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共照中心
」榮獲長照績優雙冠 侯友宜:讓新北成為長者幸福城市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7日表示,衛生福利部呂建德政務次長代表中央部會頒發長照績優獎項,其中新北市榮獲「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中心」達成進步獎第一名及「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2.0」失智確診及獲得服務個案數第一名,高度肯定新北市府於長照領域之努力。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承辦衛生福利部「113年度全國長照業務聯繫會議」於7月26日至27日在淡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隆重登場並落幕,期間由22縣市代表針對長照政策互相交流學習。新北市65歲以上人口從10年前的37萬到今年年中已近75萬人,平均每個月增加3,000人。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平均餘命79.84歲,然健康平均餘命73.3歲,有長達6-7年處於失能或失智狀態,為減輕家屬照顧壓力,並讓長輩能夠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中安老。新北市衛生局表示,新北市很早就開始推動社區式長照服務模式,服務樣態非常豐富多元,包括有台灣第一家失智日照(頤安)、與公有市場結合的整合型日照(重新市場)、與衛生所結合之日照(樹林、金山),與學校結合之日照(三重興穀、林口東湖及淡水崁頂)、進駐社會住宅之日照(新店央北、土城暖時光),還有設置於原鄉的日照(烏來RAHAW)、微型日照(淡水老同學)等。為配合中央「一國中學區一日照」之政策,新北採公私協力的方式布建日照,在公的部分,透過跨局處會議,積極盤點低利用率的公有場地、新建公有建物共構及爭取都更法回饋之公益空間及社會住宅之公益設施設置日照中心;私的部分,則是補助設施設備開辦費獎勵民間單位自提場地,在整體策略推動下新北市之日照布建成績斐然,112年積極於雙溪、石門等布建難度高的偏遠學區設立日照中心,「一國中學區一日照」達成率進步幅度為全國第一。新北市衛生局說明,截至113年6月底,新北市失智人口逾5.4萬人,為使失智症狀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新北市政府號召轄內基層診所、社區藥局、銀行、郵局、企業、公寓大廈及驗光師公會等單位,陸續成立將近3,000家失智友善守護站,於社區中發掘疑似個案並通報衛生所,協助追蹤及轉介就醫。此外,新北市政府與醫院及民間單位合作,成立13家失智共照中心與62家失智據點,藉由綠色通道協助失智症患者快速完成診斷,並提供追蹤關懷、長照資源連結及轉介、緩和失智課程及家屬支持團體等活動,統計自107年至112年底,累計服務近3.5萬個失智症家庭,協助完成診斷及提供服務人數全國第一。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是高齡者最多的縣市,因此長照服務的需求也是最多,為了兼顧長照服務的品質與效率,需要仰賴公部門與民間單位的共同合作。面對高齡化社會,新北市以「安居樂業」為重要的施政主軸,推動「新北醫動養」政策,以「智慧醫療顧健康、運動營養保活力、在地安養更安心」為理念,增加市民健康平均餘命為目標,推動諸多重要的政策,提升長者生活品質及尊嚴,期許中央及地方能持續共同合作,讓新北市成為一座長者幸福城市。
失智新對策3/家屬必做3件事「資源不漏失」 無病識感勿逼迫!情緒穩定更重要
當失智患者確診的那一刻,許多家屬腦中都是一片空白,緊接著便會問:「接下來怎麼辦?」專家建議一定要做3件事,包括所有家屬一起認識失智、尋求穩定諮詢管道、加入民間支持團體,才能在慌亂時及時獲得支援,且善用各種社福資源。另外,若患者出現疑似失智症狀、但無病識感,其實不必硬逼患者承認失病,情緒穩定更加重要,同時搭配藥物治療、運動、增加社交機會,就能延緩病況惡化。藝人林青霞過去曾透露婆婆生前罹患失智症,而丈夫邢李㷧知道自己母親節儉又怕生,因此便請傭人佯裝是母親的「朋友」,若病況需要住院時,這位「朋友」便會跟婆婆說這是送她的禮物,藉此安撫婆婆的情緒,讓婆婆在人生的最後幾年多了幾分安全感。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維持失智症患者的情緒穩定、自尊非常重要,除了能延緩退化速度,家庭支持力量也會更強。「例如患者出現失智症狀,卻沒有病識感,可與患者長期看診的慢性病醫師溝通,由他進一步建議患者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千萬不要用硬逼的方式。」陳筠靜說,就算患者不願去醫院也沒關係,最重要的是讓患者在接納的情緒下去接受生活中的安排,例如去日照中心或失智據點等。「第一次很關鍵,如果患者有被遺棄的感覺、或感到害怕,未來就很高機率不肯踏出去。」因此,照顧患者的技巧就相當重要,這些需要經驗累積,此時若有穩定的諮詢對象就能獲得幫助。「失智患者確診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所有家人一起認識失智,如果患者已有病識感,也可以一起參與討論,全家人一起準備未來的生活,最好不要只有一位主要照顧者了解病況,否則就容易出現失智患者誤指偷錢、餓肚子等事件。」陳筠靜說,「天邊孝子」的情節屢見不鮮,照顧者已經身心俱疲,若又得不到其他家人支持與理解,恐怕會提早崩潰。林青霞曾經透露老公邢李㷧照顧失智婆婆相當貼心,一切只為了讓母親更有安全感,情緒能夠平穩。(圖/報系資料照)第二,確診後到附近醫院的失智共照中心就醫與諮詢,失智症個管師會與家屬聯絡,開始引介相關的資源,包括長照2.0的照顧資源,共照中心安排的照護課程等。確診後半年,家屬可請醫生開診斷證明申請「身心障礙證明」,以利申請更多相關資源。「全台共有100多家醫院設有失智共照中心,可至衛福部長照專區https://1966.gov.tw/LTC/cp-6456-70024-207.html查詢附近據點。」陳筠靜說,目前的失智症患者可使用的服務資源包括日照中心、失智據點、居家服務、長照機構失智症專區等,都可諮詢共照中心獲取資訊。 第三,可加入民間相關組織,進而獲得支持與協助。「例如失智症協會設有家屬必修班,讓家屬能快速了解失智;此外也有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因為失智患者的問題千變萬化,透過諮詢可以獲得個人化的解答。」其他民間組織還有失智者照顧協會、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立心慈善基金會等。陳筠靜說,失智症協會還在台北市民生社區設有瑞智互助家庭,因為有些失智症患者不願到日照中心等據點,但踏出家門口,其實對患者相當重要,除了能學習新事物,也會增加社交能力,更能延緩退化。瑞智互助家庭就把環境布置得居家、但又設有各種課程,讓患者覺得彷彿在家一般有安全感,除了患者受益,家屬也能彼此分享、扶持,獲得更多支持力量。「舉例來說,如果你為失智家人不洗澡而苦惱,和其他家屬分享後會發現『喔,原來大家都一樣!』,同時也獲得更多解決不洗澡的答案。」陳筠靜說,失智是漸進又漫長的退化過程,照顧者要學習與失智者的相處之道,更為重要。
66歲失智翁天冷倒路邊 靠指紋捺印找到回家路
66歲的劉伯伯夜晚在外遊盪,由於天氣寒冷,加上他衣著單薄,導致血壓太低而在路邊昏倒,幸好遇熱心路人打119送醫救治,雖然性命無礙,但急診人員發現劉先生無法清楚交待身份與家中地址,懷疑他有失智的症狀,因此報警處理。幸好在經過警察局進行指紋比對後,找到了劉先生的身份,原來之前劉伯伯的兒子透過醫院失智中心的宣導,有在警局留過指紋資料,最後順利聯絡上焦急的兒子,幫劉伯伯找到了回家的路。劉伯伯的兒子表示,父親有中度失智,由於之前就有發生過父親迷路回不了家的狀況,在醫護人員的建議下,平時都會讓父親配帶電子手環,但那天因為剛幫父親洗完澡,暫時取下手環還未配帶上,父親卻趁此時推開家門外出,才會找不到父親,幸好之前除了準備手環外,也在失智中心人員的建議下,一併申請指紋捺印建檔服務,才能讓劉伯伯順利返家。臺中第一分局偵察隊洪巧螢警務員認為,指紋捺印可以說是「最後一道防線」。她表示雖然現在有不少防走失的輔具,例如電子手環、愛心手鍊,或於衣服上縫製愛心布標,甚至直接在衣服上寫上姓名與連絡電話。但手環有時會遺失,布標有時也會因磨損而難以識別,甚至有些失智長者,可能穿著睡衣,半夜趁家人不注意就跑出家門,讓這些輔具一時之間派不上用場。此時,指紋捺印就是「最後一道防線」,若長者有申請過指紋捺印,在警局留過指紋檔案,就可以透過全省連線,找到身份與聯絡方式。臺中醫院家醫科主任廖妙淯醫師及神經內科主任蔡宗璋都認為,當長者開始產生失智症狀時,走失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他們辨識人、事、物,都有很大的困難,也很容易因為走失而發生意外,所以如何趕快找回走失的長輩,就非常重要。有鑑於此,臺中醫院失智共照中心在副院長林紹雯的帶領下,舉行指紋捺印的建檔活動,希望推廣指紋捺印的知識,減低長者走失的機率。除此之外,精神科蔡宏明主任與中醫科邱慧芳醫師,則提醒失智的家屬,平時除了提供給長者醫療資源的照護之外,更需要了解各種長照的資訊與資源,才能讓照顧更全面。而若有需要專業的諮詢,也都歡迎與臺中醫院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來聯繫。
萬芳醫院擴大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服務 照護老寶貝在地安老!
萬芳醫院今(13)日舉辦「失智共同照護中心擴大服務啟動典禮」,臺北市衛生局副局長李碧慧、文山區區長鄭裕峯、作家張曼娟女士皆蒞臨參與。萬芳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結合醫療與社會資源,提供完整的跨團隊醫療服務照護失智病人。服務內容包含患者的疾病診療、認知與情緒評估;在照顧者方面,提供照顧技巧與情緒支持窗口,並給予後續追蹤關懷與資源轉介。根據 2022 年衛福部統計,推估目前臺灣失智人口已達 32 萬人。失智症病程發展因人而異,從輕度到重度失智可能歷時十年以上,多數家庭長期照顧失智家人,經常面臨人力、經濟、照護等困境,對於患者和家屬都可能產生莫大的壓力與挫折感。臺北市政府近年積極輔導各大醫院整合失智症照護服務,在萬芳醫院陳作孝院長的領導下,從民國 109 年開始設置中心的雛型,並進行空間整合與跨 科協調,逐步建立萬芳失智共照團隊。110 年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失智共照中心成果發表(圖/萬芳醫院提供)萬芳失智共照中心陳泓儒主任表示,照顧者可能因對失智症的認識有限,或照護與溝通技巧不足,導致身心負荷過重;甚有部分家屬因照顧需求而提早結束職涯,卻面臨後續長期的照顧與經濟之雙重壓力。此時若有失智共照中心的團隊介入,以個人化、家庭化的個案管理服務,適時的由護理師提供家屬照顧方法,由臨床心理師協助家屬了解患者行為背後的原因,衛教相關的溝通技巧與壓力紓解方式,以及透過個案管理師講解適合患者的社會資源,轉介長照 2.0 與連結社 區失智據點課程,定期電訪關心照顧者。以上皆有助於減輕照顧壓力,增進家庭 生活品質,並達到延緩病情惡化與在地老化的效果。 陳泓儒主任也提及,失智症並非單影響病人或其家庭層面,很多時候更衍生走失、財務問題和法律爭議等社會隱憂,因此設置失智共照中心除了提供病人與照顧者所需的資源外,更要落實與推廣護老愛老的觀念,讓失智者能被理解與尊重,共同愛護老寶貝營造失智友善氛圍。
疫情封鎖竟釀長照悲歌 7成疲累3成嘆「撐不下去」!
新竹縣日前發生31歲男子不堪長期照顧失智症奶奶而弒親的悲劇。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台灣失智症協會(TADA)、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老盟)、身心障礙聯盟(身障盟)提醒,照顧失智症、精神障礙者等認知障礙家人是最困難的一類,最近防疫封鎖政策導致外出受限、環境變動,甚至長照服務中斷,導致照顧壓力驟升,政府應優先疫苗接種、服務加速解封、緊急喘息服務,避免憾事發生。而精神障礙者、失智症者擔任家庭照顧者,「病人照顧病人」存在雙重風險,應有加強支持或替手計畫。根據英國調查發現在Covid-19疫情蔓延後,四分之三(74%)的家庭照顧者「因照顧而精疲力竭」,71%感到焦慮,逾三分之一 (35%) 的受訪者表示「再也撐不下去」,英、澳、加、美等國因此將特殊疾病、長照家庭的被照顧者與照顧者,列為疫苗優先施打對象。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失智症協會(TADA)、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老盟)、身心障礙聯盟(身障盟)共同呼籲,防疫政策應考量長照家庭的特殊性與風險,為家庭照顧者「減壓」,提出4大建議,首先是疫情指揮中心應提供失智症者、精神障礙患者、沒有照顧替手、老老照顧等「高負荷長照家庭」之被照顧者、家庭照顧者或外籍看護工,優先接種Covid-19疫苗。其次,疫情指揮中心應提供工作人員優先接種Covid-19疫苗,加速解封日照顧中心與失智據點等。第三,各縣市政府應加強鄰里對「高負荷家庭照顧者」的關懷,優先提供長照緊急喘息服務。第四,政府針對失智症、思覺失調症等「照顧者本身就是病人」的長照家庭,應予列管,加速長照服務的介入、換手與整合服務。家總分析,家庭照顧悲劇的發生受兩因素影響,家庭照顧者的「照顧壓力」與面對變動的「照顧韌力」,長照服務很重要,但一段平均十年的照顧歷程充滿了變動性,各種服務介入都不可能隨伺在側,如何提升「照顧韌力」,還包括許多非長照服務需求,且目前長照2.0服務僅涵蓋一半長照人口,近半數潛水在社區中,因此長照司、社家署、心口司、保護司、內政部民政系統、勞動部外籍看護工管理單位,必須跨單位共同工作。家總整理照顧悲劇高負荷指標,包括「沒有照顧替手」、「老老照顧」、「照顧失智症者或精神障礙者」、「照顧者本身就是病人」、「男性照顧者」等,尤其碰到「照顧環境變動」、「申請政府服務受挫或中斷」風險程度大增,目前因防疫封鎖政策,導致失智症長輩生活習慣改變或行動受限,可能增加躁動、衝突,提高家庭照顧者的壓力。家總提醒周遭親友鄰里加強關懷,也呼籲家庭照顧者加強對自己身心健康的照顧、提高風險意識,必要時求助,可撥打長照專線1966、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台語:有你真好真好)、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各縣市政府亦有114處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95處失智共照中心、494處失智據點就近關懷,目前並因應疫情有多項線上服務計畫,例如「五賴(LINE)有保庇」五人成群線上守望相助,請撥打0800-507272報名。請大家提高警覺,加強關懷疫情下的家庭照顧者,避免憾事發生。
夢到死去的堂兄帶出門走走... 老翁竟是「路易體失智症」
現代人不少有睡眠困擾,但如果邊睡覺邊「夢境實演」可就要當心。高雄7旬老翁半夜睡覺,不自覺咒罵枕邊人,甚至轉身毆打,更曾隨著夢境,跟著「死去的」堂兄走出屋外,隔天才被找回。老翁經確診為「路易體失智症」,起初只是睡眠障礙,但嚴重者恐神經退化,甚至死亡。高醫神經部主任徐崇堯指出,人在做夢叫快速動眼期,如果在這時期把夢表演出來,則為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症,很容易被忽略,因為腦幹控制快速動眼期的中心而退化,進而演變成失智、巴金森氏症及視幻覺「路易體失智症」。徐崇堯提到,這名72歲李姓老翁平常反應遲鈍、動作緩慢、時常跌倒,到了晚上睡覺咒罵不停,還會打老婆,經診斷確診「路易體失智症」。這種疾病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會把夢演出來,完全沒有精神病,「白天是彬彬君子,晚上變狼人」,提醒不要等到睡眠障礙,才去注意睡眠問題。他指出,有三種睡眠障礙,容易引發失智症,但不少人會放任,平均5到10年才會確診失智,像是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症,發生在中老年族群「夢境實演」;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容易打鼾睡不飽、打瞌睡;周期性肢體抽動症,常合併不寧腿症候群。高醫失智共照中心透過人工智慧揭開睡眠RNA(快速動眼期睡眠、非快速動眼睡眠期及呼吸中止)。該中心提供諮詢服務及確立診斷一條龍,「快速通關」縮短就診時間,並量身定做適當失智復健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