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任務
」 NASA 太空人 SpaceX返航推進器突故障!NASA太空人「8天任務變9個月」明年才能回地球
美國航太巨頭波音公司(Boeing)製造的太空船「星際飛機」(Starliner)於今年6月5日成功升空,歷經27小時的飛行,2名太空人順利抵達國際太空站,創下航太歷史上的偉大里程碑,此次太空計畫也爆出意外插曲,由於太空船的推進器出現故障,導致為期8天的太空任務被迫延長,2名太空人恐被迫滯留太空站長達9個月。綜合《CNN》、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News)等外媒報導,美國波音公司太空船「星際飛機」在佛羅里達州的「卡納維爾角太空軍基地」(Cape Canaveral Space Force Station)進行試射,並於當地時間6月5日上午10時52分順利升空,而這也是波音公司首次的「載人飛行測試」。此次計劃由2名NASA退役軍人執行升空任務,分別為61歲的美國海軍上尉魏勒摩爾(Butch Wilmore)及58歲的海軍女軍官蘇妮塔威廉斯(Sunita Williams),事實上他們都是資深太空人,具有相當豐富的飛行經驗,而原先他們預計在外太空停留1個多禮拜後便會返回地球,怎料卻意外受困太空站。報導指出,太空船「星際飛機」因返航途中推進器故障,加上導航系統失靈,導致2名太空人只能滯留太空站,如今他們已待在外太空6個多月,NASA將於2025年3月下旬發射另一架太空船「SpaceX Crew-10」,屆時魏勒摩爾、蘇妮塔威廉斯就可與Crew-9任務團隊一起回到地球,換句話說2人恐被迫滯留太空站長達9個月。
川普提名「馬斯克好友」艾薩克曼任NASA局長 掌管250億美元預算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於4日提名億萬富翁兼Shift4執行長賈里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擔任下一任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局長。艾薩克曼是私人太空探索的先驅,曾領導兩次SpaceX的私人太空飛行,其中包括該公司於今年進行的首次太空行走任務。根據《CNBC》的報導,川普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表示,艾薩克曼將推動NASA的探索和靈感使命,為太空科學、技術和未來的突破鋪平道路。而艾薩克曼也發表聲明表示,他深感榮幸能接受這一提名,並強調自己對推動美國在太空領域成就的熱情,「能夠擔任這一職務,與NASA傑出的團隊合作,實現共同的探索與發現夢想,是我一生的榮耀」。艾薩克曼計劃在被任命為局長後辭去Shift4首席執行官職務,但將保留大部分股權並減少股東投票權。他在給公司員工的信中提到,將在確認前繼續履行現有職責。報導中指出,NASA現任局長比爾尼爾森(Bill Nelson)由拜登總統於2021年提名,目前負責管理NASA年度約250億美元的預算。在尼爾森任期內,NASA推動了首次無人飛行任務,然而計畫中的載人登月任務遭遇了延誤和預算超支。艾薩克曼此前對NASA在登月計畫中的支出表示批評,特別是對耗資巨大的SLS火箭及授予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第二份月球著陸器合約的決定,他認為這樣的投資分配犧牲了許多重要的科學計畫。作為私人太空探索的領軍人物,艾薩克曼於2021年和2024年領導了兩次由SpaceX支援的私人太空任務,並指揮機組人員進行多日環繞地球的飛行。近期他的「北極星計畫」首個任務——「北極星黎明」成功完成,並包括SpaceX首次艙外活動(EVA),展示了太空探索的新可能性。此外,由於艾薩克曼與馬斯克的密切合作關係,此次提名引發外界關注,艾薩克曼在馬斯克的協助下,成功完成了史上首趟民間太空漫步任務。SpaceX作為NASA的主要承包商,這項任命被視為進一步鞏固了馬斯克在美國航太領域的影響力。艾薩克曼的上任可能標誌著馬斯克從NASA承包商的角色,升級為該機構運作的重要夥伴,甚至被形容為他將「一統」美國航太領域。
史上最遠的選票!NASA設投票站 太空人「選票加密」傳回地球選總統
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川普和賀錦麗勢均力敵,選戰打得格外激烈,最後誰能入主白宮,全球關注,不過對於遠在外太空執行任務的太空人來說,回鄉投票是相當困難的事,其實早在20多年前,美國就通過一項法案,允許太空人也能在大選當天,從遠處行使投票權。今年在國際太空站上屆有4位太空人計畫進行「超遠距」投票。太空人蘇尼與威爾莫。(圖/達志/美聯社)據《紐約郵報》、《美聯社》等外媒報導,NASA美籍太空人蘇尼(Suni Williams)和威爾莫(Butch Wilmore)等4人預計會滯留太空至2025年2月,都已經事先申請選票,就像其他不在家鄉的美國人一樣。目前在國際太空站的4名太空人均已於選舉日之前申請投票。報導稱,蘇尼和威爾莫(Butch Wilmore)在6月初抵達國際太空站進行為期8天的太空任務,因氦氣洩漏和推進系統問題,目前滯留在太空站等候救援,預計2025年2月才能返回地球,不過包括他們和另兩位美籍太空人都不想錯過這場美國大選,因此一早就申請投票。按照規定,太空人們會把填寫好的電子選票上傳,經NASA追蹤數據中繼衛星系統傳輸至新墨西哥州地面站,接著送到德州休士頓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並提交給當地郡書記員,這些選票均已被加密,僅太空人和郡書記員能夠存取。另據NASA指出,為了確保投票過程的完整性,選票在傳輸過程皆已進行加密,其實這個「太空投票」在美國已經實施了20幾年,據《國家太空中心NSPO》說明,1997年德州立法議會(Texas Legislature)通過法案建立在外太空的投票程序,當時簽署法案的就是德州州長小布希,也是後來美國的第43任總統。由於NASA休士頓太空中心位於德州,多數太空人都是當地居民,因此德州當年通過這項法案,讓離地球200多公里外的太空人也能擁有投票權。
與摯愛在平行時空再相遇 泰7億點擊女女CP「FreenBecky」再搭擋
泰國電影《跳越時空的愛戀》由突破7億次觀看夯劇《粉紅理論》國際巨星「FreenBecky」主演,兩人在片中上演穿越時空、纏綿悱惻的女女之愛。電影更依照真實太空船大小,打造1:1等比例的拍攝用太空船,並輔以專業視覺特效,打造出逼真寫實的太空場面。《跳越時空的愛戀》與泰國各大太空機構攜手合作,打造真實太空場面。(圖/采昌提供)該片斥資6000萬泰銖(約台幣5500萬)製作預算,雙主角「琳」與「凱斯」找來有「FreenBecky」之稱的莎露彩查金哈(Freen)與瑞貝卡派翠西亞阿姆斯壯(Becky)共同主演。兩人之前主演人氣GL夯劇《粉紅理論》,突破7億觀看次數的驚人成績,讓兩人成為全球GL影星的代表人物。這也是兩人首部共同演出的電影,Freen也成為泰國影史第一位詮釋太空人角色的演員,尤其她所配備的太空裝重達20公斤,還必須吊鋼絲拍攝太空漫遊場面,全部都由她親自上陣沒有替身,展現出演員的決心。至於飾演潛水選手的Becky,更花費4個月時間,參加自由潛水工作坊,以確保每個演出細節都可以真實呈現。不僅如此,本片還請來全球熱賣突破13億泰銖票房《金孫爆富攻略》中的「國民阿嬤」烏薩薩梅坎姆(Taew)首度擔任配音工作,為電影獻聲演出。電影劇情描述琳(Freen飾演)和凱斯(Becky飾演)從朋友發展成戀人關係,琳夢想成為太空人,而凱斯則夢想打破自由潛水世界紀錄。當琳終於成為太空人,凱斯卻消失在深海之中,再也沒有回來。某日琳執行太空任務,陷入巨大的太陽風暴當中,某種形式的能量突然帶走她的靈魂,將她傳送到與凱斯多個不同的平行世界當中,兩人在平行世界裡跨越不同時代,都相互愛上彼此。透過奇幻的劇情與平行世界題材,試圖表達「從遙遠的太空到難以到達的深海,只要有愛,將引領摯愛之人再度相遇。」也因為電影將帶領觀眾漫遊至浩瀚的外太空,製作團隊這次與泰國「Space TH」合作,深入研究過去、近期和預計在未來會出現的太空事件,力求呈現最真實的細節,更依據NASA的資訊進行製作,力求真實還原。監製「Boss」基塔瓦欽科特(Keetawat Chinnakote)透露:「片中太空船為真實太空船的實際尺寸,這是我們堅定的決心。在建造真實大小的太空船時,我們對每個部位的尺寸和細節都仔細研究。我們也得到Space TH的支持,以及地理資訊與空間技術開發局(GISTDA)的協助,根據真實進行創作。」《跳越時空的愛戀》將於8月28日在台上映。《跳越時空的愛戀》依照真實太空船大小,打造出等比例的拍攝用太空船。(圖/采昌提供)
台灣首次!中央大學推動國際登月計畫
我國第一次展開國際登月計畫!中央大學自主研發「深太空輻射探測儀」,預計今年第4季由日本民間登月公司ispace的 HAKUTO-R Mission 2登月小艇發射升空進行科學任務,從地球到月球、繞月及登月執行4個月的任務,為人類未來在月球長居盡一份心力。未來10年是人類登月計畫積極推動的時期,我國在中央大學主導下,展開國際登月計畫。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表示,今年1月14日、15日,他和學校研究團隊將「深太空輻射探測儀」送往日本,預計第4季搭乘登月小艇升空,展開科學任務。將這儀器送上月球,費用是新台幣1800萬元。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張起維指出,過去我國發射的衛星及各式科學酬載都僅在約800公里的高空運作,這次「深太空輻射探測儀」將首次離開地球軌道,在2000公里外執行任務。張起維提到,距地球2000公里以上的「深太空」,那裡的游離輻射對生命和科技產品非常不友善,「深太空輻射探測儀」主要是偵測地球到月球及月球表面的輻射劑量,及輻射環境對電子產品的影響,可提供執行太空任務參考,或作為未來電子和太空產品設計的考量。為了能在嚴峻的太空中「旅行」4個月,張起維說,「深太空輻射探測儀」重量、耗電量都有嚴格要求,因此設計出長寬高分別是14公分、14公分及3.68公分,重量僅400公克,相當於半斤茶葉的重量,設計完全由中央大學一手包辦,參與學生的名字也都刻在「深太空輻射探測儀」的電路板後方,展現中央大學在太空領域的付出。另一方面,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昨日宣布,日本小型無人月球探測器「SLIM」20日成功降落月表,日本成為繼前蘇聯、美國、中國及印度之後第5個登月國家,SLIM在28日晚與地面建立通信,並開始觀測月表的岩石組成等。張起維說,1969、1970年的人類登月計畫,都是由政府主導,但這次各國展開「重返月球」任務,除政府以外,還有很多民間公司參與,大家一起為人類未來在月球長居而努力,甚至要以月球為基地,進一步探究土星等其他星球。
科學家證實月球低重力環境能種出「植物」 人類若移民也不怕餓死
月球上是否能居住人類,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致力研究的問題,不過近年就發現,月球上竟成功種出植物,而這也是人類首次在月球上利用太空陽光進行光合作用進行生物實驗。根據外媒報導,自1969年以來阿姆斯壯(Neil Alden Armstrong)登入月球後,科學家們就一直致力於瞭解月亮上的任何一切。雖然人們總是期盼未來10年內能在月球上生活,不過現在人們更關心的是植物是否也能在月球上生存。嫦娥四號機器人太空任務於2019年1月登月時,就帶了4種想要在月球表面種植的植物,結果近日的實驗結果顯示,其中竟一種棉花的種子竟發芽了。雖然科學家其間曾多次研究月球的低重力和高輻射是否會對植物生長造成阻礙,但很顯然地這個問題已經被解決。這項實驗研究除了意味著,如果人們搬到月球上有東西可以吃之外,也證明了月球的低重力及高輻射不會對植物生長有任何阻礙,在其中一項研究論文中顯示,「即使在強輻射、低重力(1/6g)和長時間的強光條件下,植物也可以在月球表面生長。」
《即刻救援》男星自編自導自演 搏命挑戰坐火箭太空漫遊
勵志冒險電影《勇闖太空》(L’astronaute)由《即刻救援》尼古拉斯吉羅(Nicolas Giraud)自編自導自演,與「法國第一才子」馬修.卡索維茲(Mathieu Kassovitz)攜手主演。電影描述傑出的航太工程師吉姆從小夢想成為太空人,卻在歐洲太空總署徵選中高分落榜。不願放棄的他,多年來秘密計畫乘坐自己研製的迷你火箭飛向太空。尋夢過程中他幸運遇見志同道合的夥伴組建五人團隊,同心竭力挑戰這項不可能的搏命計畫。《勇闖太空》講述志同道合的五人小組,一起製作火箭挑戰飛向太空的搏命計畫。(圖/佳映提供)《勇闖太空》籌備期間正好碰上疫情嚴峻之際,導致進展窒礙難行。導演吉羅投入一切以至於陷入經濟困境,但仍堅持完成電影的信念,就和片中主角堅持飛向太空的執著一模一樣,令團隊動容。值得一提的是,在沒有任何太空技術和知識的情況下,製片克里斯多夫.侯西諾(Christophe Rossignon)扮演十足關鍵的角色,在他的牽線下,找來真正的太空人讓弗朗索瓦.克萊沃伊(Jean-François Clervoy)擔任本片技術顧問。這位曾三度完成太空任務的退役太空人,起初還感到不可置信,但看完劇本後他說:「這很瘋狂,但太棒了!」最後當他看完成品後更感動表示:「我彷彿重溫了自己在太空任務時的感覺。」《勇闖太空》是首部獲得法國航太公司阿麗亞娜集團大力幫助的電影,提供劇組場地、配備及專業上的諮詢。(圖/佳映提供)該片於於法國上映後,得到法國三大報之一《西法蘭西報》的影評盛讚為:「一部大師之作!」並分別榮獲開羅國際影展最佳影片及格拉斯哥影展觀眾票選獎的提名。導演吉羅表示:「這並不是一部太空電影,而是『前往太空』的電影,也是關於一群人因為同個目標而相聚,一起成長、逐夢的故事。」《勇闖太空》將於2023年8月18日在台上映。曾三度執行太空計畫的退役太空人讓弗朗索瓦克萊沃伊擔任《勇闖太空》技術顧問(圖/翻攝自Jean-François Clervoy IG)
NASA加入串流媒體大戰! 推「NASA+」主打免訂閱無廣告
串流媒體平台競爭激烈,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宣布加入戰場。根據國外網站gizmodo報導,NASA宣布將推出自有串流影音服務平台「NASA+」,未來將帶領天文迷遨遊宇宙、探索未知,且服務完全免費,不含廣告。據報導,NASA尚未公布NASA+具體時程,僅預計今年稍晚上線。並強調NASA+能夠免費訂閱、無廣告干擾。未來將提供網頁版本服務內容,或是更新後的iOS、Android版NASA App,可收看Netflix、Disney+的國家和地區,也都能接收到這項全新串流服務。以後也可能會進駐Apple TV、Roku、Fire TV等電視裝置,全球天文迷應可期待。事實上,NASA已經在官網和YouTube頻道提供自有網路串流平台「NASA TV」,主要用於火箭發射時等重要活動直播,或是播放太空相關紀錄片內容。然而太空科技不斷演進,NASA TV許多內容稍嫌過時。此次推出「NASA+」服務將內容升級,用戶未來可透過NASA+特別製作如原創系列、紀錄片等影片內容,一同探索未知的宇宙。且能依照用戶個人偏好時間觀看所選影片,匯集感興趣的影片內容、隨選即播,更容易吸引民眾。此外,NASA官網也將改版,目前搶先公開測試版,包括NASA的太空任務細節以及研究、氣候等資料。尤其是NASA+將成為明年取得阿提米絲2號(Artemis II)太空任務第一手資訊的地方。
維珍軌道發射衛星遭遇異常情況 英國首次太空發射任務宣告失敗
維珍軌道公司先前改造波音747成為太空船,並且計畫要搭載火箭送衛星上空。但目前有消息指出,這架名為「宇宙女孩」(Cosmic Girl)的改造太空船在9日晚間22點從英國發射後,由於遭遇不明原因的異常,太空船並沒有完成任務,這也代表著英國首次太空發射任務宣告失敗。根據《美聯社》報導指出,維珍軌道公司旗下火箭「宇宙女孩」在英國當地時間9日晚間22點02分時,從英格蘭西南部康瓦爾(Cornwall)的基地升空。而原本計畫在飛行到3.5萬英呎的高空後,原本裝有9顆小衛星的火箭要與飛機分離。但在火箭即將進入軌道時,維珍軌道航空發現異常狀況,結果導致衛星任務失敗。值得一提的是,原本維珍軌道公司的推特發文指出火箭已經進入軌道,但隨後又發文表示,由於異常因素,火箭並沒有抵達軌道,先前的推文將會刪除。而雖然衛星發送任務失敗,但目前最新的消息指出,宇宙女孩與機組人員已經平安的返回康瓦爾基地。
歐洲太空總署推新太空人名單 其中有首位身障太空人
從22500人中挑出17位實習太空人,睽違13年歐洲太空總署推新名單,5職業11儲備1身障太空人,5職業太空人將展開一年基礎訓練,基礎訓練完成後會進入太空站階段,訓練內容會針對具體任務做規劃,而首位身障太空人是英國帕運短跑選手,John McFall年輕時因車車禍右腿截肢,由於這是首位身障人士參與太空任務,歐洲太空總署也將評估未來可行性。
台灣「第一顆」低軌通訊衛星明升空 中央大學貢獻最大
中央大學與科技界合作發展的台灣業界第一顆實驗低軌通訊衛星,預計明年發射升空,也讓台灣自主研發的太空產業更受到矚目。這項合作計畫是中央大學與鴻海科技集團鴻海研究院等單位合作;中央大學自行研製的先進電離層探測儀,領先國內其他學術單位,獲得最高飛行履歷,可以確保任務執行的安全係數,也展現了國際影響力。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趙吉光表示,低軌通訊衛星與過去地球同步衛星相比,具有對地通訊延遲低、太空環境輻射低、發射成本低等特性,目前全球正積極發展。而低成本的立方衛星也提供學界一個很好的入門管道,配合業界追求效率的特性,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目標。加上政府「五加二」產業創新旗艦計畫中的國防與衛星產業,國家第三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的加持,讓衛星科技與太空產業發展炙手可熱。2021年1月,中央大學自行研製的「飛鼠號」立方衛星升空,確立已完備執行太空系統工程的基礎設施與能力。2022年2月發射的INSPIRESat-1立方衛星,更凸顯中央大學的國際影響力。今年8月自行研製的先進電離層探測儀已運作滿5周年,遠超過當時設定的任務壽命,並獲得國際第一筆科學酬載的研製合約。隨著太空產業的興起,中央大學太空系的招生也日漸熱門。趙吉光說,大學部要培養產業所需的實務人才,碩博士班則希望培養具前瞻性的領導人才。希望的人才是「膽大心細」,具一定好奇心,但又能專注在執行的細節,並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確保執行太空任務萬無一失。
「新謝波德號」升空後自燃 載天價設備太空艙緊急彈出
亞馬遜電商創辦人貝佐斯旗下的太空科技公司「藍源科技」,研發的無人火箭「新謝波德號」,在美東時間12日上午發射升空,預計進行將美國NASA的相關實驗設備送上太空的任務。然而,新謝波德號卻在升空一分鐘之後就起火燃燒。所幸載有大批昂貴實驗設備的太空艙,緊急彈出並安全落地,雖然此次太空任務宣告失敗,但至少沒有造成更重大的損失。美國聯邦航空總署事後要求,在事件起因調查完成之前,藍源科技不得再進行新謝波德號火箭相關發射任務。
NASA「朱諾號」公布絕美木星照 表面雲層宛如大師級畫作
美國航太總署(NASA)於8月30日公布了「朱諾號」(Juno)探測器在執行太空任務時近距離拍攝的木星雲層影像,照片右半邊還有軟體工程師瓊森(BjörnJonsson)透過數位處理增加色彩飽和度和對比度,並將原始照片調整成接近人類肉眼所見顏色的版本,創造出了這張有如大師繪畫作品般的絕美照。NASA官網於8月30日發布文章指出,「朱諾號」在7月5日第43次近距離飛越木星時,觀測並拍下了木星雲層的複雜色彩及結構,接著軟體工程師瓊森再經過影像處理描繪出最接近人眼所見色彩的圖像版本。瓊森透過數位處理,將色彩飽和度和對比度提高,達成類似銳化後更清晰可見的效果,並減少影像壓縮失真和偽影,最終加工創造出一張宛如大師級渲染繪畫作品的絕美照。NASA指出,加工後的照片能更清楚的揭示木星的一些有趣特徵,包括表面雲層因不同化學成分導致的顏色變化、木星漩渦的三維性質,以及位在大氣較高層、更小而明亮,乍看之下就像被「彈出」的雲層。科學家們通常會在他們的太空圖像中加入藝術性的修飾,因為在強調原始的行星視覺效果或描繪人類瞳孔無法觀察到的宇宙光時,稍微的影像處理會有很大的幫助。寬度有1個籃球場那麼大的「朱諾號」太陽能探測船於2011年8月5日從佛州升空,最終花了5年,也就是2016年7月4日才成功踏上木星之旅。目前「朱諾號」正處於延長任務階段,在2025年9月以前將繼續進行更多木星調查,包含觀測近距離飛越木星的北極氣旋,木星周邊的木衛一、木衛二等衛星,以及將首次探索環繞木星的微弱光環。
時隔50年 美登月火箭再升空42天
時隔50年,美國將踏出重啟載人登月的第一步,美國太空總署(NASA)訂於美東時間29日(周一)上午8時33分(台北時間周一晚8時33分),於甘迺迪太空中心發射阿提米絲一號(Artemis 1),展開無人環月飛行測試計畫,昨日倒數計時已展開,雖然NASA官員先前表示,預估周一發射窗口時段有七成機率氣候適合火箭發射,但太空中心昨日卻遭遇了雷雨天氣,發射台遭到三次雷擊,工作團隊正在評估,如果周一氣候不佳,發射日期也可能延到9月2或5日。世界各國中,目前只有美國曾成功派出太空人登陸月球,1972年12月7日發射的阿波羅17號(Apollo 17),是人類第六次,也是至今最後一次成功登月的太空任務。2017年10月,美國太空總署正式宣布將進行阿提米絲計畫,起初的目標是在2024年前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並在2028年前於月球表面建立永久基地,阿提米絲是取名自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她和太陽神阿波羅(Apollo)是雙胞胎。阿提米絲一號大約百公尺高,包括了可產生880萬磅推力的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SLS),和在頂端的獵戶座(Orion)太空艙,發射後數分鐘,獵戶座從火箭分離,大概四天之後,會飛行至距月球表面100公里的地方,然後進入圍繞月球軌道,太空艙中還裝有三個假人,環月後會提供關鍵數據給太空總署,為未來的載人飛行作準備,這整個旅程大概為42天,太空艙預計10月10日返回地球,落入加州附近的太平洋。根據統計,火箭發展費用大約200億美元,每次發射花費41億美元。不過,昨日倒數計時後,天候不佳,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39B發射台避雷裝置遭到3次雷擊。該避雷裝置包括3座約182公尺高的避雷塔和導線,用以保護火箭及所搭載太空艙,初步顯示,這幾次雷擊威力不大,工作人員收集了有關電壓和電流的數據,阿提米絲一號擬於周一28時33分至10時33分發射升空,有兩個小時發射窗口,如果這兩個小時天候不佳,就會在改天發射。
電影頻道/《巴斯光年》皮克斯首部IMAX動畫 揭曉《玩具總動員》巴斯身世
動畫《玩具總動員》人氣角色巴斯光年推出獨立電影!這是皮克斯首次推出IMAX動畫電影,也是玩具總動員系列的外傳電影。不同於巴斯光年在《玩具總動員》中,總是穿著全副太空裝,這次巴斯光年在獨立電影中,頭盔底下是帥氣的茂密頭髮,為了展現英雄感,皮克斯更找來《美國隊長》克里斯伊凡配音,帶領觀眾一同展開浩瀚的太空冒險!《巴斯光年》劇情描述巴斯是名充滿理想的太空騎警,在一次前往遙遠星球的任務中出了意外,不得不迫降在外星球生存。感到內疚的巴斯,努力彌補想回到地球,等他返回基地,卻發現已經過了62年,昔日戰友都已蒼老,熟悉的一切都被顛覆,巴斯必須勇敢面對自己的命運,並與大魔王札克天王交鋒對戰。巴斯光年與昔日隊友們一起對抗大魔王。(圖/迪士尼)《玩具總動員》中,安弟和朋友們看了某部電影後,人人都想要一隻太空騎警玩具,在27年後粉絲也終於得到解答,原來那部電影就是《巴斯光年》。導演麥克連表示,希望《巴斯光年》能讓觀眾看見巴斯不同以往的一面,聰明、負責任的同時,面對太空意外感到內疚而努力修正,「人們常說不要活在過去,但如果可以呢?我們都想知道回到過去會是什麼樣子,但其實我們也在向前跳躍,這就是我想為巴斯建立的真理──懷念過去,同時迅速跳向未來。」在出任務時巴斯光年發生意外,不得不迫降外星球。(圖/迪士尼)幫巴斯光年配音的克里斯伊凡,對於投入另一個英雄懷抱興奮不已,身為頭號動畫粉絲的他,直呼能夠幫巴斯光年配音有如美夢成真,並認為巴斯與美國隊長十分相似,性格堅定又自信,「但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巴斯脆弱和人性化的一面,他其實也會犯錯,也有很多掙扎。」在觀看《巴斯光年》時,粉絲們可視做《玩具總動員》的系列前傳,讓大家理解巴斯光年自信、堅定、獨特想法和抱負的同時,也有脆弱的時刻,並且更加了解巴斯的身世。加上皮克斯首次推出IMAX動畫,以逼真的立體畫風,展現浩瀚的太空場景,也讓大批鐵粉們直呼期待。克里斯伊凡熱愛動畫,對能參與《巴斯光年》配音十分興奮。(圖/迪士尼)為了在大銀幕上真實呈現巴斯執行太空任務,美術指導提姆伊瓦特更特地到NASA參觀,「我們有一個速成的課程,太空飛行員會帶我們到處走走,我們可以在那裡問太空飛行員任何想知道的事情,還有去參觀任務中心跟飛行模擬器。」片中包括太空中星球的光影、植被及岩石的變化都相當考究,隨著時間更迭,巴斯每套太空裝也會在每次完成任務後,有不同的小細節變化,這些就等上映後,粉絲們進戲院重溫「飛向宇宙,浩瀚無垠」的經典台詞的同時,當作尋寶彩蛋找找看囉。《巴斯光年》6月17日在台上映。
40米「綠色幽浮」現身南極冰層 他翻Google地球嗨翻:外星人100%存在
被稱為「地球最後淨土」的南極,一直是人類探索世界甚至宇宙的寶地,知名「UFO獵人」沃林(Scott C Waring)透過Google地球(Google Earth)搜索外星人可疑蹤跡時,偶然在南極冰層中央的心型湖泊,發現一個直徑40公尺的不明綠色圓盤物體,沃林認為這綠色物體肯定是一艘UFO,而湖中大洞正是它墜毀時的「傑作」。綜合外媒報導,沃林在個人YouTube頻道發布這張攝於2009年11月6日的南極空拍影像,表示南極是外星人與UFO完美的隱藏地點,因為沒有人會在杳無人煙的南極發現他們的存在。他推測,這艘綠色UFO可能因事故墜毀在冰層上並撞出心型的大洞,沃林甚至認為,各國肯定會爭相搶奪這個「寶貝」,而這艘綠色UFO將「100%證明外星人是存在的,而且就在地球上」。雖然大多數粉絲都贊同沃林的觀點,但也有網友指出,綠色UFO可能只是單純的自然現象,表示不論是大海還是湖泊,都曾出現過相同水域、水色卻不同的自然現象。自從人類發現南極後,就在南極或周遭區域發現許多難以解釋現象,除傳說有外星人基地外,更有許多陰謀論或超古代文明論者認為,南極藏有納粹基地和亞特蘭提斯真正位置就是在南極等說法。事實上,南極也常被作為太空任務的訓練地,預計明年初結束的NASA「追逐光明」(Chasing the Light)計畫,便是由2名探險家徒步橫越南極,藉此觀察人類是否能在月球或火星上生存。
AI人生2/太空科技落地推認知型人工智慧 Beyond Limits奪電子及電池大案首年業績衝破6,000萬
台灣AI新創領域出現一張新面孔「Beyond Limits」。這間源於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任務噴氣推進實驗室(JPL),2012年把「好奇號」火星探測車送上火星,後來技轉成立Beyond Limits,總部設在加州,為何千里迢迢來台灣設點?「主要是看到台灣在製造業上發展相當成熟,在產業上,具備很好的流程管理與產業經驗,而豐富的數據正是發展AI,提升實質效益,創造收益,產業升級最好的環境。」Beyond Limits台灣區總經理張中宜表示。「資料不足的問題經常成為企業轉型與升級面臨的大挑戰。」另外,台灣資工、電機和醫療等領域人才庫資源尤其豐富,每年能產出大量 AI工程師,則是另一個優勢。」她進一步說。墨西哥灣外海英國石油公司租用的深水地平線深海鑽油平台發生爆炸,導致漏油事故,好幾個月無法解決,後來靠著Beyond Limits的人工智慧解決漏油。(圖/新華社、Beyond Limits臉書)Beyond Limits創辦人AJ Abdallat,最初是從能源領域切入。2010年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BP)所租用深水地平線號(DeepwaterHorizon)深海鑽油平台發生爆炸,導致在墨西哥灣外海漏油,直到7月15日,共洩漏320萬桶石油,覆蓋2,500平方公里的海水,BP賠上百億罰款,2016年還被改編成電影《怒火地平線》。Beyond Limits協助 BP 過程中找出問題並優化,順利解決了好幾個月來的漏油狀況,還贏得BP的認可及投資。 Beyond Limits成立至今共發展出280多項的專利,以發展機器學習與人類認知的人工智慧為主,實現模仿人類直覺及做出清晰可靠的判斷,也就是說具備「自主決策」的AI。除了進入太空,Beyond Limits還跨足智慧醫療、製造業、智慧物聯網及金融等商用領域的解決方案。2020年獲得1.3億美元(約新台幣36.4億元)的C輪投資,也進一步拓點至亞洲,包括台灣、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張中宜強調,「企業發展AI認為往往得投入大量人力、數據等資源,常忽略一件事情,不同部門間會有不同的思維角度,溝通落差成為阻礙AI發展的阻力。」Beyond Limits台灣區總經理張中宜表示,把場域的經驗保留在AI裡,而管理層也可以把考量傳遞給第一線工作人工智慧的關鍵。( 圖/馬景平攝)
地球玩膩上太空 富豪攜友4人上天玩3天
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首趟平民太空任務「Inspiration4」15號順利出發,太空船成功發射升空,進入地球軌道。這是史上第一支全由非官方機構平民組成的團隊,成為太空旅遊業歷史性一步。根據《路透社》報導,這艘太空船有四名乘客,分別是38歲科技業億萬富豪、電商公司Shift4 Payments創辦人兼執行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和他挑選的3名旅伴。CTWANT App正式上線,首波開放iOS版下載!https://apps.apple.com/TW/app/id1580357215?mt=8
一次光榮的冒險!馬斯克坦言:初上火星可能「會死一堆人」
Space-X創始人伊隆·馬斯克(Elon Musk)預測,在人類嘗試登陸火星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一堆人死去」。馬斯克稱將人類帶往火星的太空任務是一次「艱鉅而危險的旅程」,但他也說這將是「一次光榮的冒險」。根據《9NEWS》報導,馬斯克接受X獎基金會創辦人戴曼迪斯(Peter Diamandis)採訪時表示,火星探索是危險的,並非「富人的逃生通道」,但為了確保人類的生存,最終是必要的。馬斯克正在為一項新的XPrize競賽投入1.28億美元,旨在刺激創造新的碳清除技術,幫助緩解氣候危機。據X獎基金會稱,該獎項將是歷史上最大的現金獎勵,該組織舉辦的比賽側重於刺激各種商業領域的創新。該競賽將持續4年,它要求參賽者提出、測試和展示可用於直接從地球大氣或海洋中提取二氧化碳的技術。大約1900萬美元將作為「種子資金」分配給選擇參加比賽的團隊,以幫助他們啟動開發專案。馬斯克表示,探索火星的過程,「會危險,會不舒服,是個漫長的旅程。你知道的,你可能不會活著回來,但這會是一趟光榮的冒險和奇妙的經歷。」當戴曼迪斯表示,「你的名字將被編入史書」,馬斯克回應道,「是的,但你可能會死。這會很不方便,你可能吃不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所以這會是趟艱苦且危險的旅途,可能無法活著回來,但是一趟光榮的冒險。聽起來很吸引人,火星就是這種地方。」馬斯克去年12月表示,他的公司大約可在5年內將人類送上火星,幸運的話甚至只要4年。但他22日也明確指出,第一批火星探索人員僅限自願者,「我們不會強迫任何人去。」
「奮進號」成功對接國際太空站 NASA證實:過程中有不明物接近
美國太空公司SpaceX在美國當地時間23日早上5點49分左右,在佛羅里達甘迺迪太空中心成功發射火箭「獵鷹9號」,目前已經傳出「獵鷹9號」所撘載的太空船「奮進號」(Crew Dragon Endeavour)已經與國際太空站成功對接。而美國太空總署證實,在這段過程中,有不明物體接近太空船。綜合外媒報導指出,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官方網站釋出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搭乘「獵鷹9號」的4名太空人,美國籍的金伯洛(Shane Kimbrough)、梅根麥克阿瑟(Megan McArthur,女)、日本籍的星出彰彥與法國籍的裴斯奎(Thomas Pesquet)目前已經順利的抵達國際太空站,並且與太空站內的成員合影。目前他們預計展開為期半年的太空任務。官網的聲明中也提到,太空人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葛洛佛(Victor Glover)、華克(Shannon Walker),與日籍太空人野口聰計劃於28日搭乘SpaceX「飛龍號」,從國際太空站返回地球。而NASA的發言人漢博爾頓(Kathryn Hambleton)則表示,在奮進號飛往國際太空站的過程中,NASA與SpaceX都收到了美國太空司令部的消息,指稱在當地時間23日下午5點43分左右,有不明物體接近太空船。漢博爾頓表示,最後不明飛行物體在距離太空船45公里處飛越,並沒有構成任何威脅與傷害。但當時為了團隊成員的安全,有通知穿上太空服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