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候異常
」比亞迪8月超車Ford躍升全球第四大品牌 月成長5%緊追日系車
研調機構集邦(TrendForce)統計,2023年8月全球37個銷售市場汽車銷量合計555萬輛,月成長近1%。由於緊接著要進入秋季車款上市的時間,故一部分消費者會抱持舊車款降價的預期心理,另一部分則等待新車上市,預估銷量多集中於9月。而根據市場統計數據,前三大汽車品牌組成與上月相同,不過大陸車廠比亞迪取代Ford成為汽車銷量第四大品牌。市場統計數據顯示,汽車銷量前三名依序為Toyota(占8月總銷量比重9.8%)、Volkswagen(占8月總銷量比重6.5%)、Honda(占8月總銷量比重4.9%),整體而言,Toyota月衰退2.6%;Honda微幅成長0.8%。8月全球汽車品牌銷量比重,Ford從原本第四名降至第六名。(圖/TrendForce提供)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車廠比亞迪取代Ford成為8月汽車銷量的第四大品牌,目前比亞迪車款已全數轉為新能源車,故中國市場內需不佳情況對其影響較小,月成長5%,市占率與第三名的Honda僅差0.1%,不過因為日系車廠還有東南亞市場的貢獻,因此比亞迪要在全球市場超越Honda,關鍵是在海外市場的擴張速度。Ford則因其歐洲與美國市場銷量較上月減少,排名下滑至第六名,銷量月衰退6.7%。雖然秋季車款上市將有助於新車銷售,但各地變數多,包含美國汽車工人工會(UAW)罷工尚未結束;俄羅斯9月21日宣布實施汽油、柴油出口限制,將再度影響歐洲能源供應;油價上漲干擾各國的抑制通膨措施等,一旦通膨再度高漲將不利於消費市場,並可能再次升息。而中國正積極透過各種政策激勵內需市場,但從夏季起各地天候異常情況不斷,也對當地銷售造成影響。整體而言,TrendForce認為,隨著第四季到來,各車廠將盡全力確保生產順暢、滿足訂單以及刺激年底銷售,盡可能減緩經濟變化導致訂單能見度降低的衝擊。
智慧農二代1/32歲少年總領軍轉型 5大速食店都用「它」家牛番茄
打開麥當勞、肯德基等5大速食業漢堡,裡面夾著的一片片牛番茄,海底撈、十二鍋等多家火鍋連鎖店的切塊番茄,多出自雲林一家農企「展鮮農產公司」,為要在異常氣候下維持穩定供貨,打造全台首間番茄冷鏈加工廠,農四代操盤人鍾宇軒說,「下一步是建立『戰情室』遠端監控」,契作番茄園預計從60甲擴充到100甲以上,年產量上看1.5萬公噸。全台農畜業產銷失調大考驗下,仍出現新一代農企佼佼者。據CTWANT調查,供應5大速食業、全台通路達7成市占率的牛番茄供應商展鮮,2年前導入智慧農業系統,串連場域與生產管理雙系統,打造自動化完整數據,去年再引進IQF急速冷凍技術,在今年暖冬、氣候異常下,牛番茄以穩定價量供貨各大連鎖餐飲店。3月底一個平日下午,展鮮總經理鍾宇軒帶著CTWANT記者走訪位在雲林縣西螺鄉總部旁的1200坪蕃茄田,今年32歲的他,高壯身材、黝黑皮膚,不僅侃侃而談種田經,還是個科技通,手機裡的監控數據,是新導入AIoT智慧農業系統,「這是大氣感測、土壤裡埋有濕度檢測器,我們在田中裝設即時影像及環控裝置,隨時都能一手掌控田中發生什麼狀況。」展鮮導入AIoT智慧農業系統,番茄田旁都可見監控與環控設備,透過手機APP就能隨時掌握田間資訊。(圖/趙世勳攝、展鮮提供)展鮮目前在雲林、嘉義、南投共有50多個契作番茄田,總面積約60甲,全溫室栽培與戶外種植約各半。面對一年比一年更劇烈的天候異常、產能不穩以及缺工問題,鍾宇軒用智慧生產、大數據管理迎戰,種植過程全紀錄、全監控,一有狀況遠端可馬上應變管理,也可透過分析判斷當季採收時間和數量,並預估下一產季該契作多少農地。展鮮預期今年底的產季將契作超過100甲以上番茄田,規模越做越大,他還計畫在總部打造「戰情室」,在辦公室透過大螢幕就能觀察各場域的即時影像。鍾宇軒帶著記者進入產線,印入眼簾的是機械式選果機,番茄經過約5尺長的輸送帶滾動,自動分類成7個尺寸,再由人工依熟度優劣進行分級。「藍色箱子是供給給subway的,綠色是給麥當勞的,黑色箱子的番茄,最後會進入一般生鮮超市,我們全部分類共21個等級,滿足不同客戶、通路對於尺寸、熟度的不同需求。」他進一步解釋,200克以上的大果,適合餐飲業者切塊擺盤或熬湯頭;漢堡裡的切片,依各速食品牌漢堡大小,決定供貨的牛番茄直徑尺寸,大多是100~160克的中果;賣給消費者的量販店和超市則是看重賣相;最後小果或畸形果多進入加工,做成番茄泥、醬、果乾等等。緊接著穿過一個通道,就進入去年11月才剛落成的冷鏈加工廠,投資金額1.25億元,鍾宇軒邊走邊解釋,「鮮果分類後,客戶若是需要粉狀、泥狀、丁狀、塊狀,以及需要多少公分、公克,我們初級加工機器很齊全,都能滿足需求。」展鮮新落成的冷鏈加工廠,將農產品保存時效延長,有助於調節市場供需,維持農產品價格穩定,農民不用承受市場風險。(圖/趙世勳攝)然而讓他對未來牛番茄事業布局,從國內拓展到海外信心大增的是冷鏈管理技術。牛番茄一年一收,過往盛產時價格崩跌,非產季時又常價格飆漲、斷貨,現在都能透過急速冷凍倉儲,調節市場供需平衡,解決台灣生鮮農產品最大痛點。鍾宇軒解釋,IQF農業冷鏈技術是在很短時間內使蔬果達到-80度的低溫保鮮效果,過程中不會添加任何防腐劑,根據政府建議有長達至少1年的食用保質期,「也就是說,豐收時能將多餘產量冰封庫存,不會流入市場使價格崩盤或棄採,若是產量不足以供給市場時,也能馬上有庫存支援。」對於冷凍後的口感差異,他說,一般的冷凍處理,蔬果解凍後常會有失去原有口感和味道的狀況,甚至外觀扁塌、發黑;但是急速冷凍的蔬果,卻沒有這些問題,外觀、口感甚至營養成分,都能維持和鮮果一樣。在少子化趨勢下,不僅農業、科技業人力短缺,餐飲業也一樣,這讓鍾宇軒看到了新商機,「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業者將蔬果處理委外機械代工,一樣新鮮、口感不變,還能省下一筆果皮廚餘回收費用。而冷鏈加工後的番茄因供貨穩定,還可開發成常態商品,例如已有業者研發番茄火鍋可以吃的到番茄丁。」展鮮去年營業額約2億元,主要是鮮果業務的銷售,「目標3年後,新加入的冷鏈加工事業,營收要超過3億元。」他也嘗試跨入生技業成立「小紅牛」品牌,開發出牛番茄面膜、益生菌等,機能性飲品及酵素則正在研發中,目標把台灣優質牛番茄推廣到海外。各地契作採摘後的番茄將由貨車直送工廠,透過機械式選果機分類尺寸大小,再由人工依熟度優劣進行分級。(圖/趙世勳攝)
智慧農二代2/每年忍痛砸400萬收購番茄再銷毀 一動作後他喊「免驚!」
全台最大牛番茄供應商展鮮農產,不但每年契作產量高達8000公噸,還自建冷鏈加工廠,32歲新當家鍾宇軒的背後推手,正是十年前率先打出契作整合番茄農的鍾建展。「火車頭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殺出來的血路就是你的!」展鮮董事長鍾建展現正交棒給兒子鍾宇軒。嚴格說起,展鮮目前已是番茄農第四代,過去鍾家祖先在雲林種植黑柿番茄,後來才改種牛番茄。2013年,鍾家第三代鍾建展開始以契作方式,擴大整合其他番茄農的生產,這一轉型,使得世代務農的鍾家有了新事業。為何從種植跨入契作?CTWANT記者到雲林採訪展鮮時,今年57歲的董事長鍾建展現身,提起這一段整合番茄農、平衡市場價量的緣由。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subway、摩斯5大速食品牌都是展鮮的客戶,摩斯漢堡上月29日才剛舉辦員工產地之旅,實地走訪展鮮牛番茄田園認識食材來源。(圖/展鮮提供)「以前是冬天產量過剩常棄採,夏天產量不足則需進口,供需失衡,價格難以穩定,且冬天、夏天的價差可從每公斤5元到200元,高達40倍。」鍾建展說,「連鎖餐廳及速食店一直希望我們用均價簽約!」一旁的鍾宇軒也補充,「早年農產品都有歹的、醜的藏『貨底』出貨的陋習,連鎖餐飲業最在意的是品質、規格尺寸統一。」為了滿足國產番茄價量穩定的通路需求,鍾建展改以契作方式整合同業,「為要給大家種植的信心,農夫只要收成,不管多少量,我都要收購。」他也因此吃足了苦頭,「每年盛產期時會比需求多出1成約500~600公噸,為了穩定市場價格、不讓流出市面,我們只能銷毀或餵豬,約有400萬元因此打水漂!」隨著契作業務擴大,7年前鍾宇軒帶著醫檢師、網路行銷的工作背景回家幫忙,讓展鮮做出品牌、成為規模企業,「與各餐飲連鎖業者長期合作下,也讓10年來供貨量成長3倍!」儘管國內牛番茄市場的價量獲得穩定,但冬天過量、夏天不足的問題,仍未解決。「這2年中國大陸不進口農產品,農委會才鼓勵業者導入冷鏈技術的政策。」鍾建展話鋒一轉,「供需失衡問題長達十多年,展鮮早在5年前就開始規劃興建冷鏈廠。」展鮮導入冷鏈技術,在很短時間內使蔬果達到-80度的低溫保鮮效果,未來豐收時能將多餘產量冰封庫存,等非產季時供應市場,調節全年市場的價量。(圖/展鮮提供)鍾建展拍板拿出1.25億元投資興建的冷鏈加工廠,去年11月啟用。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去年底節氣跑掉至少1個月,入秋後種的蔬果,都因太熱沒辦法生長,照理說冬季會盛產、菜價回檔,但碰到暖冬、天候異常,菜價維持高檔水準,導致每樣菜都貴。」鍾建展說,「原本打算將過剩的番茄做加工冷鏈保存,現在只夠當季生鮮使用,冷鏈設備沒辦法啟動。」鍾建展預估,今年牛番茄產量預計較往年少1200公噸以上,但他沒在怕,因為加工冷鏈廠已到位,「今年要從目前60甲的契作農地增加到100甲以上來種植牛番茄」,「現在擴張到2倍也不怕過剩,過剩就進冷鏈加工,希望將價格整年均價控制在每公斤100元以下,以前沒有冷鏈完全不敢這樣做。」被問到這項建廠投資預期多久能回本?他坦言這是一種賭,「農業不是很好賺耶,借錢蓋工廠,每天利息都在燒,現在最缺的就是通路。」鍾建展轉向二代接棒的鍾宇軒說,「要怎麼跟外界結合,是自己課題,沒人會幫你,要加緊自己腳步向外拓展,不單國內市場,甚至全球各地。」負責開發業務的鍾宇軒說,除了牛番茄本業外,展鮮也可承接其他水果的初級加工,像是釋迦、芒果、奇異果、火龍果、芋頭、玉米,「各種蔬果都能委託代工切塊加工,展鮮不藏私願分享、大家一起研究,怎麼樣的保存、包裝,能讓冷凍果超越鮮果變得更好吃。」展鮮嘗試跨入生技業成立了新品牌「小紅牛」,目前已開發出牛番茄面膜、益生菌等,未來還有機能性飲品及酵素,延展番茄多元價值。(圖/趙世勳攝、展鮮提供)目前展鮮一廠為生鮮廠、二廠是冷鏈加工廠,鍾宇軒說,因倉儲空間有限,其他加工農產品只能短暫冷凍倉儲,等加工事業SOP運作順暢後,打算再興建三廠專門做冷鏈,目前1200坪的土地地目正進行變更,未來還計畫打造3300坪基地的觀光工廠,土地也已買下。「這條路就像鴨子划水,凡事都要自己摸索,過程一定是跌跌撞撞,但總得有人開頭,不走不行。」鍾建展寄予厚望鼓勵鍾宇軒,「火車頭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殺出來的血路就是你的!」
近年蜂蜜產量逐年下降 今年恐只有往年一半
氣候變遷正衝擊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溫室效應使全球暖化,加劇病蟲害的影響,間接讓農藥使用大增。蜂農表示,氣候變遷與農藥是影響蜂蜜產量的兩大因素,近年蜂蜜產量逐年下降,只能投入更多成本來維持產量,但是氣候變遷不可逆,病蟲害問題也無解,今年產量恐只有往年一半。台灣養蜂協會榮譽理事長鄭金崑說,這幾年採蜜的情況和往年差異很大,3、4年前每年都還有8000至1萬2000噸的固定產量,預估今年產量只有一半,即使有些地方花開得不錯,但氣候不穩定、鋒面因素等,花朵流蜜量變得很少,除蟲的藥效也會因溫度不夠而打折,過去影響範圍大約在嘉義以北,今年連高雄都受到影響。「氣候變遷影響超級大」!牧蜂休閒農場農二代簡誌良表示,花蜜的產生需要開花、溫度和風向3條件,但現在氣候極度不正常,台灣主要產龍眼蜜和荔枝蜜,以往開花期降雨機率較低,現在卻常碰到下雨,只要幾次大雨花就會掉光,加上降雨氣溫降低,均導致蜜蜂無法採蜜。簡誌良指出,荔枝和龍眼的開花期普遍只有20天,以玉荷包為例,玉荷包果價高,普遍每台斤高達100元,用的農藥也相當重;但黑葉荔枝等果價不高,雖然果農在開花期幾乎不噴藥,但因為荔枝椿象的關係,很多果農仍在開花期噴藥,蜜蜂就完了。龍眼的問題,則在於為了提早上市而催花,等於提早結果,也就提早噴藥,開花期採蜜的蜜蜂碰到農藥也會死亡,農藥問題和照顧水果的方式有很大關聯。他說,每年蜂蜜的產量都不同,自己10年前當專業農,不過逐年的產量都在明顯降低,若沒有養更多蜜蜂幾乎沒有成本去拚,養越多也代表人力和養殖成本也跟著增加,除氣候變遷不可逆,病蟲害問題無解,也很無奈。
俄羅斯數百隻烏鴉神秘死亡墜落地面 引發當地居民焦慮不安
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地區驚現數百隻烏鴉墜落在地面上死亡的驚悚畫面,村子裡「到處都是黑壓壓的鳥屍」,當地居民紛紛認為這樣的景象宛如「世界末日」來臨。根據《太陽報》報導,新西伯利亞(Novosibirsk)地區的烏斯塔卡(Ust-Tarka)發生大量烏鴉神秘死亡事件,村內的居民看見烏鴉死去後從天而降,紛紛感到焦慮不安。當地獸醫部門的首席醫生庫茲利亞金(Sergei Kuzlyakin)告訴當地媒體,已經進行了測試,以確定烏鴉大規模死亡的原因。他指出,每天都有幾百隻烏鴉死亡,但其他鳥類和動物顯然沒有受到傷害,就只有烏鴉。這也是他從1975年開始當醫生起,第一次看到這種令人震驚的情況。俄羅斯新西伯利亞地區的烏斯塔卡發生大量烏鴉神秘死亡事件,引發當地居民不安。(圖/翻攝自太陽報)庫茲利亞金醫生表示,當地行政官員一直在忙著收集烏鴉屍體,其中有幾具屍體被帶到當地實驗室進行檢查,其餘的則被燒毀。據報導,這是一種大規模的鳥類死亡,以前曾被稱為「鳥群災難」,即鳥群突然從空中墜落。實驗室測試證實這些烏鴉沒有患上「危險的病毒性傳染病」,牠們可能是被毒死的。鳥類學家亞諾夫斯基(Alexei Yanovsky)透露,如果牠們真的是中毒的話,有可能是攝入了農藥,「例如,(吃了)在垃圾填埋場被毒死的老鼠或田鼠,或者是被發霉的穀物廢料毒死,也有可能是人為故意投毒致死。」一些人認為這是時代末世的前奏,並創造了一個新的術語:「Aflockalypse」。儘管涉及大規模死亡的物種範圍很廣,似乎指向某種全球災難,但更有可能的是疾病、中毒、天候異常、缺氧、飢餓、遷移失誤等原因,又或者僅僅是因為運氣不好。
【刷亮總統府4】收購風聲中接班 面臨產品召回考驗
「我都開玩笑說,以前我是躲在先生後面,狗仗人勢發號施令,但他過世後,我就必須站出來,保護先生的心血、保護員工們。」2015年,林建宏罹癌去世,因為事發突然,公司人心惶惶,業界不看好「女人當家」,企圖收購這個全台有6座工廠的防水材王國。「我們的老客戶很可愛,安慰我們家業務說,金絲猴那麼大,有那麼容易吃下來嗎?你們老闆娘一定沒問題的!」對於當時各種關心和傳言,個性堅強的張繼華只覺得好笑,夫妻倆一同創業,除了業務部門與實驗室是林建宏負責,公司其他大小事她都熟悉,沒什麼好擔憂。沒想到,她從副手升上指揮官,馬上面臨前所未有的考驗,「那時有一批塗料發霉被客訴,這是從來沒發生過的事!」張繼華追查後發現,問題塗料的樹脂原料在海運進口的過程中,因天候異常高溫影響品質,到廠時雖然實驗室有抽驗,問題卻未立即顯露,生產、出貨後才發霉,當時海內外已售出上千桶塗料,若是全數召回,要賠上百萬元,更可能引發市場耳語,商譽被惡意打擊。「同仁們主動詢問客戶,有客人說『不影響功能就不用換貨』,但我擔心,萬一客戶沒有先進先出的庫存管理觀念,日後的變數勢必更多,所以堅持全數召回,也告訴業務,這批貨的業績照算,因為這不是工廠或業務的錯,而且我想讓員工知道,公司以『誠信』為原則,絕不會炒短線。」張繼華負責任的作法,不但讓員工折服,也受到香港代理商的稱讚,在危機解決的同時,成功贏得人心。(待續)金絲猴嚴格把關產品品質,一旦有問題,即使花費上百萬元召回市面上的貨品,也在所不惜。(圖/宋岱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