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族
」 花蓮 原住民 太魯閣族2024 Join To Hualien!「第五屆台灣地方創生年會」花蓮登場 徐榛蔚歡迎優質團隊為花蓮注入新力量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攜手花蓮縣政府舉辦為期兩日的2024台灣地方創生年會,於昨(10)日從花蓮火車站出發前往花蓮各主題見學點,為年會第一天主題見學拉開序幕,今(11)日展開「2024地方創生年會開幕式暨主論壇」,邀請日本福島團隊來台分享面對地方復興的經驗以及下午場針對創生團隊遇到的不同面向的阻礙進行討論,花蓮縣長徐榛蔚今日特別出席會議,仔細聆聽經驗分享與廣納各界成果,持續整合花蓮縣資源,積極打造花蓮地方創生,成為全國的示範縣市。(圖/花蓮縣政府提供。)縣長徐榛蔚表示,地方創生從105年在陳美伶擔任主委時期開始推動,並由107年開始啟動,地方創生結合了相當多的地方文化以及長年生活的智慧,如何捲動這一塊土地,將原本的面貌展現出來,然後讓每一個聚落產生獨特性,並成為經濟生態系的脈動,這也是地方創生團隊在為台灣寫下歷史的每一篇故事,在台灣的歷史文化背景下,讓地方生命力更加豐盛。(圖/花蓮縣政府提供。)徐縣長接續提到,花蓮是一座韌性的城市,花蓮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每一次的颱風都難以避免地正面交鋒,然而花蓮又是在頻繁活動的地震帶上,今年的0403地震帶給花蓮許多挑戰,這也激發出花蓮自救、自助、互助的力量,在災害發生當下整合資源恢復秩序,到現在持續進行振興計畫恢復花蓮經濟生活,最後感謝今年度地方創生年會能夠再來花蓮舉辦,讓大家看見花蓮的美好,也能看到各團隊用心的成果,為花蓮、為台灣帶來新的力量。(圖/花蓮縣政府提供。)今日活動透過論壇交流讓日本與全台各地的創生團隊共300人齊聚花蓮,邀請日本福島團隊來台分享面對地方復興的經驗,將與台灣團隊及專家學者展開跨國對話,號召各界一起挺花蓮「逆境.創生」。國發會副主委彭立沛、花蓮縣長徐榛蔚出席年會開幕式,揭開台日交流序幕,另年會焦點論壇由日本元気になろう福島本田紀生理事長及國立東華大學日宏煜副教授、海洋大學莊育鯉教授,從「逆境」經驗來看日本創生實踐的案例,並且也邀請國發會副主委彭立沛、花蓮縣長徐榛蔚共同與三位講者對談在逆境中如何創生。(圖/花蓮縣政府提供。)下午分場論壇則邀請花蓮及各地的創生夥伴聊聊「逆境後的花蓮學」到「創生障礙賽」以及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帶來「美伶姐給地方團隊的叮嚀」閉幕演講,系統性盤點創生團隊遇到的不同面向的阻礙進行討論,期待大家在面對創生的挑戰上不孤單,彼此支持並找到解方。這次從花蓮出發,一起思考地方創生的現在與未來。(圖/花蓮縣政府提供。)台灣地域振興聯盟表示,感謝有這個緣份今年與花蓮攜手籌備年會,也感謝花蓮縣政府的全力支持,雖然花蓮受到衝擊,仍希望能帶著接力賽的精神一棒一棒傳遞下去,透過年會以及促成與企業、公部門的合作「+N」,支持花蓮,也期待花蓮長出新的樣貌。另外難得的是透過今年年會前一系列的活動串起花蓮夥伴,透過凝聚討論,找出沒有太魯閣後的出路,今年見學也讓花蓮的委員共同策劃,打破以往地域性的規劃,用主題來看花蓮,期待透過領路人的視角認識「新」的花蓮。花蓮縣政府表示,為讓參與的民眾更深入瞭解花蓮創生的面貌,本屆年會與主辦方台灣地域振興聯盟合作,整合縣府各局處輔導的資源支持,並且也於花蓮縣運動休閒運動園區(吉安菸廠)打造別具特色的創生晚宴,由在地團隊供應花蓮特色餐食及當季農漁特產,並以逆境主題策展,融入年會主題及年會前導活動的精彩花絮,邀請到山月村太魯閣族人來擔任表演嘉賓。此外也有慈濟用於賑災的行動廚房(熟食車)展示及現場料理災防即時料理,別具特色的感受花蓮0403後的新突破及「韌」性。(圖/花蓮縣政府提供。)今日與會貴賓包括國家發展會副主委彭立沛、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蔡君蘋組長、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康廷嶽、地域振興大賞評審團主席曾旭正、副主席李佩書、評審黃宣衛、地域振興聯盟年會籌備委員會主委林峻丞、副主委林依瑩、委員馬中原、政策倡議委員會主委謝昇佑、委員何立德、支持系統委員會主委范成浩、委員邱明憲、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協理曾俊超、安侯永續發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李若寧、黑松股份有限公司副課長朱安然、非營利法人振興福島理事長本田紀生、立法委員傅崐萁服務處主任邱惠敏、花蓮縣議員林則葹等人到場。花蓮縣政府 廣告
中華隊28位球員「13人是原住民」! 她喊:美得炸裂
2024世界棒球12強賽中華隊表現亮眼,以4比0完封27連勝的日本隊,奪下冠軍。伍麗華介紹13名原住民選手,其中以阿美族人最多。伍麗華在臉書發文激動表示,睽違21年,「美」得炸裂。她介紹13名原住民選手,林凱威、李凱威、林立、陳晨威、潘傑楷、林昱珉、曾頌恩、黃恩賜是阿美族,張奕的父親是太魯閣族、母親是阿美族;另外,吳俊偉、吉力吉撈•鞏冠、邱智呈為排灣族,岳東華為泰雅族。伍麗華也介紹家鄉瑪家鄉茂林區目前打中華職棒的選手,包括味全龍吉力吉撈•鞏冠(佳義村)、中信兄弟吳俊偉(涼山村)、富邦悍將池恩齊(涼山村)、中信兄弟馮皓(三和村)、統一獅柯育民(多納里)。貼文一出,不少人紛紛留言「希望國家隊的衣服可增加原住民元素,我很喜歡原住民的圖騰」、「台灣英雄們太棒了」、「身為原住民我驕傲」、「難怪這次這麼強」、「感謝選手們的努力」、「謝謝台灣隊每一位選手」、「以前幾乎都是阿美族的天下,現在愈來愈多南台灣族群的選手了」。對於此次佳績,體育署表示,選手為國家拚戰,政府將續為選手提供最完善的行政後勤支援,打造最好的競爭條件,努力做選手最堅強的後盾,讓選手能發揮最大的競爭實力,為台灣爭取最大榮耀,也感謝全國同胞為中華隊加油打氣,一起創造史上最佳紀錄。
長澤雅美變身神秘豪門妻登雄影 馬志翔當獵人上山學打獵
2024高雄電影節今(2日)公布本屆開幕片為《命中註定那頭鵝》,由破億台片《孤味》團隊製作,集結俊男美女CP林奕嵐、詹懷雲透過「企鵝」結良緣。閉幕片則是當代原民家庭故事《獵人兄弟》,由金馬獎得主徐詣帆、馬志翔及林慶台聯合出演,繼《賽德克.巴萊》後再度同框。日本名導三谷幸喜《消失的豪門妻》也將於雄影「特別放映」單元舉辦亞洲首映,女主角長澤雅美有突破性演出。《命中註定那頭鵝》延伸自同名短片,由破億票房《孤味》團隊製作,新銳導演楊宥瑜自編自導,集結金鐘新人獎得主林奕嵐、魅力男星詹懷雲主演,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納豆(林郁智)、台北電影獎影后陽靚、實力派演員段鈞豪、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方志友以及青春男神劉韋辰,還有「校唱女王」陳華首度躍上大銀幕,共同詮釋奇幻幽默又可愛的求愛之旅。女主角林奕嵐表示,她喜歡詹懷雲演出的那種瀟灑,「他不是那種會土味情話的人,而是很man也很有禮貌的迷人男子。」詹懷雲也祝影迷朋友,「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命中註定的那頭鵝!」這部電影在高雄和屏東取景拍攝,讓觀眾看見100%的青春港都愛情故事。《命中註定那頭鵝》林奕嵐、詹懷雲透過「企鵝」結良緣。(圖/雄影提供)今年雄影閉幕片《獵人兄弟》由《賽德克.巴萊》主要陣容重聚之作,該片由金馬獎得主徐詣帆、馬志翔及林慶台聯合演出,導演蘇弘恩擁有一半太魯閣族、一半閩南漢族血統,曾以短片《土地》獲得雄影「國際短片競賽」優選獎,《獵人兄弟》是他首部劇情長片,由手足之情出發,延伸探討狩獵文化面對林場消逝、部落轉變議題。飾演獵人男主角的馬志翔坦言,他幾乎沒有上山打獵的經驗,但在開拍前劇組安排「獵人」本尊親自授課,一切都讓他覺得新鮮。三谷幸喜暌違5年再戰大銀幕推出新片《消失的豪門妻》,該片集結西島秀俊、松坂桃李、遠藤憲一等男演員共同演出,長澤雅美則以百變演技詮釋神祕豪門妻,角色層次更勝《信用詐欺師JP》。2024高雄電影節於10月12日至10月27日,在高雄市電影館、內惟藝術中心、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VR體感劇院、駁二P3倉庫、駁二自行車倉庫登場。馬志翔拍《獵人兄弟》前幾乎沒有上山打獵的經驗。(圖/雄影提供)
震災風災夾擊!全台最苦命鄉長王玫瑰 日拚17小時護鄉民
位於花蓮縣北部的秀林鄉,境內有世界知名的景點太魯閣國家公園,往年每個月都有超過四十萬人次的觀光人口前往,但歷經幾次地震及暴雨摧毀,目前前往花蓮旅遊的人口減少超過九成,大大影響花蓮當地的經濟收入。秀林鄉長王玫瑰表示:秀林鄉有很多知名景點,受損的部分也積極在重建當中,希望大家還是可以來花蓮玩!從基層一路做起的王玫瑰,最早在文化觀光課服務,身為太魯閣族人的她,多年來一直致力保存及推廣原民文化產業,「從文化、語言、生活、服飾、傳統器具、甚至是記憶,」二十年來她一直在輔導部落跟各產業的連結,除了傳承文化,她也盡力在幫助農民增加收入。為了保存當地文化,王玫瑰設立文化推動委員會,底下設置六大組織,「先做保存,然後聘請當地老師來輔導開班授課。」文化的傳承年輕人是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推動青年返鄉創業、一方面推動部落創業創生,她也籌組了秀林鄉青年發展委員會,透過各領域青年的聲音,來協助鄉公所研擬青年政策與發展工作。鄉長王玫瑰日拼17小時照護部落的安全。(圖/秀林鄉公所提供)日前花蓮降下豪雨發生土石流,台鐵崇德至和仁段封閉,採單線雙向通車,秀林鄉九個村也有多處坍方,造成道路中斷搶通中,王玫瑰苦笑指著損毀的道路說:昨天到凌晨三點都不敢睡,趕快調派車來清除大量的土石,讓居民的車輛可以通行。「現在只要一下大雨我就好擔心!」秀林鄉民活在天災的陰影下,每當地震、颱風、或是雨量超過一定標準,王玫瑰就會啟動收容應變機制,動員人力安排鄉民到指定的避難所,她也積極向中央爭取避難所的興建,永遠將鄉民的生命安全擺在第一位。王玫瑰與農民了解種植農作採收的損失。(圖/秀林鄉公所提供)「教育鄉民很重要!」要求鄉民離開家園到避難所,需要花費一些心思去說服,就跟要農民將農產品寄放在經銷點販售一樣困難,但是產量不大的產品合作機會本來就不多,如果沒有推廣,農民的收入不佳,經濟就一直無法好轉,只有當產品在經銷點賣出好成績,農民才會理解行銷的重要性。「農民很弱勢,在原民部落更加辛苦,」透過集結各部落的串聯,提供農民銷售的平台。花蓮經常有颱風及地震的摧殘,其中又以秀林鄉靠山區最為嚴重,外界稱她是最苦命的鄉長,不僅要重建家園也要關懷鄉民受創的心,工時經常超過十七個小時,王玫瑰有著原住民天生的樂觀,也具備太魯閣族的藝術天份,這些年她一直在自己的家鄉服務貢獻,每每遇到鄉民給予的加油打氣,她知道堅持守護這片土地是正確的決定,在這條努力的道路上王玫瑰永遠不會放棄!
秀林國中學生登奇萊北峰遭落石意外釀3傷 黑鷹直升機緊急出動救援
花蓮秀林國中為慶祝太魯閣族正名20週年,30名師生15日組隊攀登奇萊北峰,未料下山途中卻遭遇落石意外,造成3名女學生遭受重傷,花蓮縣消防局緊急求助空勤總隊,展開驚險的救援行動。據了解,17名秀林國中學生和13名師長,組隊參加奇萊山尋根活動,共同計劃3天2夜的探險之旅,15日成功登頂奇萊北峰,但在下山途中約100公尺處突然遭遇落石,造成3名女學生重傷。其中1人因腳骨折無法行動,另外2人分別受到頭部和手部的嚴重傷害,15日晚間3名受傷學生與6名師長,在奇萊稜線山屋等待救援,而其餘學生則暫時避難於成功山屋。花蓮縣消防局立即派遣救援隊伍前往,但受到山區大霧的阻礙,直到16日凌晨才與其他學生接觸,空勤總隊則在上午6點30分起飛,並於7點20分將3名傷者成功吊掛上機,安全送到德興運動場後,分別送往慈濟和門諾醫院接受治療。秀林鄉的太魯閣族源自於400年前從南投的原鄉德鹿谷河谷,經歷了穿越合歡山、奇萊山稜線的歷程,最終抵達花蓮地區,2004年太魯閣族被正式公告為台灣第12族原住民族,今年正值其滿20週年,為了紀念這個重要的里程碑,秀林鄉公所舉辦了一系列正名20週年紀念活動。在這次紀念活動中,秀林國中全體44名學生於13日前往南投縣的德路固國小進行交流,其中,17名學生參與了奇萊北峰的登山行程,體驗太魯閣族曾經走過的路徑。其他學生則返回學校,參與更多的紀念活動。
花蓮秀林國中攀奇萊山遇落石4傷 女學生「手骨折、頭受傷」待直升機救援
花蓮縣秀林國中師生13日組成登山隊伍攀奇萊山尋根,15日下山途中卻遭遇落石,4名女學生因此受傷,更有2人手部骨折、頭部受傷,目前已由領隊背到鄰近山屋休息,現無生命危險,16日將視天候狀況等待直升機前往救援,所幸學生皆無生命危險,校方則將保持聯絡,確認孩子們的身體狀況。據了解,該支登山隊伍由老師和13名專業教練,帶領17名太魯閣族學生組成,配合太魯閣正名20周年發起登山活動,更採用全校徵選方式,參與的學生都曾參加過體能訓練,由師長們帶著孩子走先祖們走過的路。而該支隊伍13日出發,15日攻頂奇萊北峰,預計16日回程,卻於下山途中遇到落石,導致4名女學生受傷,其中2人輕傷,另2人則分別有手部骨折、頭部受傷情況,目前都沒有生命險,已由領隊等人背負前往鄰近山屋休息。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花蓮縣消防局、保安警察第七總隊員獲報後,立即組成5人救援小組帶著必要物資上山,因路途遙遠,預計至少還有2個小時可抵達成功山屋。另已請求空勤直升機支援,但因山區天候不佳,預計16日一早將視天候狀況出動,所幸學生們目前皆無生命危險,而校方也將與隊伍保持聯絡,確保孩子狀況。
男把獵槍夾腿間騎車 意外走火轟頭亡
花蓮秀林鄉29歲余姓男子和弟弟、友人共3人上山打獵,回途時以槍托朝下、槍管朝上方式把獵槍放在機車腳踏板上,卻疑因產業道路路面顛簸導致槍枝走火,不偏不倚擊中騎車的余男,「喜得釘」子彈從下巴射入卡在腦部,余男送醫急救仍因傷重不治。警方調查,家住秀林鄉三棧村的余男為太魯閣族原住民,上月27日晚間與陳姓友人及弟弟3人一同上山打獵,獵得一隻山羌後,余男騎機車載弟弟,陳姓友人則騎微型電動車,一同從富山石礦路下山返家。余男以槍托朝下、槍管朝上,並用雙腿夾緊方式,將獵槍立放在機車踏板上,因該路段為路況不佳的產業道路,加上該把獵槍又是沒有保險裝置的改造喜得釘獵槍,獵槍疑因路面顛簸意外走火,喜得釘子彈瞬間從余男下巴射入後,卡在腦部。花蓮縣消防局當晚10時許獲報山區有人槍傷,火速趕往救援,救護人員檢視發現,喜得釘子彈射入余男下巴後雖未貫穿,但他已無呼吸心跳,緊急送醫經過整晚搶救,隔天余男仍傷重不治。檢警相驗後,以意外結案。警方表示,到場時只發現獵到的山羌卻不見獵槍,經員警詢問後,余弟及友人才坦承,他們帶上山的3把獵槍並未申請登記,事發後一時害怕將獵槍藏在道路旁的草叢,警員隨後在邊坡下找到3把獵槍。新城警分局調查,該把獵槍並未申請許可,呼籲原住民持有獵槍,務必依《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20條規定,向各縣市警察局申請許可,如持有未登記的自製獵槍,將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鍰,從事打獵行為也請注意安全,避免發生傷亡。
高爾宣不要看! 女友芮德左擁右抱男模小鮮肉
35歲芮德與小9歲高爾宣同為嘻哈團體「CHING G SQUAD」的成員,相識多年後成為戀人,並在去年認愛。而由芮德主持的Podcast 節目《Alian!大小事》,新一季則加入了兩位鮮肉生力軍,一位是來自於泰雅族,在健身界有「小彭于晏」的稱號的Tali羅承軒;而另一位則是來自於卑南族的擁有185公分高挑身材的少吾麻.麥尚。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經營的 Alian 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去年推出的 Podcast 節目《Alian!大小事》,屢屢登上台灣 Podcast 平台收聽排行榜,甚至打入星馬地區前百大排名,收聽成績亮眼,今年繼續推出第二季,由新世代潮流女神芮德繼續擔任節目主持人。《Alian!大小事》第二季首集節目邀來「薄荷水晶」成員陳言菱、林萩璇,讓錄音現場人數編制為10人,讓芮德搞笑表示:「來賓發好發滿,根本就是在錄《康熙來了》嘛。」陳言菱本身是太魯閣族,家人在花蓮縣秀林鄉經營露營區,就有供應多樣部落美食,其中以部落食材「馬告」醃製的甕仔雞,更是必吃經典,讓來自阿美族的團員林萩璇羨慕地說:「希望妳可以招待我們全部團員都去。」不過「薄荷水晶」總共有 9 位成員,讓陳言菱無奈地笑說:「好啦好啦,可以幫妳們打折。」語畢就讓主持人與小編們在一旁起鬨:「團體嫌隙出現了喔!」林萩璇則推薦阿美族傳統美食「都倫(Tulum)」,她說:「我們家是使用糯米直接下去搗,不像客家麻糬那樣口感鬆軟,都倫吃起來比較有嚼勁。」林萩璇也在節目中教大家如何製作阿美族傳統美食醃生豬肉(silaw)。她說過程中完全不能碰到水,用小米、鹽巴醃製一個月後就會發酵熟成,即可食用,讓主持人芮德回憶起自家長輩也會醃梅子、醃泡菜,「可以放很久,但是長大了怎麼吃都還是同一罐」。
銅門村再生2/遊客蹂躪又遭風雨肆虐 生態廊道開放無期
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33年前在歐菲莉颱風時遭遇土石流災害,該村第12及13鄰的房舍被掩沒,相關單位在該起不幸事故後設立了土石流警示機制,在可能遭受土石流為害的區域內設立了「保全戶」,一旦降雨量達到警戒值,就必須撤離到避難所。銅門村除了有知名的「慕谷慕魚生態廊道」外,還有原住民打造的「銅門刀」這項特產。前慕魚護溪隊分隊長鍾明智是一位銅門刀製作達人,他的製作工坊就位在「保全戶」的警戒區內,平時只能用來工作,禁止在裡面居住。他的父祖輩原本住在立霧溪上游,他自己則出生在附近山裡的部落,後來銅門村開闢了道路,他與家人就搬下來到靠近溪谷的地方,靠打鐵為生。銅門刀達人鍾明智的「鄉野鐵店」位在土石流警戒區內,僅能做為工作室,不能在內居住。(圖/劉耿豪攝)銅門刀傳承最早可追溯到荷蘭人來台的時代,以前台灣沒有鐵器,是由荷蘭人首次帶來鐵刀,到了鄭成功時代再引進了中國大陸的鐵器,但純度仍不高;到了日治時代,太魯閣族從日本人那邊學會製作武士刀的方法,煉出百分之百的鋼,而且過程中用水淬火,不同於一般製作使用油,更能控制不同部分的成分,成為一絕。「我們原住民的刀,從刀背到刀刃的硬度與韌性不同,既鋒利又不易斷裂。」鍾明智說,如果整把刀都是百分百堅硬的鋼,很容易就斷,他一面說,一面拿刀用力砍金屬門檻,證明自己所言不虛。「慕谷慕魚的美景被外界得知後,大批遊客湧入,不僅留下許多垃圾,還有人在溪邊烤肉,搞得環境髒亂、蒼蠅到處飛。」鍾明智說,因此村民決定限制遊客人數,一天只能讓600人進入,後來因為通往生態廊道的隧道坍塌,村民索性停止開放遊客進入,至於何時開放、如何管理,居民之間仍有不同意見,現在仍在討論中。 已退休的前銅門國小總務主任許勝雄說,滅村慘案發生當年居民的危機意識不夠,有很多人在附近挖庭院石出售,可能是導致土石流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說,遭到土石流埯沒的住宅區,中間是一條「無名溪」,平時乾涸,下雨的時候才會形成小溪,但居民為了方便活動,在無名溪上堆土石做為步道,阻礙了溪水流動,1990年歐菲莉颱風來襲時,這條無名溪形成了6個水潭,最後水潭接連潰堤,挾帶的土石把下方的房舍掩沒。「現在哪裡發生了土石流,就會想到我們這裡。」許勝雄說,災害發生已經是30多年的事,但至今仍不容易忘記當年的慘況;但另一方面,慕谷慕魚也是早在十幾年前就最先發展的生態休閒區,那時都還沒有阿里山的「達娜伊谷」,屏東、台東及新竹的原住民休閒園區也尚未開始,其他地方的社區協會還到銅門村的慕谷慕魚來取經。他感嘆,現在因為部分的居民對如何開放觀光仍有不同意見,慕谷慕魚封閉已6年,希望近期的部落會議能達成共識,再為地方帶來新的活力。慕谷慕魚生態廊道在東段一號隧道於2016年10月發生坍方後關閉,雖然隧道已在今年7月修復,但仍待居民召開部落會議,討論開放外地民眾前往觀光事宜。(圖/報系資料照)
銅門村再生1/土石流滅村遷居首例 慕谷慕魚護溪成保育典範
33年前,歐菲莉颱風襲台,暴雨釀成土石流,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40多棟房屋一夕毀傾,更有35名村民(29死、6失蹤)遭到土石流活埋,當年政府邀請日本專家來台勘災,探究災害原因與防治;走過全台首處土石流災損,遷村的銅村民發起護溪護魚行動,家喻戶曉的「慕谷慕魚」寫下台灣野外生態休閒區的先例。1990年6月23日,歐菲莉颱風登陸台灣,造成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32棟房屋全毀、11棟半毀,更不幸有36位居民遭活埋,當時來台的日本專家引進了日文「土石流」專有名詞,成為台灣日後對類似災害的正式名稱;政府災後將居住在危險區域的53戶村民遷至現今的博愛新村,也是台灣第一件災後遷村的案例。成大榮譽教授謝正倫回憶,銅門村土石流掩埋事件發生後,他跟著日本專家學者團抵達現場,只見村落已全被埋在土裡,僅看到一片屋頂露出。(圖/CTWANT合成)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名譽教授謝正倫回憶,當年他剛從日本京都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返台,災後立刻與農委會從日本請來的專家學者前往銅門村勘察。「除了土石堆上露出一座屋頂外,其他的就是荒涼一片。」他抵達現場只看到被埋到僅剩的屋頂,經當地人士說明,才知道當地原本有許多一、二層樓的房舍,風災中所有房舍都埋在土石下,若不是居民指引,根本不知道這裡本來是個聚落。謝正倫是國內土石流理論、土石流災害防救實務的專家,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就是由他一手創設。他說,當年他與京都大學的教授等一行專家勘查災害現場,研判當地的土石流形成原因是上游的土石和碎岩,經年累月被沖刷堆積在河床上,當有颱風或是豪雨帶來大量的水,就以「零存整付」方式掩沒整個村落。 謝正倫指出,防災的作為可分為兩個面向,一個是以工程手段,建設防砂霸防堵;另一個面向則是建立預警系統,從雨量偵測著手,根據過去的統計,計算上次發生土石流的雨量紀錄,再長期追蹤調查石塊、土石材料的堆積狀況,綜合計算後設定危險雨量的門檻,一旦雨量達到警戒值,就發布警報,讓居民能事先避難。銅門村前村長許賢美說,銅門村是台灣第一個被「土石流」滅村的村落,當年約有6分之1的面積在風災裡遭掩埋,災後專家學者調查附近的區域,發現這裡的水源非常乾淨,也有很多吸引觀光的景點,經過居民討論發展生態休閒區,也以原住民的姓氏定名「慕谷慕魚」,讓人聯想到美麗的溪谷與豐富的魚蝦生態,還發起了護溪隊,保護當地的環境生態。 花蓮慕谷慕魚生態廊道景色優美、溪水清澈,成為民眾最佳避暑勝地。(圖/報系資料照)許賢美解釋「慕谷慕魚」的由來指出,以前太魯閣族是採頭目制,每個部落常會以頭目家族的姓氏為地名,銅門村居民其實是集合了8個不同的家族,這些不同家族的成員原本居住在更深的山區,在日治時代曾一度反抗日本統治,但後來考量自己的武裝不足,為了避免被滅族,就在當時擔任總頭目的慕谷慕魚家族帶領下,搬到較靠近平地的銅門村。許賢美說,位在木瓜溪支流清水溪溪谷的「慕谷慕魚生態廊道」之前曾開放外來觀光客進入,但遊客帶來污染,更因為村落是狹窄單線道,更造成交通問題。日前村民除了部落會議,還組成了7個不同的協會,共同討論慕谷慕魚未來的發展方向。
SOGO復興館X亞洲水泥 2023太魯閣山市集 匯集近20家在地店家 體驗花蓮原民風情
雙十連假即將來臨,想好要去哪裡放鬆心情了嗎?在台北,有一場「原汁原味」的文化市集饗宴,從10/7(六)-10/9(一)於遠東SOGO復興館1樓戶外廣場登場。由亞洲水泥主辦的「太魯閣山市集」活動,將匯集近二十個來自花蓮縣秀林鄉玻士岸部落的在地店家和表演團體,希望讓民眾在連續假期的繁華都市中,體驗太魯閣族文化,聆聽原住民傳承旋律,彷彿自己就置身在花蓮的山水美景中。去年底,亞泥首度在花蓮舉辦「太魯閣山市集」活動,吸引超過六百人次遊客到場,好評不斷,今年更是擴大規模,移師台北,現場將呈現代代相傳的藤編工藝、多姿多采的織布作品、千變萬化的手作陶藝、以及風格奔放的木雕飾品;市集中不能缺少的美食良飲,則以部落常見的香料畫龍點睛;還有獲得有機認證的農特產品,強調健康無毒;每天下午則有三場太魯閣族歌謠表演,和傳統樂器演奏體驗,期待這些深植於山水間的旋律,能傳遞到所有民眾心中。2023太魯閣山市集,匯集近20家在地店家,體驗花蓮原民風情。(圖/SOGO復興館提供)遠東SOGO董事長黃晴雯表示:「地方創生」是亞泥非常關心、努力推動的事項之一,與我們「百貨永續模範生」遠東SOGO長年深耕ESG的理念非常吻合。遠東SOGO從2018年開始連續5年舉辦全台最大規模小農展、原民展,從產地到餐桌,為小農搭建與顧客對話的最後一里路。很開心這次活動再次注入新的元素,我們一定是不遺餘力、全力支持,發揮遠東SOGO通路影響力,不僅集結部落的特色料理,更感受強韌的原民精神和獨特的在地美學,帶來全新購物新體驗。亞泥強調,除了不收取攤商任何費用外,活動期間的所有市集收益和觀光推廣效益,將全部歸屬於部落攤商和玻士岸部落所有,藉此展現對原住民文化的尊重和扶持,期盼讓地方創生能量得以延續,促進企業與部落之間的共存共榮。代代相傳的藤編工藝、多姿多采的織布作品。(圖/SOGO復興館提供)亞泥總經理李坤炎表示,玻士岸部落的朋友們,是亞泥花蓮廠的好鄰居,也是這次活動的主角,他們擁有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的珍貴寶藏,這些寶貴資產,不應該被埋藏在偏鄉部落,而是有登上廣闊舞台的機會,讓更多人品味欣賞。同樣將出席與會的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村長張文盛提到,「太魯閣山市集」是匯聚文化、美食、手作和音樂的盛宴,也是台北民眾近距離感受花蓮太魯閣之美的絕佳機會。10月7日至10月9日,每天上午十一點到下午六點,歡迎大家前來走走逛逛,共同見證太魯閣族文化的多元繽紛和獨特魅力。
Toliek 獨立客電商平台上架 17 商家手工品盡享花蓮特色
運用網路無遠弗屆的特色與力量,融合花蓮在地豐饒特色物產與當地部落居民及原住民祖傳獨特手工藝,並貫徹永續經營發展 ESG概念,匯集了花蓮在地 17 個小農與店家,同時融合不同部落元素與特色產品,共同編織而成孕育出的 Toliek 獨立客夢想生活商城(https://www.toliek.com.tw)12 日正式與國人見面。Toliek 獨立客商城記者會展示各式花蓮部落特色產品,包含濾掛式咖啡隨身包、月桃胡椒、阿特 Q 小辣椒及精美的新民阿嬤手工打包帶編織盒。(圖片提供/Toliek 獨立客商城)記者會上 Toliek 獨立客商城的商家代表遠從花蓮出發風塵僕僕親臨現場,帶來並展示自己的特色商品,同時無私分享製作心路歷程,例如:刺蔥海鹽、由 Tama Nakaw 手作行銷的花蓮在地特有少量的阿特 Q 辣椒、原住民藝術創作者 Yuli Taki親手製作的太魯閣族風格織布與包包、文史工作者李建新博士的安通越嶺古道五感體驗遊程;少點鹽健康餐盒創辦人蕭雅梅表示,當初因緣際會接觸到花蓮部落的小農產品搭配上雞胸肉,呈現出花蓮部落的獨特的風味,決定推出刺蔥海鹽嫩雞胸餐盒供大眾品嚐,今天也特別帶來現場,讓所有來賓一次體會到花蓮部落朋友限量手作品的熱情與溫度,也使全台各地的消費者都有機會與管道認識台灣後花園及糧倉的美好產品。少點鹽健康餐盒結合花蓮部落的小農產品,推出刺蔥海鹽嫩雞胸餐盒供大眾品嚐。(圖片提供/Toliek 獨立客商城)Toliek 獨立客商城為慶祝商城上線,特別推出了 Toliek 獨立客部落生活大禮包,包含了部落風濾掛式咖啡隨身包 2 組、部落生活斜背袋、韓式暹羅香氛蠟燭、太魯閣族風格織布零錢包、刺蔥海鹽,以及阿特 Q 小辣椒,以上一組原價 985 元,限時促銷價 880 元;另還有部落編織禮盒,包含部落風濾掛式咖啡隨身包 3 組、月桃胡椒、阿特 Q 小辣椒及精美的新民阿嬤手工打包帶編織盒,以上一組原價 700元,限時促銷價 599 元,以上兩種禮包選擇,消費者均可在以下網站購買連結上選購:https://www.toliek.com.tw/toliek/index.php?action=product_detail&prod_no=P0178800295179Toliek 獨立客商城計畫主持人王儷潔表示,Toliek 是阿美族語“編織”的意思,Toliek 的 LOGO 本身也使用了原住民特色圖騰與編織的意象,期望協助花蓮在地商家突破地域與距離的限制,將部落樸實美好的風味帶給不同地區的消費者都能親身體會到花蓮的美好。這個理想需要各界共同響應,同時也感謝許多企業與公民團體包括 OURs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理事長劉柏宏、台灣新鄉村協會理事長陳彥良、公民幫推協會理事長鍾慧諭、鈞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宗勳、台灣數位外交協會理事長郭家佑的支持。此外,愛是一條線關懷協會理事長江龍湘琪表示 Toliek 獨立客商城還與協會合作舉辦各式工作坊,例如:開辦手機美照速成班,邀請照相達人指導部落居民們如何運用手機拍出美照;運用部落資源,邀請消費者來部落體驗部落美食與部落生活、或者透過安通越嶺古道一日遊五感體驗部落生活,或者結合健康飲食概念,透過少點鹽健康餐盒在 Toliek 獨立客商城獨家推出部落風味餐盒–刺蒽海鹽雞胸,將部落生活體驗、飲食文化推廣出去,並將城市資源帶到部落。Toliek 獨立客商城 (https://www.toliek.com.tw) 17 間商家系列與商家名稱如下:米系列 (高金米/東連) 調味料系列 (101 美食/在磯崎)配件包系列 (一園/織娘之家)甜食系列 (當歸小舖(好和))咖啡系列 (誠家綠葉/冰雪貝兒/族語咖啡)遊程系列 (藥王山/在磯崎)果乾、果醋系列 (春欲有機蔬果農莊)當歸系列 (順豐行) 清潔系列 (浩然無毒事業) 泡菜系列 (美國阿嬤的廚房)當歸/刺蔥/馬告魚丸 (順豐行)香氛蠟燭系列 (美國阿嬤的廚房)香菇 (達蘭埠企業)農機具系列 (順豐行)打包帶手工編織系列 (新民商號)
初夏藝遊台東1/打開史前館的全新方式 深耕南島文化、穿梭台灣3萬年
近期最受矚目的台東藝文景點,大概就是將於5月19日重新開幕的「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簡稱史前館)!史前館休館兩年多進行大整修,除了建築再造與常設展廳更新,也透過展覽展示南島文化扎根台灣的當代性。建築部分,在尊重原建築師麥可•葛瑞夫(Michael Graves)設計的前提下,主要負責設計的建築師陳哲生讓入館地景與大廳空間從視覺上變得更開闊,彷彿館舍被「打開」來了,展覽空間也新設南島廳與適合親子族群的探索館,同時讓台灣史前史廳的參觀動線變得更順暢。5月20、21日還將推出精彩的開幕系列活動,包含排灣族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的職人導覽、建築師陳哲生帶路探訪史前館、無塑慢市集以及「在這裡•臺灣與世界交會」開幕晚會等,部分事先報名活動仍保留現場名額,有興趣的人可別錯過!磊勒丹.巴瓦瓦隆《煙路之源》畫作延伸在館內各處角落,以俏皮面貌讓人會心一笑。(圖/魏妤靜攝)藝術家韓旭東為「台灣史前史廳」量身打造大型畫素木雕創作《海風》,象徵移民無畏風雨抵達台灣,開啟新的人生篇章。(圖/魏妤靜攝)走進史前館,首先會發現有一些新的公共藝術在各處等著民眾「挖寶」,例如一樓側廊的木作平台上,有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作品《時間織軸》,透過舊衣回收的線材纏繞製作,以此講述部落織布文化的傳承;而排灣族藝術家磊勒丹.巴瓦瓦隆的畫作《煙路之源》,藉由「煙」象徵文明導引的軌跡,彷彿還能穿越時空,讓觀者思索從過去、未來與進化的想像。有趣的是不僅一樓入口處有大幅畫作,由此延伸的相關圖案也貫穿博物館各空間,在樓梯、化妝室等不同位置以有趣面貌出現。全新的台灣史前史廳帶大眾重回3萬年前,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回顧這片土地上人們的故事。(圖/魏妤靜攝)「史前館ft.辛卡米克開幕特展」設置了修復室,讓民眾動手體驗如何將碎片拼組成陶器原貌。(圖/魏妤靜攝)民眾可以透過手機拍「文物記錄照」,彷彿自己也化身博物館員。(圖/魏妤靜攝)接著準備走入常設展廳「台灣史前史廳」,原本大眾以往得先上2樓參觀,現在則以地下室為起點,讓人體驗考古需向下挖掘的特色。根據考古學證據,台灣史前涵蓋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及鐵器時代,至少3萬年!期間還陸續吸納來自各地的移民、包容不同的故鄉文化,我們可以從各時代留下的物質變化,一窺台灣土地上各時期人們的生活情景。史前館考古團隊也精心創作劇本,打造大型牆面RPG互動遊戲「黃金傳說」,讓民眾透過互動認識史前交易和製作金屬器物的工序,也讓博物館變得不那麼嚴肅。逛完展廳可別急著走,在地下室還有個「史前館ft.辛卡米克開幕特展」,只見漫畫家辛卡米克創作出的多隻屁貓角色竟變身博物館員,帶領大眾直擊博物館後台,我們可以透過隨機拿到的陶器碎片學習單,找尋碎片對應的實際年代,並透過學習單編號找到對應文物,自己動手拍一張文物記錄照。南島廳的印尼巴龍獅舞面具來自由台灣各工業區移工及看護組成的Singo Barong Taiwan舞團,他們會在台灣巡演舞劇、紓解鄉愁。(圖/魏妤靜攝)南島廳有一區透過球衣、影像等展示原住民族在運動界的活躍與艱辛,例如職棒球星林智勝於2015年WBC的實戰球衣。(圖/魏妤靜攝)另一常設展廳「南島廳」,入口以「世界開始的地方」為主題製作一部長度約3分鐘的動畫,融入雅美族/達悟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馬來西亞伊班族、吉里巴斯與夏威夷等地南島族群的創世起源神話,也帶出展廳「南島世界.世界南島」的主軸。在這裡將透過6大單元,從南島族群的視角理解大洋多元文化面貌,還有自史前至今,台灣島上不同人群移動的軌跡與文化的交會,呼應策展概念的「島是船‧海是路」。我們可以在此看見馬紹爾群島共和國總統2005年致贈給台灣的舷外浮桿船「臺馬號」、蘊藏帛琉工藝技術的故事板、傳統文化中的多元性別等,拓展了當代南島視野。民眾可在創意工坊使用特製的史前磨石與鑽孔器,親手打造一個玉器配飾。(圖/魏妤靜攝)以小型迷宮打造的「害羞的史前豬」區域,可讓小朋友在各角落尋找躲起來的史前豬。(圖/魏妤靜攝)親子族群更不能錯過空間從1樓延伸至2樓的「探索館」,在1樓以大型繪本方式,讓孩子們同理與了解原住民族被迫離開家園的遷徙故事,另外還有可體驗「鑽玉」DIY的創意工坊,以重現卑南玉飾的磨製方法與穿孔技術,讓民眾帶一個小玉飾回家。在2樓還有史前探索遊戲區,以「巨石森林」、「害羞的史前豬」、「寶物大逃脫」等6大主題區,讓小朋友透過觀察、尋寶與動手操作等方式,無形中對史前歷史更加親近。博物館中庭鋪上人工草皮讓民眾可以自由休憩,也更加融入天際、山稜線的地景中。(圖/魏妤靜攝)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電話:(089)381-166地址:台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1號開放時間:09:00~16:00,週一、二休網址:https://www.nmp.gov.tw/、https://reurl.cc/AdGkR8備註:即日起至112年6月30日免費參觀,112年7月1日起正式收費,全票100元、團體票80元、優待票60元
自己爽就好?吉普車隊闖花蓮七彩湖露營 輾壓箭竹林遭網轟:破壞生態老鼠屎
高山湖泊「七彩湖」位於花蓮縣萬榮鄉、南投縣信義鄉交接處,布農族視為「聖地」,近年體驗及見證七彩湖美景的人車相繼入山,不料近日有吉普車隊開到七彩湖畔露營,沿路輾壓箭竹林破壞自然生態,離譜行徑舉被網友怒轟「嚴重破壞山林生態,可惡的老鼠屎!」花蓮林區管理處今天予以強烈譴責,已涉嫌違反《森林法》跟毀損等罪嫌,將派員前往蒐證,移請警方偵辦。布農族聖地「七彩湖」位花蓮縣、南投信義鄉交界,自然美景吸引山友探訪。(花蓮林管處提供/王志偉花蓮傳真)位於海拔2980公尺的七彩湖,是台灣知名高山湖泊,也是丹大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環境,想一睹七彩湖之美必須申請入山證,且通往七彩湖的丹大林道,因日前山區大雨出現落石、道路坍方,一直到3月31日才重新開放申請,不料重新開放入山還不到10天,就傳出有吉普車隊上山搞破壞。吉普車闖箭竹林,挑戰車輛性能、耍帥,涉嫌違反《森林法》及毀損等罪。(圖/翻攝臉書《登山通報站》)根據臉書《登山通報站》民眾分享的畫面,看到吉普車隊進入七彩湖後搭營野炊,有吉普車疑似抄近路,直接輾壓箭竹筍林,當事人事後雖道歉,但畫面被PO上網,網友開轟說「一堆垃圾!沒能力爬山就不要開車上來踐踏高山的環境」、「嚴重破壞山林生態,可惡的老鼠屎!」。誇張行徑也讓山友氣憤不已。花蓮林管處副處長王怡靖對此行為深表痛心遺憾外,並強力譴責破壞山林行為,因吉普車輛有行駛於箭竹林地情形,涉有損害森林植物及違反刑法毀損罪責事項,林管處將會將相關資料移請保七警方協助偵辦外,另即將派員前往蒐集證據以利後續究處事宜。花蓮林管處說,七彩湖地區是林務局經管的林班地,也是布農族傳統聖地、太魯閣族的傳統獵場。了解到高山環境受到遊憩壓力產生的破壞,林管處也與部落族人有共識擬定有效政策保護措施,共同維護珍貴的高山湖泊生態,也希望民眾以尊重原住民傳統文化、友善生態環境的態度,共同珍惜山林資源。
太挺了Bar!KIRIN Bar BEER與原住民族合作推出全新六款「Bar原民傳智設計罐」!
台灣麒麟深耕台灣多年,秉持著希望能回饋台灣這塊土地的初衷,2022年再次以罐身結合雅美(達悟)族、阿美族梧繞部落、鄒族、太魯閣族、邵族及撒奇萊雅族註冊「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創作專用權」(以下簡稱傳智權)的部落傳統圖紋做設計,即日起推出全新六款「Bar原民傳智設計罐」於全台販售,持續與原民會一起推廣傳智權議題。台灣麒麟啤酒與大家一起分享全新6款「Bar原民傳智設計罐」將於全台各大通路開始販售(圖/台灣麒麟啤酒提供)12月20日於台北市NUZONE展演空間2樓舉辦授權簽約上市記者會,由台灣麒麟董事長上田隆史先生與此次合作的雅美(達悟)族、阿美族梧繞部落、鄒族、太魯閣族、邵族及撒奇萊雅族部落代表,進行傳智權的簽約儀式,亮相全新的「Bar原民傳智設計罐」。記者會現場除了有六項傳智權授權儀式、精彩的設計罐亮相儀式及傳智權合作的內容介紹外,也邀請了「原林藝術舞集」以原民樂舞創作出部落歡慶的氛圍,用原住民族的活力熱情揭開記者會的序幕。此外,也安排進行戴上「阿美族情人袋」的橋段,象徵Bar BEER和原住民族朋友們的深厚情誼。麒麟董事長上田隆史分享其對於台灣原民文化CSV理念(圖/台灣麒麟啤酒提供)此次推出的六款「Bar原民傳智設計罐」,罐身上的原住民族傳統圖紋分別是運用「阿美族梧繞部落伐木樂舞及男子服飾配件」、「鄒族男女傳統服飾」、「太魯閣族男女傳統服飾」和「邵族邵織紋」、「撒奇萊雅族文化袋」、「雅美族傳統圖騰船眼」做設計,同樣透過取得部落同意並支付授權金供部落發展使用,並於罐身上標記傳智權官方LOGO,台灣麒麟希望藉由此次合作能讓社會大眾更加認識傳智權,進而提升對於原住民族文化保護的意識。阿美族梧繞部落、鄒族、雅美(達悟)族、邵族、太魯閣族及撒奇萊雅族族人共同到現場歡慶「Bar原民傳智設計罐」正式上市(圖/台灣麒麟啤酒提供)「Bar原民傳智設計罐」於全台販售中,消費者購買後掃描罐身QR code進入活動網站,於網站上登錄拉環序號即可享有一次拉霸機會,有機會抽中BarBEER原民限量好禮及來去部落住一晚旅遊體驗券。此次Bar BEER與撒奇萊雅族設計師「吳秀梅」、阿美族設計師「黃敬家」、雅美族設計師「張世凱」及太魯閣族設計師「廖曉蓉」相繼推出聯名好禮,藉由和原住民族文創工作者合作,推動部落產業發展。從2020年開始至今,已經進行到第三年,台灣麒麟陸續透過和不同原住民族合作推出「Bar原民傳智設計罐」,除了希望能普及化傳智權的申請意願外,也期許能透過品牌行銷資源推廣原住民族文化,讓原住民族的多元文化能夠被社會大眾所重視。台灣麒麟與鄒族傳智代表人簽約,授權傳統圖騰於Bar BEER罐身(圖/台灣麒麟啤酒提供)台灣麒麟啤酒將於12月27日(二)於信義誠品對外展出的2020、2021及2022 三年的CSV成果,集結了全台灣11族 13個部落的巨大傳智設計罐,展覽為期長達七日,快跟Bar原民傳智設計罐一起歡樂迎新年。>>太挺原民了Bar活動網站 https://www.kirin.com.tw/barbeer/tingyuanminbar/content/
國慶連假這樣過1/雙十入住福容2,999元起 和逸府城、港都「住一晚送一晚」好評再延長
國慶連假將至,不知道該去哪裡度假嗎?全台飯店業者可是卯足了勁,在住宿和美食饗宴上推出各種應景活動。像是在許多縣市都有分館的福容大飯店,就依館別有不同優惠,像福容高雄店即日起至10/31,推出「秋文青Chill旅行」優惠住房方案,雙人入住只要2,999元起,再贈擂麵茶DIY與DP天森無患洗沐組,與SKB文明鋼筆、藏香法式香水調香室與不老松足湯優惠券,享福卡會員還可限量升等行政樓層;10/8至10/10晚間,25樓餐廳的南法鄉村之夜景觀饗宴每人只要968元;福容桃園機捷A8店推限量住房專案每晚4,699元,再贈10瓶柏克金Buskin啤酒;或至田園咖啡廳享用德國啤酒美食嘉年華百匯,成人每位1,078元起;而在福容淡水漁碼店體驗泡湯、手作課程及英式下午茶,雙人只要1,799元,選擇無敵海景親子假期方案,2大2小8,699元,還可暢玩親子體能館、奇幻魔術秀、淡水阿熊見面會、阿熊車車大賽等一系列親子活動。福容花蓮店有搭配戶外行程推出住房專案,可在獵人學校體驗阿美族日常。(圖/福容大飯店提供)福容花蓮店推出10/10快閃住宿優惠,一晚只要2,999元(限量六間,限電話訂房);想體驗原住民風情的人,另外12月底前選擇「原來你那麼野」住房專案5,499元起,贈戶外行程四選一,包括獵人學校親子體驗課程、與專業教練體驗溯溪跳水、夜間捉蝦趣及BBQ海陸大餐(未達6人改野菜火鍋),或是熱血報隊打漆彈(來回接駁每人另加200元),還贈送太魯閣族服體驗及拍立得1張,也可再於田園咖啡廳享用原住民風味自助晚餐,成人每位只要968元;另外10/1至2023/01/02,福容墾丁店推出「森呼吸社頂趣一泊二食住宿專案」5,900元起,再送社頂公園生態之旅(限兩人),及2盅暖漾煲湯。此外,享福卡APP內還有會員專屬優惠住房專案,入住此專案還可集章(不含麗寶福容店、賽車主題旅店,重複入住同間分店可集章)兌換住宿券。和逸飯店‧台南西門館內打造卡通明星「探險活寶」、「飛天小女警」及「熊熊遇見你」等主題遊樂設施與房型。(圖/國泰飯店觀光事業提供)另外看好南部連假旅遊熱潮,和逸飯店·台南西門館及和逸飯店‧高雄中山館宣布將好評不斷的「府城港都住一晚送一晚」專案優惠,延長至12/30,三天兩夜的「府城港都雙城遊」輕旅行,雙人住宿2晚只要6,899元起,平均每人每晚只需1,724元起,加入AMAZZING CLUB會員再享房價5%折扣,可用超值價格一次體驗兩間特色飯店。像「和逸飯店‧台南西門館」,以卡通頻道主題設施及主題主題房聞名,入住就贈卡通頻道主題伴手禮組,內含卡通明星周邊玩偶商品、獨家與台南排隊名店「連得堂餅舖」聯名推出的COZZI雞蛋煎餅。和逸飯店‧高雄中山館頂樓餐廳Cozzi THE Roof,坐擁270度全景挑高空間,享用餐點同時也能觀賞港灣夜景。(圖/國泰飯店觀光事業提供)同時為歡慶雙十連假,規劃一系列餐飲優惠活動,和逸飯店·台南西門館Cozzi KITCHÉN餐廳針對親子家庭推出好食成雙1,010元套餐,讓大人享用美味餐點,小朋友還能暢玩戶外遊樂設施奇趣操場;和逸飯店‧高雄中山館Cozzi THE Roof則於10/10當天推出「歡頌國慶」晚餐限定活動,享有豪華海陸雙主餐六選一,並邀來Live Band現場演出,每人1,600元起,享受主廚料理及音樂同時,還能欣賞夜晚浪漫的港灣夜色。
台灣最後「文面國寶」林智妹辭世享嵩壽100歲 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文面保存者林智妹於今(18)日病危之際返回花蓮,在祖靈庇護下於晚間安息,享嵩壽100歲。林智妹耆老為目前全國僅存的無形文化資產「文面傳統」登錄保存者,終身奉獻文面傳統的傳承與推廣。文化部長李永得聞訊後深表哀悼,指示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全力協助家屬治喪事宜,並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文化部表示,林智妹(lpay Wilang)1922年4月1日生,現居於新北市中和區,出生於花蓮縣卓溪鄉賽德克族Tawsay(陶塞)部落。2016年1月由花蓮縣政府登錄為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文面保存者,為目前全國僅存文面登錄保存者。文化部表示,文面傳統就臺灣文化資產而言,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在臺灣諸多原住民族中僅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及賽夏族擁有文面習俗。在原住民文面前必須經過各種考驗,如男子曾獵首過、女子具織布能力,才可獲得文面資格,方能論及婚嫁。此慣習象徵在生命能肩負成家、保護聚落的社會責任,死後得以進入祖靈界。因此,在原住民族群內部具有族群識別、成年印記,並具表彰個人英勇與才能等意義。林智妹身著賽德克族傳統服飾。在日治時期雖曾以陋習為由遭禁,後代族人不再文面,使得文面逐漸走入歷史,今日已不再廣為實踐。但文面文化所代表的生命意義,仍被原住民族群視為族群認同的重要表徵,也得以喚回族人對文面的關注和瞭解,產生族群中的凝聚力。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前於2016年出版《永不消失的榮耀記憶》,講述包含林智妹等6位文面耆老生命故事,並於2018年再版發行其精華作品,為後世留下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期望民眾能認識原住民族的文面文化,並傳承原住民族的各項珍貴文化。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林智妹耆老勇敢面對各種挑戰的性格,展現出深遠且富有意義的生活實踐,保存了臺灣原住民族文面傳統,實屬臺灣的瑰寶。雖林智妹耆老不幸離世,但其一生行儀及文面的榮耀記憶,將永為後世所緬懷及追思。
從漢姓喪失原住民身分聲請釋憲 大法官判定結果出爐
《原住民身分法》規定,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婚生子女,會因父母姓氏影響原住民身分,引發違憲爭議,憲法法庭宣判,《原住民身分法》第4條第2項規定違憲,2年內相關機關須完成修正。判決結果將影響9萬多名類似狀況的小孩,是否可取得原民身分。《原住民身分法》第4條第2項規定「原住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或原住民傳統名字者,取得原住民身分」原住民認為該法侵害姓名權及人格權,聲請釋憲。本案聲請人之一的吳若韶年僅7歲,是由父親吳欣陽律師、母親鄭川如副教授出庭辯論,他們主張,太魯閣族有其特殊的命名方式,且族人認定只要父或母是太魯閣族原住民時,子女就是太魯閣族人,但《原住民身分法》規定不具多元化,導致自己小孩因從父姓遭認定非原民,已經違憲。
東部旅遊亮點 DAKA園區拍美照 漢本驛站盪七彩鞦韆
春節連假何處去?考量疫情緣故,styletc記者認為有些人應該會想往較有大自然感的東部走,而在行駛蘇花改下交流道前往花蓮途中,會遇到台泥DAKA園區,除了有網路打卡熱門的「星巴克山形水泥牆」,還有親子喜愛的「整點循環水舞」,現在最新人氣拍照點當屬3D地景的「漂浮斑馬線」以及「彩繪水泥機關車」,這個水泥機關車是早期在東部鐵路上擔任水泥原料及成品運送的退役石斗車和機關車,車廂上還彩繪部落山林常見的野豬、飛鼠,來自當地部落孩童之手,而在DAKA園區統一超商蓮和門市一側還有個隱藏版的「MMXX工業風牆」,MMXX是結合太魯閣族語及古羅馬數字表現DAKA誕生年份,可以說處處都是打卡點。園區內最新的拍照景點之一「3D漂浮斑馬線」。若要吃順興海產的「和平大蝦三明治」,記得要先預約。除了拍美照,也可走逛「DAKA市集」,會看到許多當地部落婦女的手作工藝品,像是將太魯閣族傳統織布工藝結合台灣本土元素的「茄芷袋」,做成實用水壺袋、電腦包等,或是有太魯閣族圖騰的手工織帶耳環;市集內也有許多特色小吃,像是在地青年創業的「林之園鮮果茶」,可以喝到以當季柳橙現榨的柳橙翡翠;「艾鄉村」則有俗稱獵人便當的竹筒飯;以及來自澳花村的「泰雅山胡椒 馬告美食棧」,每日現烤馬告香腸等;若意猶未盡,也可以到和平村街上品嘗在地小吃,像是過年期間除了除夕公休、其餘時間正常營業的在地50年「順興海產」,推薦必吃「和平大蝦三明治」;或是前往和中部落的 「冉記食堂」,來一碗自五星飯店回鄉掌廚的部落青年現煮的海鮮麵。若想走深度旅程,也可預約台泥DAKA的「港電廠三合一:循環經濟導覽」,獨家的和平礦山行程,可以在觀景平台俯瞰海天一色的「花蓮藍」,在山海之間拍下自然系網美照,還有到國際港級別的和平生態工業港的「偽出國」體驗,在港邊就能欣賞珊瑚礁與熱帶魚,增加生態知識。 假裝拉著彩繪牆小男孩的衣角一起攀登澳花瀑布(左),右為園區新體驗「在海景第一排,”躺著”看海」。回程還可順遊離DAKA只有10分鐘車程、宜蘭最南端秘境「漢本海洋驛站」,驛站座落於泰雅族澳花部落海邊,由台泥企業團所屬和平電力與海巡署共同合作,將安檢所一樓空間活化,讓旅人得以休憩,並共同關注海洋保育及海洋廢棄物議題。此次主建物融合海洋風及泰雅圖騰,其中最受喜愛的是建築左側的「枇杷園的小白狗」彩繪牆,不妨和小白狗一起擺出慵懶睡覺的拍照姿勢,另外建築正面有泰雅族的占卜鳥ssiliq,象徵它會在漢本指引與守護大家,從左側角往上拍,還能一次帶入「瀑布下的小男孩與小女孩」。來漢本海洋驛站玩「IRIS七彩鞦韆」。驛站中受旅人歡迎的還有各式造型仙人掌、太陽能貨櫃、海廢浮球裝置藝術等,更有不少人喜歡可以盪向太平洋的「IRIS七彩鞦韆」,據說在最高點向風中許願,夢想就能實現。只要進到驛站透過自動售票機,即能預約鞦韆場次,每人每次50元,鞦韆收入還會優先聘任在地青年,其餘全數投入澳花國小教育基金專戶,體驗鞦韆同時,也幫助周邊部落一起發展。*景點可能因疫情調整開放情形,還請民眾依相關單位公告為準,並做好防疫措施。
太魯閣族媽媽站上憲法法庭 幫小孩討回原民身分
非原住民所生的子女依姓名取得原民身分的規定,引發違憲爭議,憲法法庭17日開庭辯論,聲請人吳若韶小朋友由父母代理出庭,太魯閣族媽媽鄭川如說,「為何我辛苦多年生的小孩不能是原住民?」她希望小孩躺在媽媽懷中,就能堂堂正正取得原民身分。分別擁有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的吳欣陽律師及鄭川如副教授,吳男因非原住民,其小孩吳若韶因從父親的漢姓,依現行法無法取得原住民身分,吳、鄭幫小孩到憲法法庭參與憲法訴訟新制後,首次的言詞辯論庭。吳欣陽律師說,太魯閣族有其特殊的命名方式,且族人認定只要父或母是太魯閣族原住民時,子女即為太魯閣族原住民,但《原住民身分法》第4條第2項規定,不具多元化,導致吳若韶小朋友遭認定非原民,這樣的規定違反平等原則、姓名權保障等。鄭川如則是一位媽媽感性訴求,她說全台灣有類似像她一樣的9萬多位媽媽,是原民媽媽但生出來的小孩卻無法是原民,她說太魯閣族人根本沒有「姓」的觀念,是父母給名字,她的小孩因從父親的漢姓卻無法成為原住民。鄭川如解釋,她的父親為了爭取自己的族名,受白色恐怖迫害入獄,她的姓「鄭」是國民政府遷台後給的,不是父母給的,原民媽媽生下的小孩依血緣就擁有原民身分,請司法院大法官宣告《原住民身分法》第4條第2項違憲。併案審理的原住民劉陳春梅及吳陳春桃委由律師出庭,都主張有血統就有身分,不該用姓名決定原民身分;相關機關原民會副主任鍾興華希望這樣的爭議,應族人選出的立法委員,透過與族人對話討論形成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