「非藍非綠」,未來綠、白在立院將有更多翻雲覆雨的空間,稍有不慎,國會最大黨就會中看不中用。藍委傅崐萁原本要爭取立院院長,並頻頻向民眾黨示好,但在黨內協調後,傅同意力挺「韓江配」,外傳他有意繼續爭取擔任黨團總召。(圖/翻攝自傅崐萁臉書)針對白營可能在院長、副院長分裂投票,藍營高層直言,立院院長對議事程序有決定權、副院長僅「襄助」院長,正副院長分屬執政、在野不同黨,將發生權責不明、相互捍格,只會替國會製造災難,民眾黨若那樣做「將淪縱放民進黨的小綠、嚴重背棄選前承諾」。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首輪投票,每位立委都是候選人、所有人同列在一張選票上,而非以搭檔形式參選,因此正、副院長得票可能不同。該人士說,黨中央已為韓江配「團進團出」背書,若韓2月1日仍因「白綠和」未當選院長,由於選舉時院長先投票,江啟臣一旦得知結果後勢必會拒選副院長,以兌現朱強調的「清清白白」,國民黨接下來雖僅能在立院扮演「忠誠反對黨」,但卻有助於切割忽藍忽綠的白營糾纏,對即將開打的縣市長選戰,反是「短空長多」。至於藍委傅崐萁一度表態參選,打亂「韓總」佈局,但最後仍挺身支持「韓江配」,外傳他的行動不無為爭取藍黨團總召熱身,近朱人士認為,傅、朱交情佳,輔選又出力,未來應對綠營「永遠總召」柯建銘也沒問題,但傅的評價在藍營內兩極化,愛憎者兼有之,柯若欲見縫插針,對未來藍黨團團結也仍有變數。立院正副院長將在2月1日改選,成員有八席的民眾黨團,會挺藍或挺綠,備受藍綠兩黨關切。(圖/黃耀徵攝)國民黨智庫教育組召集人、前藍委陳學聖說,藍委背負「民意」壓力,向來力主立院黨團「國會自主」,就怕淪單向接受中央黨部指揮,韓國瑜為力保江啟臣,拒絕黨內人士提議的正副院長的「假投票」,其實是過去被視為化解黨中央、黨團歧見的方法之一,但他擔任立委多年,印象中推正副院長也只有過一次假投票,就是1999年,時任總統李登輝主政下,因防止宋楚瑜坐大,透過大黨鞭饒穎奇發動黨團假投票、逼退對當時傳與宋交好的立院院長劉松藩,扶植立院副院長王金平轉正,那次假投票過程「相當慘烈」,王金平後雖取代劉松藩接任院長,饒後來也高昇副院長,但也更加深李、宋心結,衝擊全黨團結。陳學聖感嘆,1999年的假投票,國民黨仍完全執政,如今卻只剩立院最大黨角色,國民黨立委席次雖未過半、卻仍背負六成期盼監督政府的民意期望,比起院長一役輸贏,藍黨團更須藉這場戰役打出氣勢,一票都不能跑,更不能接受要脅,「不論選戰中誰私下欠過誰的情,這時都要放下」。
黃國昌搭電梯不打招呼? 律師酸:從政成不了大事
立法院下月1日將選正副院長,藍綠摩拳擦掌,民眾黨的動向也讓外界關注。近日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表示,他曾跟準立委黃國昌共事,「黃國昌自以為是,同一電梯也不打招呼。」對此,律師林智群說,「這種人,從政只是滿足自己而已,成不了什麼大事。」陳學聖說,時力同仁都很好相處,大家互相連署合作,但黃國昌除外,「同一電梯也不打招呼,都不把大家看在眼下,所以大家也懶的理他。最後,就是聲量很大,但一事無成。」林智群表示,「說實話,法律沒規定看到同事要打招呼,立法院也不是軍隊,講究學長學弟,但立法本來就是一個『合作運動』,不是單打獨鬥的,法律提案要15個委員簽名,你民眾黨才8個,不跟人家好來好去,怎麼提案?」林智群說,「就算是用黨團名義提案,沒有其他政黨委員的支持,提案會通過嗎?對啦你可以自視甚高,也沒有義務跟同事打招呼,可是現實情況就是,平常做人成功,至少不得罪人,碰到要別人幫忙簽名連署時,人家比較願意幫忙。」林智群指出,「既然要從政,不就是要把『自我』放在後面?整天自以為是,說我沒義務跟你打招呼,那人家也可以說沒義務幫你的提案連署啊!李登輝剛上位的時候,一堆國民黨大老也沒把他放在眼裡,可是人家身段柔軟,第一次競選連任時、讓萬年國會退場時,老國大代表不想理他,給他吃閉門羹,李登輝也是笑笑而已。」林智群強調,「只在意自己的聲量,把自己放得比別人高的位置,別人都很爛,自己最好,協商就是利益交換,不聽我的,就是打假球,這種人,從政只是滿足自己而已,成不了什麼大事。」
綠猛轟「信習論」 意外助侯「新中間路線」中南部發酵
前總統馬英九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指「在兩岸關係上應相信習近平」的「信習論」,彷彿讓綠營再度撿到「加農砲」、在選前得以再度祭出「用選票教訓馬英九」的老招,也讓時光彷彿倒流到2016年總統立委選舉,當時馬正處ˊ總統連任任期最後,因為政績被綠營嫌到爆、藍委候選人對馬避之唯恐不及,最後綠營也大勝。如今,綠營又重行將「馬維拉」視為選戰護身府,令人感嘆歷史驚人的重複性,也再度引發藍營基層支持者憂慮。陳學聖認為,「信習論」正好再次考驗台灣選民沈澱思考的智慧,大家要選賢與能,還是繼續盲從的選「馬維拉」,取決於選民抉定。(圖/翻攝自陳學聖臉書)一位藍營輔選要角表示,若看完馬英九專訪全文,就知道馬仍心繫兩岸和平,並不如綠白陣營聯手批評的「親中賣台」,馬也沒有脫離他總統任期內「不統、不獨、不武」的一貫主張,「信任習近平」其實是馬在有前提下的說法。不過,該輔選人士也直言,選前倒數,藍綠對峙激烈、白營虎視眈眈,任何風吹草動或選戰奧步,都會讓選舉結果瞬間逆轉。尤其執政黨目前握有媒體絕對優勢,多數選民選前卻只會看「新聞標題」而未必看全部內容,馬的說法必然會被對手斷章取義抹紅,這是打過選戰者都心知肚明的事,但馬卻仍堅持接受德國之聲專訪,雖然擇善固執、言所當言,但「確實有點大意」。該人士還說,選戰到了最後關頭,常常就是看「天意」,其實也就是各種選戰影響因素的彙總。而他個人認為,「信習論」對藍營而言,雖是危機,也是轉機,「天意站那邊」還難下最後定論。該人士分析,藍營基層雖憂心「被抹紅後的信習論」恐成為壓垮藍營選情的稻草,但外界未注意到的是,因為「信習論」發酵,外界反而都在等著看「侯康配」「國民黨」如何應對「老馬」,意外讓「侯康配」昨日的國際記者會受到超過原先預期的矚目,侯親自劃下兩岸爭議「防火牆」,對外媒強調「任內不觸碰兩岸統一議題」,不僅外國媒體、政府看到了,許多台灣選民也看到了。朱立倫也決定,暫不邀馬現身選前之夜,盼取得馬的諒解「避免又成為綠營攻擊標的」,最難得的是,馬受訪時仍表示會力挺侯友宜,著眼大局,不希望馬迷因此噪動。「侯康的兩岸新中間路線主張,著眼的是安內攘外」。該人士認為,侯公開說明,他未全盤認同馬英九主張的原因「因為時空環境已不同」,雖可能讓部份藍營「馬迷」不開心,但多數藍營選民應也能接受,畢竟現時美中角力激烈程度,難以與馬英九總統任內相提並論。該人士認為,侯的危機處理,也凸顯他力求走出自己的路,而不會像綠營抹黑「國民黨又要復辟」,不僅藍營內部群組內鮮見反對之聲,基層也回報中南部反應不錯,畢竟馬英九已是卸任元首,今年大選投票,大家要決定是否支持侯友宜帶領國家。因此,「信習論」雖被綠營當成選戰工具,但「馬維拉」已經被用了八年,選民是否仍認同其成為遮蓋綠營執政弊端真相的「擋箭牌」,開票後就會有答案。國民黨智庫教育組召集人前立委陳學聖指出,馬英九認為若討論兩岸關係應該要信任習近平的說法,乍聽之下,確實讓人嚇一跳,懷疑「馬怎這樣說」,但他看過專訪內容後,認為這句話並非馬英九原意,他相信馬的想法應類似侯友宜主張「兩岸應該逐漸累積善意,才能避免戰爭發生」,但在專訪當下,有時受訪者話說的會比思考快,才讓綠營有再度抹紅馬英九的機會。他還說,台灣選民已經歷經多次民進黨廉價販賣「芒果乾」,只用芒果乾,就可以遮蓋綠營一切施政成績,讓兩岸關係越來越緊張,成為地球上的火藥庫,如今,「信習論」正好再次考驗選民沈澱思考的智慧,最後是選賢與能還是繼續吐槽「其實不存在的馬維拉」,大家都等著看。
會讀書還能提早放假! 台北3大學聖誕節當天就開始放寒假
2024年快要到了,接近農曆春節時間,不少學生都期待趕快放寒假,但你知道台大系統的三所大學,台灣大學、臺灣師大、臺灣科大,預計將從聖誕節也就是行憲紀念日25日當天,就開始放寒假到2月16日,整個寒假長達54天,快跟暑假差不多。由台大、台師大、台科大組成的「台灣大學系統」,去年取得教育部同意,實施一學期16週的上課時間,因此今年將從聖誕節就開始放寒假,甚至去年也是26日就開始放假,並於2月16日結束寒假,時間長達54天。台師大教務長劉美慧表示,台大推動1學期16週是希望能與國際接軌,今年第一學期在9月第一週開學,並於12月25日開始放寒假,預計於明年2月16日結束寒假,時間與去年一樣54天。劉美慧表示,由於台灣春節時間不固定,因此假期時間必須遷就春假,若是想與國際接軌,春節日期不固定顯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進退之間1/馬搭橋朱獻策 柯侯齊卸甲促成藍白合
糾纏半年無解的「藍白合」終有共識,也符合民眾期待政黨輪替的殷望,藍白內部雖仍有雜音,主戰派更有幾分的不甘與惆悵,然而藍白的小雞群倒是樂觀其成。回顧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早在10天前「藍白合」瀕臨破局之際,數度高喊「媒體快做民調」,其實早就透露端倪,如今確定藍白合就是以檢視近期各界民調作為基礎,也難怪柯P在談判後坦言「遭突襲」,還透露馬在談判全程幾未置一詞。據透露,該項構想始於藍營智庫,由馬搭橋、朱獻策,柯、侯在談判過程口中皆為大局退一步,才能在搭檔氣氛渾沌下,造就藍白合。從藍白開始展開政黨協商,雙方在首度談判後,關係更加劍拔弩張,為免藍白二輪談判再節外生枝,藍白高層、馬辦,事前對方向三緘其口,保密到家。侯營幕僚在判談後坦言,「檢視近期民調」不在侯營前晚沙盤推演方案中。柯文哲競辦發言人陳智菡更在談判後神情肅穆、眼眶泛紅,還被爆談判中她當場發難,質疑「記點制規則」對柯不利,但柯未作聲,事後陳雖然否認她掉淚,但這些細節都透露,藍白合作藍圖早在主談四人心中,他人未必得窺堂奧。藍白合成局,並達成合作6點共識,國民黨立院黨團團副書記長李德維也呼籲雙方支持者,不論未來柯侯如何搭配,都要合作追求勝選,推動政黨輪替。(圖/國民黨團提供、翻攝自羅智強臉書)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寬裕證實,藍白雙方幕僚雖都跟著「主帥」進入談判會場,但寒暄開場後即全數退出會議室,讓主談四人無所顧忌,有共識後幕僚才再度進入。由於關鍵過程僅四位與談者在場,面對談判細節,雙方幕僚皆紛搖頭不解,談判過程既符合柯P「絕不再密室協商」主張,公開透明,也讓民進黨總統參選賴清德痛批暗室分贓的指控難發酵。台北市立委參選人羅智強直言,六點聲明許多民眾都說沒看懂,但直白講就是「藍白要合」,尤其聲明內容充滿智慧創意,既避掉藍抗拒「全民調決生死」,也相當程度防綠灌票,談判藍白支持者都擔心「還有時間可補民調」,但其實佔權重相對低,加分效果其實很有限。藍營知情人士也語帶肯定聲明第三點,民調誤差範圍內「算侯柯配得一點」,若在誤差範圍外、誰贏就算誰的,既呼應了柯P原應允「誤差範圍讓侯友宜」主張,得以展現大器,其實某種程度也低調顧及到藍主張加計政黨支持度的初衷,但與談四人都未主動點破,不僅展現「看盡千帆後」的氣度,「這頁已跳過」的安內用心也不言可喻。藍白合搭檔人選將確定,侯柯首要之務是說服支持者認同藍白組合,不要因為一時情緒就不投票。圖為柯文哲在南投開講,吸引不少年輕支持者到場聆聽。(圖/報系資料照)只是藍綠內終究有雜音。國民黨智庫教育組召集人、前立委陳學聖擔心若18日一翻兩瞪眼,侯柯只有一人能為正,擔憂雙方陣營是否都已準備好接強烈一擊?據本刊調查,18日掀牌後的可能另波反彈,談判過程其實也都已觸及,兩黨主帥都承諾努力化解。國民黨團副書記長李德維也說,柯、侯、朱、馬都在共識上簽字,此後不論誰正誰副,兩黨就只能攜手並進,共同承擔,柯、侯既已不計毀譽、著眼大局,展現推動民主改革決心,少數鐵桿粉絲雖未必買單,但中間選民在乎政治人物誠信,藍白合惟有「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藍白合陷入僵局 前藍營立委建議:藍營應累積善意不回嘴
2024總統大選藍白是否合作備受關注,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提出的「比民調」,國民黨參選人侯友宜回應,民調不是唯一方法,應是政黨先談妥並制定SOP,再完成整合。對此,國民黨前立委陳學聖建議,若要成大局,國民黨近期面對民眾黨時,應「累積善意、不回嘴」,透過立委們深化組織實力,到時藍白若要談會更容易。陳學聖昨(7日)在臉書發文表示,柯文哲與侯友宜的主張看似差得很遠。實際上,雙方已開始在「對話」。當看相關議題時,雙方的對話層級越來越高,從過去幕僚間交換意見,到現在由主帥親自回應,雙方合作意願也越來越明確。陳學聖指出,現在看似合作瀕臨破局,是因為兩者拋出的合作條件,都為了顧好基本盤。他研判,除非有一方,一開始就有合作破局的想法,否則藍白陣營會慢慢調整往中間靠攏,一旦水到渠成,合作就有機會了。陳學聖坦言,侯友宜的主張,可能被操作成「不敢比民調」,支持度會有短暫衝擊。若藍營要成大局,就該多累積善意,不回嘴。國民黨可藉立委們的造勢,深化組織動員,「如果真落實了,到時藍白要來談,就容易多了」。另外,侯友宜今在被問到「藍白合」時再度強調,政黨間理念要志同道合,他反對台獨,希望兩岸和平,且一定要政黨輪替,終結貪腐,藍白合作要以這個基礎往前走。侯友宜還提到,台灣有6成以上的人希望政黨輪替,也因此,藍營只會與白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