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
」 日本沖繩宮古機場「發現250公斤未爆彈」 疑二戰期間留下
日本宮崎機場日前發生未爆彈爆炸事故後,日本全國五個機場啟動緊急調查行動,在宮古島機場附近發現了兩枚疑似是二戰期間遺留下來的250公斤炸彈。根據日本當地媒體《NHK》的報導,新的未爆彈是在宮古機場對面的田野中發現的,據宮古島市和沖繩縣相關部門表示,這些炸彈是在磁力探測中被發現的,分別於10月8日和11日確認為250公斤重,與本月初在宮崎機場滑行道上爆炸的炸彈相同,均被認為是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及英國軍隊用於空襲的炸彈。宮古機場所在地原是日本海軍機場,去年曾在附近發現五枚美製50公斤炸彈,並已成功處理。對於這次新發現的炸彈,宮古島市正與日本自衛隊專門部隊協調,當局表示將盡全力儘快處理未爆彈,以確保公共安全。據悉,這些炸彈多為美製250公斤重,廣泛用於太平洋戰爭期間的空襲。沖繩駐防的日本陸上自衛隊第101未爆彈藥處理中隊指出,這些250公斤重的炸彈長約1.2米,直徑36公分,與其他500公斤及1噸炸彈一樣,經常被大型轟炸機或航空母艦裝載,並在沖繩和九州地區多次被使用。近年來沖繩頻繁發現這類炸彈,儘管大部分已經生鏽,但部分炸彈仍保留著引信,具有潛在的爆炸風險。像是9月29日沖繩那霸市中心進行下水道施工時,曾在地下5米處發現一枚炸彈,導致約1400名居民被要求暫時疏散。
時周揭密/空戰英雄柳哲生3 蒼鷹驚雲濤
編按:為迎接雙十國慶,CTWANT特地找出過去刊登於《時報周刊》的國軍英勇戰史報導,此篇刊登於民國74年11月17日第403期《時報周刊》,描述距今87年前的筧橋空戰。此系列全部以原始文章內容呈現,為方便讀者在網路上閱讀,此系列中有整段文字上下引號,即代表柳哲生將軍口述,其它均為當時撰稿者葉言都整理報導。日戰,夜戰,攔截,突襲,轟炸,格鬥,我空軍健兒以劣勢的軍備,從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到九月十八日,三十天之內,予以日軍最大的打擊和威脅。天上雲,海中濤,矯勁蒼鷹驚天地!劉哲生與其妻子合影。(圖/報系資料)劣勢迎戰/沒有航空業,沒有煉油能力,缺零件、燃料,我國空軍仍嚴陣以待…「民國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上午,李隊長的二一0一號座機修好,我把它從杭州飛到南京。當時四大隊調駐南京南門外的大教場機場,飛行員白天在機場待命,晚上住在陵園圖書館,主要任務是南京警戒。」影響長江下游地區的颱風,八月十五日從長江口以北登陸後,威力迅速減弱,八月十六日上海附近已經變成適宜飛行的天氣,日本的兩艘小型航空母艦「龍驤」、「鳳翔」也可以派上用場了,於是三艘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全體出動,攻擊上海附近的中國機場、地面軍事設施及部隊。中國方面則在八月十四日開始,就派出轟炸部隊攻擊日本的船團和登陸部隊,另留部分戰鬥機擔任機場及首都警戒。八月十六日柳哲生到南京後的一個星期間,就擔任的是防禦警戒任務。當時雙方轟炸部隊的出擊,都是困難重重,以致損失不斷。日本的困難在於可用的機場太小,而且在對方領空作戰,飛機一旦負傷或機械故障迫降,飛機和飛行員即等於喪失;再加上「戰鬥機無用論」尚未被完全打破,所以不論艦載機或陸地基地的轟炸機,一時都損失慘重。例如陸上基地的第一連合航空隊開戰前有九六式轟炸機三十八架,八一四、八一五兩天下來,竟只剩下二十一架還可以用,損失掉將近一半。不過日本方面占優勢的地方則有飛機和油料、彈藥、零件的來源都很充足,補充容易;中國軍事基地和陸軍部隊的防空武器不足,地面炮火的威脅比較小。中國空軍的困難與日本正好相反。中國當時可說沒有航空工業,也沒有煉油的能力,飛機、零件、燃料全賴進口,緩不濟急,補充極難,後來甚至不得不把幾架待修的同型飛機拆開,再拼湊成一架使用;加以機場防空不足,有些飛機被炸毀在地面,又因日軍是存心挑釁,有備而來,防空砲火猛烈,一開始對轟炸經驗不足的中國空軍,也構成威脅,例如八一四那天,即有一架二大隊的諾斯羅甫輕轟炸機被日軍地面炮火擊落。中國的優勢則在於機場多,又是在自己的領空作戰,燃料不足、負傷或故障時降落容易,飛行員換一架飛機仍可再戰,柳哲生就曾如此;而當時全體空軍士氣高昂,一心抗敵,技術優異者更是大有人在,戰力之強,出乎日人意料之外。柳哲生與蘇俄援助我國的i-16戰鬥機。(圖/報系資料照)俯衝轟炸/機腹下掛炸彈,我國空軍在白天以霍克三對日本軍艦施以痛擊…「八月二十二日起,任務改成轟炸,目標是上海附近的日本軍隊和軍艦。第二天四大隊掛上炸彈,午飯後出發,可是飛到半路就發現前方有日本戰鬥機迎擊,不得不放掉炸彈和對方纏鬥。一場混戰打下來,雙方互有死傷,我的中隊第二分隊長譚文龍在這天被擊落殉職。」四大隊飛的霍克三式機,美國的原始設計是一種戰鬥轟炸兩用機,腹下可掛炸彈,也可以掛副油箱;但在機腹下有負載時,速度減低,轉動也不靈活,所以在遭遇對方戰鬥機時,必須拉掉炸彈或副油箱,才方便纏鬥,但這樣一來,轟炸任務就自然無法達成了。 當時中國飛機缺乏夜行設備,飛行員也缺乏夜航訓練,因此轟炸多在白天進行,於是給予日本戰鬥機半路截擊的機會。雖然在空戰中也擊落了一些日本戰鬥機,可是轟炸任務一直不易達成。再者,霍克三是以動作靈活著稱的小飛機,攜彈量不多,執行轟炸時應以俯衝轟炸較為有利,因為一方面目標小,動作靈活,不易被對方擊中,一方面攜彈少,無法像重轟炸機一樣即使水平投彈,也因炸彈多,彈著面積大,只要不差太遠,總有幾個炸中的機會。可惜的是,那是中國空軍成軍未久,俯衝轟炸的訓練也告闕如。飛虎將軍/陳納德雖乏實戰經驗,但基礎訓練紮實,理論優異,對我空軍貢獻甚大…「回到南京後,陳納德顧問瞭解了這種狀況,決定訓練霍克三的飛行員俯衝投彈和夜間飛行。」「陳納德的訓練方法是在地上用石灰畫一個圓圈作為目標,前後各放一條長布條作為指定路線,另外用布包裝石灰,掛在炸彈架上。訓練時先列隊起飛,拉高後一架一架的俯衝,先練俯衝兩次,不投彈,第三次衝下來時,才把石灰包當作炸彈投下,炸中地上石灰圈的算及格。」美國飛虎將軍陳納德是世界空軍史上的一位奇人。他生於一八九0年,十三歲時看到蒼鷹飛翔,便立下航空的志向;但早年的他,卻是一位教師。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投身陸軍,後來進入陸軍航空隊,大膽苦練之下,飛行技術高超,軍階也逐步上升,可是真正瞭解空軍的陳納德,卻非常苦悶。原來當時美國也流行著「戰鬥機無用論」,陳納德卻獨持異議,認為戰鬥機絕對可以擊落轟炸機,對戰鬥機的改進和驅逐戰法的研究,絕對不可以忽視。這種理論不為那時美國的當道者所喜,陳納德強硬的個性又不願妥協,他平日在激烈氣流中飛行過多,憂急之下遂引發了慢性支氣管炎,住院療養。一九三七年初,蔣委員長知道了這種情況,特別派人敦請他到中國,擔任空軍顧問。五月中旬,陳納德搭的船經過日本,他竟大膽上岸,儘可能勘查大阪、神戶等地的港口及軍事設施,並拍下照片,實可稱為智勇兼備。而他拍下的這寥寥幾張照片,竟在太平洋戰爭美軍轟炸日本本土時派上用場。民國二十六年時陳納德雖然沒實戰經驗,但基礎訓練紮實,戰術理論異,對中國空軍責獻甚大。 1940年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與宋美齡夫婦接見陳納德(圖/翻攝維基)夜間航行/我空軍,白天出任務,黃昏練俯衝,天黑之後練夜航…「俯衝轟炸和夜間航行大概訓練了十天,共有六個人及格,我是其中之一。訓練期間白天仍要出任務,所以都是利用黃昏的時候先練俯衝轟炸,天黑之後練夜航、夜間落地。」「這個中間,八月二十九日曾經出任務轟炸花島山附近的日本航空母艦。那天奉到的命令是:前往轟炸花島山附近的敵航空母艦,如果發現敵戰鬥機,不可接戰,應即轉往上海附近攻擊其他敵艦或陸上目標。我們六架飛機離開海岸後不久,我就發現前方出現四、五個白亮的小點,是敵人新式的戰鬥機。我立刻搖翼提醒長機注意,長機遂依命令,率領我們轉往上海,可是上海附近也沒有敵人船艦的蹤影,巡航一陣後,只得折回。」日本從八月十六日起,雖然加派戰鬥機為轟炸機護航,但航空母艦上的九0及九五式戰鬥機,性能和攜油量都不夠,與中國戰鬥機遭遇時,並沒有占到便宜。於是在八月二十二日,日本又從本土把當時海軍最新型的九六式艦上戰鬥機,調到三艘航空母艦上。九六式是一種全金屬製造,低單翼的單座戰鬥機,速度比霍克三快。性能比較如下:(表格)圖這天我機六架看到九六式戰鬥機後即轉往上海,在戰術上講是正確的。因為對方既然已有準備,而且有不明性能的新機,則一旦在距基地遙遠的洋面纏上,非但轟炸任務無法達成,戰鬥也處於不利地位。中國空軍開戰半個月以來損失已經不少,保存實力去打較有把握的仗才是要務。上海日軍基地被轟炸冒出濃煙,日本海軍正在觀察。(圖/翻攝自時報周刊)你炸中了/防空炮火密織中,柳哲生俯衝投彈,只見日本軍艦上爆起火花…「九月六日,我第一次出黃昏俯衝轟炸任務。下午五點半帶著一顆五百磅炸彈從南京起飛,六點二十到了上海,天上只剩下一點暮色。忽然我發現下方有一艘淺棕色的敵艦,立刻俯衝攻擊,衝近後發現沒有對正目標,就暫時脫離。我拉高後再度衝下,這次敵人的防空炮火比上次密,幸好沒有擊中我,我順利投彈後急速脫離,側頭看到炸彈命中敵艦的中後方,艦上爆起一大團火花。」「任務達成後就飛回基地,天已經完全黑了。各飛行員輪流向長官報告戰況,輪到我時,陳納德一聽完翻譯,立即高興地站起來說:『你炸中了!』」轟炸上海外海的日本軍艦是當時中國空軍最重要的任務。中國空軍前仆後繼,英勇奮戰,曾給日艦不少大小不等的傷害,其中以沈崇誨最為壯烈。沈崇誨在八月十九日以帶著炸轟的飛機撞中一艘日本軍艦,成為與敵俱亡的烈士。然而如果以戰果而論,則柳哲生應該是上海保衛戰中,唯一擊沈日本船艦的中國飛行員。依照日本的紀錄,九月六日被柳哲生炸沈的這艘船是一隻徵用商船。那時日本正向上海大量增兵,徵用了不少民間商船來運送人員及軍品。這種船隻徵集後拆除多餘設備,有的加裝一些輕型火炮,便當作運輸艦使用,他們既帶有人員物資,對空防禦力又比普通軍艦差,正是轟炸的好目標。可是中國當時沒有魚雷攻擊機,無法從吃水線以下攻擊日艦,又因對艦、對地攻擊都有可能,飛機攜帶的炸彈通常採用瞬發信管,更無法炸中船隻底部的鍋爐、油料庫、彈藥庫等重要部分。往往炸彈雖然命中,只能給船隻上部帶來損失,卻非要害。柳哲生這次攻擊能擊沈一艘大船的原因,可能是他那天炸彈上裝了延時性管。他第一次沒有命中的那枚炸彈並沒有激起水花,卻造成蕈狀的海湧,正是在水面下才爆炸的象徵;如果這枚炸彈幸運的穿入那艘日本船的底部才爆炸,自然有可能使它一彈而沈了。日軍旗艦「出雲號」的水上偵察機。(圖/翻攝自時報周刊)衝進火網/接近日本區域,曳光彈紅紅綠綠漫天飛,柳哲生硬著頭皮衝進去…「九月八日我第一次夜間轟炸。那天天黑之後才出發,接近上海上空時,發現我目標區幾乎毫不費力。因為上海市民住的地方和租借都燈火通明,黑暗的地方一定是採取燈火管制的日軍區域。日本人聽到我們的飛機聲音之後就開火了,曳光彈紅紅綠綠的對空飛舞,竟像一朵大花,我就硬著頭皮對準它衝沖下去。」「我在黑暗中找到一條日本船,也不知道是什麼型式,只管衝下去投彈,投完了拉起來時,猛然看到前面就是那條船的桅桿!我本能的把飛機拉高,險險避過。那晚應該是炸中了那艘日本船,它損失多大不清楚。」今年七十二歲(編按:當時民國74年)的柳哲生回憶起那天的情景,說當時覺得駕機打仗是一件英雄,甚至好玩的事,明知日本的軍備比我們強,卻偏要和它鬥一鬥。這種抱著輕鬆心情,英勇的去做最嚴肅之事的態度,也許正是柳哲生在空中履險如夷,屢立功勳的原因。另外一點必須說的,是在筆者整個的訪問過程中,柳哲生對於沒有達成的任務或戰果不明的情況,都絕不隱瞞的說出,不愧光明磊落的軍人本色。當時日本新銳的九六式艦上戰鬥機。(圖/翻攝自時報周刊)湔雪國恥/九一八國恥六周年紀念日,我空軍準備整晚出動,轟炸日本人一個通宵…「在南京的時間很快的過去,九月十八日到了。在這九一八國恥六週年紀念日又逢中秋前夕,空軍準備整晚出動,以志願人員去炸日本人一個通宵,我志願報名參加三次。所有的志願人員編為三個梯隊,每隊六架,志願兩次以上的人員,回來之後再編為第四、第五梯隊出發。」「晚上九點第一波飛機出發,上海的情況仍然和平常一樣,天上滿是日本的炮火,我投彈後安全返航,十一點多降落,加油加彈後再度出發。第二趟轟炸寶山敵人陣地完了以後,人已經非常疲倦,離開敵人炮火射程後心情輕鬆下來,竟在飛機上打起瞌睡,我扭痛大腿,盡力保持清醒,才沒有錯過南京機場的指示燈。誰知道進場時又睡著,還好沒有忘記放輪子,機輪猛力的著地把我震醒,總算幸運地回到基地,戰果不明。因為當晚的天氣不良,飛行員白天警戒已經很疲勞,到了第二次出發時,只剩三架仍堪作戰,其他有的降落句容、漂水機場,有的迷航,有的人員過分疲勞,都無法再飛。第二次包括我在內的三架回來之後,任務就取消了。」抗戰初期不但飛機缺乏,飛行員也缺乏,尤其是具有專門技術如夜間航行、俯衝轟炸等的飛行員更是少之又少。空軍作戰時在裝備上居於劣勢的一方,最怕的就是優秀飛行員的損失,太平洋戰爭後期,日本就因此吃了極大的苦頭。日本在一九四二年中途島海戰中除了四艘航空母艦被擊沉外,當年轉戰珍珠港、南洋、珊瑚海各地的老經驗飛行員也幾乎喪盡,再以後倉卒訓練出來的新手,已經不是美軍的對手,最後只得用神風特攻隊拚命了。無日不戰/三十多天之中,日戰、夜戰、攔截、轟炸…「九月十九日大家休息了一天,日本飛機也沒有來,九月二十日四大隊奉命調往武漢,這趟卻是坐船去的。剩餘的飛機留在南京,交給五大隊繼續抵抗日本,我的新任務在蘭州等著:接收俄國飛機。」總計柳哲生在南京一個月又四天,幾乎無日不戰,經歷了日戰、夜戰、攔截、轟炸…種種瞬息萬變的狀況。作為一個飛行員,南京的這短短三十多天,柳哲生完全成熟,足可擔負以後更艱鉅的任務。
「北斗飛行場」碉堡遺跡矗立彰化竹塘農地 地主哀怨無力拆除
彰化縣竹塘鄉一座農田上有著一棟十分特殊的建築物,該棟建築物是日治時期的「北斗飛行場」(Hokuto)碉堡,地主事前竹塘國中事務組長詹瑞雄,詹瑞雄提到,這塊60坪的建地,其中有30坪被這座歷史遺跡所佔據,自己又無力拆除,如今面臨著「看得到、吃不到」的尷尬局面。根據媒體報導指出,這座碉堡的可追溯到太平洋戰爭後期,當時日本殖民政府在竹塘和埤頭交界處徵地建立北斗飛行場。詹瑞雄回憶起童年時期,表示時常因美軍轟炸而驚恐逃命,甚至有一次家中的羊隻不幸遭到射擊。詹瑞雄還提到,日軍的飛機多半以竹子偽裝,實際起飛並不頻繁。在戰爭結束後,國民政府來台接收土地並歸還於民,但土地產權問題一直十分混亂,直到1960年代,竹塘公所進行土地重劃,詹家才正式取得土地所有權。但這塊乙種建地上,已經矗立著一座難以撼動的碉堡。更讓他感到無奈的是,2000年開始,他還必須為這塊無法使用的土地繳納地價稅。儘管政府人員建議他可以在此蓋房,但詹瑞雄無奈地表示:「我連拆都拆不掉,談什麼蓋房子。」詹瑞雄也提到,曾有人為了高價鋼筋而試圖破壞碉堡,結果被憲兵逮捕。這才讓軍方意識到這屬於「國家資產」,但軍方卻要求他自行拆除。雖然詹瑞雄曾嘗試拆除碉堡,但發現其牆壁厚達一公尺多,個人力量根本無法完成。如今,這座碉堡成為見證「北斗飛行場」歷史的唯一遺跡,卻也成為了一個難解的問題。
蛋黃區藏陰廟3/聖公媽擁「特殊專長」超靈驗 陰廟香火鼎盛不輸陽廟
不只喧囂繁華的北市信義區巷弄藏有多間陰廟,在中南部人口密集的住宅區也有知名陰廟成為地方信仰,甚至因為有求必應或是裡面的公、媽具有「特殊專長」,例如求財、找失物、破案等,因而香火鼎盛,規模甚至與正廟不相上下。農曆7月接近尾聲,CTWANT記者特別尋找高雄「苓雅寮聖公媽廟」、台南「五妃廟」、台中「大里七將軍廟」都市傳說,與讀者分享。高雄市最出名的陰廟便是苓雅區的「苓雅寮聖公媽廟」,google網友評論,「媽媽從小就非常信仰的廟宇,有求必應!神跡不斷!」「每次來這邊亂問問題,聖公媽都很親切的回答我,很喜歡~感覺跟聖公媽像好友一樣…」「這裡一點都不恐怖,不是大家說的陰廟,聖公媽很溫暖的!」還有人分享被騙錢後,向聖公媽求財,不到2個月抽獎中10萬,「雖然錢還沒有全部回來,還差了五萬 但還是很感激,真的太靈驗了」。除了有求必應,據說也是專門庇蔭特種行業女子和江湖兄弟的宮廟,到了夜晚會有不少酒店小姐們進出,甚至曾因聚集不少幫派,這裡一度成為毒販、賭徒的匯聚地,引來苓雅分局大動作掃蕩。「苓雅寮聖公媽廟」24小時全年無休,可依香客作息、業別,選擇白天或夜晚參拜,且有求必應,在高雄地區相當知名,信徒量不輸給陽廟。(圖/翻攝自高雄聖公媽廟臉書)據該廟碑記載,早年閩粵移民渡海來台,舉目無親客死異鄉者不在少數,善心人士為收埋屍骨而建祠。每當夜間,該墓地發出燐光,宛如燈塔照引海上船隻,此後附近漁民出海前,都會到墓前祈求平安。另也有一說,清治時期有年淹水,一位煙花女子撿到一尊來歷不明的神像,並供奉許願,若發達一定為祂蓋廟,之後她恩客滿門,賺了不少錢,在現址蓋磚瓦小廟,成為風塵女子和江湖兄弟的守護神。據說向祂許願相當靈驗,但如不還願便會病魘纏身。賭徒也喜歡來此祭拜,相信祂能讓賭徒扳回老本。因為聖公媽相當靈驗,就連海霸王餐廳總裁莊榮德1985年拍片還願,請來楊麗花歌仔戲團員黃香蓮和當時影星司馬玉嬌、陳淑芳等人,拍成《聖公媽》在全台放映,時任高雄市長陳田錨還主持開鏡儀式,風光一時。「苓雅寮聖公媽廟」也因香火鼎盛,成為政治人物的秀場,1977年縣市長選舉,高雄市長候選人王玉雲的弟弟王慶禾就於此廟斬雞頭發重誓,「如果有利用兄長的市長職權購地,他與妻子活不過該年除夕。」後來順利連任。位於台南市中西區的「五妃廟」,迄今有300餘年,埋葬著明末寧靖王和5位妃子為國殉死的故事。1683年清政府派兵攻打台灣,寧靖王見鄭克塽欲與清廷議和,決定以死殉國,並告知身邊的5位姬妾無須跟隨,但她們仍決定一同殉死。5妃先行自縊後,寧靖王為她們親理後事,再自縊身亡,身邊2名侍從也隨之殉死。五妃墓塚與廟宇相連,有人認為屬陰廟,也有人認為既是官方建廟,應屬正神陽廟。無論如何,現今的五妃廟已被列為國定古蹟,成為台南歷史旅行的重要景點,也是情侶約會聖地,更有不少情侶夫妻來五妃廟祈求忠貞。位於台中市大里區的「七將軍廟」,祭拜的是6名清軍與1隻義犬,以尋找失物出名。google網友評論,「非常靈驗的廟,如果有汽機車丟掉,趕快到這廟拜拜,很靈驗的,不得不信」「空間乾淨磁場佳,且家裡曾走失的狗跟貓都找到了,非常靈驗!」台中「七將軍廟」祭拜的是6名清軍與1隻義犬,以尋找失物出名。圖為狗頭人身的義犬將軍。(圖/翻攝自大里七將軍廟臉書)根據廟方官網顯示,歷史可追溯到清同治9年,因林爽文事件,大里杙總兵部派6名士兵赴霧峰山中巡察,不幸被出草的原住民包圍,同行的義犬速奔回總兵部悲鳴狂吠,救援兵到達時6名士兵已殉難,義犬咬舌而亡,官府就將6人1犬合葬,後來時常顯靈對抗盜賊,保護良民,因此大里地方士紳便建廟祭祀。傳說,太平洋戰爭時,台籍日本兵家人若到大里此廟祈求,廟內的犬神就會保佑該士兵平安,於是香火更加鼎盛。該廟以找尋失物、失竊贓物出名,就連警察辦竊案,也會祈求七將軍神靈。一名警員就曾分享,他特地到廟裡求神,3天後竟讓他查獲贓車,還破獲竊盜集團,巧得是,失主也到「七將軍廟」報了案。十多年前桃芝颱風曾沖走一對母女,救難人員到廟裡拜拜後,很快找到罹難母女遺體。「七將軍廟」聲名遠播,答謝的民眾多以演戲酬神,特別是農曆7月初7為七將軍忌日,今年也不例外,8月6日起廟前就進行3天封街,道路兩旁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小吃攤、遊戲攤,宛如熱鬧的夜市,地方社團和學校接力演出,成為地方盛事,也吸引大量信徒和遊客前來參拜。
張忠謀92歲第一次逛夜市? 網友挖「台積電創辦史」秒懂:不算離譜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5月29日晚間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聯發科董座蔡明介等人到超難定私廚「鄒記食舖」聚餐,眾人吃完飯還去寧夏夜市「續攤」,引起民眾圍觀。事實上,當天是92歲張忠謀此生第一次體驗「逛夜市」,網友起底張忠謀的經歷,赫然發現他竟然到50多歲才第一次來台。一名網友近日在Dcard發文,他以「有沒有張忠謀54歲以前沒來過台灣的卦?」為題,表示看到張忠謀、黃仁勳、林百里等人逛夜市的新聞,才發現自己雖然靠著台積電股票賺了不少錢,但對於一手創辦台積電的傳奇人物張忠謀卻不太了解。查了網路資料才知道,原來張忠謀18歲以前都在中國成長及讀書,後來到美國取得麻省理工機械工程學士、碩士,以及史丹佛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學位,之後就在美國工作,還拿到美國國籍。直到1985年,張忠謀接受時任行政院長的孫運璿邀請,來台擔任工研院院長兼任聯電董事長,這時才第一次踏上台灣。「所以說,昨天是張忠謀長達92年的傳奇人生中,第一次體驗逛台灣夜市,應該也不算太離譜吧,有沒有卦?」貼文一出,立即掀起網友熱議,「張忠謀本來就是外省人啊!但他對台灣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真的很高」、「他就是典型的中華民國裔美國籍,另外一個相近的例子是旅日的王貞治,不過他更厲害沒有拿日本護照」、「對張爺爺有興趣可以去找一本叫『器識』的書,裡面滿多他的卦」。張忠謀1931年出生於浙江鄞縣,父親張蔚觀是鄞縣財政處長,1932年遷居南京,1937年遷居廣州,時抗日戰爭爆發,廣州遭日軍轟炸,遷居英屬香港。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佔領香港,張家於1943年再遷居重慶,進入重慶南開中學就讀。1945年抗戰勝利後遷居上海,進入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就讀。1948年國共戰爭,隨家人再回到香港。1949年,張忠謀赴美國波士頓就讀哈佛大學,次年轉學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195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士,1953年獲得碩士學位。雖然媒體、網路百科都記載1985年是張忠謀第一次踏上台灣,不過據工業技術研究院官網上「張忠謀:締造專業晶圓代工產業 建立台灣半導體產業體系」一文,1981年孫運璿擔任行政院長時,張忠謀就曾受邀來台建言,也見了孫運璿一面,討論半導體在台灣的發展計劃。若此資料為真,那麼張忠謀第一次踏上台灣的年紀,還可以往前移個4年。之後,1982年孫運璿便已邀請張忠謀到台灣出任工研院院長一職,不過當時遭到張忠謀婉拒。直到1985年,當時的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再度找上張忠謀,張忠謀因之前孫運璿曾盛情邀請好幾次,加上工作告一段落,經濟上也已自主,終於點頭來台,也才有後來的台積電傳奇史。
沖繩醫院驚見「35kg未爆彈」急撤600人!自衛隊半小時成功拆彈
日本又驚見未爆彈!位於沖繩縣那霸市古島的那霸市立醫院,日前在施工現場發現一枚重達35公斤的未爆彈,院方緊急疏散600人。陸上自衛隊獲報後,今(21日)費時30分鐘順利完成移除作業。綜合日媒報導,那霸市立醫院4月11日在進行改建工程時,發現一枚長度約44公分、直徑約12.7公分、重達35公斤的美製未爆彈,院方緊急疏散約340名病患、260名醫護人員,並通報相關單位處置。陸上自衛隊第101未爆彈處理隊獲報後,今(21日)上午9時許前往現場,採用破壞引信裝置拆彈,耗時約30分鐘順利拆除。對此,那霸市立醫院院長表示,太平洋戰爭結束至今已78年之久,不僅本院發現未爆彈藥,日本各地也都陸續發現爆裂物,這是一件令人無法忽視的危險事實。
博奕求生1/台海和平處於大國夾縫中 俄學者建議學習「柔弱勝剛強」之道
在兩岸近代史研究著述頗豐的俄裔美籍漢學家亞歷山大、潘佐夫(AlexanderV.Pantsov)在他最新著作「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一書中指出,美國雖在對日抗戰及國共內戰前期,曾是國民政府、蔣介石政權的主要盟友,但蔣介石很早就意識到,不指望美國軍事支援贏得勝利,並曾在民國38年2月日記中,寫下「美國政府猶豫無能,殊令人可痛又可笑」。他認為,美國雖曾批評蔣介石的「貪腐政權」該為國共內戰失利負責,但國府的失敗也隱埋著長期以來美國對華政策「前後矛盾」。潘佐夫在這本蔣介石傳記新書中同時記載,民國34年,美國總統羅斯福為取得蘇聯史達林答應對日作戰,在雅爾達會議做出形同將中國大陸東北賣給蘇聯的決定,從那時起,幾乎就已注定國共內戰中國府的失敗。因為若當年蘇聯未佔領東北,沒有在關鍵時刻對當時還未成氣候的中共給予關鍵支援,中共能否打敗蔣介石,恐怕仍是未定之數。潘佐夫教授認為,二戰時期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總統羅斯福、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前排由左至右)參與的雅爾達會議,簽下密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必敗。(圖/報系資料照)儘管如此,「蔣介石:失敗的勝利者」一書中也記載,當蔣介石到台灣後曾全力支援美國總統尼克森上台,但尼克森最後卻因美國亟欲結束越戰之考量、推動與北京關係正常化,蔣介石失望之餘,再度於日記中沉痛寫下「已對美絕望、將另起爐灶,以圖自救與自主」。新書中透露,當蔣介石萌生「另起爐灶」之念,蘇聯當時也因為與毛澤東的關係有些緊張,蘇聯與中華民國又因此展開接觸,一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官員,以英國媒體身份掩護其莫斯科特使的身分,來台欲與國府商談中華民國與蘇聯結盟的可能,蔣則期待蘇聯提供台灣攻擊性武器,但因最後蘇聯領導班子內部對此事看法分岐,蔣介石也對蘇聯失去興趣,兩國結盟不了了之,不然,全球歷史恐怕又會改寫。台灣推動民主化後,不少人對蔣介石的印象只剩模糊的「威權統治者」,對蔣介石曾領導全中國對日抗戰的歷史日逐漸淡忘,不過,當年國府在日本侵華戰爭、國共內戰期間,所面對的大國博奕困局,時至今日卻更為激烈,也對台海和平形成顯著影響。陳納德將軍(圖右)在二戰期間協助國府抗日,他所率領的飛虎隊更是立下赫赫戰功,與蔣介石夫婦(圖左一、左二)關係很好,但卻與當時的直屬上司史迪威不和。(圖/翻攝自公共電視紀錄片)潘佐夫教授在接受本刊越洋採訪時則表示,1930年代,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引爆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美、蘇等大國對世局各有盤算,卻都想利用中國大陸戰場牽制日軍,但對國民政府立場卻是忽而友好、忽而翻臉,現在來看,實屬大國博奕下的必然。儘管當時蔣政權夾在美、蘇兩大強權中,也曾試圖力爭美、蘇支持並爭取武器、經濟援助,但也因大國考慮己身利益優先,再加上國府政策出現失誤,終究導致國共內戰失敗。對於仍然夾在大國博奕下的台灣,該如何趨吉避凶,確保台海和平?潘佐夫認為,蔣介石日記中所言的「自力更生,別相信大國,更不能完全依靠大國」可供台灣讀者參考,至於他個人的補充則是,謹記並研究老子的「柔弱勝剛強」之道。
《螢火蟲之墓》水果糖製造商傳「停止營業」時間點曝 115年歷史畫句點
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不少人都不陌生,劇情講述戰爭烽火下一對孤兒兄妹的遭遇,而電影中的妹妹「節子」手裡總是拿著手掌大小方形鐵罐,裡面裝滿各種水果糖的「佐久間糖」,如今有消息傳出,製造商佐久間製菓將停止營業,結束長達115年歷史。日本相當知名且老牌的糖果製造商佐久間製菓自1908年(明治41)年成立,雖然在1948 年間因受太平洋戰爭影響遭到破壞,不過很快地在1948年就恢復生產,營業至今已在平價糖果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不過東京商工リサーチ(Tokyo Shoko Research)報導指出,由於老牌糖果不敵其他平價糖果的市場競爭,近幾年來又受到疫情影響,市場需求減少,外加原物料與能源價格飆漲等因素,因此決定停止營業,時間傳出在2023年1月20日,結束長達115年歷史。
司法祕密花園2/甘棠、黃槐當門神 國定古蹟驚奇多
台灣最高司法機關所在地的司法大廈,裡面有司法院、高等法院、高等檢察署等重要司法機關,堪稱全國司法機關的大腦和中樞神經,這棟司法大廈至今已有88年歷史,1998被列為國定古蹟,很少人知道,司法大廈和鄰近的中山堂還是姊妹屋,都出於同一個日據時期官員之手。國民政府遷台後,司法大廈增建了第四層,還在門口兩側種植具有歷史意義的甘棠樹和黃槐樹,勉勵司法官明察秋毫、保障人權。司法院貴賓室兼用自然採光的生態工法,吊燈上方裝設圓形採光玻璃,右上為後來增建的採光罩。(圖/黃威彬攝)前高等法院庭長王炳梁指出,司法大廈由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規劃建造,1934年竣工,原為總督府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及檢察局的辦公室,是當時臺灣最高的司法機關。井手薰還設計建造了台北公會堂,就是現在的中山堂,與司法大廈是姊妹屋,所以兩座建築物擁有許多共同特色,包括採用折衷主義樣式,雖有拱門及拱窗,但線條已趨簡化。司法大廈是鋼筋混凝土建築,外觀圓拱門、希臘柱與拱窗等古典建築元素,具有文藝復興風格。外牆貼上淺綠色磁磚,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具有防空保護作用,可避免盟軍飛機轟炸。司法大廈外觀最重要的特色是中央塔的八角形屋頂,屋頂四周呈波浪曲線,很像日本武士的頭盔,稱為帝國興亞式,隱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擴張、一統亞洲的野心。有法界耆老指出,井手薰蓋的這棟司法大廈雄偉氣派,展現殖民政府的司法權威性,具有震攝台灣人的功能。井手薰蓋司法大廈時非常用心,採用了節能減碳的生態工法。高等法院總務科長陳漢朝指出,最有名的就是現在司法院貴賓室吊燈上方的玻璃天花板,使用採光玻璃,讓陽光也能從貴賓室上方塔樓窗戶引進室內,盡量不用人工照明,即便是現在來說,設計也是相當先進。此外,管理司法大廈的高等法院還在門前植栽加入中國傳統元素,在面對大門的左右兩側各種甘棠樹、黃槐樹,而這兩種樹都是有歷史典故的,被稱為「甘棠之愛、樹槐聽訟」,由高院前庭長王炳梁在民國90年代建議種植,時任高院書記官長梁宏哲蒐集資料撰寫公文、逐級上呈,獲當時司法院長賴英照批准。王炳梁指出,甘棠樹位於司法大廈大門右邊。西周時期召公治理國家勤政愛民,經常下鄉探訪民隱,有時就在甘棠樹下遮風避雨聽訟,被稱為是世界最早的巡迴法院之一,召公過世後,民眾感念他的德政,不忍砍伐他曾待過的甘棠樹,《詩經》〈召南〉章的〈甘棠〉詩記載了這件事,史稱「甘棠之愛」,有司法為民的寓意。甘棠樹在台灣俗稱「鳥梨」,果實圓而小、味澀,水果店常見這種醃漬後的零食。至於黃槐樹是中國官衙前常見樹木,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在獄詠蟬〉詩,序文提到自己被關在槐樹旁的法院,暗喻身陷冤獄。司法院和高院認為種槐樹和甘棠樹可提醒司法官應該保障人權、避免冤獄,這也是司法機關努力的目標。甘棠樹(右方最高樹)和黃槐樹(左方開黃花者)具有司法為民和保障人權意義,圖中人物為高院前庭長王炳梁。(圖/黃威彬攝)
搜奇/全球21個鬧鬼最兇景點之一 「千門屋」戰俘猛鬼集中營
被拋棄遺忘的建築物常常會有許故事,傳說、神話甚至是鬼故事,印尼正有很多帶著這些特色的名勝古蹟、神秘的建築物,其中,有一處最恐怖的鬼屋,甚至獲得國際認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為的就是希望一睹這裡的靈異現象,而這個所在地,就是中爪哇的「千門屋」。千門屋位於中爪哇省的商港和首府三寶壟。(圖/翻攝自維基百科)千門屋(Lawang Sewu,印尼語「千門」之意),位於中爪哇省的商港和首府三寶壟(Semarang),市區沿海岸延伸5千公尺,是僅次於泗水、雅加達的第三大港。1904年,殖民者在三寶壟興建了千門屋,原本是用作鐵路公司總部。(圖/翻攝自維基百科)這座建築物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荷蘭殖民時期。1904年,殖民者在三寶壟興建了千門屋,原本是用作鐵路公司總部,時至今日,屋內仍擺設着一輛火車頭作爲紀念。由於這棟3層樓的荷蘭建築,外觀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門通往屋內,因此獲得「千門」美名。這棟3層樓的荷蘭建築,外觀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門通往屋內,因此獲得「千門」美名。(圖/翻攝自維基百科)不過千門屋之所以大大有名,是因為二戰時日軍曾在這裡拷打、處決俘虜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印尼,把千門屋的地下室充當偵訊室和臨時拘留所,許多人在這裡遭到嚴刑逼供,甚至被處決,冤魂不少,加上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10月,荷蘭軍隊發動三寶壟戰役,他們利用千門屋的地底隧道潛入城市內作戰,企圖奪回三寶壟,结果成許多印尼軍人喪生。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佔領印尼,把千門屋的地下室充當偵偵訊室和臨時拘留所,許多人在這裡遭到嚴刑逼供,甚至被處決。(圖/翻攝自heritage.kai.id)戰後這裡就被傳說很猛鬼,歐美媒體及網站都將它列為全球最恐怖的鬼屋之一,像是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有一個名為「打死也不願進去」(I Wouldn't Go In There,或稱「亞洲猛鬼實錄」)的系列,第二集實地採訪報導的對象,就是「千門屋」,另外,英國知名網站「鬼屋」(hauntedroom),更把「千門屋」列為全球21個鬧鬼最兇的地方。千門大樓的屋頂和地窖仍然是不對遊客開放的。(圖/翻攝自維基百科)當地還流傳,有一名自殺的荷蘭婦女鬼魂和許多無頭幽靈,經常在屋內飄蕩、盤旋,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希望能一睹靈異現象,據當地導遊介紹,體質敏感的遊客還真的有可能會遇到一些不該遇到的「好兄弟」出沒。千門屋目前已被印尼政府改為鐵路博物館。(圖/翻攝自@wimardy IG)千門屋目前已被印尼政府改為鐵路博物館,除了展覽很多關於鐵路發展的繪畫,還有上述提到的火車頭,但是,千門大樓的屋頂和地窖仍然是不對遊客開放的。儘管印尼官方重新整修千門屋,希望藉由這棟見證印尼戰爭歷史的建築,成為觀光景點,對於許多熟知當地歷史的印尼民衆來說,還是沒有勇氣踏進去。
影爆點/翁煌德:《間諜之妻》 赴湯蹈火也甘願
太平洋戰爭前夕,於日本神戶經商的福原優作(高橋一生 飾)前往滿州,驚見關東軍在東北實施人體實驗的暴行。以和平主義者自居的他,設法取得機密文件後,打算赴美國揭發。優作原先想低調行事,卻瞞不了愛妻聰子(蒼井優飾),但他並不擔心遭到妻子出賣,而是深怕如此包袱,會成為壓倒她的重擔。片名《間諜之妻》使人先入為主地相信,故事關鍵在於女性,表層上來看確是如此。我們可以看見聰子對事實真相的追索、不惜自作主張出賣外人以換取丈夫清白等行徑,其中一場戲,她提議兩人分頭行動,只為了暗中觀察優作是不是為人跟監,事後還欣喜地說:「我成了你的眼睛。」蒼井優扮演堅強深情的妻子,即使被指控為間諜之妻,仍誓言要與丈夫在一起。(圖/可樂電影提供)聰子不甘只當個小鳥依人的嬌妻,還試圖證明自己不只是「演員」,也能成為一個「導演」。然而,我們對優作行動的理解,與聰子近乎同步,編導的敘事角度其實已暗示故事走向,觀者所見,或許更多是聰子的一廂情願。戰爭期間,少有以女性為主角的故事傳世,本片另闢蹊徑,以女人為軸,其題旨卻再再強調了女人在時代下的無力。近年日本人總是在主流二戰電影之中,以受害者身分形塑自我,更有題材試圖美化神風特攻隊。本片卻彰顯了超脫國家民族本位的人權思想,除了女性觀點的嘗試,其反戰意念亦值得反思。《間諜之妻》上映日期:3月12日《間諜之妻》電影海報(圖/可樂電影提供)
三浦春馬日記曝光!親筆寫「該怎麼死」:我已喪失人性…
日本男星三浦春馬7月18日自盡,才30歲就離開人世,留給親友、粉絲無限悲傷。形象正面、陽光的他竟選擇在家中的衣櫃上吊身亡,讓外界相當意外;當時傳出他留有遺書,近日又傳出他的日記曝光,寫著許多生前的煩惱、該如何自殺等內容。據日媒《週刊文春》報導,三浦春馬的熟人表示,日記有一部份似乎是在他自殺前寫下關於死亡的內容,例如「我想死」、「如何死」,這名熟人說:「看完之後,就可以理解他的想法。」另外,據說三浦春馬對於預計於8月15日上檔的NHK連續劇《太陽之子》(暫譯)也有許多想法,這部連續劇的演員包含有村架純、柳樂優彌等人。熟人表示,這齣劇的時空背景是太平洋戰爭結束時,科學家被命令製造原子彈,是在描述科學家的悲劇,「春馬飾演的石村裕之,從戰場返回療養肺部;石村的一生中,有關死亡的想法,都是以問答形式書寫。」在這一點上,三浦春馬和石村裕之有共同點。《太陽之子》劇照。(圖/NHK)「石村工作中突然得到命令,把他當作神風特攻隊去突擊敵方的航空母艦,但是同伴目睹面前的景象時,作戰策略又改變,他們才從戰場返鄉。」這名熟人表示,三浦春馬在遺書中寫著「我要承擔自己的命運,但是在家人面前又必須要表現得很有耐心,這讓我心中感到很痛苦」。三浦春馬還寫了一句話,顯現出他數年前在精神方面已經出現問題,「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完全喪失了人性,馬上陷入沮喪、自暴自棄」。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給自己一個機會:張老師專線1980、安心專線1925、免付費生命線1995。三浦春馬。(合成圖/IG)
帥哥集結《中途島》 真人賣命轟炸戰鬥
戰爭片《決戰中途島》號召好萊塢眾多型男入隊這部賀爾蒙爆表的動作片,打造過《ID4》系列、《明天過後》、《2012》等億萬特效強片的導演羅蘭艾默瑞奇(Roland Emmerich),卻不只是要男星們賣帥氣而已,為了增加真實感,更要求演員們少用替身,親自上陣演出,流行樂團強納斯兄弟(Jonas Brothers)的小弟尼克強納斯更因此挑戰快速跳上機翼,以機關槍反制敵機自殺式攻擊。而電影裡被男星路克伊凡斯(Luke Evans)領軍擊沈的加賀號、赤城號航空母艦,日前更巧合地在海底沉睡77年後被發現,也讓導演羅蘭受訪時表示非常巧合。今年與親哥哥們再度合體以強納斯兄弟再戰歌壇的尼克強納斯(Nick Jonas),在《決戰中途島》裡就被要求親自演出;從甲板上快衝跳上機翼衝進機艙,用飛機上的大型機關槍將企圖自殺式攻擊的神風特攻隊飛機擊落。這段太平洋保衛戰裡極驚險的對決,敵機墜海前更將尼克的飛機攔腰切半,但總算成功保住企業號航空母艦。前年才在《野蠻遊戲:瘋狂叢林》中飾演飛行員的尼克,這次在新片飾演當年化解自殺式毀艦攻擊的英勇飛行員布魯諾蓋多,他形容自己「換上軍裝時全身肅然起敬」,談到這次演出最感動之處,他說:「我喜歡那些聚焦兄弟情、戰友情的故事,或許是因為我和我的兄弟們都很親密,並理解這其中的魅力。」尼克強納斯在片中有機關槍反制敵機自殺式攻擊的演出。(圖/双喜電影提供)不只尼克強納斯與哥哥合體再戰歌壇,連一同演出同片的路克伊凡斯,也將在本月推出個人專輯,日前被媒體捕捉到,穿著凡賽斯三角泳褲在邁阿密海岸大方展現精實身材的路克,在新片負責指揮企業號航母上的轟炸機飛行員,「拉斯基是一名飛行中隊長,也是天賦極高的飛行員。他憑直覺決定調轉機頭追擊與主艦隊匯合的日軍驅逐艦。如果他只是遵循既定飛行路線,那太平洋戰爭的歷史很可能就不一樣了!」而路克率領的空中偵測轟炸機小組,最後也成功擊沉日本皇軍的赤城號與加賀號等 2 艘航空母艦,而最巧合的是這兩艘航母竟在近幾週陸續被尋獲!路克談到這次演出時,印象深刻劇組還準備二戰時的飛行徽章讓他別上,他說:「我很幸運能佩戴二戰遺留下來的真正飛行徽章,這很特別。它曾經也佩戴在某位先輩的胸前,這讓我很感動!也提醒我要演好這個角色,有沉重的使命感。」聽到新片劇情裡,被路克領軍擊沈的兩艘航母殘骸被發現的新聞時,導演羅蘭表示:「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巧合的事件!看到新聞殘骸畫面的時候感覺好像它們剛剛沉沒不久,期待研究人員可以從中探尋到更多中途島戰役的歷史。」《決戰中途島》將於本週五(8日)與美國同步全臺上映。
《龍門客棧》唐湘龍:台灣仍是日本殖民地
日本軍閥到底是投降了沒?坦白說,這是我心裡很大的困擾。我歷史、地理很好,而且是超好。我高中就站在溪邊看魚兒逆流而上,也體會出「不進則退」的偉大哲理。我雖然不念歷史系,但大部頭中國史、世界史讀不少,尤其喜歡戰史,英雄出沙場,讀起來壯懷激烈,心動不已。我知道73年前,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戰敗投降的日子,那天,日本天皇發布「玉音」傳旨,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然後,傷亡慘烈的太平洋戰爭結束了。這個「投降」程序走得非常快。半個月後的九月二日,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上,日本正式呈遞降書。為什麼「投降」這麼快?戰爭責任 概括承受關鍵就在「無條件」三個字。「無條件投降」是一種「沉默的投降」,不只是政治主張、戰爭意志全都放棄,最重要的,是「無條件放棄」戰爭罪行的話語權。投降後,整個日本非常安靜,不但對戰爭罪行放棄爭論,你看東京大審判的那些甲級戰犯,抗辯也沒有用,政治決定一切,包括這些甲級戰犯的性命。誰要留?誰要殺?都是政治決定。天皇活了,甲犯死了,都是政治決定。跟誰該負多大比例責任?沒有必然關係,那才是「無條件投降」的真義:對戰爭責任的概括承受。不在個別的、細節的位置大做文章。基於「無條件投降」的精神,請問:今天不斷爭辯「南京大屠殺」、「慰安婦的悲劇」到底是真是假?南京大屠殺到底死了多少人?慰安婦到底是自願的、還是被強迫的?我不是要討論歷史的真假,我要問的是:這種持續30年的歷史考古、翻案,甚至竄改教科書,全力否認受害者的指控,這不違反「無條件投降」的基本精神嗎?死不認錯 挑起紛爭德國徹底實踐「無條件投降」,德國甚至自我揭露罪行、鞭打自己靈魂,所以,德國很快和歐戰的受害者言歸於好。日本呢?日本相反。日本表面上「無條件投降」,但是卻一直進行「無底線翻案」,以至於右翼深受鼓舞、到處踢館,這和德國右翼言論仍然被視為犯罪,有著天壤之別。最簡單有效的論述就是:日本到底算不算是無條件投降?日本軍閥到底投降了沒?為什麼日本的官方和民間從來沒有概括承受戰爭罪行,而且努力在挑起更大的戰爭。藤井實彥的那隻腳,其實是代表日本政府踢的。日本右翼幾乎已經完成了「自我除罪」,日本還沒投降,戰爭還沒結束,而台灣仍然是日本的殖民地。(唐湘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