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眼科
」 近視 張家睿 白內障選近視雷射民眾考量大不同 術後可戴美瞳優勢受女性青睞
根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統計全台青壯年超過8成以上為近視人口。早期民眾對近視雷射手術心驚驚,然而近年主流術式SMILEPro近視雷射,採用微創角膜透鏡萃取,單眼雷射時間約10秒就完成,僅需約0.2~0.4公分的極小切口,減少角膜神經傷害,安全及舒適性大幅提升,加上術後傷口恢復快,只需於回診時由醫師確認即可配戴美瞳放大片,吸引美瞳族青睞,就連學霸網紅“黃大謙”、啦啦隊員“林襄”和“李芷霖(霖霖)”等各樣類型網紅、藝人間也蔚為風潮!網紅黃大謙、啦啦隊員林襄、啦啦隊員李芷霖(霖霖)分享大學眼科SMILE Pro術後心得。(圖片提供/大學眼科)大學眼科門診觀察,近視雷射諮詢中,近年來詢問術後是否仍可配戴美瞳放大片的民眾增加約4成,其中以19~30歲年輕女性為主,常見的問題包含:「雷射完還能戴美瞳放大片嗎?」、「手術多久後能戴?」12年前自己也做過老花近視雷射的新莊大學眼科陳威霖院長表示,SMILEPro原理是使用全飛秒雷射,可穿透角膜表面,並精準作用於角膜基質層,手術只會在角膜表面留下微創截口,所以能更好的保留角膜完整度及穩定性,是近年美瞳族群詢問度極高的近視雷射。陳威霖醫師表示SMILE Pro僅在角膜表面留下微創切口,大幅縮短角膜修復期。(圖片提供/大學眼科)自己也做了近視雷射的洪國磯醫師也提醒術後有配戴美瞳放大片需求者,在挑選美瞳放大片時,應注意角膜弧度改變,並且多試幾家廠牌,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美瞳放大片。啦啦隊女神李芷霖做完近視雷射後也驚呼:「原本很擔心做完手術,會不能戴美瞳放大片,影響到工作,沒想到醫生評估完後說我術後保養很好,大概2個禮拜我就開始戴了!」同為啦啦隊員的流量女神的林襄則大讚:「原本要動眼睛手術還有點怕怕的,但從去年做完SMILEPro到現在一年多來幾乎都沒有發生過乾眼的情況,而且現在可依需求選擇戴或不戴美瞳放大片,真的很棒!」。洪國磯醫師分享SMILE Pro術後需選擇基弧較大的隱形眼鏡來配戴。(圖片提供/大學眼科)很多民眾擔心做完近視雷射後,容易有乾眼問題,陳威霖醫師說明,SMILE Pro因微創雷射特性,大幅縮短恢復期,降低乾眼機率,針對術後仍想配戴美瞳放大片的民眾,他提醒,應經醫師評估許可才配戴,同時降低配戴時間與頻率,減少角膜缺氧傷害。洪國磯醫師強調,近視雷射主要施作在角膜上,眼睛還是同樣患有近視的眼球結構,術後仍要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每30分鐘休息5-10分鐘,讓眼睛獲得適當休息,並定期回診追蹤,才能維持健康好視力。
李芷霖遭球星男友劈腿 林襄心疼她吃不下睡不著「暴瘦38公斤」
林襄、李芷霖(霖霖)、YouTuber黃大謙今(26日)攜手出席大學眼科記者會,日前霖霖遭交往多年的球星男友林庭謙劈腿,她透露情傷已經調適得差不多,也不排斥交新朋友,更自嘲:「最近去做雷射,現在視人應該滿清楚的!」而一旁的黃大謙也笑稱多虧手術的福,不用再拜月老,自招已經有交往中的另一半。台籃新秀林庭謙日前被爆偷吃大陸粉絲K女,而正宮竟是啦啦隊女神霖霖。今霖霖面對情傷侃侃而談,身高154公分的她,坦言當時暴瘦6公斤,體重掉到38公斤,好在林襄一直陪伴在她身邊,林襄也說當時目睹霖霖吃不下、睡不著,霖霖花了半年調適,體重才有回升:「現在40(公斤),有逐漸會講笑話給大家聽,開始可以自嘲。」面對K小姐攻擊,霖霖說:「沒特別怎麼想,做好自己該做的。」霖霖(左)先前因情傷暴瘦到38公斤,林襄一路陪伴。(圖/趙文彬攝)霖霖更自曝身邊有不少追求者,原本很宅的她,因為療傷開始會和朋友出去玩,她也不會排斥下段戀情、排除特定職業的對象,至於希望另一半符合什麼條件?她說:「長的要比我高,喜歡霸道總裁的類型,不用到富,也不用特別帥。」一旁恢單的林襄則說自己是宅女,也非常注重睡眠、獨處時間,所以較難認識新朋友,隨後更脫口說出:「我個性有問題。」林襄單身中。(圖/趙文彬攝)向來對感情十分低調的黃大謙,也意外在記者會上認愛,雖然他嘴上說仍在認是中,但記者追問是否已經穩定交往,他突放閃:「說不穩定可能某個人會生氣,沒這麼明確的講要交往,認識超過一年,從朋友認識,總不可能一開始就約炮吧,一定是我的菜才決定相處。」但他對另一半十分保護,低調不願多談,搞笑說:「我其實是想流量下跌再拿出來講,這是我拯救流量的小秘密。」黃大謙透露跟另一半朋友變情人。(圖/趙文彬攝)
全飛秒近視雷射突破6萬例 林宥嘉大讚術後清晰新視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統計,全球近視人口至2050年將逼近50億,台灣近視人口超過1300萬人,近視困擾及不便已成為全國性問題。隨著生活型態的多樣化,近視的矯正方式也持續進化,據德國醫療儀器大廠統計,全球經由SMILE全飛秒矯正近視的患者已達800萬例,可見「微創、快速、時尚」已成全球趨勢。知名連鎖眼科自2019年引進第一台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至今,全台SMILE及SMILE Pro全飛秒雷射手術已逾6萬例,榮譽總院長林丕容於1997年執行近視雷射手術至今,以新科技、新技術、高安全為民眾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林丕容提及,近年來許多的職棒、職籃球星、熱門啦啦隊女孩、明星藝人、百萬YouTuber、眼科醫師們及醫師的家人們,還有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士,甚至初入社會的新鮮人等,將自身術後的喜悅見證分享給身邊親友;感謝大家的信任,而這樣的鼓舞動力,是對眼科醫療品質的肯定。滿意見證再添重磅 林宥嘉感動"輕鬆看清楚的自在"知名歌手林宥嘉也在大學科做了SMILE Pro全飛秒近視雷射,術後立即投入新專輯製作及往返海外演唱表演,工作絲毫沒有受到影響,林宥嘉提及,原來近視大約8百度,不戴眼鏡時世界只有矇矓,雖然身邊親友都稱讚近視雷射是很好的選擇,也勸說要早一點做才不會後悔!但心中仍有一些擔憂,這次到大學眼科檢查,詳細的評估及一系列的精密設備檢測,讓他很安心,因為他們跟我一樣重視我的眼睛健康,對於我的擔憂及疑惑也給予充分的解答,飛速的手術過程及術後的快速恢復都讓我驚豔,能夠輕鬆的看清楚,是一件自在又舒服的事,我迫不及待想要跟大家分享這份輕鬆及方便的感覺。更精準、更快速、更安全!全飛秒雷射3年成長7成本身也做了近視雷射手術的眼科院長陳威霖說明,近年來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已成為主流術式,其中又以升級的SMILE Pro最受近視族群的青睞,除林宥嘉外,知名演員楊謹華也做了SMILE Pro全飛秒近視雷射,主要因為SMILE Pro相較以往的雷射:更精準、快速、安全!新型「SMILE Pro全飛秒」降低術後乾眼不適,也保留角膜完整性,其中最受滿意好評的單眼雷射時間約10秒內完成,大幅降低患者術中的心理壓力,同時提高配合度與安全性,搭配智能導航定位,提升了手術的精準度與術後視覺品質。陳威霖分析近3年,SMILE全飛秒佔比由10%成長至80%,因為恢復時間快,安全性高,成為近視一族的近視雷射新寵。8台SMILE Pro手術設備,13大旗艦手術中心,服務全台知名連鎖眼科目前全台配置10台SMILE及8台SMILE Pro全飛秒手術設備,從南到北提供民眾完善的醫療服務網,今日特別邀請林宥嘉與林丕容榮譽總院長、陳威霖院長、李文富院長、王俊琪院長、葉威毅院長、洪國磯主任及德國原廠章平達總經理,一同參與全台SMILE及SMILE Pro達6萬例里程碑儀式。在啟動儀式後,林丕容感動分享,感謝各界對集團的肯定及支持,還有今天的見證好朋友林宥嘉,而林宥嘉也溫暖回應:謝謝讓我"看得清晰、看得舒適、看見新未來!"
「吹冷氣玩3C」乾眼症求診增1成 不治療影響其他眼疾
乾癢、紅腫、刺痛、畏光、模糊…等乾眼症症狀,是困擾著老中青三代人的文明病,大多數人都認為只需要多休息、點眼藥水就會自行恢復,然而乾眼症若不對症下藥,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角膜破皮、角膜潰瘍或穿孔,大學眼科榮譽總院長林丕容就門診觀察,乾眼症患者佔了一般門診患者的比例約2成左右,且門診求診人數攀升,較去年成長近1成。主要現在20世代年輕族群因長期置身冷氣房、配戴隱形眼鏡、熬夜習慣以及長時間過度使用3C產品等,因此乾眼症不再是年長者專利。民眾普遍對乾眼症的病識感仍較低,忠孝大學眼科侯宗昀院長提醒,事實上乾眼症對其他眼疾治療的連帶影響很大。自己曾收治過一位60歲患者,需進行白內障手術,但又同時患有中重度乾眼症患,因此建議他必須先做乾眼症治療,維持眼球表面淚膜層穩定,才能減少白內障術後併發症的發生。乾眼症跟肌膚的分類方式有些雷同,分成缺水型、缺油型,以及同時缺油又缺水的混合型。我們的淚液構成不單是水,也包含了油脂、黏液,都是由不同腺體製造。如果是缺水型,淚腺問題導致的乾眼症,通常可透過補充人工淚液、淚膠或淚膏治療。然而有高達8成的乾眼症患者,是屬於缺油或混合型,就像臉部T字部位混合肌一般,往往是最難照顧的種類。這類型的乾眼症往往是因為瞼板腺阻塞、萎縮等問題,導致油脂分泌異常,眼睛水分就會一直蒸發,如同臉部保養的邏輯,擦完保濕後還要有油才能鎖水,所以一但瞼板腺異常,乾眼症就會越來越嚴重。忠孝大學眼科江令楣主任建議乾眼症輕度患者,可透過維生素A、C、E攝取、洗臉時清潔睫毛、毛巾熱敷,加上正確眨眼操3部曲:輕輕閉眼、用力緊閉、張開眼睛,每個步驟維持2秒,每天重複5-10次,以緩解不適感。而針對較難根治的中重症缺油、混合型乾眼症患者,可考慮採用眼科專用脈衝光或熱脈動治療治療效果較佳。忠孝大學眼科陳玉芬主任也提醒,眼瞼脈衝光術後應加強眼周皮膚保溼,並在治療部位使用高係數(SPF30以上)防曬乳,預防可能的反黑作用。此外,也應保持看書或打電腦30分鐘、休息10分鐘,搭配熱敷、眨眼操的護眼好習慣,以免乾眼症又悄悄找上門。
郭台銘邀賴佩霞當副手 徐乃麟自認「聲量高」喊:為什麼沒找我?
徐乃麟今(14日)出席大學眼科記者會,被問到郭台銘宣布副手人選是藝人賴佩霞,他坦言滿意外的,笑喊:「為什麼沒有找我?我想我的聲量應該比她大!」但他解釋,「我罵人聲量很高啦!」曾被邀請從政,但徐乃麟拒絕。(圖/林士傑攝)徐乃麟透露過去曾被親民黨邀請參選民意代表,不過被他委婉拒絕,「我也不可能啦,我做藝人輕輕鬆鬆、舒舒服服的,從政每天要去跑攤、選民服務,我沒這耐心」他過去也十分關心政治,但後來認為自己一個人關心也沒用,他說:「畢竟曾經受過傷,現在就讓他去吧。」被問是否看好郭台銘搭檔賴佩霞,徐乃麟坦言十分意外這個選擇,也不清楚2人私下互動,但他樂見演藝人員從政,「我們當然不知道來龍去脈,但如果有藝人從政,像高金素梅,做的也是有板有眼的,受到選民好評,不管任何人如果能幫藝人多做一些事情,有機會幫助演藝圈,郭董可以投資幾百億到電視台裡面,藝人每人發幾百萬,我們就很好過。」
近視失控潮1/角膜塑型片夯!廠商營收創新高 醫提醒有Bug「高中生險失明」
「我們以為疫情的衝擊結束了,但這是錯的,這些衝擊將延續數十年!」英國國家學術院出版的調查報導顯示,這些影響以兒少最為明顯,首當其衝的正是視力。趁著這股護眼商機,角膜塑型片成為控制近視的超夯神器,也讓廠商營收創新高紀錄,但醫師提醒要特別注意清潔,就有一位高中生險些眼瞎,差一點就得不償失。根據國健署最新數據顯示,110學年度台灣學童視力不良率,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為28.13%~63.38%,國中一年級到三年級由69.41%到77.56%,比例隨著年齡成長而增加。情況有多嚴重?過去日本被認為是「近視大國」,但衛福部資料顯示,早在109學年度時,台灣學童的各年級視力不良率均高於日本,以小學一年級為例,台灣為26.2%、日本為24.2%;但到了高中三年級,台灣已飆升82.4%、日本為64.4%,隨著年齡成長,兩國差距由相差2%拉高到18%。「更令人緊張的是,疫情的影響似乎讓近視更加難以控制!」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醫師張家睿說,小一、小二本來就是容易近視的危險族群,但過去往往能靠著點散瞳劑達到良好的控制近視效果,但疫情後這些孩子回診時卻多數「失控」,很多都從近視100多度,一下子就激增到400多度。新莊大學眼科麥珮怡醫師也表示,「這真的需要好好注意,因為近視不只是看不清楚,度數越高、眼軸增長,視網膜就被拉得越薄而變得脆弱,這就是高度近視患者容易罹患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的原因。」過去控制近視大多依賴長效散瞳劑,現在則多了許多「新武器」,例如角膜塑型片、特殊的周邊離焦鏡片和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其中又以角膜塑型片最受青睞。角膜塑型片大廠「亨泰光」在今年2月開學前就出貨量大增,2月合併營收以7,110萬元再創歷年同期新高,交出月增47%與年增20%的好成績,「亨泰光」也透露台灣六都目前角膜塑型片使用率已達10%,仍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角膜塑型片控制近視的效果頗佳,讓許多家長認為「相見恨晚」,但醫師提醒並非所有孩子都適合,還是要謹慎評估。(示意圖/ 翻攝自聚英視光眼科診所臉書)角膜塑型片是一種利用硬式隱形眼鏡原理,沒有散瞳劑的畏光問題,只要在睡前配戴至白天起床,藉由物理原理讓角膜弧度改變,白天就能暫時抵銷原本近視度數,不需要眼鏡的輔助也能恢復正常視力。由於日常活動時「彷彿」沒有近視,再加上控制近視的效果很好,因此許多家長讓孩子配戴後都覺得「相見恨晚」。「但並非人人都適合角膜塑型片!」張家睿說,如果孩子習慣趴睡、或是習慣性揉眼睛,就會影響角膜塑型的效果,控制近視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此外,角膜塑型片也需要每天仔細清潔,否則恐怕會引發感染。「曾經有一位高中生,他從小學起就配戴角膜塑型片,有一天突然覺得眼睛很不舒服,就醫才發現角膜已經感染破損,結疤的位置非常靠近中央,差點就要影響視力,後來他嚇到了,就改戴回眼鏡。」張家睿說,角膜塑型片雙眼要價大約3萬~3萬5000元之間,一般建議配戴1~3年就要更換,以免藏汙納垢,但由於價格不斐,所以家長們大多會折衷在2年多才更換,但若是孩子每天沒有清潔乾淨,可能就會增加感染機率,萬一傷害靈魂之窗,恐怕得不償失。
近視失控潮2/疫後惡視力!紅字增3倍 散瞳劑「這個濃度」恐讓度數狂飆
根據國內一家連鎖眼科診所的統計,疫情期間學童近視案例明顯增加,與前5年相比,6~8歲的孩子近視率增加近3倍,一旦近視,長效散瞳劑是最常見的控制近視方式,濃度愈高效果愈好,但醫師提醒1%的高濃度要小心使用,一旦停用恐會造成近視度數全面暴風式反彈。疫情不只讓孩童近視率暴增,許多疫情前就已經近視的孩子,回診後度數也都增加不少。新莊大學眼科麥珮怡醫師表示,「本來學童近視增加的速度平均是每年100度(未積極控制的情況下),在疫情趨緩之後的門診,不乏看到短短3個月內就增加100度的案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醫師張家睿說,「半年內若是增加50度以上,這就要提高警覺了,代表近視惡化的速度太快。」張家睿透露,其實國外的標準更嚴格,會希望半年內不可超過25度,但考量到台灣學童的現況,所以稍微提高一些標準。如果度數增加過快,恐怕會演變成「高度近視」,一般來說,近視600度以上稱為高度近視,眼軸會變得非常長,同時將視網膜拉得很長、很薄,因此容易產生裂孔造成視網膜剝離,也會讓眼睛的水晶體霧掉而形成白內障,或是眼壓變高而形成青光眼,這些嚴重的眼睛疾病都可能導致失明。長效散瞳劑是最普遍的控制近視方式,但許多孩子往往受不了畏光的副作用,而影響點藥意願。示意圖 (示意圖/翻攝自聚英視光眼科診所臉書)過去一旦近視,理所當然就是配戴近視眼鏡,但這僅能幫助孩子看清楚而已,並沒有辦法進一步預防度數繼續增加。張家睿說,如果想要阻止近視繼續失控,長效散瞳劑是最常使用的控制近視方式,強迫睫狀肌放鬆,通常會在睡前時點藥水,大多使用的濃度是0.01%、0.125%的長效散瞳劑。「散瞳劑的濃度愈高,控制近視的效果愈好,但畏光也會愈嚴重,若使用0.01%散瞳劑後,近視度數仍增加,醫師就會換成0.125%的散瞳劑,但許多孩子往往就會受不了畏光的副作用,甚至拒絕點藥。」張家睿說,所以許多診所會自行調配出更多不同散瞳劑濃度的選擇,例如0.025%、0.05%等,好讓孩子能控制近視、又稍微減緩畏光之苦。但散瞳劑濃度也不是愈高愈好,張家睿透露最高濃度的長效散瞳劑是1%,但除非不得已,醫師大多不會開立這個濃度的散瞳劑,「因為雖然控制近視的效果非常好,但萬一沒有持續點藥,可能會導致全面大反彈,反而會讓近視度數如雲霄飛車般狂飆。」另外,由於使用長效散瞳劑會造成瞳孔長時間放大,所以進行戶外活動時,若陽光較為刺眼,建議要配戴抗紫外線的太陽眼鏡,一方面減少孩子畏光的不適,一方面避免過量的紫外線進入眼睛,降低傷害水晶體或視網膜黃斑部的機率。
近視失控潮3/「周邊離焦設計」可防度數暴增 但易頭暈且價格不斐
世界衛生組織WHO預估2050年全球將有一半的人口近視,其中高度近視人口估計佔全球人口10%,因此也研發出許多控制近視的新選擇,例如控制近視的日拋隱形眼鏡與鏡片,採用「周邊離焦設計」來減緩眼軸增長,能避免近視度數增加,但醫師提醒可能會有頭暈或角膜缺氧等缺點,而且價格不斐,一年可能要3萬元起跳,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恐怕難以負擔。隨著3C產品普及,全球都面臨「惡視力」的問題,再加上疫情影響,讓近視惡化速度更是愈來愈快。新莊大學眼科麥珮怡醫師表示,「以我自己的女兒為例,疫情之前我都會幫她定期檢查視力,還會安排桌球等運動課程,假日也會全家一起出遊,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但愛看書、彈琴的她,在經過長時間的居家學習之後,只點長效散瞳劑的控制效果變得不太理想。」麥珮怡說,考量到控制近視的效果,後來決定幫女兒驗配「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控制近視的日拋隱形眼鏡是利用周邊離焦原理,讓周邊影像聚焦在視網膜前,藉此減緩眼軸的增長,達到控制近視度數的目的。研究報告指出,配戴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的患者與一般隱形眼鏡配戴者相比,3年後的屈光度數增加量減緩了59%,眼軸長的增加減緩52%。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醫師張家睿表示,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的配戴方式跟一般成人配戴的日拋隱形眼鏡一樣,每日早上去學校之前配戴,回家用完即丟,不用清洗、異物感低。「不過,周邊離焦原理雖然能控制近視,但有些孩子容易感到頭暈,而且一天要戴12小時、一周要戴6天以上,效果才會好。」張家睿說,相較於角膜塑型片,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比較沒有清潔的問題,除非直接戴著游泳、或是用髒手搓揉鏡片,才會有感染風險,但一年大約需花費3萬元,頗為昂貴,且由於需要長時間配戴,難免會有乾澀、角膜缺氧的問題,長遠來看,也容易造成眼睛不適。同樣利用周邊離焦原理的還有兒童控制近視鏡片,雖然乍看和一般近視眼鏡非常相似,但影像能聚焦在視網膜前,藉此減緩眼軸的增長,但孩子也同樣可能會感到頭暈不適。「相較於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兒童控制近視鏡片不會有角膜缺氧的問題,一副要價大約3萬元左右,但萬一度數增加,就必須重新再配一副新鏡片,所以可能會花更多的錢。」張家睿提醒。無論採取何種控制近視的方式,還是要回歸日常的護眼習慣,例如多到戶外活動、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等。(圖/趙文彬攝)麥珮怡說,任何矯正方式都有其注意事項,例如長效散瞳劑的副作用是畏光,外出時要記得搭配抗UV太陽眼鏡;配戴角膜塑型片或近視控制專用日拋時,清潔衛生習慣一定要做好;配戴控制近視鏡片要確認鏡架有沒有戴正、變形,否則也會影響控制效果。「學童近視控制不是單選題,不適選擇一個方案,另一個方案就不能再使用,也不是有矯正就好了。」麥珮怡說,隨著孩子的年齡、生活方式以及度數的變化,醫師也會因應當時的狀況對症下藥。麥珮怡舉例,13歲的成小弟從小六開始配戴角膜塑型片,雖然一年來控制效果很不錯,但升上國中之後,由於睡眠時間不足、塑型時間不夠,導致白天視力不穩定。與醫師提出問題並討論後,便建議成小弟改戴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目前配戴半年,視力穩定、眼軸長都控制得很好。由此可見,不管選擇哪種近視控制方式,定期回診都是十分重要的。此外,也要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近視兒童應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看書保持35至40公分距離,每天至少2小時戶外活動,才能有效控制近視度數。
男大生吃麻辣鍋隔天竟患1病 醫揭:若超過「救援黃金時間」沒得救
資深護理師陳麗華在節目《健康2.0》分享,一名22歲男大生日前考完期末考後和朋友去吃麻辣鍋,結果隔天上課發現眼前一片黑,事後出於擔憂而就醫檢查,孰料竟罹患「眼中風」。資深護理師陳麗華在節目《健康2.0》指出,一名22歲男大生日前因為期末考熬夜讀書,在考完期末考後和朋友去吃麻辣鍋,當時只覺得臉紅、脖子青筋暴露,結果隔天上課發現,明明黑板看得見,低頭寫筆記的時候眼前卻一片黑、視線模糊。陳麗華表示,男大生見狀嚇了一跳,之後出於擔憂而就醫,經醫師一系列的檢查後竟發現,自己的右眼罹患「眼中風」,幸虧後續有透過藥物治療改善,目前視力保住在0.8。對此,中國醫藥大學眼科主任陳瑩山透露,最近民眾罹患「眼中風」的比率越來越高,眼睛血管塞住或眼睛出血都算在列。他解釋,眼睛的血管特色是血液會沿著眼球壁在走,並非於玻璃體內流淌,而眼球壁會受到玻璃體壓迫。陳瑩山透露,最近民眾罹患「眼中風」的比率越來越高,眼睛血管塞住或眼睛出血都算在列。(圖/翻攝自YouTube/健康2.0)陳瑩山說,血管則分成動脈、靜脈,「動脈跟靜脈它會交叉,交叉的時候如果動脈壓到靜脈上面,靜脈它的血管管壁的肌肉層很薄,動脈很厚,所以假如動脈壓到靜脈,靜脈就會喘不過氣。」他指出,如此情況若發生,血液就會溢出,旁邊產生視覺的視網膜細胞就會被蓋住,從而出現眼前一片黑的情形。不過,他也表示,因為人體的眼睛有兩顆,在看東西的時候會相互輔助,所以可能會出現某隻眼睛有問題,但在另一隻眼睛的幫助下卻不易被察覺的狀況。提及「救援黃金時間」,陳瑩山說明,若出現動脈管徑變細、血液不易流過,或有些東西跑進眼睛血管,就可能導致「動脈血栓」,基本上是3小時內要馬上處理,最多為6小時至8小時,超過「細胞就沒得救了」。
蔡司第一屆護眼盃圍棋公開賽 推廣視力保健
從事任何運動除了心到,”眼”到絕對是重要關鍵。圍棋身為亞運項目之一,尤其仰賴清晰視力來眼觀四面、掌控全局,為了培養小朋友全方位策略思維與提升用眼專注力,日前,蔡司特別攜手小小林圍棋菁英班、中華民國圍棋協會與臺北市體育總會圍棋協會,聯手舉辦了「第一屆蔡司護眼盃圍棋公開賽」。賽事吸引全台400位各路圍棋小將齊聚台北大誠高中逐鹿棋盤,藉此機會蔡司向參賽學童與家長分享視力保健的重要性,期待大家都能成為「視」不可擋的下一個台灣之光。深耕於台灣,蔡司企業對於這塊土地的社會議題、自然環境都一直充滿人文關懷,近年來蔡司集團更是關注未來主人翁的眼視健康,跨界攜手醫學專業人士與學校家長們,共同投入各種孩童視力保健項目。今年特別透過與眼睛視力相關的圍棋比賽結合,對大眾宣導眼睛保健要從小做起,避免造成高度近視,讓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等眼睛疾病提早報到,進而促成這次第一屆護眼盃圍棋公開賽的誕生。長期推廣圍棋運動的老師們均到場為棋手們加油打氣,包含大安國中圍棋專班主任鄭建華、育達科大廣秀書弈學苑執行長姜明翰等嘉賓,大誠高中校長張德宏表示,特別感謝蔡司協助培育下一個台灣棋王的所做的努力。活動當天現場,台灣蔡司集團全員出動盡心參與,除了重點宣導小朋友的視力保健,更搭配護眼講座與蔡司品牌體驗活動攤位,邀請到大學眼科集團的醫師團隊,包含邱心怡主任、許楊陽主任、劉冠麟院長現場進行衛教宣導,提升家長對不同年齡層遇到的視力問題及解決方案的認識,從「兒童近視管理」、「微創近視雷射」到「3D高階白內障手術及老花人工水晶體選擇」眼科新科技等主題,一系列展示蔡司光學產品跟全家人都有關的全齡眼視健康解決方案,其他如蔡司鏡頭及光學顯微鏡,也引起現場民眾熱烈興趣參觀詢問,讓大家對蔡司品牌與光學科技產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台灣蔡司總經理章平達表示,蔡司永續經營的使命是守護社會大眾視力保健與孩童全方位近視管理,帶領全年齡層民眾共同關注靈魂之窗的健康維護。希望透過此次蔡司護眼盃圍棋公開賽的舉辦,讓孩童對於視力保健的觀念從小扎根,偕同醫學、光學與行為學陪孩子找對方法照顧眼睛健康,讓孩子更能盡情發揮無限潛能,更邀爸媽們一同守護全家人的眼睛健康。
紅綠燈霧煞煞!以為近視度數加重 知名演員竟罹「老年眼疾」
演員王中皇近2年時常感到眼睛內有異物感,開車出門時總瞇著眼睛看交通號誌,紅綠燈上的秒數也都看不太清楚,原以為是近視或老花度數增加,經友人提醒前往眼科就診,才發現原來是「白內障」在作祟。中壢大學眼科院長林鴻源表示,白內障是一種老年性的眼睛疾病,眼睛內的水晶體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老化,慢慢變得混濁、硬化,導致視力模糊看不清楚,就如同長白頭髮般,是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的眼部疾病。現代人的生活和3C產品密不可分,長時間過度用眼,再加上台灣高度近視人口眾多同時又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白內障已有年輕化的趨勢。林鴻源院長指出,目前唯一有效治療白內障方式就是手術,這次為王中皇進行白內障手術及人工水晶體置換,是使用「飛秒白內障雷射」搭配「高解析3D手術顯微鏡」,先以飛秒雷射取代傳統的手術器械於角膜製作截口及分割硬化的水晶體,讓後續的步驟能夠更精準、安全,搭配高解析3D手術顯微鏡的立體高畫質,可呈現出清晰的手術視野及精細的手術影像,讓醫師能更精確的掌握細節,並搭配智能導航系統,精確追蹤定位眼球位置,可有效確保水晶體植入置中,可即時照顧及關切患者狀況。也因為3D手術顯微鏡有效降低術中的強光刺激,對於病人的視網膜光傷害降低,術中舒適度也較高,明顯縮短病人的術後恢復期,術後視力滿意度也大為提升。由於王中皇平時有閱讀劇本、夜間開車的需求,同時也希望術後可擺脫眼鏡的束縛,因此選用了「多功能水晶體」,可減少光暈及眩光情形,提供了遠、中、近視力。王中皇分享,其實手術當天視力就非常明亮了,從自家陽台望出去,才發現原來遠處草木是如此的鮮綠,現在也不用偷偷放大手機上的字就能看得一清二楚,最重要的是可以擺脫戴了30多年的眼鏡,現在就好像獲得猶如8K畫質的清晰視力。COVID-19疫情持續緊張,林鴻源院長也提醒有白內障隱憂的民眾,應多注意視力的變化,白內障初期可能有視力模糊、色調改變、疊影、畏光等症狀,若視力狀況已影響日常生活,切勿拖延,應盡快安排至專業的眼科院所檢查。
「疫情影響」學童近視率暴增3倍 4方式延緩度數增加
疫情稍緩學童返校視力健檢,許多家長都收到了「視力不良通知單」,憂心忡忡地帶孩子到診所檢查。現在的學童每天除了需面對各類考試壓力外,空閒時間大多接觸電子產品,電腦、手機、平板,使用的時數與日俱增,心情得到放鬆的之時,眼睛卻早已不堪重負。台灣學童近視率居高不下,小六學童近視率高達7成,疫情不但改變了生活習慣,也加速了「線上教學」的發展,學童觀看螢幕時間拉長,近視度數不斷攀升,實在令人擔憂。新莊大學眼科麥珮怡醫師表示,寒暑假本來就是學童近視度數增長的高峰期,尤其去年又經歷了數月的三級警戒,孩子們突然被迫改變學習方式,需要長時間盯著「3C」,加上必須減少戶外活動,這一年來學童近視度數增加的幅度更是驚人。「本來學童近視增加的速度平均是每年100度(未積極控制的情況下),在疫情趨緩之後的門診,不乏看到短短3個月內就增加100度的案例。」麥醫師說,「這真的需要好好注意,因為近視不只是看不清楚,度數越高、眼軸增長,視網膜就被拉得越薄而變得脆弱,這就是高度近視患者容易罹患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等併發症的原因。」麥珮怡醫師指出,正處於成長階段的學童,特別是幼稚園大班到小學中低年級,是近視度數增加的高危險群。美國醫學會雜誌中有研究指出,2020年疫情爆發後6歲學童近視率比前一年增加了3倍多,且6-8歲學童的平均近視度數都有明顯的增加。建議家長3歲就可以開始帶孩子到專業的眼科診所,進行全面的綜合眼視光檢查,越早發現問題,就可以越早對症下藥,降低患上高度近視的風險。而已經近視的學童家長也不要太過緊張,目前已發展出許多種控制近視的方法,如長效散瞳劑、角膜塑型片以及特殊的周邊離焦鏡片和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4種方式都是可選擇的項目之一。只要經過專業醫師檢查評估,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案,並遵醫囑定期回診,就能有效減緩近視度數的增加。「以我自己的孩子為例,疫情之前我都會幫她定期檢查,還有安排桌球等運動課程,假日也會全家一起出遊,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但愛看書、彈琴的她,在經過長時間的居家學習之後,只點散瞳劑的控制效果不太理想。經過詳細的檢查評估,並與孩子充分討論之後,便決定幫她驗配『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研究報告指出,配戴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的患者與一般隱形眼鏡配戴者相比,3年後的屈光度數增加量減緩了59%,眼軸長的增加減緩52%。其配戴方式跟一般成人配戴的日拋隱形眼鏡一樣,每日早上去學校之前配戴,回家用完即丟,不用清洗、異物感低,同時也免去框架眼鏡的束縛,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都更加便利。大學眼科自109年持續追蹤使用者,結果顯示使用這種矯正方式的學童,不僅滿意度高,且有超過九成家長願意讓孩子繼續配戴,因不但能控制近視度數,對孩子的生活品質也有大大提升。麥醫師補充,學童近視控制不是單選題,並非選擇一個方案,另一個方案就不能再使用,也不是有矯正就好了。隨著孩子的年齡、生活方式以及度數的變化,醫師也會因應當時的狀況對症下藥。13歲的成小弟,小六開始配戴角膜塑型,雖然一年來控制效果很不錯,但升上國中之後,由於睡眠時間不足、塑型時間不夠,導致白天視力不穩定。與醫師提出問題並討論後,便建議成小弟改戴學童近視控制專用日拋,目前配戴半年,白天視力穩定,且眼軸長也都控制得很好。由此可見,不管選擇哪種近視控制方式,定期回診都是十分重要的,建議家長可以幫孩子建立完整的視力健康檔案,除了記錄孩子的視力、度數之外,眼軸長的追蹤也是重要指標之一,大學眼科提供LINE數位平台記錄,讓家長可以方便又即時追蹤孩子的視力和眼軸長變化,養成定期視力檢查的好習慣。麥醫師也提醒家長,任何矯正方式都有其注意事項,比如長效散瞳劑的副作用是畏光,外出時要記得搭配抗UV太陽眼鏡;在配戴隱形眼鏡類型的治療方式時,清潔衛生習慣一定要做好、不能戴著隱形眼鏡游泳等;配戴框架眼鏡要確認鏡架有沒有戴正、變形,否則也會影響控制效果。
眼鏡會讓近視越戴越深? 醫:正確矯正才能有效控制!
近年政府推動108課綱,為了爭加學童競爭力,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選修各種才藝,增加多元學習的機會;諸多學校為了提升學童能力,也加入了多項數位課程,如此長時間近距離的用眼習慣,讓學童近視比率不降反增。根據教育部108學年的國小學生視力統計,一年級學生的近視人為兩成左右,而到了六年級已有超過六成的學生罹患近視,全臺灣國小學生近視人數已破50萬人。可見學童近視問題已成為家長需要面臨的重要課題。蘆竹大學眼科林岫儀院長指出,過去許多家長都認為眼鏡一旦戴上就拿不下來了,所以能拖則拖,但其實沒有得到正確矯正的近視學童,反而會因為看不清楚而「越看越近」,進入近視度數快速增加的惡性循環。近視的原因除了有先天的遺傳之外,更多的學童是因為後天環境和習慣所導致,包含3C數位的廣泛應用,提早學習閱讀和寫字,還有現在流行的才藝學習如圍棋、珠心算、作文、鋼琴等,都是需要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的活動。「而近視不僅是看不清楚,如果沒有從小控制,容易演變成高度近視,將來得到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視網膜剝離和早發性白內障的機率大幅增加,甚至有10%會導致失明)。因此,孩子一旦近視,即時並正確的矯正、維持適當的用眼距離相當重要。」林醫師補充說明。為了推廣正確的近視預防與控制觀念,許多眼科診所不但建立完整的視光門診流程,也利用新科技開發可即時紀錄與長期觀察的LINE@數位平台,讓家長可以方便又即時追蹤孩子的視力和眼軸長變化,是院所與父母聯合管控孩子視力的好幫手。除此之外,也提供全方位的兒童近視防控方案:常見的長效型散瞳劑,可搭配功能性眼鏡(變色或多焦點)使用;行之有年的角膜塑型片,只要晚上睡覺配戴,白天不用戴眼鏡也可擁有清晰視力;還有新興的學童專用日拋,白天用眼時配戴,每日拋、免清洗,以上都是可以有效減緩近視度數增加的方法。近期更引進由香港理工大學研發專利D.I.M.S.技術設計的近視矯正鏡片,鏡片的表面平均佈滿近視離焦區域,讓配戴的孩子眼中持續形成穩定的近視離焦,以達到近視控制的目的。7歲的王小妹原本在一般眼鏡行配了175度(右眼)和275度(左眼)的眼鏡,因配戴不舒服而到求診,「散瞳檢查之後,發現她真實度數只有100度(右眼)和175度(左眼),幾乎過矯了快100度。」林岫儀醫師強調,孩子的調節力很強,配鏡前建議要到專業的醫療院所做完整的醫學驗光,以免配戴上不適合的眼鏡反而造成孩子眼睛的負擔。由於王小妹年紀還小,不適合配戴隱形眼鏡,評估後與家長達成共識,幫孩子配上了D.I.M.S.技術設計的學童專用鏡片,並且定期回診檢查追蹤眼軸長。配戴4個月後的回診結果顯示,王小妹不但視力矯正可達到1.0,且眼軸長也有穩定控制住,家長對此效果感到非常滿意。林岫儀醫師提醒,兒童近視若沒有好好控制,平均每年可能增加100度,因此越早近視,日後成為高度近視的機會也就越大。所以早日養成視力檢查的好習慣,發現近視時及早向專業醫師諮詢、治療和控制,並且定期回診追蹤狀況,才能保護眼睛安全,並且達到控制近視度數的效果,讓孩子擁有亮眼未來。
近視雷射再創新趨勢 眼科醫師體驗助防疫
根據調查,台灣近視人口比例已超過43%,將近1000萬的近視人口,如何減少近視造成的困擾,早已是全民的共同課題。醫療科技進步讓近視雷射越來越被民眾所信賴,並解決許多人不想戴眼鏡的困擾。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當前,口罩成為必備之物,卻會有眼鏡起霧、鏡架歪斜等問題,特別是在防護第一線的醫護人員,長時間配戴口罩、護目鏡及隔離衣等各式防護裝備更是影響專業及舒適性。大學眼科去年協助近300位前線醫護人員擺脫近視困擾,提升生活及工作便利性。眼科門診中,許多患者有意採用近視雷視來矯正視力,卻仍糾結於手術安全性和術後效果,最想知道的問題仍是「近視雷射手術到底安不安全」。新南大學眼科洪國磯醫師指出,近視雷射是一項安全、方便且有效矯正視力的好選擇,門診時常聽到病患詢問「眼科醫師為何自己不做近視雷射」,實際上許多醫師因深知其矯正原理,也接受雷射手術改善近視困擾。洪國磯就是其中一位,他因為喜愛水上活動,游泳時需特別配戴有度數的蛙鏡,在岸上後也需一直戴著,否則眼前景象都會模糊不清,見到學長及朋友術後恢復狀況都不錯,且清楚認識近視雷射的原理與過程後,自己也放心接受近視雷射,成功恢復清晰視力,並「親眼目睹」了雷射手術的矯正成效。洪國磯說,近視雷射是選擇性的視力矯正方式之一,不想戴眼鏡或不能戴隱形眼鏡者,就可以選擇此方法改善視力,就以防疫工作,已經超過一年的時間,每天要配戴口罩的時間幾乎超過8小時,因為做了近視雷射,在配戴這些防疫面罩等用品時,不再像以前框架眼鏡易起霧等狀況。大學眼科林丕容總院長表示,台灣眼科醫師專業矯正近視的能力在亞洲名列前茅,加上近視手術也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近視屈光矯正早已進入「全雷射」的時代,SMILE全飛秒近視雷射,改善了過往雷射術後許多乾眼不適感,也增加民眾對近視雷射的接受度。
科學配鏡程序 打造數位視界零誤差
平時開車跑業務的陳先生,因工作需求每日至少使用電腦高達八小時以上,在外拜訪客戶之際,更是需要透過手機社群解決客戶的各種問題,雙眼在數位裝置跟移動場景間的緊密連結,已成為他的日常生活型態;長期處於這樣的工作環境下,陳先生不僅常感到眼睛疲累,且原先配戴的眼鏡在視線往下時,也開始感到物體成像較模糊不清,造成生活諸多不便,信林大學眼科林均昶院長說明,隨著數位產品的普及,人們對不同距離、不同角度的動態視覺產生更多需求,但由於眼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瞳孔直徑會逐漸變小、且調節能力開始退化,所以不同年齡層適合配戴的鏡片也截然不同;年輕人對於中距離和近距離的視覺任務,需要更寬廣與舒適的視野,而年長者對於鏡片盲區轉換的平順度則更加要求。因此,一副可以依年齡與行為模式客製化,並可協助眼睛在數位與動態視覺間靈活轉換的眼鏡就極為重要。為此,大學眼鏡針對現代行動手機族群,量身打造最佳的視力解決方案,以16道醫學驗光與科學配鏡程序,並全面導入德國蔡司i.Com mobile行動式精密定位儀,結合全自動綜合驗光儀,不僅減少驗配中的人為誤差,更搭載專為智能動態視覺設計,結合眼齡優化技術的蔡司智銳鏡片,以高精準、客製化的理念,打造更符合全齡動態視野,致力讓民眾擁有更靈活應變的清晰視界。林均昶醫師表示,大學眼鏡打造i行動手機鏡片,預期將能提供民眾在數位時代下,更加輕鬆、清晰與舒適的視覺享受。他同時呼籲,一副好的眼鏡是由鏡片品質、醫學驗光技術及專業驗配設備與流程相互加乘,缺一不可。另外,平時使用平板、手機、電腦時,需維持適度光線,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且每30分鐘就休息10分鐘,也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才是維持良好視力的不二法門。
AI客製科技 同時精準改善眼睛5毛病
56歲的范姜媽媽,23年前曾做過近視手術矯正500度左右的高度近視,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出現老花症狀,需配戴老花眼鏡才能解決近距離閱讀的問題;但最近戴上老花眼鏡後,使用手機、電腦及閱讀時,覺得吃力、模糊,小字依舊看不清楚,以為是老花加深,至眼科診所做詳細檢查後,發現已有白內障;曾做過近視手術的范姜媽媽擔心無法接受白內障手術,進而影響生活。經過醫生的詳細說明,才了解這兩個手術分別在不同部位施作,讓她放心接受飛秒老花白內障手術治療,一次解決老花、白內障問題。中壢大學眼科林鴻源院長表示,近視雷射矯正是眼睛表面的角膜手術,而飛秒老花白內障手術則是眼睛內部的水晶體置換,兩者手術施作部位不同,因此患者可以安心的接受白內障治療。但曾做過近視手術的患者,在治療白內障時,最大的問題則是角膜弧度被改變了,在計算人工水晶體度數時容易產生誤差,影響術後的視覺品質,現在可藉由術中即時屈光分析系統,在手術中利用前導波測量患者角膜弧度及散光軸度,精準掌握患者眼睛度數,計算出最佳適用的人工水晶體度數,避免術後殘留散光,給予患者安全、精確的治療品質。林鴻源補充,植入人工水晶體時,可藉由系統引導至有效的擺放位置後,串流即時數據反饋病人是否已達到最佳的屈光度數,完善地輔助醫師精確鎖定手術每一個環節,也能針對個人客製化需求,同時解決近視或遠視、散光、老花、白內障等五合一問題,讓患者在術後閱讀、使用3C、開車等不同距離的日常生活,不需依賴眼鏡,看遠、看中、看近都沒問題。