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激躁症
」 大腸激躁症 拉肚子9類人不適合喝咖啡! 重症醫示警:1疾病每天2杯「死亡風險暴增105%」
喝咖啡已是許多現代上班族的例行公事,但重症醫療專業醫師黃軒也提醒,其實有「9類人」不適合喝咖啡,包括缺鐵性貧血、心律不整、大腸激燥症患者,以及孕婦、未成年等。其中根據日本研究,嚴重高血壓者,若每天喝2杯咖啡或以上,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還會爆升105%。黃軒近日在臉書粉專《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發文解釋「哪些人不適合喝咖啡」。他提醒,雖然咖啡作為一種廣泛流行的飲品,因其獨特的香氣和提神醒腦的效果深受人們喜愛,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飲用咖啡,尤其是以下這「9類人」:高血壓患者根據日本研究,在正常血壓高的民眾,和從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1杯或大於等於2杯咖啡的人,其實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降低了16%和25%。但是,如果沒有控制好自己的血壓,其實喝咖啡是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高血壓在第一級(收縮壓 >140mmHg)的民眾,和從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1杯或大於等於2杯咖啡的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分別升高了16%和6%。嚴重高血壓(收縮壓>180mHg)民眾,和從不喝咖啡的人相比,每天喝1杯咖啡的人,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降低了26%;而每天喝大於等於2杯咖啡的人,風險則升高了105%。另根據1項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的研究指出,患有嚴重高血壓(≥160/100 mmHg)的人群,每天喝2杯或以上的咖啡,可能會使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升高1倍多,「所以如果你的血壓偏高或控制不好,可能要考慮減少咖啡的攝入量了。」心律不整患者心律不整患者不適合飲用咖啡。因為咖啡因能夠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對於已經存在心律不整的人來說,這可能會加重病情,甚至引發嚴重的後果。容易焦慮/恐慌的人患有恐慌/焦慮等情緒問題的人群,也應謹慎飲用咖啡。因為咖啡因可能加劇這些情緒問題,導致焦慮、緊張等不適感加重。根據2022年的1項瑞典研究發現,5杯咖啡的咖啡因劑量,就會引起大部分恐慌症患者的恐慌開始發作。研究還顯示,咖啡因也會使健康的成年人,增加更多的焦慮情緒!孕婦孕婦也應謹慎飲用咖啡。根據研究,咖啡因攝入過多,可能會增加流產、早產和低出生體重的風險。雖然不是所有的孕婦都需要完全避免咖啡。大多數健康專家和研究建議孕婦每天的咖啡因攝入量不應超過200毫克,「這意味著,如果你是孕婦,最好限制自己的咖啡攝入量,或者選擇無咖啡因的飲品。」胃食道逆流患者火燒心的人,確實需要避免飲用咖啡。咖啡含有咖啡因和其他酸性物質,這些成分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從而加重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如胃酸倒流和燒心症狀。而咖啡中的酸性物質,還可能對食管黏膜造成進一步刺激,尤其將加重食管黏膜的症狀。大腸激燥症患者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確實應該小心咖啡的攝入。咖啡因含量可能會刺激腸道,導致腹痛、腹脹或是腹瀉,特別是對於腹瀉型的大腸激躁症患者,咖啡因可能會加劇症狀。除了咖啡因,咖啡中的其他成分,如多酚和植酸,也可能對腸道功能造成影響。研究發現,即使是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的咖啡,也可能引起大腸收縮,對於某些人來說,喝咖啡後可能會有立即想上廁所的衝動。失眠患者睡眠障礙的人應避免飲用咖啡。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是一種能夠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物質。對於已經存在睡眠障礙的人來說,咖啡因可能會加重失眠、多夢等症狀,影響睡眠品質。睡眠障礙的人群,應避免飲用咖啡,特別是在睡前幾小時內攝入。研究顯示,即使在睡前6小時內喝咖啡,也可能對睡眠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咖啡因,會減少深度睡眠階段,延長入睡所需時間,並可能導致整夜睡眠不足。缺鐵性貧血患者缺鐵性貧血患者需要注意咖啡的攝入。咖啡中含有的多酚、咖啡因、植酸等成分會與鐵結合,降低鐵的吸收率,從而影響非血紅素鐵的吸收。對於缺鐵性貧血患者來說,這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未成年人兒童及青少年真的不宜飲用咖啡。因為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對咖啡因的敏感性和代謝能力相對較低。飲用咖啡,可能容易影響兒童及青少年的睡眠、情緒和學習能力,不利於其健康成長。黃軒也在文末強調,享受咖啡帶來的提神效果時,也要考慮到它可能帶來的健康風險,「當然,如果你沒有以上問題,適量喝咖啡還是有好處的喔! 咖啡可以提神醒腦、增加代謝、甚至還有抗氧化、預防慢性病的效果呢!不過,記得要適量喔!每天最多不要超過300毫克的咖啡因,大約是2至3杯咖啡的量即可。」
22歲女患腸躁症「狂拉肚子」!無法正常生活 SGB治療成功改善症狀
22歲的賴小姐從幾年前開始,不知何故常發生嚴重肚子絞痛及拉肚子,無法正常上班,更不敢出遠門或參加戶外活動,曾到外院做胃鏡、大腸鏡、大便和血液檢查都正常,結果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由於一直無法獲得有效治療,醫師只能安慰她說此病不會致命,最好想辦法適應,再加上合併失眠、胃脹、胸悶、手腳冰冷及麻木、手汗多、記憶力無法集中、心煩氣燥、嚴重時臉色發白和喘不過氣等症狀,不但讓她感到失望且造成生活莫大困擾。消化道受自律神經支配 大腸激躁症也是其引起賴小姐在某次機會閱讀詹廖明義博士著作內容,提到星狀神經節阻斷術(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可治療這種疾病而燃起希望,決定到仁愛長庚聯盟醫院疼痛治療中心葉宏軒醫師門診求診,嘗試接受SGB治療。經過多次治療後不再拉肚子,其他症狀也獲得明顯改善。葉宏軒醫師表示,消化道的活動是由神經系統控制,除了消化道的開始端(食道,如吞嚥)和末端(肛門、排便)可以由自己自主控制以外,其餘胃腸活動都是受自律神經所支配,自己無法自主控制。大腸激躁症是一種胃腸的症狀,簡稱腸躁症,即是一種因精神緊張而引起的疾病,原因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大腸運動異常與分泌功能異常。大腸激躁症常見這些特性 發病可能原因一次看葉宏軒醫師指出,大腸激躁症特性為:慢性腹痛、大便習慣改變,但沒有任何器官病變,通常以年輕女性居多,臨床表現為:慢性下腹部疼痛、絞痛,合併便意感,壓力或飯後症狀會加劇,大便後疼痛會改善。目前並不完全確定其成因,有可能與遺傳及環境因素、腸道對食物和壓力敏感度增加,以及免疫系統有關。葉宏軒醫師表示,在診斷上要先排除腸道結構問題,大腸鏡檢查腸道無病灶,排除大腸癌或其他發炎性腸道疾病,事實上腸躁症不是腸道有病灶、而是腸道的功能性障礙所引起的。診斷準則包括:一、解便後疼痛會減緩;二、疼痛時大便次數增加;三、軟便;四、明顯的腹脹;五、大便有黏液;六、會有解不乾淨的感覺。這些都會使症狀加劇 SGB有助改善飽餐、大麥、小麥、巧克力、牛奶、酒類飲料、咖啡、壓力等都會使症狀加劇,在治療上建議患者三餐要規律並慎選食物,想辦法調適心情、紓解壓力、調整生活作息和多運動。除此以外,就是症狀治療,如緩瀉劑、抗痙攣藥物、纖維性食物與多喝水,但通常治療效果不佳。葉宏軒醫師強調,SGB能夠改善下視丘的自律神經混亂狀態,是治療自律神經失調有效的方法,因此不難理解SGB對腸躁症的治療功效。SGB可說是腸躁症的特殊療法,建議腸躁症病患不妨接受SGB治療,會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喝完豆漿就脹氣?醫曝4主因揭「這物質」恐害食物中毒
豆漿是許多民眾必喝的早餐飲品,但也有不少人喝了鬧脹氣、肚痛甚至拉肚子。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就分析豆漿造成腸胃不適的4種原因,並指出其中一點「吃了會造成食物中毒」,以及其他注意事項。詹宜學在臉書發文指出,黃豆具有高營養成分的植物性蛋白,富含膳食纖維幫助排便順暢,且熱量比牛奶低,能提供一定的瘦身幫助,又因不含乳糖,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可喝豆漿代替牛奶,更有研究指豆漿具抗癌、增加免疫力功效。不過,最近有名年輕女子因為每次早餐喝完豆漿都會肚痛、拉肚子而前來就診,她甚至懷疑「是不是豆漿有問題」?對此,詹宜學也提出4點主因(圖/Pixabay)1. 抗胰蛋白酶:使豆類無法被消化,腸道無法吸收導致腹瀉。生黃豆中有些物質未經過煮沸「吃下會造成食物中毒」,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狀。建議將豆漿煮沸,可使抗胰蛋白酶與毒素物質分解。2. 大豆過敏:豆漿主要為蛋白質,一旦腸道免疫系統發動攻擊就會造成腹痛、腹瀉。這類個案吃豆腐、豆乾、豆皮等豆類製品,往往都會不舒服。3. 刺激胃酸過多:喝豆漿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導致消化不良。若有胃炎、胃潰瘍病史,還會造成症狀更嚴重,出現腹瀉、腹脹、打嗝、消化不良等症狀。建議空腹時別喝豆漿,先吃一點食物再喝適量豆漿。4. 大腸激躁症:這類患者大腸較敏感,會因情緒、壓力等因素影響腸道功能。豆漿的「醣類」、「醇類」經腸道消化後會產生氣體,使腸胃容易脹氣,腸躁症患者會因此出現腸道肌肉異常收縮,發生腹瀉、腹痛等症狀。而該名年輕女患者因為在就診前做過基本的胃鏡檢查,結果都正常,因此詹宜學很有把握是「飲食」造成。他也指出,不會要求每位病人第一次就診時做檢查,且症狀若反覆發作、時好時壞,不能只吃藥,應該要找出真正原因,避免越來越嚴重!
陸醫療企業招募「捐糞便志願者」 月薪2.9萬超嚴格條件一次看
糞便竟然可以賺錢!中國西安菌佑醫療公司聯合西安交大一所附院,推出「糞便菌群志願者招募」,1天可賺3位數,月薪可達6600元人民幣(約2.9萬新台幣),不過有條件限制,並非人人能夠捐贈,引發外界關注。據《紅星新聞》報導,捐贈糞便1次補貼100~300元人民幣不等,每月最多可捐獻22次,換算下來,1個月可領6600元人民幣的補助津貼,捐獻者須為18~30歲健康成年人,沒有學歷、性別限制,以在校大一、大二學生優先,BMI值要介於18.5~23.9,而且不能有既往病史,不熬夜、抽菸、喝酒,要有運動習慣,三餐規律、排便正常,假如近期有刺青、打耳洞、做醫美、服用抗生素,或是有心理疾病,都不符合條件。招募有條件限制。(圖/翻攝自紅星新聞)志願者除了要通過體檢,還得接受面談,讓公司了解心理健康狀況,並詢問病史或家族遺傳,因未通過篩選的人,未來將服務於對憂鬱症患者的治療,因此這項檢查格外重要,還必須填寫一份12頁的「供體招募健康評價量表」。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諮詢和報名的人數很多,但實際通過率僅有10%。有刺青、醫美的人難以通過檢驗。(圖/翻攝自紅星新聞)符合資格的糞便捐獻者,會有1次價值2000元人民幣的免費體檢,以及全年健康指導,每次捐贈還提供營養補貼和交通補貼,1次100元人民幣,如果成為最佳捐獻者,還有額外獎勵和證書。若是長期捐獻者,每隔3個月需要重新進行體檢和篩查。至於為何要收集健康的人的糞便?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消化科回應,是為了進行糞便微生物移植(FMT),把健康的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腸道內,重新建立新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菌失調相關疾病的治療。過往的研究證實,對困難梭狀桿菌感染、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激躁症等有一定療效,甚至對肥胖、糖尿病、自閉症、腫瘤、憂鬱症等領域的治療也有所突破。
維他命C發泡錠當水喝…害糞便潛血呈「偽陰性」 腹痛就醫已長巨瘤
近年來,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大行養生之道,因此使用各類保養品幾乎成了全民運動,吃的保養品更是以維他命系列最為民眾喜好,不論是電視廣告、健康節目、網路文章,都全天候的不斷宣傳,但民眾常常在不知不覺中重覆攝取過量的維他命而不自知,有時候這些過量的維他命可能會造成大家沒想到的後果。一位75歲長者平時身體硬朗,唯一困擾他的就是退休後這10年間時常會有輕微腹瀉情形,他也有就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此後固定回診追蹤,腹瀉症狀一直持續。長者平時有服用各類維他命的習慣,尤其是每天使用維他命C發泡錠,當成開水喝。在多次的定期健康檢查中,糞便潛血篩檢(大腸癌篩檢)每次都呈現正常結果。期間醫師有建議大腸內視鏡檢查,但長者以害怕疼痛和糞便潛血篩檢正常為由拒絕,直到去年因嚴重便秘與腹部絞痛來門診求醫,經檢查發現直腸內有一巨大腫瘤,大腸內視鏡檢查及病理切片確認為大腸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鄭玠豪表示,照正常來說,定期糞便潛血篩檢應該能提早發現此一情形,但由於長者攝取了大量的維他命C進入體內,而過量維他命C的抗氧化作用,造成糞便潛血檢查呈現「偽陰性」結果,加上長者未採納醫師建議接受大腸鏡檢查,因此延誤病情。由此案例,鄭玠豪提醒,維他命C的攝取適量即可,勿重覆過量,而糞便潛血篩檢也並非萬能,若有持續腸胃症狀、大便習慣改變,除了一般檢查外,最好能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以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一吃飽就衝廁所正常嗎? 外科醫曝3症狀:是大腸激躁症!
一吃飽就衝廁所正常嗎?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提醒,要留心3情況,有可能是「胃結腸反射亢進」!他解釋,胃在進食後為了容納食物會逐漸撐大體積,此時結腸受到神經刺激而收縮、蠕動,就會將糞便推向直腸、誘發便意,這就是胃結腸反射,屬正常現象。但若還伴隨腹痛、軟泥狀糞便,或出現便秘情形,就要留意可能是胃結腸反射亢進,是大腸激躁症的症狀之一。陳威佑醫師在臉書《大腸直腸外科 陳威佑醫師》上發文指出,我們的身體有時候不受到大腦意識控制,而是透過自律神經反射,讓身體得以有最適當的運作方式。其中「吃飽就有便意」的現象,亦是如此,「當我們進食後,胃的體積會為了容納食物,逐漸撐大。此時結腸會受到神經刺激而收縮、蠕動,將糞便推向直腸、誘發便意,而這就屬於胃結腸反射。」陳威佑補充,胃結腸通反射常在用餐後15分鐘後,一天發生約1至3次。通常在吃完早餐後,胃結腸反射的情形特別明顯。主要是胃已經長達6小時以上沒有接收到食物,一旦吃了早餐,便能喚醒腸胃蠕動、引起胃結腸反射。因此,他通常也會建議便秘患者,要吃早餐,把握一天最容易排便的重要時刻。但他也提醒,雖然胃結腸反射屬於正常生理現象。不過,如果吃飽就跑廁所,還伴隨著腹痛、糞便呈現軟泥、水泥狀態,或是反而有便秘情形,就要留意有可能是胃結腸反射亢進。陳威佑進一步指出,胃結腸反射亢進在臨床上又被認為是大腸激躁症的症狀之一。雖然目前還沒有文獻,清楚指出引發胃結腸反射亢進的具體原因。不過腸躁症患者往往因為內臟的敏感性強、腸胃蠕動過快、或是心理壓力較大,使得交感神經變的活絡,進而抑制腸胃蠕動,或是在進食後就有強烈排便衝動,並有腹脹、脹氣、腹痛等情形。陳威佑也援引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Motility期刊上的研究指出,攝取含有過量飽和脂肪的食物,例如:油炸食物、加工食品、糕點等烘焙食品,會抑制迴腸活動,延遲胃排空的時間,導致腸胃蠕動變慢、便秘。而食用含有較多乳糖、寡糖的碳水化合物,會經由大腸裡的細菌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加劇胃結腸反射情形。因此針對胃結腸反射亢進較明顯的朋友,陳威佑也建議要減少食用過油的食物,並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部份情況是可以經由醫師檢查結合與營養師的建議之下,藉由階段性的低腹敏飲食,使腸道蠕動趨於穩定、正常。此外,陳威佑也提醒,胃結腸反射不受到我們的意識控制,而是由自律神經發出來的珍貴訊號,「很多人因為忙碌,會習慣性地忽略身體傳來的便意訊號。長期無視這個訊號,可能會加重便秘,或是不自覺讓壓力影響腸道機能,導致胃結腸反射亢進、慢性腹瀉等情形。」因此,平時我們除了要維持正常飲食,也別忘了做好壓力調適,並留心、尊重「便意」訊號,才是顧好腸道健康的基本之道!
「微創雷射」治療痔瘡 創口小免1週恢復期
陳先生是業務員,痔瘡困擾長達十年,但工作忙碌就一直拖著。但也因大腸癌家族史讓他特別注意腸道問題,定期大腸鏡檢查,不過內、外痔引發的疼痛與異物感仍造成諸多不便。陳先生說,內痔長期結紮,仍不斷復發重覆療程;外痔則愈長愈大,有明顯贅肉異物感,曾在高速公路開車突然想解便,緊急到幾乎憋不住,當時下定決心一勞永逸。不過朋友聊起傳統手術傷口大有明顯疼痛感,至少要休息一周,因而卻步。痔瘡微創雷射手術 傷口小、疼痛感低台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方佳偉提出痔瘡微創雷射手術新選項。他指出,治療是透過微創在肛門口打幾個小洞,透過雷射光熱效能消融病灶與增生組織、血管,讓突出物慢慢萎縮不見,術後傷口大小僅三個零點二公分傷口,也不太流血。不過,這項自費手術的方法適用一到三級痔瘡,一旦發展到第四級痔瘡,就會增加手術困難度,所以建議想用微創手術的人要及早處理。手術部位應用清水清潔 過度清潔恐致搔癢陳先生後回診表示,術後沒有疼痛感,還能自由走動,除依醫囑冰敷外,連止痛藥都沒吃,當天還跟朋友打麻將五個小時完全沒不舒服,兩周後還能去打籃球,恢復之快讓他很意外。方佳偉醫師指出,臨床觀察確實大部份病人術後都不會疼痛,但仍要提醒病人手術部位用清水清潔即可,避免用肥皂、沐浴乳過度清潔以免引發搔癢。痔瘡盛行率高達9成 這些人都是高危險族群方佳偉醫師說,痔瘡盛行率人口達八到九成,發生原因是肛門或直腸末端的血管曲張及結締組織失去彈性而形成突出物,好發族群包括:長期便秘、大腸激躁症患者,還有長期站立工作者及懷孕婦女,都可以找大腸直腸科醫師諮詢。
肉肉女業務狂吃減肥藥「慘包尿布」 醫傳授妙招:體脂降8%
許多人為了變瘦,用盡各種方法,最後反而弄壞身體。有一名40多歲女業務,因為身材有點肥胖,但又不愛運動,因此狂吃減肥藥,結果吃了就一直拉肚子,到最後甚至要包尿布,相當悽慘。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在《醫師好辣》節目分享,這名女業務身材微胖、BMI 26,平時喜歡穿窄裙,為了減肥不斷吃藥,加上患有大腸激躁症,副作用就是會一直拉肚子,常常要穿尿布。原來,女業務吃的藥物是抑制油脂和糖分的吸收,又因為飯局很多常常要應酬,嚴重發作就會想跑廁所。陳炳諴指出,女業務很頭痛,一方面想減重,但又不喜歡運動,因此透過打針抑制食慾,沒想到整個晚上抱著馬桶吐,他只好試圖說服對方「運動好處好多」,新的研究發現,每天就算只運動1分鐘,新陳代謝、心肺功能也可以改善5%,希望吃飯之前多運動1分鐘。女業務常常要跑廁所。(圖/翻攝自醫師好辣YouTube)過去有一個老鼠研究,做一樣的運動、吃一樣的食物,唯一的差別是一個做完運動馬上吃東西,另一個是間隔4小時再進食,結果馬上進食的老鼠,肌肉增長速度是另一隻老鼠的3倍。因此,陳炳諴建議女業務飯前深蹲1分鐘,並喝500毫升的開水,因為身體肌肉最大的是大腿,這樣的習慣持續3個月可以瘦超過3公斤。後來,女業務聽從建議開始做運動,發現腰圍越來越小,也越來越有信心,運動時間延長至半小時,體重從68公斤減到64公斤,體脂從35%降到27%,更重要的是終於不用再吃藥了。
肚子狂叫卻不放屁! 醫示警:一狀況代表「事情嚴重了」
肚子餓時常會發出咕咕聲,但不只空腹才會有聲音。對此,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也指出,癌症患者較少出現腸鳴症狀,但若有腸鳴合併不放屁,甚至出現肚子變大,代表「事情嚴重了」,過去就有一名護理師因有上述徵兆,原本不以為意,檢查後竟是大腸癌。許秉毅在節目《健康2.0》提到,大腸癌病患大部分不太會有大聲的腸鳴,但少數病人確實有較明顯聲音。例如他之前有個年約45歲的護理師病人前段時間腸鳴較明顯,當時並不以為意,只是某段時間開始,護理師突然發現有時出現腸鳴後,又突然「呱」一聲,就像青蛙叫一般。護理師起初覺得有異,但還是只有自行服藥。許秉毅補充,後來病人的肚子就開始大了起來,且完全沒有放屁,因為情況異常,病患便前往急診,而醫師一看電腦斷層,發現橫結腸的地方有個腫瘤,也就是大腸癌。醫師指出,當腫瘤長到某個程度時,會造成腸子部分阻塞,此時食物、水和空氣會過不去,而前段的腸子便不停蠕動,導致腸鳴聲不斷。有時腸子用力收縮,讓空氣通過時,就會出現特別大聲地鳴響。若腫瘤最後整個脹大,把腸子全部阻塞,就會導致肚子變大。不過,許秉毅提醒,若肚子大了起來,加上不放屁,表示整個腸子都阻塞了,因為腸氣大量的狀態下應該要放屁,因此不放屁代表事情的嚴重性。醫師強調,會有腸鳴較常見是出現在胃腸蠕動太快、較容易緊張或是有發生便祕問題等,一旦肚子常絞痛、肚子變大、不放屁,最好盡快看醫生。此外,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也曾在臉書專頁《肝膽腸胃科 詹宜學醫師》上發文指出,腸鳴是來自於腸胃道蠕動的聲音,所以並非所有的腸鳴都來自於疾病,腸鳴大致可分為5種原因,包括:飢餓時腸胃蠕動。肚子裡食物、空氣、水所造成的蠕動,例如暴飲暴食、產氣食物所造成的脹氣。大腸激躁症,由於腸道過度敏感,食物、壓力等造成的腸道蠕動異常。腸胃道發炎造成的蠕動異常。腸道阻塞,例如術後造成的腸沾黏、腫瘤造成的腸阻塞等原因。詹宜學還補充,雖然腸鳴多半不是疾病所引起,但如果腸鳴同時合併腹痛、食慾不良、體重減輕、便秘、腹瀉、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型態改變、腹脹等情形,最好趕緊就醫。
肚子咕咕叫只是餓了? 出現8症狀要小心 醫示警:嚴重腸鳴可能是罹癌
肚子餓時常會發出咕咕聲,但不只空腹才會有聲音。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就表示,雖然並非所有的腸鳴都起因於疾病,不過若出現腸鳴合併腹痛、體重減輕、排便習慣等8種症狀時,應儘速就醫。外科醫師陳榮堅也指出,曾有病患嚴重腸鳴,檢查發現竟是大腸長了一顆惡性腫瘤,因此提醒民眾千萬不可大意。醫師詹宜學在臉書專頁《肝膽腸胃科 詹宜學醫師》上發文指出,腸鳴是來自於腸胃道蠕動的聲音,所以並非所有的腸鳴都來自於疾病,腸鳴大致可分為5種原因,包括:飢餓時腸胃蠕動。肚子裡食物、空氣、水所造成的蠕動,例如暴飲暴食、產氣食物所造成的脹氣。大腸激躁症,由於腸道過度敏感,食物、壓力等造成的腸道蠕動異常。腸胃道發炎造成的蠕動異常。腸道阻塞,例如術後造成的腸沾黏、腫瘤造成的腸阻塞等原因。詹宜學還補充,雖然腸鳴多半不是疾病所引起,但如果腸鳴同時合併腹痛、食慾不良、體重減輕、便秘、腹瀉、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型態改變、腹脹等情形,最好趕緊就醫。此外,如果「腸鳴」不是疾病造成的,那「腸鳴」狀況可以經由飲食調理改善的。通常是心理壓力影響生理而有的反應,所以通常情緒處於緊繃的氛圍下,腸胃就會不自主的發出聲音,一旦緊張的情緒解除,通常症狀也會緩解。另外「腸鳴」與平常的飲食習慣有絕對的關係,平時少吃產氣的食物、吃東西盡量細嚼慢嚥,這些也會改善腸胃頻繁蠕動的狀況。陳榮堅也在個人網站上表示,曾有一名患者經常腸鳴,且聲音越來越大聲,經檢查發現,大腸內有一顆5公分惡性腫瘤,確診為大腸癌第2期。他說明,因為大腸癌造成管腔變窄,讓消化液與空氣難以通過,使得食物持續在小腸內攪動,若瞬間通過就會發出巨大聲響,尤其當腸道半阻塞時,更容易發出這種聲音,所以肚子有奇怪聲響時要多注意。
壓力大肚痛難耐怎麼辦? 醫揭「大腸激躁症」應對方法:這些東西少吃
有時在壓力的圍剿下,許多民眾的腸胃易生異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指出,由於腸道為人體的第二大神經器官,而台灣「大腸激躁症」的盛行率不低於20%,因此他建議,少攝取咖啡因、奶製品、酒精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幫助。陳威佑在臉書發文指出,許多民眾會對壓力大導致的肚子痛難以啟齒,但據美國統計顯示,30%的美國人在一生之中都曾被大腸激躁症影響過,而此病在台灣地盛行率也不低於20%,儘管不危及生命,但在重要時刻鬧肚子真的不好受。他透露,由於腸道是人類第二大神經器官,涵蓋的神經密度僅次於大腦,粗估大約有60億的神經細胞分布在大腸中,「醫學上,我們特別為這群神經細胞命名為『腸道神經系統ENS(Enteric nervous system)』,整體腸胃的蠕動與運作,就仰賴這群神經系統的支配。」為什麼會大腸會鬧情緒?陳威佑表示,目前有2種常見的醫學論證,首先為「緊張的情緒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減緩腸道蠕動」,他解釋,人類的神經系統分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一旦心情緊張,交感神經就會興奮,讓身體維持在隨時戰鬥的情況,「這時候,身體會減緩腸胃蠕動,但對於剛吃完餐點的人來說,餐點持續卡住不往下,就會有腹部悶痛的情形。」陳威佑提到,其次是「緊張的情緒為讓周邊血管擴張,減少腸道血流」,他表示,當人類在面對壓力當下,身體周邊的血管擴張,以維持大腦、心臟、肌肉能擁有充沛的養分與氧氣去應對外界的變化;然而此機制的運作會犧牲腸道的血液,他坦言,「一般來說,腸道吸收養分就會需要消耗很多的能量,當血管供應不足時,消化就會變差,進而會導致腹痛不適。」最後,陳威佑也提醒,如果腸道常常鬧脾氣,據目前的臨床建議,少攝取咖啡因、奶製品、酒精,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幫助;此外,他透露,除了大腸激躁症,像是「發炎性腸炎」、「大腸息肉」都可能會造成排便習慣的改變,「如果排便習慣一直沒有改善的人,還是要找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檢查一下。」
人類排泄物竟然可以治病!新加坡首家「糞便銀行」正式成立
糞便微生物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是一種將健康人類的糞便細菌轉移到病人腸道內的醫學療法,對治療艱難梭菌感染、便祕和大腸激躁症等疾病都非常有效。2012年全球首家專門收集糞便的非營利組織OpenBiome因此成立,而美國FDA也在隔年把人類糞便當作「實驗性藥物」作為監管。如今還有新加玻腸胃病專家在6月創立了首家「糞便銀行」,鼓勵大家保存自己的大便以備不時之需。將別人的大便移植到您的腸道內聽起來可能相當詭異,因為糞便是水、消化過的食物、各種細菌以及其他物質的發臭混合體。然而,糞便中的微生物已證明其在治療消化道疾病方面有極高的價值。這就是為什麼多年來醫生一直提倡糞便微生物移植的原因,透過灌腸、胃喉或口服膠囊的方式將健康人類的糞便細菌轉移到病人腸道內,將有助於恢復腸道菌落的平衡,對治療炎症性腸病、肥胖症、大腸激躁症都非常有效。據美國雜誌《連線》的報導稱,挪威研究人員在科學和醫學資料庫ScienceDirect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1位罹患大腸激躁症的病人在經過糞便微生物移植的治療之後,腹脹、胃痙攣、便秘等症狀都明顯減少,而且移植3年後仍然有效。新加坡伊麗莎白醫院的胃腸病學家David Ong還透過糞便微生物移植的治療,讓1名女性因為移植了過胖的女兒的糞便,而開始變胖了,而反過來也有移植過後變瘦的例子。目前還有超過100項臨床試驗,試圖研究出糞便移植治療對抑鬱症、癲癇、新冠肺炎和癌症等各種疾病的功效。最早在2012年時,首家專門收集糞便的非營利組織OpenBiome就開始向全世界徵求高標準的健康糞便捐贈者,雖然每捐一次可以獲得40美元(約新台幣1200元)的報酬,不過篩選的過程極為麻煩又耗時,需要做一系列糞便、血液和病史檢查,連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都要符合標準才能捐贈,而且患者到最後還未必能「配對」上經過嚴格篩選後的糞便,因為可能出現不良反應,或是把潛在疾病傳染給患者。對此David Ong在今年6月創立了首家「糞便銀行」,鼓勵人們可以在健康狀態時保存自己「腸道菌群的完美樣本」以備不時之需,例如腸胃等器官出狀況時可以再將這間健康大便微生物移植回體內,藉此不但能節省大量匹配排泄物的時間,還避開不良反應和潛在疾病的傳播,而且對許多有潔癖的人來說,也消除了因為移植他人糞便而產生的不適感。目前該銀行的每一個糞便樣本都會冷凍保存10年,價格則為5500美元(約新台幣1.6萬元),雖然價格不算便宜,而對許多人來說或許是一項值得投入資金的「保險」。
大部分的屁沒味道 醫警告「臭屁連連」恐是3疾病造成
放屁是人體自然的生理現象,也與健康息息相關,從每天放屁的次數、味道等,都反映出身體狀況。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發問:「今天,你放屁了沒?」他指出,健康的人,每天平均會放13~21次的屁,大部分的屁是沒味道的,更透露坐飛機、嚼口香糖和運動的時候,會更容易放屁。黃軒解釋,飛機的氣壓變化,不只影響耳朵,也會容易脹氣,因此更想放屁,特別會在飛機艙內的時候發生,建議在上飛機前以及飛行期間,儘量不要吃易產生氣的食物,例如豆類,會容易產生脹氣。另外,若一直連續反覆張開嘴巴,做吞食空氣的動作,也會容易導致放屁,像是吸菸、嚼口香糖、吃太快、喝水太快,這些吃吃喝喝會導致排氣,「往上我們叫打嗝,往下我們就叫放屁了!」至於運動的時候,加速腸胃蠕動,也增加腹壓,自然排氣就會增加,多運動多放屁,消化就會變好。放屁有味道可能是吃太多含硫的食物,或是一些疾病導致。(示意圖/翻攝自pexels)若屁味很臭,代表身體健康有問題嗎?黃軒說明,放屁會臭是因為吃太多「含硫」的食物,包括大蒜、洋蔥、起司、豆子等,如果只是偶爾臭屁,可以不用太擔心,不過若一直臭屁連連,可能是一些疾病導致,例如乳糖不耐症、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激躁症等,就要去看醫生檢查。黃軒透露,隨著年紀增加,身體機能動不太起來,消化系統會減慢,而且容易便秘或沒什麼放屁,又容易感到肚子脹氣,這時建議要下床多活動,促進腸子蠕動幫助消化,再不行就要去看醫生。黃軒特別提到,坐著時不要夾肛門口,因為如果這時放屁,都會放大聲音效果,他建議當下可以站立,會比坐著時產生較小聲的屁聲,最後他再次強調:「有屁的人生才能活命啊!」
女老師6年前裝避孕器!突冒嚴重副作用:臉爛腹脹想輕生 現況曝光
避孕的方式有很多種,除了戴保險套和口服避孕藥,避孕器也是一種選擇。不過,約旦一名27歲女老師亞絲敏(Yasmeen Dahdah),在6年前裝了避孕器,卻產生極端的副作用,讓她的身體不堪負荷,甚至覺得自己快要不久於人世,還向她最愛的家人告別。根據《每日郵報》報導,亞絲敏在2015年裝了避孕器後,健康迅速惡化,每天不斷和無數種神祕症狀抗爭,包括罹患囊腫性痤瘡、大腸激躁症、極度疲勞、嚴重腹脹,還出現抑鬱症及輕生念頭,她因此被迫退出原本在大學的商業發展課程。亞絲敏裝了避孕器後,突然冒出許多嚴重症狀。(圖/翻攝自每日郵報)亞絲敏透露,裝了避孕器後,她整個人變得非常疲憊,而且情況愈來愈糟,以致於最基本的事情都無法處理,「我以為我得了癌症,還跟家人告別,因為我覺得我就要死了」,即使她什麼都沒做,情緒也相當低落,且處於神情緊張的狀態,「我覺得自己一直被東西刺激,卻不知道是什麼症狀」,不只如此,就連吃東西也出現困難,臉上還出現囊性痤瘡,嚴重打擊她的信心,而且臃腫到看起來像是懷孕,和男友的關係也變糟。亞絲敏拿掉避孕器後,症狀神奇消失了。(圖/翻攝自每日郵報)直到2019年,亞絲敏到醫院要求拆掉避孕器,神奇的是,一拿下狀況立刻好轉,「人們不會相信是避孕器造成的問題,但是當它被取出時,我的身體瞬間鬆了一口氣」,目前她已恢復正常生活,並警告其他女性有關避孕器的副作用。
全球逾7億人患腸躁症 睡眠障礙機率增2倍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簡稱IBS腸躁症,全球有10%人口(近七億七千萬人)為腸躁症所苦,推估台灣盛行率約為10~20%。台灣胃腸神經與蠕動學會理事長盧俊良教授指出,台灣醫療水準在國際間實屬先進,但在腸躁症的藥物治療卻是落後歐美日等國,目前國際已經有10餘種的腸躁症新藥治療,台灣卻一直遲遲尚未引進,也讓腸躁症的病患苦於無新藥可使用的困境。腸躁症確切原因不明,壓力、飲食、腸道敏感異常等因素都有影響,在3個月內平均每周至少1天的復發性腹痛,其嚴重者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盧理事長進一步分析,根據《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期刊,臺灣腸躁症患者與無腸躁症者相比,發生睡眠障礙的情況高出2倍。(腸躁症患者睡眠障礙41.4%、無腸躁症者22.7%),因腸胃問題自工作或學校缺席的比例高出2.5倍。(腸躁症患者14.3%、無腸躁症者5.9%)。罹患腸躁症的患者(55.4%)比沒有罹患腸躁症的人(34%)更常向醫師求診。台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中心王彥博主治醫師觀察國際治療趨勢發現,腸躁症的治療已經從單一科別進展到整合藥物治療、低腹敏飲食、生活型態改變、精神心理治療四大面向;即使是對於便祕型、腹瀉型、慢性便秘不同類型的腸躁症在國際間也已經有了十多種的新藥物治療,台灣完全沒有引進;目前台灣使用的藥物十多年來沒有新增,且這些傳統藥物大多都是紓解症狀,而非針對腸躁症機轉而研發,不同於新一代的藥物多根據大腸疾病最新的可能機轉研發,這類對特定機轉研發的藥物,對傳統藥品治療效果不好之病人更能達到有效的疾病控制。近年來國際討論甚多的低腹敏飲食也是很新的飲食治療方式,可以有效緩解改善症狀。根據2017年的低腹敏飲食研究,發現西式飲食模式(即高脂肪、高糖飲食、鹹味小吃,如:蛋糕、餅乾、糕點、甜味飲料、薯片等)與引發腸躁症症狀有最大關連。外國亦有研究更指出過量咖啡因、甜食、含糖飲料的飲食習慣提高罹患腸躁症的風險。而在低腹敏蔬果的研究上,在近期美國研究顯示,慢性便秘型患者每天食用2顆綠色奇異果,持續4周後的結果相較於每天食用黑棗或是車前草的患者,其成效相當,且在腸道運輸時間上,減少將近2成的時間。澳洲蒙納許大學在低腹敏飲食的研究顯示,86%腸躁症患者採行低腹敏飲食後整體症狀獲得改善;2017年英國研究指出,至少有10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50-80%的腸躁症患者在實施低腹敏飲食後,腹脹、腹瀉等腸胃道症狀獲得改善;由於亞洲飲食與西方飲食習慣不同,在亞洲人的研究顯示低腹敏飲食同樣有68%的病人改善腸胃症狀。經蒙納許大學通過認證的低腹敏營養師吳柏姍指出,腸躁症患者實施低腹敏飲食確實有助於緩解腸胃道不適狀況。衛教腸躁症患者選擇低腹敏食物,需要有讓患者方便易懂的工具,可查詢食物中腹敏成分多寡與可食份量,澳洲蒙納許大學研發低腹敏飲食APP,幫助患者容易查詢低腹敏的食物,例如奇異果、草莓、鳳梨也都是經低腹敏認證的水果。然而,實施低腹敏飲食需要經過專業醫師與營養師嚴謹控管,也不適合長期進行,以免造成營養失衡等問題產生。
【糞便救命2】這種病菌會致死 便便治癒率高達9成
70歲林先生因嚴重腹瀉而發現感染「困難梭狀桿菌」,這是一種革蘭氏陽性、會產生內孢子的人類致病菌,其感染途徑是透過糞口傳染,感染個案通常是接觸到被困難梭狀桿菌汙染的環境,而後再由口腔食入。正常腸道具有平衡的腸道微生物菌叢多元性,而當腸道微生物菌叢多元性遭受破壞而降低時(通常是因為使用抗生素),再加上困難梭狀桿菌食入體內,就有機會在腸道內伺機繁衍,造成偽膜性大腸炎,通常會有嚴重的腹瀉,好發族群為:使用抗生素、醫療機構住民、以及年齡大於65歲以上的老人。亞東醫院肝膽胃腸科陳冠至醫師表示,困難梭狀桿菌造成的腹瀉,容易復發且嚴重可能導致死亡,當復發或嚴重感染時,經常規治療方式無效時,可以考慮用糞便微菌叢移植來進行治療,其治療原理是藉由移植健康者的糞便到患者腸道內,以重建腸道微生物菌叢的多元性,進一步使得困難梭狀桿菌無法生存,讓腸道黏膜回到健康狀態,達到治療的目的。糞便微菌叢的移植方式,前置處理要將檢驗合格的糞便與生理食鹽水充分混合攪拌均勻,過濾雜質後即可使用,接著可選擇透過內視鏡經鼻腸管或鼻胃管方式移植到腸道;或是透過大腸鏡、灌腸、乙狀結腸鏡等方式移植微菌叢,根據過去文獻報告,不管用哪一種方式給予,其成功治癒率皆可達8~9成,移植後,有部份患者可能產生不規則腸蠕動及脹氣、發燒、短暫便秘、或腹瀉,但大部分皆可用藥物達到症狀緩解。未來糞便微菌叢移植,可能還能應用在發炎性腸道疾病、大腸激躁症、肥胖、新陳代謝症候群及巴金森氏症等疾病,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