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
」 大腦聯發科「智在家鄉」能救人! 顧大為:今年在地採購超過2千億元
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舉辦2024年「第七屆智在家鄉數位社會創新競賽」,5日舉辦頒獎典禮,聯發科共同營運長顧大為表示,為了將經濟發展成果留在台灣,今年光是前三季的在地採購金額超過2千億元,也預計在2025年導入5千萬度綠電使用;今年「智在家鄉」比賽出現很多AI作品,他也看好聯發科在客製化晶片(ASIC)著力,將聚焦450億美元的客製化AI加速器市場。顧大為表示,智在家鄉舉辦7年以來,收到超過2500個改善家鄉的科技創新提案,來自全台灣336個鄉鎮市區,涵蓋率超過91%,歷屆入圍團隊中,有超過4成持續運作與成功登記立案。他分享2019年的團隊,開發「聽見AED」系統結合警報器、全台119指揮中心,及志願者網路,這個方案2022年起已吸引1.3萬名志願者加入、推播1188件急救案件,已成功拯救12名OHCA患者生命。今年比較特別的,是邀請供應鏈夥伴日月光(ASE)、安謀(Arm)、益華電腦(Cadence)共襄盛舉,對參賽團隊進行輔導並給予獎項。今年的大獎由專注澎湖七美社區兒童早療的「北醫駐美代表」團隊取得,他們想結合社會處方、數位家庭聯絡簿和線上諮詢平台,提供給離島完整的兒童早療方案,並持續追蹤評估。本屆賽事有362隊參加,入圍團隊有近半數採用AI人工智慧科技,協助資料判讀與內容生成,結合虛擬與真實的使用者互動,甚至有來自桃園、鹿谷、屏東等國小生與國中生參與。顧大為表示,聯發科日前推出第四代旗艦晶片天璣9400,搭載最新的NPU AI晶片,已被OPPO和vivo採用,現在的AI晶片能將手機變成用戶的「眼睛」和「大腦」,可隨時解答各種問題,聯發科也積極投入ASIC(客製化晶片)的開發,預計該領域到2028年全球市場機會有450億美元,將成為聯發科未來重要的成長契機。顧大為表示,聯發科去年的在地採購金額已超過1700億元,2024年前三季達到2千億元,為了實現淨零碳排目標,今年聯發科簽署太陽能購電合約,自2025年起將有5千萬度綠電開始上線,目標是2030年達成全球集團辦公室100%使用再生能源,並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聯發科日前公布財報,第三季合併營收1318.16億元,毛利率及營益率分別為48.8%及18%,每股稅後純益EPS為15.94元;累計前三季EPS為51.98元,比去年全年的48.51元還多。5日股價小跌5元、收在1290元。
「ADD、ADHD」都難以保持注意力! 醫揭這2病不同之處
當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時,民眾常會直接聯想到是不是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但其實「注意力缺失症(ADD)」的孩子也有專注力不足的情況,但其症狀表現和民眾腦海中浮現的ADHD孩子之印象有些不同。ADD的孩子有哪些症狀表現?和ADHD又有哪些不同呢?臨床心理師蔡百祥一一說明。ADD的孩子常有5種表現 與ADHD最大不同是什麼?ADD注意力缺失症是一種神經發展障礙,主要特徵為專注力不足,患者很容易分心,對任何事物都很難保持注意力。蔡百祥臨床心理師表示,ADD的孩子常有以下5種表現: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很難專心於一項任務,尤其是那些需要持續專注的任務。易受干擾: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圍的聲音或活動分散,即使是微小的干擾也能讓他們轉移焦點。容易健忘:孩子可能會常常忘記完成作業、帶走自己的物品或遵守日程安排。組織能力差:孩子在安排自己的事務、整理學習資料時會遇到困難,完成功課、保持整潔等對他們來說是相當困難的事。較難跟隨指示:即使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孩子也很難按照步驟完成任務或指示。蔡百祥臨床心理師指出,ADD注意力缺失症、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ADHD的患者除了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外,還有過度活躍、衝動行為的特徵,一般常被認為較為活躍或麻煩製造者,而ADD的患者主要以注意力不集中為表現,不一定有過動或衝動行為,常被認為比較安靜。ADD對孩子學習、生活也會造成影響 該如何治療?不過,ADD注意力缺失症對於孩子的學習、日常生活等仍會造成相當大的影響。蔡百祥臨床心理師提醒,家長若懷疑孩子可能有ADD,應勇於尋求專業醫生、心理師的幫助。蔡百祥臨床心理師表示,ADD治療通常需要採取綜合治療策略,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藥物可以幫助改善大腦的化學平衡,心理治療則能幫助孩子有更好的時間管理、組織技能等,另外環境調整、家庭支持也是治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資料來源:蔡百祥臨床心理師-認識ADD和ADHD的差異
看見前世記憶?陸校園瘋死亡遊戲「夢回大唐」3秒就窒息 醫揭嚴重後果
「死亡三秒流行校園」、「嚴重可窒息致死」等關鍵字近日衝上大陸微博熱搜第一。據悉,湖南省益陽市一名學生家長透露,一種「死亡遊戲」最近在校園內開始流行,該遊戲被稱為「夢回大唐」或「死亡三秒」,孩子在遊戲後迅速暈倒,並曾發出尖叫,伴隨滿臉冷汗,直到隔天還感覺頭痛、頭暈。《極目新聞》報導,類似遊戲此前就曾在校園流行,當時並非叫「夢回大唐」,而是叫「心跳遊戲」或「閉氣窒息遊戲」,其最早源於東南亞及港台地區青少年當中,上個世紀90年代末傳入大陸,在內地和沿海城市的少數中小學和大學校園傳播。根據遊戲的體驗者描述,遊戲大概步驟包括靠牆蹲下深呼吸、憋氣,再由其他人按胸口等操作。其基本核心點在於,讓體驗者快速達到窒息缺氧的狀態。根據個人體質不同,甚至可能出現幻覺。體驗者也眾說紛紜,有人說是「看見童年場景」或「目睹夢幻景色」,還有人覺得是「前世記憶」。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二病區主任劉少波介紹,「死亡遊戲」壓迫心臟、抑制呼吸導致回心血量減少,大腦的血液和氧氣相應減少,嚴重可能造成意識喪失、全身臟器功能停止等,直接危及生命,不僅嚴重摧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更是對生命尊嚴的極端褻瀆。
「單腳站立」時間長短洩健康狀況 專家:沒堅持10秒死亡風險增加
單腳站立聽起來很容易,小朋友到大人應該都能隨意辦到,事實上這個動作能夠測試人的平衡力和整體神經與肌肉協調狀況,甚至能看出一個人的健康狀況。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近期發現不同年齡層做單腳站立的標準時間不同,但未能堅持超過10秒的死亡風險會比較高。根據外媒《每日郵報》報導,英國國民醫療服務體系(NHS)最近發現不同年齡層做出單腳站立的動作,能堅持住的時間長短曝露健康狀況,NHS的專家依研究指出,18歲至39歲的年輕人單腳站立要能超過43秒,為最標準的狀態;而40歲至49歲是40秒,50歲至59歲是37秒,60歲至69歲是30秒,70歲至79歲則是18秒至19秒。除此之外,NHS的專家表示,研究發現單腳站立無法保持平衡的人,隨著年齡增長,罹患健康問題的風險更高。早在2022年就有研究指出,中老年人單腳站立無法超過10秒,在10年內死亡的風險比能堅持單腳站立超過10秒的人高出84%。報導中也補充說明,平衡力之所以重要,因為全球每年有超過3千萬人因為嚴重跌倒就醫,而跌倒就與平衡力喪失有極大關聯。人站立時需要調動眼睛、內耳和全身肌肉及關節的神經判斷周遭狀況,再由大腦發出指令,調整腳掌、腳踝、大腿和和心肌群,還加上手部肌肉的協調,才能保持平衡站立,而單腳站立需要身體各部位肌肉更緊密協調才有辦法完成。
印籍移工搬木材突倒地OHCA 院方:疑流感引心肌炎險亡
彰化縣芳苑鄉28日上午9時許發生一起突發意外,1名34歲印尼籍男移工在台電芳苑變電所搬運木材時,疑心肌梗塞突然發作,導致他倒地當場失去生命跡象,警消獲報到場,救護員趕緊使用AED電擊並送醫搶救,所幸後續已恢復心跳,經檢查,病患疑因流感造成心肌炎,險些因此喪命。消防局表示,彰化縣消防局上午9時6分獲報,草湖段台電變電所工地有1名男移工失去生命跡象,消防局立即出動2人到場救護,抵達後先將患者傷口初步清洗再包紮止血,接著使用AED電擊2次,再將他以頸圈和長背板移上救護車再電擊4次,隨後接連送往二基醫院及彰基醫院搶救。院方說明,患者經插管搶救後,所幸已恢復自發性呼吸,但昏迷指數3分仍意識模糊,不過大腦已無明顯出血且主動脈未剝離,四肢也能揮舞,患者經流感檢測,遭懷疑是流感造成心肌炎險喪命,後續情形院方將會同心臟科醫師進一步治療。
謠言謀殺了味精!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政治是玩弄下的高明騙術~一般民眾真的不易分辨民主政治下的黑與白、是與非!誠如此刻各種美食節目的非專業氾濫、當諸多民眾看了那些收費的美食節目還有網紅美食的報導誘惑,花錢消費之後、受氣、踩地雷,才知道上當了!這讓我想起數十年前的一樁食品冤案!1968一位叫John的醫生!他冒充自己是「華裔醫生」,以讀者投書到《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他說自己在吃完中國餐廳後渾身不舒服,頭痛、心悸、盜汗,噁心、身體麻痺等不適,出現這些症狀,他指責是中國餐廳大量使用了味精造成的。接著他又在《紐約時報》發表一篇沒有實驗數據的報告,說他自己將味精注射到老鼠及恆河猴之後,發現牠們畸形腦神經壞死。接著又爆料孕婦千萬不能碰味精,味精會給胎兒造成大腦發育不良,也威脅孕婦健康。從此「味精」被污名化、成了過街老鼠,甚至被當毒品看待!那麼味精到底是什麼呢?1908年一位日本教授(池田菊苗)他發現他新婚的太太煮味增湯加了昆布、比自己媽媽的好喝多了,經研究發現這類有鹽的昆布中有「麩胺酸鈉」,可以對任何食物提鮮,他開始生產這從大自然萃取的玩意兒、全球行銷發了財。當然廚師為了增添好吃度,尤其是中餐廚師常常過度的使用,咱們廚藝界就流傳一句行話「廚藝不精,猛放味精」!味精因為成分中有「鈉」,少許民眾的過敏體質的確有口渴的反應,競爭者的美國調味料食品公司、開始猛攻日本及台灣的味精製造廠商,瞬間「味精」就此被污名化了三十多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DA) 終於在1995年公佈食用正常消費量的味精對人體無害,而且無任何證據顯示食用味精和任何慢性疾病有關。這遲來的正義卻讓味精污名化了約三十年!當賴清德去祭拜八田與一之後、大家才開始研究那水庫及渠道早在清朝時期就已設置、日本人只是修整之後將嘉南平原增產的農作物徵收去當侵略者戰爭的備糧!更殊不知臺灣95座水庫有87個水庫是民進黨一直醜化的兩蔣父子在位時期所策劃興建的!若要說感謝建設台灣,賴清德是不是拜錯了碼頭?柯文哲被羈押已屆期滿,檢調明顯的違反法源、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以押逼供」,但這兩個月鋪天蓋地的利用媒體及特定媒體人,大肆渲染,讓柯文哲的人設黑到了極點。這又讓我們想到《戰國策.秦策二》中的「曾母投杼」,曾參的母親連續聽到「曾參殺人」了,心裡從不可能,一直到信以為真,丟下自己手中的工具,往外逃走,這就是流言可畏的另一證明。此刻的執政黨背棄了制度,破壞了官箴,將人民往戰火邊沿推送,我用「味精」與「曾參」的故事給大家提個醒,千萬不要讓政客把我們當「味精」、當「曾參」給消費了!
追蹤13萬人43年!新研究曝「1食物」恐害失智 醫示警:風險增14%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失智症及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發生率正在快速攀升,成為全球公共健康的重要議題。腎臟科醫師透露,根據美國研究,吃越多加工紅肉,失智症的風險越大,相較於每月攝取不到3份,每週攝取約2份加工紅肉者,認知障礙的風險會提高14%,建議吃紅肉還是以原型為主。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在臉書粉專表示,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AAIC)追蹤了超過13萬人長達43年,發現吃越多加工紅肉,失智症的風險越大,相較於每月攝取不到3份,每週攝取約2份加工紅肉者,認知障礙的風險會提高14%;若將每日的一份加工紅肉替換為堅果、豆類或豆腐,可以將認知障礙的風險降低20%。王介立指出,每日食用的加工紅肉每增加1份,與全球認知功能老化(包括語言和執行功能)額外增長1.6年相關。醫師補充,常見的加工紅肉包括香腸、火腿、培根、煙燻牛肉等,「我偶爾還是會吃紅肉,但僅限於原型紅肉,而且不是美食等級的不吃。」另外,營養師顏瑜萱也曾透露,多項研究發現,「麥得飲食」可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率,具體作法是多吃10種大腦健康食物,如綠葉蔬菜、其他蔬菜、堅果、莓果、豆類、全穀物、海鮮、禽肉、橄欖油和葡萄酒,同時少吃5種傷腦食物如紅肉、人造奶油、起司、糕點糖果以及油炸食物。
「一孕傻3年」獲科學證實 專家:孕期大腦會縮小
懷孕生子是一件神聖的事,但坊間常常聽到:「一孕傻3年」,也讓不少女人擔心懷孕後自己變笨。近期國外期刊發表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從受孕後到產後2年間,腦部神經的確有部分收縮狀況,但進一步表示,大腦縮小但會變得更有用,像是更能解讀孩子的哭聲和各種非語言訊息。綜合外媒報導,美國期刊《自然神經科學》今年9月發表一項針對懷孕女子的研究,替受研究者在孕前、孕期和懷孕後2年左右進行大腦掃描26次,從中分析大腦的變化。進而發現傳聞「一孕傻3年」是真的,因為女性懷孕會使大腦部分神經收縮,特別是灰質,這些外層主要負責大腦大部分的認知、感覺、學習和其他重要事情。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神經科學家、雅各布斯實驗室的博士克拉斯蒂爾(LizChrastil)針對大腦收縮的狀況,她卻有不同看法,雖然大腦結構看似變得精簡,實則功能卻更加強,能夠適應母親身分的轉變,更能理解孩子哭聲和各種非語言訊息,與孩子父親或其他家人相比更明顯。除此之外,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神經科學家、該研究的研究者雅各布斯(Emily Jacobs)表示,在懷孕神經生物學部分還有很多未知的領域需要人們去挖掘,主要原因不是女性太過複雜,而是生物學研究歷史上對女性健康的忽視導致,如今我們終於親眼見證神經生物學的變化。據悉,在這項研究中,有一些女性在產後兩個月左右大腦就恢復孕前水平,另外一部分的女性則是到了孩子出生2年後大腦變化依然持續著,但神經科學專家、治療師和研究者帕夫盧斯基(JodiPawluski)表示,這些大腦變化其實讓孕婦們有很多幫助,能預防和治療孕期前後的心理健康問題。不過專家們也提醒,這些大腦變化並非普遍適用於所有女性,變化程度因人而異,要等未來有更多人參與研究,才得以更全面了解懷孕對大腦的影響。
慢性蕁麻疹確診難、病程久 抑鬱症罹病風險增6倍
正值入秋、天氣變化之時,正是蕁麻疹好發、加劇的時間點。據統計,近500萬國人一生至少會有一次以上症狀,而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者成因與維持時間大不同,但因為名稱、症狀相近,加上對於疾病的迷思讓民眾難以分辨而延後就診,導致症狀頻繁發作或惡化。適逢10月「世界蕁麻疹日」,為提高病識感與提供患者全面性支持環境,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推出「蕁麻疹資訊站」LINE@,並將疾病具象化為「蕁寶」,打造全方面衛教資訊平台,助民眾及早發現問題與治療。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病症之一,其中急性蕁麻疹通常為急性過敏,症狀多半在數日或一至二週內消失。反之,當症狀反覆持續六周以上,很大機會就是慢性蕁麻疹。據統計,臺灣高達十六萬人口受慢性蕁麻疹影響,其中以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大宗,女性罹患風險較男性兩倍。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陳俊賓表示,雖然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一般可依發病時間做簡單區分,但門診觀察許多患者對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具有迷思而延後就醫。像是當全身皮膚會出現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的紅疹時,患者會以為忍一下就好,或是與急性蕁麻疹、過敏等混淆等,嘗試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環境、避免特定食物等,但卻未好好就醫治療,使得症狀一直反覆出現、無法痊癒。因此,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從出現症狀到確診平均長達兩年,較其他皮膚疾病較久。他提醒,遇到皮膚疾病時要先釐清成因、症狀與發作時間。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大多數和食物、空氣髒污無直接關係,主要成因為自體免疫系統過度活化,進而錯誤地攻擊自身的皮膚組織與觸發炎症反應,難以自然緩解。而在症狀頻繁發作下,將容易合併多種不同疾病,像是甲狀腺炎、焦慮症、抑鬱症、及自體免疫疾病等。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有許多不同的誘發因素,如持續的壓力、過度憂鬱將影響免疫反應,加劇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陳俊賓醫師進一步說明,持續的炎症反應也會影響大腦中的神經傳遞物質平衡,以及生理的不適也會讓患者感到壓力、無助和焦慮,影響心理健康。國外研究指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症狀嚴重程度與憂鬱、焦慮分數呈顯著正相關。以及1/3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同時罹焦慮或抑鬱症,而得抑鬱症風險更為常人六倍,可見心理問題與症狀環環相扣,增加患者壓力,形成負向循環。而且,慢性自發性麻疹病程久,研究指出半數以上的患者病程會超過一年!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卓雍哲表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為皮膚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如同箭在弦上一般。當誘發因素出現,比如說壓力、慢性發炎等,開始產生蕁麻疹症狀。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女性病患約為男性的兩倍,門診時常見許多現代的三明治族女性。他分享臨床案例,一名40多歲的劉小姐,身為標準的三明治族群需負擔家庭經濟。不僅對外職場工作繁忙,下班後對內也要面對長輩照顧和孩子成長,進而開始出現不明紅疹,一開始很像是蚊子咬的小疹子,自認為過敏後自行排除奶蛋等過敏源,卻只有得到部分改善後復發,甚至出現情緒不穩定影響日常生活還不自知。但也因為工作繁忙,所以只能抽空去藥局買成藥,但效果也仍然有限。直到工作上下屬以無法承受她「情緒不穩」、「脾氣暴躁」為由提出離職,才驚覺壓力和紅疹已經對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因而開始積極就醫確診為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對患者影響深遠,不僅是皮膚上腫脹、搔癢的不適感,以及心理健康的雙重打擊,研究指出七成患者工作效率受影響,平均缺勤率更達三成六,生活品質大打折扣。因此,卓醫師也表示,過往病患習慣以發作時的照片提供給醫師看診,但實際上應有更多、更好的檢測方式可以及早介入與持續治療。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可以依照現行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的治療共識逐步治療,第二代長效型抗組織胺為第一線用藥,須每天服藥。若治療效果不彰,可以考慮依照治療共識的建議,增加長效型抗組織胺的劑量或加入生物製劑進一步治療。在用藥過程中持續記錄蕁麻疹檢測表,並與醫師溝通討論最佳藥物治療策略。另外,壓力管理和保持心理健康也是很重要的輔助治療方式,患者可調整生活節奏與作息,紓解壓力,幫助改善病情。
為了減肥!她暗網交易吃下「絛蟲卵膠囊」開始頭痛、健忘 還拉出「長條褐色蟲體」
國外一名21歲女子為了減肥,便在暗網購買了「絛蟲卵」膠囊,起初她食用後,體重確實明顯下降,卻也出現胃痛和脹氣等症狀,而在某天如廁完,她突然感覺「有東西在拍打屁股」,仔細一看才發現,馬桶裡浮著一些長條形的褐色蟲體。後來,她的下巴長出腫塊,伴隨著持續性的頭痛,趕緊至醫院檢查後,才知道是寄生蟲感染。根據外媒《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美國腫瘤科醫師伯納德(Dr. Bernard Hsu)在YouTube頻道「Chubbyemu」說到,近期他在節目中分享了一個「吃蟲減肥」的案例,這名21歲的女子因無法藉由飲食和運動達到減重的目標,決定在網路上購買含「絛蟲卵」的膠囊。伯納德接著表示,女子吃下膠囊後,體重確實開始減輕,雖然偶爾會有胃痙攣的問題,但她選擇暫時忍受。某天晚上,她去上廁所時,她覺得「有東西在拍打屁股」,回頭一看,竟看見馬桶裡漂浮著一些長條形的褐色蟲體。伯納德說,女子一開始以為,這是「脂肪塊離開身體」的證據,但在幾周過後,她的下巴長出腫塊、身體狀況愈來愈差,還出現劇烈的頭痛症狀,她只好掛急診求醫。經過初步檢查,醫生僅給予她控制腫脹的藥物,女子也被送了回家。然而,自女子開始食用「絛蟲卵」以來,已經1年過去,她的精神逐漸衰弱,更會在中午突然醒來時,記不起過去幾小時內發生的任何事情,因此她選擇再次就醫。醫生仔細檢查後才發現,她的大腦、舌頭和肝臟都出現病變,並檢驗出寄生蟲感染女子向醫生承認自己食用了「絛蟲卵」後,醫生分析,她感染了「牛肉絛蟲」(Taenia saginata)和「豬肉絛蟲」(Taenia solium),其中「豬肉絛蟲」會在血液中產卵,寄生到大腦和其他身體組織裡,讓她的下巴出現腫塊。伯納德指出,這種病症被稱為「囊蟲病」(cysticercosis),感染者可能會因蟲卵導致視力改變、記憶喪失、認知功能下降等等。幸運的是,該女子住院3周過後,接受驅蟲藥物治療,並服用類固醇控制減低大腦發炎症狀,最後順利康復出院。報導指出,這種食用絛蟲卵的減肥方法,最早能追溯到維多利亞時期(1830年代至1900年代),由於這種蟲會吸取宿主的營養,因此導致宿主體重下降,但這種蟲會在人體腸道內繁殖,最長甚至能長到9公尺。對此,伯納德呼籲,「對於一個身體健全的人來說,通過飲食和鍛煉來減肥,在身體上是可行的,而且這比讓『額外的有機體』故意生活在你體內的風險要小得多」。
多睡一下有好處!台大醫學院研究:可降低74%失智風險
不少民眾在周末多睡一點時都擔心睡到太累,其實剛好相反,台灣大學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周末賴床多睡幾個小時,不僅使身體恢復活力,還可大幅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經研究賴床的人比不補眠的人,於認知功能退化風險低74%。台灣大學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近日受到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引起熱烈討論。台大醫學院在國際期刊《睡覺與呼吸》發表一項研究結果,指出周末多睡幾個小時,對於大腦是十分有效的保護措施。研究團隊針對215名65歲以上男女,進行為期2年的追蹤,參與者除了要書寫睡眠日記,還得配戴類似手錶的活動監測儀,記錄睡眠時間。研究團隊將參與人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有約一半的參與者利用周末補眠,多睡幾個小時彌補平日缺少的睡眠,而這群人中的認知功能退化風險竟比沒有補眠的人低了74%。不過研究人員也尚未找到周末補眠能保護大腦免受失智症侵害的原因,但依據一項理論,就是讓大腦有更多時間休息和恢復,進而加強神經元之間的連結;此外充足睡眠可減少體內發炎,發炎就與失智症發展有關聯。事實上過去早已有許多研究指出,周末補眠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預防肥胖、減少憂鬱,甚至能延長壽命。而研究人員在報告中表示,這項研究是首個針對老年人補眠對認知障礙影響,結果顯示周末補眠確實和認知功能障礙風險降低有正相關性。
15歲少年背包搜出電子菸 尼古丁含量驚人!醫嘆:毒害青少年大腦
台北市內湖區15歲曾姓少年昨(17)日傍晚6點無照偷開外公的車,不料才離開停車場10分鐘左右,便在東湖市場附近發生重大車禍,連人帶車高速直衝臭豆腐攤位,造成3死2傷。少年今(18)日中午12點已被移送至士林地院少年法庭。15歲曾姓少年肇禍後表示因會車緊張「分不清煞車和油門」,因而失控高速撞進路旁臭豆腐攤,導致3人喪命。調查時,警方在少年的背包中發現電子煙彈。根據食藥署抽驗結果,市售1瓶電子煙油補充液的尼古丁含量,竟等同100包紙菸,尼古丁含量相當驚人。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上表示,發育中的青少年若過早接觸尼古丁,會影響腦部的發育,「尼古丁毒害青少年的腦子,造成衝動的人格,認知思考能力也會因為尼古丁而下降…」最後還hashtag「#青少年提早使用尼古丁」、「#電子煙真的不是好東西」。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已成國際性問題,以美國為例,2011年僅1.5%高中生使用電子煙,2018年暴增至20.8%,引起官方震驚。緊接著,美國便在2019年爆發多起疑似電子煙導致的嚴重肺部疾病。除了肺部疾病,更可怕的還有尼古丁! 與傳統紙煙相比,電子煙雖不含焦油,但其中的尼古丁仍有強烈的成癮性,並造成大腦永久性的傷害。不只如此,尼古丁也是一種興奮劑,會使血壓上升、心跳加快、心臟血管收縮,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也會促進血小板凝集,造成血栓,若發生在心臟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腦血管造成中風。
被黃曉明女友批評「歌很猥瑣」 伍佰傻眼回應了
46歲大陸男星黃曉明與前妻Angelababy離婚後,在上個月認愛網紅女友葉珂。然而,葉珂卻被網友發現,在直播中批評台灣搖滾天王伍佰的歌「很猥瑣」,得罪不少歌迷,遭批「沒文化還裝高級」。對此,伍佰本人也做出回應了。葉珂15日開直播時提及,有次朋友為她舉辦生日派對,只有她和閨密先到,其他朋友們都晚到,於是就先開始唱歌,「唱伍佰那些什麼什麼那起又落,那些猥瑣的歌,還有張惠妹(的歌),我根本唱不上去,還唱了《今天你要嫁給我》之類很丟人的曲目。」沒想到朋友推著蛋糕進來後,她才知道一群人已經在外面聽她唱了20分鐘的歌,讓她覺得相當丟臉。黃曉明女友葉珂失言挨轟。(圖/翻攝黃曉明、葉珂微博)相關報導出爐後,也引發大陸網民撻伐,「直播兩分半得罪四個人,曉明哥還好嗎?」「黃曉明這是AB(指Angelababy)談過了,現在談了個SB(傻逼)嗎?」「伍佰本尊都想不到還有這種觀點」、「不但口無遮攔,還說話不經過大腦」、「真是讓人驚掉下巴,伍佰的歌猥瑣在哪裡呢」、「大姐照照鏡子,別侮辱伍佰的歌了。」對此,根據《新浪熱點》的報導,伍佰在得知葉珂評價他的歌「很猥瑣」後,回應表示「自己唱了半輩子的歌,第一次被人說成猥瑣」,對於葉珂的批評感到非常意外。
15歲少年開車釀3死2傷 蘇一峰示警「它毒害腦子」:不是好東西
台北市內湖區昨(17日)發生少年撞死3人的嚴重車禍,15歲曾姓少年無照駕駛偷開祖父的車出門找朋友,結果在行經東湖市場附近時,高速撞擊盧姓機車騎士,並導致車輛失控撞進安康路上的臭豆腐攤位,最終釀成3死2傷。事後警方在車上搜出電子煙彈,也讓胸腔科名醫蘇一峰表示,尼古丁毒害青少年的腦子,造成衝動的人格,以及認知思考能力下降,直言「電子煙真的不是好東西」。據悉,曾姓少年自小父母離異,因此原本是祖父母隔代教養家庭,直到高中後,父親才把他接回來住在新北市。同學透露,曾男在事發3天前曾表示想學開車,但同學勸他,沒有駕照最好不要輕易嘗試,殊不知昨晚5點2人碰面分開後,曾男就趁祖父出國時,從永和搭捷運跑到東湖的家偷開休旅車,並因此鑄下大錯。曾男事後也供稱,是因為自己駕駛技術不純熟,「會車太緊張」,才會錯把油門當煞車踩,釀起意外。警方搜查後在曾男包包內,找到電子煙彈,酒測值為0,也沒有毒品反應。對此,蘇一峰醫師今(18日)也在臉書發文指出,台北15歲少年衝動偷開阿公的車,上路撞死三人,車上查出電子煙彈,並警告「發育中的青少年過早接觸尼古丁,會影響腦部的發育,尼古丁毒害青少年的腦子,造成衝動的人格,認知思考能力也會因為尼古丁而下降。」他也直言,電子煙真的不是好東西!另根據衛生福利部官網顯示,9成以上的電子煙都含有尼古丁,尼古丁容易導致成癮,會影響正值青春期少年的大腦發育,對大腦前額葉皮層中會產生神經毒性作用,干擾青少年的認知發展、執行功能和抑制控制能力,導致對尼古丁產生更高的依賴。國外研究顯示,學生使用電子煙後,會導致氣喘盛行率上升及上學缺課率增加。另根據2018年美國國家科學工程與醫學研究院報告發現,使用電子煙的青少年、年輕人會增加使用菸品的風險,成為持續吸菸者。
幼犬遭「保鮮膜纏頭」狂掙扎 女飼主竟喊可愛!開心PO網:給大家快樂一下
虐狗事件層出不窮!一隻5個月大的黃金幼犬遭到女飼主用「保鮮膜捆臉」,見到狗狗拼命甩頭想掙脫,女子竟覺得很可愛,還將影片PO網直呼「給大家快樂一下」。畫面曝光後,網友氣炸怒罵,「心理變態的越來越多!」一名女網友日前在社群平台分享寵物影片,只見她拿保鮮膜將家中毛孩的頭部層層纏繞,儘管狗狗感到不舒服不停甩頭晃腦,試圖想掙脫保鮮膜的束縛,但飼主卻置之不理,甚至還發文直呼「星期一給大家快樂一下!」行徑相當惡劣。影片一出,立刻引起網友怒火,紛紛留言痛批,「真的是變態當有趣」、「虐狗好玩嗎?要不要我把保鮮膜貼你臉上」、「不愛狗幹嘛還養,保鮮膜套你自己臉上啦」、「拿保鮮膜捆狗頭來娛樂自己,你怎麼不先捆住你那無用的大腦?」、「有病真的先去看醫生」、「虐狗垃圾!沒愛心就不要養!好可憐的小黃金」、「腦袋是裝了多少水才會覺得這樣的行為是好玩?」、「我也想拿保鮮膜裹她的頭看她翻滾,一定很療癒又可愛。」挨轟虐狗,該名女網友還辯稱,保鮮膜並未完全遮蓋住狗狗的口鼻,且當下自己全程在旁看顧,確認愛犬可以自行弄掉,她還狠嗆網友「我對自己狗愛的程度你是無法體會我也不需向你說明。」對此,北市動保處表示,初步勘驗影片,飼主此舉確實可能已經對動物造成傷害,若經查證屬實,可依違反《動物保護法》處以最重2年以下有期徒刑,另併科罰金20萬元至200萬元。
黃曉明女友葉珂批「伍佰的歌猥瑣」!稱陶喆、蔡依林對唱曲丟人 挨轟沒文化
46歲大陸男星黃曉明與前妻Angelababy(楊穎)於2022年離婚,上個月大方認愛網紅女友葉珂,兩人一舉一動備受關注。近日葉珂被網友發現,在直播中口無遮攔,聲稱「伍佰猥瑣的歌」、「《今天你要嫁給我》之類很丟人的曲目」,得罪不少歌迷,遭批「沒文化就是這樣」。葉珂15日直播時談到,有次朋友為她舉辦生日派對,朋友們都晚到,只有她和閨密先到,就先開始唱歌,「唱伍佰那些什麼什麼那起又落,那些猥瑣的歌,還有張惠妹(的歌),我根本唱不上去,還唱了《今天你要嫁給我》之類很丟人的曲目。」之後朋友推著蛋糕進來,她才知道一群人在外面聽了她唱了20分鐘的歌,讓她覺得很丟臉。葉珂批評伍佰的歌是「猥瑣的歌」。(圖/翻攝微博)葉珂直播中失言,讓「葉珂評論伍佰的歌」主題衝上微博熱搜,由於葉珂點名的歌曲與歌手都是大咖,讓大批網友炸鍋開轟,「大姐照照鏡子,別侮辱伍佰的歌了、「沒文化是這樣的,當當網紅接老闆就好了」、「黃曉明的路人緣快被他敗光了吧」、「這下不光得罪了楊穎的粉絲,還有伍佰張惠妹的粉絲」、「不但口無遮攔,還說話不經過大腦」、「真是讓人驚掉下巴,伍佰的歌猥瑣在哪裡呢」、「黃曉明那麼愛面子,真能包容葉珂」、「文化素養又不高!不知道會言多必失?不是釣到金龜子了嗎?不能消停啊。」搖滾天王伍佰是許多人心中的偶像。(圖/報系資料照)事實上,黃曉明認愛後,葉珂狂被挖黑歷史,被爆曾參加名媛培訓班、整型、私生活混亂、曾結過婚等等爭議不斷。9月大陸狗仔「攝影劉大錘」爆料,葉珂其實已經懷有身孕,目前處於安心養胎狀態,接著表示根據「可靠消息來源」,黃曉明與葉珂其實早就「領證結婚」。
老翁疫情期間確診「失控狂砍」3護理師致殘!不服判賠913萬 上訴遭高院駁回
2021年5月正值疫情高峰,新北市60多歲洪姓男子因確診新冠肺炎,被送往新北市雙和醫院隔離,不料他卻擅自走出病房,甚至情緒失控持檳榔刀將3名護理師砍成重傷,更導致其中一人右手神經肌腱斷裂,永久傷殘。事後,洪翁被依2宗殺人未遂罪、1宗傷害罪判刑9年4月定讞,還並須賠償3名護理師共913萬餘元。洪翁不服,提起上訴,但高等法院16日已駁回其上訴。事件發生在2021年疫情高峰期,62歲洪翁因新冠肺炎確診,且有全身無力、嗅覺改變等症狀,因此在2021年5月28日被送往雙和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接受治療。然而,洪翁不滿被關起來,時常吵著想要回家,並在5月31日隔離期間闖越門禁,擅自走出病房,遭陳姓、蔡姓女護理師阻止。洪翁回房後心有不甘,竟預藏一把檳榔刀,在另一名施姓女護理師進入病房時朝施女背部、胸部、腹部等處猛刺;蔡姓、陳姓女護理師聽到呼救聲,連忙上前搭救傷者,然而洪翁先是砍傷蔡女的腹部,接著又將陳女砍倒在地,大聲質問「憑什麼把我關在這裡」,並持刀猛刺陳女的會陰處。之後,醫院保全與警察聯手制服洪翁,並將3名傷者送到急診室救治;但其中一名護理師右手神經、肌腱已被砍斷;另外2人則分別受背部穿刺傷導致氣胸、腹部割裂傷,所幸都沒有生命危險。庭訊時,洪翁否認犯行,聲稱自己只是去治療;被告辯護律師則稱,洪翁有大腦神經萎縮情形,且他不記得事發經過,可能影響行為辨識能力,另他曾打電話給女兒訴苦,稱在病房內「看到很多鬼」,希望換病房,顯示當事人有急迫需求才會衝出病房,希望能作為從輕量刑的事由。不過,法官審理後認為,洪翁看見員警後,主動棄刀、要求找律師,可見行兇時沒有失去辨識能力、控制能力,應負完全責任。刑事的部分,洪翁一審時被新北地院依3個殺人未遂罪重判12年6月徒刑,二審時,高等法院改依2個殺人未遂罪、1個傷害罪,判處9年4月徒刑。洪翁上訴,後遭最高法院駁回,全案定讞。除此以外,3名護理師還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新北地院審理後,判洪翁應分別賠償3名護理師230萬元、103萬元、580萬5348元,共913萬5348元。洪翁對此依然不服,提起上訴,二審已在16日被台灣高等法院法官駁回。
省話一哥動起來2/當年白牌教主拚過高通蛻變世界第一 AI研究進入無人區
「《哈利波特》電影裡,那個照片會動的報紙效果,我們做出來了!」為美女拍一張照片,點選模組,照片裡的人居然開始跳舞,這不是魔法,是聯發科技(2454)在10月9日端出的年度大菜,專為邊緣式AI、重量級遊戲、極致影像而生的最新旗艦5G Agentic AI晶片-天璣9400,足夠強大的硬體所能帶來的應用。首支搭載新晶片的大陸品牌手機由vivo打頭陣,10月14日推出最新X200,台灣玩家最快11月中即可嘗鮮。這是聯發科技第四代旗艦行動晶片,第二代全大核設計,採用台積電3奈米製程生產,比肩蘋果最新的A18晶片,但能力絕對比他更多元,因為聯發科是安卓系統,研發時就與 Google Gemini Nano 深度整合,還有大量的手機品牌、APP開發商、遊戲業者一起在AI應用的賽道全力衝刺。市場更傳出,三星明年初新款旗艦機Galaxy S25系列,也會採用天璣9400,這將是聯發科從過去的「白牌機教主」、「中階機種供應商」,首度踏向三星最指標性「旗艦型」手機供應鏈,意義非凡。除了9日在大陸的發表會,同一周,聯發科也在台灣辦了小型的記者體驗會,現場研發人員談起自家產品,都掩不住興奮,去年推出的天璣9300可以用文字生成圖片,今年進化到「動起來」!用文字敘述,就能用AI產生動畫影片,就像先前Sora AI推出的服務,但「重點是,這不用上傳到雲端給別人看,是在自己的手機上做。」研發人員說,就像是每個人家裡都能擁有自己的AI大腦,住在手機裡面。手機也能當家教!把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數學題目拍起來,AI就會幫你一步步解題,這是聯發科跟北京面壁智能科技合作的應用,「現在是國中程度,以後若想要算微積分,只要把模型加進去就可以」,聯發科從天璣9300開始,努力將大語言模型塞進晶片裡,手機裡就有一個獨立運作的AI大腦,不需要上網、仰賴業者的大型伺服器,且只聽從你一人服務,所以會越來越懂自己的需求,做不同的判斷與選擇,「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AI。」業內人士表示。大陸手機品牌vivo,搶先使用最新的天璣9400晶片。(圖/翻攝自vivo官網)「可以說,系統級的AI時代已經到來了。」OPPO副總裁段要輝在發表會上表示,2024年是OPPO和聯發科合作第20年,跨越了移動終端變革的各個時期。他認為好用的AI產品,首先是學習成本低、符合直覺反應,第二是高效率,提供個性化的專屬服務與隱私安全,過去雖然有很多APP號稱有AI功能,但沒有打通系統的完整體驗。譬如說,請AI推薦給女兒買10歲生日禮物,AI可以搜尋網頁與流行趨勢找到商品,但要買時,仍需用戶自己去找店家網頁下單,這就是「低效率」的連接。段要輝表示,但大模型能力整合進系統的底層,就能實現真正的跨應用AI服務,也就是跟AI討論完,事情也能直接完成。聯發科資深副總徐敬全向記者展示,使用天璣9400晶片的手機,所有紀錄都會存在裡面,所以AI會累積經驗、變得更懂你的助理,像是跟大陸肯德基的點餐合作,AI會記得你喜歡吃的東西,還會根據即時天氣、行程需求,詢問要不要改換菜單,直到最後付款要用手指輸入前,都是跟AI對話完成。其實AI不只是能用來寫詩、翻譯或畫畫,其實早就藏在手機的各種運用裡,像是手機同時運作好幾個很吃記憶體的APP,就靠AI去判讀、把資源分配給當前最重要的事,就不會卡卡的;手機錄音時,在演唱會等吵雜的環境下,AI能找到主角,默默將其他噪音消除;甚至在連網路的時候,聯發科晶片的強,在於AI精準分辨,所以可比別家手機收到更遠的Wi-Fi訊號,距離多增30公尺。天璣9400晶片在10月9日正式推出。(圖/聯發科技提供)聯發科技無線通訊事業部副總經理李彥輯也展示,目前手機都會配好幾個鏡頭,所以用AI能記得你的臉,過去拍不好、模糊的人像都能修得清晰;而過去用相機時,常有室內外光線差異太大、光線過曝問題,使用新的AI,就能多鏡頭同時拍攝,AI選擇好的前景、背景合成後,照片就能同時讓室內外的景色都很清楚、更符合人眼所看見的效果。「我們研發出全新的天璣A I,超清晰的長焦演算法,在你按下快門的同時,觀測模型即時運行,通過端側A I的即時處理,我們突破了傳統光學的極限,提供超凡的畫質,真的是非常厲害。」李彥輯說。vivo高級副總裁、首席技術官施玉堅也表示,「天璣9400在技術的探索,是從『深水區』進入到『無人區』!」在新科技帶領下,能讓用戶首次體驗到無信號的場景下,還能有「公里級通信」,不上網、也能「A I開箱即用」,智慧服務的應用場景更豐富、安全。「未來手機體驗將被A I智慧重塑!」簡單來說,「我們硬體準備好了!就等著夥伴們推出各種新應用!」聯發科的研究人員興奮地說。
她出國媽到處宣傳可幫代購 拒絕後竟情勒:小事幫一下會死嗎?
近日一位女網友說,媽媽控制欲很強,常對她情勒,有次她出國媽媽到處跟親戚宣傳,說可以幫人代購,媽媽還批她很自私,另外還有3件事也讓她十分傻眼。原PO在論壇《Dcard》發文,媽媽講話常不經大腦,控制欲很強,常常說出情緒勒索的話,讓她從小壓抑,總要看媽媽臉色,性格也變得易焦慮。原PO表示,她出國自由行,媽媽到處跟親戚宣傳說能幫代購,「我告訴她這樣我有點困擾,我是自由行,沒辦法一直幫忙買東西。」媽媽說,妳很自私不願付出,這種小事幫一下會死嗎。原PO說,「我在國外大雪紛飛的日子到不同的店幫忙代購,拖著沈重的行李箱,還閃到腰。我可能是想跟她證明我不是不願意做,是真的有困難,但沒帶來什麼改變,我弟弟出國我媽從不會叫他幫忙買,她心裡總覺得弟弟還小是需要被照顧的那個,我體會到什麼叫能者過勞,在她的觀念裡,因為比較有能力,做再多都是應該的。」原PO表示,去餐廳吃飯弟弟的餐點吃不完,媽媽要她吃掉,她只吃了一半。媽媽稱,「為什麼不吃完,妳這樣很浪費妳知不知道?」原PO回,「怎麼會是我浪費?這又不是我點的。」原PO嘆,她很飽了吃不下,媽媽反而還責怪她,她總是想達成媽媽的要求,不希望媽媽不再對她生氣。原PO指出,她外帶食物給家人吃,媽媽又要嫌沒多好吃,「她不想承認那東西是好的,因為這樣很像她欠我人情,所以一定要挑三揀四。」媽媽從小跟她總說,「好的不用去講,但壞的一定要講,妳才會改。」原PO表示,吃滷味也被媽媽酸,「她並不是養生派,常常亂吃東西,還不懂節制,可是我從不會當面去批評她,她講話很酸,喜歡潑冷水,以為這樣才能讓我進步,殊不知只是反效果。」原PO嘆,「她常常講很多讓我無言的話,不知道怎麼回應,日常堆積起來很痛苦,還好我下個月要準備搬出去了,我現在已經盡量減少跟她說話的機會,但有時還是會被自己的心魔綁住。」此文一出,網友紛紛留言「搬出去跟她翻臉啊」、「用魔法打敗魔法,她嘴賤妳比她更賤就好,有些人就是賤,她才會軟土深掘」、「不要讓她知道你的事不就好了」、「不尊重人就別想得到尊重」。
《全面啟動》預言成真? 科技新創公司宣稱成功讓2人進行夢中交流
美國加州一家自稱專門研究關於人類睡眠與夢境新科技的新創公司近日宣稱,他們利用「專門設計的新設備」,成功讓2名參與實驗者在夢中交換了資訊,並且將訊息帶回到現實世界。這項大膽的實驗,被外媒形容為「聽起來像是電影《全面啟動》中的場景」。據《每日郵報》報導,一家總部位於美國加州、名為「REMspace」的新創公司聲稱,他們近期進行了一場成功的實驗,當2名參與研究者在各自的家中進入睡眠時,該公司「特別設計的設置」成功將2人誘導進入清醒夢(lucid dream)階段,並且在夢中成功交換了一個簡單的訊息,並且在家中醒來之後成功說出它。所謂「清醒夢」,是指一個人在作夢過程中「已經意識到自己在做夢」,於是能在夢境世界中主導夢境發展的階段。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將醒未醒的快速動眼期(REM)睡眠期間。對於「清醒夢」的研究,被視為屬於神經科學中「睡眠神經科學」的範疇。REMspace並未透露在實驗中使用「設備」的確切狀況,但在說明中涉及「伺服器」、「Wifi」、「感測器」等字眼。對於這次實驗的成功,REMspace執行長兼創辦人拉杜加(Michael Raduga)高調宣布:「昨天,在夢中溝通還像是科幻小說的內容,明天,它將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人們會難以想像沒有這項技術的生活。」、「這項技術將會為無數商業應用打開大門,重塑我們對夢境世界中溝通和互動的看法。」《每日郵報》表示,這項技術尚未經過該領域專家的審查,但如果得到驗證,將是睡眠研究的一個重大里程碑,並可能為心理健康治療、技能培訓等領域提供應用。但《每日郵報》也提醒,拉杜加過去以「野心勃勃的大膽實驗」聞名。他2023年曾在毫無神經外科醫學資格的情況下,主動冒著生命危險試圖在自己的大腦中植入晶片來控制自己的夢境--他將這個實驗和電影《全面啟動》做連結,聲稱他的「電極」有一天可能改變清醒夢的過程。5週後,這枚植入他腦中的晶片在正規的醫院中被取出,而這項危險的實驗成果,並未出現在全球任何一本科學期刊上,也沒有得到任何大學的支持。如今,拉杜加將他的目標轉向了清醒夢中的即時通訊,繼續野心勃勃地宣稱:「我們相信REM睡眠和相關現象,如清醒夢,將成為繼AI之後的下一個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