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站
」 太空人 NASA 國際太空站 太空 SpaceX返航推進器突故障!NASA太空人「8天任務變9個月」明年才能回地球
美國航太巨頭波音公司(Boeing)製造的太空船「星際飛機」(Starliner)於今年6月5日成功升空,歷經27小時的飛行,2名太空人順利抵達國際太空站,創下航太歷史上的偉大里程碑,此次太空計畫也爆出意外插曲,由於太空船的推進器出現故障,導致為期8天的太空任務被迫延長,2名太空人恐被迫滯留太空站長達9個月。綜合《CNN》、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等外媒報導,美國波音公司太空船「星際飛機」在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爾角太空軍基地」(Cape Canaveral Space Force Station)進行試射,並於當地時間6月5日上午10時52分順利升空,而這也是波音公司首次的「載人飛行測試」。此次計劃由2名NASA退役軍人執行升空任務,分別為61歲的美國海軍上尉魏勒摩爾(Butch Wilmore)及58歲的海軍女軍官蘇妮塔威廉斯(Sunita Williams),事實上他們都是資深太空人,具有相當豐富的飛行經驗,而原先他們預計在外太空停留1個多禮拜後便會返回地球,怎料卻意外受困太空站。報導指出,太空船「星際飛機」因返航途中推進器故障,加上導航系統失靈,導致2名太空人只能滯留太空站,如今他們已待在外太空6個多月,NASA將於2025年3月下旬發射另一架太空船「SpaceX Crew-10」,屆時魏勒摩爾、蘇妮塔威廉斯就可與Crew-9任務團隊一起回到地球,換句話說2人恐被迫滯留太空站長達9個月。
陸載人登月任務進入新階段 太空船等初樣產品研製測試中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21日在深圳召開的第六屆載人航太學術大會表示,大陸載人月球探測工程載人登月任務,已經完成前期關鍵技術攻關和深化論證,目前全面進入初樣研製階段。大陸載人月球探測工程是國家重大科技工程,承載著實現中國人登陸月球的偉大夢想。根據計畫,大陸將在2030年前實現中國人首次登陸月球,開展月球科學考察及相關技術試驗等,突破掌握載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駐留、人機聯合探測等關鍵技術,完成「登、巡、採、研、回」等多重任務,形成獨立自主載人月球探測能力。「目前,長征十號運載火箭、夢舟載人太空船、攬月月面著陸器、載人月球車等初樣產品正在緊張研製過程中。不少初樣產品已經研製出來,正在進行相關測試。」周建平說。今年是神舟一號發射成功25周年。25年來,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已經圓滿完成34次飛行任務,將38人次太空人送入太空。「這說明我們擁有了一定規模的優秀太空人隊伍,他們所積累的太空飛行的經驗,一定會對未來的載人登月任務提供經驗,也是提供人力資源的充分保證,這正是我們載人登月任務的非常重要的基礎。」周建平說。截至目前,大陸已經先後選拔了四批太空人。據瞭解,大陸太空人隊伍未來不僅要完成太空站任務,還要執行載人登月任務。大陸載人登月任務的主要過程為:首先發射攬月月面著陸器,月面著陸器在環月軌道停泊等待,然後再發射夢舟載人太空船,太空船與著陸器在環月軌道交會對接。太空人從太空船進入著陸器,著陸器與太空船分離後下降到月面,太空人開展月面活動。之後,太空人乘坐著陸器起飛上升與太空船對接,太空人進入太空船。太空船與著陸器登月艙分離後,返回地球。
受困外太空「滯留5個月」 NASA女太空人親揭暴瘦真相
美國太空人蘇尼塔威廉絲(Sunita Williams)和巴里威爾莫爾(Barry Wilmore)因波音Starliner太空船技術故障,被迫延長在國際太空站(ISS)的任務,原計劃僅為期8天的任務,現已持續超過5個月,兩人預計要到2025年2月才能返回地球。然而近期威廉絲體重驟減的照片引發外界對她健康的擔憂,對此,她也透過影片回應此事。根據外媒《每日郵報》的報導,59歲的威廉絲自6月以來一直在國際太空站執行任務,9月發布的照片顯示她的臉頰凹陷、身形憔悴,令外界擔心她的健康狀況惡化。一些健康專家和NASA內部人士指出,她可能因未能攝取足夠熱量而導致體重減輕。報導指出,有醫生告訴《每日郵報》,威廉絲的照片顯示她的面部凹陷,這通常是快速減重的跡象。另一位未具名的NASA消息人士對《紐約郵報》表示,NASA正在努力「穩定她的體重,並期望能扭轉這一情況」,暗示威廉絲在太空站期間未能跟上太空人所需的高熱量飲食。對此,近日威廉絲在NASA發布的影片中駁斥了外界對她健康的謠言,聲稱自己實際上「增強了肌肉」,並表示她的體重與出發時相同。她解釋這是太空中的液體轉移現象,這會導致人的頭部看起來腫脹、身體下部變瘦。這是失重狀態下常見的生理現象,並非體重驟減所致,「我的大腿和臀部變大了,因為我們做了很多深蹲鍛鍊」,威廉絲強調,照片中所見的身體變化是由於液體重新分佈,而非健康問題。研究顯示女性在太空中面臨的生理挑戰往往比男性更為嚴峻。NASA的研究發現,女性在太空中的血漿量減少比男性更顯著,這可能影響她們的卡路里消耗和體重控制。此外,微重力環境下的肌肉流失問題也使女性更容易出現體重變化。西雅圖的肺科醫生古普塔博士指出,長時間暴露在太空環境中的壓力會影響體重,尤其是在加壓艙內,氧氣含量低、營養攝入不足、鍛鍊受限等因素都會對太空人的健康造成挑戰。他認為威廉絲的體重變化可能是長期在太空中生活的自然結果,而非健康惡化的徵兆。目前NASA仍然密切關注威廉絲的健康情況,並強調正在採取措施幫助她保持健康,直到返回地球。
女太空人暴瘦慘況曝!她出任務8天變8個月 瘦成皮包骨嚇壞NASA
女太空人在外太空居然「瘦到皮包骨」,如今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醫師要設法幫她增重,今年6月,兩名美國太空人威爾莫爾(Barry Wilmore)、威廉絲(Sunita Williams)原先僅在國際太空站(ISS)出任務8天,不過因為技術問題未能返回地球,兩人預計滯留到明年2月。不過在國際太空站(ISS)待了超過5個月的威廉絲面臨暴瘦問題,引發外界擔憂。威廉絲體重下降,瘦成皮包骨,引發外界擔憂。(圖/翻攝自X)根據《每日郵報》等外媒報導,從最新發布的照片顯示,59 歲的威廉絲顯得異常憔悴,除了臉頰凹陷,身材也明顯相當瘦弱,據稱這張照片攝於9月9日,照片中的威廉絲憔悴程度驚人,嚇壞不少員工,一名參與威廉絲相關任務的NASA員工說,「看到這張照片,我倒抽好大一口氣」。根據 NASA 消息人士說法,擁有印度血統的威廉絲在開始任務時體重約為140磅(約63.5公斤),這名消息人士表示,威廉絲的最照片也令大家非常擔心,「她的體重掉了很多,瘦到只剩皮包骨。當務之急是幫助她遏止體重減輕問題,希望她的體重能夠增加」。威廉絲體重下降,瘦成皮包骨,引發外界擔憂。(圖/翻攝自X)據了解,威爾和威廉絲6月6日時搭乘美國波音「星際客機」(Starliner自佛州升空,據悉兩人在出發前都有接受體檢,但當初他們只打算在太空中停留8天,由於波音星際客機出了問題無法返回地球,而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太空事業SpaceX願意派遣「乘龍號」(Dragon Crew)太空船到ISS接人,但必須等到明年2月。兩名太空人原本8天的任務變成8個月,如何維持健康成了首要任務,截至8日為止,兩人已滯留155天,據NASA的說法,受到新陳代謝變化的影響,太空人每天攝取熱量是在地球的2倍,「他們每天要攝取3500到4000卡的熱量,方能維持體重。熱量攝取不足,體重就會開始下降」,除了熱量,太空人也必須每天運動2小時以上,以便在零重力環境維持肌肉量與骨密度,但這麼一來會消耗更多熱量,而威廉絲似乎是無法在國際太空站維持身體狀況,才會如此暴瘦。另外,NASA的研究也顯示,太空旅行對女性的生理會帶來影響,據2023年的研究指出,女太空人肌肉流失速度高於男性太空人,NASA的醫師大約在1個月前開始幫助威廉絲增重,針對威廉絲的狀況,NASA也發布聲明,強調並未過度擔心她的體重問題,「國際太空站所有美國太空人均接受例行醫療評估,由專業醫師監護,身體狀況良好」。威廉絲體重下降,瘦成皮包骨,引發外界擔憂。(圖/翻攝自X)
史上最遠的選票!NASA設投票站 太空人「選票加密」傳回地球選總統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川普和賀錦麗勢均力敵,選戰打得格外激烈,最後誰能入主白宮,全球關注,不過對於遠在外太空執行任務的太空人來說,回鄉投票是相當困難的事,其實早在20多年前,美國就通過一項法案,允許太空人也能在大選當天,從遠處行使投票權。今年在國際太空站上屆有4位太空人計畫進行「超遠距」投票。太空人蘇尼與威爾莫。(圖/達志/美聯社)據《紐約郵報》、《美聯社》等外媒報導,NASA美籍太空人蘇尼(Suni Williams)和威爾莫(Butch Wilmore)等4人預計會滯留太空至2025年2月,都已經事先申請選票,就像其他不在家鄉的美國人一樣。目前在國際太空站的4名太空人均已於選舉日之前申請投票。報導稱,蘇尼和威爾莫(Butch Wilmore)在6月初抵達國際太空站進行為期8天的太空任務,因氦氣洩漏和推進系統問題,目前滯留在太空站等候救援,預計2025年2月才能返回地球,不過包括他們和另兩位美籍太空人都不想錯過這場美國大選,因此一早就申請投票。按照規定,太空人們會把填寫好的電子選票上傳,經NASA追蹤數據中繼衛星系統傳輸至新墨西哥州地面站,接著送到德州休士頓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並提交給當地郡書記員,這些選票均已被加密,僅太空人和郡書記員能夠存取。另據NASA指出,為了確保投票過程的完整性,選票在傳輸過程皆已進行加密,其實這個「太空投票」在美國已經實施了20幾年,據《國家太空中心NSPO》說明,1997年德州立法議會(Texas Legislature)通過法案建立在外太空的投票程序,當時簽署法案的就是德州州長小布希,也是後來美國的第43任總統。由於NASA休士頓太空中心位於德州,多數太空人都是當地居民,因此德州當年通過這項法案,讓離地球200多公里外的太空人也能擁有投票權。
神舟十九號完成第5次「太空會師」 三代太空人拍下「全家福」報平安
綜合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太」與大陸央視新聞報導,在載人太空船與太空站組合體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後,神舟十九號太空人乘組從太空船返回艙進入軌道艙。北京時間30日12時51分,在軌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八號太空人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九號太空人乘組入駐中國太空站,「70後」、「80後」、「90後」太空人齊聚「天宮」,完成中國航太史上第5次「太空會師」。據指出,執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太空人乘組由「70後」蔡旭哲、「90後」宋令東、王浩澤組成。執行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太空人乘組,由同為「80後」的葉光富、李聰、李廣蘇組成。神舟十九號3名太空人進駐中國太空站後,兩個太空人乘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牽掛他們的全國人民報平安。後續,兩個太空人乘組將在太空站進行在軌輪換。期間,6名太空人將共同在太空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完成各項既定工作。從神舟太空船轉移至太空站,太空人需要完成打開和關閉艙門等動作,開展穿艙活動。為了防止太空人在艙內生存的氣體洩漏,艙門必須始終保持良好的密封狀態。中國新聞網介紹說,早期的神舟太空船是整艙加壓,可通過檢測整艙艙壓變化來判斷艙門的密封性,這種方法雖準確可靠,但存在耗時長的缺點。對此,科研人員研發了艙門快速檢漏儀,實現了對神舟太空船艙門和對接面的快速準確檢漏。通過內部的核心傳感系統,艙門快速檢漏儀可以感受壓力和溫度的變化,在短時間內判斷艙門是否關閉完好,從而提示太空人「艙門已關好,可以脫航太服」。當前,艙門快速檢漏儀已成為載人航天器的「必需品」,為太空人艙內活動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飛機本業問題太多深陷訴訟 波音計畫打包販售太空業務部
由於旗下主打的飛機737 Max深陷各式醜聞當中,波音公司近年來可說是遭遇不少問題。再加上先前旗下太空船Starliner發生問題,導致2名太空人受困在空間站中無法返回地球。目前有消息指出,波音公司有意打包販售旗下太空業務,準備專心處理本業的飛機相關問題。根據《The Verge》報導指出,由於身陷各式醜聞當中,8月接任波音首席執行官的奧特伯格(Kelly Ortberg)正在審視波音公司的各個業務,目前有消息指出,奧特伯格似乎有意考慮出售Starliner及與支援國際太空站(ISS)的相關項目,但目前出售計劃還在初步階段。奧特伯格在財報會議上表示,公司應聚焦於核心業務,避免多方發展但卻無法達成品質。「商用飛機和國防系統顯然是公司的核心,必須長期保留。」奧特伯格認為,部分邊緣性業務可以用更有效率的方式進行處理或精簡,避免公司資源和目標太過於分散。因此奧特伯格計劃針對波音現有結構,將不具優勢的部門進行剝離,以控制財務損失並集中資源。而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太空項目的部門。根據內部消息指出,雖然有意打包販售太空項目部門,但波音仍有意保留商業、軍事衛星業務,並繼續管理NASA的太空發射系統(SLS)。報導中提到,該系統主要是在幫助太空人重返月球,期許可因此為公司帶來長期的合約收入。目前波音公司的財報23日公布,其中顯示單季虧損達61.7億美元,單是星際航線項目就消耗2.5億美元,波音公司預測虧損將延續至2025年。
神秘閃光被國際太空站拍到 NASA小行星威脅專家直言:非常罕見
台灣時間今日凌晨,一顆編號為CAQDTL2的「火流星」(bolide),墜落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小行星進入大氣層時,產生超過-8等亮度,包括台灣南邊也可看到這景象,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鹿林天文台」就上傳火流星發光瞬間!未料,國際太空站(ISS)2日也拍到一道神秘的閃光,似乎是某種太空物體「爆炸」所發出的,就連美國太空總署(NASA)小行星威脅評估計畫首席研究員史密斯(Jeffrey Smith)也直言「相當罕見」。從社群平台上的縮時攝影影片可見,拍攝地點在北非上空,由於當時正發生暴風雨,因此看起來一片黑暗。不過,卻有一個太空物體劃過尼羅河上空,爆炸後還發出綠色和白色的耀眼光芒。根據《太陽報》報導,這是NASA太空人多明尼克(Matthew Dominick)將影片放慢到每秒一幀,並且分享至X上,據他表示,「昨天把這個拿給幾個朋友看,他們都認為這是在大氣層爆炸的一顆流星,一顆更亮的火流星」。據了解,火流星又稱為「火球」,這個天文學術語,意指格外明亮的流星,可以在很大的範圍內被觀測到。針對這個特殊的天文景象,就連NASA小行星威脅評估計畫首席研究員史密斯也直言非常罕見。這位同時兼任「SETI協會」(SETIInstitute)的數據科學家表示,「一般來說,火流星相當罕見,由於地面系統的觀測區域有限,從地面上被偵測到的火流星很少。火流星爆炸速度非常快,通常只會有幾分之一秒,所以也需要非常迅速的偵測工具」。國際太空站拍到「神秘閃光」。(圖/翻攝自X)
波音太空艙安全性不足 NASA:由SpaceX接太空人返回地球
先前有消息指出,由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與波音Starliner太空艙送上國際空間站的2名太空人,因為太空艙存在燃料洩漏的問題,結果導致2人受困國際太空站無法返回。雖然後續波音表示會維修好太空艙讓太空人返回地球,但NASA近期表示,確定會由SpaceX前往太空站接太空人。根據NASA的聲明中表示,由於波音Starliner太空艙存在安全性問題,NASA決定讓Starliner太空艙獨自返回地球,而滯留在太空站的兩名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則是交由SpaceX接回來。聲明中表示,Starliner的返航計劃定於九月初進行,屆時將自主完成再入和著陸。NASA和波音將繼續調整系統,確保返航過程順利,並收集更多數據來改進未來的太空飛行。而滯留在太空站的2名太空人,短時間內還是無法回來,必須繼續留在國際太空站到2025年2月,後續會與其他兩名太空人一起搭乘SpaceX的Dragon spacecraft返回地球。也因為要臨時追加乘員的關係,目前NASA和SpaceX也在為該任務進行準備工作,包括重新配置Dragon spacecraft上的座位、調整貨物清單,以攜帶額外的貨物和專為威爾莫爾及威廉斯準備的太空服。聲明中表示,該項任務計劃將於9月24日發射,並將成為NASA商業載人計劃下第九次往返國際太空站的輪換任務。
《異形》續集在陸上映1天就被投訴!8歲孩被嚇到 家長要求影城賠償
《異形:羅穆路斯》(Alien: Romulus)是《異形系列》的第七部電影作品,上映以來廣受好評。不過,該片在大陸才上映1天,就有觀眾向影城投訴,稱電影內容嚇到8歲孩子,強烈譴責影城放映兒童不能觀看的影片,並要求影城退票賠償,相關內容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引發網友熱議。綜合陸媒報導,某電影院的「顧客投訴報備信息」顯示,「8月16日,顧客帶8歲孩子觀看《異形:羅穆路斯》,放映中途,孩子表示觀影不適,害怕。家長強烈譴責影城放映兒童不能觀看的影片,要求影城退票,並賠償。顧客不確定孩子被驚嚇後是否有後遺症,需去醫院進行檢查,並要求影城出具檢查費用。」消息引發網友熱議,多數網友認為這位顧客十分無語,「家長拿孩子當藉口,電影是你自己選的,預告片也有,你不看!電影類型也寫了是科幻片、驚悚片、恐怖片,官方也提示了,你不看!人家電影院逼著你帶孩子去看了嗎?」另一派人則認為,明確電影分級十分必要,「規定12歲以下的孩子禁止觀看就好了!」事實上,《異形:羅穆路斯》官方文宣早已標明「未成年觀眾謹慎選擇觀看」。該電影出品方20世紀影業,8月17日晚間也在官方微博上發文,再次提醒「未成年人請謹慎選擇觀看」。據了解,《異形:羅穆路斯》的時間線設定在1979年第一部《異形》與1986年的續集《異形2》之間,圍繞一群年輕而勇敢的太空殖民者展開,講述他們為逃離外星採礦殖民地的沉悶生活,在探索一座廢棄太空站時,意外遭遇了異形。狹窄幽暗、危機四伏的空間站中,大逃殺的序幕已經被無情拉開,人類再次成為異形生物捕獵的目標。
《異形:羅穆路斯》外星物種全出場 製片信心放話「觀眾將嚇到失去理智」
《異形》系列電影有不少經典畫面,例如外星生物寄生人體後將人開膛破肚、小異形的手腳像章魚吸盤一樣抱著人頭不放、流著如瀑布般口水的怪物用大嘴加小嘴準備將人生吞活剝的恐怖模樣,至今仍會讓人噩夢連連,當然電影還擁有浩瀚美麗的宇宙景觀及人類、生化人亦敵亦友的情感。曾執導過《屍變》、《暫時停止呼吸》的導演費德阿瓦雷茲表示這些在《異形:羅穆路斯》都看得到,甚至更緊張刺激,而本身就是《異形》鐵粉的他透露自己並非透過推薦得到這次機會,而是更加「浪漫」的方式。劇情描述一群年輕的太空殖民者在一個破舊的太空站裡,與宇宙最可怕的生命形式狹路相逢。(圖/二十世紀影業)費德阿瓦雷茲說他只是列出了自己比較想看的內容,並面向那些曾經的粉絲及完全沒看過《異形》電影的觀眾,「我給我自己的使命並不是帶來『全新的視野』,而是回歸恐怖的根源,並延續這部系列電影最讓人害怕的部份,希望觀眾進戲院時不但會被驚嚇,也能得到驚喜。」劇本也是由他編寫,劇情描述一群年輕的太空殖民者在一個破舊的太空站裡,與宇宙最可怕的生命形式狹路相逢,想要逃出生天,只能跟牠們鬥智鬥狠。雖然故事背景發生在《異形》和《異形2》之間,但費德阿瓦雷茲採用了全新的演員臉譜,他說看過《異形2》加長版,其中有一個被剪掉的畫面,是一群孩子在殖民地的走廊上奔跑,「在我的電影中,我總是對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感興趣,或許是因為我在烏拉圭這個小國成長的關係。」於是他開始編寫這群孩子的故事,當他們遇到駭人的外星生物時,反應和想法也會不同,這也是製片雷利史考特感興趣並決定全力支持的原因,費德阿瓦雷茲拍胸脯保證:「電影擁有和原著及其他《異形》電影相同的DNA,但卻有著新鮮感。」該片集合了賣座鉅片的幕後精英團隊,包括將《異形》拍成經典驚悚恐怖片的導演雷利史考特這次擔任製片,團隊還包括《銀翼殺手2049》作曲家、《沙丘:第二部》的背景大隊,還有《阿凡達:水之道》的特效技術及《幕府將軍》服裝造型團隊。為了營造壯觀的星際宇宙及廢棄太空站裡陰暗詭異的氣氛,全片遠赴匈牙利布達佩斯的Origo攝影棚拍攝,幾乎所有的佈景都是在此建造,包括廢棄太空站裡的電梯、宇宙飛船走廊、研究實驗室、冷凍室、基因實驗室和對接艙等,而這些佈景不僅龐大,還採用了三百六十度設計,方便導演可以用各種角度拍攝。除了佈景,該片也讓所有可怕的異形生物現身,像是行動迅速、透過嘴將生命體送進人體並寄生的抱臉蟲、可以將人開膛破肚的破胸體、被視為宇宙終極殺手的大異形,特效團隊花了很長時間創造它們,並讓這些外星物種具備了更高的驚嚇指數。《異形:羅穆路斯》已在全台上映,監製邁可普魯斯(Michael Pruss)對全片的娛樂效果非常有信心,「觀眾會被嚇壞也會被徹底娛樂,我們將現代科技融入經典電影,相信觀眾也會被嚇得失去理智。」雷利史考特則總結:「時機已到,大家準備再次被傳送到外太空,去面對可怕的未知世界!」
美國2太空人受困國際空間站無法返回 傳馬斯克將派SpaceX救援
目前有消息指出,先前由擎天神5號運載火箭與波音Starliner太空艙送上國際空間站的2名太空人,因為太空艙存在燃料洩漏的問題,結果導致2人受困國際太空站無法返回,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其實在出發之前,NASA與波音就已經知道太空艙存在燃料洩漏的問題,但認定其不影響計畫,所以還是依照原定計畫將人送上太空。根據外媒報導指出,受困在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分別是威爾默爾(Butch Wilmore)與威廉斯(Suni Williams),他們自5日抵達國際太空站後,原定要在太空站執行9天任務後返回地球,但是他們返程計畫已經被延遲了2次,目前甚至無法確定其返回地球的時間。之所以會延遲,主要原因就是在Starliner太空艙上,在發射之初,NASA與波音公司就知道有氣體燃料外洩的問題,但當時評估並沒有造成太大影響,所以還是按照時程進行發射,將兩名太空人送上天際。但是在太空艙與國際空間站對接的時候,原本只有1個推進器出現問題,變成5個推進器出現氦氣洩漏,結果讓太空艙一度無法與國際空間站對接。但後續在波音公司的搶修後,讓其中4個故障的推進器恢復運作,這才得以完成任務。目前NASA對外表示,他們希望釐清太空艙氦氣洩漏的問題,所以延遲了2名太空人返回地球的時程。波音公司也發出類似的聲明,解釋太空人延遲返回的原因。但根據《每日郵報》報導指出,紐約大學航空工程倉林教授(Katsuo Kurabayashi)則表示,據其所知,目前NASA可能會決定更換其他船艦來將人接回來,比如SpaceX的Crew Dragon。他解釋,就目前只是將返程時間延遲到七月,理應不會造成這麼嚴重的擔憂,但如果讓NASA開始討論救援計畫的話,那麼Starliner很有可能是發生了必須放棄的嚴重硬體缺陷。
太空垃圾精準命中屋頂 美國屋主向NASA求償260萬
居住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奧特羅(Alejandro Otero)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自家屋頂好端端的被太空垃圾給砸穿,他也為此向美國宇航局(NASA)求償8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60萬元)。根據《衛報》報導指出,整起事件發生於3月左右,居住在佛州那不勒斯(Naples)的奧特羅,其住家被不明金屬圓柱體砸穿,不僅屋頂有明顯破損,地板也是嚴重受損,自己的兒子也差點被這金屬物砸中受傷,但好在最後並無造成任何人員傷亡。後續經過NASA證實,這個不明金屬物體是源自於國際太空站丟棄的太空垃圾。報導中表示,太空站曾於2021年丟棄一個裝滿舊鎳氫電池的外部托盤,當時預計這批垃圾將會繞行地球2至4年,最後在大氣層中燃燒殆盡。沒想到實際上,大多數的垃圾真的被燒毀,唯獨留下這個長約10公分、寬約4公分,重量有700公克的金屬圓柱體,而且金屬圓柱體砸到了奧特羅的住家。為此,奧特羅委託律師向NASA求償8萬美元,當中包含無保險財產的損失、業務中斷、情感和精神痛苦以及第三方機構援助的費用。奧特羅的委任律師沃西(Mica Nguyen Worthy)表示,此舉希望為公營與私營的太空垃圾賠償問題開創先河,目前也傳出NASA將有6個月的時間為此提出回應。
枋寮高中機器人團隊奪金銀牌 代表台灣晉級2024機關王世界賽
2024世界機關王台灣賽於6月8日在台中市惠文高中舉行,屏東縣枋寮高中參賽隊伍勇奪金、銀牌殊榮,秀出卓越的創造力和技術水平。今年枋寮高中參賽的R4M進階組是以AI太空站主題,需要在時間內將隕石收集到指定位置,為了提供太空站能源,要將燃料放置燃料塔,而太空人和太空船也要就指工作崗位。為了完成任務需求,枋寮高中學生絞盡腦汁,不斷修改機構和程式,設計出最佳的機器人來執行任務。而R4M基礎組是以貨櫃碼頭為題,參賽隊伍需要移動貨櫃到指定位置,枋寮高中團隊為減少運送次數,設計多功能的結構。比賽結果枋寮高中隊伍以優異表現脫穎而出,在高中職的R4M進階組的賽事中,以接近滿分的成績榮獲金、銀牌,彰顯團隊的卓越實力。而在R4M基礎組的賽事也不負眾望,以較短時間取得滿分,榮獲銀牌。能有如此耀眼成績,背後是學生們不懈的努力。大家利用假日和晚上的時間不斷修改機構,有隊伍更在競賽前一晚的練習中,反覆練習到凌晨四點,展現了不畏艱難的奮鬥精神。枋寮高中同時也感謝屏東縣政府教育處對各級學校參與機器人競賽的支持,提供了寶貴的資源和教育機會。枋寮高中更在縣政府支持下,成立偏鄉教育資源中心,協助枋寮和枋山鄉學區六所國小辦理機器人社團,其中東海國小機器人社團也在本次比賽中獲得國小組銅牌。此外,枋寮高中團隊也特別感謝台灣陽光公益推廣協會跟銧昊公司的熱情支持,慷慨提供比賽所需的材料費,是機器人團隊成功參賽的重要後盾。不僅對學校在人才培育的支持和投入,更讓學生們增加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對於這項殊榮,枋寮高中校長陳科名表示:「我們為學生在比賽中展現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感到驕傲。這次的佳績是他們辛勤訓練的成果,也展現了枋寮高中在機器人領域的優秀實力。」枋寮高中機器人團隊接著將代表台灣,參加2024機關王世界賽,期待能繼續發揮實力,為國家爭光。
美國波音「星際飛機」發射升空!2名太空人成功飛抵國際太空站
美國航太巨頭波音公司(Boeing)製造的太空船「星際飛機CST-100」(CST-100 Starliner)於6月5日成功升空,歷經27小時的飛行,2名太空人終於順利抵達國際太空站。對此,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這是「航太歷史上的偉大里程碑」。綜合《路透社》、《日本時報》等外媒報導,美國波音公司太空船「星際飛機」在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爾角太空軍基地」(Cape Canaveral Space Force Station)進行試射,並於當地時間6月5日上午10時52分順利升空,而這也是波音公司首次的「載人飛行測試」。波音公司完成首次的「載人飛行測試」,資深太空人魏勒摩爾、蘇妮塔成功飛抵國際太空站。(圖/達志/路透社)報導指出,太空船「星際客機」上載運著2名NASA退役軍人,分別為61歲的美國海軍上尉魏勒摩爾(Butch Wilmore)及58歲的海軍女軍官蘇妮塔威廉斯(Sunita Williams),事實上他們都是資深太空人,具有相當豐富的飛行經驗,歷經27小時的航行後,他們終於與國際太空站完成對接,預計在外太空停留一周後再返回地球。星際太空船成功發射後,美國太空總署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在新聞記者會上表示,這是美國航太史上第6次成功搭載太空人升空,「這是一個特殊的時刻,也是歷史上的另一個偉大標誌」,盛讚此次飛行是未來太空探索的重要里程碑。
太空垃圾殘片擊穿美佛州民宅 屋主嚇壞:差點砸到我兒子
一件疑似來自國際太空站的太空垃圾在2023年3月8日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墜落,打穿一座兩層住宅的屋頂及一樓地面。經美國媒體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已經收回這塊墜落的金屬碎片,並接手調查事故原因。墜落佛州民宅的太空站殘骸。(圖/摘自X)墜落佛州的太空站殘骸,造成民宅損壞。(圖/摘自X)《衛報》報導,根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Ars Technica的報導,這塊墜落物是一塊重約2磅(約0.9公斤)的圓柱形金屬板塊。美國太空司令部在2023年3月8日下午2時29分曾偵測到一件太空碎片進入墨西哥灣上空,朝佛州西南部墜落,與房主歐特羅(Alejandro Otero)家中監控攝影機錄到撞擊聲音的時間相差僅5分鐘。遭太空站殘骸擊中的佛州民宅,天花板明顯損毀。(圖/摘自X)歐特羅表示,當時金屬碎片撞擊房屋時,發出了巨大的聲響,在一樓地板和二樓天花板都開了大洞,還差點撞到他的兒子。事發時,歐特羅正在外地度假,並不在家中。NASA發言人透露,調查人員將盡快查明碎片的確切來源。但報導指出,國際太空站在2021年3月曾丟棄一個金屬托盤,連同上面已廢棄的電池,總重達2.9噸,是國際太空站有史以來拋棄的最大物體。該托盤原定於2023年3月7日至9日期間重返大氣層。太空站殘骸墜落地球,打中美國佛州民宅,樓板破損。(圖/摘自X)天文學家在3月9日預測,這個托盤在重返過程中不會完全燒毀,可能會有大約一半重量的碎片實際撞擊到地球表面。歐特羅在3月16日上傳了房屋受損照片回覆,表示自己曾聯繫過NASA但未獲回覆。報導還指出,這起意外所引發的賠償問題可能會較為複雜,因為雖然安裝在托盤上的電池屬於美國所有,但托盤本身則是由日本航空航天研究開發機構(JAXA)發射的。
美國防部示警:「這國」2045年恐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1太空強權」
雖然美國最近對莫斯科可能在太空部署核武器表達擔憂,但美國國防部指出,真正對華盛頓構成挑戰的卻是北京,他們直言中國可在2045年,甚至更早,成為一個在經濟、外交和軍事上佔有世界主導地位的超級太空強國。據《歐亞時報》(EurAsian Times)25日的報導,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丁斷然否認美國的說法,並表示他反對在太空部署核武器,但據說美國媒體和華府決策人士還是高度重視莫斯科即將把核武器送入太空的情報,擔憂它可能具備在戰爭時期摧毀美國衛星的能力。對此,美國國會領導人也在上週的1場高度秘密會議中聽取了關於全面太空戰爭可能性的報告。「太空軍事化」並不是新的名詞,許多國家,甚至包括印度,都將太空領域用於軍事目的,被認為是透過獲取跨領域(陸地、海上和空中)進攻性軍事行動的有限能力,來進一步推進威懾戰略的重要一步。但「太空武器化」則有所不同,武器化直接涉及針對太空和地面目標開發、部署和使用太空武器,包括定向能量武器(directed-energy weapon),以及具有攻擊能力、可摧毀敵方衛星或航天器的衛星。報導續稱,繼中國在2015年12月31日把太空軍事資產歸屬於新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PLASSF)後,美國亦於2019年成立「美國太空軍」(USSF),就連印度空軍也不再是單純的空軍,而是「印度航空航天部隊」(IASF)。不過談及太空軍事化時,美國決策者直到最近才開始擔憂來自中國的威脅,而不是俄羅斯。中國最近在太空領域逐漸崛起成為一個非常有實力的競爭對手,且北京提出的長期取代美國成為地球及其他地區領先之經濟和軍事強國的願景,讓華盛頓深感不安。美國防部預測,中國2045年前將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太空強權。(圖/達志/美聯社)五角大廈在向國會提交的上一份年度報告中指出,中國正大舉投資在天基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和氣像以及載人航天和機器人等太空探索方面的能力,已獲取並發展一系列反太空能力和相關技術,包括動能殺傷導彈、地面雷射和軌道空間機器人,以及擴大太空監視和反制能力。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領導管理參謀部、政治工作部、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委員會)、網絡系統部、航天系統部等機構,並有軍事太空作戰與資訊作戰2個副戰區指揮級部門,直屬於中央軍委。PLASSF轄下至少8個基地,負責衛星發射、追蹤、研發與運作,管控地球的衛星與洲際飛彈發射,以及月球與深太空的太空船探測器等相關任務。營運實體包括4個衛星發射場、遠望航太支援船、北京與西安2個主要衛星控制中心。同時為了推動國家軍民技術「融合」之政策,中國的航太計畫還由軍事、民用、國防工業和商業部門的組織組成,包括PLASSF與大學和研究組織等民間組織的合作,以便將民間資源在戰時納入軍事行動。五角大廈的報告還指出,「中國在世界各地擁有廣泛的民用航太合作協議,且是衛星和太空技術的出口國。中國與30多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簽署了100多項航太相關合作協議,還正在邀請各國參與中國太空站,或由中國和俄羅斯共同領導的國際月球研究站,以向世界各國出售衛星發射服務和地面站。」此外,中國還推動成員國輪流領導的多邊組織「亞太空間合作組織」(APSCO),成員包括孟加拉、伊朗、蒙古、巴基斯坦、秘魯、泰國和土耳其,而埃及、印尼和墨西哥則為準成員。APSCO負責監督太空監視望遠鏡網路和任務訊息,其收集的觀測數據透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輸送。美國防部預測,中國2045年前將取代美國成為第一太空強權。(圖/達志/美聯社)報導強調,中國在太空領域不遺餘力的佈局中涉及大量投資,且中國在創新方面也正在取得進展,包括申請了越來越多的專利。根據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一項研究評估,中國在太空與軍事相關領域的專利數量穩步成長,自2018年以來已超越美國。 美國前空軍副助理部長霍爾特(CAMERON G. HOLT)少將也認為,中國部署新系統的速度比美國「快5到6倍」,由於購買力平價差異,中國的1美元可以買到美國20美元才能買到的資材,他也因此示警「如果我們無法降低成本並提高國防供應鏈的速度,我們就會失敗。」由「美國太空軍」、「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和國防創新部門聯合發起的一項重要研究指出,除非華盛頓採取積極措施,盡其所有國家力量維持其在太空的領導地位,否則中國將趕上與美國的技術差距,並在2045年以後超越美國。此外,研究還示警,中國已迅速崛起,開始挑戰美國在全球研發(R&D)支出方面的領導地位,預計到2030年,中國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支出將比美國多出2000億美元以上。該份報告更直言:「具體而言,美國缺乏清晰且具有凝聚力的長期願景,缺乏在未來半個世紀及更久的將來,維持經濟、技術、環境、社會和國防軍事領導地位的宏偉太空戰略。」
二線城市旅遊夯3/高知必嚐上天下海「宇宙深海酒」 入境隨俗High玩酒桌遊戲
為了瞭解日本二線城市旅遊特點,CTWANT記者跟隨燦星旅遊來到位於日本四大本土島嶼之一四國島中南側的高知縣,高知縣擁有好山好水,可造訪浮在海中的鳥居、探索神秘鐘乳石洞窟、欣賞知名建築師隈研吾設計的網美圖書館,品嚐稻草炙燒鰹魚的美味。來到有18酒造(酒廠)的高知,一定要試試宇宙深海酵母釀的清酒,再體驗一下不同的酒桌文化。高知又被稱為「日本最後秘境」,自然景點中最令人印象深刻是「龍河洞」,是一處約有1億7500萬年歷史的鐘乳石洞,洞內有壯麗的瀑布、小河,還有約2000年前古代洞穴生活遺留下來的「神之壺」土器遺物,被指定為國家天然紀念物和史蹟。「龍河洞」與其他鐘乳石洞景點相比,通道有寬有窄、有上有下,時而需側身或彎腰前行,地形步道相當多元具挑戰性,接近出口處,還有光雕展演。來到日本,一定要造訪寺廟與神社,高知五台山的「竹林寺」,秋天賞楓、春天賞櫻,為高知縣三大名園之一,更是四國遍路88座靈場中第31番號佛寺;「鳴無神社」則是近期網路熱門打卡景點,因其面海而建的鳥居及通往海中的參道,酷似宮島的海上鳥居,又有「土佐的小宮島」之稱。這裡以祈求良緣而聞名,一般日本神社詩籤是綁在樹上,「鳴無神社」的籤卻可溶於水,旅客能體驗求籤並於參拜後將籤放入海中溶解,相當特別。鄉村小鎮中藏著知名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設計的「雲之上圖書館」。(圖/林榮芳攝)燦星旅遊也將近年台灣討論度很高的蔦屋書店、隈研吾建築,放進行程中。高知的蔦屋書店,是由舊倉庫所改建,也是四國第一家蔦屋書店,旅客可在這裡短暫停留,體驗日本的書香風氣,裡頭也是個小型購物商場。知名建築大師隈研吾曾操刀設計東京奧運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在台灣建築作品包括花蓮洄瀾星巴克、新竹埔山王禪老祖廟、台中勤美術館等,還有幾處興建中的住宅,在台灣建築界人氣不小。而高知與隈研吾相當有淵源,他的木造建築技法靈感便是來自高知一處小鎮的木造劇場重修工程,讓他從此一頭栽進木造工法的世界,並在該小鎮前後建了6座建築,像是「雲之上圖書館」及功能等同區公所的「檮原町綜合廳舍」。冬天到日本,必吃又大又甜的草莓,燦星旅遊在高知安排「西島園藝團地」,1~6月提供季節限定的採草莓體驗,入園可享「草莓吃到飽」;而高知必吃美食是「稻草炙燒鰹魚」,點燃稻草大火燒烤生鰹魚表層,一口咬下濃濃稻草香與焦香味,堪稱是高知的靈魂美食。左為高知城夜祭光雕秀,高知在地導遊岡崎桂禎推薦每年8月9日至12日舉行的夏日祭典「夜來季」,將有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約200組的團隊參與表演。(圖/林榮芳攝)高知第一特產非清酒莫屬,高知擁有日本第一的森林覆蓋率,又有四萬十川及仁淀川等清流,因此縣內孕育而生18處造酒廠,各推有不同風味的清酒。其中一款「宇宙深海酒」,號稱造酒的酵母以火箭送上太空站,又兩度沉入深海,不僅噱頭十足,果香與吟釀香氣也倍增。來到造酒廠試飲一輪清酒,就先讓你喝到茫。釀酒大縣少不了有趣的酒桌遊戲,在高知不少餐廳都會提供遊戲道具,導遊也會教大家「入境隨俗」。晚上的高知,因為不是大城市,店鋪早早就關門,唯一可逛的,是高知城附近的「弘人市場」,也是高知最大的美食廣場。記者踩線,正巧碰上高知城光之祭典「NAKED 夜祭-高知城-」,擁有400年歷史的高知城是「日本三大夜城」之一,每年冬季都舉辦主題點燈祭典,12月1日起跑,一直進行到1月14日,古城以光雕投影打上炫麗色彩。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左)看好高知秘境旅遊的發展潛力,疫情前就和燦星旅遊考察,一直到解封才重啟桃園-高知的直航合作。(圖/岡崎桂禎提供、翻攝自台灣虎航臉書)想前往高知,目前僅有燦星旅遊與台灣虎航合作的直飛航班,每週三、六上午桃園機場起飛,2個多小時即可抵達,4天3夜團體遊程19,900元起,5天4夜26,900元起,依據不同行程,將安排高知及周邊香川、德島、愛媛等不同景點做搭配。記者實訪一對參加高知團的銀髮夫婦,他們印象最深刻的景點是高知的桂濱海灘、龍河洞,還有香川的金刀比羅宮、大步危遊覽船。他們受朋友邀約參團,會選擇高知是因為東京、福岡等大城市都去過,「想去看看不同地方,感受日本的鄉村,四國風景很好。」而高知的直航,燦星旅遊與虎航早在2019年12月就進行完考察,「看好高知秘境旅遊的發展潛力,虎航當時就說一定要飛,結果回台後疫情馬上爆開,我們足足等了4年!」在地導遊岡崎桂禎就說,以前遠航、復航有包機過幾次,但都為期1個月或幾個禮拜而以,沒有包機時,要到高知必須從旁邊城市入境。儘管如此,台灣人依舊是來高知旅遊最多的外國人,其次才是中國人、韓國人,因此很希望台灣和高知能維持長期直航合作,也讓高知民眾能藉由直航到台灣觀光。
慢遊四國高知5/到老酒造喝上天又下海的「宇宙深海」酒 入境隨俗來一場超嗨酒桌遊戲
喜歡喝日本酒的人,對高知縣想必不陌生,高知不僅有號稱日本第一高達84%的森林佔有率,主要以梯田種植稻米,還有四萬十川及仁淀川等清流流經縣內,而在絕佳天然環境下,造就高知的「土佐18酒造」釀造出各自專屬的獨特地酒,記者就帶大家走訪其中兩家歷史悠久的酒造,了解高知有趣的飲酒文化。首先介紹位於高知香南市赤岡町的「高木酒造」,赤岡町曾因鹽業與航運發達,從江戶時代至明治時期是繁榮的港邊小鎮,當地最高曾有多達7家酒造,而高木酒造從明治17年(1884年)就開始了釀酒之路。高木酒造最出名的品牌「豐能梅」背後還有一特殊故事,原來赤岡町曾有一間從江戶時代便設立的老酒造名為「寺尾酒造」,在昭和初期倒閉後被高木酒造收購,高木酒造也將寺尾原本受歡迎的「豐能梅」品牌傳承下來並發揚光大。甚至當地每年4月最後一週週日所舉辦的「どろめ祭り(泥目祭)」日本酒競飲比賽中,參賽者還會比拚看誰能用大酒碗最快喝完「豐能梅」,吸引不少人參加。高木酒造的豐能梅與土佐金藏系列獲得國際不少日本酒獎項,亦有以新高梨和熟成梅子釀造的果實酒。(圖/魏妤靜攝)高木酒造特色是多使用高知在地酒米釀酒,例如以「吟之夢」釀造代表品牌「豐能梅」多款日本酒,另一重要品牌「土佐金藏」則主要使用「土佐麗」酒米,除了好水與好米,酒造也使用多種高知酵母搭配釀造。更有不少以高知100%原料釀製的酒獲得日本國內外大獎,例如具有華麗香氣、平衡酒體的「豐能梅 純米大吟釀 龍奏」,便是獲獎最多的酒款,據說1994年附近大海曾出現龍捲風,但酒造未遭受破壞,反而此後釀造出的酒更為好喝,也成了「龍奏」命名的由來;另一款「土佐金藏 特別純米 土佐麗」亦於今年在法國舉行的日本酒比賽「2023 Kura Master」中,獲得純米酒部門白金賞,具有類似香蕉的香氣與柔和辛口感,有趣的是這款酒還使用了高知所謂的「深海酵母」。司牡丹酒造原名黑金屋,明治維新功臣之一田中光顯從掌管「花中之王」的尊貴意象為酒造命名。(圖/魏妤靜攝)「司牡丹 土佐宇宙深海酒」(左,2,530日圓)、「司牡丹 山柚子 榨柚子酒」。(1,280日圓,圖/魏妤靜攝)在高知釀造的不少酒款會打上「宇宙、深海」等字眼,原來在高知縣有12間酒造使用相當特殊的酵母,其中「宇宙酵母」是2005年時將高知產酵母,以火箭送上距地面40萬公尺的國際太空站,歷經10天培養而成;2021年則將宇宙酵母兩度沉入6,200米深海,經歷4個月深海測試,在生存率僅3億分之1情況下存活的酵母,則稱為「宇宙深海酵母」。據說以經歷過極限環境的酵母釀造出的酒,果香與吟釀香氣也倍增。若要冠上「宇宙」之名,例如「宇宙深海酒」及「宇宙酒」,除了必須使用上過宇宙的酵母外,還得使用高知縣產的宇宙旅行米「吟之夢」或「風鳴子」,像高木酒造的「土佐金藏 特別純米 土佐麗」因使用的是土佐麗酒米,因此僅能稱為「深海酒」,但在記者走訪的另一家「司牡丹酒造」就有一款「宇宙深海酒」。司牡丹酒造位於仁淀川流域的「佐川町」,是從1603年創業至今的老酒造,據說連坂本龍馬也很愛喝這家酒造的酒款。這裡的話題之作包括「司牡丹 土佐宇宙深海酒」純米吟釀,優雅清爽還帶柔和米旨味;另有一款酒精濃度僅8%的「司牡丹 山柚子 榨柚子酒」,使用栽培全程不使用農藥的嶺北柚子釀製,微酸易飲。此外NHK春季晨間劇《爛漫》的主角原型「日本植物之父」牧野富太郎博士,出生地就在佐川町,旅人還可順道來趟佐川町之旅。像是培育出田中光顯、牧野富太郎等人的私塾「名教館」,和做為展覽空間使用、保留明治時期西式木構建築的「佐川文庫庫舍」(原青山文庫),與展示日本唯一現存明治時期建造的四輪木造二等客車「ロ481號」的「上町站」等,都是知名景點。「可杯」的酒杯設計很有意思,像天狗杯與火男杯如果沒乾杯都無法將杯子放下,因為杯中的酒會流出。(圖/魏妤靜攝)在高知不少餐廳都會提供可杯道具,讓大家宴客聚餐時更盡興。(圖/魏妤靜攝)不僅老酒造充滿故事,喜歡喝酒又熱情的高知人還設計出不少有趣的酒桌遊戲,像記者這次就實際體驗到「可杯」、「菊之花」兩種。「可杯」遊戲會搭配一組大中小的3款酒杯,最大杯的「天狗杯」有著長長鼻子,居中的「火男杯」則是嘴巴有小洞、飲用時須用手指按住洞口不讓酒流出,最小的「阿龜杯」代表日本傳統女性形象、較無特殊玄機。玩的時候得先轉動小陀螺,當陀螺停下時轉向誰、上面的文字或圖案又對應哪個杯子時,被指向的人就得用那款杯子喝酒,若轉中的是天狗杯更會引起全場歡呼。另一個遊戲「菊之花」則是在托盤上放置與遊戲人數相同的清酒杯,其中一個倒扣的酒杯中藏有黃色小菊花,參加遊戲的人依序選擇想要的一杯將其翻過來,誰翻出了菊花就得喝下與已翻開杯子同等數量的酒,所以愈晚翻出菊花可就要喝下愈多杯,十分賭運氣呢!玩「菊之花」遊戲看自己運氣有多好,如果菊花到後面才被翻出,翻到的人要喝下的酒就愈多。(圖/魏妤靜攝)高木酒造地址:高知縣香南市赤岡町443網址:https://toyonoume.com/司牡丹酒造地址:高知縣高岡郡佐川町甲1299番地網址:https://www.tsukasabotan.co.jp/index.html◎喝酒勿開車!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滿18歲請勿飲酒
國際太空站失蹤 8 個月的番茄找到了 太空人洗刷「偷吃」嫌疑
美國太空人盧比歐(Frank Rubio)今年3月底所採收的首批太空種植矮紅羅賓番茄(Red Robin dwarf tomato),未料其中一顆失蹤許久,讓他背上「偷吃」嫌疑,直到6日,太空站人員終於在艙內發現流浪 8 個月的番茄,終於讓盧比歐「重獲清白」。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8 日報導,盧比歐當時開心的和番茄合照後,番茄竟離奇消失在太空艙內,他透露,自己花了 8 至 20 個小時在尋找番茄,但直到他今年 9 月 27 日返回地球都沒有找到。盧比歐回憶,當時太空站的同事正在和小學生遠距連線,他認為如果拿出太空種植番茄會很酷,就將其中一顆裝在袋子裡準備展示。盧比歐還表示,他把東西用魔鬼氈黏好後去做其他事情,沒想到一回來就找不到了,而他的同事們幾個月來都在揶揄他是「偷吃嫌疑犯」、「番茄竊賊」。幸好,目前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在6日的記者會上證實發現了遺失的番茄,不過這7名太空人並未透露尋獲番茄的位置,也未說明番茄的狀態。根據報導,為了替太空人未來進行長期任務時能自給自足,NASA 將蔬菜生產系統(Veggie)送往國際太空站,並在 Veg-05 實驗中種植包括這次失蹤的番茄,去年3月番茄收成後,每位太空人都要將番茄樣本裝在密封袋中,並被告知番茄不能食用,主要是擔心潛在的真菌污染。盧比歐從022年 9 月前往國際太空站後,因為一次冷卻劑洩漏事件在太空站意外的待上了整整 371 天,打破美國人在軌道任務中單次停留時間最久的紀錄,不過他因為「番茄」失蹤事件被同事們揶揄是「偷吃研究成果的嫌疑犯」,如今太空站人員終於在艙內發現流浪 8 個月的番茄,也為他洗清罪名。太空站人員終於在艙內發現流浪 8 個月的番茄,終於讓盧比歐「重獲清白」。(圖/翻攝自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