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教育
」落實性別平等仍需努力 聯合國報告:10年來全球性別歧視狀況未改善
台灣#MeToo運動延燒,世界其他地區也充斥性別不平等現象。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 (UNDP)12日發布最新《性別社會規範指數》報告,10年來全球性別歧視狀況並未改善,近9成人口仍有性別偏見,甚至25%的人認為,「男人打老婆情有可原」。《路透》指出,因文化偏見和壓力持續阻礙婦權,聯合國要在2030年實現性別平等的目標恐難以實現。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國際計畫」今年3月9日至21日針對德國18歲至35歲、各1000名男性與女性進行網路調查顯示,33%男性認為,和女性伴侶爭吵時偶爾「手滑」打人可被接受;34%受訪者承認,他們曾對女性施暴。《路透》報導指出,儘管婦權團體、MeToo等社運激增,但新冠疫情加劇帶有偏見的社會行為準則,許多婦女在疫情中失去了收入,阻礙性平的進展。為追蹤全球性別平權情況,聯合國《性別社會規範指數》針對2010至2014年,及2017至2022年2個時期展開調查,並引用關注全球價值觀與信仰變化的「世界價值觀調查」作為調查資料,將政治、經濟、教育和身體完整權等指標納入調查。數據顯示,全球有49%的人認為男性比女性更適合擔任政治領袖,43%認為男性更適合擔任企業高管,更驚人的是,25%認為男人毆打妻子是正當的行為。儘管教育被認對改善女性經濟地位貢獻很大,但調查顯示教育差距與收入未必有關聯,即使在成年女性教育程度高於男性的59個國家中,男女平均收入相差達39%。報告還稱,自1995年以來,擔任國家元首或政府領袖的女性比例,一直停留在10%;在勞動市場,婦女在管理職所占比例不到3分之1。對於全球婦權停滯不前,參與撰寫《性別社會規範指數》的UNDP研究顧問塔皮亞(Heriberto Tapia)說,性別偏見改善的程度「令人失望」。UNDP性別專家桑提雅哥(Aroa Santiago)則表示,「我們需改變性別偏見和社會規範,但最終目標是改變男女之間、人與人之間的權力關係。」
伊朗近千名女學生中毒 當局證實已發現可疑樣本
伊朗自2022年11月底開始發生一系列女學生不明原因中毒事件,截至4日,已有將近千名女學生出現頭痛、噁心、心悸、呼吸急促與肌肉麻痺等症狀,對此家長們聚在德黑蘭的教育部外怒吼,他們甚至把伊斯蘭革命衛隊比喻成ISIS。不少官員認為,這起中毒案的幕後黑手是反對女性教育的強硬派伊斯蘭組織,經內政部長法茲利證實有發現可疑樣本,「目前正在研究中,將盡快公開結果!」此前,聯合國人權辦公室曾呼籲透明調查,同時美、德等國也表達關切,但伊朗拒絕「外國干預」及「草率反應」,外交部發言人迦南在3日時表示:「當務之急是盡快解決問題,追究原因及犯罪者的責任。」
塔利班重新開放高中!公告中「只提男性」 變相禁止女性接受中等教育
民兵組織塔利班拿下阿富汗政權後,承諾會給予女性基本應有權利,並且不會限制其受教育。然而最新教育措施指出,塔利班即將開放高中,但公告中只針對男學生,這意味著女性被禁止接受阿富汗中等教育,與先前的說法大不相同。塔利班教育機關日前宣布,就讀阿富汗私立大學的女性,上課必須穿著長袍,臉必須用面紗蓋住大部分,且班級必須按照性別區隔或至少用窗簾隔開,並只能由女老師授課,除此之外,雖採男女分班,但女性必須比男性提前5分鐘結束課程,並且在等候室等待,直到男性全部離開學校,避免男女在外面混在一起。然而,根據《衛報》報導,塔利班教育機關近日宣布,將重新開放高中,所有男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到他們的教育機構就讀。但公告中卻省略了女性,這意味著,男性將重返校園,女性不會,女性被禁止接受中等教育,新的聲明與塔利班此前關於婦女教育的說法相矛盾。若真如此,阿富汗將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拒絕讓一半人口接受教育的國家。另外,如果高中不再招收女生,一旦當前這批學生畢業,允許接受大學教育的承諾將變得毫無意義。阿富汗目前非常接近經濟崩潰,這一最新發展可能會迫使國際社會做出強烈反應。
為女性教育創先河 清華首位女教授徐道寧辭世享耆壽98歲
身為國立清華大學第一位女教授,一生奉獻在數學教育的徐道寧,昨(9日)在校方的證實下,表示她已在上周辭世,享耆壽98歲;事實上,徐道寧身為清華首位教授,不僅致力於數學教育,在當時性別平權意識薄弱的年代,她也極力支持女學生去報考大學,也為台灣未來培育出不少優秀人才。徐道寧於1923年出生、1947年畢業於北平師範學院數學系,此後曾在宜蘭市省立蘭陽女中、台北師大附中任教,1957年10月啟程前往德國哥廷根大學攻讀博士,最終在1961年取得數學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後,她回來台灣前往清華大學任教,成為該校第一名女教授。清華大學昨天在臉書提到,徐老師是清華數學研究所的創始元老之一,在大學部成立後更開了許多課程,培育出許多優秀人才,而她在求學時即感受到社會對女性的教育期待明顯比男性低,於是在大學畢業後任教北一女,鼓勵女學生報考大學,提升北一女升學率、喚醒社會對女性教育的重視,替台灣培育出不少人才。徐道寧生前受訪曾提到,自己在求學時期見到無論男老師或是女老師,對於女性教育都是相當不重視,當時的風氣認為女性最終會嫁人,在家相夫教子,所以無須花太多時間在女性身上,這令她相當不解,正因如此,等到她當上教授後,也相當重視女子教育,她認為,只有嚴肅看待女學生的教育,才是對她們真正的公平。不過,清華大學昨天在臉書發文證實,徐道寧教授於上周二(8月3日)辭世,享耆壽98歲,而為了感謝她在教育界多年來的付出,校方最後也說:「在動盪的時代下,徐老師一展抱負,將畢生精力投入台灣數學教育,發揮重大影響力,清華人永遠感念徐老師。」
少子化升級「國安問題」!台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 16年後新生兒跌破10萬人
「生不如死」警鐘響起!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近日公布,台灣育齡婦女僅生1.07個子女,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而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也警示,國人近年婚育狀況不理想,若再不有效提高生育率,不僅加速進入「超高齡社會」,16年後、至2037年時新生兒恐「提早」跌破10萬人大關,屆時全台全年出生人數僅9.8萬人,相當於現在南投縣草屯鎮的總人口數。遲婚不育 求子路最大天敵國發會官員分析,台灣生育率低,與社會變遷、婚育價值觀改變有關,舉例來說,女性教育程度、就業機會提升,遲婚、遲育甚至不婚、不育的現象日益普及,延後了婦女生育第一胎的年齡,也縮短育齡婦女的生育時間;台灣試管嬰兒之父、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曾啟瑞表示,來做試管嬰兒的婦女平均年齡39、40歲,幾乎已經過了生育黃金期,「女性年齡」是求子之路最大天敵。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憂心,「少子化」恐怕是不可逆的趨勢,年輕人想法改變,寧可同居也不要結婚,政府即使絞盡腦汁,以政策工具鼓勵生育,預期效益也不大;加上超高齡社會來臨,若政府放太多資源在「育兒」上,成之約認為,將排擠長照、醫療等預算支出,社會又有一股反彈聲浪再起。政策鼓勵生育 效益恐不大值得留意的是,CIA認證台灣是全球生育率倒數第一的國家;成之約解讀,CIA是情治單位,顯示少子化問題,不只是經濟、社會的問題而已,與國家安全、國防軍事息息相關,尤其台灣是美國盟友之一,美國也同樣關切台灣少子化問題。強化育才攬才 解國安危機少子化已升級為「國安問題」;TFC台北婦產科診所暨生殖醫學中心副院長王瑞生,如果從民眾切身角度出發,低出生率將不利文化、經濟、社會等長遠發展,舉例來說,台灣的勞動人力下降,不僅不利於產業結構發展,老年人數變多、繳稅人數變少,年輕人的負擔就變重了,家庭的醫療支出也會提升。國發會表示,除提高育兒津貼、平價教保、減輕民眾育兒負擔外,也將強化育才攬才、提升勞動生產力,以降低勞動人口減少的衝擊。
年輕人不敢生!兒科醫揭真相「比高房價更嚴重」 過來人淚:女性真的慘
現代不少年輕人不敢結婚,也不敢生小孩,原因常被認為是低薪、高房價所致。兒科醫師楊為傑指出,台灣即將迎來人口負成長,這一代人恐怕必須工作到70歲才能退休,但「低生育率」問題並不完全是現實因素,而是社會對女性有太多不必要的「傳統」和「不公平」,這些問題可能比高房價來的更嚴重。楊為傑日前在臉書粉專「白袍旅人-兒科楊為傑醫師」表示,他非常認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鄭雁馨提出的3個觀點,其一「台灣生育率超低的關鍵是結婚率下降」,然而原因不完全是年輕人樂於當頂客族,而是找不到對象或是不想背負傳統婚姻帶來的壓力,因此對步入婚姻、生子產生抗拒。鄭雁馨提到,相較於歐美國家,東亞國家受到儒家思想影響,對家庭、婚姻價值異常注重,也時常出現「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等說法,再說不管是交往或結婚,要考量的條件和因素都相當繁瑣,進而使許多年輕人卻步,其中女性更是在傳統社會價值下,最容易被不平等對待的族群。她舉例,外界通常認為女性教育程度高、能力強,才會沒有結婚意願,但研究顯示這類女性「結婚意願高」,只是因為尚未找到適婚對象,漸漸被排除在婚姻市場,隨著年齡增長,最後只好放棄結婚念頭,而這些女性通常經濟能力較好,也能提供充足資源教養小孩,卻在擇偶時慘遭排擠,十分諷刺。楊為傑直言,他透過醫療環境觀察,發現很多女性都被傳統價值觀箝制,生活相當壓抑,實在很辛苦;他認為,造成低生育率的原因有很多,但現今社會給予女性太多不必要的「傳統」,這個因素可能比高房價問題來得嚴重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